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讀后感(匯編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圍城》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圍城》讀后感1
在大談《圍城》這本著作之前,我想先說說錢鐘書這位作家,他的寫作方式奇特,可以說是獨具匠心,自成一派,常用漫畫式的筆法勾勒“眾生”,他以鋒刃的筆法高超地概括出一幅幅神情畢肖的漫畫形象,使人未見行藏,便已看出人物的個性及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而在《圍城》這部可以說是錢鐘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中,他以幽默的筆法諷刺時弊,描摹人物世態(tài),調(diào)侃“蕓蕓眾生”,凡是讀過《圍城》的人,無不被它那妙趣橫生的語言逗得忍俊不禁。用兩個字說,就是“幽默”。錢鐘書猶如一位冷靜超遠的旁觀者,運用各種機智的反語、雙關(guān)、諧音、對仗、警句格言,以及中外古今的典故、逸聞,紛至沓來,琳瑯滿目。常使人笑中帶淚,淚中帶笑,風(fēng)趣幽默。尤其是那精辟的比喻和蘊含深意的象征暗示。使這本書成為了中國今、當(dāng)代代小說中的經(jīng)典之作……
每個作家的人物描寫都很講究,那在圍城中錢鐘書又是怎樣詮釋這一點的呢?
“胡子常是兩撇,汪處厚的胡子只是一畫……他只想有規(guī)模較小的紅夌尖角胡子,不料沒有槍桿的人,胡子都生不像樣,又稀又軟,掛在口角兩旁。既不能翹然而起,也不夠飄然而裊。他兩道濃黑的眉毛,偏偏根根可以跟壽星的眉毛競賽,仿佛他最初刮臉時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腦兒全剃下來了,慌忙按上去,胡子跟眉毛換了位置,唇上的是眉毛,根本不會長,額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榮!瓰榱硕鍤q的新夫人,也不能一毛不拔,于是剃去兩縷,剩中間一撮,……這也許還是那一縷胡子的功效,運氣沒壞到底。”
看到這段惟妙惟肖的肖像刻畫,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漫畫就形象地浮現(xiàn)在讀者腦中了。作者在描繪這位汪大人可笑的容貌時,對他的歷史、思想、心理也一并作了諷刺,使他一亮相,就給人滑稽、迂腐的印象。
短短幾行字就能讓人對文中的某一個人物描寫透徹,不得不說這是作者高深的寫作水平,而我身在重點高中,在未來的幾年里也一定要努力學(xué)習(xí),力求上進,在語文在門富有文學(xué)魅力的學(xué)科上猛下工夫。
在《圍城》一書中不僅有鮮明的人物描寫,還有各種調(diào)侃與諷刺,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作者在調(diào)侃鮑小姐“只穿緋霞色抹胸,海藍色貼肉短褲,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紅的指甲”時,說她是“熟食鋪子”,因為只有熟食店會把那許多顏色暖熱的肉公開列陳;又有人叫她“真理”,因為據(jù)說“真理是赤裸裸的”,鮑小姐并未一絲不掛,所以他們修正為“局部真理”。寫出了鮑小姐的行為放蕩,惹得“那些男學(xué)生滿腔邪火,傷害及中國國體”。
諷刺的對象相當(dāng)廣泛,無所不包,集中、概括、典型的對知識階層進行強烈的諷刺。
另外,作者還善于透視人物言行舉止的心理基礎(chǔ),挑開蒙在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guān)系溫文爾雅的面紗,探索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揭示出諷刺對象靈魂的丑陋,戳穿和嘲笑對象在言行舉止上的虛假性。李梅亭在赴三閭大學(xué)就職的路途上所表現(xiàn)出的吝嗇心理就很有諷刺意味。啟程時,他搶著買低等船票,明明是為了自己省錢,卻偏要撒謊騙取別人的好感。路途中,他因為舍不得用自己的新雨衣,便找借口用別人的傘,他帶了一木箱藥品,準備在內(nèi)地的學(xué)校賣個好價錢,卻不愿意給一些仁丹于身體不適的孫柔嘉服用。因為一包仁丹開封后就賣不到好價錢。但不給藥,又顯得過于小氣。左思右想,忽然靈機一動,記得前些天已打開一瓶魚肝油丸。雖然魚肝油丸比仁丹貴,但已開封的藥“好像嫁過的女人減了市價”。于是拿魚肝油丸,給孫柔嘉服下,弄得她又一次嘔吐。李梅亭這種吝嗇鬼式的怪誕心理就這樣在一次次的吝嗇心理活動中暴露出來,給人們以厭惡之感,其正人君子的假面具也就被一層層撕下來。這樣的諷刺,不同于疾言厲色的抨擊,而是通過客觀地揭示真想來達到幽默的效果?芍^于平淡中寓諧趣,至拙而又至妙,不失諷刺意味。
在《圍城》中這種精彩而又帶有諷刺意義的片段不勝枚舉,比比皆是,甚至有時看得我會會心一笑,感嘆作者用巧妙的筆法刻畫了一個又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
《圍城》是一部讀來回味無窮的書。讀《圍城》,不但可以感受到沿途邂逅的驚喜,體會到妙趣橫生的比喻,更能咀嚼蘊含深意的象征。它時而讓你笑,時而讓你哭,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著令過來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才惘然若失的悲劇底蘊。
其實,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婚姻與事業(yè)、學(xué)習(xí)與娛樂、發(fā)展與落后、成功與失敗,都是這座七彩城中的一種顏色,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種元素。當(dāng)一切人和事因為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當(dāng)城中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那么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沒有人會試圖離開她,即使是自憐自哀的方鴻漸也會喜歡,假惡丑也會被同化為真善美。也許世界永遠不會變得如此美好,但允許我心中永遠存在這種美好的理想。
《圍城》讀后感2
一直以來,《圍城》充滿了興趣,卻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作罷。曾經(jīng)在一本書上看到,《圍城》是女性必讀“四大名著”之一,這,便是我對《圍城》起興的頭子。這個寒假,終于下定決心,細細品完了《圍城》。
在《圍城》的《序》里,作者寫到“在這本書里,我想寫現(xiàn)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寫這類人,我沒忘記他們是人類,只是人類,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边@句話不只闡明了作者寫這本書的起點是揭示社會,揭示人性,也揭示了《圍城》具有一定現(xiàn)實性的內(nèi)涵。
這本書涉及到的“某一部分社會”是1937年后的社會,書中涉及了侵略、淪陷、逃亡的李詩,這些穿插在文中的社會背景充滿了動蕩不安的因素,而主人公的社會卻一直很平靜,二者之間的強烈對比,凸顯了主人公的性格,這也正是作者的文字精髓,運用文字的靈活與強厚的文字功底。
《圍城》開篇出現(xiàn)的一幕幕情景式發(fā)生在一艘法國郵船“白拉日隆子爵(Vicimte de Bragelonne)”號。在《圍城》里,首先出現(xiàn)的是蘇小姐,里昂大學(xué)的博士留學(xué)生,長得清秀,說話客氣。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主人公方鴻漸,一個假博士上場,與“熟食鋪子”鮑小姐在船上上演了幾天的風(fēng)流事。讀《圍城》第一部分,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一個是方鴻漸的“博士”由來。二是與鮑小姐在西菜館的故事。方鴻漸為敷衍父親和岳父,用錢買了個什
么德國克萊登大學(xué)哲學(xué)博士學(xué)位,由這個學(xué)位又衍生出衣錦歸國等一系列事件。細讀這個部分內(nèi)容,一方面怒罵方鴻漸無恥,另一方面又感嘆留學(xué)生的虛偽和大眾的無知。而方鴻漸與鮑小姐在西菜館發(fā)生的倒霉事讓我捧腹大笑之余,不得不感嘆作者的用字之精準,表達之到位。
《圍城》圍繞方鴻漸這個主人公穿插了四個女人,并以此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寫歸國的主人公與“熟食鋪子”鮑小姐(后來看注釋才明白鮑小姐姓氏的由來,因鮑魚之肆是臭的,因此命為鮑小姐);第二部分寫在岳父(婚配女子已死,但仍陳岳父)的銀行當(dāng)個小職員時,與蘇小姐和唐小姐之間的事,第三部分則寫到五人行至三閭大學(xué)任教的事;第四部分寫主人公與他的妻子孫小姐之間的事。
《圍城》這本書充滿了女人,性格鮮明的女人。讀到第一部分時,對主人公充滿了鄙棄,接下來對主人公無限的無奈,再者替主人公擔(dān)憂,最后體會到主人公的無力,致命的無力。方鴻漸這個角色,充滿了矛盾,無知卻有點才華,懦弱卻挺善良,沒出息卻總有人幫,人不怎么樣卻總有人喜歡。讀《圍城》,讀方鴻漸的故事,品味自己的人生。在這部小說里,主人公唯一喜歡的是唐曉芙,許是作者的厚愛,不愿意,把她嫁給方鴻漸。很喜歡她說的一句話“我愛的人,我要能夠占領(lǐng)他整個生命,他在碰到我以前,沒有過去,留著空白等待我”。
在第三部分,孫小姐就已出現(xiàn),可是,她的存在感卻很微弱。
以至不敢相信最后她竟然成了方鴻漸的妻子。孫小姐是五人行的一員,是位“嬌弱的上海小姐”,在經(jīng)過三閭大學(xué)之行后,對方鴻漸有了情愫,后來在三閭大學(xué)的經(jīng)歷促成了他們的婚姻。他們的婚姻很令人意外卻不得不感嘆沒有比這更好的安排。
《圍城》里最難懂的是蘇文紈---蘇小姐。在一開始的郵船上,對方鴻漸有了好感卻喏喏不前;回到上海后,積極主動卻總讓方鴻漸心虛不已,略帶強制的行為讓方鴻漸逃離;后來在香港辛楣的親戚家與方鴻漸夫婦偶遇,她的尖酸刻薄躍然紙上。說到辛楣,他本姓趙,是蘇文紈青梅竹馬的玩伴,從小就喜歡蘇文紈。他原是做官,又認為教書育人才能更好的造福人們,因此去三閭大學(xué)做教授并推薦方鴻漸一同去,后來因被誤會又從三閭大學(xué)逃走,最后又做了官。讓我不解的是,蘇文紈在方鴻漸身上的婚姻希望破滅后,她沒有選擇有錢有勢有前途,又長得一表人才的趙辛楣,卻與富有才華其貌不凡的曹元朗,曹先生踏進婚姻的殿堂。后來才知,二人婚姻背后有著各種利益的雜合。蘇小姐由一名博士留學(xué)生變成后來的走單幫販私貨頭子,這其中有必然的聯(lián)系,卻道出了矛盾所在,時局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與將來。
我覺得《圍城》這本書的一個特色是插入了許多異域文字。像方鴻漸到張先生家拜訪這一段,張先生是浙江沿海人,在洋行工作了二十幾年變得洋里洋氣的,說話總是嵌入英文,從此顯示自己身份高貴,卻只讓我讀到他的做作與愚蠢。再如,曹顯示寫的詩糅合了法語。讀到這些,雖不甚明了,卻在疑惑中加深了對作者的佩服。
《圍城》讀后感3
錢鐘書的《 圍城》 可以說是 2O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初讀時,我記得自已還是一個初中生, 那時對書中的一句話記憶尤為深刻,“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城里的人想逃出去”。
長大以后又陸續(xù)讀了幾遍,越來越體會到方鴻漸的愛情是充滿痛苦的,他對于愛情的渴望最終變質(zhì)成為一種恐懼。
就連錢鐘書自己也說,偉大純真的愛情對人不僅是個引誘.而且是個諷刺。
書中描寫了方鴻漸與四位女性的戀愛過程,這一次次戀愛的失敗,昭示著人們的孤獨和疏離。
在他的筆下,人類的永恒困惑以愛情婚姻的終極失敗表達出來,顯得更具說服力,也更具悲劇色彩。
錢鐘書先生在文中將主人公取名為方鴻漸是有其來歷的。
他在《管錐篇》中說:“‘ 鴻漸’,即‘一只鳥飛來飛去沒個著落’。
”《易經(jīng)》中也曾說, 這只鳥先在溪邊, 后飛到石頭上、 陸地上、樹上,最后飛到山頭,亦即亦至。
鳥( 象征男人),在外面飄來飄去,最后只剩下孤零一個人。
可憐的“鴻漸”,只是一個沒有著落的、沒有歸宿的、而且相當(dāng)痛苦著的“流浪漢”。
總之“鴻漸”的微意便是徘徊。
我們將主人公方鴻漸所有的經(jīng)歷簡化一下,無非就是,他不斷地渴求沖出“圍城”,然而,沖出之后又總是落人另外一個“圍城”。
方鴻漸不見得是一個壞蛋或者不好的人,可以說是一個不更世事的紈绔式的人物。
他雖善良但軟弱動搖,有些小聰明但虛浮無能。
他“不讓人討厭,可是全無用處”,他疏于學(xué)業(yè),事業(yè)上無進取心,生活上荒唐。
他也騙人,但是好像是有限度的;他挺老實,不切實際,是一個眼高手低的人。
有句話叫博聞識淺,他知道的東西太多,能侃,但是沒有自己的見識;能言善道,沒有自己的主意,碰到什么事都優(yōu)柔寡斷,所以很多人都可以來批評他。
在生活面前,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怯懦,有自己所愛的人,但缺乏勇氣和果斷,所以他不斷地失去機會。
在他身上,有對封建文化和秩序的絕望,也受到古老社會和傳統(tǒng)精神的影響;有2 0世紀文明的熏陶,也有對西洋文化的鄙夷。
他有某些善良、正直的品性,但病態(tài)腐朽的社會也造就了他的迂腐、軟弱。
他總是在找尋精神依附,可每每找到新歸宿又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一種束縛。
面對一座座黑暗的“圍城”,他找不到突圍的路。
整篇小說以方鴻漸的人生遭遇來揭示命中注定的靈魂困境,方鴻漸在各種各樣的社會關(guān)系中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他既是被困的對象,又是圍城的鑄造者,他的喜劇性的形象特點和悲劇性的遭遇是所有矛盾的焦點。
所以,單從方鴻漸這個人物的原型來說,他的悲劇是社會存在的原型,因為悲劇的主人公就是悲劇的制造者。
“這種人生的希望與失望、追求與幻滅、歡樂與痛苦的矛盾和轉(zhuǎn)移,就是‘某一類人物’的人生‘圍城’模式。
應(yīng)該說,這是揭示人物命運之迷和啟示人生之路的深邃的社會哲學(xué)命題。
”很多人在讀完《圍城》之后,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當(dāng)作方鴻漸,方鴻漸作為一個文學(xué)形象有著普遍性的意義。
錢鐘書在《圍城》 序言中這樣說到:“在這本書里,我想寫現(xiàn)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
寫這類人,我沒忘記他們是人類,只是人類,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
”錢鐘書只是把方鴻漸當(dāng)作“無毛兩足動物”來寫而已。
先生以幽默的語調(diào) ,以方鴻漸這個典型的生命透視來向人們揭示:在長期封建腐朽文化重壓下人性的變態(tài)和知識分子的精神困惑,并在這個過程中展示了文學(xué)一貫宣揚的人生自然性和社會性之間、 生活和生命之間的永恒矛盾。
除了批判 當(dāng)時之人或頑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種種行為,調(diào)侃當(dāng)時老人的迂腐、留學(xué)生的傲氣,揭露無渭的婆媳之爭、妯娌之爭、情敵之爭、同事之爭外,真正要闡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圍城,人永遠逃不出無盡的壓力和束縛,永遠要在無形的四堵墻下過完一生。
“人與‘圍城’之戰(zhàn)是人類聽命一個神秘的召喚而進行的一次徒勞無獲的抗爭。
這個抗爭永無結(jié)局,循環(huán)往復(fù),也許這才是《圍城》象征的真正本質(zhì)”。
楊絳女士詮釋得非常好:城外的人想攻進去,城里的人想沖出來,對于婚姻也好,對于事業(yè)也好,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
圍城的外延是所有的人,或者說是還依然有著各種想法和欲望的呼吸著的人們;而其內(nèi)涵的本質(zhì)要素大概就是人沒有永恒的滿足。
人就像一個艱辛勞動的蠶,愈是辛勞,愈是為自己建造一個牢籠,愈是用力,命運的繩索勒得愈緊。
在生命的輪回中,每個人都追求著清醒,而清醒的結(jié)果卻讓人陷入了新的更深刻的迷茫。
文學(xué)是人學(xué),文學(xué)根本關(guān)注的是人,是人的心理、人的靈魂。
從這一意義上來看,通過《圍城》看透方鴻漸的人生,最后便只剩兩個字——圍城。
《圍城》讀后感4
第一次讀圍城,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只記得一句話:“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后來幾年中,時時會想起這“圍城”,它像一首歌,一首壓抑的歌:《refrain》。
這像是一本要用人生去讀的書。每每將自己代入方鴻漸在愛情中的次次失意與在事業(yè)上的種種狼狽,仿佛有一只看不見的手抓著倉皇逃竄的自己。
圍城是“困”,人一輩子都陷在圍城中,有時因為愛情,有時又因為事業(yè),或者更多。
無意中看到臧克家先生的一句詩:“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當(dāng)成幻光,誰便會沉入無邊的苦海!
人生永遠追逐著“圍城”內(nèi)的“幻光”,那些是人們錯認為自己要終身去追求的東西,是人們由于隔著“城墻”而未看清的東西。人們不知疲憊地,麻木地想要實現(xiàn)它。我們的欲望在迷蒙不清時告訴我們,追求它能獲得快樂。而當(dāng)傾盡全力去達到時,當(dāng)時的欲望似乎卻消失了,原該有的快樂也不近人意地缺席。人就這樣從一座圍城中出來再到另一個圍城中去,往復(fù)循環(huán),可笑而又可悲。
而踏入“圍城”中,接近到“幻光”時,有些人的眼睛在接近的過程中就被光芒所傷害,即使少了“圍墻”,他們依舊看不清“光”的樣子。以方鴻漸父親為代表的封建家長們,將其“生兒育女結(jié)婚生子一代傳一代”的“幻光”當(dāng)作了他們真正要追求的“光”。老一代人,一輩子也就想生兒育女,為孩子買車買房。當(dāng)孩子還只是個孩子時,便將一切都準備好。但當(dāng)問他們:“孩子們有了這些之后呢?”他們常常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相親結(jié)婚,生兒育女。緊接著孩子們又成為了“老一代”。
這些看不清,不知“幻光”為“幻光”者,過一生也不會多難過,可看清了這“幻光”的人,例如受到西方哲學(xué)的影響方鴻漸、趙辛楣,他們開始脫離這一無知的環(huán)境,認識到自己追求的“幻光”,認識到了那是自己永遠無法追逐到的想象中的“幻影”,想要離開這“圍城”時,卻發(fā)現(xiàn)四周都是一堵堵無法突破的城墻。當(dāng)方鴻漸從點金銀行脫離要去三閭大學(xué)時,他感覺那“好像個進口,背后藏著深宮大廈,引得人進去了,原來什么沒有,一無可進的進口、一無可去的去處”,這是他第一次隱隱約約看到了“圍城”,瞥清了“幻光”。當(dāng)趙辛楣喝醉酒說道:“我覺得誰都可憐,汪處厚可憐,我也可憐,孫小姐可憐,你也可憐”時,已經(jīng)發(fā)出了人生“困境”的感慨。苦海無涯,也許這便是人生。
現(xiàn)代人受各種思想的沖擊,開始認識到自身的困境。我同樣感覺“圍城”無處不在地施壓于我,但我卻無法逃離。我曾特別喜歡一個人,年少無知且輕狂的我,用盡氣力去討其喜歡,奪其關(guān)注,而自己卻由一杯熱水轉(zhuǎn)瞬即涼。年少最初的喜歡是美好的,而這樣的喜歡終究無法得到真實的,完美無缺的結(jié)果。就像蓮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有些美,也許生來就是讓人去感受,而不是去觸碰,去追求。那也許就是迷惑人的“幻光”。也許現(xiàn)在的我看愛情顯得幼稚,但這幼稚也是一種感情的共性。我會去觸碰那種美,而大部分人也會,可我們錯把那些東西當(dāng)成自己所應(yīng)該去追逐的東西,錯把“幻光”當(dāng)成“光”本身,而當(dāng)人醒悟時,明白這是幻光時,才知道這是“虛幻”的,從而各自看到了自己的“圍城”。
“婚姻是一座圍城。”方鴻漸在懵懵懂懂的情況下進入與孫嘉柔婚姻的圍城,他們一次次的在城墻上撞擊,卻始終出不來,也似乎不愿意出來。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換句話說,人生才是個大的圍城。我們落入這無邊的苦海中,無法自拔,因為深知只要處于人世,過著“人生”,便無法脫離開。
很多人說人生最美好的是過程中的風(fēng)景?赡侵徊贿^是穿梭于各種圍城內(nèi)外中,誤認為“城”中之“光”為真實所形成的欣喜感罷了。人已經(jīng)知道結(jié)果不會好,追逐也不過是一種茫然?扇藚s仍“永遠追逐幻光”,永遠在圍城內(nèi)外進進退退。這樣的現(xiàn)實總會使我呆立,我想不出反駁的話,卻也不甘心。
直到遇到了思特里克蘭德,《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他放棄原有人生,拋棄家人朋友,追求著自己的藝術(shù),他追求的過程并不美好,貧窮、疾病不斷纏繞他,但他是特別快樂的,因為他追逐真正的“光”。最終他燒掉了似乎象征著人生奧秘的臨死前的畫,似乎找到了真正的“光”,獲得了真正的快樂;蛟S我可以終于可以反駁,有人找到了“光”,要沖出“圍城”了。當(dāng)我回過頭來想想,思特里克蘭德拋棄了肉體的物質(zhì)的存在,要實現(xiàn)靈魂上的跨越,仿佛到達了莊子所說的“逍遙”狀態(tài)。但,這是人生嗎?若不是,可我明明白白感受到他這個“人”看到并且追到了許多真正的“光”,感受他到即將沖出“圍城”的喜悅。很多人批判說,思特里克蘭德沒有人性,不負責(zé)任,而我卻一直羨慕著他對于“光”的遇見與追求;蛟S他真的擺脫了圍困“人”的圍城,也許他在最后一刻在“圍城”中看到了缺口。
方鴻漸、孫嘉柔以及書中的所有人,誰也沒有走出圍城。書也在諷刺的鐘聲中,結(jié)尾。
我也還是那個方鴻漸,但是卻期待成為思特里克蘭德。
《圍城》讀后感5
讀完《圍城》給人的一種感覺是,整部小說描繪的社會中根本就沒有正派中人,不過短暫出場的唐曉芙除外。其中有慵懶作風(fēng)、虛浮的留學(xué)生們,嘩眾取寵的哲學(xué)家諸慎明,虛偽下流的李梅亭,善于作態(tài)的詩人董斜川……甚至主人公方鴻漸也是一個懦弱無能的知識分子形象?此品比A卻空虛的大城市,閉塞骯臟的小鄉(xiāng)鎮(zhèn),腐敗的教育界和混亂的文壇,虛偽的、低賤的、骯臟的、庸俗的、惺惺作態(tài)的……各種情景,各色人物,都活生生的展示在我們面前,浮華的背后總會給我們帶來淡淡的悲哀。很明顯這種社會給人一種混亂和黑暗無法生存下去的感覺。那么,圍城中的社會與我們所在的社會對比如何呢?繁華的都市總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在我們眼前是這樣,在電視里也是這樣,毫無差別。這一切給人的感覺是社會很簡單,然而我們只看到了生活表面的假象。
平靜的湖面下總有暗流涌動,真理的發(fā)現(xiàn)總需要貼身體會。現(xiàn)在看看我們周圍的人群,有幾個你認為是善良且正派的人呢?都市是更繁華了,但是卻依然虛空,官場依然腐敗,潛規(guī)則依然盛行,金錢永遠至上……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明爭暗斗。這所有的一切正如一團團的烏云籠罩著我們的天空……對比的結(jié)果是——社會的生活復(fù)雜的本質(zhì)是一樣的。
社會的復(fù)雜的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在平靜的校園里可能還感覺不到真實而復(fù)雜的社會,但生活會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為我們上這堂課。
然后,《圍城》告訴我們了生活本身是一個悲劇。
在戀愛和婚姻的“圍城”中,主人公方鴻漸先后遇到鮑小姐,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等并與她們發(fā)生了一段感情糾葛。仿佛印證了“自古多情空余恨”這句話,方鴻漸不斷的渴望擺脫“圍城”,然而沖出這個之后又發(fā)現(xiàn)陷入另一個“圍城”,永遠找不到理想的境地,永遠在渴望與失望中輾轉(zhuǎn)。在小說結(jié)尾那個古老的掛鐘鐘聲突然的敲響似乎宣告了方鴻漸這一悲劇的結(jié)束,但有似乎預(yù)示著新的悲劇的開始。給讀者的感覺是——小說繼續(xù)寫下去,依然是個悲劇。在圍城中有這么一段寫到,驢子望著眼前的蘿卜,以為再走一步就可以吃到,于是一步接著一步往前趕。人何嘗不也是一樣,總是幻想下一步就可以到達理想的地方,而其實下一步并不是理想的所在,于是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而那希望就如同驢子眼前的蘿卜一樣可望而不可即,就這樣被命運牽著鼻子走,永無止境。
我們再回頭看看我們的生活,升學(xué)、考試、工作…難道不是一座座圍城嗎?在這些圍城中,我們每個人都努力掙扎著擺脫,好不容易沖出了一個,很快又陷入另一個,好像圍繞著一個固定的程序運行著。我們追求自由,卻發(fā)現(xiàn)越來越不自由;我們渴望美好的生活,卻永遠生活的不美好。就像那句話說的:生活是一張茶幾,上面擺滿了“杯具”。
總而言之,給人的感覺就是,人生是一座座圍城,引導(dǎo)著人們不斷追求,不斷落寞,輾轉(zhuǎn)不定。
最后,《圍城》也告訴我們生存的哲理。
“盡管每個人都是荒謬世界中痛苦而孤獨的人,但個人不是任憑擺布和無能為力的。每個人都有獨立意志,能夠通過行為選擇走自己的路,把握自己的命運,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
薩特圍城中讓人覺得懦弱無能的方鴻漸在經(jīng)歷了一次次選擇后,他不但沒有得到歡樂,反而落入更加痛苦的深淵,這也是他悲劇的所在。但是,從另一種角度來看,面對曲折的感情生活,他遵從了自己的意志,他在不斷的追求和失敗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他在為了生存而不斷的努力著。
現(xiàn)實生活中,升學(xué)壓力、戀愛糾葛、婚姻悲劇、事業(yè)低谷…這些煩惱的瑣事都是現(xiàn)實而不可避免的。然而,有多少人帶著“世界荒謬,人生孤單”的思想被生活的失敗所擊垮;有多少人沒有目標的選擇,因此卑微而痛苦的活在黑暗之中;又有多少人逃避殘酷的現(xiàn)實而碌碌無為的過完自己的一生…
楊絳說過:“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城內(nèi)的人想沖出去;橐鲆擦T,事業(yè)也罷,大抵如是!币谠谶@些實實在在的現(xiàn)實悲劇面前證明自己的存在,我們就應(yīng)該退縮嗎?這不正是我們每天努力所要做的的嗎?這不正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存意義的所在嗎?
存在主義認為“如果我們不去賦予生活某種價值,某種價值得追求的目的,世界的存在就是荒謬的,生活就是毫無意義的!斌w現(xiàn)在方鴻漸身上,他竭盡全力一次次地試圖擺脫生活的困境。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行動者;一個不愿做生活奴隸的不屈服于所謂“命運”安排的勇敢者。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使他的理想成為可能,而這正是方鴻漸的使命——使人生成為可能。事實上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努力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不管結(jié)局如何。
這樣看來,《圍城》深刻深刻揭露生活中存在悲劇的現(xiàn)實,并描繪了現(xiàn)實與理想的沖突。它旨在反映人的生存狀態(tài),而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告誡人們一個道理:要勇于承擔(dān)自己的生活。
我想這也許就是《圍城》的精髓所在吧。
《圍城》讀后感6
初讀圍城,還是小學(xué)五年級的那個暑假。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在大人的書柜上亂翻,翻到一本名字看上去酷酷的、像是武俠小說的書,便拿到屋中偷偷翻讀。時間過去這么久,當(dāng)時便一知半解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全然忘記,甚至連主人公的名字都記不清了,但是有一句話一直銘刻于心:“生離死別好過百年重逢,因為它能使人不老;不僅鬼魂不會老,連記憶中的老友都是曾經(jīng)鮮活的樣子!
的確如此!再讀圍城時,當(dāng)年小小的我趴在大木桌上一邊查字典一邊皺著眉頭硬啃的滑稽模樣,和曾經(jīng)的舊時光,就這樣一點一點在記憶中復(fù)蘇,變得鮮活了起來。
時至今日,我也沒有從《圍城》中提煉出什么中心思想,而我讀書也不是很喜歡上綱上線。在真理尚未顯現(xiàn)出來之前,我們都在鏡子上觀察和猜想。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和智者大家的思想共鳴,那不如在書中讀懂自己。我更喜歡和書中的驚喜與感動不經(jīng)意地偶遇。也許只是一詞一句,便足以打動我,點醒我,震撼我。
能夠感覺到錢鐘書先生真的是非常西化且開放的人了,行文風(fēng)格很具有歐美作者的特點,主線劇情非常簡單,但其中摻雜著大量甚至和主題毫不相關(guān)的描寫記敘。而比喻句又是那么的精巧和恰到好處,不禁讓人感嘆這如同蝴蝶翅膀上的花紋一般渾然天成的才華。
說到主人公方鴻漸,我總是會想到另外兩個“無辜的墮落者”,一個是《人間失格》中的葉藏,另一個是《德米安》中的辛克萊。只是辛克萊幸得指點迷途知返,而葉藏和方鴻漸則一步一步走向深淵。他們都不是十惡不赦之人,但卻都做了令人不齒之事,而且無一例外的都還在一片迷茫中胡亂奔走掙扎。也曾想過奮進,但沒有目標的努力終是在泥塘里打滾。我覺得暫時的墮落與迷茫是每個人生命中必經(jīng)的過程,而且都是在由孩提到成人,開始用尚未成熟的心智面對過于紛擾喧囂的花花世界之時。耽于耳目聲色,忘記了心之所想;追逐著表面繁華,到頭來只剩一身空虛。至于最后是墮落還是回歸,則完全看你是否能夠認清自己的心,看清腳下的路,或者是否有人拉一把。有時只因一時之念,人生便去之千里,著實令人嘆惋!
很多人迷惑為什么蘇小姐會愛上方鴻漸,明明要比他優(yōu)秀很多,身邊還有苦苦追求的趙辛楣,卻偏偏為這樣一個男人傾心。記得以前聽說過一種名為“情境愛情”的心理效應(yīng),在一個特殊的條件下,因為某些原因,一個人的優(yōu)點會被無限放大,以至于可以掩蓋他所有的缺點。而朝夕相處的人,彼此過分熟悉,則很可能對對方的優(yōu)點習(xí)以為常,甚至?xí)驗橐粋小毛病而完全否定對方。在輪船這樣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里,蘇小姐只因“他不打牌”而對實則和打牌者一樣墮落的方鴻漸青睞有加;在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上,貴族小姐Rose愛上了在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階層下也許一輩子不可能相遇的窮小子Jack。至于愛情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也許是細水長流的日久生情,也許是某個瞬間的一見傾心,但它和婚姻,終究是兩碼事。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次的心動,但也總要受到道德與責(zé)任的約束,不然則與動物無異。
最后來說說《圍城》本身吧,許多人會說,為什么我覺得圍城仿佛在寫我自己。它穿越數(shù)十年的時光,為何依然能夠準確地描述著當(dāng)今每個人生活中的困境與掙扎。我認為這與群體心理有關(guān),當(dāng)一段話描述了一個群體絕大部分人共有的特征時,那么群體中的每個人都會覺得在說自己。錢鐘書先生對人世百態(tài)的洞察,讓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這個再平凡不過的人犯了每個人都有可能犯的所有錯誤。而我們,或許沒那么墮落,抑或不夠偉大,沒有辦法在有限的生命中將那些錯誤都犯一遍。這些錯誤、迷惘與掙扎聚合起來,是著作;分散開來,則是每個人的人生。
社會有社會的圍城,每個人生活的不同階段也有著不同的圍城。每個人的圍城聚合起來形成了社會的圍城,社會的圍城反過來,也會影響每個人的圍城。從一個圍城中掙脫,卻跳入另一個圍城,似乎是徒勞的;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珍惜當(dāng)下,但因害怕白費力而安于現(xiàn)狀的`生活,也是沉寂而無望的。在不斷沖破的過程中自然難免頭破血流或徒勞無功,可是誰知道會不會就這樣看到天空了呢?
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你能理解作者的思想嗎?”這個問題我其實羞于回答。因為長久以來都是作者在理解我,他們的文字包裹著我的靈魂微茫的火焰,燃燒成紛紛無數(shù)純白的蝴蝶。而我由此,看到了更高遠的彼方。
《圍城》讀后感7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這句哲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就牢牢的刻在了心里。妙言妙語如珍珠般美好。
說來遺憾,現(xiàn)在才拜讀大師的經(jīng)典著作,有點為時已晚,但也覺得好書從來不怕被晚看。沒讀以前,對《圍城》一點了解都沒有,根本無暇顧及內(nèi)容講什么,唯有一種理所當(dāng)然,這種理所當(dāng)然就是經(jīng)典自有經(jīng)典的價值,發(fā)不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都在那里。
三百六十六頁的紙張,被我翻了四個晚上,每晚看一百頁,一點點,一句句,讀一讀,品一品,雖也沒有醍醐灌頂?shù)膹匚,但也不乏妙語連珠的精辟。
佩服于作者信手拈來的博聞強識,贊嘆于作者起轉(zhuǎn)承合的橫溢才華,羨慕于作者運用自如的八斗高才。與一本好書邂逅,與一種哲思相遇,與一段他人的人生重逢,與一場傷感喟嘆的經(jīng)歷擦肩……文字連著書里的悲歡離合和作者的思想花火帶我們在各色各樣的世界和人生里徜徉。
說起《圍城》的內(nèi)容,也很簡單,就講民國時期留洋歸來的方鴻漸少爺在國內(nèi)暗戀失敗后去鄉(xiāng)下教書,過程中認識了同事孫小姐并結(jié)為連理后夫妻卻在婚姻里不如意的故事。
但正是這種大多數(shù)人都走一遭的路,錢鐘書卻在這普通的歷程里這里提煉出人生哲理。書的最后一點是楊絳先生對書里人物的一點背景介紹和對錢鐘書的生平的一點介紹,寫的很可愛很甜。了解一部作品就忍不住了解作家,這是一種情感需求慣性,當(dāng)我看到書中人物多多少少與作者的人生聯(lián)系的時候,好激動好開心,仿佛自己的人生也跟它們有了交集似的。
我記得有本書里說他是以生命的極限去探索人文學(xué)術(shù)的極致。特別喜歡這個帶著哲理性的標題《圍城》,精辟有精妙的詞語,可以是象征,可以是比喻,可以是擬人,也可以是雙關(guān),無論怎么解讀,都有意思。
他在書里用精巧犀利、洞察世事的機智描寫中,融入層層縷縷的人生哲理,讓你欲罷不能,讓你點頭稱是,讓你共鳴地五體投地。
在《中國現(xiàn)代經(jīng)典文學(xué)賞讀》中,說道,《圍城》為人稱道的藝術(shù)手法之一便是對反諷的高超運用。錢鍾書極為擅長從抓住人物的言語談話入手進而發(fā)展到對人物深層認知結(jié)構(gòu)的闡發(fā)。他以幽默詼諧的語言講述了包括方鴻漸在內(nèi)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和社會的人情世態(tài)。
配合這樣的賞讀品讀《圍城》的滋味兒真的是美妙絕倫!秶恰匪沂镜膼矍閱栴}、婚姻問題、事業(yè)問題,乃至人生萬事的“圍城”現(xiàn)象都透漏著社會上的現(xiàn)象。
解讀里還說,鴻漸的名字,從《易經(jīng)》里解讀出來,像一只四處漂泊,無落腳的孤雁。我忽然就感到一種難過,為方鴻漸的逐漸落魄難過,也為對婚姻的了解帶來的失望而難過,更為一種掙脫不開逃離不掉的多舛命運而難過。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連自己的婚姻事業(yè)都不如意,那么再多微小的如意也填補不了漏氣萎靡的命運,就覺得這是很大很大的不幸和悲傷啊。
如果從一開始就貧窮,不知世上還有自己不知道的好物,那也便是能把滿足的活著,倘若見識過甚至擁有過那些好物,而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一點一點從自己命里溜走,這種痛苦比一無所有的前者還要深刻和難捱吧。
方鴻漸自己就是沒什么真才實學(xué),倒是挑三揀四,愛情和事業(yè)中都沒有自己的主見和堅持,稀里糊涂地結(jié)了婚,然后在爭吵中心累和不知所措。
教人明白,戀愛不是婚姻,婚姻是雞毛蒜皮一地。方鴻漸其實是不幸的,他的愛情和婚姻都沒有圓滿,別說圓滿,連稱心如意都未曾達到。他在情感的路上一直坎坷,而事業(yè)也如情感浮浮沉沉沉沉,故事最后,孫柔嘉回姑媽家了,方鴻漸一個人伴隨著鐘聲面對剛吵完架的屋子……
明天的太陽照常升起,可他已經(jīng)在短暫的愛情和婚姻里飽受痛苦和折磨,在國破家散的危難中,只爭一片桃源也是癡心妄想了吧,他的明天又該何去何從呢……
解讀里也這樣提到:他也對生存的感受極其深刻,因此,錢鍾書借助方鴻漸的人生經(jīng)歷寫出了人類存在的孤獨和世界的荒誕性。
所以,盡管人類是群居的高等動物,但對于孤獨,真的只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人不經(jīng)歷孤獨,正如沒有人不經(jīng)歷痛苦一樣,但孤獨和痛苦的滋味兒是所有人不愿意經(jīng)歷的,因為不僅僅是不好受,更是一道沒有答案的問題,但你無法停止不去做這道題。
解讀里提到的這一段話很令人深思,說,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而婚姻看似經(jīng)過了自由選擇卻依然脫不了盲目和失望。在方鴻漸這里選擇已然喪失了權(quán)利的意味,無論如何人生的幸福與樂趣似乎與進取無關(guān),人生或者生命本質(zhì)上只是一座虛化的圍城。在小說的結(jié)尾,方鴻漸慢慢沉入了生活的底層,迷失了自我而又陷入了心灰意懶的絕望當(dāng)中。在各處無法尋獲安慰之后,他最終沒了感覺也沒了希望,只希望有個可以回去睡覺的地方。
那么,我發(fā)現(xiàn),任何一一個時代都有其悲劇性,我們每個人都在承受著時代的共運下還承受著各自不同的命運。
我太難了。我好想替方鴻漸說出這四個字,告訴他,你看,其實大家都一樣,各有各的難處,人活著,就是在不斷的解決著接二連三的問題。
生存困境也在任何時代都是共性,沒有選擇也許就是一種選擇。方鴻漸的個性比較軟弱和隨遇而安,他雖然也很聰穎,但他總?cè)狈範幒透淖兊挠職,想得過且過,然后發(fā)現(xiàn)連得過且過都沒有能力做到……
仔細想想,是不就是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的軌跡啊,人生就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到頭來,還是發(fā)現(xiàn),真理哲理道理都懂,但做到做不到又是另一回事。
可人活著,希望還得自己給,氣還得自己打,油還得自己加,雖然辛苦,但還是會選擇滾燙的人生啊。
《圍城》讀后感8
《圍城》這部小說在高中可以說就早有耳聞,一直很想去拜讀一下,然而由于高中時間的原因,一直沒空去讀,進入大學(xué)以后,終于有幸將《圍城》看了一遍,《圍城》是錢鐘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中國近、當(dāng)代小說中的經(jīng)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著令過來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調(diào)侃語調(diào)述說人生無奈的笑面悲劇。
圍城取自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婚姻也罷、事業(yè)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書中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后自食婚姻苦果。這座感情圍城,曾經(jīng)令方鴻漸向往,之后又無奈于城中的無聊。
而在三閭大學(xué)著實是一座事業(yè)的圍城,這里面充斥著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的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dāng)他離開那里,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zé)任,事業(yè)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無情的大手掌控著。本就無材的方鴻漸也只會牢牢地屈服于這只手,逆來順受的承受朋友的施舍,義無反顧得踏入愛情陷阱,事業(yè)低谷。整本書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尚顯出些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余的,指示方鴻漸徒勞的思想斗爭和軟弱的行為罷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jié)局。
除了方鴻漸,追了蘇文紈二十年的趙新楣總也踏不進她的那一座圍城,之后卻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運;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傳統(tǒng)思想這座圍城;兩任老丈人也逃不出面子的圍城?偠灾,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圍城,大多也僅僅是為了一點私立或者是一個面子,這也是民國時期封建思想與崇洋思想的盲目結(jié)合所帶來的弊端。
自然,70多年前的事,如今再提似乎也是陷入了歷史這座懷舊圍城之中。錢鐘書先生以這樣幽默的語調(diào),除了批判當(dāng)時之人或頑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種種行為,調(diào)侃當(dāng)時老人的迂腐、留學(xué)生的傲氣,揭露無謂的婆媳之爭、妯娌之爭、情敵之爭、同事之爭外,真正要闡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圍城,人永遠逃不出無盡的壓力和束縛,永遠要在無形的四堵墻下過完一生。每一個人都逃不出這樣的命運,只是在于你在這圍墻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終想著去沖出圍城,那你永遠只能獨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價值。
事實上,這座無形的圍城始終是存在的,只是錢鐘書先生把30年代的這座城具體形象化了,讓身處21世紀的我們看清了書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言之鑿鑿其實也是為了使我們看清我們身邊同樣的一座圍城。當(dāng)代社會,競爭激烈,高手如云,存在的明爭暗斗、勾心斗角比書中更加激烈也更兇險。就那還算單純的學(xué)生來講,學(xué)校、家庭、社會,每一個環(huán)境都是一座圍城,每一種行為都處于一個圍城。同學(xué)間的友誼和競爭、家庭里的親情和壓力、社會上的光明與黑暗,從我們出生起就建造著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諸多圍城。我們只有在其中不斷拚殺,始終保持著一顆積極的心去創(chuàng)造這座圍城里的異彩,讓圍城中的生活變的豐富。我們不會也不可能逾越這座城墻,因為只要我們有生活,那我們就永遠處于一座圍城之中。
生活21世紀里,生活的圍城依然存在,在這個競爭激烈,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里,不管是來自學(xué)習(xí)、工作,還是生活的壓力,都將人們置身在一堵又高又無邊際的圍城里,對名利的追逐,對金錢的渴望,將人們壓得透不過氣來,作為大學(xué)生的我們,被為外人羨慕為象牙塔般的生活,可是很多大學(xué)生也被關(guān)進這座無形的圍城里面,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在單純,人際交往變得復(fù)雜,學(xué)會了鉤心斗角,而即將畢業(yè)的大學(xué)生又面臨找工作的壓力,這一切的一切是不是大學(xué)生就注定要在這座圍城里出不來呢?我認為此言差矣,困在生活的圍城,大多數(shù)是由于自己將心置身在圍城里面了,所以給心安上一對翅膀,就能飛出這座圍城,看到廣闊的天地。
所謂給心安上一對翅膀就是,將心態(tài)放好,給心靈減負,生活需要正能量,需要積極向上,而不是抱怨,對于人際交往,我想只有對于別人推心置腹,以誠相待,別人也一定會對你以誠相待的,所以不要抱怨,不要消極,樂觀向上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態(tài)度。
而對于工作,我想畢業(yè)既失業(yè)是對于那些毫無準備的人說的,因為我堅信機會是有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只要你在大學(xué)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相信你的前途將會是一片光明,圍城再高,只要我們能給心安上一對翅膀,我們就一定能飛出圍城,感受天地的磅薄大氣,創(chuàng)造美好人生。將圍城擊化解與無形之中。
《圍城》讀后感9
“荒煙蔓草的年代,權(quán)勢江山面前,是否還有愛情的一席之地?”
看到封面上的這句話時,我以為《迷霧圍城》會給出的答案是:沒有,迷霧圍城讀后感。如同慕容灃對靜琬,如同李承鄞對小楓,不是不愛,也不是愛的不深,只是堪堪比不過權(quán)勢天下。
只是我萬萬沒有料到城樓上的那一躍。自從小楓跳下城墻后,我對于城墻這一類建筑物,總有一種特別的忌憚;蛟S是因為易連愷那狠狠一耳光,或許是因為易連愷摔碎的那對鐲子,也或許是因為易連愷說夫妻情分恩斷義絕,也或許僅僅是那句我累了,總透漏出一種絕望的氣息,仿佛走到無路可走,只得玉碎宮傾。
天下紛爭,總有離人淚,一邊深愛,一邊傷害。有時候不得不想,到底是多深的愛,才可以讓一個男人拋棄身家性命,拋棄三千里江山如畫來換取她平安離開。易連愷道是“不悔”,恐怕他在為秦桑付出時,真的是無怨無悔。只因見到了她,已是人世間最好的禮物,所以不顧一切只愿她安康和樂,所以寧肯她恨他,寧肯她不再念著他,也不要她葬身敵手。這世上有多少不會的愛情呢?司馬相如同卓文君轟轟烈烈的《鳳求凰》,卻抵擋不住“聞君有二意”;而蘇武“恩愛兩不疑”的誓言,唯換來妻子改嫁的訊息;霍小玉和李益的癡戀,也是以“使君妻妾,日夜不安”結(jié)束;連玄宗和貴妃如斯情深,亦只是“此恨綿綿無絕期”。想必都是悔的吧。紅顏何其之短,偷來須臾幸福時光,最后卻是花落人亡兩不知,一抔黃土,白骨森森。
當(dāng)然書中還有另一個不悔,便是閔紅玉。初見這女子,她從林中縱馬出來,擋在馬路中央,不知是不是刻意為之,只教人心中不喜。像易連愷這樣的男人,若是不愛,怎會有半分憐惜之情。燕云尚且懷著他的孩子,他亦無情拋棄。后來見他毫不猶豫地槍擊閔紅玉的腳心,便可知他性情涼薄了。但閔紅玉真真假假,一腔謀算皆為他,彌留之際那句“蘭坡,我不后悔”總是讓人十分動容,她灑脫肆意,任性妄為,戲中名角,頗有心計膽識,可稱是一位奇女子,而她也同樣是尋常人,也會不甘心,也會被愛情所束。關(guān)于宏宇,恐怕無人忘記他見到日出時如同小孩子般的歡喜,她跳上巖石,浸在太陽的光輝之下,絢麗奪目,就像她的一生。說起她油豆腐的夢想,她雖是開心的,但叫旁人看來卻心不已,因為那樣的時光,是再也回不去了。
匪大給這本書“邂逅”二字,我特意翻了字典,上面寫著“邂逅:偶然遇見久別的親友”。開始我不懂,可是看到秦桑重回昌鄴,看到秦桑打開暗盒,看到那封短箋,看到那條手絹,那塊糖,心中方才恍然。原來真的是邂逅,原來有這樣的往事,原來是他,亦是她。
《來不及說我愛你》中慕容灃對靜琬說:“遇上你,這樣遲”而《迷霧圍城》卻是另一番光景:早早相遇,卻不相識。他一直在等她,卻偏偏蹉跎了歲月。
從秦桑到芝山找易連愷一直到結(jié)尾清淺的回憶,僅僅不過一年時間,可就是這一年里,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我心中留著一絲貪念,總以為那縱身一躍,易連愷是不會死的,哪怕是殘了身體,總也會留在這個世上,等待多年后的某一天,秦?倳鹊剿退纸裆,永不分離。然而這樣童話般的結(jié)尾是不會有了,看到后記中“她到底會不會知道,鎮(zhèn)寒關(guān)城樓上那縱身一躍,自己已經(jīng)永遠等不到那個人”這樣一句話,我才不得不明白,這個人已經(jīng)消失了。
其實易連愷的心性極其堅韌,中槍傷,受酷刑,從未叫痛,然而離開秦桑時,他卻從來不敢回頭。他是不是擔(dān)心自己一回頭,見到秦桑的眼淚,自己就會舍不得離開,舍不得放手,舍不得留她一個人在這塵世間,漂泊獨自歸。在城樓上易連慎問易連愷:“你的雙手都被我割斷過,開槍時已經(jīng)絕少準頭,如果這一槍打死了她,你待如何?”易連慎怎會知道,即使手筋被挑斷,即使開槍之水平一部機往日之萬一,可易連愷怎么會打死秦桑呢?那是他珍視的女子,那是他拿命去換的女子,那是他愛的超過了江山天下的女子,怎么會失了準頭?怎么會允許子彈穿過她的心臟?
所以心中悵然若失。鎮(zhèn)寒關(guān),鎮(zhèn)得住關(guān)外的寒冷,怎鎮(zhèn)得住尸骨已寒?莫紹謙為童雪放棄一半家產(chǎn),可是最后童雪會回來的;雷二將紙條拋進了湖中,可是最后曉蘇依舊會出現(xiàn)。可是秦桑再也等不到易連愷了,我知道秦桑內(nèi)心深處是曉得的,那個人真的食了誓言,永遠拋下了她。
迷霧圍城,誰迷失在霧中?又圍住了誰的城?
《圍城》讀后感10
圍城這一部寫在解放前的著作,寫出了人們生活的困頓,寫出了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的種種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同時也寫出了人們在對待愛情、婚姻、人際關(guān)系等等方面的進進出出、無奈與矛盾。
船甲板上的對話,“那么,你就是搖籃里睡著的小寶貝了。瞧,多可愛!”等等表現(xiàn)了即使是知識分子,在人前人后不一的形象,可說是無奈,更可說是對人的不真誠。一段對鮑小姐欲的描寫想來既是對在外留學(xué)生不能好好學(xué)習(xí)知識而吃喝玩樂的諷刺,也是對中國現(xiàn)狀的擔(dān)憂。
方鴻漸與周家的關(guān)系是一個圍城,已經(jīng)進去了,想出出不來,在這個密封的圍城里,方鴻漸喘不過氣來,只能壓抑著自己,跟著一群市儈“談笑風(fēng)生”。方鴻漸自己的家是保守迂腐的,這個家還停留在封建社會,方老先生看起來似乎在一些方面是明智的,是有父親形象的,但事實上正是這些所謂的明智阻礙了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方鴻漸“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時髦,鄉(xiāng)氣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國裁縫仿制的西裝,把做樣子的外國人舊衣服上兩方補釘,也照式在衣袖和褲子上做了!边@段真切描寫了當(dāng)時的中國嚴重存在的“拿來主義”,不分是非黑白,把西方國外的東西搬進家門。后面對張先生的描寫更是說明在中國存在很多這樣自以為是,不了解事情真是含義情況下夸夸其談,愛眩但又沒有本錢眩。
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寫方鴻漸跟蘇文紈、唐曉芙之間的關(guān)系。方鴻漸想進入唐曉芙的圍城卻始終不得其門;蘇文紈喜歡讓所有的男人在她身邊打轉(zhuǎn),還以為自己進入了方鴻漸的圍城,其實進入?yún)s等于是在外面,而當(dāng)她與曹元朗結(jié)婚并過上真正的市儈生活時,她卻安之若素。唐曉芙似乎是圍城中最好的人,因為對方鴻漸來說她是虛無縹緲的,可望不可及的,她是一個幻象,所以變得純潔而可愛。這篇幅中對人物的描寫也很是到位,“詩人”曹元朗寫的是不文不類卻自認為很了不起,翹著尾巴卻連狐貍都不能像,可大家仍夸獎一通。大家的交往是如此的不真心,小人之交甜如蜜般。趙辛楣想追求蘇文紈,也付出行動,從這個篇幅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相對來說更會生活的人,特別是在那個時代背景。這些文人騷客賣弄文學(xué)的嘴臉在這個篇幅中被描寫得如此可笑,很具有諷刺意味。
方鴻漸終于還是聽從了趙辛楣的話去三閭大學(xué)。沿途上,他們遇到了種種困難,最后通過關(guān)系到達了三閭大學(xué),而關(guān)系這個在中國例行了多少年的東西,過去,現(xiàn)在將來都將例行下去。路上行人的勢利眼,看人看外表,看著裝,對有身份的人阿諛奉承而對老百姓則愛理不理。在這段中女主人公孫柔嘉出現(xiàn)了,人如其名般,剛開始孫小姐顯得如此溫柔,乖巧。李梅亭的小氣,自私,像一個真正的生意人,帶著藥去邊遠地區(qū)以十倍的價錢賣,而骨子里有當(dāng)時中國人的懦弱,無能。
到了學(xué)校后,教授不教授等級的劃分也是如此的荒唐,而老師們對這個等級分法的看法也是那么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拿著假貨在社會上招搖,也不顯得丟人現(xiàn)眼,而且還理直氣壯得在那爭著等級的高低。更讓人覺得可惡的是愚鈍的不只那些腐朽的老師,還有學(xué)生,學(xué)生也是一樣的荒唐,看老師的教書的水平不是看實力,而是看文憑,看學(xué)位,而且認知能力也那么差,不能很好認清怎么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而去欺負老師,沒有了尊師重道的美德。在學(xué)術(shù)圈,所謂的文人們是如此的虛偽,不真誠。而在這里,方鴻漸成了那個唯一一個還有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分子操守,或者說最基本的做人的操守。而高松年、李梅亭、汪處厚,這些人在那里在里邊如魚得水,他們會舍得走出這個圍城嗎?
再一個是在三閭大學(xué)發(fā)生的所謂的愛情的糾紛,這場糾紛也顯得如此的可笑。方鴻漸并不想進入孫柔嘉的生活,但他被孫柔嘉看上了,而且通過“某種方式”得到了他。對方鴻漸來說這個婚姻是他的圍城,在還沒進去前,他不知所以,就這么進去了,在進去后,他渾渾噩噩得過日子,他也有想沖出來的沖動,但他是個被動的人,不敢行動,也不會行動。結(jié)尾一章,方鴻漸與孫柔嘉吵架后,正回家想消釋柔嘉的怨氣,柔嘉剛才正向姑媽講鴻漸的不是,害怕已被鴻漸偷聽到,方鴻漸其實并沒聽到,只得擺空城計:“你心里明白,不用我說!苯Y(jié)果柔嘉心虛之下,說“本來不是說給你聽的,誰教你偷聽?”這就無異承認了她在“背后糟!狈进櫇u,結(jié)果正準備向妻子低頭的方鴻漸和一心想給丈夫找個好工作的孫柔嘉竟然越吵越厲害,終于走向“不離而散”,不歡而散。他家祖?zhèn)鞯哪琼斊沏~鐘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當(dāng)敲了六下,似在嘲笑,對人生的諷刺和嘲笑盡包含在這悵然悠悠的鐘聲里了。
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沖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所包圍。錢鐘書以他灑脫幽默的文筆,述說著一群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這部作品已被譯成世界上多種文字,有十?dāng)?shù)種不同的譯文在各國出版。在美國,由于夏志清的推崇,不少人以錢鐘書為題撰寫博士論文和專著。
《圍城》讀后感11
方鴻漸是錢鐘書的名篇《圍城》里的主角。在小說里,錢老借方鴻漸的眼睛,向讀者展示了抗戰(zhàn)初期,中國知識分子的眾生像。許多人品低下,令人唾棄的角色,混得名利雙收,而方鴻漸這個良心未眠,不做作,不虛偽的人卻一敗涂地。
方鴻漸為了糊弄父親和岳父,從愛爾蘭騙子手里買了一張假博士文憑;貒罂吹剿栏傅菆罂湟,羞愧得恨不能找個地縫鉆進去。之后他決心像罪犯隱瞞犯罪情節(jié)一樣把自己造假的事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
因為沒有博士學(xué)位,在三閭大學(xué),他被校長高松年聘為副教授,而且還讓他教選修課。韓學(xué)愈拿著和方鴻漸同樣的美國克萊登大學(xué)的造假博士文憑,被高松年聘為歷史系教授。又因為韓的簡歷上還寫著在美國有名雜志上發(fā)表過文章,高校長更是刮目相看,又把系主任的頭銜給了他,而且他的工資待遇在真正取得美國大學(xué)博士文憑的趙辛楣之上。高松年始終沒看到韓學(xué)愈發(fā)表的文章,韓說雜志可能在戰(zhàn)亂中遺失了。見到此種現(xiàn)象,方鴻漸只恨自己沒有勇氣像韓學(xué)愈那樣把造假進行到底。方鴻漸鄙視韓學(xué)愈,韓學(xué)愈卻用自己無恥得來的利益暗自嘲諷方鴻漸。
李梅亭因為高校長答應(yīng)他當(dāng)文學(xué)系主任的條件沒有兌現(xiàn),跟高松年好一陣鬧。最后以高松年答應(yīng)學(xué)校以他出的價錢買他從上海帶來的藥做為補償方才罷休。李梅亭接著又給自己爭取到了訓(xùn)導(dǎo)長的職位,并以此監(jiān)督老師,拉攏學(xué)生。高松年前面給方鴻漸的聘書上寫的也是聘他做教授,而來到以后卻是副教授,并且這副教授還是趙辛楣替他爭取來的。方鴻漸心里不痛快,也拉不下臉來找高松年去理論,只好吃啞巴虧。所謂愛哭的孩子有奶吃。方鴻漸這樣憋著不哭的孩子只好眼巴巴看著別人享受了。
方鴻漸最后被三閭大學(xué)解聘了。鴻漸遭到解聘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韓學(xué)愈怕方鴻漸抖摟出他的底細,指使學(xué)生在方鴻漸的課上挑毛病,提意見。韓學(xué)愈一箭雙雕。趕走了方鴻漸,他的博士頭銜就安穩(wěn)了,另外方鴻漸代的外語課就可以讓他的洋太太頂替了。
外語系的劉東方主任也因為方鴻漸沒有答應(yīng)和他妹妹的婚事,掃了他當(dāng)哥哥的面子,由支持方鴻漸倒向支持韓學(xué)愈。劉東方也暗中搜集學(xué)生的意見,準備趕走方鴻漸。
李梅亭因為方鴻漸揭他的短,討厭他、陸子瀟因為方鴻漸搶了孫柔嘉恨他;高松年因為方鴻漸說話沒分寸,且不知天高地厚,不喜歡他。高校長更怕方鴻漸從趙辛楣那里知道了那天晚上他在汪太太面前的糗態(tài),所以他也想趕走方鴻漸。于是,那本共產(chǎn)主義的冊子便成了陸、李、高攆走方鴻漸的直接證據(jù)。
趙辛楣走后,方鴻漸在三閭大學(xué)四面楚歌,只能灰溜溜走人。唯一有面子的事是,帶走了心甘情愿嫁給他的孫柔嘉。
方鴻漸不諳世事,在三閭大學(xué)樹敵一片,搞得工作也丟了。他在愛情上同樣幼稚。趙辛楣在來三閭大學(xué)的船上就提醒他,孫小姐有點故作單純,實際上很不簡單,他不信。孫柔嘉利用一封根本不存在的匿名信把他套牢了。不過前提條件是方鴻漸并不討厭孫小姐。
方鴻漸開始覺得他和孫柔嘉這樣平平淡淡的感情其實也挺好,至少不會像對唐曉芙的感情那樣在心上造成很大的困擾。倆人訂婚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多了一個女主人。
孫柔嘉出于面子,不許方鴻漸投靠趙辛楣。趙辛楣原來和他們一樣,并且離開三閭大學(xué)的時候也很狼狽。自從進了重慶國防委員會后,混得風(fēng)生水起,漸漸地方鴻漸得仰攀他了。不過趙辛楣很講義氣,時時處處為方鴻漸著想。替他在香港籌辦婚禮,買船票,還送了厚禮。還邀請他去重慶另謀事業(yè)。
孫柔嘉不堪自己的丈夫和闊綽的趙辛楣相比之下的落差,不愿意見辛楣。他們因為辛楣吵架,因為碰見了高高在上的蘇文紈吵架。蘇文紈一副瞧不起鴻漸夫妻的高傲神情,深深地刺痛了孫柔嘉,引來他對方鴻漸的一通抱怨,最后他們一個說蘇文紈俗,一個說蘇文紈賤,一邊作踐著蘇文紈,他們停止了吵架。
鴻漸見到蘇文紈,受蘇文紈冷落還在其次,這今昔之比使人傷心。一年前跟蘇文紈完全是平等的,現(xiàn)在,蘇文紈高高在上,跟自己的地位完全是云泥之別。他想,當(dāng)初如果答應(yīng)娶了蘇文紈,自己的境況可能會有很大不同吧。蘇文紈從自身條件到家境,都是優(yōu)秀男子爭娶的對象。方鴻漸想,自己的清高孤傲進入社會后一文不值。
方家和孫家都不闊綽,互相嫌棄。方鴻漸和孫柔嘉兩頭受氣。方家嫌棄孫柔嘉,孫家看不起方鴻漸。孫柔嘉比方鴻漸處事老練。她從小就討有錢有地位的姑母喜歡。姑母在自己的工廠里給柔嘉安排了理想的工作,薪水比鴻漸在報館掙的要高。順便說一下,方鴻漸依舊傲氣,不愿去討好柔嘉的姑姑。他的工作依舊是趙辛楣幫忙介紹的。
姑母鄙夷方鴻漸,連家里的女傭人也站在孫小姐的立場上跟方鴻漸頂嘴。孫柔嘉雖然極力維護鴻漸的面子,但是架不住方鴻漸口不擇言的用話刺激,氣得連聲罵他懦夫。方鴻漸失業(yè)了,本想回家吃飯,不料和妻子大吵一架出來。他兜里一個子沒有,餓著肚子走在漆黑的街上。
趙辛楣說過一句話一語中的。他說,方鴻漸雖然不令人討厭,但是全無用處。方鴻漸雖然聰明,善良,正直,但他玩世不恭,缺少奮斗拼搏的精神。既然有機會出國留學(xué),為什么不努力拿到文憑!一個人要干出一番事業(yè),首先得有真才實學(xué),其次必須適應(yīng)社會。不能適應(yīng)社會,就等于不給自己展示才能的機會。社會的不公平,用人制度的不合理是造成方鴻漸失敗的一大原因,另一原因就是他自身修養(yǎng)不夠。他的不諳世事,說話尖刻,鋒芒畢露,又不腳踏實地,放在今天也是做不好事的。
《圍城》讀后感12
想了很久究竟這篇讀后感應(yīng)該怎么寫,究竟應(yīng)該叫一個什么名字,延誤了很久,想著不能再拖了,畢竟時間它只有那么多,也不會等我。
關(guān)于方鴻漸這個人,現(xiàn)在我腦中除了關(guān)于他的幾段感情經(jīng)歷以及那個落后愚鈍的家庭,似乎也沒有太多其他的記憶再存在了。寬恕無才,不得不引用古希臘先賢亞里士多德的名言來作為這篇文章的標題,"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xí)慣"這句話早已經(jīng)是老生常談,從小學(xué)時候就開始被身旁人念叨念叨,一定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之前一直覺得是虛言,聽一聽也就罷了,沒事的時候拿出來激勵激勵自己也就罷了——不過,等我讀完錢鐘書先生的著作《圍城》之后,我開始問自己,自己真的讀懂了這句話嗎?
相信大多數(shù)人其實都知道錢鐘書先生的這本書,也都知道里面的一句名言——"城內(nèi)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沖進來",不過,我想,可能也就僅限于此吧……整本書下來,剔去細枝末節(jié)的劇情,關(guān)于方鴻漸這個人設(shè),讓我想到了一句話——"男子無能,勿生它念".
"男子無能,勿生它念",這句話是我自己杜撰的,可能也會有出處或者借鑒的地方,只不過我不知道,但是那并不重要——大學(xué)進學(xué)以來,多多少少也讀了一些書,看了一些電視劇、電影之類,結(jié)合對現(xiàn)實中男女關(guān)系的體會,就本心而言,作為一個男生或者一個男人,最起碼的能力要具有,諸如責(zé)任感之類毋需多提,尤其是在當(dāng)代社會,本來當(dāng)今社會對人的要求就高,更何況是一個需要雙肩扛負重擔(dān)的男子呢?一直以來都是秉持著一種沒有能力就不要輕言"愛與自由"的觀念,單就這一點來說,從方鴻漸的角度出發(fā),一方面,他沒有真實的文憑、學(xué)位,在國外也并沒有達到什么切實際的高度,更沒有什么成就,并不是一個合格的"海歸",所以他就不應(yīng)當(dāng)在歸國之后繼續(xù)頂著這樣一個名號行事,拔高一點這是對知識與學(xué)術(shù)的不尊重,說樸素一點是一個人的誠信道德品質(zhì)問題;另一方面,表征在他的幾段愛情故事中,歸國途中萍水相逢的鮑小姐不需多說,至于蘇文紈與唐曉芙,總是在愛與不愛之間掙扎,應(yīng)該說清楚的話想說而未說,一直拖到最后終究搞得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可悲可嘆!處于矛盾核心的是孫柔嘉,從陌生到相熟到最后在一起再到結(jié)婚,其間究竟經(jīng)歷了多少情緒上的變化不需要作過多闡釋,只不過是本來沒有,說得有,便有了而已——用一個通俗的例子來說,一杯沒有雜質(zhì)的水被人說成了是有雜質(zhì),那便是真正的有雜質(zhì)了,也可以說是"三人成虎",不過還沒那么嚴重。
關(guān)于他們兩個的婚后生活,可能是由于家庭教養(yǎng)、生活方式、性格磨合等等方面的差異,兩個人之間的矛盾摩擦從未斷過,直至最后故事定格在那個慢走了的時鐘上,爭吵完了,兩個人之間的故事也結(jié)束了——如果時間和時鐘上的一樣,該多好,該多好!文中發(fā)出如此感嘆,讀書之人也不禁發(fā)出同樣感慨,"如果當(dāng)初我怎么怎么樣,現(xiàn)在也不會是這個樣子,那該多好!"——正在閱讀的你又曾幾何時在生活中發(fā)出過這樣的感慨呢?但是,世間不存在如果,站在方鴻漸的角度來看,本就是模模糊糊的愛情,為什么要聽信他人的謠傳而將其變成捆綁自己自由身的憑證;本就沒有照顧他人的性格與能力,為什么不等自己修煉完成之后再選擇對將終身托付于己的人負責(zé),完全一副小孩子的性子怎么能夠去選擇照顧他人;本就無能,怎么那么多心中想法?站在孫柔嘉的角度——女孩子生于世間總是要找一個寵愛自己、將自己視為"小公主"、"小仙女"的男子再托付一生以求幸!"男子當(dāng)有能,方可付一生".
說到最后,跳出人物和整個故事,書中說婚姻是"圍城",其實,在我看來,并不僅僅婚姻而已,世間多少事是如此,總會有一雙看里面的眼睛和看外面的眼睛一起存在……至于如何消除那種不安的情緒,現(xiàn)在能做的……恐怕只有努力提升自己,使得自己更加優(yōu)秀吧,希望我自己可以做到,也衷心希望現(xiàn)在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可以做到。
順便也摘錄一下《圍城》中的最后幾句話,與君共賞:
明天要去找那位經(jīng)理,說妥了再籌旅費,舊歷年可以在重慶過。(鴻漸)心里又生希望,像濕柴雖然點不著火,而開始冒煙,似乎一切會有辦法。不知不覺中黑地昏天合攏、裹緊,像滅盡燈火的夜,他睡著了。最初睡得脆薄,饑餓像鑷子要鑷破他的昏迷,他的睡也堅實得鑷不破了,沒有夢,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品。?
那只祖?zhèn)鞯睦乡姀娜葑栽诘卮蚱饋,仿佛積蓄了半天的時間,等夜深人靜,搬出來一一細數(shù):"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當(dāng)"響了六下。六點鐘是五個鐘頭以前,那時候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勸她別再為昨天的事弄得夫婦不歡;那時候,柔嘉在家里等鴻漸回來吃晚飯,希望他會跟姑母和好,到她廠里做事。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圍城》讀后感13
柯靈曾贊譽《圍城》為“一棵人生道旁歷經(jīng)春秋、枝繁葉茂的智慧樹,鐘靈毓秀,滿樹的幻想之花、心靈之果,任人隨喜觀賞,止息乘蔭”。如他所說的那般,閱讀錢鐘書先生的《圍城》猶如閱讀人生百態(tài),每讀一次便有一次新的體會和感悟。
《圍城》里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過于錢鐘書先生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不過寥寥幾筆對人物外表的刻畫,還有幾句語言的表達,人物的具體形象便能躍于紙上。又由于其詼諧的語言,即使是描寫可憎可惡的人物,也能讓人忍不住發(fā)笑,而在笑的背后又讓我們產(chǎn)生更深入的思考。以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張先生一家為例,張先生是方鴻漸掛名岳父周先生的朋友,在美國人洋會里做買辦,因為怕自己嬌生慣養(yǎng)的女兒去到別人家受苦,于是打算尋一位入贅女婿。方鴻漸首次去到張家時,張先生非常熱情地對方鴻漸打招呼:“hello!doctor方,好久不見!”這位張先生跟外國人往來慣了,說話時總摻雜些英文,他并無中文難達的新意需要用英文來講,所以書中是這樣形容的:
他說話里嵌的英文字,還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為金牙不僅妝點,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縫里嵌的肉屑,表示飯菜吃得好,此外全無用處。
通過幾句對話便把張先生崇洋媚外的小丑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緊接著是張?zhí)退麄兣畠旱某鰣觯簭執(zhí)俏凰氖鄽q的胖女人,外國名字是小巧玲瓏的tessie,張小姐是十八歲的高大女孩子,著色鮮明,穿衣緊俏,身材將來準會跟她老太爺那洋行的資本一樣雄厚。后面還介紹到,張?zhí)浅P欧,自說每天都念十遍“白衣觀世音咒”,求菩薩保佑等等,他們一家住在西式設(shè)備的房子里,坐在熱水管烘暖的課堂里念佛,這種鮮明的對比讓我深刻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人,既盲目崇拜外國的東西,但封建的思想又根深蒂固,一股酸腐,愚昧的氣息頓時撲面而來。
對于“圍城”的理解,想必大家都熟悉書上法國人所說的“結(jié)婚猶如‘困住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倍阱X鐘書的筆下,“圍城”有著更深一層的涵義。我從中領(lǐng)悟到了關(guān)于學(xué)業(yè)、愛情、事業(yè)的“圍城”。
關(guān)于學(xué)業(yè)的“圍城”,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個時代的人對西洋文化是一種如何盲目的崇拜,就是有參加科舉,光宗耀祖的說法,而那個時候,清朝覆滅,出國留學(xué)反成了代替的出路,它讓我們更深刻地看到社會上“崇洋媚外”的風(fēng)氣,人們只是盲目地覺得凡是外來的東西便都是好的。人們的無知更讓我們感受到了社會的落后和腐朽,可以想象得到,方鴻漸不過是那所有被西洋文化吸引而誘惑出國,實則盲目無知,失去方向的蕓蕓眾生中的一個。
關(guān)于愛情的“圍城”,從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的愛情糾葛來看,我看到了不同的愛情觀念,也感受到了理想與現(xiàn)實的愛情往往是錯位的,我們所希望的那個人或許并不是最終相伴到老的那個人。在愛情上,尤其是在那個年代,甚至到如今,婚姻并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事,往往有些愛情是身不由己的,就像小說中說到的,“結(jié)婚就如困住的城堡,有的人想逃,有的人想進”,不是有句俗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zāi)埂眴?或許,這也算是一種“圍城”效應(yīng)吧。當(dāng)然了,現(xiàn)在的愛情雖然也存有這種“圍城”的成分,但更大部分來說,比以前年代的思想更加開放,也算不得上是兩人婚姻中的主要妨礙因素了。
關(guān)于事業(yè)的“圍城”。從小說中不難看出,沒有什么真材實料的方鴻漸在事業(yè)上注定成為一名失敗者,因為他一直在尋求安穩(wěn),尋找依靠,但對生活充滿迷茫,他自命不凡,以為未來會如他幻想中那般順利,卻不想即使是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亦是有其不堪的一面,無法接受挑戰(zhàn)之人,最終亦只是為自己徒增一段困惑的人生,也就是走也走不出自己所設(shè)置的“圍城”。
學(xué)業(yè)、愛情、事業(yè)是我們?nèi)松M成最重要的三大部分,其實,在人生長河中,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為自己建了一層又一層的圍墻,將自己圍困在里面,有時看著城外的天空會禁不住誘惑,想要到城外去看看,殊不知,生活其實就是一座大圍城,你走出一個“圍城”,就會進入另一個“圍城”。我想,或許只有看透規(guī)律,努力幸運的人才能懂得如何在“圍城”中活得精彩。
人就像一個艱辛勞動的蠶,愈是辛勞,愈是為自己建造一個牢籠,愈是用力,命運的繩索勒得愈緊。在生命的輪回中,每個人都追求著清醒,而清醒的結(jié)果卻讓人陷入了新的更深刻的迷茫。通過《圍城》,我看清了現(xiàn)實,但生活還是得繼續(xù)。
《圍城》讀后感14
第一次讀錢鐘書先生的小說《圍城》還是在高中讀書期間,那時對《圍城》這部小說的體會停留在讀語言的欣賞上,錢先生的妙語橫生,幽默犀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說中蘊含了太多讓人回味無窮,忍俊不禁的文字,像才女蘇文紈的那句話名言,“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婚姻也罷、事業(yè)也罷”;像“夜仿佛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了,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后的夜色也帶著酡紅”;“孫太太眼睛紅腫,眼眶似乎飽和著眼淚,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輕輕一碰就會掉下來”;“蘇小姐雙頰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暈出紅來,像紙上沁的油漬,頃刻布到滿臉,靦腆得迷人”;又如:“我們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親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見過面的人。人是太忙了,不許我們?nèi)褙炞,無間斷地懷念一個人。我們一生對于最親愛的人的想念,加起來恐怕不到一點鐘,此外不過是念頭在他身上瞥過,想到而已”、“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他向樹上爬,就把后部供大眾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這些語句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時而發(fā)笑,時而又想像著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仿佛身臨其境、如見其人。
二十多年來《圍城》一直陪伴在我床頭,夜深人靜時不時翻閱,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我早已不再是當(dāng)年青春年少,對社會人生有了自己的思考,《圍城》總是能帶給我精神慰藉,對這部錢先生的著作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圍城》是錢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中國近、當(dāng)代小說中的經(jīng)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著令過來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者悵然若失的內(nèi)在美。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調(diào)侃語調(diào)述說人生無奈的笑面悲劇。
書中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后自食婚姻苦果。這座感情圍城,曾經(jīng)令方鴻漸向往,之后又無奈于城中的無聊。而在三閭大學(xué)著實是一座事業(yè)的圍城,這里面充斥著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的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dāng)他離開那里,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zé)任,事業(yè)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無情的大手掌控著。本就無才的方鴻漸也只會牢牢地屈服于這只手,逆來順受的承受朋友的施舍,義無反顧得踏入愛情陷阱,事業(yè)低谷。
《圍城》描寫的是生活中的種種細節(jié),極其普通的瑣事,然而正是在這些瑣事中,在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中,一個個活生生的生活場景,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是那樣生動和逼真。文中對當(dāng)時社會環(huán)境的著筆很少,所謂的歷史容量,時代風(fēng)云只是點到為止,一筆帶過,我卻覺得這正是本書的成功處,因為它不以特定社會下的典型人物為目的,而是反映共同的人性、生活世態(tài)。我敢說,象方鴻漸的不學(xué)無術(shù),董斜川的附庸風(fēng)雅,曹元朗的庸俗無聊,褚慎明的欺世盜名,孫柔嘉的胸府心計,鮑小姐的輕浮膚淺,李梅亭的厚顏無恥,高松年的老謀深算,這一類人,以前有,今天有,以后還會有;至于“文化沙龍”的無聊,三閭路上的奇聞逸事,學(xué)校里的人情世故,大家庭內(nèi)的口舌是非,無不這樣真實,又這般深刻。
自然,70多年前的事,如今再提似乎也是陷入了歷史這座懷舊圍城之中。錢先生以這樣幽默的語調(diào),除了批判當(dāng)時之人或頑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種種行為,調(diào)侃當(dāng)時老人的迂腐、留學(xué)生的傲氣,揭露無謂的婆媳之爭、妯娌之爭、情敵之爭、同事之爭外,真正要闡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圍城,人永遠逃不出無盡的壓力和束縛,永遠要在無形的四堵墻下過完一生。每一個人都逃不出這樣的命運,只是在于你在這圍墻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終想著去沖出圍城,那你永遠只能獨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價值。
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婚姻與事業(yè)、學(xué)習(xí)與娛樂、發(fā)展與落后、成功與失敗,都是這座七彩城中的一種顏色,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種元素。只是錢先生把30年代的這座城具體形象化了,讓身處21世紀的我們看清了書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其實也是為了使我們看清我們身邊同樣的一座圍城。當(dāng)代社會,競爭激烈,高手如云,存在的明爭暗斗、勾心斗角比書中更加激烈也更兇險。學(xué)校、家庭、社會,每一個環(huán)境都是一座圍城,每一種行為都處于一個圍城。同事間的友誼和競爭、家庭里的親情和壓力、社會上的光明與黑暗,從我們出生起就建造著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諸多圍城。
我們不會也不可能逾越這座城墻,因為只要我們有生活,那我們就永遠處于一座圍城之中。我們只有在其中不斷拚殺,始終保持著一顆積極的心去創(chuàng)造這座圍城里的異彩,讓圍城中的生活變的豐富。當(dāng)一切人和事因為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當(dāng)城中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那么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沒有人會試圖離開她,即使是自憐自哀的方鴻漸也會喜歡,假惡丑也會被同化為真善美。《圍城》就不再是禁錮和束縛,而是和諧的樂園。
《圍城》讀后感15
閑暇的日子本就易人深思,就像靜夜的蟬鳴,半夜的雨聲,總擾人清夢。倘若又在合適的情景讀上這樣一本富有深意的書,那愁緒便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們總是重復(fù)著先人的經(jīng)歷(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發(fā)著先人早已發(fā)過的牢騷。你看那李杜詩篇,無不是在訴說仕途不順,懷才不遇的牢騷,我把此篇牢騷發(fā)得文藝些那就是又一遍佳作。且此時若將我整個人倒過來,以身為筆,頭為筆尖,思緒為墨,定能寫上厚厚一疊。
正如序言錢鐘書,文末附錄前老夫人楊絳《記錢鐘書圍城》中所言“角色當(dāng)然是虛構(gòu)的。但是有考屁的人也當(dāng)然不會錯過索隱的機會。放棄附會的權(quán)利的。”“看小說,何須注釋呢?墒呛芏嘧x者美隊一本小說發(fā)生興趣。就對作者也發(fā)生興趣。這是庸俗之見。并把小說里的人物和情節(jié)當(dāng)作真人真事。有的干脆把小說的主角是為作者本人。非要看下蛋的雞才行。”這一特點亦如得了接觸性枯草熱的人,閑著無事去大英博物館查閱因素。結(jié)果落了重癥病人的下場。(參見凱杰羅姆意識流短篇小說《想象》)。一本書的成功之處在于與讀者有共鳴,結(jié)合自身的經(jīng)歷有所感悟,又有了不同于作者的見解,以至于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點中外的讀者意外地保持一致,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讀者亦紛紛寫信給作者,表示書中的布恩迪亞譜系一家子及其家人驚人的相似。尤其在對老一輩的描述更為相像。在某些精神特質(zhì)方面。
讀書時分,正值我人生失意之時,拜讀此書令我感悟良多。全文脈絡(luò)大體分為五個部分:
一、船甲上,方鴻漸生活懶散,留學(xué)四年帶著假博士文憑歸來。蘇文紈大小姐有意勾搭方鴻漸。方鴻漸沉迷于鮑小姐的誘惑之中。引楊絳之言即“欲償鮑魚之私”。
二、方鴻漸婉拒蘇文紈,傾心唐曉芙。二者互生情愫。深厚的感情終于不大不小的誤會。哪怕誰先一步擺明問題也不會如此。楊絳言“唐曉芙是完美的,錢鐘書不想其方鴻漸糟蹋!薄
三、方鴻漸與昔日情敵趙辛楣成為兄弟,共赴三閭大學(xué)受聘。同行有孫柔嘉,李梅亭,顧得謙,行程間無不有諸多趣事,當(dāng)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一同前進時,那段時間發(fā)生的事總是難忘的。
四、到達大學(xué)。即使大學(xué),也免不了有權(quán)術(shù)斗爭。是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方鴻漸,趙辛楣,孫柔嘉三人作為知識分子,有著文人固有的傲氣,不屑于此。自然敗下陣來,落了他人口舌。以趙辛楣逃離,方鴻漸被辭退,孫柔嘉跟隨離去結(jié)束。
五、方鴻漸一步步洛入孫柔嘉為其織好得情網(wǎng)中,二人潦草結(jié)婚。期間,二人矛盾不斷,區(qū)別于小事觀點,分歧于趙辛楣之上。兩人矛盾在雙方父母接觸后進一步被激化,上升為兩個家庭間矛盾,終在一日爆發(fā)。孫柔嘉離家出走,獨自一人得方鴻漸突然想起遠方趙辛楣發(fā)來的電報,心中又升起了新的希望。作者就此落筆。殊不知,等待的他只是另一座圍城罷了。
圍城二字起地極賦深意,“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yè)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薄S谖叶,考公亦是圍城,認為其是自己的理想圣所,實則也是另一座圍城罷了。就如同方鴻漸一般,舊圍城的崩潰是,仿佛又看到了新的希望。若不清楚自己真心所要,其的一生也只是不斷地在圍城間跳來跳去。靜下心來,多問問自己,嘗試著去解答人生的意義,去探索自己的人生哲學(xué)。
方鴻漸為人聰穎,能言善辯,有著讀書人該有的樣子,卻本性懶散,荒廢了學(xué)業(yè)。懷有志向,卻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想得人尊敬卻不屑于權(quán)術(shù)斗爭,落了個高不成低不就的下場,落入孫柔嘉的婚姻陷阱后,更是被束縛得死死的,以及斷了與唯一好友趙辛楣的聯(lián)系。夾在兩個家庭之間受氣,被批:“就權(quán)當(dāng)是為了這個家,拜托,你干點什么正事吧。”。我與主人公有諸多相似之處,遇事優(yōu)柔寡斷,同樣躊躇不前,事業(yè)與感情盡皆不順。每當(dāng)我看著窗外思索著什么的時候,耳邊總會有聲音在說:“你整天板著臉杵在那兒,想啥呢?你倒是想出點什么沒!。我若心情尚佳,便辯駁幾句;若心生煩躁,便不予理會,正如同方鴻漸的翻版。不知錢老寫出此來,是否也經(jīng)歷過:過早背負了太大的責(zé)任,而被束縛了自由。
理論如辭典般厚實,實踐如薄紙般干癟。感悟再多,若真要實踐起來,還是要掉進坑里去的。只有親身經(jīng)歷,長期深思過,明白了人生的意義,才不會在圍城中迷失自我,黯然神傷。人生在世,不求自己的決定多么明智,但愿對自己所作的每一個決定都不后悔。到時回過頭來也能想起,當(dāng)日在玩《英雄聯(lián)盟》pick寶石騎士時的獨白“我曾踏足山巔,亦曾跌落低谷,二者,都使我受益良多!。
再次提點自己,考公亦是圍城,切不可將其當(dāng)作自己的理想去處。明白自己所想,然后一切才會有意義。手持阿拉岡之劍,朝心之所向,一往而前,就看看這風(fēng)能吹到哪兒。
希望這疫情早日散去
【《圍城》讀后感(匯編15篇)】相關(guān)文章:
《圍城》讀后感800字02-13
《圍城》讀后感400字01-09
《圍城》讀后感(精選15篇)01-09
圍城經(jīng)典語錄摘抄06-22
圍城中女性形象分析05-01
圍城人物形象分析05-01
《圍城》讀書筆記15篇02-14
《圍城》的讀書筆記范文12-15
圍城內(nèi)外皆是情愛情散文11-08
《圍城》與《平凡的世界》閱讀心得推薦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