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題名記原文及賞析
原文:
元豐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吳興來杭,東還會稽。龍井有辨才大師,以書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參寥,問龍井所遣籃輿,則曰:“以不時至,去矣!
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遂棄舟,從參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fēng)篁嶺,憩于龍井亭,酌泉據(jù)石而飲之。自普寧凡經(jīng)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始至壽圣院,謁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還。
譯文:
元豐二年,中秋節(jié)第二天,我從吳興去杭州,(然后)再向東趕回會稽。龍井(這個地方)有位辨才(注:法號或人名)大師,用書信的方式邀請我到(龍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陽已經(jīng)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寧,碰到了道人參寥,問(他)龍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傭的竹轎,(參寥)說,“(你)來的不是時候,(轎子)已經(jīng)離開了。”
這天晚上,天空晴朗,樹林間月光很明亮,(甚至連)頭發(fā)都能數(shù)清。于是(我)離開船,跟著參寥拄著拐杖沿著湖邊慢走。(我們)過了雷峰塔,渡過南屏一帶,在惠因澗(注:山溝)洗腳(注:意為赤腳涉過惠因澗),進(jìn)入靈石塢,發(fā)現(xiàn)一條小路(就沿著它)爬到了風(fēng)篁嶺,在龍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著山石便喝了起來。從普寧到龍井亭總共經(jīng)過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靜,聽不到人的聲音,路邊的屋舍,燈火若隱若現(xiàn),草木長得蔥蔥郁郁,水流得很急,發(fā)出悲愴的聲響,這大概不是人間有的地方。(我們繼續(xù))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壽圣院,在朝音堂拜見辨才大師,第二天便回去了。
注釋:
1、龍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風(fēng)篁嶺上,本名龍泓,原指山泉,龍井是以泉名井。附近環(huán)山產(chǎn)茶,即著名的西湖龍井茶。題名:題寫姓名,以留作紀(jì)念。
2、元豐二年:即公元1079年。
3、吳興:今浙江吳興縣。過杭:經(jīng)過杭州。
4、會稽:今浙江紹興。
5、辨才:法號元靜,曾在靈隱山天竺寺講經(jīng),元豐二年(1079)住壽圣院。辨才和下文提到的參寥,都是蘇軾的朋友。
6、比出郭:等到出城的時候!氨取,及。“郭”,外城;這里指杭州城。
7、日夕:將近黃昏。
8、航:渡。普寧:寺廟名。
9、道人:即僧人。參寥:法號道潛,自號參寥子,有詩名。
10、“問龍井”三句:意謂我詢問辨才大師派來的轎子在哪里,參寥便說,因我沒有按時到達(dá),轎夫已經(jīng)抬回去了。“籃輿”,竹轎。
11、天宇開霽(jì):天空晴朗。“霽”,雨過天晴。
12、策杖:拄著手杖。并湖:沿湖。
13、雷峰:峰名,在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舊有塔,即雷峰塔。
14、南屏:山名,在杭州清波門西南九曜山東。
15、濯:洗,洗滌
16、靈石塢:山名,在杭州小麥嶺西南,一名積慶山。
17、支徑:小路。
18、憩(qì):休息。龍井亭:辨才法師所建。
19、酌泉:舀取泉水。據(jù)石:靠著石頭。
20、廬舍:房屋。或:間或,有的。隱顯:忽明忽暗。
21、激激:形容水流迅疾。
22、“殆非”句:意謂這一路的情景,恐怕不是人間所有的。
23、行二鼓矣:快二更天了!靶小保瑢⒁。
24、始:才。壽圣院:寺院名,離龍井約一里地。
25、謁(yè):拜見。
26、遂(suì)于是,就
27、書:書信
28、比:等到
賞析:
本篇選自《淮海集》,寫于元豐二年(1079)秋。這年春天,秦觀要去會稽探望伯父,恰好蘇軾自徐州調(diào)任湖州途經(jīng)高郵,他們便一路同行,到吳興(湖州州治所在地)分手。秦觀到會稽后,聽說蘇軾被捕下獄,又渡江到吳興問訊,而后再經(jīng)杭州返回會稽。本篇記述“中秋后一日”夜上風(fēng)篁嶺訪辨才法師,當(dāng)是這次路過杭州時的事。第一年,辨才、參寥派人到黃州慰問已被貶官的`蘇軾,并捎去了秦觀寫的這篇《龍井題名記》。蘇軾看后寫道:“覽太虛題名,皆予昔時游行處,閉目想之,了然可數(shù)!保ā肚靥擃}名記》)
《淮海集》中另有一篇《游龍井記》,也是元豐二年所作。文中著重敘述有關(guān)龍井的文獻(xiàn)記載和傳說,解釋風(fēng)篁嶺為什么多泉水,對所謂在龍井求雨有靈也發(fā)表了看法。比較起來,《龍井題名記》以入山訪友為線索,具體地記述了出郭、渡湖、穿林、登山的行蹤,描寫了月下西湖山林的景物,“游”的味道顯然濃一些。雖然這是一篇游記散文,但對景物的細(xì)致觀察與描繪,以及善于創(chuàng)造清幽的氣氛,同樣也體現(xiàn)了詞人秦觀的氣質(zhì)和藝術(shù)特色。
“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這一句是作者“殆非人間之境”的感嘆。可想象出,深木樹林中,隱隱閃著火光,兩三戶人家坐落在這,是一種多么愜意的境界。由此也可看出作者對此地美景的喜愛之情,又透漏出內(nèi)心的歡愉。
【龍井題名記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墨池記》原文及賞析10-18
登泰山記原文及賞析11-25
東軒記原文及賞析11-19
核舟記原文、注釋及賞析12-28
閱江樓記原文及賞析11-22
傳是樓記原文及賞析11-19
記游松風(fēng)亭原文及賞析10-22
百丈山記原文及賞析10-21
柳宗元小石潭記原文及賞析10-19
書幽芳亭記原文及賞析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