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湖南部曲原文及賞析
原文:
青衫匹馬萬人呼,幕府當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
負君赤手縛于菟。
觀書到老眼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萬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風雨破吾廬。
譯文
穿青衫匹馬單槍萬人歡送,接幕府緊急命令急速啟程。
深愧我薏苡明珠遭人誣陷,辜負你赤手縛虎自立戰(zhàn)功。
觀書眼雖老猶明知人如鏡,論事理有膽有識直言秉公。
你去后鵬程萬里為國效力,我不妨風雨破廬貧困終生。
注釋
部曲:古代軍隊的編制單位。
萬人呼:語出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詩:“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符:這里指軍中移文。飛虎軍當時由帥臣節(jié)制,帥幕移文軍中,稱“傳符”。急急符:趙彥衛(wèi)《云麓(lù)漫鈔》卷七:“急急如律令,漢之公移常語,猶今云‘符到奉行’!标悗煹馈断唐阶x書堂》詩有“不奉急急符”語。
“愧我”句:《后漢書·馬援傳》載,馬援在交趾常食薏苡,以其能勝瘴氣。及還朝,帶回一車薏苡。馬援卒后,有人上書皇帝誣陷說馬援從交趾運回的都是明珠文犀等寶物。這里反用其事。辛棄疾因創(chuàng)置飛虎軍等事受到當時朝中大臣猜疑譖(zèn)毀,被臺臣上章彈劾有“奸貪兇暴,帥湖南日,虐害田里”等罪名。
於(wū)菟(tú):虎的別稱。《左傳》宣公四年,楚人“謂虎於菟”。
賞析:
辛棄疾是南宋杰出愛國詞人,但他的詩作卻很少為人所知。這首《送湖南部曲》作于南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冬,當時作者由湖南安撫使調(diào)任至江西,一位部屬小官前來送別,他贈了這首詩。全詩字里行間跳蕩著熱愛部屬的激憤心情,展現(xiàn)出作者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詩中用典表達自然,既寄寓了自己壯志未酬遭受讒謗的一腔忠憤,又顯示出熱情鼓勵武勇有為的后勁,使之為國效忠的情懷。
這一首辛詩的風格和辛詞一樣,悲壯而蒼涼,沉郁而雄健,但藝術水準明顯不如詞。
就詩的內(nèi)容來看,作者所送的這位部屬,是一位勇猛的壯士。此詩首聯(lián)頗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的風味,氣勢突兀高昂,如疾風破空而來,軍府中下達了緊急軍令,這位壯士接下命令,穿青色軍服,跨上戰(zhàn)馬,在萬眾歡呼聲中騰躍向前。寫出了部下驍將的颯爽英姿和過人勇力。頷聯(lián)抒發(fā)了因主帥受人誣陷,致使赤手空拳縛虎的猛士不能“贏得生前身后名”的無窮遺憾。在句中一“愧”一“負”當中,詩人關懷部下,不計較個人功名得失的寬廣胸懷和高尚品格也就溢于言表。頸聯(lián)像是詩人“素負志節(jié)”的“自白書”,他眼明如鏡,膽識過人,仗義執(zhí)言,絕不像他人那樣畏首畏尾,顧慮重重。作者赤心為國,始終對中原抗金必勝抱有堅定信心。他多次向朝廷上書,提出抗擊金兵,恢復中原的良策,即使不被采納,屢遭打擊,也絕不屈服。尾聯(lián)著重點明送別之情,第七句祝愿對方鵬程萬里,青云直上;末一句則是寫自己的心情:只要被送的壯士有著光明的前景,最后能夠為國家效力,即使自己遭受重大挫折,忍受“風雨破吾廬”的困厄生活也是心甘情愿。此句化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名句作結,其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可貴精神也和杜甫一樣,令人欽佩。而從送別這一題材看,又有高適豪邁的風味。
【送別湖南部曲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送湖南部曲》原文及賞析10-15
送別 / 山中送別原文及賞析10-18
送別詩原文及賞析10-21
《昭君怨·送別》原文及賞析10-15
春宮曲的原文及賞析12-23
西洲曲原文及賞析11-20
《入朝曲》原文及賞析11-19
《送遠曲》原文及賞析11-19
牡丹種曲原文及賞析11-17
入朝曲原文及賞析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