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霜降的傳統(tǒng)習俗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意味著過了這個節(jié)氣,寒冷的冬天日漸來臨。在這秋冬交替的時節(jié),又有怎樣的民趣民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霜降的傳統(tǒng)習俗,一起來看看吧!
霜降的傳統(tǒng)習俗有哪些
霜降的習俗是多種多樣的,如吃蘿卜、吃柿子、登高望遠、喝菊花、送芋鬼、掃墓等等。
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jié)要吃紅柿子,在當?shù)厝丝磥,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柿子雖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時候也要適量,每次最好不要超過100克;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緩、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登高
霜降時節(jié)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云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
登高的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時,要沉著,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傷;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關節(jié)受傷或肌肉拉傷。登高過程中,應通過增減衣服來適應溫度的變化;休息時,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和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扣,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
對于老年人來說,應帶根手杖,這樣既省體力,又有利于安全。在爬山時要注意力集中,并注意腳下石頭是否活動,以免踏空。在陡坡行走時,最好采取“之”字形路線攀登,這樣可緩解坡度。
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jié)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xù)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jié)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送芋鬼
霜降送芋鬼是廣東高明地區(qū)地區(qū)流行的習俗。每年在霜降時節(jié),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nèi)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nèi)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shù)胤Q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辟兇迎祥。
掃墓祭祖
我國是禮儀之邦,以孝為先是我國傳統(tǒng)美德,很多節(jié)日慶典都是為了祭祖緬懷先人。在霜降這個季節(jié),有的地區(qū)也有掃墓祭祖的習俗。據(jù)《清通禮》中說:“歲寒食及霜降節(jié),拜掃擴荃,屆期素服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霜降的來歷
大家都知道,秋天過后便是冬天,而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是秋天到冬天的過渡。每年的這個時候,氣溫會驟降,晝夜溫差達到最大,部分地區(qū)夜晚的地面溫度甚至達到零度以下,植物表面和空氣中的水蒸氣因為低溫的緣故,會結(jié)成六邊形的白色霜花,這就是“霜降”名稱的由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于霜降的說法是: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jié)為霜矣。意思就是天氣漸冷,使得露水都結(jié)成了冰霜。
霜降天氣特點
霜降節(jié)氣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前后。這時節(jié)冷空氣南下,天氣越來越凍,我國南方地區(qū)晝夜溫差變化較大;而北方部分地區(qū)溫度已降到0攝氏度以下,如東北地區(qū)的北部、內(nèi)蒙古東部和西北地區(qū)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qū),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干燥,氣溫漸漸轉(zhuǎn)冷。而在霜降后,晝夜溫差更大,早晚天氣很冷,中午則比較熱。秋燥明顯。霜降過后,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
“霜降霜降,露結(jié)為霜”,但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露結(jié)為霜”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露滴凍結(jié)而成的凍露,是堅硬的小冰珠。而霜凍是指由于溫度劇降而引起的作物凍害現(xiàn)象,其致害溫度因作物、品種和生育期的不同而異;而形成霜,則必須地面或地物的溫度降到0℃以下,并且貼地層中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要達到一定程度。
因此,發(fā)生霜凍時不一定出現(xiàn)霜,出現(xiàn)霜時也不一定就有霜凍發(fā)生;但是,因為見霜時的溫度已經(jīng)比較低,要是繼續(xù)冷卻,便很容易導致霜凍的發(fā)生。
霜降的傳統(tǒng)習俗
泉州、福建——柿子
泉州老人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福建人習慣在“霜降”前后買上幾斤回家慢慢品嘗。還有的地方說法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可見,很多地方在“霜降”節(jié)氣都熱衷于吃柿子。
柿子有什么功效呢?柿子不但具有澀腸、潤肺、止血、和胃,還可以補虛、解酒、止咳、利腸、除熱、止血,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被譽為“最甜的金果子”。而且霜降節(jié)氣之后,被霜打過的柿子更是絕佳的美味,既好吃又不貴,還能滋補身體。
不過,柿子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鈣、鋅、鎂、鐵等礦物質(zhì)形成不能被人體吸收的化合物,使這些營養(yǎng)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導致這些礦物質(zhì)缺乏。又因為柿子中含糖較多,所以人們吃柿子比吃同樣數(shù)量的蘋果、生梨更有飽腹感,從而會影響食欲,并減少正餐的攝入。一般認為,不在空腹的情況下,每次吃柿子不超過200克為宜。
閩南臺灣——老鴨湯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每到霜降時節(jié),閩臺地區(qū)的鴨子就會賣的非;鸨,有時還會出現(xiàn)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
凡體內(nèi)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zhì)虛弱,食欲不振,發(fā)熱,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秋季老鴨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鈣、磷、鐵等,而且性寒涼,最適合體熱上火的人,對女性尤其有滋陰養(yǎng)顏的功效。
山東霜降吃蘿卜
山東農(nóng)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秋后蘿卜賽人參。蘿卜是種家常菜,也被認為是秋冬的看家菜之一。生吃,涼拌著吃,做成熱菜、湯飲、粥品、主食,甚至還能做成藥膳。白蘿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蘿卜一是下氣,解腹脹之圍;二是白蘿卜入肺,肺應秋季,白蘿卜可以加強肺的“肅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腸運動,“肺與大腸相表里”。
蘿卜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具有促進新陳代謝作用,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積,可以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wěn)定血壓,能夠防治高脂血癥、脂肪肝、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對于脾虛便溏、大便不成形腸蠕動亢進的病人應該慎用,或加入少量生姜之后食用。
白蘿卜、青橄欖各適量,煎水代茶飲,預防治療流行性感冒;生白蘿卜250g米醋適量。將蘿卜洗凈切成小的薄片,放花椒、食鹽少許,加米醋浸4小時即可。食用時淋香油,佐餐食用,每日2次,辛涼解表,消食解毒。用于治療便秘、高脂血癥、脂肪肝、冠心病、動脈硬化等,也用于預防流行性感冒。
廣西玉林——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這里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卜,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牛肉富含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和維他命B群包括煙酸,維生素B1和核黃素,且是鐵的最佳來源。此外,牛肉脂肪含量較低,精牛肉平均脂肪含量僅為6%,而嫩牛肉只含適量的脂肪是健康均衡飲食的基本組成部分,熱衷減肥的人可以適量食用牛肉以保持體力。
霜降的習俗
1、吃喝玩樂類習俗
●秋獵
季秋之際,山間各種飛禽走獸都已相當肥碩,到霜降時節(jié)時,草木枯黃、掉落,鳥獸不易躲藏,山澤路徑也較為容易辨認,非常適宜打獵。
所以在過去,年輕力壯的人常帶著獵具和鷹犬,在霜降時節(jié)大舉進行狩獵。在林深樹茂的地方,不管是平原還是山谷,都可以圈定一處,稱之為圍場。狩獵者均從兩邊合圍,由遠及近,合圍獵物。故而秋獵又稱“圍獵”,古時皇家在每年季秋都會組織圍獵,根據(jù)獵物多寡,以獎賞優(yōu)秀子弟。
●吃柿子
在我國南方很多地區(qū)都有在霜降時節(jié)吃柿子的習俗,這是因為柿子大多在霜降前后成熟,此時的柿子皮薄肉厚,味道鮮美,除了其不錯的食用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之外,又因為柿子具有潤肺、清熱、生津等功效,所以柿子成為霜降時節(jié)的特色節(jié)令水果。俗語云“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比藗冋J為在霜降時節(jié)吃柿子,在冬天就不會感冒流鼻涕。久而久之也就成了習俗。
●賞楓賞菊
霜降過后,就是賞楓葉的好時節(jié),楓葉遭霜凍過后,葉片更加火紅鮮艷,如錦繡般燦爛,杜牧在《山行》一詩中曾有“霜葉紅于二月花”之說。
國內(nèi)以楓葉美景著稱的景點有南京的棲霞山、蘇州的天平山,以及北京的香山。夕陽西下,紅葉參差交錯,極目遠眺,仿佛熊熊燃燒的火海,十分壯觀。
霜降時節(jié),菊花正開,所以霜降過后的第一場霜又被稱為菊花霜,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等活動。
賞楓葉和菊花可以算作秋天的一大視覺盛宴以及美的享受。
2、祭祀類習俗
●迎霜降(祭旗纛)
據(jù)《浙江志》記載,在浙江富陽縣這個地方:
“霜降前一日,縣令命捕職查點民壯保甲,揚兵大道,民多往觀,謂之迎霜降。”
古時的江蘇常州府武進縣教場演武廳旁的旗纛(dāo)廟也有隆重的收兵儀式。江蘇人厲秀芳在《真州竹枝詞引》中就有相關記載:
“霜降節(jié)祀旗纛神,游府率其屬,枯盔貫鎧,刀矛雪亮,旗幟鮮明。往來于道,謂之‘迎霜降’!
在清朝之前,按古俗,立春之日為開兵之日,至霜降日則為收兵之期。故而在霜降前夕,府縣的武官總兵都要穿戴盔甲,佩兵器列隊前往旗纛廟舉行收兵儀式,迎接霜降,以求拔除邪祟,祈愿天下太平。
●掃墓祭祖
在古時候,在霜降時節(jié),人們還需要去掃墓,在《清通禮》中就有關于霜降掃墓祭祖的記載:
“歲寒食及霜降節(jié),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在每年寒衣節(jié)和霜降節(jié),人們?nèi)ゼ腊葑嫦攘昴,并且去除周邊的一應雜草,所以叫作掃墓。時至今日,雖然霜降日掃墓的習俗已經(jīng)不在,但十月初一的寒衣節(jié)卻一直延續(xù)至今。
●送竽鬼
這一習俗主要盛行于廣東佛山高明地區(qū)。在霜降時節(jié),人們用土塊或是瓦片堆成河內(nèi)塔的形狀,而后在塔中放入柴禾點燃,燃得越旺越好。等到瓦片燒紅后,再將河內(nèi)塔推倒,用燒熱的瓦片熱熟紅薯或是芋頭,這個環(huán)節(jié)叫作“打芋煲”。接著再將砌河內(nèi)塔的瓦片和土塊丟到村外,這個環(huán)節(jié)稱作“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辟兇納吉,祈求平安。
霜降的6大習俗
習俗一: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了霜降這一節(jié)令的雅事!八抵畷r,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古人眼里,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
習俗二:拔蘿卜
在山東地區(qū),有句農(nóng)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所以山東人霜降的時候愛吃蘿卜。農(nóng)諺有“霜降蘿卜”一說,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溫差大,露地蘿卜不及時收獲將出現(xiàn)凍皮等情況,影響蘿卜品質(zhì)和收成。
習俗三: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jié)要吃紅柿子,在當?shù)厝丝磥,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而且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yǎng)價值高。
習俗四:登高
中國古代有霜降時節(jié)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鍛煉肺的功能,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令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陰霾、悲秋的情緒可一掃而光。天高云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對心身都是一種極大的愉悅和放松。
習俗五:吃牛肉
霜降時節(jié),古時不少地方都有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這里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肉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卜,或是牛腩煲之類的食物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可以適當多吃些。
牛肉富含蛋白質(zhì),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fā)育及術后,病后調(diào)養(yǎng)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吃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jié)的補益佳品。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yǎng)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于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羊肉是一種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膽固醇含量低、肌肉纖維細、肉質(zhì)醇香的理想肉食品。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羊肉性干熱,能增強人體熱量,具有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的功效,是冬季進補的佳品。
兔肉的優(yōu)越性主要在于蛋白質(zhì)含量高,脂肪含量僅為0.4%,比雞肉還低,只相當于牛肉的5%,熱量不到牛肉的一半,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也很豐富。對于愛美者來說堪稱佳肴,既美容又減肥,在肉食中獨樹一幟。
習俗六:吃鴨子
閩南民間在霜降這一天,要吃補品,也就是北方常說的“貼秋膘”。閩南有一句諺語,叫作“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鴨是餐桌上的上乘肴饌,也是人們進補的優(yōu)良食品。中醫(yī)認為鴨肉是具有補益氣陰,和胃消食,利水,解毒的功效。
二十四節(jié)氣霜降的民間傳統(tǒng)習俗
賞楓
楓遭霜侵后葉子火紅,色彩鮮艷,燦如錦繡。古人曾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國內(nèi)如蘇州的天平山、南京的棲霞山,都以楓葉美景著稱。夕陽西下,紅葉參差交錯,馳目遠眺,仿佛珊瑚火海,十分壯觀。
牧羊
羊奶、羊肉和羊毛,都可供食用或使用。品種好的奶羊,產(chǎn)乳量很大,堪稱為貧民的乳牛。國內(nèi)如山西長子等地,牧羊人一般在秋天殺羊賽神,預祝來年羊群擴大,并將祭品分發(fā)給族人。貧困無羊的,可蒸面糕,將其做成羊的形狀代替。
斗鵪鶉
霜降后斗鵪鶉,在南北方都很盛行!侗本q華記》中說北方的人在霜降后斗鵪鶉,人將鵪鶉籠在袖中,如同捧著珍寶。南方大多在晚上斗鵪鶉,決勝負?季康娜擞貌示w做平底袋,以皮手套將鵪鶉把在袖中,以此作為消遣。清代的蔡鐵翁有詩道:“辛苦霜天斗瘦鶴!
斗牛
斗牛時,遠近的男女無不盛裝艷抹,集會觀戰(zhàn)。此日兩寨的民眾,吹銅號,鳴蘆笛,放鐵炮,張傘,列旗,簇擁著斗牛進人決斗場,儀式極為莊嚴。
霜降一般溫度是多少度
平均氣溫為10℃~20℃
陸游在《霜月》中寫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闭f明寒霜出現(xiàn)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沒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會凝結(jié)在溪邊、橋間、樹葉和泥土上,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說“濃霜猛太陽”就是這個道理。
霜降節(jié)氣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qū),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jié)氣。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jié),才能見霜。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shù)也就不一樣了。霜降時節(jié),涼爽的秋風已吹到花城廣州。東北北部、內(nèi)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
霜降節(jié)氣講究事項
預防秋燥
秋季風干物燥,如果此時不注重養(yǎng)生保健的話,燥邪就會損傷人體津液,其癥狀為唇干、鼻干、口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結(jié)、肌膚干燥甚至會出現(xiàn)皸裂
預防濕邪
健康養(yǎng)生專家指出,進入霜降節(jié)氣后,就應該預防濕氣邪佞給身體帶來的危害了。
預防秋郁
霜降過后,小草開始枯黃,樹葉開始飄落,凄風慘雨的。此時人們會因為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得憂思起來,如果調(diào)理不當,極易誘發(fā)抑郁癥,會出現(xiàn)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抑郁不樂等不良情緒。
注意溫差
室內(nèi)的溫度及濕度要適宜。室溫過高,則會覺得煩悶、疲倦。室溫過低,則肌肉緊張、畏縮、不愿活動。
【霜降的傳統(tǒng)習俗】相關文章:
霜降的傳統(tǒng)習俗10-16
霜降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03-11
霜降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10-14
霜降有什么傳統(tǒng)習俗10-13
二十四節(jié)氣霜降的民間傳統(tǒng)習俗10-20
春分傳統(tǒng)習俗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