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雜詩七首·其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3-07-31 15:21:35 梓欣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雜詩七首·其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雜詩七首·其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雜詩七首·其一

  兩漢:曹植

  高臺多悲風(fēng),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

  形影忽不見,翩翩?zhèn)倚摹?/p>

  譯文:

  高臺多悲風(fēng),朝日照北林。

  高臺上常常吹著悲風(fēng),早晨的太陽照著北林。

  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

  我懷念的人在萬里外,大江大湖很遠很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這舟船哪能順利到達?實難安置我懷念的心。

  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掠過庭院南飛的孤雁,長聲哀吖真使人傷神。

  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

  抬頭望著孤雁,我在想——托你帶個信給遠地的人。

  形影忽不見,翩翩?zhèn)倚摹?/p>

  孤雁不理睬地飛過去了,飛動的影子更使我傷心。

  注釋:

  高臺多悲風(fēng),朝日照北林。

  北林:泛指樹林。

  之子在萬里,江湖迥(jiǒng)且深。

  之子:那個人,指所懷念的人。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方舟:兩船并在一起。極,至,到達。難任,難以承擔。

  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翹(qiáo)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

  翹:思仰頭而思,形容思念之切。

  形影忽不見,翩翩?zhèn)倚摹?/p>

  形影:指孤雁的形影。

  賞析:

  這是一首懷念遠別親友的詩。雖然作者和這一親友的遠別,或許是有統(tǒng)治者內(nèi)部矛盾這一特殊原因,但在漢末魏初那個動亂流離的年代,遠別而不能團聚,甚至不能相見,實是普通現(xiàn)象。所以這首詩很容易引起共鳴,富有典型性與現(xiàn)實性。

  這首詩開頭“高臺多悲風(fēng),朝日照北林”實屬景語,并無影射比喻之意。而“高臺多悲風(fēng)”亦屬秋景。登高是因為要眺望遠處,所以是思念遠方的人;而時值秋令,亭臺越高那么風(fēng)自然就會越凄厲,登亭臺的人于是就因為風(fēng)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這一句簡括凝煉,開后人無數(shù)法門。直是把此一句衍化為五十六字的長詩。所以曹植這五字能成為名句的原因,正因為這雖然作為景語,其實是寓意深情。

  接下來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來也是屬于景語,但是卻化用《詩·秦風(fēng)·晨風(fēng)》之首章。故作者《種葛篇》寫思婦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這篇以“朝日照北林”起興。古人以夫婦與兄弟關(guān)系相互為喻,都是起始于《詩三百篇》,在曹植詩集中也屢見不鮮。

  由于上句點出北林,正隱含《詩》中下文“未見君子,憂心欽欽”之意,所以作者緊接著寫到“之子在萬里”了。意思是自己所思念的人是遠在萬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遠,情韻不匱。因為江湖阻隔彼此的消息是一層;而“之子”卻經(jīng)過這樣遙遠而艱難的路程走向萬里之外,其身心所受的摧傷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層;況且其身既然在遠方,以后回來不是件容易事,為對方設(shè)身處地著想,自然更深了一層。

  下面的“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二句又緊承“江湖”句而言。把“離思”寫得十分沉重壓抑,可見其中有多少愁苦優(yōu)怨之情。這雖只就自己一面說,實際上也體現(xiàn)出所思之人同樣是不勝其愁苦憂怨了。

  下句“孤雁飛南游”,表面上是寫實,即作者在登高望遠之際看到孤雁南飛,實則蘊涵著好幾層意思。以前古人用“雁行”比喻兄弟,曹彪封吳,無異流放,和孤雁南游很像;又因為自己也像孤雁一樣,故“過庭”而“長哀吟”。“過庭”雖用《論語·季氏篇》“鯉趨而過庭”的字面,實借喻自己的入朝。

  最后的四句“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形影忽不見,翩翩?zhèn)倚摹。李善注:“翹,懸也!薄奥N思”,等于說“懸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見孤雁而思遠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問它是否愿為自己捎個信兒去。但雁飛甚速,形影倏忽間便不見了,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傷了!棒骠妗保稳蔌B疾飛之貌。連孤雁都翩然而逝,說明自己怨懷無托,結(jié)語似意猶未盡而已令人不忍卒讀,是真正寫情的高手。

  此詩用筆似淺直而意實深曲,前六句以賦體為主,卻似比興;后六句以比興為主,反而趨近賦體。這說明作者深得《詩三百篇》之三昧,而做出用五言新體裁,所以是從建安以來的詩人作品當中的絕唱。

  作者簡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又稱陳思王,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為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中國三國時期文學(xué)家,詩人,音樂家。

  曹植少年早慧,年十歲余,便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亦能文,援筆立成,深受曹操寵愛,幾欲立為太子,終因任性而行,飲酒無度失寵。曹操去世之后,曹植的生活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之后的十幾年里,多次被迫遷徙封地,初封平原侯,后徙臨淄侯。曹丕、曹叡相繼稱帝后,屢遭迫害,創(chuàng)作了廣為人知的《七步詩》表達當時的煎熬與憤懣。后被貶為安鄉(xiāng)侯,又徒封陳王,最終因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郁郁死于壯年。

  曹植在建安詩壇上取得比較高就。他在漢樂府古詩的基礎(chǔ)上,對五言詩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現(xiàn)存詩七八十首,是建安詩人中最多的。前期的詩歌以《白馬篇》為代表,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diào),對前途充滿了信心。后期因為生活的突變而導(dǎo)致詩風(fēng)的轉(zhuǎn)變,從以前輕松樂觀、浪漫向上的情調(diào)改變?yōu)槭菓n慮、悲憤、抑郁和痛苦,代表有《贈白馬王彪》等。除詩歌創(chuàng)作外,曹植的散文和辭賦寫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著有《與楊德祖書》《與吳季重書》《求自試表》等歷代傳通的名篇。

【雜詩七首·其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山中雜詩》吳均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雜詩》原文及翻譯賞析07-19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0-07

己亥雜詩其一的原文及賞析02-09

《秦州雜詩》原文注釋賞析09-28

《夏日田園雜興·其一》范成大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雜詩六首·其一原文及賞析08-18

《雜詩七首·其四》曹植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9-05

牧童詩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