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課題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tǒng)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那么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課題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課題工作總結1
一、積極組建研究小組,完善組織管理
開學伊始,組建并完善了以校長為組長,教研組長為副組長,本校部分數(shù)學教師參與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細化了研究工作項目,全體成員各負其責,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研究工作。
二、加強教學知識學習,從根本上認識提問,研究提問
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教學知識學習,確保從根本上認識提問,研究提問。研討學習并總結出現(xiàn)階段我們數(shù)學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以及關于提問的有效性理論知識和解決策略。學習途徑則是多途徑學習,通過網(wǎng)絡搜集、書藉整理、專家咨詢、集體交流評析等。學習形式為集體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每周兩次個人學習,做到有學習有筆記;每周一次集體學習,由教研組長主持,匯報個人學習情況,并由集體評議總結出有較強實效性的知識,以供大家共同參考學習。其具體內容如下:
。ㄒ唬┗诶碚,認識提問
我們學習了理論知識,明確了什么是提問和課堂提問?
1、提問:從廣義上講,任何有詢問形式或詢問功能的語句,也就是通過語言的形式提出問題引發(fā)他人產(chǎn)生心智活動并做出回答反應的刺激都是提問。
2、課堂提問: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的某種教學提示,或傳遞所學內容原理的刺激,或對學生進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
可見,課堂提問是教學中進行啟發(fā)式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十分重要,是教師們經(jīng)常運用的教學手段。
。ǘ┱覝矢矗盐辗较
我們了解到目前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提問存在的一些問題:
1、提問的目的不明確,不能準確把握知識本質。如這個知識點的知識基礎是什么,又能為后面哪個知識點的學習做服務?重難點是什么?我們該從哪兒切入提問,只有準確把握知識本質,才能正確切入提問。
2、提問的個人主觀性太強,太隨意。在一節(jié)課中的提問多的可達幾十個問題,少的卻只有幾個問題。在教師的隨堂課上,這類問題非常嚴重,教師的問題設計不合理。
3、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課堂上學生無時間提問,很少有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教師提問的實效性欠缺,答案開放的問題比較少,不敢放手,駕馭課堂能力不夠。
由此可見,目前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差的問題顯得相當突出,不該問的而問,低效的重復性應答式的提問,以問代講形成滿堂問等現(xiàn)象還較為常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ㄈ┱J識價值,轉變觀念
課堂提問做為課堂教學的必要手段,有著不可估量的教學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
1、激發(fā)學生學習
學生注意力渙散時,提一個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往往能喚起他們的注意力;學生學習受阻時,教師提問點撥,因勢利導,他們會重新振奮起來,繼續(xù)探究;設計適當?shù)膯栴},給回答問題的學生以成功的機會,往往能幫助其找回失去的信心。教師提問,學生討論、回答,是一種交流,不僅是個認知過程,也滲透了情感成份。因此,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融洽師生感情,從而更好地推動學習,有極大的益處。
2、啟發(fā)學生思維
由于各種原因,學生思考問題往往會不全面,遺漏某些條件,得出片面結論;或者在學習新知識時,不善于循序漸進,全面把握住要點。如果教師能不斷啟發(fā),追問、質疑、概括、小結;那么,學生就會比較全面、系統(tǒng)、牢固地掌握知識并且培養(yǎng)了能力。
3、獲取反饋信息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反映出的思維受阻、歧義、遺漏等一些問題,較之從作業(yè)、測試則更為及時明顯的反饋給教師學生學的信息。課堂提問是教師、教材及學生三方面聯(lián)系的橋梁。課堂上教師發(fā)問和學生的答問既是教學信息的傳播過程,又是師生情感交流與合作的過程。因此,應該說課堂提問在當前的教學方式下,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們教師要將其作為基本功來練,作為藝術來追求。
。ㄋ模⿲W習策略,指導實踐。
美國著名數(shù)學家哈爾莫斯說過:問題是學習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創(chuàng)新。由此可見,提出一個好的`問題是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應用技術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廢止不恰當?shù)奶釂,研究提問的類型、表達、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實現(xiàn)課堂提問的優(yōu)化。具體而言,它主要包括設計問題的數(shù)量、難度、切入點控制三個方面。教師設計問題時要把握設計的原則、策略和步驟的精心謀劃,做到問題精當、難易適度、思維含量高、切入點準確。所以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提問次數(shù)要少而精。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抓住科學知識的關鍵,運用歸納和綜合方法,盡可能設計出容量大的問題,避免問題過于細小繁瑣,以提高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性,以達到“精問”的目的。
2、提問難易要適度。難度是指問題的深度與廣度,難易適度就是指問題要切合學生實際。難度的控制既要考慮切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問題要求的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缺乏有意義的、本質的聯(lián)系(非字面上的聯(lián)系)時,問題就顯得太難了;如果問題要求的知識與學生已有的知識有密切聯(lián)系,又有中等程度的分歧,對集中學生注意力,動員學生積極思考最為有效,那么這個問題就顯得難易適度。教師設計的問題要不超出學生知識和智力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他們經(jīng)過認真思考與探索能得以解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積極思考都能解答。
3、提問要切中要害。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知識的性質和特點,在適當?shù)沫h(huán)節(jié)設計問題。教師還要根據(jù)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情況隨機應變,在學生學習以及思維活動的疑惑處、受阻處、轉折創(chuàng)新處設計問題,引發(fā)思考。一是課堂鋪墊環(huán)節(jié)。課堂鋪墊引入教學中,根據(jù)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設計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既可以復習鞏固舊知,又促進新舊知識的融合。二是新授環(huán)節(jié)的問題。新授階段,所提問題要求聯(lián)系緊密,啟發(fā)性強,通過教師的引導,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透徹理解新知。三是鞏固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在鞏固階段啟發(fā)性的問題能促使學生深入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提問要體現(xiàn)出:是數(shù)學問題,具有數(shù)學味,體現(xiàn)著具體的數(shù)學思想;能緊密聯(lián)系教學內容的實質,統(tǒng)率教材的基本內容;能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并以此為突破口,帶動整個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能溝通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循序漸進地推動教學的展開;具有啟發(fā)性,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問題之間具有連貫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現(xiàn)象到本質,層層遞進,能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數(shù)學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科學性和嚴謹性,能體現(xiàn)數(shù)學的科學精神。
三、依托課例進行實踐,努力實現(xiàn)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在本階段,我們本著運用策略,提高數(shù)學課堂中提問的有效性,有計劃的開展了多節(jié)數(shù)學教學聽評課活動,主要從提問的數(shù)量要求少而精、提問的難易適度、提問要切中要害等幾個方面入手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研究。
一樣的教學內容,不一樣的提問方法就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教學效果,那么怎樣實現(xiàn)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我們不僅要提問,而且還要會提問?同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不同的老師提出來,學生的興趣會不一樣呢?這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提問是否真正做到了“精問”。真正體現(xiàn)了提問的策略之一:少而精。
我們課堂教學中欣賞大氣的問題,強調問題的開放性與思維深度。但也要適度,我們面臨的畢竟是小學生。問題過大、過深,不符合學生的學情,會使學生喪失回答問題的信心,不利于學生思維激情的培養(yǎng)。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處理好問題“大”和“小”的關系。
根據(jù)教材內容的重難點,設計出一系列的、前后連貫的并有內在聯(lián)系的關鍵性問題,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或者依據(jù)對當前事物和現(xiàn)象的觀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通過提問,啟發(fā)他們得出正確結論,這樣的提問切入點無疑是切中了要害。如在五年級的張守華老師執(zhí)教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一課中,她首先出示用兩塊顏色不同的硬紙剪成的大小不同的兩個平行四邊形,向學生提問“哪一塊面積大?大多少?”學生對于第一個問題通過觀察很快就回答出來了,但對于第二個問題“大多少”就答不上來。這時教師及時抓住學生渴求了解大平行四邊形面積比小平行四邊形面積大多少的心理,很自然地引出新課。這樣的提問切入點正是切中要害,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為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礎,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對于新知的學習起到了很有利的作用。
通過學習研究,以及課堂的實踐證明,無疑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也就是要提高我們提問的技術,最好做到提問既有技術,又有藝術,課堂提問是一門科學。教師只有從根本上形成對課堂提問的正確觀念,遵循一定的原則,掌握適當?shù)奶釂柗椒,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發(fā)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與有效性,才能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更具生命力!
四、總結課題研究的成果,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的改進措施
(一)取得的成績
1、我校的數(shù)學教師通過本次《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這一課題的自主學習研究,都開始積極地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敢想、敢回答的良好課堂氛圍,真正認識了課堂提問,明確了課堂提問對于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性,學到了提高課堂提問的策略,并通過實踐證明了真正有效的課堂提問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并通過此次課題研究帶動了一大批青年教師的教學研究意識。撰寫了多篇教學反思、案例分析、教學論文。如《統(tǒng)計提問數(shù)量,反思課堂提問》、《由課堂提問引發(fā)的思考》、《課堂中的問與答》、《我們的課堂提問研究》等。
2、學生們則在老師精心設計的“精問”、“設問”中爭當學習小主人,改變了被動、懶惰、依賴等不良學習習慣,自然的開始理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他們探究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思維得到鍛煉。
。ǘ┐嬖诘膯栴}通過研究學習,我們的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問題。
1、提問指向不集中。例如,“銳角和直角各是多少度?”它的答案有無窮個。諸如此類的問題顯然是不科學的,指向不集中,導致學生概念模糊、思維混亂,所以很難達到提問的目的。
2、提問不夠全面,致使學生思維發(fā)展參差不齊。課堂提問,應立足面向全體學生,即以大部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程度為依據(jù),爭取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體現(xiàn)問題的層次性。而我們的課堂提問還不夠全面,仍存在問題,要么,以個別思維敏捷、理解較快的尖子生為提問的出發(fā)點;要么,以部分后進生為依托,問題缺乏彈性過于基礎。這樣,致使教學效果形成個別學生超前、大部分學生滯后的局面,以及學生的應答率不高,氣氛不活躍,大部分學生沒有思維的增量發(fā)展。
。ㄈ┙窈蟮母倪M措施
1、繼續(xù)狠抓教學研究。在這次研究的基礎上長期深入地進行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學習課堂提問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雖然無法為每一個學生設計一套問題,但要注意提問層次和梯度,并根據(jù)問題的難易提問不同的學生,使得學生全面發(fā)展。并努力做到提問目的明確,在引入新課、新舊遷移、解決難點、促使學生思考等等方面進行提問,盡可能地設計針對性強,有實際意義的提問,使提問恰到好處,為課堂教學知識穿針引線。以及,教師在設計提問時應注意趣味性,課堂提問的內容新穎別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學習。
2、進行多渠道的學習,做到“請進來,走出去”。注重平時積累,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定期進行空中課堂的學習,并請進專家為我們進行理論指導,走出學校進行更廣泛的交流,學習外面更先進有效的教學策略。
3、建立教師個人成長記錄袋,裝載每次研究過程中的個人研究成果以及個人撰寫的案例分析、教學反思、教育教學心得體會、教學論文、優(yōu)秀課例、研究課題等等,記載教師成長過程,便于隨時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不斷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研究素質。
小課題工作總結2
中學物理作業(yè)批改是教師了解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個主要手段,是檢驗學生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信息反饋交流的一條主要通道,是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中學物理批改作業(yè)作為體現(xiàn)物理教學質量的載體之一,在檢查“教與學”的質量,發(fā)展學生智勇,反饋教情、學情,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本課題旨在通過對初三物理“零作業(yè)批改”模式的研究總結出一套適合初三學生、老師建康發(fā)展的作業(yè)批改模式,在增強學生能力的同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素質。本人負責培訓學生批改、評價作業(yè)并在所教班級積極有效開展零作業(yè)批改,收集整理第一手的數(shù)據(jù)資料,過程性資料為課題的進行提供實踐基礎。
一、立項以來做的主要工作
1、協(xié)助主持人申報課題,并制定課題方案。
2、積極學習有關零作業(yè)批改方面的理論。
3、對實驗班學生分組并找出學習好、責任心強的學生做組長,建立學生檔案袋。
4、對學生進行簡單培訓5、互批或自批作業(yè)
6、學生各自標記“作業(yè)問題”
7、教師課后抽查學生作業(yè)并做相應記錄
8、對作業(yè)問題實行雙重跟蹤
二、“零作業(yè)批改”的效果
1、使學生學會學習了。
2、增強了學生的主人意識,學生學習興提高。
3、將教師從繁重的作業(yè)批改中解脫出來,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搞好備課、上課,學習輔導等。
三、“零作業(yè)批改”的問題與思考
“零作業(yè)批改”的`實踐給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好處,實現(xiàn)了多贏。但在實踐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
1、小組長問題。有一小部分小組長責任心不強,講解過程中不負責任,敷衍了事。問題記錄和跟蹤檢查都不到位,導致整個小組活動質量低下。
2、差生問題。極少數(shù)差生不能積極參與,不參與討論,也不聽組長講解,而這些差生往往學習自覺性差,學習愿望不強,有問題也不問老師,甚至為了面子有問題也不愿向老師說出來,使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
3、教師問題。教師有時由于工作忙,往往沒能及時記錄學生所出現(xiàn)的問題,也沒能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地進行反饋訓練,做到出現(xiàn)一個問題徹底解決一個問題。
4、學生間互相包庇,錯題批不出來。
四、下一步工作設想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課題組成員反復討論、實踐、論證。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在以后的日子里找出合理的應對策略。教學改革是一條漫長的路,而作業(yè)教學的改革在這條路上還剛剛起步,表面看似瑣細而平凡的作業(yè)批改工作中,蘊藏著豐富多彩的內容和深刻的哲理。零作業(yè)批改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課題,只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勤于學習,大膽實踐,一定會摸索出一套更為有效的作法。作為一名物理老師,我們有責任在這一教學活動中不斷地調整自己,完善這項工作,以更好地造福學生。
1、注意收集各種信息,寫出心得;并真實的記錄第一手的數(shù)據(jù)資料開展組內交流,做好活動記錄,保存原始材料。
2、互相觀摩、互相學習、互相研討、共同提高。
3、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征求學生的意見。
4、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汲取作業(yè)批改改革成功經(jīng)驗,完善本課題不足之處。
小課題工作總結3
在區(qū)文教局基教科的統(tǒng)一組織與管理下,學校初中部本著“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原則,按照“研討對策合作實施(個體實踐)反思改進總結提升”的研究的思路,引領班主任扎實開展教育教學小課題研究活動,F(xiàn)就研究情況進行簡短匯報:
一、開展優(yōu)勢
1、年輕的研究隊伍。這是我校開展小課題研究最大的優(yōu)勢,相對于區(qū)內其他學校,我校參與課題研究的班主任以青年教師為主,特別是初中部,平均年齡不到32歲,他們有著較高的研究積極性,為小課題研究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扎實的課題負責人。我校初中部有4個課題立項為區(qū)級課題,這4個課題的負責人均為學?蒲械闹袌粤α,他們分別是單文華、徐寶娜、王英菊、姚林、劉洋、劉愛榮,他們工作扎實,業(yè)務和研究能力強,為小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
二、采取策略
1、加強領導,積極開展小課題研究工作全校以德育處處牽頭,成立小課題研究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小課題研究的領導、指導、實施和評審等工作,制定小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評定、表彰獎勵等制度,建立有效的運行激勵機制。開展小課題研究符合當前廣為開展的校本研究趨勢要求,符合教師的實際科研能力水平,符合我校教育教學的實際,我們要求全體教師統(tǒng)一對開展小課題研究重要意義的認識,認真篩選課題,精心組織實施,切實在全校形成“全員參與,個個嘗試,人人研究”的良好局面,開展“問題即課題”研究。
2、加強培訓,為小課題研究提供理論支撐為避免小課題研究的盲目性和研究低效率,我們加強了教師的課題研究培訓工作,加強班主任們的小課題研究意識,提高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規(guī)范教師的科研行為,學期初召集小課題的主持人,進行集中培訓。同時強調了過程材料的收集與整理,鼓勵班主任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學習教育理論,要求盡可能用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研究。
學校將在學期末,組織小課題主持人再次進行培訓,讓老師們明確如何梳理研究的過程,如何整理課題的過程材料,如何寫出研究報告等等,力求讓小課題研究的材料完整規(guī)范。同時,學期末將組織一次研究成果的展示活動,把小課題研究的成果在全校推廣。
3、加強指導為引領教師盡快走上科研之路,深入進行小課題研究,對立項的小課題,學校有針對性地聘請有關專家、名師進行研究指導,為我校剛剛起步的小課題研究進行了指導,讓老師明確了課題研究不能追求假大空,選題一定要小、要具體、真實、是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同時也明確了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決實際問題,探索教育規(guī)律,改進教育實踐,提高教育質量。
4、與教研活動、德育主題相結合學校每次教研都有主題,針對每個主題,結合課題研究,對主題進行提前研究,在教研活動中加以落實,把自己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與課題研究有關的困惑與收獲進行交流,通過研討總結經(jīng)驗與教訓,形成上報材料,并及時把教研的成果在課堂中加以落實,提高了課堂效率。從確立課題以來,學期中進行以教研組、班主任研討展開課題研討,以學科組成員互動的形式展開,這一生動活潑的互動式學習形式,激發(fā)了廣大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了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教研組采取了研討課的形式,針對課堂教學進行了研討。
5、定期調度學校對小課題研究進行集中調度,每月進行一次學校層面的小課題調度會,進行集中研討、交流,及時了解和掌握各班主任的研究進展情況。針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主題研討,借助群體的智慧,有效地研究解決實際問題,保證了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解決研究進程中的問題。通過調度會等形式,引導教師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據(jù)“小步子、低臺階、快節(jié)奏、求實效”的.原則,鼓勵老師用科學的態(tài)度和科研的途徑完善地處理好教學中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的關系。從教育教學中的小現(xiàn)象、小問題、小策略入手,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指導自己的教學。實施教師小課題研究“三個一”制度:結合自己研究的專題每周寫一份教學后記;每月提供一個教學案例或教育故事;每學期寫一份課題研究階段報告。通過金點子案例評選、教學論文評選、優(yōu)秀教育論壇評選等活動調動班主任參與研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德育處還通過《北海校報》,介紹與“小課題”有關的背景資料、研究成果,學習與“小課題”研究有關的理論文章,指導教師從網(wǎng)上、有關的圖書資料中查閱相關資料,明確如何做研究。從人力、物力、財力、制度等方面為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提供切實保障,確保研究取得成效。
6、典型帶動,課題經(jīng)驗交流推廣在本學期末,我校安排了在小課題研究中表現(xiàn)突出的或是具有了一定研究成果的老師在全體教師會上做經(jīng)驗介紹,或是進行學生展示。讓教師們分享課題研究的成果。在小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典型,推廣典型,讓典型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各課題組的相互學習與交流。在研究過程中,單文華、徐寶娜的《初中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研究》,王英菊、姚林的《學困生的轉化》,劉洋《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劉愛榮《初中生常見問題行為的調查研究》做得較好,在學校中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
7、課題跟蹤式管理,加強和指導小課題研究本學期,我們課題團隊采用課題跟蹤式管理,加強和指導小課題研究。全體小課題團隊成員走進相關課題負責人的課堂,切身感受該課題研究給課堂和學生帶來的變化,同時也發(fā)現(xiàn)課題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8、建立評估和激勵機制,以評價促進小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學校將每學期一次組織相關人員對教師開展的小課題研究進行校級成果鑒定、評獎。金點子案例、教育創(chuàng)新獎等評選優(yōu)先從校級優(yōu)秀成果中推薦。在本學期末,我校將對教師進行小課題研究的情況進行總結、評比。并設立相應的獎項,在學期末的教師會議總著力表彰和獎勵。讓教師們知道學校鼓勵教師進行課題研究。
三、取得的成效
1、目前,我校的小課題研究進展順利,初步收到了明顯的效果,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是老師們對本人承擔課題的研究目的、意義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
二是老師們相互交流、相互借鑒,掌握了課題的研究更多靈活實用的方法;三是積累了初步的小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經(jīng)驗。
2、通過小課題研究的實施,我們看到了可喜的成效就是研究型、協(xié)作性班主任文化的形成。小課題研究活動增進了學校內人與人之間的了解,使優(yōu)秀經(jīng)驗得以及時分享,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和諧相處,互相支持,互相維護,合作互助在教師間蔚然成風。
3、根據(jù)小課題研究的特點、規(guī)律和推進目標,我們堅信小課題研究的兩大研究理念,即
第一,學習即研究,行動即研究,反思即研究。
第二,參與研究本身就是成果。小課題研究重在過程,教師參與了就會有感悟、有收獲、有提高,這就是成果,問題解決了,就是效益。要使小課題研究深入開展,取得更大的成果,要繼續(xù)強化“四個堅持”:堅持聚集課堂,課題到課堂中去選,研究到課堂中去做,答案到課堂中去找,成果到課堂中去用;堅持學研做結合,引導教師在讀書中吸取營養(yǎng),在實踐中探索規(guī)律,邊學習,邊研究,邊行動;堅持合作研究,建立以骨干教師為引領的研究團隊,將教研活動與小課題研究有機結合互為促進;堅持校本化管理,從本校實際出發(fā),研究和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建立小課題研究的長效機制。
積累點滴,成就科研型教師!盾髯觿駥W篇》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記錄其中出現(xiàn)的小問題、解決問題的小方法,積累下收獲的點點滴滴,就可以成就一名優(yōu)秀的“科研型”教師。五、問題和困惑
1、課題研究存在著明顯的不平衡現(xiàn)象,主要是各課題研究小組之間的不平衡,主要是各研究小組教師的重視程度、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的差別。
2、科研骨干培養(yǎng)相對薄弱,優(yōu)秀科研帶頭人還偏少,科研示范帶動作用發(fā)揮得還不夠。研究過程中不規(guī)范、不科學、不認真、不完善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
3、小課題研究向縱深發(fā)展的水平不夠高,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有待加強。
小課題工作總結4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使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學數(shù)學教學經(jīng)歷了一次巨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方面的洗禮,學生變得愛提問、愛交流,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上不斷閃現(xiàn)。數(shù)學教學煥發(fā)著充沛的活力。但事實上,有些教師只注重形式和表面,忽視實效和本質,在小學教學的課堂上,低效、無效或根本不講成效的現(xiàn)象俯拾即是。比如那些照本宣科式的“機械教學”、唱獨角戲式的“表演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等等。教師教得無味,學生學得無趣,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為教與學的阻礙。我們的課堂教學多了些新穎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學行為,卻丟失了極為寶貴的東西“有效性”;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提出這樣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1.建構主義學習論認為,學生的知識獲得不是通過教師簡單的講授而獲得,而是在一定學習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
2.動機理論告訴我們,學生能否進行有效而持久學習的最重要變量之一就是其是否具備持久而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課堂教學有效性實際上是一種密切關注并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
3.認知結構理論認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是一種充分關注每個學生認知結構及認知發(fā)展狀況的教學。
三、課題研究目的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主要想解決以下問題:
1、影響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如何界定和評估一節(jié)課是否是有效教學,學生的學習是否是有效學習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影響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響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原因有好多種,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找到影響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然后進行針對性地矯正。
2.探究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策略。有效性教學策略包括:
。1)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
。2)有效的課堂提問策略
。3)有效的合作與交流策略
(4)有效的課堂練習策略
。5)有效的課堂評價策略
3.如何界定和評估一節(jié)課是否是有效教學,學生的學習是否是有效學習。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1.調查和分析影響課堂教學效益的主要因素,反思并更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念。
2.探索和總結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學生獲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操作實驗的機會,促進“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的形成,促進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與形式
1、教育調查:按照確立的研究對象,對學校的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tǒng)地訪談,收集關于研究對象的第一手資料。
2、文獻資料:以提高教學有效性策略為核心,查閱,鉆研相關資料。關注省內外的研究成果,將省內外的研究成果借鑒到本課題的研究中。
3、行動研究: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邊歸納,邊總結,最終探索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方法,積累豐富的有效課堂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
七、課題研究的實施與管理
1、制定研究計劃,選取典型課例,進行專題研究。
2、對選取的專題進行個案分析。
八、具體做法及措施
確立研究對象,以本校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跟蹤課堂觀察資料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總結提煉專家引領推廣應用。
九、實驗成效
經(jīng)過初步的實驗研究,本研究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實驗班級的聽課及檢查情況看,學生四十分鐘的課堂學習收益對比與以前有所提高,但由于本研究模式在我校處于初級階段,效果還不能做到完全體現(xiàn)到每一位學生身上,還有待于在今后長期的研究中進一步改進方式、方法以期受益于全體學生。
十、關于課題組成員的變更
小課題工作總結5
《運用學生研學材料對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初探》現(xiàn)在的學生自學能力差,老師講什么,他學什么。從來沒有自己去看書學習的習慣。然而,到了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我們這些過來人都知道想要學到真正的知識,光靠老師教是遠遠不夠的,自己積累的知識更多的是靠自學得到的。因此我們從初中二年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出發(fā),從“課前小研究、課中練習、課后作業(yè)”三方面進行研究“運用研學材料對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初探”,重點研究課前小研究。經(jīng)過一學年的研究讓我們真切地看到學生的進步,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課題研究能力的進步。每一次的活動都給我?guī)硪环菪碌氖斋@。以下是我科組課題研究的一些做法和收獲。
1、課前小研究使學生養(yǎng)成了課前自學的習慣。
全班學生具有自學能力的人數(shù)由原來的37%增加到97%,由此可得出結論,一年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成功的,學生也掌握了一整套的課前研究方法。由于我們確定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是建立在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一系列方法上的,它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且在實驗過程中也是按照這一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對學生加以訓練的,這就使學生的習慣與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成正比例增長。最終學生不僅養(yǎng)成了良好的課前研究習慣,而且提高了數(shù)學學習的能力,從而使我們的實驗達到了目的。
2、課前小研究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要完成課前小研究必須先自學書本知識,那么自學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課前研究就是課前的自學。課前自學的過程
是學生自己根據(jù)教師布置的課前小研究,通過自己努力去回顧舊知識,自學書本新知識去完成課前小研究的題目,從而自主的去對新知識進行學習。教師布置的課前小研究中的題目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學生在經(jīng)過多次有目的的自學研究以后,就逐漸掌握了對新知識的一些學習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就不會感到無從下手,而是“有章可循”了。課前預習是學生獨立地接觸新知識,它要伴隨著各種不同的思考,只要長期堅持預習就會逐漸掌握學習的方法,自學能力就會有顯著提高。
3、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學生經(jīng)過課前自學完成課前小研究再去上課,本身他自己已經(jīng)自學了一遍,上課時再學了一遍,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會更明確,學習積極性也會有很大提高。學生經(jīng)過課前自學,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已經(jīng)有了初步認識,那么對新課學習的目的`性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就更有益于新知識的掌握。大多數(shù)人都渴望被別人所認可,學生的這種心理更強烈。經(jīng)過完成課前小研究,學生對一些問題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見解,為了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聽得就會格外認真,回答問題也會非常積極。經(jīng)過認證以后,學生自己做出正確答案的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對知識的掌握就會牢固;不太準確的會自覺去修正反思,對新知識的印象就會加深。無論那種情況都會促進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對新知識的掌握就會更快更深。有了教師課前的認真準備為前提,加上學生高昂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效果將大大提高
縱觀我們一年來課堂教學情況的變化,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規(guī)律:隨著學生自學習慣能力的不斷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逐步提高。教師優(yōu)美動聽的導入被學生的胸有成竹所代替,教師耐心的啟發(fā)誘導被學生的主動出擊所取代,教師生動地講述被學生熱烈的爭辯所覆蓋,學生學得主動,學習效果顯著。
小課題工作總結6
本學期我校切實抓好小課題的研究,針對小課題的研究,我們立足“小”字,幫助教師們關注自己具體教育教學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追求真實的研究;立足“課題”,引導教師從計劃到反思,以科學的方式探索問題的解決或現(xiàn)象的改變,追求經(jīng)驗的提升。我們把教師的“小課題”研究作為教師獲得個性化成長的重要平臺以及特色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仡櫻芯窟^程,我們主要做了以下扎實有效的工作:
1、培訓選題,確定立項小課題
本學期,我們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學校關于小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針對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意義、小課題的選擇、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小課題研究的實施等方面內容”對教師進行了培訓輔導,使老師們懂得了“開展自己的教研,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解決自己的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是進行小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本學期,我們組織各學科教師認真選題,經(jīng)過了“困惑”“問題”“課題”三步曲:首先,我們利用教研組活動的時間,組織全體教師交流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困惑、疑點;然后,讓老師們進行思維加工,并提出問題,把一個個小問題,轉化成一個個小課題;最后,指導教師分析背景,查找資料,形成課題,要求學校全體教師人人參與。
2、抓行動、抓反思。
本學期,我們教師小課題下發(fā)了立項通知,在學校內進行了立項公示。小課題通過多次研討活動,讓老師們在反復實踐的基礎上,及時小結反思,分享經(jīng)驗,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計劃、改進研究方法。對典型的課例,還采取現(xiàn)場診斷的.形式進行指導。
3、抓檢查、抓評估。
為了確保小課題研究扎實有效地向縱深推進,我們學校成立了跟蹤檢查小組,抽查聽課和查閱記錄、跟蹤研討活動等方式檢查工作,便于了解各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及時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對各教研組的教研活動進行階段評價。目前,我校的小課題研究進展順利,初步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是老師們對本人承擔課題的研究目的、意義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二是老師們相互交流、相互借鑒,掌握了課題的研究更多靈活實用的方法;三是積累了初步的小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經(jīng)驗。
在學校的正確引導及各位老師的積極加入下本學期的小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精心計劃,用心總結,課題研究融入日常教學過程。
每個課題都做好詳盡可行的計劃,每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提前通知每一位課題成員。每個課題成員在研討時,把自己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與課題研究有關的困惑與收獲進行交流,通過研討總結經(jīng)驗與教訓,及時把教研的成果納入課堂,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2、活動形式靈活多樣,課題研究扎實有效
各課題研究根據(jù)不同研究階段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研討方式。每個課題的研究都圍繞學生的習慣培養(yǎng)及能力提高,扎實有效。
3、研討活動效果顯著,資源共享
每一課題發(fā)揮本教研的優(yōu)勢,以教研促教學,以教研的先導作用促教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達到教研興校的目的。
當然,本學期的小課題研究工作也存在不足:
1、個別學科組研討活動有的老師參入態(tài)度不積極,教師的個人發(fā)言材料偏離研討主題。
2、課題研究集中活動次數(shù)偏少,有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3、不注重過程性材料的收集與積累,收集的材料單一。
4、活動過程學生材料過少,沒有學生反饋的資料。
5、有部分教師存在上網(wǎng)下載的現(xiàn)象。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今后需做以下改進:
1、提高學科組成員的參入意識,針對每個學科課題研究成員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考核,與學期績效工資掛鉤。
2、注重過程性材料的收集,把收集整理資料貫穿始終,注重平日的積累,特別是學生資料的積累,及時反饋學生的意見,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
3、可以把平日集體研討的問題積累歸納,抓出重點,這樣可以提高研討的容量與效率。
4、針對部分教師上網(wǎng)下載的現(xiàn)象在學校大會上進行點名批評。
總之,在學區(qū)的正確引導下,我校小課題研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教師的教育思想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面貌煥然一新。為了更合理使用新課標,貫徹新課標的教育思想,我們會繼續(xù)加強學習,更新教師理念,繼續(xù)加強研究,提高各項工作的實效性,爭取再上一個新臺階。
小課題工作總結7
根據(jù)學期初學校制定的小課題及各學科制定的小課題以及一學期以來各組對小課題的研究,現(xiàn)分別對各學科進行階段性總結如下:
理科組:
課堂提問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組織、引導、參與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雙邊活動,有效提問能提高課堂效益,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同一數(shù)學問題,可以從不同的側面提出,提問的角度不同,時機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樣。那么怎樣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營造寬松的氣氛,抓住每個提問點
提問的目的是點撥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因此必須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大膽參與,積極舉手,不因為對錯而顧慮。首先教者要面帶微笑,語言親切,幽默風趣,態(tài)度和藹可親,對回答好的學生要肯定贊揚,對成績差的或對提問內容不能很好回答的,教師可以積極引導,讓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盡可能地尋找回答中的閃光點,哪怕是芝麻大的閃光點,也要給以肯定,當然,對回答中的錯誤,不能無原則的贊美,不講原則的虛情假意式的表揚,學生也是無法接受的。這樣長久堅持下去,學生回答的積極性會越來越高,教師的課堂提問才能收到實效。
其次,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問,激發(fā)學生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理解知識點。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在教學中可設懸念或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起到啟示誘導作用。
再次,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疑慮提問,精心設計適當?shù)膯栴},循序漸進,就能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特別要從學生易錯的地方設疑,這一點教師不利用是不可原諒的。
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暴露問題”,然后順其錯誤認真剖析,不斷引導,學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2、鉆研教材,研究學生,綜觀全局
設計課堂提問,教者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胸中有學生,既要考慮到知識傳授的嚴謹性,又要考慮到學生活動的趣味性,既要考慮優(yōu)生的能力發(fā)展,又要照顧后進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觀念的指導下,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往往是有效的。
常聽到學生說,課堂上聽得懂,下課就不會做;也常聽教師說,我已經(jīng)強調多次了,分析夠透徹了,學生還表現(xiàn)出不明白,解題時還張冠李戴,表述時邏輯混亂等,教師的最后結論是學生笨。產(chǎn)生這樣問題的原因是教師沒有全局觀念,沒有靜下心來備學生,所提問的問題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不夠,學生在學習中缺少主動性思維而變成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備好兩頭課(教材、學生),教師通過挖掘教材,以問題為契機,精心設計,釋疑解惑,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
3、提問對象要全面
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設計問題要有一定的層次,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問不同的問題,學生回答有錯可讓其他學生補充,必要時可展開討論,提高優(yōu)先,帶動差生做到共同提高。4、提問的時機要適時問題提出后,不要急于讓學生回答,應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吸引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思維活動,促使每個學生在心里都擬出一個答案,當自己的答案與被提問的學生答案不同時,每個學生就可進行比較思考,進一步分析或修正,從而加深理解,養(yǎng)成思維習慣。
5、提問要嚴謹連貫
好的課堂教學講究前呼后應,講究起承轉合,講究生動流暢的美感。而以上目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嚴謹、連貫的課堂提問來實現(xiàn)的。好的課堂提問應該是教材特色與教者思路的完美體現(xiàn)。課堂提問在設計上貪多求會或拋開教材與學生實際刻意標新立異,雖然花樣百出,卻讓聽課的學生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因此要讓學生聽得明白,學的痛快,首先教師提問的思路要清清楚楚,只有建立在清晰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提問才是有效的。
6、提問要有拓展性,延伸課堂
課時有盡而課堂無窮,提問有窮而思考無限。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敢問”“會問”善于“發(fā)問”。學生自己經(jīng)過深思后,提出的問題對他們來說才是最有思考價值的。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是的,促進學生思考問題,提出更多更好的有價值的問題,才是實現(xiàn)我們對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教師提問的最高境界應是激發(fā)學生自主的發(fā)問。
7、提問要多樣性
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有“回顧式”、“設疑式”、“逗趣式”、“求同式”、“刨根式”、“比喻式”、“福設式”、“求同式”、“伏筆式”、“層遞式”、“分割式”、“擴展式”等等,要根據(jù)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設計問題時也要注意給常變換手法,切忌僵化來用一個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個內容在不同場合下進行提問,也要注意轉換角度,讓學生有一種新鮮感。例如:要使學生看到老師是如何提出問題的,這對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英語組:
作業(yè)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和完善。其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訓練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英語的交際水平。同時,科學合理的'作業(yè)布置又會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起到及時反饋作用,有利于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一、作業(yè)布置要有針對性。
作業(yè)設計要突出重點、難點,有利于實施英語教學目標,要有意識地設計和布置相關內容,使作業(yè)目標明確,讓學生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符合學生所學知識的能力水平。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做作業(yè)的動機。例如五年級英語MyFamily這一單元的教學,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扮演家庭成員,幾個人一組自愿結合,扮演不同角色編寫對話,在課堂進行角色表演。通過這種口頭、筆頭訓練學生熟練掌握了所要掌握的句型。
二、作業(yè)布置要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好任何一門功課的首要條件。因此布置作業(yè)時不能總是讓學生抄單詞寫句子,這樣會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師要盡量使作業(yè)類型多樣化,內容新穎,生動有趣,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例如:在教學三年級英語課Happy birthday這一課時,讓學生結合自己過生日時的具體情況進行討論:有沒有生日聚會(Birthday party),有沒有生日禮物(Birthday presents),有沒有生日蛋糕和蠟燭(Birthday cake and candles)。學生討論非常激烈。討論過后讓學生畫一畫生日蛋糕和禮物。并讓其家人過生日時唱一首“Happy birthday”,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新知。
三、作業(yè)布置要有精簡性。
在提倡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的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師必須把好作業(yè)的質量關。要精心選擇和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習題,使作業(yè)少而精,但同時又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既鞏固了知識又鍛煉了英語交際能力,不能布置超量作業(yè)。杜絕“題海戰(zhàn)術”,否則學生產(chǎn)生厭學、逃避作業(yè)的心理就將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語文組: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們就必須給學生一個空間,給學生更多鍛煉的機會。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一堂完美的課不僅要有好的開頭,而且還要有完美的結尾。為了這個完美的結局,我煞費苦心,我認為這個完美的結局應交給我們的學生來完成。因為我們的《如何讓學生自主性的進行課堂小結》這一課題,它關注的是以人為本,正視學生的基礎知識,情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個性特點的差異,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記錄他們的成長過程。而對于教師的教來說,則改變了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改變了他們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使教師更有效的使用教材,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F(xiàn)把這學期來的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以及研究現(xiàn)狀做簡要的匯報。
一、課題走進學生的課堂,改變了學生學習的方式
自從課題實施以來,改變了以往課堂上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性和興趣。當我們把“課堂小結”這一任務交給學生來完成時,沒想到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以前的課前檢查都是命令式的,現(xiàn)在我們在課前安排了“小結”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再是立行公事的檢查而是讓他們自愿的對課前預習進行一個小小的匯報,這樣學生的學習就不再是被動的而是變的較為主動,可以盡情的展示他們自學的收獲。如:有的同學偏重于字詞方面的學習,有的同學偏重于課文的閱讀,有的則側重與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這樣的“小結”,也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預設,可以及早地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很好的使用教材。而學生的學習完全是自愿的和積極主動的,而且具有強烈的自主學習的愿望,而且還養(yǎng)成了良好的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其次是課節(jié)中的“小結”,雖然打破了常規(guī)的教學秩序,但它更多的關注了學生學習的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停下來傾聽學生的心聲。在講完了某一段課文的分析后可以用更多的時間來讓學生展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美讀展示、問題討論、問題探究等。通過學生的匯報,給他們提供了自我表達的空間與交流的平臺,樹立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同時也檢測了同學門對知識掌握的深與淺,便于及時調空課堂,及時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況!罢n后小結”則是學生對知識的整合,是對自己學習的檢驗,總結。他們的暢所欲言讓學生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給他們帶來了學習的希望,讓他們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二、課題走進學生的課堂,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改變了教學方法
(1)教學地位發(fā)生了變化,教學行為變被動為主動
教師不再是教學的執(zhí)行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有了學習的主動權,課堂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來參與,豐富了學習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成了課堂真正的主人。
。2)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課堂小結貫穿于一堂課的始終:課前立行公事的檢查變成了學生的匯報交流,課中的疑惑變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課后的小結給課堂增添了亮麗的景致。其實它的出現(xiàn)為課堂增添了花絮,使課堂變的有聲有色。首先,課前小結打破了以往循規(guī)蹈矩的聽寫與檢查,它給學生以自由表達的愿望,通過學生自我小結式的匯報,激發(fā)了他們自主學習的愿望。如:對某個字的認識,是通過他們的自主學習去完成的,他有了學習的愿望,就有興趣去記憶它,分析它,辨別它。這樣通過自己的認知再將自己的所獲展示出來就有一種驕傲感和自豪感。諸如對詞語的理解也是一樣,對課文的朗讀以及感悟都是通過自愿的方式來完成學習的任務,所以說我們更多的是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
以往教師的講述和設計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設計的,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遷著學生的鼻子走,從不過問學生的感受,所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是十分了解,只是注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的學習和學生內心的感受。而我們的課題正好填補了這樣的空白,“課中的小結”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驛站,給教師提供了了解學生的機會。如:朗讀教學這一版塊,讀完了,老師可以去收獲果實:“聽了同學們的朗讀很好,還有沒有愿意再讀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此時,同學們的情感的學習閘門打開了,有的同學說“:某同學讀的真好,我要向他學習”。有的說:“老師我覺的我讀的也不錯,我還想展示一下”。有的說:“我覺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這樣的設計是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體現(xiàn),也是對學生人文性關懷的一種體現(xiàn)。課后的小結是對學生總的檢驗,是全方位的,是從認知,感悟,運用等幾個方面進行總結的,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得學生有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對他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從而來提高他們的運用語文的綜合能力。
回顧這學期來的工作,總體上已經(jīng)進入了正常的運行軌道,但由于時間少,教學任務繁重,也給課題帶來了一些影響,如:時間不足,課題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總是浮于表面,還有待于強化,做真做實。
開題容易深入難,隨著課題實驗的不斷深入,我們的困惑也越來越多,但我們會知難而上,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但我們相信,有鳳凰母語教科所做強大的后盾,有教研室的任老師為我們雪中送炭,我們就有信心開展好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力爭取得該項實驗研究的豐碩成果,為新課改實驗做出新的貢獻,我們將以已經(jīng)取得的成績?yōu)閯恿,揚起風帆再前進。
綜合組:
新課程強調以學為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求課堂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體性、自主性和探究性。而以往的歷史教學恰恰缺乏這些。針對這些情況本學期我們開展了“初中歷史如何利用課堂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的小課題研究。
一、本學期的課題研究概況
我校于今年開始進行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為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模式,我在本學期里進行了如下研究。
20xx年4月20日,政史地生組在劉淑杰組長的領導下在教研組進行討論,確立了關于“初中歷史如何利用課堂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的小課題,并其可行性進行了充分論證。一致認為:好的導入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有機地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綜合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真正體現(xiàn)出綜合探究課研究、綜合、探究的特點,真正使學生體驗到歷史學習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極大地增加了教學的課堂效果。
20xx年4月7月,我在組長和同組老師的幫助下,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實踐,設計了歷史傳奇故事導入法、古詩詞導入法、歷史短劇表演導入等方式等等的嘗試,并把情境創(chuàng)設、學習交流、合作探究、合作討論、反饋融為一體,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探究性,使學生在這種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去感悟歷史,進而達到理解與認識的升華。實踐后和同行們進行了反復論證,并進行反思和總結。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小課題研究教學實踐的幾點反思
1、角色扮演
教學時,教師設置課前任務,學生提前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形成文字材料,上課時讓學生展示勞動成果。通過設計任務,有助于學生擴寬歷史視野,提升信息的判斷能力和信息的運用能力。同時,課前準備由人物入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對理解教材內容也很有幫助。
2、情景教學
積極營造學生學習的歷史情景,圍繞教學目標,譴用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不同形態(tài)的信息對所授教學內容和意境進行生動的再現(xiàn),拓展學生視野。
3、問題探究。
通過精心編寫“情境營造”和一個個由淺入深、力度大的問題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強化了學生不斷進行探究的內在動機,讓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步驟,并建構知識體系。4、師生互動。
在學生演講后,針對每位學生的表現(xiàn),作適當?shù)狞c評;在學生探究問題過程中,及時給予相應的引導和啟發(fā),尤其是加強對學習方法的指導。
5、創(chuàng)新思維。
創(chuàng)新性利用教材,設計出較為開放、較為新穎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討論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如設置主題討論:近代歷史上,要在中國實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政治,需要哪些條件?中國當時是否具備這些條件?”讓學生自主組合,自主探究,深入思考,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形成合作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課。
6、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歷史教學資源豐富:古詩詞、歷史傳奇故事、民間習俗、諺語、對聯(lián)等等,教師要充分調動各種資源,巧妙地運用各種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改進之處
1、注意選擇各種資料,恰當?shù)剡\用。
2、注意課堂教學的調空,靈活把握課堂教學的進程。
3、加強對學生情景、態(tài)度、價值觀的拓展和滲透。
4、加強網(wǎng)絡教學的管理,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教學的各種功能。
4、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作用,使其認識自己和歷史課堂的密切關系。
我們的小課題研究時間為一年,現(xiàn)在只是研究了一學期,在這一學期中,各位教師都能夠腳踏實地的認真研究,有了一定的收獲。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能夠往更深層次進行探究。
小課題工作總結8
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動集中在一定的人或物上的一種能力,是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它包括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學習習慣之一就講到注意力集中傾聽的習慣。可見,學生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前提和保證。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注意是學習的門戶”。門開的越大,我們學到的東西就越多。因此,注意力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
結合我校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實際情況,開學初提出了“如何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為題的小課題研究。經(jīng)過一系列的上課、聽課、評議、交流、探討、實踐等形式的活動開展。就“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作如下總結:
一、樹立責任意識
“學習即責任”。這是作為老師首先要向學生滲透的一種思想,要讓學生潛意識里有一種認識,“學習就是作為一名學生的責任,而不是憑興趣想學就學”。老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醫(yī)生的責任是治病救人,農(nóng)民的責任是種田收割,學生的責任就是學好知識。只有當學生真正的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一份責任時,他們才能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目標明確以后,老師要引導學生增強對目標的重視,增加對完成目標的重要性與有用性的認識。只有對目標對象、責任明確了,重視程度提高了,注意力也就可以集中了。
二、著重興趣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他對學習或某一事物染上興趣后,就會集中精力努力去做好。那么,如何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呢?
首先,學習動機是決定學習興趣的先決條件。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動機是什么?為了得到家長的獎勵、為了完成家長交給的硬性任務、或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還是真正認識到學習就是自己的責任。只有讓學生真正的從內心深處萌發(fā)出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才有支撐他學習的動力,也才有學習的興趣。
其次,積極合理的評價,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條件之一。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個性。他們有不足的一面,也有閃光的一面。作為老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務必做一個有心人,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善于捕捉他們學習生活中閃光的點點滴滴并及時給予表揚或鼓勵,即使是學生通過努力沒有取得成功的一些事兒,也應及時地合理地評價。讓學生體會到來自老師的認可。這樣他們的心靈就會得到慰藉與滿足,他們也才有信心、有興趣投入到學習中。
第三,構建寬松和諧、豐富多彩的課堂。
學生在沒有壓力、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所釋放出來的學習能量是最大的。學習環(huán)境是否和諧,決定課堂教學效益的好壞。一堂課就是一個劇本,老師就是導演,學生是劇本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員,要導演“悲劇”或“喜劇”,一切皆由老師掌控。因此,老師要在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的同時,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每一堂課,老師都要精心設計。復習、導入、傳授、小結,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應考慮周到,井然有序。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材及學生實際,設計豐富多變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眼球,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講究教學藝術,不斷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興趣。
三、注重勞逸結合
小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低年級孩子,是以無意注意(自發(fā)的、不需要努力的)為主的,這就決定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短,注意力就會發(fā)生轉移。因此,一堂課學生不可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要注重勞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及學生年齡特點,設計合理有趣的教學活動,輔助教學,從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有意注意(自覺的、有目的的,需要一定的努力)的學習品質。
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教育教學亙古不變的主旋律。在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的過程中,同樣不可缺少來自老師對學生的愛,只有當學生真正愛上老師時,他定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這就要求老師要自身形象(外在的言行舉止、內在的氣質涵養(yǎng))、基本功(教學語言、教學機智)過得硬的同時,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更重要。因此,老師在教學工作之余,要多與學生溝通,與他們交心。老師與學生在一起,不僅談學習,更多的要了解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只有讓學生體會到來自老師內心深處的關愛,學生就會“愛”上你,他們才更愿意主動地溶入到學習的主流當中。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在師生心與心的交流,便會生成新的教育資源,而學生的注意力在新的教育資源生成的過程中也逐步得到提升。
學生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前提和保證。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就等于打開了智慧的天窗。所以。老師要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控制好學生的注意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小課題工作總結9
本學年,我校繼續(xù)遵循“抓大放小,突出重點工作”的教科研管理思路,重點培養(yǎng)和扶持了今年上報并立項的五個小課題,同時兼顧了以往十一個學科課題的開展和管理。
本學年我校繼續(xù)抓好以往課題的研究,主要是放手給學科組自主開展研究,各學科組準備好過程性材料,學校在學期末進行了過程性檢查并進行評價。
針對小課題的研究,我們立足“小”字,幫助教師們關注自己具體教育教學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追求真實的研究;立足“課題”,引導教師從計劃到反思,以科學的方式探索問題的解決或現(xiàn)象的改變,追求經(jīng)驗的提升。我們把教師的“小課題”研究作為教師獲得個性化成長的重要平臺以及特色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回顧走過的路,我們主要做了以下扎實有效的工作:
1、培訓選題,確定立項小課題九月上旬,我們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市教研中心關于小課題研究的意見,針對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意義、小課題的選擇、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小課題研究的實施等方面內容”對教師進行了培訓輔導,使老師們懂得了“開展自己的教研,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解決自己的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是進行小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九月中旬,我們組織各學科組教師認真選題,經(jīng)過了“困惑”“問題”“課題”三步曲:首先,我們利用“集體教研”的時間,組織教師交流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困惑、疑點;然后,讓老師們進行思維加工,并提出問題,把一個個小問題,轉化成一個個小課題;最后,指導教師分析背景,查找資料,形成課題,編制計劃,填報《小課題研究申報方案表》。其間,我們對各學科組所選的課題進行了嚴格的篩選,最后審定為五個小課題。
2、抓行動、抓反思。
九月中旬,我們對五個小課題下發(fā)了立項通知,在學校內進行了立項公示。
從10月開始實施方案,各課題組嘗試進行行動研究。學校在“校園網(wǎng)”開辟了“小課題園地”,供各課題的負責人和研究人員總結經(jīng)驗、發(fā)表見解、交流心得,同時老師們也跨課題、跨學科跟帖。
從十月以來,我們圍繞小課題研究,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了每月一次的協(xié)作研討活動,為大學課組的研討活動作準備。十二月上旬、四月中旬大學科組展開課題研討,以學科組成員互動的形式展開,一般程序為:中心發(fā)言人發(fā)言課題小成員補充發(fā)言參會者提問與互動組織者(或聘請的專家)總評。這一生動活潑的互動式學習形式,激發(fā)了廣大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了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學科組采取了研討課的形式,針對進課堂教學進行了研討。
課題組通過大型研討活動,讓老師們在反復實踐的基礎上,及時小結反思,分享經(jīng)驗,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計劃、改進研究方法。對典型的課例,還采取現(xiàn)場診斷的形式進行指導,現(xiàn)場會診一般包括課前研究、現(xiàn)場觀察、課后討論分析、形成新方案、再次試教等五個步驟。
3、抓檢查、抓評估。
為了確保小課題研究扎實有效地向縱深推進,我們學校成立了跟蹤檢查小組,抽查聽課和查閱記錄、跟蹤研討活動等方式檢查工作,便于了解各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及時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對各學科組的教研活動進行階段評價。有的課題組還邀請了市教研中心的領導給與適時地指導與點評。目前,我校的小課題研究進展順利,初步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是老師們對本人承擔課題的研究目的、意義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二是老師們相互交流、相互借鑒,掌握了課題的研究更多靈活實用的方法;三是積累了初步的小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經(jīng)驗。
五月下旬,針對跟蹤檢查情況對五個課題的研究成果進行排隊,上報教研中心,六月參加全市課題成果評選,學期末進行結題工作。
在學校領導的關心與指導及各位老師的積極參入下本學年的小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精心計劃用心總結,課題研究融入日常教學過程。每個課題組都做好詳盡可行的計劃,每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提前通知每一位課題組成員。每個課題組成員在研討日研討時,把自己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與課題研究有關的困惑與收獲進行交流,通過研討總結經(jīng)驗與教訓,及時把教研的成果納入課堂,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2、活動形式靈活多樣,課題研究扎實有效各課題組根據(jù)不同研究階段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研討方式。例如,語文組、數(shù)學組在初期階段采用了研討課的形式,歷史學科組采用通過多媒體展示個人研究成果形式,物理組還進行了學生的識圖、作圖能力競賽。每個課題的研究都圍繞學生的習慣培養(yǎng)及能力提高,扎實有效。
3、研討活動效果顯著,資源共享
每一課題發(fā)揮本教研的優(yōu)勢,以教研促教學,以教科研的先導作用促教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達到教研興校的目的。生物組形成了具有本學科特點的學案導學模式;語文組的《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取得較好的效果,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起到促進作用;物理組的《自主識圖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更是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競賽成績和學生的反饋,說明課題的研究的重要意義。歷史學科組的.《即時性研討問題的收集利用與共享》擬在學校網(wǎng)站開通《歷史的天空》以達到資源共享;數(shù)學組的《回顧與反思習慣的培養(yǎng)》分別從學生上課解題時對知識點回顧反思習慣的培養(yǎng),針對作業(yè)的回顧反思習慣的培養(yǎng)等方面進行了實際有效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鑒于我們學校的教研活動進行的扎實有效,于主任在乳山市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暨培訓會議上進行了題為《抓大放小、實化管理、催生課題研究效益》的典型交流。
當然,本學年教科研工作也存在不足:
1、個別學科組研討活動有的老師參入態(tài)度不積極,教師的個人發(fā)言材料偏離研討主題。
2、課題組集中活動次數(shù)偏少,有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3、不注重過程性材料的收集與積累,收集的材料單一。
4、活動過程學生材料過少,沒有學生反饋的資料。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今后需做以下改進:
1、提高學科組成員的參入意識,針對每個學科組成員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摒棄偏離主題的發(fā)言。
2、注重過程性材料的收集,把收集整理資料貫穿始終,注重平日的積累,特別是學生資料的積累,及時反饋學生的意見,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
3、可以把平日備課組集體研討的問題積累歸納,抓出重點,這樣可以提高大學科組研討的容量與效率。
總之,一年來,在市教研室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小課題研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教師的教育思想日臻科學,學生的學習面貌煥然一新。為了更合理使用新課標,貫徹新課標的教育思想,我們會繼續(xù)加強學習,更新教師理念,繼續(xù)加強研究,提高各項工作的實效性,爭取再上一個新臺階。
小課題工作總結10
現(xiàn)在的學生自學能力差,老師講什么,他學什么。從來沒有自己去看書學習的習慣。然而,到了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我們這些過來人都知道想要學到真正的知識,光靠老師教是遠遠不夠的,自己積累的知識更多的是靠自學得到的。因此我們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出發(fā),從“課前預習研究、課中練習、課后作業(yè)”三方面進行研究“運用研學材料對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初探”,重點研究課前預習研究。經(jīng)過一學期的研究讓我們真切地看到學生的進步,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課題研究能力的進步。每一次的活動都給我?guī)硪环菪碌氖斋@。以下是我科組課題研究的一些做法和收獲。
1、課前預習研究使學生養(yǎng)成了課前自學的習慣。
全班學生具有自學能力的'人數(shù)由原來的37%增加到97%,由此可得出結論,半年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成功的,學生也掌握了一整套的課前研究方法。由于我們確定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是建立在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一系列方法上的,它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且在實驗過程中也是按照這一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對學生加以訓練的,這就使學生的習慣與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成正比例增長。最終學生不僅養(yǎng)成了良好的課前研究習慣,而且提高了數(shù)學學習的能力,從而使我們的實驗達到了目的。
2、課前預習研究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要完成課前預習研究必須先自學書本知識,那么自學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課前研究就是課前的自學。課前自學的過程是學生自己根據(jù)教師布置的課前預習研究,通過自己努力去回顧舊知識,自學書本新知識去完成課前預習研究的題目,從而自主的去對新知識進行學習。教師布置的課前預習研究中的題目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學生在經(jīng)過多次有目的的自學研究以后,就逐漸掌握了對新知識的一些學習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就不會感到無從下手,而是“有章可循”了。課前預習是學生獨立地接觸新知識,它要伴隨著各種不同的思考,只要長期堅持預習就會逐漸掌握學習的方法,自學能力就會有顯著提高。
3、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學生經(jīng)過課前自學完成課前預習研究再去上課,本身他自己已經(jīng)自學了一遍,上課時再學了一遍,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會更明確,學習積極性也會有很大提高。學生經(jīng)過課前自學,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已經(jīng)有了初步認識,那么對新課學習的目的性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就更有益于新知識的掌握。大多數(shù)人都渴望被別人所認可,學生的這種心理更強烈。經(jīng)過完成課前預習研究,學生對一些問題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見解,為了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聽得就會格外認真,回答問題也會非常積極。經(jīng)過認證以后,學生自己做出正確答案的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對知識的掌握就會牢固;不太準確的會自覺去修正反思,對新知識的印象就會加深。無論那種情況都會促進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對新知識的掌握就會更快更深。有了教師課前的認真準備為前提,加上學生高昂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效果將大大提高
縱觀我們一年來課堂教學情況的變化,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規(guī)律:隨著學生自學習慣能力的不斷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逐步提高。教師優(yōu)美動聽的導入被學生的胸有成竹所代替,教師耐心的啟發(fā)誘導被學生的主動出擊所取代,教師生動地講述被學生熱烈的爭辯所覆蓋,學生學得主動,學習效果顯著。
小課題工作總結11
我校數(shù)學科組組織并承擔了區(qū)級課題《初中數(shù)學“學困生”錯題成因分析與解決對策研究》的研究。本課題將為期三年,主要是通過提取數(shù)學“學困生”的作業(yè),練習或測驗中出現(xiàn)的錯誤,從學生學習習慣,學習心理,認知結構等方面入手進行診斷及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并在此基礎上對“學困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從而及時清除其學習上的障礙,使其后續(xù)的學習得以較順利的開展。具體操作流程:
一、學困生的界定:
主要研究有上進心,肯學,但由于知識結構缺陷或學習習慣不好,思維策略不足等原因引起學習困難的學生。
我數(shù)學課題組要求每個老師在所帶的教學班中挑選出5~10名“學困生”,成績一般在40~60分左右作為研究對象。同時還分別選擇2名中上生和一名尖子生作為參考對象。
二、“學困生”課題研究的出發(fā)點與期望成果
很多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能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的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總會在后面的學習中不斷重復,得不到及時的克服。從教師教的角度來分析,很大原因是我們的老師缺乏對學生在該知識點上有可能會產(chǎn)生的各種思維誤區(qū)的預見性,不能把問題消滅在課堂上,另一方面錯誤出現(xiàn)后,老師們也缺乏對學生的錯題的收集與分析,從而也不能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給予及時有針對性的輔導。如此不斷的知識盲點堆積,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受到影響。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我校課題組成員都覺得進行學困生的錯題收集與診斷非常有意義,并把它作為我校轉化數(shù)學“學困生”的`重要途徑之一。
通過本課題的開展,利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以下幾項目標:
1.前兩年主要是進行錯題的收集,根據(jù)區(qū)教研員對初中數(shù)學各知識點的編碼對錯題進行歸類整理,建立錯題資源庫,并對錯題進行初步的診斷與解決策略探討。(主要是從學生的知識結構方面進行診斷)
2.利用與華師大認知與技術研究室徐xx教授的研究生的合作關系,尋求他們在學生認知方面的理論與技術方面的支持,進一步完善錯題資源庫。
3.通過課題組老師三年堅持搞錯題研究,使教師們在后期的教學過程中能對每一個初中數(shù)學知識點學生有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各種思維錯誤有預見性,從而能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加以重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并且能對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錯誤進行診斷,根據(jù)診斷提取相應的解決策略加以糾正。所以,做好學困生課題,對科組教師的專業(yè)化技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課題開展情況:
(一)學校及區(qū)教研室有關領導對本課題開展給予高度重視與支持
在課題開展初始階段,因為很多實驗教師都比較年輕,沒有課題研究經(jīng)驗,所以出現(xiàn)了信心不足,思想壓力很大,害怕做不好的思想,從而課題開展開始不久后有一段時間曾陷入過低谷。學校領導和區(qū)教研室張偉春主任給我們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為課題的開展指明了方向,讓我們放下了思想包袱,扎扎實實搞課題。
同時在張主任的幫助下,我!皩W困生”課題組與華師大認知與技術研究室徐xx教授的研究生建立了合作關系,他們將在學生的認知心理方面的診斷給予理論與技術上的支持,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二)加強了相關理論學習和定期組織課題研討交流會
進行學困生的錯因診斷,需要我們要學習相關的一些教育教學理論:如教育心理學,學習論,教學策略等理論知識。為此,課題組購買了一批相關的理論書籍,鼓勵老師們多進行學習。同時還能定期召開課題交流會,做好及時的總結與反思。
(三)錯題的收集與整理過程方法:
(1)錯題的選取方法:
錯題大部分來自所研究對象的同一知識點的不同錯誤,小部分來自教學過程中所發(fā)現(xiàn)的學生的典型錯誤。有的老師嘗試通過研究對象的錯題本(含錯題,更正及錯因的自我分析)收集錯題;有的老師則通過每天學生的作業(yè)進行及時掃描。
(2)錯題的整理與分類:
如何進行錯題的整理及及時上傳到區(qū)天河部落交流平臺,課題組的老師進行了不斷的摸索與反思。從一開始是按章,后來確定為按每知識點進行錯題分類。也可以設一些專題:如證明題常見錯誤等。有關的編輯格式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3)分工合作:
“學困生”課題組分三個年級同時開展課題,各備課組還把所負責年級的錯題分塊分任務進行掃描,上傳到科組錯題資源庫及天河部落學困生專題。其他老師則做好分內錯題掃描與上傳工作的同時,對同年級老師上傳的錯題根據(jù)自己收集的情況進行補充與回復。
(4)他山之玉:
通過把錯題上傳,一方面可以與兄弟學校做到資源共享。同時也希望能得到數(shù)學同行老師們的“跟貼”回復,給予寶貴的意見與建議。
四、課題開展存在的困惑及努力方向
困惑一:課題主攻方向是錯題收集與診斷,所以所選的錯題是否不只局限于幾個研究對象,而可以是所有所教班級中符合界定的學困生中收集?
困惑二:對知識點所收集的錯題應該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與代表性,那么所研究對象中出現(xiàn)的不典型的錯誤是否不予以收集?
困惑三:代數(shù)方面的錯題較容易進行知識結構方面的錯因診斷,但有關幾何部分的錯題卻較難以判斷,診斷上有點吃力。
困惑四:對錯題的診斷分析應抓住那些細節(jié),那種格式比較好。我校四個學困生課題組的老師所上傳到天河部落上的錯題分析形式各有不同。從數(shù)學角度去寫錯題診斷,是否要注意補充一些什么方面的內容?
總之,對于一線的教師,教學任務重,課題研究過程會比較辛苦的,而且其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見影,學習困難生的學習困難問題是問題長期積累的結果,它的克服需要較長的過程,所以,沒有一種良方能使學生長期形成的落后在短期改觀,所以課題實驗教師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同時要有追求“學困生”課題研究內在價值的態(tài)度,要有吃苦精神。
小課題工作總結12
我們音樂科研究的小課題是:挖掘潛能,培養(yǎng)特長,兩個多月以來我從課堂到社團活動都很注重對學生潛能的挖掘,具體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總結:
一、挖掘潛能
通過這一個多月的教學情況,我發(fā)現(xiàn)了不少在音樂方面有潛力的學生,如一年級有郭強同學,雖然年齡小但唱歌根本不跑調,在教師的教導下還能歌唱短小歌曲的簡譜,這樣的學生并不多,同樣年齡段的其它同學是做不到的;二年級的郭穎捷同學不僅歌唱的好,而卻很有指揮的天賦;三、四、五年級也有兩個同學,樂感很好,節(jié)奏感很好,唱歌的聲音更是漂亮,六年級班里有好幾個男生的樂感很不錯,識譜能力也很強,在葫蘆絲的吹奏上表現(xiàn)的很突出,對于這些學生我做了特殊的培養(yǎng)。
二、培養(yǎng)特長
1、在課堂上培養(yǎng)
音樂教學中用得最多的是聽賞教學法。能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陶冶學生的性情,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所以我竟可能多運用所有能用的教學設備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挖掘學生的潛能,對于有特長的學生,我會抽查出課堂上的一些時間來進行對他們相應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感受體驗和參與表演等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2、從社團活動中培養(yǎng)
除了正常課堂以外,社團活動是學生學習音樂技能技巧的一個重要渠道,特長口風琴和葫蘆絲的同學我更多的是在社團活動中進行訓練,從指法到技能技巧到吹奏口型上進行練習,通過一個多月的知道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由于時間緊,學生多,課時少的原因還是顯著的成績。
3、從開展的活動中培養(yǎng)
本月為了迎接檢查所以特組織了一個小樂隊,此樂隊有口風琴、葫蘆絲、電子琴和一些課堂打擊樂器組成,參加的學生基本上都是音樂愛好者和音樂特長生,因為樂隊的同學不是很多,所以我基本上是一對一的糾正和教授,學生的進步很大,從中我也得出了個結論,只要功夫到效果一定能出來。
總之,要想挖掘學生的潛能首先必須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要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必須得是有音樂興趣和動力的學生,通過學生的努力和教師的用力,特產(chǎn)生優(yōu)美動人的歌聲與樂聲一定能充滿我們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小課題工作總結13
一學期以來,課題組的相關教師認真研讀相關理論,落實研究方案,實施策略,做好資料的積累和研究工作。對于如何在教學中實踐我們的想法,在這里,對課題做如下的階段性總結:
通過學習楊思中學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結構,對我影響很大,學習這種先進教學經(jīng)驗,根本在于改變觀念,要實實在在的學,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打造高效優(yōu)質課堂。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學任務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去完成,學生的在校時間80%在課堂里,學生在課堂里的生活是學生在學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學校課堂生活的質量關系著學生生活的質量和學校教育成效。通過本次學習,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上存在一些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自己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
1、“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學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把整個教學模式的形式的一切照搬過來,可以說,收獲一定大不了,甚至會出現(xiàn)退步,可能要出現(xiàn)成語中“雞飛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質和所教班級、學情聯(lián)系起來,取其精華,這樣才會取得較大的成績。遵循的原則:凡是能使學生學習變好、能使學生習慣好轉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強化,但千萬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礎上動作過大,否則學生、老師都吃不消,循序漸進,使這些方法和制度逐漸加強。
。病ⅰ跋葘W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于分層推進,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jīng)驗!跋葘W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平時教學中總認為自已不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是錯的。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
3、“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yè)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去教好學,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你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課上的巡回指導和提問會使感到勞累。課下的輔導和作業(yè)更需要的細心和奉獻。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如果學生從來沒有自己預習過課本、從沒有自己總結過知識點、從沒有自己講過課、沒有養(yǎng)成認真聽講的習慣,那在開始時就要有個思想準備: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出現(xiàn)失敗,這就需要教師嚴格落實“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一滴不漏的學習要求、始終如一的學習習慣”的學風訓練,執(zhí)行好學習常規(guī)。
5、“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是教師只學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學實質,第二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只要認準了目標,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學習、教學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執(zhí)著地追求、探索,就一定會成功。如果能正確地分析學習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把已經(jīng)成功的目標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應用到教學中去,成績肯定比現(xiàn)在還要好,課堂教學水平肯定有質的飛躍。
二、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應采取的做法
1、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每節(jié)課剛一上課,老師就把當堂課應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的形式告訴同學們,同時提出3-5個問題讓同學們看書后解決。問題用課件顯示在屏幕上或刻在學案上,接著同學用6-15分鐘的.時間看課本。在些過程中,數(shù)學老師可能還要在黑板上出幾個準備板演的練習?赐陼,或者讓先讓同學進行板演,或者先解決提出的問題。對于我所教班級現(xiàn)階段來說,學生沒有養(yǎng)成很好的自學能力,在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同學自學時還會有一部分同學看不出應該掌握什么、什么內容是重點、自己什么地方還是薄弱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我在學生自學前為同學們寫出引路提綱,引路提綱就是把與教學要求相關的提綱都寫出來,只讓學生根據(jù)提綱在書中找答案,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高效率發(fā)揮提問的應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上課提問是學生集中注意力和學好知識的必用方法了。在提問過程中,一個相同的問題可能要同時問四五個同學,有時一個問題通過幾個同學象成語接龍一樣共同完成。這些對學生們認真讀課本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提問時,提問的對象要因題而異,對于學習差些的同學,我們可以提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原來不愛學的同學通過自學,能完成這些任務,老師就要及時地進行鼓勵和表揚。對于復雜的、容易出錯的問題,可以叫成績較好的同學回答,回答完畢后,再讓其他同學再評判正確與否。
3、對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無論是什么學科,幾乎都要討論,因為通過看書,還有許多總是沒有解決。通過問題討論先要讓同學們幾個一組進行討論,比較后,再提問或到黑板上演練,會使許多同學的思路比老師還寬,有時還會彌補老師沒有想到的情況或方法。所以教師根據(jù)課本內容、班級或個人實際情況,應該有意識地設計或組織學生盡可能多的對實際的問題討論解決,而不是老師直接說了答案。
4、對練習和當堂達標題的操作“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練習有講前板演練習,講后書面作業(yè)或者小考。這是同學們形成能力,把知識和應用聯(lián)系起來的過程。盡量避免出現(xiàn)以講帶練,以練代測。第二類練習是同學們在學了解題方法后,進行的作業(yè)或當堂達標。“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讓學生聽課更有針對性,以學生思考為主,讓他們積極的成為課堂的主人。只要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努力,便逐漸會發(fā)現(xiàn)思考中的學生最美,思考中的學生最可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夠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每一個學生在我們這里都可以成
小課題工作總結14
一、學期初,統(tǒng)一小課題研究。
課改八年,我校課題組緊緊圍繞總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提高教學效率的研究》,經(jīng)過不斷努力,摸索出了各學科多類課型的多種教學模式,經(jīng)驗匯編成冊,展示課全市觀摩。為了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我集團在創(chuàng)建有效模式的基礎上,完善、補充、引深了小課題研究。
在本學期初,學校課題組擬定了《崇文小學教育集團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各學科教師學習之后,堅持“問題即課題”的原則,人人確定了自己研究的小課題,并提交課題組審定。集團課題組確定了190個研究小課題。
二、比武中,突顯小課題研究。
確定小課題后,各學科教師結合學科特點,撰寫出了“周期短、形式活、研究實”的實施方案,集團課題組認真審核后,全部將實施方案放入每位老師的小課題研究檔案之中。
學期初,迎著市“千名教師大比武”的東風,我集團也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百名教師大比武”活動,在設計教學流程時,每位教師都將小課題研究的內容融入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自己的小課題,將小課題研究與教學實踐充分聯(lián)系起來。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充實教學實例,為小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和結題報告的撰寫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雷小平老師的小課題是《培養(yǎng)低年級的看圖說話能力》,在比武講《自己去吧》一課時,她先指導學生學習小鴨子學游泳的過程,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她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自己適當?shù)奶釂枮橹c,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引導學生把不會思維的想象成為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象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lián)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lián)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個動作。她問:小河邊的早晨美麗而又寧靜。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說說你都看見哪些美麗的風景?課件出示:這里的'風景真美。∮衳xxxxx,有xxxxxx,還有xxxxxxx。小鴨看見了清清的河水,喜歡極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還不會游泳,該怎么辦呢?小鴨會怎樣對媽媽說?媽媽會幫助它嗎?之后在講小鷹練習飛行時,他讓學生自己去想小鷹會怎樣懇求媽媽,媽媽又會怎樣告訴小鷹,這樣做,真正放手讓學生大膽地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想,去說,這樣拓寬課文內容,給課文中的對話創(chuàng)設生動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有助于理解課文對話。
三、學期末,總結小課題研究。
在學期末,老師們開始對自己的小課題進行階段性總結或撰寫結題報告。本學期有50%的教師申報結題,撰寫了結題報告,以學科組織了課題研究成果結題匯報,課題組分類評價,將好的研究成果、經(jīng)驗論文匯編成專輯在全集團推廣應用。
四、下學期,延伸小課題研究。
下學期,小課題研究工作將繼續(xù)進行。這學期已結題的教師下學期將進行新的小課題研究,未結題的教師將繼續(xù)進行自己上學期的小課題研究。
五、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改進思路
“小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中,老師們對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小課題的事例列舉不多,使小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深度不夠。我們準備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要求教師們每天撰寫“教學工作日志”,將體現(xiàn)小課題研究的教學實例及時、真實地記錄下來,將老師們進行“小課題研究”的腳步走得更踏實,也讓“小課題研究”更扎實地服務于教學工作。
總之,“小課題研究”已成為我集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力抓手,正在扎扎實實有條不紊地展開,并且不斷充實,扎實進行。
小課題工作總結15
中小學生體質近年來持續(xù)下降已被社會公認。造成中小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的、學校的、家長的、體育的,還有學生自身的。中小學各年齡段多數(shù)指標呈普遍下降趨勢,力量素質全部下降,耐力素質大部分下降,其他素質也在下降。學生體質明顯減弱,且出現(xiàn)近視、肥胖、體弱、患病率持續(xù)增長的現(xiàn)象。綜合以上問題建設性地提出一些對策、措施,為對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以及對相關課題的研究做出總結。
根據(j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指出,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的希望。現(xiàn)如今學生體質呈普遍下降趨勢,特別是城市學生下降幅度較鄉(xiāng)村學生更大。學生近視、肥胖、體弱、患病率持續(xù)增長等等。以上問題如不切實加以解決,將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乃至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中結果呢?青少年的健康發(fā)展趨向如何呢?這有待于我們基層體育教師和體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問題。
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的趨勢
發(fā)展應以人為本,人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未來社會的發(fā)展。一個國家國民體質狀況是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國民精神緊張、營養(yǎng)過剩、運動不足、環(huán)境污染等因素所引發(fā)的非傳染性疾病在全球的不斷蔓延,導致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群不斷地擴大。從總體國民體質上看,成逐年下降的趨勢。為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適應形勢的發(fā)展和人們對健康的迫切需要以及對生活質量的不斷追求,必須從青少年兒童和學生的健康抓起。
根據(jù)許多研究人員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同樣呈逐年下降的趨式。學生的速度、耐力、力量、靈敏、柔弱等體能指標持續(xù)下降,還不只如此,又出現(xiàn)了青少年學生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肥胖青少年明顯增多,體弱多病的兒童驟然劇增等一些不良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但身體形態(tài)指標有較大增長,特別是在身高、體重、胸圍等方面增長幅度較大。
二、影響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發(fā)展的因素分析
1、學生、家長重智輕體的觀念,對體質健康意識的淡薄。
近年來,學校教育一直受到"高考和中考"指揮棒的束縛,各級各類學校的領導和教師為了爭取好成績,把智育教育作為重中之重,體育教學就更不用說了,放在了若有若無的位置之上。加之學生從小在家長重智輕體的影響下,只有考上大學才能有輝煌的前程。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統(tǒng)一"思路"。家長認為子女的體質健康只要平時注重增加營養(yǎng),參加體育鍛煉用處并不大。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反映出家長對子女參加體育鍛煉的認識還存在很大問題,對于體質健康的認識還非常缺乏,重智輕體的觀念占重要地位。
2、學生課余時間少,體育鍛煉時間嚴重不足,影響體質健康的提高。
學校至今仍把守著應試教育這根"纏身令",以提高升學率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教師的工作成績。為此教師不斷加重學生的課業(yè)量,學生因為要做作業(yè),做完作業(yè)后還要完成家長布置的額外作業(yè)。等作業(yè)全部完成后,睡覺時間也差不多就到了;部分學生晚上或周末還要參加各種補習班、提升班,學習各種技能,因此除了只能在學校參加一些體育課或活動課規(guī)定內容的鍛煉外,很少有時間再參加一些課余體育鍛煉,只能在完成所有學習任務后才會有極少時間安排鍛煉活動。這樣學生嚴重缺乏體育鍛煉,阻礙了學生體質的提高,影響體質健康的發(fā)展。
3、教育、教學觀念落后,阻礙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
目前,全國中小學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然而,受"應試教育"觀念的消極影響,現(xiàn)在的升學考試、畢業(yè)考試,還是以"分數(shù)線"、"及格率"作為評價標準。一些學生在主課老師眼里成績不理想,所以占用他們的體育活動時間也就理所當然了,殊不知,這些在文化課中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健康體質也是不容樂觀的。所以如此的惡性循環(huán),不僅阻礙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也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
其次,體育課的教學內容無法按制定的計劃完成。如學校有什么重大的體育活動,體育教師在班主任和學生的要求下,只能在體育課上練習。體育教師不得不放棄上課的內容去完成不是體育課上的任務,教學質量則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學生因枯燥無聊的練習,不能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學校的活動課或課外活動,基本流于形式。學生缺少了教師的教,沒有了教師的組織,沒有了鍛煉內容上的指導,也就失去了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教師必須轉變觀念,解放思想,用務實、求真、求實的態(tài)度進行體育教學改革,要牢固樹立、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4、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提高
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都很喜歡體育課。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體育課看法也有所不同,有的認為自己"體質不錯"沒有鍛煉的必要;有的認為體育課"毫無意思"不想上;還有的認為"長大了還在蹦蹦跳跳不象樣子"怕丟人等等。體育鍛煉是一項長期系統(tǒng)工程,要想有強健的`體魄,并非一朝一夕。教師應該讓學生樹立運動強身的觀念,將運動融入生活中的細微之處。體育老師還應該從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出發(fā),認真的執(zhí)行學校交給的任務,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專業(yè)水平。體育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是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者。體育教師豐富的理論知識,高超的運動能力,優(yōu)美的示范姿勢以及恰當?shù)慕逃Z言,都能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養(yǎng)成自我鍛煉的習慣。另外,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教學形式多種多樣也能喚醒學生對體育課的重新認識。
5、校外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缺乏的影響
校外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是青少年鍛煉的重要場所,也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目前面向大眾開放的公共體育場地設施非常有限,雖說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體育健身意識普遍增強,各類體育場地設施不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改善,但都用于本單位職工健身娛樂,面向群眾開放的機會和時間非常有限(其重要原因一是管理方面的不便,二是器材的維護),由于社會公益性體育場地設施少,造成雙休日學生無處去鍛煉的現(xiàn)象,也就沒有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增強學生體質需要學校、社會、家庭三方互動,形成良好的風氣和促進學生經(jīng)常性參加體育鍛煉的合力,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形成家庭帶學生,學生促家庭的體育健身格局,促使家庭,社會形成科學正確的教育觀念。
6、體育硬件設施和師資的不足,也是影響學生提高體質健康的原因。
目前尚有不少學校運動場地面積與學生人數(shù)比重嚴重失調。同時體育教師心中還要提心吊膽,生怕學生人數(shù)太多發(fā)生碰撞,會出現(xiàn)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所以遇上這種情況,教師有時只能采用占地面積不大的體育項目,久而久之學生的運動量受到限制,無形中影響了學生的體質。再有專業(yè)體育教師仍然缺乏,只好請其它任課教師兼任,這對指導學生正確參與體育鍛煉是很不利的,無形中減少了學生增強體質健康的機會。
三、結論與建議
俗話說"亡羊補牢,尤未晚矣"。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近年來的持續(xù)下降,已經(jīng)成為不爭的事實。學生體質的下降不是一種偶然,是由客觀存在的社會的、學校的、家長的、體育教師和學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只有真正和體育教師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家長的意識培養(yǎng)、社會大環(huán)境的改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才會得以實現(xiàn)。只要家長、社會樹立正確的觀念,讓學生從沉重的學習負擔中解放出來;使學校體育的經(jīng)費投入、場地器材得到切實解決,體育教師敬業(yè)地做好本職工作;當學生養(yǎng)成了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學生的體質自然會增強。學生的體質增強了,有利于學生鍛煉堅強的意志品質,有利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審美觀念的形成。
學生的成長階段是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將加強學生體育鍛煉這一工作放在應有的高度給予重視。這也正符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要求。我們相信在國家正確的教育方針指引下,在學校、家長和學生本身的共同努力下,認真貫徹落實、督促和確保學生每天至少堅持一小時的體育鍛煉。大力開展快樂體育、成功體育,以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實現(xiàn)學生的強健體魄將指日可待。
【小課題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小課題總結05-23
小課題活動反思03-30
小課題研究計劃03-02
小課題研究總結03-12
小課題的申請表04-13
體育小課題研究計劃03-16
【熱門】小課題研究總結08-29
小課題研究計劃11篇03-02
初中數(shù)學小課題研究計劃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