《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在寫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1
金秋的九月,迎來了我們自己的節(jié)日——教師節(jié),收到了學校給予我們每個教師的禮物——《撥開教育的責任》。這是一本很有針對性、能破能立因而是一本很實用的書。
書中所言的,幾乎每一個問題都是教育中正在發(fā)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家長到學校的對孩子的“包辦”,假期的“假放”,教育的“女性化”,幾乎從未實施過的“因材施教”,多媒體的“泛濫成災”、“請君入甕式”的強制解讀,課堂提問中的“專業(yè)戶”現(xiàn)象等,切入點不大,有些甚至還有點“小題大做”——因為其中的不少“故事”或者“事故”,很多“廬山中人”的我們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驚,習以為常,但是火眼金睛的作者們卻能夠從現(xiàn)象入手,層層剝繭,絲絲入扣,直抵問題的癥結(jié)!都彝プ鳂I(yè)該誰批改》一文所言事實幾乎地球人都知道,家庭作業(yè)早已不僅僅是孩子的作業(yè),真的演變?yōu)橐粋“家庭”的作業(yè)。所以有專家曾經(jīng)痛言,在中國,只要孩子入學,這個家庭從此就開啟了一扇沉重的大門,這個大門的名字叫“災難”。雖然言過其實,但是道破了教育的部分事實。此文作者不是宣泄和詛咒,而是平心靜氣地分析家庭作業(yè)的原初目的,分析“家庭”全員參與作業(yè)處理的危害,條分縷析,鞭辟入里,令人心悅誠服。不僅如此,文章還以教育名家的教學實踐為示例,就家庭作業(yè)的設計和處理給老師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能反對,能批判和摧毀;又能立新,又能建設和創(chuàng)造,這是本書的一個優(yōu)勝之處。也是目前中國教育問題研討中緊缺因而是迫切需要的東西。
《剝開教育的責任》一書是由很多個小故事組成的,這本書,針對課堂教育、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闡述真正的責任。讀了之后,我感慨良多。教育充滿每個細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生命的零件。在于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沒有小事,每件事都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查老師最喜歡的學生,但現(xiàn)在我意識到,他用自己的愛讓每個學生都有和我相同的感受;蛟S,查老師沒有思考過最喜歡哪個學生,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查老師最喜歡的那個學生!边@是一個孩子長大后的回憶。讀了上面的文字,我覺得查老師是一位成功的老師,讓每個孩子都以為老師最喜歡的學生是自己,這里既包含了高尚博大的師愛,又有著了不起的教育藝術(shù)和智慧。
優(yōu)秀的老師會充分利用和學生在一起的所有機會,迅速捕捉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閃光點,讓每個孩子找到老師“最愛自己”的理由。每個孩子都有可愛之處。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平庸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獨具的秉賦、特長,關鍵在于我們是否了解孩子。
在老師印象里,往往是一些比較優(yōu)秀或者比較調(diào)皮的孩子關注比較多,而另外一些表現(xiàn)平平的孩子容易被老師忽略,就在那次才藝展示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平時沉默的孩子都能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所以我們要加倍認真的看清這些孩子,細細品味,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多多鼓勵,做他們的朋友。
有些孩子的才華已經(jīng)顯露,而有些孩子的才華還是冰山一角。這就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欣賞自己。我們是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具備某種潛質(zhì)的人,他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同尋常,也會看到別人的優(yōu)秀。
一直都說,教育是件良心活,作為老師,我們要做孩子們的天使,在教育中給予他們關愛、呵護;而不是做孩子們的上帝,支配著他們的生活,使其不得開心顏!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2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的發(fā)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fā)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盧梭
十八歲那年,我在中考志愿那行填寫了“英語教育”這一專業(yè)。憧憬期待,帶著忐忑而激動的心情踏上了教師生涯之路。冥想當初對于教師職業(yè)的選擇,放在之前,我的心情會黯然失色,為何這樣說,因為我總是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以成人的心智來思考他們,換來的是不夠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沒能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甚至換來我在教育生涯的第一次的迷茫。轉(zhuǎn)眼間快工作十年,我發(fā)現(xiàn)已適應了他們的頑皮和粗心,不會再輕易的對他們發(fā)火,我意識到發(fā)火也許會傷到他們幼小的心靈,甚至使得孩子失去對數(shù)學的興趣,就這樣我學著時常反思教學中的挫點,抓住孩子的心、溫暖自己。
父母、家庭、社會都渴望孩子德才兼?zhèn)、成龍成鳳,這無疑就要求孩子有堅強的性格,良好的習慣,高尚的品德,豐富的知識和成為一個富有修養(yǎng)的人。所以教育的意義就顯而易見,而教育的時機、內(nèi)容、方法卻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正可謂諸子百家、門派雜呈,各成一說。《說文解字》中對“教育”的解釋是:“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作善也”。所以,即使時機,內(nèi)容,方法都不一樣,或是因人而異,但是殊途同歸,目的都是一樣的。我自認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及經(jīng)驗不能妄加評論教育,我在這里只能以有限的學識以及他人的教育觀點,說一說對小學低年級培養(yǎng)的想法,我認為兩點最為重要,第一是智力的培養(yǎng),然而當前的許多家長走入了這樣一個誤區(qū),即為了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僅是教會了孩子掌握一種樂器、學會一種技能,實際上真正的智力開發(fā)應讓孩子開拓視野,多接觸自然,多思考和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第二是性格,家長和老師應該重視優(yōu)秀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做到生活的瑣事中,在點滴的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教育。比如若孩子跌倒了,要讓他自己堅強地爬起來,教育孩子不要怕打針之痛等。
直到現(xiàn)在,我仍然在思考教育的本質(zhì)是什么?我不知道在接下來的教學生涯中能夠否找到心目中真正的教育本質(zhì),我以自己六年多的師范教育學習生涯和十年多的教學經(jīng)驗給出一個粗淺的內(nèi)心答案:“教育的本質(zhì)是提升,不是選拔(不是要經(jīng)歷小升初,中考,高考,甚至考研的選拔,這是我本人經(jīng)歷的教育階段,這也是我本人所認為目前中國學校教育的局限性)”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小學教育最好讓孩子回歸自由天性。在過去的教學活動中,我有時為了趕進度的確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但是我更覺得是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這兩點也是我現(xiàn)在迷茫的地方。
我很慶幸自己在當下能夠拜讀祁智先生的《剝開教育的責任》,用賞識之眼光發(fā)現(xiàn)孩子細微的美,寬容之心胸包容成長中缺陷,我希望他們能夠自信并快樂。我希望他們能夠成長,我更希望他們能夠?qū)W會成長。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3
《剝開教育的責任》這本書是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闡述真正的責任。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jié)入手,都在追問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責任,平實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主題。其中有許多的教育細節(jié)令我似曾相識,不禁拿來與工作實際相對照。其中有一篇《孩子的事不要包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作為一名老師,當你白天把自己當成"監(jiān)工"和警察一般,時刻密切關注著班里每名學生的每個舉動(關注點是誰違了規(guī),誰成績落后了,而不是孩子們的情緒和心理),精神高度緊張的勞累一天。
很多母親也一樣。一心就做孩子的"保姆",一心圍著孩子轉(zhuǎn),到出問題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全心付出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還影響親子關系,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遺失了自己,自己失去的不只是韶華,還有孩子的心。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成長,需要學習,需要進步,假如我們生活里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只有孩子的吃喝拉撒穿和睡的時候,我們就沒有完善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了,到頭來自己熬成了"黃臉婆""老媽子",把自己整個奉獻給了家庭,奉獻給了孩子和愛人,卻挽留不住他們向外的心……
所以,無論是做老師,還是做母親,我們都需要追問一下教育的本質(zhì)是什么?教育的責任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真正的責任?做真教育需要傾情投入,但是不是一味的失去自我的全力付出。只有把握住了教育的本質(zhì),我們才有可能接近真教育,也才可能擔當起教育者的"真責任",才可能在對孩子的同時也對自己負責,才可能給孩子幸福生活的同時讓自己也感覺到幸福。
說到這,讓我想起另一個故事:參天大樹的'鳥窩里,有4個小家伙誕生了。在小鳥們尚且沒有長滿羽毛的時候,鳥媽媽每天都會不辭辛勞地外出找食物,然后回來喂養(yǎng)她心愛的孩子們。但是,等到小鳥的羽翼豐滿,一個一個地學會飛翔后,鳥媽媽再也不會替孩子們?nèi)ヒ捠,小鳥們也只能開始用自己的能力去生存了。
在整個世界的物種里,除了人類,還有哪一個物種會對"子女"的事包辦代替?小鳥兒不會代替孩子去飛翔,更不會代替孩子去生存。而當今的父母、老師是不是常常代替孩子做原本孩子該做的事情?更可怕的是,父母和老師多數(shù)時候還認為——這是對孩子好。如果,鳥媽媽怕小鳥累著,舍不得讓孩子自己去覓食,小鳥遲早都會餓死。為了讓小鳥有養(yǎng)活自己的能力,鳥媽媽一定不會替孩子去做它該做的事情。難道,我們?nèi)祟惖母改负屠蠋熯不如鳥父母們了嗎?
要想讓孩子有能力處理任何問題,就一定要放手讓孩子鍛煉成長。因為"包辦代替"只能解一時之渴,只有孩子自身強大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剝開教育的責任》,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jié)入手,像剝核桃一樣,讓作為教師和家長的我不斷反思著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行為。我們不要辜負了孩子,這是我們教師起碼的責任心。我們這樣想著,并且這樣做著,可是我們不能辜負孩子對你的崇敬,不能把他們對你的崇敬化為對他們"偽責任"的工具。對于作者流淌于講臺間的才華,對于作者那份對教育深深地責任感而感到欽佩,正如作者祁智所說 "我們的發(fā)問 源于我們的自省 源于我們的責任、良知".試問拿著粉筆, 徘徊于數(shù)尺講臺的我們,有那份對教育深深地厚重的責任感嗎?有對學生深沉的愛嗎?我捫心自問問的自己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是的,在小學語文教師這個職位中,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讀了這篇著作之后,使我收獲頗多,里面的一個個小案例,有的好像就是在我的過去,我為作者能給我指引教學前進的方向而感到激動萬分。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4
乍聽書名,原以為又是一本理論說教方面的書,不會具體指導我們在工作中如何工作的,拿到書后粗略一瀏覽,證明我錯了。《剝開教育的責任》這本書不一樣,每一篇文章都是從教育細節(jié)入手,層層剝開,直達核心位置。這些小故事給我的啟發(fā)很深。每一個事例好像在身邊發(fā)生,但是自己平時的處理方式卻不是這樣,現(xiàn)反思自己是否傷害了那些孩子們的自尊心?反思在今后的教學中該如何彌補,如何改進。讀著讀著,竟欲罷不能,深深地被吸引了。
《為什么舉手的總是你》,穿紅衣服的小女孩子總是舉手,可是卻被老師一次次的被忽略,因為老師知道她的答案不是老師想要的,或者說她可能會出丑,出現(xiàn)令老師難以收拾的局面。所以雖然小紅衣服總是舉起小手,但老師就是不給紅衣小姑娘發(fā)言的機會。反思我自己,其實上公開課,自己何嘗不是這樣呢?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精心設計教案,想學生能夠回答到的各種問題的答案,為了保險,盡管有的小孩子的手一直舉著,但就是不會喊他?偨Y(jié)為一句話就是怕出錯。怕自己出錯,怕學生出錯,甚至出丑。所以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確保不會出錯。但我們現(xiàn)在一直在說,要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這樣的行為肯定是不對的。因為種種原因,這樣的愿望總得不到實現(xiàn)。我們知道促進發(fā)展,不僅包括給予學生機會,更應當包括容許學生從錯誤中站起來,獲得進步。這才是真正的教學和課堂,否則只能算是演戲。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中說:"孩子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這種待遇來自一個親近的人的時候,他的痛苦心情會在心靈里留下一個長久的痕跡。"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每節(jié)課他們都有很多發(fā)言的機會,但是對于學困生,只要他們上課坐在那兒聽講,不調(diào)皮搗蛋,回答不回答問題好像是可有可無的。這種思想在我們的腦海中有著很大的比重,其實教育是為所有的學生服務的,我們的責任是幫每個孩子進步。以后如果碰到有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我們就降低難度,也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與喜悅。
書上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寶藏,就等著我們這些地質(zhì)隊員來開發(fā),但我們已經(jīng)不用勘探,因為"寶藏"的手高舉著。
老師,這簡單的稱呼里,凝聚著太多的責任,承載著太多的期望。如果我們教師都能思考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那么會有多少孩子,可以人盡其才,在社會的大浪中盡顯風流呢?古今中外,無數(shù)事實證明,每個人都可能是一匹潛在的千里馬,而這匹千里馬,常常需要有遠見卓識的伯樂的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問問自己,我,是學生生命中的貴人嗎?是多少學生生命中的貴人?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教育智慧、教育情思,扶持、培養(yǎng)和我們有緣相遇的幼苗,使他們都可以再適合自己的土壤中長成參天大樹。
當有學生在課堂上行為出軌,我們要用一種特殊的方法,使學生自然回歸,這種方法是愛與關心。老師面對突發(fā)事件的泰然自若與有效的溝通方法,是我們令學生著迷的原因之一。無論你怎樣對待孩子,你都會永遠留在孩子的記憶中,我愿意做一個因為關心他們而被孩子們記住的人,一個當孩子的思想或行為出軌時拉他一把,使他重新步上正軌的人。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5
20xx年的暑假,學校里又為我們準備了精神干糧——《剝開教育的責任》,照例讀書寫感悟,由于假期事情多,也由于自身的惰性,即使把書放在了床頭邊,也一直未看,直到快入學了,我不得不翻開看看,沒想到,書的封面、書的內(nèi)容格局、書的導言竟深深吸引了我。讓我不得不靜下心來,認真把書讀完,深深反思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不自覺的違反了哪些教育規(guī)律。
《剝開教育的責任》一書封面設計很獨特,沒有絢麗的色彩,一位恬靜少女,背倚大樹,默默閱讀,遠離塵囂,身心入境……這幅畫面讓人舒心、靜心,畫面旁邊,黑體字莊嚴地書寫著——剝開教育的責任。淡雅的封面,一下抓住了我的心,讀書,讀好書,是我們進入外國語學校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學校為了培養(yǎng)我們讀書的習慣煞費心機,可是一年來,教育書籍發(fā)了好幾本,我們忙忙碌碌,可曾有這樣的心境靜心閱讀呢?沒有。書名很讓人沉重,特別讓從事教育的我們這些老師,感覺有哪些見不得人的丑聞被曝光,懷著忐忑之心認真閱讀書籍,看看教育的責任究竟是什么?作者是怎樣剝開教育的責任的?
讀完這本書后,感覺這本書還是很好的,這本書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闡述真正的責任。本書的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jié)入手,都在追問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責任,平實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主題。教育的目的何在?教師與家長的責任何在?這是本書關注的主要問題。書中通過教育中種種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揭示當前教育的真正責任:
有的教師給學生布置許多作業(yè),他以為這樣學生的成績就好了;有的家長給孩子報許多輔導班,他以為這樣孩子就會全面發(fā)展了;有的教師上公開課,有意忽視某些學生,他以為這樣公開課就完美了;有的家長包辦孩子的一切,不讓孩子經(jīng)歷任何風雨,他以為這樣孩子就能茁壯成長了:教育中存在著許多似是而非的目的意識與責任感。在教育中,沒有正確的目標,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南轅北轍。
本書中所言的,幾乎每一個問題都是教育中正在發(fā)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家長到學校的對孩子的"包辦",假期的"假放",教育的"女性化",幾乎從未實施過的"因材施教",多媒體的"泛濫成災"、"請君入甕"式的強制解讀,課堂提問中的"專業(yè)戶"現(xiàn)象等,切入點不大,有些甚至還有點"小題大做"——因為其中的不少"故事"或者"事故",很多"廬山中人"的我們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驚,習以為常,但是火眼金睛的作者們卻能夠從現(xiàn)象入手,層層剝繭,絲絲入扣,直抵問題的癥結(jié)。《家庭作業(yè)該誰批改》一文所言事實幾乎地球人都知道,家庭作業(yè)早已不僅僅是孩子的作業(yè),真的演變?yōu)橐粋"家庭"的作業(yè)。所以有專家曾經(jīng)痛言,在中國,只要孩子入學,這個家庭從此就開啟了一扇沉重的大門,這個大門的名字叫"災難".雖然言過其實,但是道破了教育的部分事實。此文作者不是宣泄和詛咒,而是平心靜氣地分析家庭作業(yè)的原初目的,分析"家庭"全員參與作業(yè)處理的危害,條分縷析,鞭辟入里,令人心悅誠服。不僅如此,文章還以教育名家的教學實踐為示例,就家庭作業(yè)的設計和處理給老師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這也是目前中國教育問題研討中緊缺因而是迫切需要的東西。
在《剝開教育的責任》一書中,通過一些教育事例向我們展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真正的責任,如在《精神培育刻不容緩》一文,直言學校教育中孩子"精神"品質(zhì)"培育"的重要。用"培育"而不用"教育",強調(diào)"育"在孩子精神養(yǎng)成中的價值,這是非常有見地的,F(xiàn)實學校中,誤"教"為"育",以"教"的方式企求實現(xiàn)"育"的目標的現(xiàn)象幾乎是通例。于是大大小小的班會課、學科課堂、團隊活動、政教工作等,幾乎無例外地都是老師、主任、校長高談闊論,宣傳演講,或愛國,或無私奉獻,或助人為樂,或共產(chǎn)主義理想……這樣說,從來都是不錯的,但實際效果如何?孩子的變化有多少?這些是"教",而非"育".真正的"育",應該是優(yōu)秀文學或文章的內(nèi)蘊精神的感染,品德高尚的優(yōu)秀教師、學校環(huán)境資源的熏陶,有關制度、規(guī)則、要求和公約的限制和調(diào)節(jié)。優(yōu)秀的"育"幾乎都是無言無聲,都是春風化雨的。所以該文中老師被學生"懲罰"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抄寫‘潸然淚下’"的行為本身就是最好的"育"的方法。孔子說:"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我們教師自身擁有的"獨立精神"、"平等思想"以及行為中的表征,才是對孩子的最好的"育".道破真相,追求真實,實行真的教育,這才是我們從事教育的每一個人應該追求的。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收獲還是蠻大的,新學期即將開始,我會在新的工作中盡心盡責,盡一個教師真正地責任,少一分偽責任。讓學生健康快樂的學習每一天。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6
“教育的責任”究竟是什么?從踏上工作崗位開始,我就記得有人說過:“教師吃的是良心飯!睆哪且院,做每一件事情,我都在心里問自己,是否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否問心無愧?
去年的九月十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里,作為教師的我,收到了一份特殊又珍貴的禮物——《剝開教育的責任》?沼鄷r間,靜下心來,翻開書本,細細品讀。書中一個又一個淺顯易懂的教學案例,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jié)入手,都在追問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責任。平實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主題。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智者在對話。里面的很多觀點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有許多的教育細節(jié)令我似曾相識,不禁拿來與工作實際相對照。
本書從最客觀的角度還原了一個個教育場景,講述了一個個教育故事?粗鴷瑫械墓适路路鹁驮谖覀兊纳磉。書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樣真實地發(fā)生著,有正面的濃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諱,讓讀者于細微處見真情,于細節(jié)處明真諦。
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總以向?qū)W生傳授了更多的知識為榮,以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超級責任感為榮……我們給的是學生需要的嗎?”反思自己有時候的教學,不也是這樣嗎?我們在課堂上自顧自地追求所謂高效,自認為這些知識就是學生一定要掌握的。自認為兢兢業(yè)業(yè),為學生負責,殊不知有時就剝奪了學生學習的權(quán)利,抹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什么時候會自問一下:我們給的是學生希望要的嗎?我們給的是適合學生的嗎?在履行職責的時候,有沒有傷害到孩子?這些都值得我思考。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真得多多的總結(jié)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我們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美,這種美哪怕是細微的;用寬容之心,去包容孩子成長中的缺陷,讓他們在優(yōu)化的、寬松的標準下,收獲更多的自信與快樂。
愛與責任共同鑄就了師德之魂,教師對學生的愛要時時、事事、處處體現(xiàn)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愿用我的真情和關愛去觸動每一朵小花,給予他們信心和勇氣,為他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7
《剝開教育的責任》,該書淡雅的封面,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教育的責任究竟是什么?我們該怎樣剝開教育的責任?引發(fā)思考的書名,立刻激發(fā)了我強烈的閱讀興趣。
課余時間,靜下心來,翻開書本,細細品讀。書中一個又一個淺顯易懂的教學案例,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jié)入手,都在追問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責任。平實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主題。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智者在對話。里面的很多觀點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有許多的教育細節(jié)令我似曾相識,不禁拿來與工作實際相對照。
她是一首振聾發(fā)聵的播種機。"教育充滿細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生命的零件",我們要精心呵護生命的零件;"教育者要施行教育、研究教育,也要接受教育",身為教師的我們也是受教育者;"說到底,教育的責任,就是教師的良心",喚醒了每一位教師的良知;"一個都不能少,這才是理想的教育",把愛的光芒播撒到每一個角落;"教育者有責任讓教育成為一種享受",享受教育生活的每一次饋贈……
她是一臺細致入微的顯微鏡。教育的細節(jié)常常被我們忽視,這本書帶我們發(fā)現(xiàn)那些被遺忘的角落,吹落灰塵,教育的責任漸漸清晰起來?赡苁窃嚲砩系男⌒√崾菊Z,可能是課堂上的一次發(fā)言點評,可能是教師的一個眼神,可能是一處文本的解讀……書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樣真實地發(fā)生著,有正面的濃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諱,讓讀者于細微處見真情,于細節(jié)處明真諦。
她是一部客觀公正的掃描儀。本書從最客觀的角度還原了一個個教育場景,講述了一個個教育故事。這些故事仿佛就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歷歷在目。故事內(nèi)容涵蓋古今中外,從縱深的角度剖析了教育現(xiàn)狀。原來,我們司空見慣的教育行為有這么多弊;原來,我們在"愛"與"責任"的名義下,還做了一些"偽責任"的事情。家庭作業(yè)究竟是誰的責任?抄詞作業(yè)合適嗎?我們需要"狼性教育"嗎?放假真是"假放"嗎?過度的"關心"真的會給學生帶來了無形的枷鎖嗎?全書的真實性和可讀性,會讓我們不斷地追問。
讀《剝開教育的責任》,讓我不斷地反思當下的教育行為,過一種更有質(zhì)量、有責任的教育生活。這本書像一位精神導師,為迷失的人們找到方向;更像一位久違的朋友,真誠地言說教育的感悟。
本書從最客觀的角度還原了一個個教育場景,講述了一個個教育故事?粗鴷,書中的故事仿佛就在我們的身邊。書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樣真實地發(fā)生著,有正面的濃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諱,讓讀者于細微處見真情,于細節(jié)處明真諦。
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總以向?qū)W生傳授了更多的知識為榮,以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超級責任感為榮……我們給的是學生需要的嗎?"反思自己有時候的教學,不也是這樣嗎?我們在課堂上自顧自地追求所謂高效,自認為這些知識就是學生一定要掌握的。自認為兢兢業(yè)業(yè),為學生負責,殊不知有時就剝奪了學生學習的權(quán)利,抹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什么時候會自問一下:我們給的是學生希望要的嗎?我們給的是適合學生的嗎?在履行職責的時候,有沒有傷害到孩子?當這些問題涌上心頭的時候,我們會心生愧意。我們所理解的教師的責任,真的對學生的發(fā)展負責了嗎?我們在踐行教師的責任的時候,有沒有侵犯孩子的權(quán)利,甚至以犧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為代價?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真得多多的總結(jié)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我們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美,這種美哪怕是細微的;用寬容之心,去包容孩子成長中的缺陷,讓他們在優(yōu)化的、寬松的標準下,收獲更多的自信與快樂。問題是尖銳的。但是,我們尖銳地發(fā)問,并不是在質(zhì)疑我們的責任心,也不是在否認我們的辛勞,更不是在抹殺我們的成績。冰心曾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是啊,我們既然是一名老師,走在這條充滿陽光,散發(fā)馨香的教育之路上,我們播撒的注定是無私的情與愛,付出的注定是強烈的責任心!
愛與責任共同鑄就了師德之魂,教師對學生的愛要時時、事事、處處體現(xiàn)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愿用我的真情和關愛去觸動每一朵小花,給予他們信心和勇氣,為他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8
《剝開教育的責任》一書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闡述真正的責任。該書是許多一線教師反思自身教育實踐的成果,本書像剝核桃一樣,將責任不斷“剝開”,回歸、解析、重構(gòu)教育的責任。
編者祁智在序言中提到“我們不要辜負了孩子,我們不能辜負孩子對你的崇敬,不能把他們對你的崇敬化為對他們‘偽責任’的工具!薄拔覀兊陌l(fā)問,是我們行業(yè)的自省,源自于我們的責任、良知。”試問站在三尺講臺上的自己,是否有那份對教育深深的、厚重的責任與良知?是否有對學生深沉的愛?是否沒有辜負每一個孩子的信任呢?我捫心自問做得還遠遠不夠,懷著這樣的愧疚以及對教育真諦的追求,我靜靜地看完了這本書。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書中很多觀點很有高度,觀察很有視野,分析很為中肯,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讓我不斷地反思自己當下的教育行為,讓我這個教育者獲益匪淺。這里談談讓我最有感觸的幾個觀點。
一、老師最喜歡的,是我
讓每一個學生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當看到這句話時,我覺得一直困擾我的如何實現(xiàn)教育公平難題不再是一個無解之題了。這個觀點其實面向的就是保證每個孩子在教師心中的平等性。每個班上都有老師眼里所謂的耀眼的優(yōu)等生、令人困擾的差生、以及默默無聞的普通生,而這樣的分組通常是以成績?yōu)闃藴,每個孩子在教師心中有了三六九等,甚至孩子自己心中也有一個等級,從而認為老師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如果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顯然離平等對待學生很遠了,那一碗水端平是不是又是真的公平對待學生了呢?也顯然不是,畢竟每個學生情況不同,如此一刀切的做法很難做到真正公平。如果只有一個學生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這是一種有偏向性的愛,但如果讓每個學生都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這是一種平等的愛,畢竟要做到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這個老師肯定看到了每個孩子自身獨具的稟賦、特長、潛能,真正了解了每個孩子,發(fā)掘了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體會到了老師對他獨特的愛,才會讓每個孩子發(fā)出感嘆: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顯然這不會是一蹴而就的,我們要充滿愛心、思想開通,對學生的世界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充分利用和學生在一起的所有機會,迅速捕捉、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閃光點,讓每一個孩子都找到老師“最愛自己”的理由。
二、孩子的手很小
“我們給的是學生需要的嗎?我們給的是學生希望要的嗎?我們給的是適合學生的嗎?孩子的手很小,而我們想給孩子的太多、太重。”我們捫心自問:在履行職責的時候,有沒有傷害到孩子,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代價?回想我們一貫的教學,我們似乎得了一種教育強迫癥,總是強迫自己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教學內(nèi)容,從來都是那樣的鼓鼓囊囊;教學環(huán)節(jié),一直都是那樣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容量,總是那樣的滿滿當當……最可怕的是對這樣的一種教學現(xiàn)狀和現(xiàn)象,我們向來習以為常,甚至引以為豪。一堂課就短短的40分鐘,其中有多少是老師強迫加給學生的負擔?又有多少是真正被學生消化吸收的呢?老師眼中的爭分奪秒,卻將學生壓得喘不過氣來。大部分學生在聽課時,急于記下老師講的要點,沒時間咀嚼,沒時間思辨;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課時,被動地任老師拎著走,無奈地被優(yōu)等生拖著走,不知道該說什么,該干什么。課堂上的時間沙漏,在一點點地向老師這里聚積而屬于學生的越來越少。我們一切都從“教”的角度出發(fā),在課堂上自顧自地追求所謂高效,眼里哪里有學生的一只只小手呢?心里哪里思考過學生究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呢?問題是尖銳的,但尖銳地發(fā)問并不是在質(zhì)疑我們的責任心,也不是在否認我們的辛勞,更不是在抹殺我們的成績,而是在警醒我們真的要注意到孩子的小手,以及孩子純真的眼睛。
三、為什么舉手的總是你
在常規(guī)課尤其是公開課上,經(jīng)常會有這種現(xiàn)象:我們經(jīng)常將發(fā)言的機會給能講出正確答案的學生,而對可能回答錯誤的“舉手”視而不見。對于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我們都心知肚明:老師了解自己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底細,知道讓誰回答問題,可能會出現(xiàn)令人尷尬的場面。尤其是一節(jié)好不容易準備的公開課,可能會因為某個學生的回答而出現(xiàn)敗筆,貽笑大方。所以老師一般都會從“大局”出發(fā),為了避免可能會出現(xiàn)的失敗,剝奪有些同學的發(fā)言機會?墒俏覀儾唤獑,不管是家常課還是公開課,老師到底是為誰上的?我們一直在說,要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但都因為種種原因,愿望得不到實現(xiàn)。促進發(fā)展,不僅包括給予學生機會,更應當包括容許學生從錯誤中站起來、獲得進步。這才是真正的教學和課堂,否則只能算是演戲。課堂是孩子們的,如果有可能,一節(jié)課應該讓每個孩子都得到一次發(fā)言鍛煉的機會。教育的公平不是嘴上的高調(diào),應當落實在每一件事上、每一個細節(jié)中;教師的責任,是幫助每一個孩子進步,他必須關注每一個孩子。
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辜負孩子的期望;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丟失教師的良知;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違背教育的本質(zhì)。讓我們時刻警醒、時刻反思,真正承擔教育的責任,無愧于作為一個教育者的良知。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相關文章: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05-23
對學生教育責任的格言11-30
責任的讀后感01-26
一層一層的剝開你的心散文06-02
責任主題教育活動的感想02-18
論責任讀后感04-24
角色與責任讀后感03-27
愛與責任讀后感09-01
喜歡是一粒永遠不要剝開的糖果的散文隨筆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