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夜雨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2-05 11:26:52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集合】夜雨原文及賞析

夜雨原文及賞析1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

  創(chuàng)作背景

  馬致遠所描寫的八首《壽陽曲》的名稱與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寫的八曲也是瀟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據(jù)孫楷第考證,馬致遠“至大、至治間宦江浙,至治末始改江西”。又,馬致遠八景小令之一的《壽陽曲·洞庭秋月》有“豫章城故人來也”之句,由此可知,這首小令寫于作者由江西至湖南之時。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舟中燈火昏暗,客居他鄉(xiāng)的我從夢中醒來,聲聲夜雨滴得人心碎難眠。深夜,在這孤零零的小舟中離家萬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遠離故鄉(xiāng)的人思鄉(xiāng)的清淚漣漣。

  注釋

  雙調:宮調名。壽陽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風”。

  瀟湘夜雨:曲題。“瀟湘夜雨”是宋元人所稱“瀟湘八景”之一。

  瀟湘:原指湘水與瀟水在零陵的匯合處,后用以指湖南。

  夢回:夢醒。

  賞析

  這是馬致遠寫的一支表達身處天涯,心系故園的“斷腸人”羈旅鄉(xiāng)愁的小令,與《天凈沙·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支曲子將詩詞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曲中,然又自出機杼地描寫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圍:雨夜、孤舟、漁燈中離家萬里的旅人在點點滴滴的雨聲里情不自禁流下“幾行清淚”,這使讀者也不由得產生強烈的共鳴,情景交融,語簡意深,堪稱馬致遠散曲小令中的佳作。

  這是馬致遠寫的又一支表達身處天涯,心系故園的“斷腸人”羈旅鄉(xiāng)愁的小令,與《天凈沙·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曲中也描寫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圍:雨夜、孤舟、漁燈中離家萬里的旅人在點點滴滴的雨聲里情不自禁流下“幾行清淚”,這使讀者也不由得產生強烈的共鳴。

  此曲開篇“漁燈暗,客夢回”兩句寫在水上過夜的情景。瀟湘自古為魚米之鄉(xiāng),故以“漁燈”二字開頭,巧妙地抓住了“瀟湘夜”的特點。同時,一個“暗”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傷的氣氛!翱蛪艋亍钡摹翱汀毕底髡咦灾福俗譃橄挛牡乃技易髁虽亯|!皦舻绞裁,作者未寫。夢回人醒,卻是孤舟夜雨,故下面緊接”一聲聲滴人心碎“。這句寫對深夜雨聲的感受。

  “孤舟五更家萬里”寫了離家之遠,孤身之苦。“孤舟”照應“魚燈”,“五更”照應“夢回”,“家萬里”照應 “客”。這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寫出了遠離家人的旅客在深夜的孤獨寂寞之感,是為“心碎”之第一層烘托和具體內容的揭示。

  “是離人幾行情淚”,再寫出思家的痛苦,它是“心碎”的第二層烘托。聞雨傷心,離情頓生,乃是古代詩詞常用的手法。馬致遠將這種詩詞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此曲,然后有自出機杼,將雨、淚、情、景融為一體。語簡意深,堪稱馬致遠散曲小令中的佳作之一。

夜雨原文及賞析2

  原文: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

  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

  注釋:

  1.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xiàn)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2.君:對對方的尊稱,等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您”。

  3.歸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陜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里泛指巴蜀一帶。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當:什么時候。

  7.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fā)生的?勺g為“一起”。

  8.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里形容深夜秉燭長談!拔鞔霸捰辍薄拔鞔凹魻T”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于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9.卻話:回頭說,追述。

  賞析:

  當時李商隱在東川(今四川三臺)節(jié)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擔任書記(相當于現(xiàn)在的秘書)之職,他的妻小卻遠在長安(今陜西西安),長安在巴蜀東北,故稱寄北。

  這是一首樸素的小詩。整首詩明白如話,明朗清新,沒有起興,沒有典故?也不用象征。這在李商隱的詩里并不多見,他大部分作品以詞采“華艷”著稱。這首詩短短四句,只是娓娓道來:你問我何時歸來,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歸期。眼下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綿綿,池塘里秋水已滿。什么時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燭夜談,再來敘說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一般說來,近體詩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復的?墒窃谶@首詩中,作者卻好像刻意地重復著“巴山夜雨”這個短語,而巴山夜雨,也確實成為全詩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意象。這一意象在詩里出現(xiàn)兩次,但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

  第一次出現(xiàn)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漲秋池”中,是詩人現(xiàn)實中的背景,它點明詩人當時所在的`時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詩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羈旅情愁的寫照。巴山,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隱時代,還是未被開發(fā)的“凄涼地”,唐代的另一詩人劉禹錫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秋雨綿綿,秋夜漫漫,獨處凄涼之地,詩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瀝瀝,在心頭漫溢。

  行筆至此,那凄苦的秋風秋雨,似乎已浸透紙背,寒入骨髓。然而,詩人此時筆鋒一轉:“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币粋溫馨浪漫的畫面,立刻取代了剛才的凄風苦雨。而此處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遠成一個淡淡的記憶——那迷蒙陰冷的秋夜,仿佛只為烘托西窗下這搖曳的紅燭;那巴山淅淅瀝瀝的雨聲,仿佛只為此時耳畔的喁喁私語伴奏。同樣的巴山夜雨,瞬間變得如此溫情脈脈,令人懷念。幸福也許就是這樣,它需要對比、需要映照,在與過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現(xiàn)時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現(xiàn)吧?用現(xiàn)在人們常說的話,就是“憶苦思甜”。而在李商隱這里,就是與愛妻共剪西窗燭時,依偎一起遙望巴山夜雨。在詩人寫下這樣的詩句的時候,他實際上還是在“此時”遙望“彼時”的幸福,因為巴山夜雨還沒有從現(xiàn)實的背景轉化成回憶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時想象著、憧憬著自己在不遠的未來,可以以那樣的方式,幸福地遙望此時。但即使只是一種對幸福的遙望,也已經讓詩人沉浸在某種幸福之中了。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層詩意的美麗。

  有人考證,認為此詩是作者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七月至九月間,入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時作。那時詩人妻王氏已歿(王氏歿于大中五年夏秋間)。為此,也有人認為此詩是詩人寄給長安友人而非妻子。但李商隱入梓州,與其妻去世,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際,即使王氏去世居先,義山詩作在后,在當時交通阻塞和信息不靈的時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這樣的推測成立,那么這首《夜雨寄北》,實在是一首傷心之作。詩人在巴山夜雨中對幸福的遙望,如果終究沒能在現(xiàn)實里落腳,那它又是以怎樣的傷痛結束?這一切今天的我們已無從知道,只是,當我們今天再讀這首詩時,會不會感動于那樣一種遙望?一邊是天人永隔,一邊還在渾然不知地深情遙望。在那音訊難通的時代,在那生離猶如死別的日子,他們的思念比之現(xiàn)代的情侶,是不是更深摯,更真切?

  詩人是否得到他遙望的幸福,我們不得而知,他也再無交代,但是,他的詩歌至少描述了這樣一種可能:即使在巴山夜雨那樣的愁苦中,幸福,也是可以遙望的。

夜雨原文及賞析3

  原文: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歸期難定,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已漲滿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什么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釋:

  君問歸期(qī)未有期,巴山夜雨漲(zhǎng)秋池。

  君:對對方的尊稱,等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您”。歸期:指回家的日期。巴山:指大巴山,在陜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里泛指巴蜀一帶。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當共剪(jiǎn)西窗燭(zhú),卻話巴山夜雨時。

  何當:什么時候。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fā)生的?勺g為“一起”。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里形容深夜秉燭長談。卻話:回頭說,追述。

  賞析: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游。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xiàn)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huán)境的抒寫,闡發(fā)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思念。后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語言樸實,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跡。與李商隱的大部分詩詞表現(xiàn)出來的的辭藻華美,用典精巧,長于象征、暗示的風格不同,這首詩卻質樸、自然,同樣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問一答,先停頓,后轉折,跌宕有致,極富表現(xiàn)力。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詩前省去一大段內容,可以猜測,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歸故里。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愿望一時還不能實現(xiàn)。首句流露出離別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huán)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個秋天的某個秋雨纏綿的夜晚,池塘漲滿了水,詩人獨自在屋內倚床凝思。想著此時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憶他們從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著自己的孤獨。

  三、四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xiāng),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后的喜悅。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

  此詩語言樸素流暢,情真意切!鞍蜕揭褂辍笔啄┲貜统霈F(xiàn),令人回腸蕩氣!昂萎敗本o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現(xiàn)了作者思歸的急切心情。

夜雨原文及賞析4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代·李商隱《夜雨寄北》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歸期難定,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已漲滿秋池。

  什么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釋

  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xiàn)在四川。,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君:對對方的尊稱,等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您”。

  歸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陜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里泛指巴蜀一帶。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當:什么時候。

  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fā)生的。可譯為“一起”。

  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里形容深夜秉燭長談!拔鞔霸捰辍薄拔鞔凹魻T”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于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卻話:回頭說,追述。

  賞析三

  這首詩所反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三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認為在此之前三商隱已有過巴蜀之游。也有人認為它是反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xiàn)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反給妻子更為貼切。

  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huán)境的抒寫,闡發(fā)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思念。后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語言樸實,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跡。與三商隱的大部分詩詞表現(xiàn)出來的的辭藻華美,用典精巧,長于象征、暗示的風格不來,這首詩卻質樸、自然,來樣也具有“反托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問一答,先停頓,后轉折,跌宕有致,極富表現(xiàn)力。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詩前省去一大段內容,可以猜測,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歸故里。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愿望一時還不能實現(xiàn)。首句流露出離別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huán)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從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反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個秋天的某個秋雨纏綿的夜晚,池塘漲滿了水,詩人獨自在屋內倚床凝思。想著此時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憶他們從前在一起的共來生活;咀嚼著自己的孤獨。

  三、四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反托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xiāng),來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后的喜悅。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

  此詩語言樸素流暢,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復出現(xiàn),令人回腸蕩氣!昂萎敗本o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現(xiàn)了作者思歸的急切心情。

夜雨原文及賞析5

  原文: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納蘭性德

  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炎涼。等閑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應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

  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荷裳。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螀。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盼望著銀河的出現(xiàn),入夜的時候卻偏偏下起了悲凄的秋雨。剎那間,園里的蝴蝶和蜜蜂紛紛飛起,匆匆躲避。是暖是寒。入秋夜雨本是等閑之事,但今晚那絲絲點點的雨聲卻令人攪斷柔腸。應該是因為此時正是別離送友的時刻,所以這秋雨才這樣讓人斷腸吧。

  秋夜雨灑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風上畫出的水墨畫。能否請求高高的梧桐樹和燒殘的燈燭細做掂量,不要在此時再添人的愁緒池塘里,荷葉已經被秋風吹殘,那今夜誰來代替荷葉為鴛鴦們遮風擋雨呢?你將上路遠行,從此旅途勞頓,夢醒之時,唯有悲切的寒蟬聲相伴。

  注釋

  木蘭花慢: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督饖Y集》入“林鐘商調”,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仄韻,不同部換葉。

  梁汾:顧貞觀(1637一1714年),又名華文,字華峰,一作華封,號梁汾,江蘇無錫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與納蘭性德相識,從此交契,直至納蘭性德病歿。

  迢遞(tiáo dì):高遠貌。

  清商:古代五音之一,即商音,其調悲涼凄切。此處借指入夜后的秋雨之聲。

  西園:本為園林名,后亦泛指園林。

  麝(shè)粉:香粉,代指蝴蝶翅膀。

  蜂黃:本指婦女涂額之黃色妝飾,此處代指蜜蜂。

  疑將:仿佛、類似。將,助詞。唐王勃《郊園即事》:“斷山疑畫障,懸熘泄鳴琴!

  炎涼:是暖是寒。炎:熱。涼:冷。

  水墨:淺黑色,常形容或借指煙云。疏窗:雕刻有花紋圖案的窗戶。

  瀟湘:本指湘江,或指瀟水、湘水,此處代指竹子。

  倩:倚近、靠近。

  商量:斟酌、思考之意。洪咨夔《念奴嬌·老人用僧仲殊韻詠荷花橫披謹和》:“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蠻素。”

  荷裳(hé cháng):用荷葉做衣服,這里指荷葉。

  羈愁:旅人的愁思。萬疊,形容愁情的.深厚濃重。

  螀(jiāng):即寒蟬,蟬的一種,比較小,墨色,有黃綠色的斑點,秋天出來鳴叫。

  賞析:

  詞的上片,詞人開門見山地表述了他與好友聚少離多的現(xiàn)實,所以分別的時候二人愈加地難分難舍!芭毋y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币粋“盼”字,寫出了容若與友人的期待。只可恨“天有不測風云”,“驚入夜,轉清商”,一場突如其來的秋雨隨風而至,一個“驚”字,語意突轉,盡顯出乎預料之意!芭巍迸c“驚”形成鮮明的對比,詞的感情也由美好的期盼陡然直降,成了失落!罢鲌@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边@場雨來得真的是太突然了,連院子里的蝴蝶都沒有準備好,嚇得四處翻飛,撲棱著翅膀,鱗粉也飄落下來。一不小心,又驚到了無辜的小蜜蜂。這樣一來,園中蜂飛蝶舞,一片慌亂景象。這個氣候真是變化無常,明明之前還是晴朗溫暖,一瞬間就變得風雨交加、陣陣涼寒。這雨浙漸瀝瀝的,連綿不絕下個不停,而且點點滴滴,敲打著心房,纏綿著柔腸!吧踅z絲、點點攪柔腸”,夜雨愁人,上天看到世間的悲苦,流下眼淚,化作雨水,灑落在人間。如果說之前容若還在隱忍著離別的傷心,這一句開始感情便出現(xiàn)了波瀾!皯堑桥R送客,別離滋味重嘗!笔撬陀堰h行,再一次嘗到了離別的滋味,再一次忍受相思之苦。一個“重”字真是盡顯無奈與怨恨。

  到了下片,詞人筆鋒一轉,開始囑咐好友要努力加餐飯,在桂花飄香的時節(jié)要如約歸來!八嬍璐,孤影淡瀟湘”意境很是空淡疏緲。瀟湘和下片開頭“疑將”連在一起看,秋夜雨灑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風上畫出的瀟湘夜雨圖!盀t湘”二字本就是離愁別恨的代名詞,在這里無非是納蘭心事的一種寄托。“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這句子納蘭說得婉轉,窗外夜雨梧桐、屋內泣淚殘燭,怎不讓人傷神。因此納蘭說,能否請梧桐和燈燭細做掂量,莫要此時再添人愁緒!昂缮岩槐伙L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已至秋天,荷塘自然也是一片蕭索,此情此景,像極了李商隱那首《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里的句子:“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钡搅恕皬拇肆b愁萬迭,夢回分付啼螢”,納蘭終于將“送別”二字明寫在了詞面上,“雨夜”“寒蟬”渲染了離別的氣氛,離別后,愁惰萬疊,只恨造化弄人。詞人把這樣的話放在詞末,惜別離愁之意溢于言表。

  全篇都圍繞著“立秋”和“夜雨”展開,從景物著手,用景物烘托,營造離別的氛圍,悲涼凄切之情更為細密深透。

夜雨原文及賞析6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古詩簡介

  《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遙遠的異鄉(xiāng)巴蜀寫給在長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或友人)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全詩構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這首詩是詩人寄給妻子(或友人)的復信。雖然歸期難以約定,但詩人想象中的他日相逢,燭光下共話巴山夜雨的情景,定會給“問歸期”的友人或妻子以慰藉。

  翻譯/譯文

  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歸期;

  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秋池。

  何時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燭花;

  再告訴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注釋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以北。

  2、共剪西窗燭: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燭蕊。

  3、卻話:重頭談起。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抒情。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huán)境的抒寫,闡發(fā)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后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語淺情深,含蓄雋永,膾炙人口,余味無窮。

  有人考證,以為此詩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間入東川節(jié)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時作。但義山入梓幕,與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際,即使王氏仙逝居先,義山詩作在后,在當時交通阻塞和信息不靈的時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詩的內容看,按“寄內”解,便情思委曲,悱惻纏綿;作“寄北”看,便嫌細膩恬淡,未免纖弱。

  《夜雨寄北》,選自《李義山詩集》,是李商隱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詩人寫給遠在北方的妻子的。當時詩人被秋雨阻隔,滯留荊巴一帶,妻子從家中寄來書信,詢問歸期。但秋雨連綿,交通中斷,無法確定,所以回答說:君問歸期未有期。這一句有問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詩人留滯異鄉(xiāng)、歸期未卜的羈旅之愁。詩人與夫人王氏伉儷情深,時刻盼望能速歸故里,與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而此時,只能苦苦思念。詩只有四句,卻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既包含空間的反復對照,又體現(xiàn)時間的回環(huán)跳躍!昂萎敗睘樵O想之詞,設想由實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為設想中回憶的話題,自然成為“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樣的巧妙詩句。

  李商隱的.愛情詩多以典雅華麗、深隱曲折取勝,這首詩,《萬首唐人絕句》中題作《夜雨寄內》,“內”就是“內人”,指妻子。

  首句起筆以“君”直呼對方,以獨特的視角勾畫出一幅夫妻相思溫情脈脈的畫面:親愛的妻啊,你肯定是懷著急切的心情問我歸期是何日,那么,我告訴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這句詩的獨特之處在于詩人以錯位的視角寫相思之情,即對方未必真有信寄來詢問歸期,而是詩人設想妻子思念、詢問歸期。在我國古詩中寫相思之情的詩,往往并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念對方,而是寫對方如何思念自己,通過這種手法委婉地表達詩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過設想妻子在月夜對自己的思念來表現(xiàn)自己對妻子的思念。“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卻把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個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尋味。

  “巴山夜雨漲秋池”直寫自己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也就是寫景。詩人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巴山,秋夜,大雨傾盆。作者對這個環(huán)境作了較為具體的描寫,不僅寫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寫了地下所積之雨。透過寫實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這樣一個氣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漲滿,作者身邊無一個親密的友人,雨驟風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獨、凄涼。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煩,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滿,自然作者的內心情感也洶涌難平。那么,“漲秋池”給人的感覺豈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漲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對妻子無限思念的感情波濤。所以,寫景中又深深地透著寫情,寫的是環(huán)境,但絕不單單是環(huán)境,字里行間流露著一個“情”字。這樣,情景交融就構成了一種藝術境界。

夜雨原文及賞析7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賞析】

  當時李商隱在東川(今四川三臺)節(jié)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擔任書記(相當于現(xiàn)在的秘書)之職,他的妻小卻遠在長安(今陜西西安),長安在巴蜀東北,故稱寄北。

  這是一首樸素的小詩。整首詩明白如話,明朗清新,沒有起興,沒有典故?也不用象征。這在李商隱的詩里并不多見,他大部分作品以詞采“華艷”著稱。這首詩短短四句,只是娓娓道來:你問我何時歸來,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歸期。眼下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綿綿,池塘里秋水已滿。什么時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燭夜談,再來敘說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一般說來,近體詩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復的?墒窃谶@首詩中,作者卻好像刻意地重復著“巴山夜雨”這個短語,而巴山夜雨,也確實成為全詩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意象。這一意象在詩里出現(xiàn)兩次,但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

  第一次出現(xiàn)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漲秋池”中,是詩人現(xiàn)實中的背景,它點明詩人當時所在的時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詩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羈旅情愁的寫照。巴山,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隱時代,還是未被開發(fā)的“凄涼地”,唐代的另一詩人劉禹錫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秋雨綿綿,秋夜漫漫,獨處凄涼之地,詩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瀝瀝,在心頭漫溢。

  行筆至此,那凄苦的秋風秋雨,似乎已浸透紙背,寒入骨髓。然而,詩人此時筆鋒一轉:“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币粋溫馨浪漫的畫面,立刻取代了剛才的凄風苦雨。而此處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遠成一個淡淡的記憶——那迷蒙陰冷的秋夜,仿佛只為烘托西窗下這搖曳的紅燭;那巴山淅淅瀝瀝的雨聲,仿佛只為此時耳畔的喁喁私語伴奏。同樣的巴山夜雨,瞬間變得如此溫情脈脈,令人懷念。幸福也許就是這樣,它需要對比、需要映照,在與過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現(xiàn)時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現(xiàn)吧?用現(xiàn)在人們常說的話,就是“憶苦思甜”。而在李商隱這里,就是與愛妻共剪西窗燭時,依偎一起遙望巴山夜雨。在詩人寫下這樣的詩句的時候,他實際上還是在“此時”遙望“彼時”的幸福,因為巴山夜雨還沒有從現(xiàn)實的背景轉化成回憶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時想象著、憧憬著自己在不遠的未來,可以以那樣的方式,幸福地遙望此時。但即使只是一種對幸福的遙望,也已經讓詩人沉浸在某種幸福之中了。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層詩意的美麗。

  有人考證,認為此詩是作者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七月至九月間,入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時作。那時詩人妻王氏已歿(王氏歿于大中五年夏秋間)。為此,也有人認為此詩是詩人寄給長安友人而非妻子。但李商隱入梓州,與其妻去世,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際,即使王氏去世居先,義山詩作在后,在當時交通阻塞和信息不靈的時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這樣的推測成立,那么這首《夜雨寄北》,實在是一首傷心之作。詩人在巴山夜雨中對幸福的遙望,如果終究沒能在現(xiàn)實里落腳,那它又是以怎樣的傷痛結束?這一切今天的我們已無從知道,只是,當我們今天再讀這首詩時,會不會感動于那樣一種遙望?一邊是天人永隔,一邊還在渾然不知地深情遙望。在那音訊難通的時代,在那生離猶如死別的日子,他們的思念比之現(xiàn)代的情侶,是不是更深摯,更真切?

  詩人是否得到他遙望的幸福,我們不得而知,他也再無交代,但是,他的詩歌至少描述了這樣一種可能:即使在巴山夜雨那樣的愁苦中,幸福,也是可以遙望的。

  【詩人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

夜雨原文及賞析8

  原文

  壽陽曲·瀟湘夜雨

  漁燈暗,客夢回。

  一聲聲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

  古詩簡介

  《壽陽曲·瀟湘夜雨》是元曲作家馬致遠的散曲作品。這是馬致遠寫的一支表達身處天涯,心系故園的“斷腸人”羈旅鄉(xiāng)愁的小令,與《天凈沙·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支曲子將詩詞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曲中,然又自出機杼地描寫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圍:雨夜、孤舟、漁燈中離家萬里的旅人在點點滴滴的雨聲里情不自禁流下“幾行清淚”,這使讀者也不由得產生強烈的共鳴,情景交融,語簡意深,堪稱馬致遠散曲小令中的佳作。

  翻譯/譯文

  江中的漁火若明若暗,我從夢中醒來,是聲聲夜雨滴得人心碎難眠。深夜,在這孤零零的.小舟中離家萬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遠離故鄉(xiāng)的人思鄉(xiāng)的清淚漣漣。

  注釋

 、烹p調:宮調名。壽陽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風”。

 、茷t湘夜雨:曲題!盀t湘夜雨”是宋元人所稱“瀟湘八景”之一。瀟湘:原指湘水與瀟水在零陵的匯合處,后用以指湖南。

  ⑶夢回:夢醒。

  賞析/鑒賞

  這支小令寫的是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親身感受,寫羈旅思鄉(xiāng)之愁。

  這是馬致遠寫的又一支表達身處天涯,心系故園的“斷腸人”羈旅鄉(xiāng)愁的小令,與《天凈沙·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曲中也描寫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圍:雨夜、孤舟、漁燈中離家萬里的旅人在點點滴滴的雨聲里情不自禁流下“幾行清淚”,這使讀者也不由得產生強烈的共鳴。

  此曲的大意是: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聲驚醒,知道自己已離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盞昏暗的燈。夜雨燈光之中,游子難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運,故鄉(xiāng)的親人,不禁落淚如雨,淚水和船外連綿不斷的雨水連在了一起。因此,曲子取名“瀟湘夜雨”是對主客觀情景的統(tǒng)一。

  此曲開篇“漁燈暗,客夢回”兩句寫在水上過夜的情景。瀟湘自古為魚米之鄉(xiāng),故以“漁燈”二字開頭,巧妙地抓住了“瀟湘夜”的特點。同時,一個“暗”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傷的氣氛!翱蛪艋亍钡摹翱汀毕底髡咦灾,此字為下文的思家作了鋪墊!皦舻绞裁,作者未寫。夢回人醒,卻是孤舟夜雨,故下面緊接”一聲聲滴人心碎“。這句寫對深夜雨聲的感受。

  “孤舟五更家萬里”寫了離家之遠,孤身之苦!肮轮邸闭諔棒~燈”,“五更”照應“夢回”,“家萬里”照應“客”。這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寫出了遠離家人的旅客在深夜的孤獨寂寞之感,是為“心碎”之第一層烘托和具體內容的揭示!笆请x人幾行情淚”,再寫出思家的痛苦,它是“心碎”的第二層烘托。聞雨傷心,離情頓生,乃是古代詩詞常用的手法。馬致遠將這種詩詞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此曲,然后有自出機杼,將雨、淚、情、景融為一體。語簡意深,堪稱馬致遠散曲小令中的佳作之一。

夜雨原文及賞析9

  「原文」

  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

  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后。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注釋」

  “一聲梧葉、一點芭蕉”二句:梧桐葉的落下,報道了秋天的到來,秋雨打在芭蕉上發(fā)出的聲音更使人增添了一份愁悶。

  三更歸夢三更后:夜半三更夢見回到了故鄉(xiāng),醒來時三更已過。

  歸夢,夢歸故鄉(xiāng)。

  嘆新豐逆旅淹留:用唐代馬周故事。馬周微時,嘗在新豐受到旅合主人的冷遇。

  枕上十年事:借唐人李泌所作傳奇《枕中記》故事,抒發(fā)自己的'辛酸遭遇。盧生在邯鄲遇道人呂翁,生自嘆貧困,呂翁將一枕頭授予,說:“枕此,當令子榮適如意!睍r店主正蒸黃梁,生夢入枕中,娶崔氏女,生舉進士,累官至節(jié)度使,大破戎虜,為相十年,子孫皆榮貴,生年逾八十而卒。至此生醒,時主人所蒸黃梁尚未熟。

  「賞析」

  這首小令寫游子思鄉(xiāng)。他孤獨一人在羈旅中,回首往事,思念雙親。

  這時秋風吹落梧桐樹葉沙沙作響,好象向人們報道秋深的消息,又加上秋雨一聲聲打在芭蕉葉上,滴滴點點,更增加了這悲秋和思鄉(xiāng)之情。

夜雨原文及賞析10

  原文: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xiāng)。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xiāng)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賞析

  這首詩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體詩,它共有七句話,前四句大量的重復用字,也并不合乎詩歌的習慣。意像的描寫被放在了敘事之后,全詩沒有比喻、沒有用典,也沒有大量的興、比之作,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格律的羈絆,用最直白的語言,抒發(fā)了最真摯的情感。

  開頭開門見山的寫出了所要記敘的事情,好像是憋悶了許久的言語沖口而出,強烈的感情色彩也在無需意像的渲染的情況下,立刻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四句話形式上兩兩相同,但情感上卻是層層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遠,都是平平的概述,點到為止,并沒有提及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則重點寫到了思念,寫到思念的程度,也并沒有深寫。行文至此,全詩的中心已經點明框架,已經明晰,但是還只是一幅,如果用畫畫作比的話,構圖,或者說是工筆前的白描圖,線條簡潔而有力。第三句是對第一句的擴充和延伸,鄉(xiāng)遠遠的程度,對故鄉(xiāng),更準確的說是對故鄉(xiāng)的生活,故鄉(xiāng)的人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對第二句的擴充和延伸。一、三句是寫實,故鄉(xiāng)、人都是客觀存在的。二、四句是寫虛,回憶中的事和肝腸絞痛的感覺是詩人主觀的感情。一實,一虛,把氣氛渲染開來,行文至此,白描已經被染,出現(xiàn)了淡淡的色彩,陰陽、冷暖色初步分明了。詩人付與“人”一個“隔”,付與“事”一個“結”字!案簟薄ⅰ敖Y”都是冰涼涼的字眼,給人一種一對火熱的戀人被活生生分扯開來的感覺。這兩個字的妙處就在于詩人用兩個冰冷的字寫出了自己火熱的情感,而火熱又敗于冰冷,這時引出自己肝腸絞痛的'感覺顯得自然,又打動了讀者。在這里,詩人又用了一個打動人的動詞“瞻望”。鄉(xiāng)遠,豈是瞻望可以望見的,可是還要望,縱是眼望不見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鄉(xiāng)的戀人身畔。

  前面,是對一個長時間一直以來狀態(tài)的寫,從“況此”一句開始,詩人就開始描繪一個夜雨的場景了。

  作者在描寫本詩題目所寫的夜雨的場景的時候,卻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兩句話二十個字。但這二十個字確實稱的上是一字一珠。這兩句話不寫思,不寫念,不寫人,不寫事,只是用簡潔的言語描繪了許多意像,燈、堂、天、風雨。一個況字說明這四句所描寫的這些是在前四句的前提上進一步增加的。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的思念上增加的。一個“況”字就替代了千言萬語的心理描寫,可謂大師之作。“夜”是時間,在“夜”之前詩人用了一個名詞作形容詞來形容“夜”,“殘燈”。燈從晚上點,點到殘,一定已是深夜。詩人夜不能寐,久久的思念著心中的戀人。殘燈昏暗的光下,長長的燈芯使光閃爍著,詩人在這情景下怎能不傷心呢?沒有言自然顯得寂靜,寂靜使屋子顯得“空”,顯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的缺少家具,而是因為缺少“人”。夜雨同話五更的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寫出詩人心中的悵然若失!扒锾臁薄拔磿浴薄帮L雨”更是融情于景。秋雨往往給人一種寒氣襲人的感覺,殘燈是不會給詩人任何溫度的,“蒼蒼”二字既是對風雨的描寫,又是詩人此時的心境。這兩句,不著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詩人的思念之情著色,行文至此,分染過的白描已經基本上上好了顏色。

  最后一句話,可謂畫龍點睛之筆,又是直抒胸意的寫法,把全詩像一首曲子一樣,推向高潮,曾在一書里看到這樣的話,“忘字對于相愛又不能在一起的男女來說,是最殘酷的漢字”。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詩人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就在這無果的結局中謝幕,無數(shù)的思念,向何處傾訴。行文至此,一幅杰作完成了。

  整首詞貫穿著白居易的大、簡、妙風格,雖是寫愛情,寫思念,但不像多數(shù)愛情詩一樣婉約,它大氣、又不失細膩,這不是刻意為之,而是一種情感之至,一種渾然天成。

夜雨原文及賞析11

  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炎涼。等閑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應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荷裳。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螀。

  注釋

 、倥毋y河三句:迢遞,高遠貌。清商,古代五音之一,即商音,其調悲涼凄切。此處借指入夜后的秋雨之聲。此三句是說盼望著高遠的天河出現(xiàn),入夜卻偏偏下起了悲凄的秋雨。

 、谡鲌@三句:西園,本為園林名,后亦泛指園林。 麝粉,香粉,代指蝴蝶翅膀。蜂黃,本指婦女涂額之黃色妝飾,此處代指蜜蜂。這三句是說秋風乍起,園中蜂飛蝶舞,一片凄涼之景象。亦暗喻仕途之炎涼變幻。

 、鄣乳e二句:意謂入秋夜雨本來是為等閑之事,但今夜那絲絲點點之聲卻令人攪斷寸寸柔腸。

  ④疑將二句:疑將,仿佛、類似。將,助詞。唐王勃《郊園即事》:“斷山疑畫障,懸溜泄鳴琴。” 疏窗,雕刻有花紋圖案的窗戶。瀟湘,本指湘江,或指瀟水、湘水,此處代指竹子。

 、葙灰蝗~三句:倩,倚近、靠近。商量,斟酌、思考之意。洪咨夔《念奴嬌·老人用僧仲殊韻詠荷花橫披,謹和》:“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蠻素!

  ⑥荷裳:荷葉。

 、邚拇硕洌阂庵^你將上路遠行,從此以后旅途勞頓,離憂惱人,當夢醒的時候,唯有悲切的寒蟬聲相伴了。 萬疊,形容愁情的`深厚濃重。 螿( jiāng ) , 蟬。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送別本是傷感的事,而這里所作的送別又偏偏是在“立秋夜雨”之時,這就更加愁上添愁了。詞則是緊緊貼合著“立秋”和“夜雨”之題面展開鋪敘,傷離怨別之意,悲涼凄切之情更為細密深透。

夜雨原文及賞析12

  【原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賞析二】

  《夜雨寄北》,選自《李義山詩集》,是李商隱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詩人寫給遠在北方的妻子的。當時詩人被秋雨阻隔,滯留荊巴一帶,妻子從家中寄來書信,詢問歸期。但秋雨連綿,交通中斷,無法確定,所以回答說:君問歸期未有期。這一句有問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詩人留滯異鄉(xiāng)、歸期未卜的羈旅之愁。詩人與夫人王氏伉儷情深,時刻盼望能速歸故里,與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而此時,只能苦苦思念。詩只有四句,卻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既包含空間的反復對照,又體現(xiàn)時間的回環(huán)跳躍!昂萎敗睘樵O想之詞,設想由實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為設想中回憶的話題,自然成為“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樣的巧妙詩句。

  李商隱的愛情詩多以典雅華麗、深隱曲折取勝,這首詩,《萬首唐人絕句》中題作《夜雨寄內》,“內”就是“內人”,指妻子。詩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滿了深深的懷念之情。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全詩構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是詩人身居遙遠的異鄉(xiāng)巴蜀寫給他在長安的妻子的詩(或寫給友人)。李商隱對妻子的愛很真摯,他們結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詩人到處飄泊,也不能和妻子經常團聚。俗話說:小別勝新婚。李商隱與妻子的分別卻常常是久別,因而對夫妻恩愛、相思情長就體會的更深、更強烈。在其筆下就呈現(xiàn)出“春蠶吐絲”、“蠟炬成灰”般的摯著熱烈,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這首小詩寫得明白如話,不用典故,不用比興,直書其事,直寫其景,直敘其話;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蘊無限深情于質樸無華的詞語之中,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筆以“君”直呼對方,以獨特的視角勾畫出一幅夫妻相思溫情脈脈的畫面:親愛的妻啊,你肯定是懷著急切的心情問我歸期是何日,那么,現(xiàn)在我告訴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這句詩的獨特之處在于詩人以錯位的視角寫相思之情,即對方未必真有信寄來詢問歸期,而是詩人設想妻子思念、詢問歸期。在我國古詩中寫相思之情的詩,往往并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念對方,而是寫對方如何思念自己,通過這種手法委婉地表達詩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過設想妻子在月夜對自己的思念來表現(xiàn)自己對妻子的思念!熬龁枤w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卻把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個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尋味。

  “巴山夜雨漲秋池”直寫自己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也就是寫景。詩人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巴山,秋夜,大雨傾盆。作者對這個環(huán)境作了較為具體的描寫,不僅寫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寫了地下所積之雨。透過寫實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這樣一個氣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漲滿,作者身邊無一個親密的友人,雨驟風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獨、凄涼。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煩,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滿,自然作者的內心情感也洶涌難平。那么,“漲秋池”給人的感覺豈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漲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對妻子無限思念的感情波濤。所以,寫景中又深深地透著寫情,寫的是環(huán)境,但絕不單單是環(huán)境,字里行間流露著一個“情”字。這樣,情景交融就構成了一種藝術境界。

  本詩寫了兩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實寫,第二次是虛寫、想象與妻子團圓,“共剪西窗燭”時再回憶起巴山夜雨情景。

  如果說前兩句是實寫當前景的話,那么后兩句則是虛寫未來情。詩人在秋雨綿綿之夜,觸景生情,展開想象的翅膀,用豐富而自然的聯(lián)想來表現(xiàn)他們夫妻的恩愛之情。詩人在此選取了兩種情態(tài):一個是動態(tài)“共剪”,一個是語態(tài)“卻話”。“共剪西窗燭”,具體細膩而又無限傳神地描繪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圖,一個“共”字極寫了親昵之情態(tài)。而“何當”一詞卻又把詩人描繪的美景推向了遠方,推向了虛處。這美景原來不過是詩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時重回溫柔鄉(xiāng)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這是多么殘酷的事情,又是多么無奈的事情。這一句,字字含情,卻又不著一個“情”字,表達非常含蓄。

  傳情莫過于語言,“言為心聲”,詩人想象夫妻二人團聚在一起,秉燭夜話,進行心靈的交流!皡s話”是回溯追想,詩人此時設想彼時,而彼時正談論此時,談論的是巴山夜雨之時的思念之情。在這首短小的四句詩中兩處出現(xiàn)“巴山夜雨”的字樣,這種情況在一般的古詩中是絕少見的,

  形象、細膩、含蓄、深刻,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詩人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

夜雨原文及賞析13

  原文: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

  宋代:蘇軾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譯文: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三更時分,夜雨點灑在梧桐樹葉上,那淅淅瀝瀝的雨聲將我從好夢中驚醒,夢中場景再也找尋不到。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涼知道秋天已經來到,更是聽到寒蛩不停地叫著,似乎在催促婦人快紡布。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夢中來時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現(xiàn)在眼前,我似乎還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酒杯面前一定有詢問你的人,是為了訴說離別之后的心緒。

  注釋: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mì)處。夜涼枕簟(diàn)已知秋,更聽寒蛩(qióng)促機杼(zhù)。

  木蘭花令:詞牌名,雙調,五十六字,七言八句,上、下片名四句三仄韻。造口:又名皂口,江西萬安縣西南六十里處,濱贛江。子由:作者弟弟蘇轍之字。才叔:不詳。三更:夜半十一時至翌晨一時,言夜深。無覓處:無地有可探尋。。褐裣。蛩:蟋蟀,又名促織。促:催促。機杼:織布機與梭子,這里代指織布。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歷歷:清楚明白。尊:通“樽”,酒杯。問君人:知心人問你。心與緒:心思、心事。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寫夜半驚魂,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涼之離情苦,下片為路途上的美好回憶。全詞點化運用前人詞句,巧妙傳達了思弟之離情苦。寓情于景,于物有情;如夜涼知秋,如寒蛩促機;樸中見真,實中見情。然而,仍不免有“驚魂未定”,“豈謂天幸,得存此生”的余悸潛于詞中。

  上片寫夜半驚魂,向子由袒露如秋涼之離情苦。詞是從“梧桐葉上三更雨”寫起的。他巧妙地點化運用了唐代溫庭筠《更漏子》詞來抒發(fā)其貶怨離情的`。詞是這樣寫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睙o獨有偶。也正是夜半三更,一場秋雨,驚破了東坡的夢魂。溫說:“不道離情正苦”,作者說:“驚破夢魂無覓處”。除了“離情”,他眼前一切皆空。京都無處覓,“窮達”成幻影。

  “夜涼枕覃已知秋,更聽寒蟄促機抒。”名寫秋涼,實寫人涼。進一步從感覺上和聽覺上渲染了他此時此地的凄涼心境。秋夜本來含有涼意,睡在竹床上更覺冰涼,感到大自然的寒秋到來了,人世間的寒秋到來了。然而,此時作者又產生了泰然心態(tài),聽到了一種特別親切和諧的聲音:“更聽寒蛋促機杼!睎|坡前往惠州,身不由己,處境蒼涼。在此窘況下,他首先想到的竟然是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竟然如寒蟄那樣催促著農婦早起織布。這是東坡愛民的可愛的品格。

  下片,為路途上的美好回憶。在上半夜人睡時,“夢中歷歷來時路”。走這條遙遠而漫長的路,要歷經河北、河南、江蘇,然后進人江西。一路風塵,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到達虔州,還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飲享受。宴會雖小,可雄風不減當年。

  “江亭醉歌舞”,“尊前”又遇知己人。“別來”不尋常,人人必有“心與緒”。三句不離行,仍是和友人話兄弟情、未竟業(yè)。最后一語,與上片最后一語照應,如出一轍,實為作者出世思想的進一步升華。時至暮年,作者仍壯心不已,誠為可貴。

夜雨原文及賞析14

  原文:

  瀟湘夜雨·燈詞

  宋代:趙長卿

  斜點銀釭,高擎蓮炬,夜深不耐微風。重重簾幕,掩映堂中。香漸遠、長煙裊穟,光不定、寒影搖紅。偏奇處、當庭月暗,吐焰為虹。

  紅裳呈艷,麗娥一見,無奈狂蹤。試煩他纖手,卷上紗籠。開正好、銀花照夜,堆不盡、金粟凝空。丁寧語、頻將好事,來報主人公。

  譯文:

  斜點銀釭,高擎蓮炬,夜深不耐微風。重重簾幕,掩映堂中。香漸遠、長煙裊穟,光不定、寒影搖紅。偏奇處、當庭月暗,吐焰為虹。

  紅裳呈艷,麗娥一見,無奈狂蹤。試煩他纖手,卷上紗籠。開正好、銀花照夜,堆不盡、金粟凝空。丁寧語、頻將好事,來報主人公。

  注釋:

  斜點銀釭(gāng),高擎(qíng)蓮炬,夜深不耐微風。重重簾幕,掩映堂中。香漸遠、長煙裊(niǎo)穟(suì),光不定、寒影搖紅。偏奇處、當庭月暗,吐焰為虹。

  銀釭:銀燈。蓮炬:指蓮花燈。裊:煙篆繚繞上騰貌。穟:同“穗”,本為禾穗,這里借指燈燭芯。

  紅裳呈艷,麗娥一見,無奈狂蹤。試煩他纖手,卷上紗籠。開正好、銀花照夜,堆不盡、金粟(sù)凝空。丁寧語、頻將好事,來報主人公。

  紅裳呈艷:形容燈燃得好。金粟:指燈花呈金黃色顆粒狀。丁寧語:結燈花時,有小爆炸聲,好象丁寧語。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上片寫油燈點燃的情景。寫出了華燈初張、燈火照明、光焰正旺等情況。下片寫燈花結彩。飛蛾撲焰,銀花黑夜。末以“丁寧語”兩句,借俗傳喜兆作結。全詞語言形象,對仗工麗,描寫細膩,意境優(yōu)美。

夜雨原文及賞析15

  六曲闌干三夜雨,倩誰護取嬌慵?蓱z寂寞粉墻東,已分裙釵綠,猶裹淚綃紅。

  曾記鬢邊斜嬌下,半床涼月惺忪。舊歡如在夢魂中,自然腸欲斷,何必更秋風。

  譯文

  家里已經下了三夜的雨,誰來保護這亭園里嬌弱的秋海棠?可惜粉墻的東邊寂靜無人,秋海棠花綠萼已分,紅花上帶著雨滴,好像哭泣的美人一樣。

  還記得海棠花曾在她的鬢邊嬌下,那時她睡眼惺忪,靜靜感受著這半床月亮的清涼一往日的歡樂時光仿佛在夢中,還沒等秋風吹起,我就已經痛斷肝腸。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唐教坊曲,為雙調小令。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塞上:塞邊,邊界上。

  家報:家中信息。

  秋海棠:又稱“八月春”、“斷腸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屬秋海棠科。此花葉大棵矮,背有明顯的紅絲,花小,聚生、粉色。

  六曲闌干:指代亭園。

  嬌慵(yōng):柔弱倦怠的樣子,這里指秋海棠花。此系以人擬花,為作者想象之語。

  粉墻:用白灰粉刷過的墻。

  裙衩(chà):裙子和頭釵都是婦女的衣飾,這里以女子綠色裙衩比喻秋海棠綠色的枝葉。

  綃(xiāo)紅:生絲織成的薄紗、薄絹。

  惺忪(xīng sōng):形容剛剛睡醒,神志、眼睛尚模糊不清的樣子。

  舊歡:指往日的歡樂情懷。

  賞析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秋,納蘭出訪塞外途中收到家書,得知家中秋海棠花已開,離愁別緒頓時涌上心頭。作者由此花而賦此詞,表達了鄉(xiāng)關客愁、相思難耐、柔腸寸斷的心情。

  創(chuàng)作背景

  詞前“塞上得家報云秋海棠開矣賦此”寥寥十三個字,如云出岫,把納蘭心中的孤寂感表達得淋漓盡致。離人在異鄉(xiāng)收到了家書,也許一低頭便柔腸寸斷了。

  上片化虛為實,從想象中嬌筆,寫家中“粉墻東”那“嬌墉”、“寂寞”的秋海棠經“三夜雨”后,嬌艷地開放。秋海棠香艷而多情,想來納蘭每每看見時必會想起心上人!耙逊秩柜镁G,猶裹淚綃紅”,花朵嬌紅,枝葉青綠,像極了紅衫綠裙的.美人佇立在粉墻下。許多男人形容女子容貌時都愛說“花似人艷,人比花嬌”,似乎很矯情?烧嬲貝凵,某位女子真正地烙于體的心上時,就會懂得那一低頭的風情,似花枝輕搖,又似花露滾嬌。而納蘭的妻子優(yōu)雅清麗,一如隨風扭動腰肢的秋海棠般嬌而不艷。

  下片轉入追懷往昔,描繪了往日的美好時光和此時“腸欲斷”的凄苦之情。一句“曾記鬢邊斜嬌下,半床涼月惺忪”,表現(xiàn)出愛妻在納蘭心中就如夢幻中的仙子。詞中寫道:明明夜已深,她卻不知為何突然醒了,半抬的睡眼惺忪著,白日里摘下的秋海棠仍在鬢邊垂著,清冷的月光傾瀉半床,好像才從仙境而來的仙子,嬌媚慵懶!芭f歡如在夢魂中”,眼前的這一切是真還是假,是實還是虛,恐怕納蘭自己也無法分辨,愛妻的模樣早已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上。舊愛已逝,新歡如何,或許這位續(xù)娶的夫人深深地愛著納蘭,看到明媚的花兒開了,趕緊摘一朵垂于鬢下,歡喜地為夫君寫去家書,小女兒的情態(tài)躍然紙上。海棠還是那枝海裳,可她怎知自己那鬢垂海棠花的模樣像極了夫君昔年的舊人。塞外西風呼嘯,連著天際的枯黃令離人更加愁苦。詞的最后寫道:身在塞外,心里卻時刻惦念著家中。逝去的時光只能在夢中再相見,而如今早已肝腸寸斷,秋風又何必再來滋擾。

  通篇以花喻人,以人喻花,拿捏得當,既是極力描寫烘托寂寥苦澀之意,也不顯得矯揉造作,十分自然。

  作者介紹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夜雨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秋夜雨·秋夜原文、賞析08-09

水仙子·夜雨原文及賞析10-20

夜雨寄北原文翻譯及賞析02-16

壽陽曲瀟湘夜雨原文及賞析09-21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原文及賞析10-24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原文注釋與賞析03-18

夜雨寄北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20

呂本中《夜雨》的譯文與賞析05-12

閨怨原文賞析08-09

《鹿柴》原文及賞析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