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賞析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1-02-04 12:25:56 賞析 我要投稿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1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

  東望家鄉(xiāng)路程又遠(yuǎn)又長,熱淚濕雙袖還不斷流淌。

  在馬上與你(使者)相遇但無紙筆,請告訴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岑參:荊州江陵(現(xiàn)湖北江陵)人。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尤擅長七言歌行,與高適同以邊塞詩著名,并稱“高岑”。其早期詩歌多為寫景述懷之作,以風(fēng)華綺麗見長,入戎幕后,轉(zhuǎn)為描寫邊塞風(fēng)光和軍旅生活,作品想象豐富,氣勢磅礴。他的邊塞詩生動地描繪了邊地壯闊、奇麗的自然景象,反映了戰(zhàn)士們不畏艱苦,為國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歌頌了保家衛(wèi)國的正義戰(zhàn)爭,形成了雄奇瑰麗的浪漫主義詩風(fēng)。

  詩歌賞析:

  天寶八載(749),岑參第一次遠(yuǎn)赴西域,擔(dān)任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在途中他遇見了回京的使者,就請他捎句話給家人,說自己平安不要掛念。此詩就描寫了這一情景。

  詩的一、二句感情纏綿、沖動,三、四句則平和、豪放。詩人在動情之后,情緒漸漸緩和,又滿懷信心地趕路,因而遇到入京使者,只讓他轉(zhuǎn)道平安,而不言及身邊瑣事、兒女情長。這不只是因為“馬上相逢無紙筆”的緣故,還因為此時詩人滿懷報國壯志,想在鐵馬金戈中開拓前程。平靜的口吻正表現(xiàn)出詩人闊大的胸襟、不凡的抱負(fù)。

  全詩語言樸實無華,平易自然,而又表達(dá)了詩人內(nèi)心的豐富情感,顯得余意深長。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2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唐代·岑參《逢入京使》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yuǎn),思鄉(xiāng)之淚沾濕雙袖難擦干。

  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筆寫書信,只有托你捎個口信,給家人報平安。

  注釋

  入京使:進(jìn)京的使者。

  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yuǎn)。

  龍鐘:涕淚淋漓的樣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淚龍鐘!边@里是沾濕的意思。

  憑:托,煩,請。傳語:捎口信。

  賞析

  這是一首傳誦很廣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寫得自然、本 色。岑參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過這樣的說明: “萬里奉王事,一身 無所求; 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币 此從道理上講,他是自愿的,情緒的基調(diào)當(dāng)是昂揚(yáng)樂觀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當(dāng)時的安西都護(hù)府治所在龜茲, 在通訊、交通都極不方便的唐代,對一個久居內(nèi)地的讀書人來說,要離家數(shù) 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豈有不想家的道理?

  此詩首聯(lián)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園東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 作者久久不語,只是默默凝視著東方,思鄉(xiāng)的主題一上來便得到有力的揭 示。步步西去,家鄉(xiāng)越來越遠(yuǎn),“路漫漫”三字不僅指出這種事實,而且很 容易勾起“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 (李煜[清平樂])一類的感觸 來。首句只敘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龍鐘”是沾濕的意 思,全句說: 揩眼淚巳經(jīng)揩濕了雙袖,可是臉上的淚水仍舊不干。這種寫法 雖有夸張,卻極樸素、真切地再現(xiàn)了一個普通人想家想到極點的情態(tài),沒有絲 毫的矯揉造作。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兩句是寫遇到入京使者時欲捎書回家報平安又苦于沒有紙筆的情形,完全是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氣,寫得十分傳神。“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趕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馬倥傯,交臂而過,一個繼續(xù)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托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只好托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這最后一句詩,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干凈利落,但簡凈之中寄寓著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頗有韻味。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的,此時,心情是復(fù)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邁胸襟,柔情與豪情交織相融,感人至深。

  這首詩語言樸素自然,充滿了濃郁邊塞生活氣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長,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詩人善于把許多人心頭所想、口里要說的話,用藝術(shù)手法加以提煉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義。在平易之中而又顯出豐富的韻味,自能深入人心,歷久不忘。岑參這首詩,正是有這一特色。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3

  逢入京使

  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

  向東遙望長安園路途遙遠(yuǎn),思鄉(xiāng)之淚沾濕雙袖難擦干。

  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和筆。,只有托你捎個口信,給家人報平安。

  注釋:

  入京使:進(jìn)京的`使者。

  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yuǎn)。

  龍鐘:涕淚淋漓的樣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淚龍鐘。這里是沾濕的意思。

  憑:托,煩,請。傳語:捎口信。

  賞析:

  這是一首邊塞詩,盛唐時代,此詩約寫于天寶八載(749)。

  這年岑參第一次從軍西征,他辭別了居住在長安的,躍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西出陽關(guān),奔赴安西。岑參的從軍,思想上有兩根精神支柱:一個支柱是建功邊陲的理想在鼓舞著他,他的邊塞詩多數(shù)是昂揚(yáng)樂觀的,表現(xiàn)出唐軍高昂的士氣和震撼大地的聲威。

  詩的第一句故園東望路漫漫是寫眼前的實景。詩人辭家遠(yuǎn)征,回首望,自覺長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處?

  馬上相逢無紙筆句,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交臂而過,一個繼續(xù)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托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這最后一句詩。處理得很,收束得很干凈利落,但簡凈之中寄寓著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頗有韻味。

  此詩語言自然質(zhì)樸,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來,隨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雋永,耐人尋味。

【逢入京使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江南逢李龜年》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墨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4-24

《秋思》原文及翻譯賞析10-19

《落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2-28

《入朝曲》原文及賞析11-19

入朝曲原文及賞析10-17

送崔子還京原文及賞析10-15

梟逢鳩 / 梟將東徙原文及賞析11-24

寓意 /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原文及賞析10-17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及賞析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