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讀書筆記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浮生六記》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1
初見這本書時,它被放在書店的書架上,首先,是它的素雅潔白引起了我的注意,然后,便是書封面上那幾個淡淡的文字“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讓我有想要閱讀它的沖動。
《浮生六記》為清朝蘇州人沈復所著,因同為蘇州人,便對書中所寫的園林有一種親切之感。沈復居于滄浪亭旁,他的家也是園林一樣古色古香的建筑。書中有介紹園林的地方,我因幼時去參觀過,能大致在腦海里勾畫出園林的樣子,便不覺得枯燥乏味。
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沈復,而是他的妻子陳蕓。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蕓,我想,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保|娘的可愛之處在于,在一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她生而穎慧,幼時“即能成誦”《琵琶行》,還自己學會吟詩作對,對于詩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可愛之處還在于,她賢淑能干,懂插花、疊盆景、焚香、畫蟲草,還自己設計出活花屏和梅花盒。梅花盒很漂亮精致,是一種食盒,形如梅花,內置中五六只瓷碟,裝上飯菜,如裝于花瓣中。蕓娘還曾女扮男裝,同沈復一起參加廟會。因那時并不是一夫一妻制,蕓娘還真心真意的幫沈復物色小妾,要既漂亮又有韻味才行,后遇到憨園,蕓娘很喜歡憨園,但因種.種原因,沈復未能娶到憨園,這也讓后來蕓娘的病情更嚴重。
《浮生六記》中的閨房記樂是它的獨特之處。正如陳寅恪指出:“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間關系,而于正式男女關系如夫婦者,尤少涉及。蓋閨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鹽之瑣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籠統(tǒng)之詞,概括言之而已!币话闳瞬粫䦟戦|事,夫婦生活,而沈復以直率平實的語言敘述閨中樂事,寫出了夫婦之間真摯的愛情,琴瑟和鳴,伉儷情深。后來,沈復仕途坎坷,蕓娘病重,家中貧窮,生活艱難,蕓娘仍為沈復想辦法賺錢,去討一份工作。這夫婦之間的真情令人感動,不幸的是蕓娘紅顏薄命,沈復漂泊各地。
“浮生”應就是指沈復浮蕩不定,如浮萍般的人生。他的前半生,與蕓娘在一起的時光雖短暫,但很歡樂,美好,但相比較他后大半生坎坷游歷,那些歡樂的時光便如夢境一樣虛幻飄渺,曇花一現(xiàn)。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世界上,最完美的女子莫過于《芙蓉女兒誄》所言:“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比欢,這個世界不可能是完美的,當然也就不會有完美的產物,所謂的十全十美,只是一個人所追求,所向往的罷了。
大體而言,世間有兩種女子,一種是初見時美貌驚人,風情萬種,相處久了才發(fā)現(xiàn)艷而不麗,麗而不雅,泯然俗人矣;一種是初見時相貌平平,相處久了卻發(fā)現(xiàn)舉手投足皆有法度,一顰一笑正顯風韻,值得一個人用一生去品讀。她,無疑屬于后者。
她,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具蘭花的清新淡雅;她,沒有桃花的美艷逼人,卻具梅花的清純徹骨。她,靜默時,如一朵睡蓮;行動處,似款款和風。她,垂淚時,梨花帶雨;她,歡笑時,玉珠落盤。
她,對自己,毫不寬。凰,對別人,寬容大度。她,慕富貴,但不苛求;她,憎貧賤,但能接受。她,“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在生活窘困時依然有閑情雅趣,有濃情蜜意;她,“素女為我?guī),儀態(tài)盈萬方”,在寬裕時不改淡雅如蘭,虛懷若谷。
她,可愛,既不因為美貌;她,可貴,也不因為賢良。她,血肉俱全,平淡中真情依依;她,笑淚兼有,簡約處丹心昭昭。她,似清泉,給人以純潔淡雅之情;她,如流水,讓人有纏綿悱惻之意。她,惱而不怒,有似月閉微明;她,柔而不嬌,恰如花開含笑。
她,多情只為真情;她,大愛只因真愛。她,一個心照不宣的微笑,穿越彼此歲月的郁結;她,一次若有所思的凝眸,留給世間最美的側影。她,輕如風,淡若云;她,柔似水,潔比玉。
她,生命中的匆匆過客。她,脫俗,因而可遇而不可求;她,不凡,注定可望而不可即。人生本就如此,事事難為傷身傷心,事事順遂又傷情傷意。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漂泊,遇到誰都是一個美麗的意外!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2
《浮生六記》這本書初為伍智紅所推薦,是在聊《金瓶梅》時她說這本書據(jù)說也略有香艷文字,但當我打開這本書之后卻被它感動到數(shù)次落淚。
《浮生六記》為清代沈復所作。沈復字三白,蘇州人,少時家境尚富足,后面沒落,生活頗為貧苦,職業(yè)為幕僚,文人一枚。此書共分為6卷,分別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yǎng)生記道”。之所以將“閨房記樂”放在卷首,作者坦言是因《關雎》這首愛情詩為《詩經(jīng)》第一篇,這也是我最為欣賞的一卷。
沈復其妻名陳蕓,他叫她“蕓娘”,蕓娘是大他十個月的表姐,長相嫻靜,性格溫柔,且聰慧,刺繡之暇,漸通吟詠,少時便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佳句。兩人從小感情就很好,新婚初期,沈復外出求學,心中卻對妻子百般思念,老師看出他的心思后,數(shù)月之期便“出十題而遣余歸”,他在這段求學期內也是度日如年!熬尤,如十年之隔”。一到家,兩人相見,便將周圍一切置之度外,雙手緊握未通片語。正如秦觀的《鵲橋仙》中所言:“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蕓娘善烹飪、刺繡女工,也懂詩文,兩人相伴時,是愛人也是知己,偶有言語互戲,為生活也增添了不少情趣。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蕓娘有一次在沈復的建議下女扮男裝,與他一起共逛廟會,因為女子出門不便恐惹非議,但沒想到竟然真的無人識出,她無心將手搭在婦女肩上,讓婦女怒火中燒,直到她脫帽說“我亦女子耳”,眾人才轉怒為歡。這一段讀起來挺有意思的,電視劇中女扮男裝是多么明顯,我們常想那些人是有多瞎才看不出,而今看到這原來真有這種識不出的,感到震驚。
還有一節(jié)生活片段是寫夫婦兩人搬到別處避暑,鄰居是一對老夫婦,待人十分友善,兩家人相處十分融洽,一起釣魚觀霞,吟詩作對,婦女溫酒做飯,晚上月下對酌。附近種滿了菊花,雖身著布衣,但心中不忘詩酒,生活充滿詩意,好似一對神仙眷侶,令人羨慕不已。但這也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刻了,貧賤夫妻百事哀,生活的磨難終究還是將他們拆散。
蕓娘還曾給丈夫尋小妾,見憨園喜愛不已,只可惜后被人搶去,這導致蕓娘染上血疾,最后也是因這個病去世。其實這一點我是有些不理解的,向這種神仙眷侶般的日子,心得有多大才能容下第三人來分享丈夫的愛啊,為丈夫尋小妾這種事,正宮娘娘都不會去做吧,正常人不都是怕丈夫尋小妾么,因憨園被別人搶去而生病去世,我覺得蕓娘死得有點過分啊。
兩人雖然琴瑟和諧,但文人總風流,沈復外出游玩時也和朋友找妓女,一起飲酒賞景。沈復在提到這件事時,寫到自己因不逼妓女吃酒,對她們總是溫柔以待而受到妓女們的喜愛,那種待遇是多少有錢人都享受不到的而十分得意。晚上,沈復攬妓賞月,心中還想著要是蕓娘也在此共享美景該多好。這也是我覺得沈復配不上蕓娘的地方。我們中國有個很壞的傳統(tǒng),就是男人就該三妻四妾,女人就該忠貞不二,導致現(xiàn)在男性出軌人們都是勸女性隱忍,“男人么,這很正常的!
在《坎坷記愁》這一卷中,作者寫到他生活的窘迫,人生百態(tài)。父子兄弟不和,友人背叛,妻死子夭,算是很悲慘了。也許跟自己當時的心情有關吧,看到這我好幾次都濕了眼眶。蕓娘死得很凄慘,兩人生活貧苦,她躺在床上最后只留下“來生”二字,便香魂永逝。“當時是,孤燈一盞,舉目無親,兩手空拳,存心欲碎。”甚悲。
而后寫到兒子逢森、父親都去世了,讓我想到了余華的《活著》,沈復和富貴一樣,并沒有因親人的相繼離世就也想從人間解脫,當然他有過出家的念頭,但女兒說他尚有親人在世,不應如此。沈復確實沒有消極度日,我們可以從卷六《養(yǎng)生記道》中看出,他還是想健康地活著。在這一卷中他提到了不少與現(xiàn)代健康養(yǎng)生相符的觀點,如:“醉眠飽臥俱無益,渴飲饑餐尤戒多,食不欲粗并欲速,寧可少餐相繼接!薄霸嚶犘凶豢删!边有些雖是說健康,但也有人生哲理的:
“今欲安心而卻病,非將名利兩字滌除凈盡不可!贝藶榈疵
“將啼饑者比,則得飽自樂;將號寒者比,則得暖者自樂;將勞役者比,則有限自樂;將疾病者比,則康健自樂;將禍患者比,則平安自樂;將死亡者比,則生存者自樂。’此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人大言,我小語;人多煩,我少記;人悸怖,我不怒;淡然無為,神氣自滿,此長生之藥。”此為遇事淡然處之,把心放寬。
“閑時無事之人,整日不觀書,則起居出入,身心無所棲泊,耳目無所安頓,勢必心意顛倒,妄想生嗔,處逆境不樂,處順境亦不樂也。”不讀書心神無所寄托,容易想多,故楊絳先生說,你不快樂,是因為你想得太多,而讀得太少。
“無論何種處境之中,可以不必郁郁,須從郁郁之中,生出希望和快樂之精神!庇⑿鬯娐酝,實習的最后一節(jié)課我也跟學生說,不管你今天有多么不快樂,你總得找到快樂的入口,總要有那么點事讓自己開心起來?傻览矶级,自己卻做不到。
還有關于讀書的!爸獜娪浿模儆模涠喽访抑亩急仨氁蕹,如此方能與圣賢印對,是個純乎天理之心!
沈復的這本《浮生六記》記錄了自己的生平、生活、情感,很樸實,言語很清新,令人有感動之處,也有讓我不太認可之處。明清時這種平淡清新的文字還是挺多的,日后要閱讀張岱的作品,以及《浮生六記》的同類作品《項脊軒志》。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3
我最初讀到浮生六記是在上海福州路上的一家古舊書店內,從一本上海世界書局三十年代出版的舊書中無意間瀏覽到的。那是在1978年的夏天,我剛參加了‘文革’后恢復的首次高考,所以雖然落榜,但古文基礎已初具。因此,在一番夾生半熟地啃讀后,我決定買下這本書。然而,當我設法湊足書資再次趕回到書店時,此書已被他人淘走。當時,我那種遺憾懊惱的感受可比高考失利。由此,可見我對浮生六記的喜愛之情。
當我能夠再次讀到浮生六記,時間已是在1996年的晚秋了。這是一個由湖北辭書出版社在1995年出的版本,書名取為閑書四種,集中選入了明朝冒襄的‘影梅庵憶語’、清朝陳裴之的‘香畹樓憶語’、蔣坦的‘秋燈瑣憶’以及沈復的‘浮生六記’,這幾個名篇均是出自四位明清文人之手來追憶記敘家庭生活的精彩文章。而在此中,我格外贊賞的就是清代沈復所寫的‘浮生六記’。
可以說浮生六記是沈復用率真自然的文字,細膩生動地記錄了自己的婚姻愛情與日常家庭生活、抒發(fā)自己對人生、對藝術、對自然、對傳統(tǒng)習俗賦予獨特見解的自敘傳。他的文采很像與他差不多同時代的英國十八、十九世紀的隨筆作家查理.蘭姆那樣的風格,文字質樸天成、毫無矯揉造作之語。讀來倍感親切,如同傾聽自己的內心獨白。
坦率地說,我也不止一次地讀過與沈復同時代的曹雪芹的紅樓夢,并將紅樓夢與浮生六記作比照。 相比之下,我覺得紅樓夢似乎更適宜于讓達官貴人、巨賈富商的家族去品讀。在我看來,無論是林黛玉、賈寶玉,還是王熙鳳、薛寶釵等等一系列人物的喜怒哀樂,都與我們普通百姓階層存在著一種隔閡,畢竟我們不了解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與思想心境,因此,他們的一切演繹也就很難感動于我。而沈復在浮生六記中所真實敘述的他與蕓娘之間的夫妻恩愛之情、他倆間生離死別的催淚情景、以及刻畫夫婦倆所難忘的閨房之情、交友之樂,與品味大自然和藝術品的審美之趣等等的細節(jié),無一不讓我為之激動和認同。
浮生六記如有些學者所論述的那樣,我也贊同前四記的藝術魅力‘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俞平伯評語)。而且,我還認為,沈復和蕓娘都是屬于普通百姓階層的人物,因此,我們也應用同樣普通人物的坦誠要求與質樸的文字來欣賞贊美這篇中國古代文化史中珍貴的作品與作品中栩栩如生的可愛人物。
就說蕓娘吧,她不愧為林語堂所贊美的‘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不是嗎?當讀了浮生六記 中的第一記‘閨房記樂’之后,有誰不會深深地喜愛上如此可愛的女性?我覺得有必要摘錄一段散文詩般的文字如下;…七月望,俗謂鬼節(jié),蕓備小酌,擬邀月暢飲。夜忽陰云如晦,蕓愀然曰:“妾能與君白頭偕老,月輪當出!庇嘁嗨魅。但見隔岸螢光,明滅萬點,梳織于柳堤蓼渚間。余與蕓聯(lián)句以遣悶懷,而兩韻之后,逾聯(lián)逾縱,想入非夷,隨口亂道。蕓已漱涎涕淚,笑倒余懷,不能成聲矣。覺其鬃邊茉莉濃香撲鼻,因拍其背,以他詞解之曰:“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妝壓鬢,不知此花必沾油頭粉面之氣,其香更可愛,所供佛手當退三舍矣!笔|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無意間;萊莉是香中小人,故須借人之勢,其香也如脅肩諂笑。”余曰:“卿何遠君子而近小人?”蕓曰:“我笑君子愛小人耳!薄 簡潔的語句、新鮮生動的描述,沈復將這位天性聰穎活潑、知書達理、情意綿綿的可愛女性-蕓娘,深深地刻畫在每一個讀過浮生六記的讀者心中。蕓娘,也永遠地成了我心中的‘紅粉知己’!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4
3月23日讀完本打算第二日寫讀書筆記,今始得開寫。浮生六世,文中記載了四世,有兩世文稿遺失。四世分別是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蕓是文中我頂頂喜歡的人物,她的賢惠淑德、心靈手巧、聰慧無不讓人喜歡?吹接腥嗽u判她幫老公找妾,我到是覺得在當時那個男尊女卑的背景下,做出這種事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我只是在弟弟弟媳挑撥離間他們和他們爹娘時有些氣不過,有些話說出來更好,但是不說卻是孝道。自古婆媳妯娌關系就是一個錯綜復雜的關系。單單沈復父親去世后,沈復才回家,沈母埋怨他問什么才回來時,沈復答女兒跟他說父親去世才知道消息,沈母聽完看了一下另外一個兒媳,單單那一眼就可以讓人品出很多東西,讓我想到蕓被公公婆婆不喜大概率是沈復弟弟和弟媳的功勞。
閑情記趣開頭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讀來很是順口,后想起初中時學過這篇,當時老師還讓背誦。文中詳述盆景相關,我本是粗人一個,從未接觸過,也欣賞不來。坎坷記愁,苦中作樂,貧困時蕓能將日子打理的樂趣橫生也不失為一件美事。跟沈復記載的浪游比,我所記述的游玩簡直小烏了,我喜看沿路的風景,對經(jīng)典人文趣事所知甚少,有時會希望每游玩一處,就有人來講講這處的前世今生,那當是一件美事。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5
《浮生六記》為清代沈復所著,為自傳體散文,全書共分為六篇,文字優(yōu)美、細膩,恬淡寧靜,用語雖是古文,卻也淺顯易懂,是值得一讀的美文。
本文開篇是《閨房記樂》,記錄了沈復和其妻子陳蕓的日常生活。敘述以時間為軸,娓娓道來,將古時夫妻生活的點滴用筆墨描繪出一幅精美畫卷展現(xiàn)于讀者眼前,使人在繁華亂世之中也能感受到一二閑適之情。頗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的韻味。
弘一大師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zhí)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而忘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而沈三白和陳蕓便是如此,沒有轟轟烈烈,沒有狗血劇情,有的只是止于唇齒、掩于歲月的深情。這種生活極富有詩情畫意,看似"人人皆有,確為人人所無"。
其中有篇寫到其妻陳蕓愛吃腐乳,沈復鄙夷不已,后在蕓勸說下嘗了一口,然后"真香",正是"余掩鼻咀嚼之,似覺脆美,開鼻再嚼,竟成異味,從此亦喜食。"看到此處,我也不禁莞爾一笑,沈復對生活中小事的描寫,真是趣味橫生。其情其景仿佛跨越了300年時間隔閡,重現(xiàn)于世人眼中。
陳蕓曾發(fā)愿:"他年當與君卜筑于此,買繞屋菜園十畝,課仆嫗,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畫我繡,以為持酒之需。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游計也。"
是的,布衣菜飯,可樂終身。夫妻二人最喜歡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樂趣,安度流年。我喜歡沈復文字里的恬淡如水,也喜歡那溫暖的煙火氣:守著一屋一院,一人一心,一茶一飯,遠勝過看亂世紅塵的萬千風景。
"余年一十三,隨母歸寧,兩小無嫌"…告母曰:"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
十三歲那年的夏天,還是少年的三白邂逅了表姐蕓娘,自此情竇初開,一片光風霽月,發(fā)誓此生非蕓娘不娶。
三白和蕓娘的愛是活生生的,是落實到紅塵地面上的,是有情有義的溫度,是宜室宜家的。
"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蕓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
"撥釵沽酒,不動聲色,良辰美景,不放輕過。"
沈復向來好客,蕓娘便準備好茶好酒好菜進行招待。有時缺酒錢,蕓就拔釵沽酒,不露絲毫聲色,良辰美景,不能辜負。
"街頭有鮑姓者,賣餛飩為業(yè),以百錢雇其擔街","是時風日麗,遍地黃金,青衫紅袖,越阡度陌,蝶蜂亂飛,令人不飲自醉。"
那日,城外油菜花盛開,蕓娘提議大家一起去城外賞花飲酒,還機智地雇傭賣餛鈍的小販,挑著爐火,跟大家一起去,好為大家溫酒熱飯。
游人們看到這樣一群人在盡情地吃喝,無不羨慕這奇妙的想法。喝到有些小醉,或坐或臥,或歌或嘯。
陳蕓,會持家,精刺繡,善烹飪,有雅意,愛看山水,愛花草,愛書畫,能吟詠詩歌,才思娟秀,能工善文,德賢兼?zhèn),有生活情趣?/p>
沈復嘆其:求之閨中,今恐未必有此會心者矣。
記得書中這樣寫道兩個人不動聲色的深情。七月初七,是民間乞巧的日子,蕓娘也張羅了一番。三白就趁著佳節(jié)刻了兩枚印章,上面寫:"愿生生世世為夫妻。"他的那枚是陽刻,蕓娘的是陰刻。每當兩個人通信時,便用印章進行落款。
每次讀到這里,都被兩個人的心思幽情所打動。我想,古人的很多情思是我們今人所無法企及的。一個人能細細體會并感知另一個人的美,亦能撫琴彈得一手好曲子,聞弦歌而知雅意。見花落淚,拂風有聲,看得懂花光燈影。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每日忙碌的我們有多久沒有手寫一封信件了呢,對著一個科技的工具日夜旋轉,萬般話語只從嘴出而卻未心入,泛濫的情話使人口躁唇干。習慣使用電腦打字的我們是否還能寫出娟秀的字呢。這樣彼此心心念念的小心意和詩意真是難以尋覓了吧。
作家慶山說:"《浮生六記》這冊薄薄的古人筆記里,引人心動的,不盡然是一對男女之間私自的情感。這樣的生活,必然和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和大眾的價值觀,和他們對待文化、自然、生命、歡樂的態(tài)度息息相通。越過兩百年,且看今日的社會,誰還能具有這樣的玩心,這樣的曠達。靈魂的宴席早已結束,剩下虛妄和空洞的游戲。兩百年后的愛情,也已失去彼此欣賞和玩味的從容心境,失卻細膩的心思和克制的禮儀。"
一生一世一雙人,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古人的意趣及情思單純美好,花下對酌,舉杯邀月,有千年悠悠之思。抑或絲絲細雨撒落江面,江畔游人寥寥,山水青幽,觸目皆是澄澈的靜。
當下時代熙熙攘攘,不見當年的風花與雪月,人群的喧囂與熱鬧,但終究只是鏡中花,水中月,打撈起來只是一片虛幻的影子。
通讀全書,可以發(fā)現(xiàn),沈復是一個極具溫度并且積極樂觀的人,非熱愛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其文透露著美,于細節(jié)之處展露生機。我想:這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情趣,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人間不值得,一草一木皆失顏色;人間值得,一草一木皆具風致,單看觀草觀木之人心境如何了。
《浮生六記》是可讀性很強的一本書,其用語雖是古文,但因其以"情"字見長,故特別能夠引發(fā)人的共鳴,生活中每件小事的描述不見刻意,而能輕松地讓我們想到自己身上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從而覺得通體舒暢、有所感悟。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6
我與蕓鴻案相莊(指東漢梁鴻與妻子孟光相敬相愛之事。據(jù)《后漢書.梁鴻傳》記載,梁鴻妻子孟光每食必對鴻舉案齊眉。后人遂用“鴻案相莊”形容夫妻相敬如賓。)二十三年,時間越長感情越深、越親密。家庭之內或者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定握手問曰:“哪里去?”我們愛意濃厚,好像總怕旁人看見一樣。實際上當初同行并肩還特別避人,時間久了則不以為意。
蕓與人坐著聊天,見到我來了必定起身或往旁挪挪,我就緊挨著她并排坐下。我們兩人彼此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從開始的避人到漸漸的成為習慣。我們很奇怪為什么有的老年夫婦相視如仇,或者說:“不這樣就不能白頭到老嗎?”這話對嗎?
這一年七夕之夜,蕓設香爐瓜果,我們在“我取”軒中同拜織女星。我刻了一枚“愿生生世世為夫婦”圖章二方;我拿朱文陽字,蕓拿白文陰字,作為以后往來書信所用。這天夜里月色頗佳,俯視河中,波光如練,輕羅小扇,我們并坐水邊的窗前,仰頭見飛云過天、變態(tài)萬狀。(這段文字好美)蕓曰:“宇宙之大,同此一個月亮,不知道今日世間,也有如我們兩人之情濃意興的嗎”?我說:“納涼玩月,到處都有,但是若品論云霞,或者求之幽閨繡房,慧心默證者固然也不少,若是夫婦同觀,所品論的恐怕不是云霞之類雅興啦”。不一會兒,燭盡月沉,我們撤果歸臥。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7
《浮生六記》是清朝沈復的自傳體散文!案∩倍殖鲎岳畎自姟洞阂寡鐝牡芴依顖@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全書與妻“蕓”和丈夫“三白”的夫妻生活為主線,描寫了一個可愛的女子和一段令人向往的詩情畫意的夫妻生活,然而這段世外桃花源般的生活并未持續(xù)許久,最終被現(xiàn)實打破,佳人化作一縷青煙,生者從此擾擾嚷嚷,不知夢醒何時耳。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中曾經(jīng)提到過此書,說書中的女主人公“蕓”是最可愛的女子。當時曾經(jīng)覺得好奇,大概是讀書不多,我能想到的書中可愛女子就《紅樓夢》中的史湘云,《傲慢與偏見》的伊麗莎白班奈特。而看完此書的前兩章,“閨房記樂”和“閑情記趣”后對蕓的可愛結論完全贊同,甚至暢想我要是男人也要娶個蕓這么可愛的女子。
全書寫描寫蕓可愛的趣事特別多,蕓因為想去廟會看花燈,于是女扮男裝稱是三白的堂弟。正沾沾自喜,游遍廟會竟無人認出,突然偶遇一熟悉的女眷,蕓竟直接上去打招呼,身子一側,依在了夫人的肩膀上。夫人大驚,旁邊的丫鬟怒曰“你是什么人,如此輕狂,不知法紀?”蕓一看情況不妙,立刻脫掉帽子和鞋子,抬起腳丫給他們看,說:“我是女子啊!迸匀嗣婷嫦嘤U,然后哄然大笑~
蕓愛吃臭腐乳和鹵瓜,三白笑她“狗沒有胃所以才吃糞便,因為它不知臭”蕓強行用筷子把鹵瓜塞到三白嘴里說“我都做了很久的狗了,就委屈你嘗試一下!辈⒁槐菊(jīng)地說“情之所鐘,雖丑不嫌!
蕓喜歡在發(fā)間別上茉莉花做裝飾,即美觀又香氣襲人,三白笑曰“這茉莉花的香味竟蓋過了屋里佛手的香味。”蕓說“佛手是香料中的君子,香味清醒脫俗,似有似無;茉莉則是香料中的小人,香味有點諂媚!比讍枴澳悄銥楹谓∪硕h君子乎?”蕓笑著說“我笑君子喜愛小人?”
蕓素來豁達不拘小節(jié),一日與三白一起在橋下與船娘飲酒至深夜,次日朋友之妻告曰“聽說你丈夫昨日在橋頭與兩失足婦女飲酒到深夜啊!笔|笑曰“確有此事,其中一個就是我。”
蕓不僅可愛還是一個聰慧又有情趣的女子,對詩詞歌賦也頗有天賦,年少就曾寫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這樣的句子。三白從湖邊拾得假山的石頭,她親自用石墨畫上紋理,種上藤蘿做成逼真的盆景,與三白一起暢想老來隱居于此山,在山的這頭建上小屋,那頭引入溪水。在鄉(xiāng)下避暑的日子,蕓利用豌豆花制成格子花架放在窗前,靚麗可愛,既能遮蔭又不會擋住風和光線。因為家境不富裕,蕓會裁衣還會刺繡補貼家用。三白愛喝酒,蕓制成梅花盒,盒子呈梅花型,每格放一個白色的磁盤,磁盤里放些精致小菜。三白愛花藝盆栽,蕓又建議花雖美但少了些靈動,夫妻兩人又制作昆蟲標本把昆蟲固定于花葉上,使盆栽更加生動。蕓還會制作蓮花香片,把茶葉放入荷花的花苞中待次日荷花盛開取出茶葉,再用荷花上采集的露水烹茶,茶清香撲鼻。
蕓素愛美,對美的事物和人都特別癡迷,一日聽說三白的堂弟得一美女,蕓欣然前往想看,事后搖頭“美則美矣,少了些韻味!碧玫軕蛑o“難道你打算將來給三白納一個又美又有韻味的美女嗎?”蕓竟然之后真致力于給三白納一真正的美女。后來一次在虎丘偶遇江南名妓“園”,特別高興地說“終于找到一個又美又有韻味的女子了!笔|欣然與之結伴為姐妹,并贈送翡翠鐲替三白做聘禮。然最終園辜負了蕓的好意嫁與富人之家,蕓傷心落淚,也竟因此被公婆詬病結交不良女子,為日后最終失去公婆喜愛埋下伏筆。。。。。。
看第一二卷是輕松又愉快的閱讀,然后看到第三卷“坎坷記愁”又難免惆悵蕓的命運。真應了那句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始蕓淡泊名利,她的夢想是過像滄浪亭蕭爽樓那樣的生活,布衣暖,菜飯飽,一家人其樂融融不問世事的生活。然后現(xiàn)實生活并不是桃花源,需要面對的依舊是柴米油鹽貴和人情世故,多情率真之人也多因情和真而傷,何況又是在那樣的時代里。
蕓的悲切命運即是那個社會造成,也是蕓本身造成的。蕓太愛三白,在對三白的愛里完全失去了自我,一心為三白尋覓真正的佳人,與失足婦女結為姐妹被人詬病;因為擔心三白與弟弟的關系不和,寧愿受委屈也不愿意告知公婆小叔在外借債的真相;因為三白的愚孝,擅作主張為公公納妾,結果失去婆婆歡心;又因為傷了婆婆的心,心中自責寫信給三白,在信中稱公公為老頭,讓三白把此女送回老家。結果信被公公看到,勃然大怒驅趕出門,從此飄零在外,客死異鄉(xiāng)。
此書看到卷三實在是覺得惋惜,蕓娘死后的第四卷已無心去看。在前兩篇時還羨慕這樣情意濃濃的夫妻生活,而看到最后實在覺得蕓娘這樣的女子嫁給三白有些可惜了。雖然三白對蕓娘清深意重,未曾離棄,但到后期從蕓娘遭遇委屈開始,他都并未給出半分解決方案。一生未給蕓娘帶來富貴和現(xiàn)世安穩(wěn)也就罷了,在蕓娘遭遇冤枉和委屈時未勇敢站出來替蕓娘說話,只是眼睜睜看著這種悲劇的發(fā)生。身為長子,明明應該承擔家庭重任,卻因過于清高任由弟弟胡作非為,家道中落;身為丈夫,完全沒有照顧好妻子兒女,妻子飄零在外重病而亡,女兒草草嫁人,兒子早夭,自此以后渾渾噩噩聊度余生。
全書始于歡樂,終于憂患,死別生離,悲切動人?上、可嘆、又可悲!卷三之后再無心去看后卷。做女子可如蕓之聰慧、可愛,善良,卻不能太深情,太心軟,沈三白雖好,卻只能做吟詩作對之友,實不宜選為夫婿。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8
讀完《浮生六記》,感覺像是無意間獲得了一枚質量上乘的溫涼好玉,放在手里細細摩挲、端詳,熨帖踏實的觸感便從掌心一直傳達到心底。起初,將作者感情慢慢咀嚼,只覺得口齒纏綿生香,到后來竟也有了微苦的味道。方知,這部顛沛流離了兩百年,而仍舊散發(fā)芬芳書香的珍貴記錄,貴在沉重,貴在悲愴,貴在深情。
謫仙人詩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本書作者沈復,出于此詩及自身經(jīng)歷的感慨,即落筆作文,取書名為“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與“養(yǎng)生記道”。其中的閨房記樂,道盡了沈復與妻陳蕓間動人的愛情,以及難能可貴的知己一般的默契,讓讀者歡喜贊嘆,暗自欽羨;而坎坷記愁,則訴說了作者生活的艱辛與苦澀,字里行間透出的無奈,更是讓人不勝唏噓。
伊始,沈復用清麗溫柔的筆墨,勾勒出了一個嬌憨清秀的女子形象——“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tài),令人之意也消!边@女子如此平凡,美得恰到好處,舉手投足間盡是知書達理的落落大方;她又如此非凡,你的身影落在她水靈的雙眸之中,頓覺清爽,仿佛感受到了一股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是了,她叫陳蕓,是長他十月、會照顧人的好姊姊,他兒童伶俐,每每都親親熱熱喚她一聲“淑姊”。時光不緊不慢地滑行,天公將她對他的好、他對她的情,悉數(shù)看在眼里,于是成全一樁美事,讓她順理成章地成了他的妻。從此,二人飲茶論詩,游山玩水,夫妻間的生活趣事,更是俯拾皆是。
他是青衫磊落的書生,他邀她暢談古今。她淺笑,抬首答:“杜(甫)詩錘煉精絕,李(白)詩瀟灑落拓;與其學杜之深嚴,不如學李之活潑!比徊皇瞧綍r小女兒的忸怩姿態(tài),而是自信地、堅定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他歡喜不已。
他是疏朗好玩的.夫君,他請她遠出郊游。她巧扮男裝,見外人便解釋說是他的表弟,卻哪里藏得住眉間的秀麗風姿?他暗嘆,眼前一亮。
他與友人于外觀花,發(fā)愁飯菜冷熱。她“靈機一動,從城中雇來餛飩擔子,推來烹茶暖酒熱飯。酒肴俱熟,坐地大嚼,各已陶然!彼呐笥延纱藢λ澆唤^口:“非夫人之禮不及此!”他含笑,毫不謙虛地接納,心道:“好一個秀外慧中的蕓娘!”
然而,這命中注定的好姻緣,卻被早早地收回。蕓娘素懷頑疾,加之沈復家境并不十分寬裕,夫妻二人生活得艱辛,卻又因心思單純而幾次三番地被人欺侮。沈復的父親鐵石心腸不肯施援手,而蕓娘向來不討婆婆的喜歡,二人跌跌撞撞,終于無法改變這窘迫的境地。最終,陳蕓因病逝世,將沈復留在這反復無常的冷漠人世,從此,悲歡都只能獨自下咽。酒,只能自酌,身邊沒了那個臉色酡紅的美好女子,周圍的一切人事都成了難以忍受的寂寞。
不禁愴然。
這時候,便想起簡嫃的話。“深情即是一樁悲劇,必讀已死來句讀!彼坪趺恳粓龃邤嗳四c的生離,都只能以死別作為結束。生命脆弱如此,哪堪更別離?在歷經(jīng)滄桑之后,沈復渾濁的眼里,也生出了浮生若夢的辛酸悲苦,憶起當年與陳蕓相知相伴的點點滴滴,悲傷一如一場暴烈的雨,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重重地、直直地砸進心里。自此,陰陽兩隔,知交零落,黃昏里燃一封永遠寄不出的家書,清明時節(jié)擁抱冰冷的墓碑聊以慰藉,仿佛靈魂已隨她遠去。而在夢里,她緩緩歸來的倩影,對著他泣不成聲。
他驚覺:用情不勝深。
原約定要踏遍祖國河山,而如今,人世間哪一條路,他都不能與她同行。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9
《春夜宴桃李園序》云“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人生百年,如白駒過隙,在這短短的時光里,我們該如何度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歷經(jīng)世事的風云變幻,滄海桑田,虛無雞湯文的枯燥說教,已經(jīng)激發(fā)不起我們內心的任何波瀾;公主王子、達官貴人童話般的愛情故事,也經(jīng)不起現(xiàn)實的風雨打磨;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人來說,如何在一個浮華時代措置自己的情感,給浮躁的心靈找一個溫暖的空間?沈復在其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中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那就是人要有真情、要懂得付出真情。“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敝挥姓媲楦冻龅娜瞬拍芨惺艿酱猴L拂面、忘卻嚴寒酷暑、忘卻風霜雨露,保持內心平靜,獲得永生幸福。
這部書為什么能夠流傳二百余年而不衰,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推崇喜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并不是高高在上進行泛泛說教,而是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將自己親身經(jīng)歷,娓娓道來,富有親和力,而且其方式具有可借鑒性,只要愿意做,任何人都可以實現(xiàn)。作者只是一位普通的社會中下層,沒有享受過大富大貴,過著如同大多數(shù)人的普通生活,甚至曾潦倒到以賣畫維持生計,這種人很容易在我們身邊找到影子,就如我們身邊熟悉的張三李四,甚至就是我們自己。就是這樣一個沒有驚人的家庭背景、沒有功名利祿、沒有驚人財富,一生堪稱平平庸庸,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卻擁有任何功名和財富都換不來的愛情。家境清貧時,甚至饑寒交迫,他們二人卻志趣高雅,矢志不渝。平淡生活中他們且吟詩、作畫,自娛自樂,或郊游、烹肴,意趣盎然,讓整個略顯灰暗的人生多彩多姿起來,煥發(fā)出熠熠的光彩。這些普通人平常生活的感悟,啟示我們幸福的生活不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也不是井中之月、水中之花,我們這些普通群體只要愿意去做也可以實現(xiàn)的,這才是生活的真諦,容易引起廣泛地共鳴。
林語堂先生在《浮生六記》的序中說“蕓,我想,是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一個女人。”的確,書中的女主角是一個性情可愛、溫婉賢淑的女人,既有為情竇初開而藏粥的聰慧,也有為追逐熱鬧而女扮男妝出行的大膽;同時,還能賦得“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妙句,完全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奇女子。完全不似《紅樓夢》中諸多女子,更與魯迅《奔月》中描寫的厭倦長期清苦生活而拋棄丈夫、獨自升天的嫦娥迥然有別,成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中“最溫柔細膩閨房之樂”的記載。而這種幸福生活正源于二人兩情相悅,玉露相逢,勝卻人間無數(shù);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始能與子偕老。
情之所鐘,雖丑不嫌。這是本書給我們的最好啟示,沈復自從十七歲與陳蕓結婚,至陳蕓因被疾病困擾辭世而去,這短短的一生雖命運多舛、變故時現(xiàn),但依然沒有將兩人分離,沒有能減弱二人的真摯情感。實現(xiàn)了“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边@人生中最美的風景。其相互欣賞、相濡以沫的真情,“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默契,著實令人感動,為之擊節(jié)。后來沈復在其妻子離世后,獨自一人離家漫游,過完了自己的余生,也從側面體現(xiàn)出這種至死不渝的情感。
古往今來,關于夫妻真摯情感的故事不計其數(shù),既有“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同聲若鼓瑟,合韻似鳴琴!卑惴蚱揲g融洽和諧,親密無間;也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囈語般的癡情;更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背了瞬蝗、睹物更思人”的凄苦。這些詩句和本書相同,其感人至深之處不在于藝術手法的高妙,語言的精粹,而在于蘊含著的真情。情致所動,金石為開,這才是能直達內心深處,激發(fā)出生命本真的最原始力量。
其實生活中需要真情付出何止夫婦之情,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短暫的一生中人們追求的無外乎生命的長度與寬度兩個維度。生命的長度是屬于自然規(guī)律,不受個人控制,最多只能有限延長,最終結果無論誰都無法逃避。但生命的寬度,即生命的質量如何提高,則完全由個人決定。無論何時何地、何種環(huán)境,都需要真情釋放,待人以誠,用之以情。這真性情不僅包括夫婦之道,同樣適用于學習、家庭、工作之中,彰顯于待人、待物之間。人生天地間,種種不可控的不幸可能突然襲來,給生命旅程增添許多陰雨。在無情的生活面前,要超脫世間繁瑣,擺脫平庸,唯有不忘初心,堅守真情,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樂于付出并享受生活帶來的愉悅情感,坦然接受生活中將要到來的一切。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比伺c動物之間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人具有情感性,懂得對他人付以真情。真情是春天里盛開的鮮花,點綴詩意生活;是夏天的濃陰,遮擋暴雨狂風;是秋天的鮮美果實,帶來收獲喜悅;是冬天的一縷暖陽,暖化寒風冰山。是因“投我以木瓜”而“以瓊琚報之”的慷慨,是愿意為別人提供熱情幫助,救人于危難之際的熱切。當然這種真情并不是從天而降的,特別是在當今,過重物質利益沖淡了情感關照,作為以塑造靈魂為使命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更需要教學以真、待人以情,發(fā)揮人格的引領作用;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濃厚的人文情懷榜樣,以此營造人際關系上的綠水青山、使其靈魂得到鍛煉、情操受到陶冶,提高生命的質量,構建幸福、和諧的社會交際環(huán)境。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10
“奉勸世間夫婦,故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于情篤。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如余者,可作前車之鑒。”——題記
譯記道:“沈復簡直配不上他妻子”。初讀文章時,覺得沈復出身書香世家,滿腹經(jīng)綸,又不乏浪漫情懷,所以對這個觀點持有懷疑態(tài)度。然而越往后讀卻越感諷刺。
沈三白,為墨客無儒俠灑脫之致,為人子無家成業(yè)就之心,為男兒無獨當一面之力。他自詡性格爽直,落拓不羈,其實都是毫無擔當?shù)耐修o。他自命清高,向往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將自己視作傲然不群的風雅文人,卻終不過是個揮霍無度的、毫無擔當?shù)、軟弱無能的凡夫俗子。
蕓的死,是因血疾,以及弟亡母喪、憨園負義、不得公婆歡心的精神打擊。沈復卻偏偏將此歸咎于“恩愛夫妻不到頭”,他說蕓是他的賢妻良友,是紅顏知己。就因為“自古紅顏多薄命”,蕓就一定得早早的死去?如果當蕓被誤解時他能夠站出來,如果當蕓的血疾復發(fā)時他能夠及時籌錢就診,如果蕓不是嫁給這么個學問不高的窮酸書生,那么結局是否會發(fā)生改變?
最可憐的,莫過于沈三白的一雙兒女,衣冠仕宦家庭出身的孩子,一個被送去當了童養(yǎng)媳,一個做學徒夭折?吹竭@里,只得嘆惜。
唉,罷了,罷了,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看待清人跟以人的思想對待執(zhí)拗地滾著食物的神圣甲蟲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11
《浮生六記》中,有一個人不容忽視,那就是蕓娘的丈夫,本書作者沈復。
他的這本自傳體散文集,讀起來真實自然,清逸脫俗。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一份他對愛妻的深深懷念與依依不舍。每一句話雖看似漫不經(jīng)心,卻實屬匠心獨運,渾然天成。
徜徉于這樣的文字里,仿佛陶醉于鳥語花香的清晨,空氣里滿溢著淡淡的幽香與清新,令人神清氣爽、心情怡然。又如漫步于軟軟的沙灘,和著習習的海風,陣陣的濤聲,塵世的所有痛苦糾纏皆煙消云散,轉眼無蹤。
觀其人,定是風流瀟灑,落拓不羈,重情重義,淡泊隨性。其一生,猶如閑云野鶴,天馬行空,自在逍遙。
蕓娘,本一個普通的貧寒之女,遇見他,生命從此便不再蒼白無華,孤寂落寞,而是風生水起,多姿多彩;遇見他,她活成一株香氣馥郁的玫瑰,只此一生,都為他釋放她的芬芳與活力。
即使,僅僅二十三載,也終究成全了一個女人心中最美的青春與愛情。她,因他而美麗,更因他而可愛!
走近《浮生六記》,走近沈復,讓我們一起聆聽他的陳年往事與切切深情…
那年他青澀,她純真。
聞聽她的美麗與穎慧,他的心中便深深印下她的名字——蕓娘。
初見,伊人 “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 , 從此,心有所屬,非她不娶!
青梅竹馬的日子,云淡風輕,情意融融。忘不了,她的心靈手巧,一雙精美別致的繡鞋,無不透射她的巧思與獨特。一粥之贈,暖意縈懷,令他再也無法忘記她的溫柔與善良。
或許,當時他會在心中默默承諾:將用全部的生命,愛她,護她,不離不棄!
那年,他迎娶,她出嫁。
她粉面桃花,默默靜坐。他挽起她溫潤的手,深情凝視;她含羞低首,不敢對望。那一刻,一種情愫慢慢滋長,牽動兩顆愛慕的心。
婚后,她中規(guī)中矩,對他謙恭有禮。而他,言語調侃間,皆是為逗她開心。慢慢的,她不再膽怯,不再沉默,她開始玩笑,開始滔滔不絕,與他談詩論賦,與他把酒言歡。
他是光,是水,是沃土,為她生命注入最基本的養(yǎng)分與滋潤。如果,沒了他,她定會花顏失色,早早枯萎凋零,化為一粒微塵,終歸于沉寂。
于是,她期盼朝朝暮暮,與之相伴。一枚印章,刻上“愿生生世世為夫婦”;一幅月老圖,早晚祈禱,愿來生再續(xù)前緣!此情此心,天地可鑒!有了他,她終于美麗綻放!有了他,她活出真正的自我!
那年,他搜尋名勝,她如影隨形。
滄浪亭旁,賞月觀花,吟詩作賦;夜觀花照,女扮男裝,盡顯風流;太湖池畔,三人對飲,人生幾何?山野閑居,種菊垂釣,其情怡然。生命里,有了他,她不再孤寂。
她是女人,很多時候,須操持家務,照顧老少。即使不能隨行,他所到之處,所見所感,都會與她一一詳述,一一分享。皆因為,他的眼里,都是她的身影。即使偶爾分離,也不會阻隔彼此牽掛的心。
那年,他賦閑在家,她相依相伴。
插花疊石,吟詩作畫;賭書潑茶,紅袖添香。 他細心指點,她心領神會。他以文會友,她以釵當酒。他直爽坦誠,她豪氣云天。
他的愛,把她點化成金。他的溫情,如春風化雨,將她點點潤澤,盛開成她自己的模樣。
他貧困潦倒,她從未抱怨。即使粗茶淡飯,也甘之如飴;即使命運多舛,也心甘情愿。只因為,這里有他。就算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心心念念的,還是他的生計冷暖。
人生中,多少悲歡離合,多少前塵往事,都在愛人離去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那一夜,他不舍,癡癡守候,等著與她的魂魄相聚。只可惜,天人永隔,終不如人愿。
他,沒了她,就真的丟了自己。從此,浪跡天涯,如縹緲孤鴻,形單影只。
他曾放縱過,只因為那個人太像她。然而,他不會再愛上任何人。他的心,早已追隨她的魂魄,一路走遠!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12
《浮生六記》一書大約稱得上是瑪麗蘇小說了,一幕幕都美好細致到像是虛構出來的歲月靜好,然而,它都是真的……
我小時候曾花過很長的時間思考,古代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沒有網(wǎng)絡,沒有電,世界不大,勞動力少,要干的活多,那除了不停干活便是寒窗苦讀,我那么想便得出了結論——古人過得很無聊。而《浮生六記》讀下來,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大錯誤,只要有心,完全可以把日子過成詩。只要有心。也許只顧享受人生算是一種自私,因為現(xiàn)在人們約定俗成,作為收到恩惠的人,我們要報養(yǎng)父母,善待子女,這點沒錯,但是何必為了積累大量財富而將自己變成一個賺錢機器呢。日子不需要每天轟轟烈烈,只要在平淡中有一絲情趣便是莫大的幸福了。至于怎樣算是平淡,因人而異,有人日花斗金才算是一種平淡哩,而那時他們?yōu)樽约簥^斗時也會獲得快樂。
沈復和陳蕓可以說是古時夫妻里的奇葩了,正是這點與眾不同給了記錄他們生活的《浮生六記》閃光點。復和蕓的愛情,堅貞濃烈,十分浪漫,即便放到更為開放的現(xiàn)代,他們都是獨特的,這是他們的超前點。我想他們的愛情獨特大約得益于沈復的不羈灑脫和蕓的保守聰穎知進退,兩人缺一不可,否則這樣的戀愛便談不成,否則他們就沒有這般的情義深重。
另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他們的腦洞。巧妙利用身邊的平凡事物做出詩意的生活——就和他們的性子一樣。沈復提及的插花之法看得我是躍躍欲試,不禁感慨,怎么會有這般精致的人,普普通通的家庭插花也能弄得很有意境很有儀式感!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于是乎通讀下來,書邊的空白區(qū)便被我密密麻麻填上了這樣的批注:“妙哉”“天啊”“nice”。復和蕓兩人真真是活得開朗有趣了,那許多的前衛(wèi)思想,難怪有人評到:“并不能用有趣、精致、傷感簡單概括這本小書之所以入得經(jīng)典行列約是手邊有此一冊,便真如有一妙友相伴。”是了,我每每會發(fā)出“知音啊”的贊嘆原因便是如此了,沈復的文筆并不如大師般有許多講究,就像兩個朋友間互相交流,平淡敘述,講些生活的小細節(jié),講歷史洪流宇宙世界中根本看不到的小細節(jié),這是幸福。
《浮生六記》合該六記現(xiàn)僅余四記,讀來覺其似一畫卷,一幅市井畫卷,沒什么國仇家恨,就是日記一般的流水賬,而正因如此,它才回味無窮,打動人的是日常里的柴米油鹽,F(xiàn)在有很多小說早就失了味,為了吸引讀者盡取些超脫現(xiàn)實的材料,這與神話有何異呢。
就是可惜,復和蕓的舒服日子沒過多久,后來他們便是在苦中作樂了。壞人很多,但心地真誠善良的亦不少。綜上看來,生活其實古往今來差不多,過成怎樣由自己說了算,無關錢財,只關于心。
命理萬化,虛誕與否僅由己。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13
我問“怎么說呢”?。蕓曰:“他不是《琵琶行》的作者嗎?”我笑曰:“這也奇怪了,你太白是你的知己,白樂天是你的啟蒙師,我恰好字“三白”是你的夫婿,卿與“白”字是何等有緣啊”。蕓笑著說:“與白字有緣,將來恐怕白(通別,吳語白別同音)字連篇啊”我們便互相大笑起來。我說:“卿既然知道詩,也應該知道賦的可取可棄之處吧?”
蕓曰:“《楚辭》為賦之祖,妾學識淺薄,不能理解。就漢、晉代人來說,調高語煉,好像覺得司馬相如為最好”。我戲說“當日卓文君之所以嫁給司馬相如,也許不在司馬相如的琴聲而在司馬相如的賦上了?”我們兩人又大笑方休。
我性格爽直。落拓不羈;蕓則腐儒,拘束多禮。我偶爾為她披衣整袖,她必連聲道“得罪了”;或者有時為她遞個手巾或者扇子,她必起身來接。我開始討厭她這樣做,說:“卿想用禮節(jié)來束縛我,你沒聽說過“禮多必詐”嗎?(詐,虛假)蕓紅著臉反問我:“對你恭敬有禮,為什么說我虛假”?我說:“恭敬在心,不在虛禮”。
蕓說:“至親莫若父母,對父母難道可以恭敬在心而外肆狂放?”我心里有愧,說“我前面說的話都是開玩笑呢”。蕓曰:“世間多少夫妻反目都是由開玩笑而引起的,以后不許冤枉我了,令我郁悶而死”。我將蕓挽之入懷,撫慰她。她才解顏為笑。從此以后,“豈敢”“得罪”竟成了我們倆的常用語氣助詞了。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14
一個落魄文人的精彩自述,一段恩愛夫妻的動人故事,一百多年來,廣為流傳,深受無數(shù)讀者的青睞,甚至贏得了“小紅樓夢”的美譽。
《浮生六記》為何如此受歡迎?首先,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和作者沈復豁達灑脫的人生態(tài)度,具有非凡的感染力。其次,清新、雋永的文筆,也極大地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我最愛讀的是前兩記:“閨房記樂、閑情記趣”。雖然記錄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但在沈復的筆下,卻又是如此妙趣橫生、清雅脫俗。閱讀這些文字,我的心中充滿著喜悅之情,這樣的生活,令人心馳神往。沈復夫妻之間兩情相悅而又意趣相投,更令人羨慕不已。
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我絲毫沒有察覺到,沈復的家庭中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故。
在“坎坷記愁”中,我們才看到他的家庭生活由小康而淪為赤貧的過程。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父子反目、兄弟鬩墻——人生中最為悲慘的遭遇,偏偏都降臨到他的身上。這些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痛苦與折磨。
無論是在作者生活的清代,還是在當今的社會,沈復都只能是一個典型的失敗者:事業(yè)上一事無成,與原生家庭矛盾激化,生活中常常會陷入衣食無著的境地,需要友人接濟方可勉強度日。就是這樣一個失意者,卻并沒有怨天尤人,悲觀厭世,反將清貧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是他的達觀與從容,幫助自己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豐富的內涵,高雅的品味,廣泛的愛好,將他從眼前的困境中抽離出來。他的文字,精致、簡約、生動,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其極高的文學素養(yǎng)。他于園林設計、花卉栽培可稱得上行家里手。他還是一位畫家,曾開過書畫店,并借以謀生?梢娖淅L畫水平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他在“浪游記快”中寫道:“余游幕三十年來,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與滇南耳!奔词乖诮煌ㄈ绱吮憷慕裉欤茏龅竭@樣,也屬不易。更難得的是他對各處風景均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愿人云亦云。寄情山水,既可以開闊眼界,又可以陶冶性情。讓他原本不羈的性格變得更加灑脫、奔放。
僅從種種遭遇來看,沈復是不幸的。但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他又是非常幸運的。他有幸遇到了人生最好的知己與伴侶——蕓娘,相濡以沫,相親相愛,不離不棄。有了對方的陪伴,清苦的生活也充滿了溫馨與甜蜜。
他留下的這些文字,跨越遙遠的時空,感動了無數(shù)的后來者。如果他泉下有知,也會頗感欣慰吧。
人生的幸與不幸,有時還真的很難說呢!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15
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俗稱鬼節(jié),蕓備小酌。準備邀月暢飲。晚上突然陰云彌漫昏暗了,蕓擔心地說:“妾如果能與君白頭到老,月輪應當出來相伴才是!蔽乙灿X得蕭索起來。這時忽見隔岸螢光忽閃明滅千萬點,穿梭于柳堤長滿水草的水中小洲。我便與蕓對聯(lián)句以解心中郁悶。然而對了兩韻之后,越聯(lián)想越放縱,竟然想的離奇玄妙隨口亂說起來。
蕓聽了已經(jīng)大笑地涕淚交加,倒在我的懷里不能成聲了。這時,我突然覺得她鬢角茉莉花香撲鼻,因此我拍著她的背解釋說:“想古人以茉莉花形色比作珍珠,所以可以插在頭發(fā)上妝錦壓鬢,豈不知此花必沾染油頭粉面之氣,其香味才更加可愛。連所供的佛手果香味也要退避三舍了!”蕓即止住笑說:“佛手果乃香中君子,香味只在有意無意間;茉莉花只是香中小人,必須借人之勢才能揮發(fā),其香味也像勾肩搭背的獻媚之笑呢”。
我說:“那么你為何而遠君子而近小人呢?”蕓曰:“我笑君子也愛小人啊”正說話間,更漏已經(jīng)三更了,漸漸地風掃云開,一輪圓月涌出。我們倆都很高興,倚窗對酌。酒還沒喝三杯,忽聞橋下轟然一聲,好像有人落水了。就窗細看,波明月鏡,不見有什么東西。只聽見河灘有只鴨子急忙奔跑聲。我知道滄浪亭畔本來就有淹死鬼的傳說,害怕蕓膽怯,就沒敢說出來。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15篇】相關文章: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09-03
沈復《浮生六記》讀書筆記09-21
浮生六記讀后感5篇01-22
讀書筆記05-28
《窗》讀書筆記01-06
《哈姆雷特》讀書筆記01-01
《浮士德》讀書筆記10-27
生命讀書筆記10-10
《回歸》讀書筆記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