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蟬》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蟬》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蟬》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蟬》教案1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以樹上的螳螂欲捕蟬,不知身后的黃雀即將啄食的故事,告誡吳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顧不得身后隱患是危險的。吳王聽后明白過來,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課文的第二段是重點,而明白本課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特點及少年講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能聯(lián)系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課前準備:
寫有詞語的黑板,光盤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清課文脈絡。
一、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寓言故事,板書:寓言故事
2、請大家回憶一下,什么是語言故事?
。ㄍㄟ^一個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3、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濫竽充數(shù)掩耳盜鈴自相矛盾揠苗助長
4、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寓言故事,題目是——螳螂捕蟬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請大家?guī)е@個問題自學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讀,正音
勸阻瞄準毫不介意螳螂捕蟬隱伏念頭不堪設想乘虛而入
侍奉固執(zhí)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諸侯得獎
2、理解詞語意思
諸侯:古代帝王統(tǒng)轄下的列國君主的統(tǒng)稱。
毫不介意:一點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記在心里。
不堪設想:事情的結果不能想象,指會向很壞、很危險的方向發(fā)展。
禍患:禍事;災難。
四、理清課文脈絡
1、再讀課文,按事情的起因、發(fā)展、結果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固執(zhí)得不聽勸阻。
第二段(2—11):寫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講述“螳螂捕蟬”,巧妙地勸說吳王。
第三段(12):寫吳王終于明白過來了。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讀明白了什么?
2、交流: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大臣們的意見正確、考慮周到。
。3)吳王主觀、專橫。(說說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指導讀
4、齊讀
六、作業(yè)
1、描紅
2、家作:抄詞、默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一、聽寫幾組詞語
1、師:這節(jié)課先請同學們聽寫幾組詞語,老師一組一組地念,同學們仔細聽,記住了再寫下來,邊寫邊想這幾組詞有什么聯(lián)系?
蟬悠閑自由自在
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
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拿著彈弓瞄準
正隱伏著禍患
2、出示詞語,自己批改,全對的打“A”,錯的在旁邊訂正,統(tǒng)計對錯。
二、講故事
1、師引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吳王準備攻打楚國,不聽大臣的勸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誰再來勸他,他就處死誰,這時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在花園里給吳王講了這么一件事,請同學們認真聽,用心記,是怎樣一件事。老師講完要請同學們來講。
2、師出示:圖(1),示范講故事
3、指一名同學講
師:故事講完了,誰記住了能講這個故事,可以看看我們剛才默的幾組詞,其他同學仔細聽,等會兒請你們評一評這位同學講得怎么樣?(學生評價后,再請另一位同學講)
4、小結,引出成語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板書)
雖然黃雀在螳螂和蟬的背后,但它也沒有想到自己背后還有一個少年。所以,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這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成語所寓示的一個道理。
三、學習課文第2——12自然段
1、少年給吳王講這么一個故事,那么他只是為了講這個故事嗎?(不是的,為了勸諫吳王)
2、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呢?請你仔細地讀課文,想象當時他的神態(tài)、動作
。1)自由讀,
。2)指名讀,再評議
。3)同桌分角色讀,可加上動作
。4)推薦全班演一演(有什么建議)
四、明理
1、少年給吳王講故事的目的達到了嗎?
2、從哪里看出來的?(恍然大悟)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說說詞語的意思
。3)吳王徹底明白了什么?聯(lián)系前文想一想。
五、總結
1、學到這里,你對吳王有什么了解呢?
。1)固執(zhí)
(2)知錯就改
2、小結:是啊,我們看待任何一個人都應該一分為二,正確地看待。
3、那你們覺得這位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C智、聰明。他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故事勸吳王,讓固執(zhí)的吳王聽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4、后來,人們把它演變成了一個成語,告誡人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隱伏的禍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它,記住這個道理。
六、作業(yè)
1、復述課文
2、造句: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附板書:
螳螂捕蟬
黃雀在后
恍然大悟
(二)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4.能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語言文字,熟悉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學難點:
讓學生憑借課文內(nèi)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資源開發(fā):
從生活周圍尋找如螳螂一樣的人,分析因顧眼前利益而帶來的禍患。
媒體使用:
生活小故事及相應的圖片,配套教材課件。
設計理念:
生活處處皆語文,借用生活中的語言材料深化理解課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地進行學習。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螳螂和蟬和兩種不同的昆蟲,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
二、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爭取弄清上面的問題。
3.遇到比較難讀的句子,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
三、查自讀情況。
1.指名分段課文,注意糾正學生讀錯的字音。
2.檢查有關詞語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諸侯國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
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
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
。1)指名讀句子,聯(lián)系句子聯(lián)系詞義。
(2)指名說,集體討論。
3.針對前面的幾個問題,說說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寫個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寫起因、經(jīng)過、結果。
2.組成小組想到交流討論。
3.集體交流,討論。
4.分段讀課文,爭取能講清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
五、指名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名讀。
3.師生評價。
4.學生描紅,臨寫。
六、作業(yè)。
1.完成習字冊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2.螳螂和蟬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導精讀課文。
1.精讀課文第一段。
。1)精讀第一段,注意讀好吳王的話。
(2)你認為吳王應該出兵嗎?為什么?
(3)從文中哪些詞可以看出吳王考慮問題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會想什么方法勸阻?
2.精讀課文第二、三段。
。1)輕聲讀課文,自己復述故事。
。2)同桌互說。
(3)指名說,同學評議。
。4)討論:少年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他的故事為什么能打消吳王攻打楚國的念頭?
出示:大臣們認為,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諸侯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
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你認為這兩句話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聯(lián)系?
3.運用詞語“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說話。
相機出示: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
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
三、復述練習。指名復述,結合對學生的評議,指導學生掌握復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簡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關鍵的地方講,生動。
四、學生質(zhì)疑,結合質(zhì)疑小結課文。
五、作業(yè):
1.講述故事。
2.練習說話。
3.搜集生活中只顧眼前利益的故事。
《蟬》教案2
教學目標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體悟生命的意義,教育學生珍視自己的生命,積極、認真的對待生命。
學情分析
1、全程“學導式”,放手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互動課堂。
2、反復誦讀,在誦讀中感悟文章形質(zhì)之美。
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仔細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特點及其中表達的情感。
2、難點教學對比探究閱讀;學習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而引出抽象深刻哲理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蟬
1、導入設計:
、賵D片(石縫中綻放的花朵)引發(fā)學生對生命的思索
②冰心名言:“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fā)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垡l(fā)學生思考,引入課文。
2、整體感知,探究問題
、賹W生發(fā)表預習所得,介紹作者(如下)
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祖籍廣東番禺。19xx年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中文系,翌年到羅富國師范學院學習,獲教育文憑。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中國文學。1981年,以“中國作家在香港的文藝活動”之論文獲得碩士銜。
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彤云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趯W生誦讀課文,教師出示本課學習目標和方法(如下)
○學習目標·方法:
誦讀課文,疏通生難字;構制情景,整體感知文章大意
再讀課文,獨立思考,動筆回答下面問題
作者寫蟬,先抑后揚。抑在哪里?揚在何處?通過一抑一揚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秋風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
、壅n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來并說說對它的理解。
3、自由誦讀課文,交流獨立思考所得;師生、生生互動,修正答案
②學生獨立完成目標1、2(修正答案如下)
●作者寫蟬,先抑后揚。抑在哪里?揚在何處?通過一抑一揚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首先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從朋友說蟬埋在泥下17年,出來只活一個夏天時開始轉(zhuǎn)折,小小的蟬開始令人驚訝,當最后朋友說到蟬為了延續(xù)生命,必須好好活著,對于蟬的印象已經(jīng)從煩人、病弱高揚到顯示生命意義的高度。
由抑到揚,涵蘊深厚,傳達了本文的主題: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
●“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秋風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
我們一般說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于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晴朗的天空等都融進了秋風中。
秋天來了,果實成熟了,本是收獲的季節(jié),但對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了17年的蟬來說,卻意味著生命的結束。生命雖然短暫,蟬卻執(zhí)著的等待,作者對蟬的敬意油然而生。
●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來并說說對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揚的關鍵之處,也是由蟬引發(fā)的對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寫蟬的煩人的聒噪、病蟬的弱小,還是寫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只活一個夏天的短暫生命,都是因為有這句話,才顯得有了意義和光彩。它也提醒我們,不管生命有多短暫,都要好好地活,給人振奮精神的感覺。
、蹘熒⑸,完成目標
3、教師小結
《蟬》教案3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三首古代詠物詩,學會誦讀欣賞詠物詩的方法。
2.體會詩中表達的情感。
3.熟記詩歌。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
1、通過反復誦讀,讀準字音結構。
2、了解一般詠物詩的方法。
教學方法:
1、反復吟詠誦讀,讀準字音、節(jié)奏。
2、對照注釋理解詩意。
3、品析鑒賞、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導言: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了不少古代詩歌了,這些詩歌可以說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燦爛明珠,給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們再一起來欣賞三首古詩。同學們可能已經(jīng)注意到了這三首古詩安排到了一個單元,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以動物為題。這些詩歌在內(nèi)容上說,屬于詠物詩。
誦讀欣賞(一)蟬
蟬
虞世南
垂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一、誦讀
1、 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 要正確讀音、斷句。
3、 識別詩體。
二、誦讀
1、 應用多種方式誦讀
2、 對照注釋初步理解詩意。
3、 提出質(zhì)疑,師生互助解答疑問。
4、 提出問題:
。1)這首詩寫了蟬哪些特點?
。2)作者針對“蟬”的特點發(fā)表了什么樣的議論?
三、誦讀
1、 根據(jù)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自由誦讀
2、 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詩下提示,然后提出問題:
(1) 你從“蟬”的哪些特點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潔的人”?
。▽W生各抒己見)
(2)你知道作者這樣寫的原因嗎?
(即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又體會了詩歌的深層含義。)
四、誦讀
1、 采用各種方式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情感的把握,朗讀比賽。
2、 讓學生歸納詠物詩的一般特點。
。ń栉锸銘,托物言志。)
教師小結:誦讀欣賞詠物詩關鍵是要仔細推敲詩句背后深藏的寓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和志,知人論詩,這樣才能達到誦讀的目的。
誦讀欣賞(二)燈蛾
詠蛾
物性自有僻,
附炎豈我情。
寧投明處死,
不向暗中生。
一、用誦讀欣賞的方法多層次逐步誦讀:
1、 讀準字音,節(jié)奏,了解詩體。
2、 疏通詩意,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詩意的牽引與擴展
1、 民間俗語“燈蛾撲火,自取滅亡!北磉_了一種怎樣的情感?舉例說說。
2、 對“燈蛾撲火”這一習性,不同的人表達了不同的情感, 你又從中領悟到了什么?
(同一事物的 同一特點,蘊含著人們不同的情感。可舉例說明!
3、“蟬”的作者虞世南對“蟬”充滿了贊美之情,請你從批評的角度來說一說“蟬”的某一特點。
誦讀欣賞(三)孤雁
一、用誦讀欣賞的方法自己體會詩歌《孤雁》的思想感情。
二、將《孤雁》改寫成一篇散文,在班里交流。
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用誦讀欣賞的方法欣賞里了三首古代詠物詩,這讓我們又一次領悟到與人類朝夕相處的動物們,以他們獨特的特點寄托著人類的情感,以他們的靈性給人以啟迪,以他們的內(nèi)在品質(zhì)給人以心靈的凈化和升華!瓣P愛生命”人用我們的行動依然是我們不變的主題。
《蟬》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析理解詩句的意思。
2.在誦讀的基礎上能夠熟練背誦!断s》和《詠螢》
3.理解“垂緌”“流響”“疏桐”“的歷”等疑難詞語的意思。
4.學會誦讀欣賞詠物詩的方法。
5.學習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
重點難點:
1.在誦讀的基礎上能夠熟練背誦《蟬》和《詠螢》。
2.學習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1.教師直接導入揭題《蟬》。
2.介紹作者:虞世南,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本詩與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詠蟬》同為當時詠蟬詩三絕。
二、小組合作探究
1.自由朗讀課文,從中圈出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地方,查字典認識生字。
2.教師檢查初讀情況。
三、展示交流,點撥升華
1.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其他小組注意傾聽和記錄自己贊同的部分,有針對性的'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2.針對討論過程,提出自己的疑問。
3.教師點撥,引導學習:教師有感情、有節(jié)奏、有韻味地范讀
4.指名讀古詩,集體正音。學生嘗試用簡單的話說說詩的含義。
5.學生再次自由讀古詩,邊讀邊思考詩的含義,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6.欣賞蟬的近景圖和蟬鳴幽思圖,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句含義。
7.生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啟發(fā)補充。
四、鞏固練習,總結提高
1.教師出示重點詞語的意思,學生自主學習掌握。(現(xiàn)在你們能完整的說出詩句的意思了嗎?)
2.集體交流,教師趁機拓展,《詠螢》是虞世南的另一首詠物詩,學生識讀,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
3.引導學生理解難理解的詞語含義:
的歷:光明的樣子 飄飄:在風中搖擺不定
恐畏:擔心,害怕
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解釋詩句意思。
《蟬》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正確認讀本課十五個生字, 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四個生字,理解 “徹夜不眠、 驚心動魄、 煎熬” 等詞的意思。
★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抓住細節(jié)描寫體會蘇格拉底的情感。
★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想象,多媒體的展示體會蟬蛻變過程的痛苦。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品詞悟句體會蘇格拉底的情感,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能夠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啟示,獨立表達自己的感悟。明白好心未必能辦成好事,善意卻有可能帶來悲劇,應該遵循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痛苦與挫折是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財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蘇格拉底,以及關于蟬和蟬的蛻變等知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瘸蟬》這一課,在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對這篇課文很感興趣,學得很認真,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出示課件:填詞)我們回憶課文內(nèi)容,看誰填的最準確?看誰的字寫得最漂亮?
2、出示正確答案,指導學生讀詞,請小組長檢查本小組同學的答題情況并匯報。
3、你能用一兩句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4、同學們,你們見過蟬的幼蟲嗎?(出示圖片)他變成的蟬又是什么樣的?(出示圖片),這些丑陋的小東西是如何變成美麗的蟬的呢?不僅在蘇格拉底心中是個謎,在咱們同學們心中也是一個謎,現(xiàn)在就讓我們和蘇格拉底一起去感受這“丑小鴨”是如何變成“白天鵝”的',默讀課文,畫出感觸最深的詞句,細細讀,并在旁邊作批注。(同學讀課文)
二、研讀文本
我們先來看學習卡片一,小組間交流一下共同完成
(一)小組交流
(二)全班交流、品讀感悟
師:交流好了嗎?我們一起聊聊吧!
師:蟬蛻皮的過程是痛苦而漫長的,這驚心動魄一幕不僅疼在蟬的幼蟲身上嗎?深深的震撼著蘇格拉底的心靈,也深深地震撼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蟬的蛻變帶給蘇格拉底巨大的震撼,他的內(nèi)心如同蛻變的蟬一樣正飽受著無法想象的煎熬與痛苦?吹竭@驚心動魄的一幕,有誰不想幫一幫呢?同學們你們想嗎?連你們都想,更何況親眼目睹這一切的蘇格拉底了。
師:那么,蘇格拉底又是怎樣幫助蟬蛻皮的呢?請同學們看第九自然段。完成學習卡片二
1、小組討論
2、同學交流
師:說的太好了,我們知道,這幼蟲的身體極其嬌嫩,稍不小心就會受到傷害,誰能把蘇格拉底小心翼翼的、輕柔的動作和他對蟲兒的憐愛之情讀出來。(指名讀)
師:“蘇格拉底一心想幫助蟬蛻殼,做完這項工作,我們和蘇格拉底該松口氣了?墒虑橄裎覀兿胂蟮哪菢影l(fā)展嗎?結果又是如何呢?
三、發(fā)揮想象,感悟道理:
師:作者在這里用了對比的手法,丑陋的幼蟲經(jīng)過痛苦的煎熬,變成了美麗的、真正的蟬,而經(jīng)過蘇格拉底幫助的蟲兒卻變成了一只瘸蟬,從這樣的結局中你們得到了什么樣的啟示?
師:說的太好了,同學們假如你就是那只瘸蟬,那只縮著翅膀瘸著腿走路的蟬,面對好心的蘇格拉底,面對擁有美麗翅膀的同伴們,面對所有成長中的生命,你想對誰說些什么呢?(出示課件)
1、自己寫一寫
2、全班交流
四、總結全文
師: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要經(jīng)歷挫折,付出汗水,就如同蟬的蛻變過程一樣漫長。想要精彩的人生必須靠自己,在此我也送同學們兩句話:“寶劍鋒從砥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愿你們每個人都能擁有一雙奮飛的翅膀。
(學習卡片一)
讀3-8自然段小組討論:
1、蘇格拉底為什么要幫助蟬?
2、這些蟬的幼蟲蛻變過程到底是怎么樣的呢?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3、體會修辭手法的運用,有什么好處?
4、你對哪句話,哪個詞語印象最深?為什么?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5、有感情的朗讀。
《蟬》教案6
教學目標:
1、弄清楚吳王攻打楚國與“螳螂捕蟬”之間的關系。
2、體悟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3、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清楚吳王攻打楚國與“螳螂捕蟬”之間的關系。
2、感悟少年的足智多謀和他巧妙的勸說方式。
教學過程:
導入課文: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螳螂捕蟬》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一、基礎達標:
補充下列成語,并說說成語的意思。
螳螂捕蟬,( 黃雀在后 ):比喻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不顧后患。
二、 設問導讀
。ㄒ唬、理解故事,明白道理。
1、在文中找出敘述這個故事,讀一讀。
。1)、 齊讀螳螂捕蟬的段落。(媒體出示)
。2)、指名分角色朗讀 ,評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讀出蟬的自由自在、悠閑的神情,體會蟬的那種安逸的生活。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圖示表示出“螳螂捕蟬”這個故事的內(nèi)容。
并說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從文中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蟬、螳螂、黃雀眼前的利益是什么?隱伏的禍患又是什么?
蟬←(捕)← 螳螂←(啄)← 黃雀←(打)←少年
我們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而忘記了自己身后隱伏著的禍患。我們應當有長遠打算,否則后患無窮。
3、少年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褡鑵峭醮蛳ゴ虺䥽哪铑^)
吳王明白了故事當中的道理嗎?(明白)從文中哪里可見?(恍然大悟)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不明白)
(2)哪里可見吳王原來不明白?(回到第一小節(jié))
吳王執(zhí)意要攻打楚國,不聽勸告,還下了死命令。你們說我這個吳王是個怎樣的人。(固執(zhí))
。3)就這樣一個固執(zhí)的吳王,為什么聽了少年的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二)、追溯根源,明確形勢。
1、請同學們用心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吳王聽了少年的.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聽了少年的話,吳王忽然想起了大臣們的分析,明白了自己就像故事中的蟬、螳螂、黃雀一樣,只顧眼前利益,卻沒有想到攻打楚國所隱伏的禍患,即“如果其他諸侯國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
2、當時的局勢,(楚國)是蟬,(吳國)是螳螂,(其他諸侯國)是黃雀。填在上面圖示中相應的位置。
(三)、合作探究
1、少年能勸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少年是怎么勸說的?和大臣們的“勸”有什么不同?少年用一個寓言故事來勸,是直接講這個故事的嗎?而是選擇一個適當?shù)沫h(huán)境,恰當?shù)臅r機智勸、巧勸。(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少年委婉、含蓄,步步為營,不露痕跡。而大臣們是直言相勸,直截了當,難以奏效。
2、請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評價一下吳王和少年。
吳王:固執(zhí)但能知錯就改
少年:A、智慧——不正面講對錯,用自然界里的故事,揭示道理,用故事啟發(fā)吳王。
B、勇氣——冒死勸誡,勇氣可嘉。C、講話很有藝術,很有技巧。
D、耐心——為了說服成功,耐心等待機會
三、鞏固練習:
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從少年身上學
到了( );從吳王的
身上得到的教訓是( );
從螳螂捕蟬的這則寓言中得到的啟示
是( )。
四、 拓展練習:
吳王之前下了死命令,那么,第二天早朝的時候。他會對大臣怎樣解釋這一新決定呢?
五、作業(yè):
1、請大家把螳螂捕蟬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請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蟬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附板書設計:
10、 螳螂捕蟬 蟬 ← 螳螂 ← 黃雀 ← 少年 (楚國) (吳國) (其他諸侯國)
《蟬》教案7
一、聽寫詞語,引入故事。
1.能與同學們合作是我的榮幸,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寓言故事,你來讀課題。
大家都帶練習本兒了吧?先請同學們聽寫五組詞語。老師一組一組地念,每組三個詞,同學們要認真聽、用心記,想想每組三個詞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ㄒ来文钏慕M詞,每組只念一遍:
。1)蟬 悠閑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著身子 舉起前爪
。3)黃雀 伸長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吳王的少年 拿著彈弓 瞄準
。5)不堪設想 隱伏著禍患 恍然大悟 )
2.現(xiàn)在請同學們對照屏幕上出示的詞語,自己批閱,全對的獎勵自己一個五角星。(學生對照出示的詞語,進行自我批改。投影展示?)
3.春秋時期,吳王不聽眾大臣的勸阻,執(zhí)意攻打楚國。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靈機一動,對吳王講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兒。吳王一聽便打消了伐楚的念頭。這是怎樣一件事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認真聽、用心記,待會兒請你來講這個故事。
。ㄟ呏v故事,邊出示圖畫和剛才學生聽寫的五組詞語。)
花園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只蟬。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卻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要去捕蟬,卻不知道有只黃雀在它的身后。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有個侍奉吳王的少年拿著彈弓在瞄準它呢。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二、指導學生練講故事。
1.同學們聽得很專心,相信大家把故事內(nèi)容都記住了。不過,為了讓大家講得更好,老師還是請同學們根據(jù)這幅圖,自己先來練講一遍,盡可能地用上剛才聽寫的幾組詞語。(讓學生大聲地練講故事。)
2.現(xiàn)在誰愿意來講這個故事?(施以鼓勵)
(預設:花園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只蟬。蟬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閑地唱著歌,自由自在地吮吸著甘露…… )
3.故事聽完了,誰來評評這位同學講得怎么樣? (師指指聽寫的詞語。) (她還能將聽寫過的幾組詞語都恰當?shù)赜迷诠适吕锪恕#┍頁P,鼓勵。誰還愿意讓大家享受一番?
三、讀通課文,理清思路。
1.我們講的故事就叫——(齊)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那位少年是怎么利用這個故事勸說吳王的呢?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讀一讀這個故事。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后指名朗讀。)
2.故事的結尾說吳王恍然大悟,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 (就是一下子全明白過來的意思。)吳王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他就全明白了?他又明白了什么?請你聯(lián)系上文想一想。(適時引導學生讀第一節(jié)。)
3.寫到這兒,你還有什么問題? (少年所講的事在生活中發(fā)生的可能性很小,吳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吳王沒有聽大臣們的`勸告,為什么會聽那個少年的話? )適時解決疑惑
4.老師現(xiàn)在想到這么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呢?(少年表面上是講趣事,實際上是—— 暗勸吳王不要攻打楚國。暗示攻打楚國隱伏的禍患。 )
5.所以,少年的勸與大臣的勸有一點不同。如果說大臣們的勸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稱得上是——智勸、巧勸。 你覺得這個少年怎么樣?(足智多謀、機智勇敢……)
四、自導自演,表演故事。
1.一個好主意要想成功,還得選擇一個適當?shù)沫h(huán)境、恰當?shù)臅r機,這就是計謀。我們可以看出這少年有勇有謀,充滿智慧,F(xiàn)在老師想請同學們把這個智慧少年演出來,有興趣嗎?先請同學們兩人一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吳王,練臺詞。(讀課文中人物的對話)在練臺詞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下人物的表情、語言和動作。
。ㄕ垉晌煌瑢W上臺)你們兩個是演員,誰是導演?
今天請大家當導演,給這兩位演員導一導表演的動作、說話的語氣等。(給“小導演”們導的機會。)
2.現(xiàn)在讓這兩位同學到一旁去練一練。我們還得準備準備。演戲要有個旁白,也就是畫外音,把那些在舞臺上沒法布置出來、演出來的景呀、物呀作一個旁白,來一點說明。吳王花園早晨的情景怎么樣呢?文中沒寫,現(xiàn)在就請各位導演即興寫一段話,誰寫得快、寫得好,就用誰的。
。ㄟx擇其中一位同學來作旁白,開始表演。)
。ㄇ宄,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郁郁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只黃雀躲在樹叢里歡快地鳴叫著。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卻又裝出一付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
看了你們的表演,我想你的未來又多了一條路可走,說不定能成著名演員呢!中國電影拿奧斯卡金像獎的日子真的不遠了!(下課)
《蟬》教案8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和討論中,進一步鞏固對折疊符號的理解,嘗試看圖獨立折疊完成作品。
2、學習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折紙蟬,感受方法的多樣性。
3、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手工紙。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謎引出活動內(nèi)容。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猜謎底是什么,教師念謎語,說鳥不是鳥,躲在樹上叫,自稱啥都知,其實全不曉。
誰來告訴老師謎底是什么?
小朋友說對了,謎底就是蟬。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只蟬,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只蟬是用紙折出來的,小朋友想知道老師是怎么樣折出來的嗎?
二、引導幼兒看折蟬步驟圖。
1、現(xiàn)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看看折蟬的步驟圖,請小朋友看看圖上有哪些折疊符號?
2、圖中有幾種不同的箭頭,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教師指著虛線問,虛線是什么意思呢?箭頭又是什么意思你?彎曲的箭頭又是什么意思呢?
教師小結:虛線的地方就是要按虛線折,箭頭說明的.是折疊方向,彎曲的箭頭說明要折向反面。
三、教師講解并示范。
這蟬有兩種折法,老師今天給你們示范兩種,然后小朋友們選擇一種折。老師邊講解邊示范折紙。
1、我們把正方形的紙對折后,在右下角分別向中間對折。
2、上角依虛線向下折。
3、上層的上角依虛線向下折。
4、頂角依虛線向下折。
5、左右角向后折。
6、一個蟬就折好了,然后用蠟筆給蟬畫上兩種眼睛,瞧一個蟬折好了!
教師:現(xiàn)在老師給小朋友們示范第二種折法。
正方形紙對角折后,依虛線上邊向后折,左右角依虛線向前向中折,然后翻過來。一個蟬就折好了,這只蟬是比剛才的那個蟬更胖一點的蟬,最后添上眼睛、完成了。
四、幼兒制作
1、現(xiàn)在請小朋友按照老師剛才教你們的方法進行折蟬,老師要看看哪個小朋友能夠把蟬折得又快友好。
2、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3、對一些折的好的孩子的作品進行展示,給與表揚和鼓勵。
《蟬》教案9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蟬的圖片,學生交流對蟬的認識,了解蟬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習性。
2、了解《莊子》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東周戰(zhàn)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chuàng)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jù)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jīng)》。
3、看課題《粘蟬老人》,想一想:蟬一般在什么地方?人怎樣才能捉到蟬呢?能粘到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教師朗讀課文,邊聽邊標出自然段序號。
2、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
3、將意思相同的自然段合并成一部分,想想各部分寫了什么內(nèi)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孔子看到一位老人手法熟練地粘蟬。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體寫孔子聽老人講粘蟬的技巧。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寫孔子得到的啟示。
4、指導學習生字。
四、朗讀課文,自由感悟體會。
1、自由讀。
2、男、女生對讀。
3、各小組推薦代表誦讀。
《蟬》教案10
教學目標:
★理清文章思路,學習從關鍵詞入手有條理的復述課文的方法。
★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文中重點詞句。
★通過課文具體語段的品讀,感受蟬蛻變過程的痛苦與煎熬,感悟作者具體生動地描述。
★讀懂故事內(nèi)容,深入思考文章揭示的道理,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獨立表達自己的感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課文具體語段的品讀,感受蟬蛻變過程的痛苦與煎熬,感悟作者具體生動地描述。
教學難點:讀懂故事內(nèi)容,深入思考文章揭示的道理,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獨立表達自己的感悟。
教學準備:
查找相關資料,制作蟬蛻變過程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瘸蟬》這一課,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對這篇課文很感興趣,學得很認真,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出示課件:填詞)回憶課文內(nèi)容,誰來填寫課中詞
( )地爬行 ( )的過程
( )地戰(zhàn)栗 ( )的一幕
( )的翅膀 ( )的動作
(笨拙 痛苦 美麗)憑自己的力量成為真正的蟬
(神秘 驚心動魄 極其輕柔)經(jīng)他人的幫助成為真正的蟬
2、出示正確答案,指導學生讀詞,要讀出詞語。
3、你能來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內(nèi)容嗎?看誰說得有條理。
二、理解課文內(nèi)容,走進文本,體會情感。
1、通過對本文的初步學習,你一定有些疑問?
(生兩三個)
2、(1)過渡:請同學們帶著你的問題童老師一起再次走進課文《瘸蟬》。
(板書:《瘸蟬》)
根據(jù)閱讀提示,畫出令你感觸很深的的語句并在旁邊寫出你的理解和感受。
(2)匯報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析,朗讀,感悟。(此處為重點教學)
重點在七、八兩個段落。找到后說出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然后讀一讀,一人讀后,其他人評價,好的再讀,其他人齊讀,不好的`改進后,這個人也要再讀,一定要把讀落到實處。
(1)蟲兒痛苦的戰(zhàn)栗著,背部弓起,就像一個駝子。這駝的背越弓越高,蟲兒的戰(zhàn)栗也越來越劇烈。
抓住“戰(zhàn)栗”,“越來越劇烈”等詞體會蟬蛻變的痛苦。
師適時點撥:蟬的幼蟲非常稚嫩,就像嬰兒的皮膚,這么嬌嫩的身體要從角質(zhì)的鎧甲中鉆出來,那要經(jīng)受多大的痛苦。
指導朗讀,體會蟬蛻變時所忍受的劇痛。
(2)是刀在剝皮嗎?是火在燒身嗎?是劍在剔骨嗎?是針在穿心嗎?蘇格拉底看到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心中不由得跟著戰(zhàn)栗起來。
抓住“刀剝皮”,“火燒身”,“劍剔骨”,“針穿心”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蟬蛻變時要忍受難以忍受的痛苦,無法想象的煎熬。
抓住“ 驚心動魄”,“戰(zhàn)栗”讓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以及這種情景對蘇格拉底內(nèi)心帶來的巨大震撼,對蟬的關心、憐愛,他仿佛和蟲兒一起在忍受著痛苦的煎熬。
連續(xù)幾個問句,渲染出了緊張,恐怖,讓人心驚膽寒的氣氛,引導學生邊想象邊朗讀,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情感。
師渲染氣氛:刀剝皮,火燒身,劍剔骨,針穿心,這些景象想起來都會令人毛骨悚然,這是多么難以忍受的切膚之痛啊!
引導學生感情朗讀的時候。
(3)讓我們親眼來看一看這充滿著煎熬與痛苦的蛻變過程吧
出示視頻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蟬兒蛻變過程的痛苦。
(4)看完這段視頻你一定有話想說。
(深談感想,引出想幫助它)
3、好心的蘇格拉底也想幫幫它!他是怎么做的呢?
蘇格拉底打開知了籠,非常小心地從籠中取出一只蟲兒,以極其輕柔的動作剝開束縛蟲兒的硬殼,幫助它抬起頭,伸出尾巴,蛻出翅膀,抽出六條腿。
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出這項工作是這么的艱難?
引導學生體會“非常小心”“極其輕柔”這兩個詞語形象的寫出了蘇格拉底生怕弄疼蟬的心理,寫出了對蟬的憐愛。
引導學生從“取、剝、抬、伸、蛻、抽”這些動詞中體會作者用詞的極其準確,運用語言的巧妙。
師適時點撥:我們知道,這個蟬的幼蟲非常的稚嫩,就像嬰兒的的皮膚,稍不小心就會傷害到它,大家都試著把蘇格拉底對蟲兒的那種憐愛,把那種小心翼翼的,輕柔的動作體會著讀一讀。
(指導動作描寫對人物內(nèi)心反映的感悟,體會蘇格拉底是出于好心在幫助它。)
如果是我們自己在經(jīng)歷蘇格拉底這樣的一個過程,心情會是怎么樣呢?
那就請你帶著這樣的心情來讀一讀這一段吧。
師結:蘇格拉底就是這樣好心好意,小心翼翼的幫助蟬蛻殼的,可結果卻始料未及。
(4)那些憑自己的力量完成蛻變過程的蟲兒們,雖然多經(jīng)歷了一些痛苦的煎熬,抖一抖,都展開了美麗的翅膀,變成真正的蟬;而經(jīng)他幫助的那只蟬兒,翅膀卻始終縮成一團,怎么也展不開,而且它的六條腿也是瘸的,爬動起來左搖右晃,極其笨拙。
第二天,孩子們看見爬滿籠子的美麗的蟬,高興得又蹦又跳。他們實在不忍心讓這些美麗的小東西再關在籠子里,于是打開籠門,讓它們恢復了自由。最后,隆重只剩下了一只蟬,一只縮著翅膀瘸著腿的蟬。
那些自己經(jīng)過蛻變的蟬,雖然經(jīng)歷了痛苦的煎熬,但最后都展開了美麗的翅膀,飛出了籠子,飛進了綠陰,站在高高的樹枝上,享受著夏日的陽光,快樂得歌唱起來,假如你就是這只美麗的真正的蟬,你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可能會想些什么?
( 對比的寫作方法)
三、聯(lián)系生活,明白哲理
1、蟬在蛻變的過程中要經(jīng)歷無法想象的痛苦,難以忍受的煎熬,所以,他們才變成了真正的,美麗的蟬,也正是因為經(jīng)歷了這種刻骨銘心的痛,所以他們才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才感受到了生命的多彩。
我們在分享著美麗的蟬成功喜悅的同時,再來看看經(jīng)過好心的蘇格拉底努力幫助的那只蟲,最后卻變成了一只瘸蟬,如果你就是這只剩在籠子里的縮著翅膀瘸著腿的蟬,你心里會是什么滋味,可能會想到些什么?
出示課件:我就是那只瘸蟬,
我想對好心的蘇格拉底說
我想對美麗的同伴說
我想中對成長中的所有生命說
我想對生命所有的呵護者說
2、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受,可從多方面來考慮:
蘇格拉底的好心沒能辦成好事,善意卻帶來了悲劇。應該尊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有些痛苦,需要我們獨自去面對,獨自去承擔,別人的好心未必有好的結果,善意可能會帶來悲劇。
蘇格拉底雖然是偉大的哲學家,雖然他知識淵博,但如果在某方面知識欠缺的話,照樣會犯錯誤,所以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避免犯無知的錯誤。
痛苦與挫折是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財富。
要憑借自己的力量。
要勇于磨練自己。
要了解事物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
不要拔苗助長。
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聽了同學們這么精彩的發(fā)言老師想到了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有這樣的文字: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扶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師總結
四、課下作業(yè)
(1)完成練習冊第四題。
(2)用自己的話講講《瘸蟬》這個故事。
(3)推薦文章:《你不能施舍給我翅膀》
《蟬》教案11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和討論中,進一步鞏固對折疊符號的理解,嘗試看圖獨立折疊完成作品。
2、學習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折紙蟬,感受方法的多樣性。
活動重點:
在觀察和討論中,進一步鞏固對折疊符號的理解,學習兩種折紙蟬的方法。
活動難點:
幼兒能獨立看圖折疊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折紙步驟圖 幼兒用書“清涼一夏”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蟬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謎語,請你們仔細聽,教師講謎面“天熱爬上樹梢,總愛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說知道知道!
2、請幼兒猜,教師說出謎底“蟬”。
3、夏天來了,小朋友有沒有看到很多蟬,蟬也可以叫它知了,因為它的叫聲很像在說“知道,知道”。
二、看圖示,引導幼兒學習第一種折蟬的方法。
1、(出示第一種折法的成品)小朋友,看,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蟬,看看老師這個蟬是怎樣做成的?
一)學習第一種折紙蟬的方法
2、出示第一種蟬的折紙步驟圖:小朋友,一看這種蟬是怎么折的吧。
請幼兒自己先看圖,并說一說。
3、教師示范并教學折法:①正方形紙對角折后,左右下角分別向中間對折。
、谏辖且捞摼向下折。
、凵蠈拥纳辖且捞摼向下折。
、茼斀且捞摼向下折。
⑤左右角向后折。
、尢懋嬔坨R,這樣就完成了。
二)引導幼兒自主看圖學習第二種折紙的'方法
(出示折紙步驟圖二)小朋友,這是另外一種折紙蟬的方法,待會老師要請你們自己看圖進行折紙,看圖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箭頭的方法。
三、介紹材料及活動要求
1、小朋友,今天老師為你們多準備了幾張正反形紙,如果你折的快一些,就可以多折幾個,你也可以想辦法讓你的蟬變得更漂亮,比如涂上漂亮的顏色,剪貼一些花紋等等。
2、折的時候一定要自己認真去看圖,看清楚每一步的箭頭,虛線的位置等等,每一步折的時候都要記住壓好。
3、折好后,老師會幫你們寫好名字,我們最后把折好的蟬粘到外面的美工墻上,墻上有樹,可以粘到樹上,也可以粘到墻上,像是在飛一樣,粘的時候小朋友要自己看,粘出不同的姿態(tài)來。
《蟬》教案12
教學目標:
1、 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 了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fā)哲理的寫作方法。
3、 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 引導學生自讀《蟬》與《貝殼》,將兩篇文章放在一起來對比欣賞。
2、引導學生注意兩篇文章都是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點。
3、兩篇文章都擅于細致入微地描寫事物,對于蟬和貝殼這樣小的東西都有仔細的觀察和細致的描寫。引導學生仔細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特點及其中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夏天的時候,當同學們午睡時候,如果有幾個蟬在窗外聒噪的時候,是不是覺得非常討厭,好像很少人喜歡蟬,但是蟬是很值得人尊敬的,老師為什么這么說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蟬這篇文章。
二、檢查預習
三、問題探討
1、作者開始對蟬是怎樣一種態(tài)度?由文中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
2、作者后來對蟬又是怎樣一種態(tài)度?這從文中哪處可以看出?
3、是課文哪里一句話轉(zhuǎn)變了作者的態(tài)度?可以找出來并說說對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揚的關鍵之處,也是由蟬引發(fā)的對于生命的深刻感悟。它也提醒我們,不管生命有多短暫,都要好好地活,給人振奮精神的感覺。
4、作者寫蟬,先抑后揚。通過一抑一揚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首先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從朋友說蟬埋在泥下17年,出來只活一個夏天時開始轉(zhuǎn)折,小小的蟬開始令人驚訝。當最后朋友說到蟬為了延續(xù)生命,必須好好活著,對于蟬的`印象已經(jīng)從煩人、病弱高揚到顯示生命意義的高度。 由抑到揚,涵蘊深厚,傳達了本文的主題: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
5、“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秋風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
我們一般說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于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進了秋風中,言少而意豐。
《蟬》教案13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以樹上的螳螂欲捕蟬,不知身后的黃雀即將啄食的故事,告誡吳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顧不得身后隱患是危險的,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螳螂捕蟬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吳王聽后明白過來,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課文的第二段是重點,而明白本課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特點及少年講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能聯(lián)系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課前準備:
寫有詞語的黑板,光盤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清課文脈絡。
一、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寓言故事,板書:寓言故事
2、請大家回憶一下,什么是語言故事?
(通過一個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3、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濫竽充數(shù)掩耳盜鈴自相矛盾揠苗助長
4、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寓言故事,題目是--螳螂捕蟬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請大家?guī)е@個問題自學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讀,正音
勸阻瞄準毫不介意螳螂捕蟬隱伏念頭不堪設想乘虛而入
侍奉固執(zhí)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諸侯得獎
2、理解詞語意思
諸侯:古代帝王統(tǒng)轄下的列國君主的統(tǒng)稱。
毫不介意:一點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記在心里。
不堪設想:事情的結果不能想象,指會向很壞、很危險的方向發(fā)展。
禍患:禍事;災難。
四、理清課文脈絡
1、再讀課文,按事情的起因、發(fā)展、結果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固執(zhí)得不聽勸阻。
第二段(2-11):寫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講述"螳螂捕蟬",巧妙地勸說吳王。
第三段(12):寫吳王終于明白過來了。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讀明白了什么?
2、交流: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大臣們的意見正確、考慮周到。
(3)吳王主觀、專橫。(說說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指導讀
4、齊讀
六、作業(yè)
1、描紅
2、家作:抄詞、默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一、聽寫幾組詞語
1、師:這節(jié)課先請同學們聽寫幾組詞語,老師一組一組地念,同學們仔細聽,記住了再寫下來,邊寫邊想這幾組詞有什么聯(lián)系?
蟬悠閑自由自在
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
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拿著彈弓瞄準
正隱伏著禍患
2、出示詞語,自己批改,全對的打"A",錯的在旁邊訂正,統(tǒng)計對錯。
二、講故事
1、師引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吳王準備攻打楚國,不聽大臣的勸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誰再來勸他,他就處死誰,這時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在花園里給吳王講了這么一件事,請同學們認真聽,用心記,是怎樣一件事。老師講完要請同學們來講。
2、師出示:圖(1),示范講故事
3、指一名同學講
師:故事講完了,誰記住了能講這個故事,可以看看我們剛才默的幾組詞,其他同學仔細聽,等會兒請你們評一評這位同學講得怎么樣?(學生評價后,再請另一位同學講)
4、小結,引出成語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板書)
雖然黃雀在螳螂和蟬的背后,但它也沒有想到自己背后還有一個少年。所以,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這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成語所寓示的一個道理。
三、學習課文第2--12自然段
1、少年給吳王講這么一個故事,那么他只是為了講這個故事嗎?(不是的,為了勸諫吳王)
2、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呢?請你仔細地讀課文,想象當時他的神態(tài)、動作
(1)自由讀,
(2)指名讀,再評議
(3)同桌分角色讀,可加上動作
(4)推薦全班演一演(有什么建議)
四、明理
1、少年給吳王講故事的目的達到了嗎?
2、從哪里看出來的?(恍然大悟)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說說詞語的意思
(3)吳王徹底明白了什么?聯(lián)系前文想一想,教案《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螳螂捕蟬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五、總結
1、學到這里,你對吳王有什么了解呢?
(1)固執(zhí)
(2)知錯就改
2、小結:是啊,我們看待任何一個人都應該一分為二,正確地看待。
3、那你們覺得這位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機智、聰明。他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故事勸吳王,讓固執(zhí)的吳王聽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4、后來,人們把它演變成了一個成語,告誡人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隱伏的禍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它,記住這個道理。
六、作業(yè)
1、復述課文
2、造句: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附板書:
螳螂捕蟬
黃雀在后
恍然大悟《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并下令不準別人來勸阻,千鈞一發(fā)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下面是我對這一課的一點感悟:
一、重組課文,構建板塊
我個人以為,教材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應該根據(jù)學生情況,或大膽取舍,或切換段落,或從課外補充…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chuàng)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每篇課文都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我在教《螳螂捕蟬》這一課時,并沒有"循規(guī)蹈矩"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fā),根據(jù)教材本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nèi)容,一節(jié)課就那么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一落實解決:1、直接由課題入手,直奔"螳螂捕蟬"的故事并進行復述;2、完整地讀課文,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zhì)疑后討論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3、課文表演,先練讀對話,再每個人就當時情境寫臺詞,兩位學生上臺做"吳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導演。
整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以發(fā)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特別是匠心獨具地把朗讀、感悟、想像、復述等整合成幾個生動活潑的綜合的板塊,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fā)展,真正地達到了以簡馭繁、以一當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發(fā)展語言,注重創(chuàng)造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語境動動筆。所以我特被重視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補充課文空白。比如課文寫這位少年為了勸說吳王,拿著彈弓一連在王宮花園里轉(zhuǎn)了三個早晨才覓得機會,碰到吳王。花園里此時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我就讓學生以寫臺詞的`形式補一補,在學生表演時做旁白用,結果學生寫得十分成功。這是一位學生的練筆:清晨,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郁郁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只黃雀躲在樹叢里歡快地鳴叫著。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卻又裝出一副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
三、自主質(zhì)疑、訓練思維
老師的問題過多,對時間固定的課來說,就意味著學生疲于應付。課堂上,老師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因此,我在設計時,突出了學生的思維訓練,并把探究的權利還給了學生,注意了對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讀完故事后,我引導學生質(zhì)疑,并討論關鍵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直接勸吳王,而要用講故事的方式?要求學生小組討論,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發(fā)表獨立見解,主動地獲取知識,并相機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點,再次讓學生回顧全文、整體把握,感悟到少年是在智勸。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在于教師講授無數(shù)個知識點,而在于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么;不在于教師運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于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們質(zhì)疑和評判了多少,在于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這一節(jié)課下來,留個我許多的思考….
《蟬》教案14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很、有、名、本、領、以、為、然、識、結、永”11個生字的音,并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認識筆畫“橫折提”,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描摹“識、本”。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標點正確停頓,能讀出“不以為然、不耐煩”等語氣。
3、在閱讀中了解蟬沒有好的學習態(tài)度,不愿學習,結果什么本領也沒有學會。
4、通過學習課文后,知道沒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是學不好本領的,并能用比較規(guī)范的話把自己的感受說一說。
【重點難點】
1、能借助拼音讀準11個生字的音,并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認識筆畫“橫折提”,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描摹“識、本”。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標點正確停頓,能讀出“不以為然、不耐煩”等語氣。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謎語。
天熱爬上樹梢,
總愛大喊大叫,
明明啥也不懂,
偏說知了知了。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簡介:蟬以吮吸植物的汁液為生。雄蟬能鳴叫,因為雄蟬的腹部有個音箱一樣的鳴叫器官。
3、蟬也叫知了,因為它一天到晚“知了,知了”地叫。(播放蟬鳴聲)這樣的叫聲真難聽,森林里的動物們都想來教蟬本領。
4、出示:許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蟬學本領。
。1)指名讀,把句子讀正確。
。2)學習生字:有名 本領 正音。
(3)自由讀,齊讀,把句子讀通順。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思考:哪些有名的歌唱家想來教蟬本領呢?蟬的'表現(xiàn)怎樣?
2、交流、板書:黃鶯 畫眉 云雀(可簡單介紹)
3、開放式回答:有名的歌唱家黃鶯、畫眉和云雀想教蟬本領,可是蟬
三、學習課文,指導朗讀
1、蟬的叫聲很難聽,有名的歌唱家們到底要教蟬什么本領呢?自己輕聲讀讀課文第2節(jié),思考。
2、交流:(可出示句型,填空)
。1)黃鶯想教蟬發(fā)音,畫眉想教蟬識譜,云雀想教蟬唱歌。
(2)黃鶯、畫眉和云雀分別想教蟬發(fā)音、識譜和唱歌。
3、板書 黃鶯 畫眉 云雀
發(fā)音 識譜 唱歌
老師給你們一個填空,請你們想一想,該怎么說?
出示: 、 和 分別想教蟬 、 和 。
學生思考,準備
4、蟬學會這些本領了嗎?讀讀課文第三節(jié)
果然,蟬什么本領也沒有學會,而且,它永遠只會叫“知了,知了”。這里有個生字:永。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書空
5、蟬怎么就沒學到本領,永遠只會叫“知了,知了”呢?我請一個小朋友讀讀第2節(jié),其他小朋友好好想一想。
交流、補充板書: 不以為然 搖頭 很不耐煩
6、學習:不以為然 生字:以、為、然
7、指導朗讀:
。1)聽蟬與黃鶯、畫眉和云雀三次對話的錄音,感受蟬的語氣。
。2)出示黃鶯和蟬的對話:
黃鶯飛來了:“我教你發(fā)音吧!”
蟬不以為然地說:“知了,知了!”
①指名同桌讀,把句子讀正確。
②自由讀,想想蟬是怎樣說話的?
、垠w驗朗讀。
。3)同桌合作,讀蟬和畫眉、云雀的對話,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
。4)分角色練讀、比賽讀。
蟬對教它本領的黃鶯、畫眉和云雀感到不以為然、不耐煩,結果怎樣?
8、指名讀,齊讀課文第三節(jié)。
9、說話練習:
那么多有名的歌唱家想教蟬學本領,可到現(xiàn)在為止,蟬還是只會“知了,知了”地叫。學了課文,你想對蟬說些什么?(要求句子規(guī)范、連貫,意思明確。)
四、復習鞏固
1、雙軌火車:讀字組詞。
2、歡樂蹦蹦跳:積累詞語。
3、讀句子:
蟬很不耐煩地說:“知了,知了!”
爸爸耐心地對我說:“別著急,你能行!”
。1)指名讀,男女生讀,全班讀。
。2)你能試著也用“很不耐煩”和“耐心”說一兩句話嗎?
4、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指導寫字
1、認識“言字旁”,觀察筆畫“橫折提”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了解“本”的筆順,適時滲透筆順規(guī)則。
3、學生當堂描寫:識、本。
《蟬》教案15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悟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文:
1、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峭鯗蕚涔ゴ虺䥽蟪紕褡锜o效,并且下了死命令,一少年利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住吳王攻打楚國的念頭;吳王、少年的人物形象;春秋時的形勢等。)(板書:吳王攻楚)
二、 學習課文
。ㄒ唬⿲W習課文對話部分的內(nèi)容。
少年:聰明、勇敢。
。ㄉ倌甑穆斆骶捅憩F(xiàn)在他能巧用螳螂捕蟬的故事來勸說吳王放棄攻打楚國。)
1、出示對話部分的內(nèi)容(這就是少年對吳王講螳螂捕蟬故事的經(jīng)過。)
。1)練習分角色朗讀(學習小組)
注:由學習小組長選一個讀吳王的話,選一個讀少年的話,其他兩個做評委。
。2)指名分角色朗讀 評價(自評,互評) (請同學先點撥點撥。)指點示范后,再指名分角色讀 。(評價過程注意點撥。)
2、出示“螳螂捕蟬”圖(課件)讀完螳螂捕蟬的故事,咱們再一起來看看螳螂捕蟬圖。
(1)對照這幅圖,請大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同桌聽聽。
。2)學生自練
。3)指名講故事。
3、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對蟬、螳螂、黃雀說什么?
蟬、螳螂、黃雀 只顧眼前利益
不顧身后隱患 (教師板書)
4、齊讀螳螂捕蟬的段落。(媒體出示)
5、我們明白了故事當中的道理,那吳王明白嗎?(明白)哪里可見(恍然大悟)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不明白)
(2)哪里可見吳王原來不明白?(回到第一小節(jié))
A:吳王執(zhí)意要攻打楚國,不聽勸告,還下了死命令。所有的大臣都沒說服吳王,這時你想對大臣說什么。(表演大臣們可能怎么勸阻。)你們說我這個吳王是個怎樣的人。(固執(zhí))
(3)就這樣一個固執(zhí)的吳王,怎么會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變想法呢?這是什么原因呢?看來咱們還得研究研究當時這段歷史。
。4)出示戰(zhàn)國形勢圖(媒體演示):聯(lián)系剛才螳螂捕蟬的故事,從這幅春秋形勢圖上,現(xiàn)在你就是吳王,你會從中明白什么?(引導學生將吳國分別比作蟬、螳螂、黃雀說話,如:我們吳國就像那螳螂,楚國就是那蟬,我們很容易能打敗楚國。但我們進攻時,其他諸侯國就會像黃雀一樣攻擊我們。)
。5)學生互說。
。6)匯報(板書)(理解“不堪設想”)
6、教師小結:吳王的確也悟到了這點,所以他是怎么對少年說的,(指名說)假如你就是吳王,你會怎么說、怎么做?為什么?(愛國)課文學到這里,吳王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作業(yè):
1、請大家把螳螂捕蟬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請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蟬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附板書設計:
螳螂捕蟬
只顧身后隱患 不顧眼前利益
吳王攻楚
【《蟬》教案】相關文章:
《蟬》教案10-08
《蟬》優(yōu)秀教案03-08
《蟬》教案15篇11-08
《蟬》教案(15篇)01-21
《蟬》教案 15篇01-13
《蟬》教案(合集15篇)03-06
《蟬》教案匯編15篇01-26
《螳螂捕蟬》教案08-27
《螳螂捕蟬》教案(15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