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比大小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比大小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比大小教案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p16-17“比較圖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
3、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教學重點】
掌握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會用不同的方法去比較圖形的面積大小
【教具準備】
課件、方格紙、直尺、各種平面圖形的硬紙板、七巧板等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示新課。
1、課件播放已經學過的各種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讓學生說出圖形的名稱以及特征。
2、讓學生拿出準備的長方形的硬紙板。跟同桌說說哪兒是它的周長,哪兒是它的面積。并且用手比劃一下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有多長?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積有多大?
(注:明確圖形的周長是指繞圖形一周的長度;圖形的面積是指所占平面的大小。)
3、師:任意拿出兩個圖形紙板,說說哪個面積大?哪個面積小?讓學生進行直觀判斷。如果兩個形狀不同,大小很難區(qū)分時,你有什么辦法?--揭示課題:我們今天來探討圖形面積的比較。
二、自主探究: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1、出示課本16頁網格中的13個圖形。
2、自主探究活動:這些圖形的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先仔細觀觀察、比較,看誰的發(fā)現最多多!
3、小組交流:在小組里交流你的發(fā)現。
、偃嘟涣,歸納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各組派代表說說你們組找到了哪些圖形之間的面積大小關系?是怎么知道的?依據同學的回答,歸納學生所使用的比較方法如下:
、诎鍟
a、數方格的方法;(重點說明這個方法,為今后學習面積公式的推導作好鋪墊。)
b、重疊法;(通過旋轉、平移、翻轉等操作方法,使兩個圖形重疊,再觀察比較出圖形面積的大小)
c、轉化法;(通過割補、拼合轉化為規(guī)則的圖形后,再做比較)
三、實踐活動: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1、活動一:課件出示課本17頁1題: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總結了這么多的.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那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下列圖形中哪些與圖1的面積一樣?為什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得到的?
(注:重點要引導學生怎樣對圖形進行平移和分割,讓學生體會形狀變化而面積不變的事實,培養(yǎng)學生圖形的轉化思想,為后續(xù)運用轉化思想學習面積公式的推導打下基礎。)
2、活動二:出示課本17頁的2題。
(1)師:我們知道圖形形狀可能不一樣,但是面積大小可能一樣的道理,那大家能畫出相同面積但形狀不一樣的圖形嗎?
(2)按題目要求在課本上畫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不同圖形。看誰畫得多。
、亲鳂I(yè)展示。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同學。
(注:重點要引導學生說出為什么面積是12平方厘米,培養(yǎng)學生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形狀可以是不同的辨證思想)
3、活動三:出示課本17頁的3題:
(1)師:我們知道,把一個不規(guī)則的圖形給它補上一塊,就可以使它變成規(guī)則的圖形,上面的這個圖形應該補幾號圖形呢?為什么?
(2)課件演示。
(注: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把不規(guī)則圖形可以補成規(guī)則圖形的意識,為今后運用“補”的方法去求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做好鋪墊。)
4、活動四:出示課本17頁的4題:
(1)師:我們知道用不同的圖形可以拼出不同的有意思的圖形來。那4題的兩個圖形可以拼成什么樣的圖形呢?先想想,再動手拼一拼進行驗證。
(2)你還能拼成什么樣的圖形呢?動手試一試。
⑶作業(yè)展示,說自己拼成的什么圖形?怎么想的?
(注:要先讓學生想象可以拼成什么樣的圖形?再讓學生動手操作,為運用分割法求組合圖形面積埋下伏筆。)
5、活動五:拼平行四邊形
、抛寣W生拿出七巧板,拼平行四邊形,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聘餍〗M派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注:要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同學間進行交流,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和觀察能力,為后續(x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打好基??
四、全課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有什么收獲和啟示?
通過對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的再認識,以及圖形周長和面積的再認識,為學習新知識做好了鋪墊。在學生很難比較兩個近似圖形面積大小的時候,引入課題,為學生下一步的探究創(chuàng)設了情境,提高了學生探究的欲望。
教師在組織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交流等形式進行比較活動中,使學生掌握多種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同時也讓學生知道確定一個圖形面積的大小,不僅是根據圖形的形狀,更重要的是根據圖形所占格子的多少來確定的。也為學生自主探索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的方法打下了基礎。在教學中真正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研究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得到提升。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
教師通過組織學生畫一畫、試一試、拼一拼、想一想等活動,運用平移、旋轉、割補等方法,使學生體會形狀變化而面積不變的事實,體會把組合圖形分解為基本圖形的過程,培養(yǎng)圖形切拼的意識和圖形的轉化思想,為后續(xù)運用轉化思想學習面積公式的推導打下基礎。
歸納知識要點和心得體會,突出學習重點,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
大班比大小教案2
學習目標
學習由大到小排列物品,體會大小的相對性,并用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
進一步了解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
活動準備
提前把6-10個不同動物的圖片,例如老虎、小鳥和魚等,按比例印制成不同大小的圖卡,放進神秘袋。
大自然的風景畫。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小組
1.出示神秘袋,請幼兒輪流抽出動物圖卡,并說說每種動物的外形特征。
2.告訴幼兒動物要排隊回家,請幼兒把同種動物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好隊。
3.待幼兒正確排列圖卡后,請他們分別指出最大和最小的動物,并引導幼兒比較發(fā)現,除了最大和最小的動物外,其他動物會比有的動物大,又比有的動物小,體會大小的`相對性。
4.請幼兒用“……比……大!焙汀啊取!钡木涫奖容^動物的體形,進一步體會大小的相對性。
5.出示大自然的風景畫,如森林、沙漠等,請幼兒觀察畫中環(huán)境的特點,并把動物圖卡貼在適當的位置上。
6.請幼兒想一想,還有什么動物住在這樣的自然環(huán)境中,鼓勵幼兒搜集有關的圖片,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活動評價
能由大到小排列動物圖卡,體會大小的相對性。
能運用句式“……比……大!焙汀啊取。”比較動物的體形。
活動建議:
教師可以通過讓幼兒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如:幫教師取一個比乒乓球大、比蘋果
小的圓形的東西等,使幼兒進一步體會大小的相對性。
大班比大小教案3
一 、教學目標
1、 認識“〉”、“〈”、“=”,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數的大小。
2、 培養(yǎng)觀察、分析和表達能力,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
二、預計教學時間: 1 節(jié)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數的大小
三、教具學具準備
猴子分水果圖,猴子、梨、香蕉、桃子圖片。
三、教學活動
(一)呈現課本主題圖,組織學生觀察,教師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1、 有一天,猴子靈靈過生日,他請了好朋友來家里慶祝。它一共請了幾個朋友?它為大家準備了什么水果?每種水果各有幾個?怎樣整理可以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種水果夠吃,那種水果不夠吃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思考)
(二)動手操作,學習“〉”、“〈”、“=”
1、學生用學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小猴和3種水果
2、學生展示自己擺放的.結果,師生共同擺出書中的象形圖,并寫上相應的數字
3、學習“3=3”
(1)一只小猴子說:我喜歡吃桃子,可我們每人能吃到一個桃子嗎?
(2)一個猴子吃一個桃,3只猴子要吃3個桃子。桃子夠嗎?猴子的只數和桃子的各數由什么關系?(它們一樣多,同樣多、相等)
(3)教師:表示兩種東西一樣多,我們可以用符號“=”表示,并在圖下面寫上“3=3”并教讀這個式子。
4、學習“3〉2”
方法與前面相同,告訴學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說說大于號的形狀,
5、學習“3<4”
方法與前面相同。與小于號比較,借助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記憶大于號的用法,如“大嘴對大數,尖角對小數”等。
6、區(qū)分“〉”和“<”
(1)區(qū)分兩種符號
用手勢表示不同等符號,教師說名稱,學生用手勢表示
(2)教師說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來
(3)5以內的數字比大小,填上正確的符號
(三)小結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2、我們比較數的大小時,可以用關系符號“〉”、“〈”、“=”來表示。比較物體多少的時候,可以用一個對應一個的方法進行比較。
(三) 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
1、 課本第18頁做一做第1題。
引導學生看圖后說說書中是怎樣比長短的?(用數格子的方法)
2、 填空
(1)左邊擺2個梨,右邊擺1個蘋果,填( )〉( )
(2)左邊擺4朵花,右邊擺3個梨。填( )〉( )
(3)左邊擺3個蘋果,右邊擺5朵花。填( )〉( )
3、完成書練習二第21頁第5題
4、在□里填數。
□ =□ □〉□
6、在□里填數。
【提高練習】
7、 完成書練習二第22頁第6題
8、 5〈□
【拓展練習】
9、這里有1、1、2、3、4、5、=、〉、<這些數字和符號,用這些數字和符號組成各種不同的式子。
大班比大小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幼兒對數字7的認識和了解,增加數字7在幼兒記憶中的印象。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7”及正確的發(fā)音。
2、能正確書寫“7”的格式,能看圖寫數。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數字“7”所代表的具體數量。
教學難點:
會用實際相同物體來表示數量“7”。
活動準備
數字歌音樂、神奇的手指歌音樂、若干手偶、多媒體課件、數字7、魔術道具。
活動過程:
一、律動:播放《神奇的手指歌》音樂,師幼共同完成。
二、記憶猶新:播放《數字歌》音樂,復習幼兒在中班認識的數字,從而導入新課《學寫數字7》。
三、教師板書:學寫數字7。
四、激發(fā)興趣
1、變魔術;通過教師變數字7,激發(fā)幼兒興趣,使幼兒的'思維活躍起來,并且讓幼兒觀察老師變的是什么。
2、幼兒回答正確后,老師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數字7,幼兒拿出小手模仿老師書寫數字7。
3、老師再次表演變魔術,讓幼兒猜一猜老師這次又會變什么,正確引導幼兒如何在田字格中寫下一個數字7。
4、幼兒回答正確后,老師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數字7。
5、師幼摘蘋果:師幼共同來數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老師再次在田字格中寫數字7,且強調書寫數字7的正確格式。
五、游戲
1、老師拿出手偶,讓幼兒數一數并回答有多少個手偶?
2、師幼共同選出最喜歡的手偶進行找朋友(兩個手偶,激發(fā)幼兒尋找自己的好朋友),通過找朋友具體指導數量7及書寫7的正確格式。
六、鞏固練習
老師發(fā)給幼兒練習題,通過做練習,加強數字7在幼兒記憶中的印象和書寫格式。
教學反思
通過鞏固聯練習,大部分幼兒都能準確的發(fā)音,以及數字7的書寫格式都能正確掌握,除個別的民族幼兒發(fā)音不準。在今后的教學中不但要教會寫數字7,而且還要教會如何把數字7寫得更漂亮。
大班比大小教案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物體的數量與物體的擺放形式無關,初步建立數守恒的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磁板1塊,紐扣、瓶蓋若干。
2.幼兒作業(yè)紙。
數一數,說一說,每組有幾個蘋果?它們都一樣多嗎?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看作業(yè)紙。數一數每組蘋果是幾個?它們一樣多嗎?為什么?
2.請幼兒拿出7個紐扣擺成一排,再請幼兒拿出相同數量的紐扣,隨意擺成另一種形式,比較和體會,兩組物品一樣多嗎?為什么?
3.教師在磁板上擺出幾組相同數量(7個)的'瓶蓋,但各組的排列形式、排列疏密不同,請幼兒說一說,是否一樣多?它們的數量是幾?
4.組織幼兒討論: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物品的數量不因物品的大小、顏色、排列形式、位置等的變化而改變)
活動延伸
老師在活動區(qū)可投放像上面那樣的材料,讓幼兒進行練習。
大班比大小教案6
【教學目標】
1.積極操作、探索,通過“畫手數格,抓珠數數”等途徑,來比較準確地判斷手的大小。
2.學習數數、測量、統(tǒng)計、表達與交流,初步習得積極地從多種角度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
3.養(yǎng)成實驗中的記錄習慣,體驗合作探索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每人一張方格紙珠子、盤子、繩子若干。
2、集體記錄表一張。
【教學過程】
一、教師直接提出問題,請孩子們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問:
1.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手,它們一樣大嗎?
2.今天我們要選出班里大手冠軍和小手冠軍,那用什么方法可知道手的大小呢?
3.哪種方法能使我們更準確的.知道手的大小呢?
二、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運用格子紙和珠子的方法,測量手的大小
1.讓孩子們在方格紙上畫畫小手,數數手占的格數,了解手的大小。
。1)格子紙上有整格、半格怎么辦?
(2)整格與半格分類記錄
。3)小結:手形所占的格子數多,就說明手大;
手形所占的格子數少,就說明手小。
2.小組合作:探索每個人的手能抓起多少珠子
。1)將抓起的珠子數量記錄在紙上
(2)小結:抓的珠子數多就說明手大;抓的珠子數少就說明手小。
三、根據全班的統(tǒng)計結果,對測量手大小的方法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1.提問:
。1)通過畫手、抓珠子,我們是否知道了手的大小?
。2)我們畫了手,抓了珠子,怎么就知道了手的大小呢?
2.引導幼兒觀察集體記錄表
。1)看看誰的手形占的格子數多,誰抓的珠子數最多,找出大手冠軍。
(2)用同樣的方法找出小手冠軍。
。3)這種方法是否真的可行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
請大手冠軍與小手冠軍的兩位小朋友驗證給全體孩子看。(手對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內容易于幼兒理解,并且直觀,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你們知道你的手有多大嗎?那么怎么去測量手的大小呢?然后開始討論,最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討論最后達到共識,可以畫手印,還可以抓珠子看誰抓得多等等。孩子自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孩子很有成就感。尤其是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參與進來,按照自己喜歡的辦法去比較,孩子興致特別高,同時也達到了預期的教育效果。
大班比大小教案7
活動目標
1.認識“”,理解符號的含義。
2.會比較10以內的數字大小。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2.數字卡1-10,符號卡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字1-10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數字卡片,你能說出是數字幾嗎?
是數字幾,你就可以拍幾下手?
2.幼兒看數字幾,并用拍手表示數量。
二、認識>號和
1.教師出示數卡6和7,引導幼兒判斷誰大誰小。
(1)提問:6和7中間可以放哪種符號?
(
(2)小結:
2.練習:出示數字7和8
(1)哪個大?哪個小?中間放的什么符號?為什么?應該怎么讀呢?
(2)小結:8大7小,中間放小于符號,因為屁股尖尖對著小數,所以7小于8.
3.出示6和5
(1)提問:這是數字幾和幾?哪個大哪個小?
(2)教師把“>“符號放在6和5的中間,告訴幼兒這是大于符號,大嘴巴朝著大數笑,所以6小于5。.
4.比較符號、觀察不同
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兩個符號有什么不同?
三、游戲鞏固
1.請兩個小朋友各選一個數字,再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選符號站在他們中間。
2.請一個小朋友拿著符號,讓兩個孩子分別站兩邊。
3.請小朋友看一看,他們站得對不對。
四、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1.講解作業(yè)要求
2.教師指導
3.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他們是大于符號和小于符號,用他們可以來比較數字大。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主要是引導孩子認識“〉”和“〈”,能準確區(qū)分“〉”符號和“〈”符號。整個活動的層次比較清晰,孩子通過觀察、比較認識了“〉”和“〈”,通過老師的引導以及操作的過程,大部分孩子能正確區(qū)分符號,并能準確的在兩個數字中選擇符號,雖然孩子能進行區(qū)分,但在表達上有些孩子會出現讀錯現象,主要是對符號的認識還不夠,我將在區(qū)域活動中進行個別輔導及幫助,讓孩子在正確區(qū)分的基礎上并能掌握正確的讀法。
大班比大小教案8
活動目標:
1、為孩子們的探究活動提供充分的時間保證,讓孩子帶著自己設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結果的猜想反復驗證。
2、引導幼兒如實記錄自己實驗的進程。
3、通過實驗,使孩子們懂得科學要用事實來說話,培養(yǎng)孩子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記錄板,畫有方格的記錄紙若干,筆若干。
2、珠子若干,細線,盆若干。
3、教師用記錄紙(大)。
活動過程:
一、教師直接提出問題,請孩子們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1、教師伸出自己的手,問孩子們:“我們都有一雙手,它們一樣大嗎?”
。ú灰粯哟螅
2、提問:用什么方法知道手的大小呢?
。ǹ梢詫芍皇謱χ纫槐龋豢梢杂贸咦恿恳涣;可以看看誰抓的東西多;還以將手畫在紙上看看誰的大……)
3、提問:哪種辦法能使我們更精確的`知道手的大小呢?
。ㄕ堄變阂孕〗M為單位展開討論,引導幼兒得出“畫手印”和“抓珠子”的方法更好。)
二、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運用自己設計的方法,測量手的大小,并作記錄。
第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幼兒在方格紙上畫畫小手,數數手中的格數了解手的大小。
教師將幾筒珠子拿出來先放在旁邊,同時把畫滿方格的紙拿在手里:“如果我給你們每人一張畫有方格的紙和一張白紙,同時畫手的輪廓,你們想一想,哪一張紙上的手印更容易讓我們了解手的大小呢?”
(讓幼兒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幼兒認為在格紙上畫手印更好,這樣,數一數手印中的格數,就知道手的大小了。若碰上整格與半格的問題,可讓幼兒討論:一塊數或分開數→分開數更準確。)
教師提出實驗與記錄要求:請孩子們在紙上畫小手的輪廓,畫完后,仔細數自己手印占有的整格與半格的數,并將數目分別記錄在表的不同欄目中。
在大多數孩子完成任務后,請孩子們分別報告?zhèn)人手占的格數,并將其記錄在全班的統(tǒng)計表中。同時,建議孩子們試試自己的第二種方法。
第二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探索每個人的手能抓起多少珠子。
教師提醒幼兒:四人一組,輪流合作,每人抓一把珠子并把珠子穿在繩子上,然后再數出珠子的數目有多少,并將它記錄在自己的記錄表上。
在大部分孩子都完成抓珠子數珠子的活動時,再一次請孩子們報告自己手抓珠子的數目,并將每個孩子所報的數一一填寫在全班的統(tǒng)計表上,將孩子們的一串串珠子貼掛在黑板上,并在每串珠子下寫上姓名。
三、根據全班的統(tǒng)計結果,對測量手大小的方法展開進一步討論
面對全班的統(tǒng)計表和黑板上一串串長短不一的珠子,提問:通過畫手、抓珠子,我們是否知道了手的大?(是)
提問:我們畫了手、抓了珠子,怎么就知道了手的大小呢?
。ㄊ强串嫷氖钟≌嫉母穸嗌俨胖赖;是看珠子串的長短知道的;數數珠子的數目有多少知道的……)
提問:哪種辦法最準確呢?
。ㄏ瓤词终嫉母駭担倏词肿サ闹樽訑,兩個合在一起最準確。)
師:這種方法是否真的可行呢?讓我們再來試一試,用這個辦法找出班上最大與最小的手。
(先找出統(tǒng)計表中手印占格最多與最少的人,再找出抓珠子最多與最少的人,比較一下,結果是否同是那兩個人……)
最后,提出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是不是手的大小與個子高矮一致呢?作為孩子們下一次研究的主題。
【大班比大小教案】相關文章:
比大小教案02-21
《比大小》教案03-13
小班《比大小》教案03-06
中班比大小教案12-09
《比大小》教案(精選23篇)05-06
幼兒園比大小教案02-22
幼兒園教案比大小03-14
比大小活動反思04-17
數字比大小活動反思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