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語文教案7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中的兩個故事。
2.學會本課七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規(guī)律往往隱藏在重復現象之中。
二、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規(guī)律往往隱藏在重復現象之中。并能在生活中發(fā)現并利用這種規(guī)律。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讀題。
2.質疑:吊燈和鯊魚身上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呢?
(二)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 讀通課文,把生字字音讀正確。
(2) 想一想:課文講了兩個什么故事?分別在文章的哪幾個自然段?用自己的語言講一講這兩個故事。
2.學生自學,老師檢查自學效果。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段后,完成練習:因為伽利略( ),回到家里,他( ),從而,他發(fā)現了( ),所以,幾十年后,荷蘭的.一位物理學家( )。
2.出示句子,比較:發(fā)現與發(fā)明的區(qū)別
(1) 伽利略發(fā)現了擺動的等時性原理。
(2) 荷蘭物理學家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擺鐘。
3.學生自己做實驗,體會擺動的等時性原理。
(四)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為什么海上救生圈與救生衣都要涂上橙黃色?
2.生討論交流。
(五)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讀了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2.在生活中,你注意過這些現象嗎?
(六) 總結全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課前觀察:
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話故事。在美好的春光里,盡管小鹿因為跌傷腳沒有親眼看見自己栽種的玫瑰花,但聽到黃鶯和微風的贊美之后卻感到這些玫瑰花并沒有白栽。在人物角色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興的情緒變化中,文本所包含的深層含義得以彰顯。
故事語言精美,情節(jié)曲折,比較貼近兒童生活,但低年級孩子在理解“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上仍然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抓住黃鶯和微風的話進一步開發(fā)文本,運用“移情”策略,引導想象,使孩子們在充分的角色體驗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有積累詞語的興趣和習慣。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3.充分感悟黃鶯和微風的話,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chuàng)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讀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信息資料:動物頭飾、生字卡片、課文插圖、小鹿和玫瑰花的圖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實物導入。教師手拿一束玫瑰花,讓學生看看、聞聞:喜歡這份禮物嗎?(指導“瑰”的讀法,并書寫“玫瑰”)關于玫瑰花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呢?(板書課題)
2.談話導入。出示玫瑰花和小鹿的圖片:認識它們嗎?玫瑰花和小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對話平臺自學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交流識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讀法。
3.開展識字競賽,看誰讀得準讀得快。
4.開展讀課文比賽,看誰讀得通順,沒有錯別字。
【二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能獨立識字、讀文,以賽促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利于學生自主識字和合作學習。】
討論
1.找出描寫鹿弟弟的話,引導學生質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學生可能會問:為什么一開始鹿弟弟說玫瑰花白栽了,后來又說沒白栽?)
2.小組合作讀文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
重點交流:鹿弟弟為什么說玫瑰花白栽了?
(1)讀課文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種花的句子,引導學生想象:小鹿栽花時會想些什么?
(2)當小鹿跌傷了腳,沒能看到玫瑰花開,又會想些什么?
(3)此時鹿弟弟又會怎么想?體會他“惋惜”的心情。
【在課文的空白處,利用“移情”策略,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進行角色體驗,既豐富了內心情感,又為理解下文“沒有白栽”打下鋪墊。】
朗讀
1.自由讀: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讀文。
2.交流讀:向學習伙伴請教──自己哪里讀得好?哪里還需要改進?
3.競賽讀:每組推薦一名同學讀,大家評議,互相取長補短。
【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和自由朗讀的時空,關注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需求,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讀書的欲望。】
練習
結合課文情境進行寫話訓練:
1.花骨朵漸漸地長大了。
2.小鹿靜靜地躺在床上養(yǎng)病。
3.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注意引導學生拓寬思路,看誰說的句子和別人不一樣。)
寫字
學習“弟、哥、骨、微、漸”四個字。
1.學生觀察:寫這幾個字應該注意什么?
2.教師范寫指導“微”字中間有一短橫,下面的“幾”字要變彎鉤為提;“骨”字上邊中間時橫折,下面的“月”字變撇為豎。“漸”字的“車”下面變橫為提,筆順是先豎后提。
3.作業(yè)展示,師生評議。
。▊人自評最滿意的字—同桌互評最滿意的.字—小組評選“寫字能手”—全班展示自己的作業(yè))
【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生字書寫的規(guī)律,并提供展示平臺,讓學生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導入
1.以“摘果子”的方式復習本課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交流
重點交流:鹿弟弟為什么又說玫瑰花沒有白栽?
1.指名讀黃鶯和微風的話:練習讀—分角色讀—挑戰(zhàn)讀。
2.引導想象:小鹿的朋友大象拍下了花開的情景,想象一下他會對小鹿說些什么?還有哪些小動物看到了玫瑰花開,他們又會對小鹿說些什么?
3.教師小結:小鹿自己雖然沒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經開在別人的心田里,別人感到快樂,小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說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
【教師拓展文本,引導想象,利于突破教學重點,使學生深入領會“玫瑰花沒有白栽”的原因,提升了文本的社會價值!
表演
1.同桌之間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生在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表演,研究角色的表情和語言(可以適當展開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教師巡視,相機進行指導。
3.每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全班比賽,大家共同評選出“最佳合作獎”“最佳風采獎”和“最佳創(chuàng)意獎”。
【表演是深讀課文,感受語言,提高閱讀的手段。在興趣盎然中獲得感悟,受到熏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練習
假如小鹿種的是迎春花或者別的花,黃鶯和微風會怎么對小鹿說呢?請你替他寫幾句臺詞。
寫字
學習“抽、拐、澆、終、靜、躺、謝”7個字。
1.認讀生字,口頭組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2.學生觀察后聯(lián)系已有知識,教師進行遷移式書寫指導:如燒—澆、躲—躺等。
3.學生書寫,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教學建議
教學中學生有可能會問:鹿弟弟的腳沒有跌傷,他為什么沒有告訴小鹿玫瑰花開的情景呢?如果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教師應該予以肯定,引導學生大膽向教材挑戰(zhàn)。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古詩,理解字詞,讀懂詩意。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作者與朋友的深厚友誼。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并學會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運用夸張、比喻的方法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么意思嗎?
3.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么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
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lián)系起來的呢?(學生說故事)
4.是啊,天下沒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別,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句,看看
分別時的情景怎能樣?
5.自讀,說詩意。
你認為哪一句還可以怎么說?(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
朗讀。
7.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么來送別朋友?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來送別朋友的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別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適唐·王維
故人西辭黃鶴樓, 千里黃云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輕塵,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北風吹雁雪紛紛。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遠影碧空盡, 莫愁前路無知己, 勸君更盡一杯酒,
惟見長江天際流。 天下誰人不識君! 西出陽關無故人。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么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為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板書設計:
主板書:
贈汪倫
李白 深情厚誼 汪倫
踏歌聲
輔板書: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2、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我不能不講信用”這句話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宋慶齡是怎樣做到守信用的。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宋慶齡是怎樣做到守信用的。
教學難點:感悟守信用的重要。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引入新課。出示宋慶齡的照片,簡介宋慶齡。今天我們了解宋慶齡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了解大意。
3. 由讀課文,看生字表讀準字音。
4. 字詞。(一般讀易讀錯的字,難理解的詞,對理解課文又幫助的詞句等等。)
宋慶齡 折花籃 (用這兩個詞結合課文內容說一句話)
解釋 雖然 挺想你的 (書中說誰挺想誰的?挺可以換個詞嗎?)
惋惜 (把帶惋惜的這句話讀一讀
惦記 這件事 (她惦記著學折紙這件事)
5. 再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6. 指名讀課文,(可以分自然段讀)了解課文大意。(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三、感悟課文內容
1. 宋慶齡是個什么樣的人?板書:講信用 有耐心 (整體感受)
2. 你們是從哪里感受到的?還有不同感受嗎?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給足時間)
3. 匯報交流。邊匯報交流,邊板書。重點交流一下語句的理解。
宋慶齡點點頭說:“好,我一定等你! 板書:答應等
宋慶齡想了想,說:“爸爸,你們去吧!我不能不講信用。我一定要等她!”
a、學生匯報,讀所畫的句子,談感受。板書:一定等
b、“想了想”在課件上變顏色,問:在什么情況下想了想?
c、讀讀爸爸說的話,你有什么感受?
d、你們現在都是宋慶齡,聽了爸爸的話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
e、課件出示:[+小學教學設 計 網_+}
對比讀兩句話,說說有什么不同。
帶著理解讀讀宋慶齡的話:宋慶齡想了想,……
宋慶齡一個人留在家里……仍舊耐心地等下去。 學生讀自己畫的句子,談體會。再讀。板書:耐心等
十二點過后,……迎了出去。 學生讀自己畫的句子,談體會。
等來了嗎?讀最后一段。板書:沒等來 讀完這一段你有什么問題嗎?——大家為什么都會心地笑了?
。魝問題下節(jié)課解決)
板書設計: 講信用
宋慶齡 耐心等
還在等
沒等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憶上節(jié)課沒解決的問題:
二、默讀課文,為自己選擇一個角色,想想你為什么笑?
。▽W生交流時,讓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教師適時點播。)
1、選擇小珍的`媽媽,你為什么笑?
2、選擇宋慶齡的父母,你們?yōu)槭裁葱Γ?/p>
3、誰選擇宋慶齡,你為什么笑?板書:等得值
把你體會到的帶到句子中,讀“宋慶齡望了望爸爸媽媽,大家都會心地笑了!
4、讀全文,看還有誰也是講信用的人。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5、學生自由發(fā)言。
6、師生交際 把故事結尾演一演
老師演小珍的媽媽,同學演宋慶齡。師引導:慶齡,對不起,小珍沒有按時來和你學著花籃。……
老師演宋慶齡的媽媽,同學們演宋慶齡。師可引導:慶齡,后悔嗎?……
7、學習字詞
自學生字,看看你有什么好的記字方法。
小組學習,挑選難字,在小組中交流。推薦小老師給大家講。
學生匯報。(邊匯報,邊鼓勵學生的記字方法,可適時指導:歸類記字)
在交流“惋惜”時,指導造句。
(重點講解“解釋”等字的書寫,鼓勵補充某個字的資源,加大識字信息量,豐富教學內容。)
練習書寫。
三、作業(yè)
1. 認真寫本課生字詞。
2. 選作:搜集宋慶齡的小故事、或講信用的小故事。
編演課本劇。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帶有比喻特點的詞語,積累詞語;感悟、積累名言名句。
2、能就如何進行有效的勸阻這一話題,展開口語交際活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3、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自主閱讀、感悟,提高閱讀能力。
4、能抓住人物特點,寫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人。
【教學重、難點】
積累詞句;能抓住人物特點,寫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人。
【教學準備】
老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1、搜集帶有如、若、似的詞語,搜集名人名言。2、回憶自己家里的小糾紛。
【教學時間】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積累詞句,感悟道理
1、(屏幕顯示詞語)自己讀詞語,要求讀準確、讀流利,不認識的字。
2、看看詞語中帶點的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師小結:這些詞語都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和同桌再讀一讀,交流交流詞語中都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全班交流。
5、如果能把這些詞語放進你的作文里,你的作文定會更精彩。現在我們就來試一試吧。ㄆ聊伙@示例句)你能用哪個詞語說一句話?
6、想把它們記下來嗎?各種形式朗讀,指導背誦。
7、賽一賽誰背得最多。
8、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詞語?(學生交流后,屏幕顯示搜集的詞語)學生讀一讀。
9、其實這些詞語的背后還有很多好聽的故事呢(屏幕顯示故事動畫)。學生自己讀《口若懸河》,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口若懸河的意思。
10、你還知道哪些成語的出處或者故事?
11、好詞語能使我們的文章生動具體,名言名句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指引我們怎樣做人。請同學們自己讀語海拾貝中的名句,想想你有些什么收獲。
12、各種形式朗讀。
13、想把它們記下來嗎?指導背誦。
14、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名言?(屏幕顯示搜集的名句)學生自己讀一讀,記一記。
二、調動經驗,交流溝通
1、家是溫暖的,但有時也會發(fā)生一些小插曲。(屏幕顯示家庭發(fā)生糾紛的`場面)
2、每當家里發(fā)生類似的情況時,你有些什么想法?
3、家和萬事興嘛,誰不想擁有溫馨幸福的家呢?那請同學們回憶自己家庭的小糾紛,每一小組選最難解決的一兩件事,在組內講解清楚,還可以表演表演,商量商量解決的辦法。
4、抽一兩個小組匯報討論的情況。
5、其他同學認真觀察,認真傾聽,可以補充,也可評價。
6、老師根據情況,適當點撥提升。
7、老師小結。
三、抓住典型,學習寫人
1、談話激趣,啟發(fā)回憶:同學們,童年生活是五彩繽紛的,有笑有淚。當你遇到難題的時候,是誰幫你渡過難關?在足球比賽場上,是誰與你并肩作戰(zhàn)?在被人誤會的時候,是誰和你站在了一起?
2、在這些人中,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所做的哪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己先說一說。
3、抽學生說,其他同學認真聽,議一議她(他)說的事例怎樣修改會更精彩。
4、自己構思習作,自擬草稿。
5、自讀自改。
6、老師選取幾篇習作,當面評改。
7、小組互評互改。
8、選優(yōu)秀作文全班欣賞。
四、自主閱讀,表達感悟
1、回憶已學過的閱讀方法。
2、自己讀一讀短文,想想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你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同桌聽一聽嗎?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毛遂自薦的意思。
5、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感受、體會、收獲。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語文三年級上冊選讀第一課《不懂就要問》
1. 學習重點:
是了解孫中山小時候是怎樣勤學好問的。
2. 學習難點是理解孫中山為什么說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
教學目標:
1、能根據要求獨立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學習他勤奮好學的精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私塾、霎時、戒尺、鴉雀無聲等詞語。
教學準備: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質疑激趣
1、(出示孫中山先生的畫像)這位偉人,大家認識嗎?他就是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
2、生簡介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孫中山先生少年時候學習生活的課文。揭題:不懂就要問
4、齊讀課題,質疑問難: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課文講誰不懂?哪兒不懂?要問誰?不懂就要問是誰說的?他為什么要這樣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不明白的字、詞意可,字典解決不了的問題可劃劃、圈圈。讀完課文還可跟周圍的同學小聲議論議論。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解決前面的問題及理解私塾、戒尺、
霎時、鴉雀無聲的詞義)還有什么不懂的?
3、指名分讀課文正音
4、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礎上,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記敘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里讀書,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而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故事。)
(三)研讀課文,深入探究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中的孫中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仔細默讀課文,思考:你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孫中山勤學好問?劃出相關的詞句
3、集體交流閱讀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時解決學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問題
重點交流:
a、照例、流利、壯著膽子等詞語中領悟到孫中山讀書認真,學業(yè)完成得極為出色,表達了他不滿足已有的成績,有進一步要求理解課文意思的愿望。
b、當孫中山提出問題后,學生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先生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從中可以體會到什么?(側面描寫,更突出了孫中山對待學習的認真、執(zhí)著的態(tài)度)
c、向先生提出問題為什么還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師為什么卻鼓勵學生提問呢?(幫助學生區(qū)分清楚:過去私塾封閉式的封建教育與今天民主開放或教育的不同。)
孫中山在那種棍棒教育下敢于提問,你有體會到什么?(明確:孫中山當時就有寧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學好問的可貴精神。)同時,解決孫中山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的意思。
4、分角色朗讀課文:四人小組全班交流
5、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6、讀了這篇課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7、討論交流:你在平時的學習中,怎樣做到勤學好問?
(四)拓展閱讀,注重遷移
1、積累格言,明讀書道理。
同學們,我這里有一些關于讀書方面的格言,請你用心讀一讀,悟一悟,定會有收獲。
①奮發(fā)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诜洳砂倩ㄡ劶衙郏俗x萬卷知深理。
③書聲歌聲聲悅耳,粉筆鋼筆筆生花。
、芎阈拇钇鹜ㄌ鞓颍趭^撥開智慧門。
、輹接脮r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耷Ч盼恼聲砝铮倩ㄏ⒂曷曋。
⑦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恨讀書遲。
、嗲谀苎a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2、布置作業(yè):
a、遷移練習。
用不是糊里糊涂、壯大膽子、不懂就要問、弄清楚、連連點頭等詞語寫一段話來贊揚一位同學的勤學好問精神。
b、收集有關孫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c、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來自勉呢?
D、把課文中你認為是最打動你的句子抄寫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準備:板書課題、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古詩兩首》中的《江南春》,今天我們學習另一首詩《春日偶成》。在1000多年前的一個春天里,北宋詩人程顥(出示程顥圖片,注音hào)踏春郊游,由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
師:聽了老師的敘述,你能通過自己的理解說出題目的意思嗎?(提示:春日:春天里的一天,偶:偶然,成:寫成)
生:春天里的一天,我偶然寫成了一首詩。
師:程顥偶然寫成的這首詩后來竟成了膾炙人口、流傳千年的經典名詩!它的魅力何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它,欣賞它。(出示全詩)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板書:讀準)
指名二三個學生朗讀,正音。
師:古詩是有節(jié)奏的'。(出示劃分好節(jié)奏的詩,范讀)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將它讀順。(板書:讀順)
指名二三個學生朗讀。齊讀。
師:這首詩你能讀懂嗎?確實有難度。請同學們根據老師提供的字詞解釋,借助插圖,思考這首詩的意思。(出示:近午天:接近中午,傍:靠近,隨:沿著,過:來到,川:河流,時人:當時的人,識:知道,余:我,將謂:可能會說,偷閑:偷懶貪玩。)(板書:讀懂)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同桌可以交流。
師:同學們,你理解了哪些詩句的意思?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學習成果。
學生試說,教師注意引導和糾正。
師:誰能把整首詩的意思都說出來?
學生試說,教師注意引導和糾正。(淡淡的云飄浮在天空,輕輕的風吹拂著大地,時間已接近中午了。我靠近花叢,沿著柳樹,來到了前面的河流邊。當時的人不知道我心中的快樂,可能會說我像少年人一樣偷懶貪玩呢!)
師:我們已經大致理解了這首詩的意思,但還不夠,我們還要將這首詩讀透。(板書:讀透)
師:各位同學,現在你就是程顥,我想請教一下,你在這首詩中描繪了哪些春景?
生:云、風、花、柳、川(板書:云、風、花、柳、川)
師:(動情描述,并配以圖片和音樂)白云淡淡,春風輕輕,日光和煦,百花吐艷,綠柳垂條,碧水悠悠。程大詩人,你披花拂柳,穿行其中,應該很舒暢吧!你能帶著這種舒暢的感覺吟誦你的前兩句詩嗎?
指名學生朗讀,評價。
師:除了這些之外,你還看到了什么美景?你是詩人,不要只說一個詞,能不能用一兩句話描繪一下?
學生描繪春景,教師予以引導和評價。
師:哦,原來程大詩人看到了這么多美景。(出示春景圖)欣賞著這樣的美景,你心情如何?詩中有反映嗎?(余心樂)(板書:樂)那請你帶著愉快的心情再次吟誦一下前兩句詩。
生再讀詩句: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師:同學們,如果你處在這樣的美景中,你會做些什么?(要求將連動句說清楚說具體)
生1:太開心了,我編了個柳條帽子戴。
生2:我也很開心,我欣賞花朵上的蝴蝶了。
生3: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我在河邊逗小魚和蝌蚪玩。
都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動作?表演出來!
師:你們真有意思!詩人程顥是個大學問家,整天忙著做學問和講課,今天難得有空出來,看到如此美麗的春景,他也做出了像你們一樣的舉動。那些在地里勞動的莊稼人、在河邊洗衣的姑娘們看到這樣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做出這樣的舉動覺得非常奇怪。他們會說什么呢?
學生想象說話。
師:詩人介意別人對他的議論嗎?(這從他臉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來)但如果老師讓你替詩人解釋一下,你會怎么說?
生:鄉(xiāng)鄰們,我做出這樣的舉動,是因為我看到美麗的春景心中快樂呀!
師:由此可見,作者寫鄉(xiāng)鄰們對他的議論,實際上是為了突出自己心中的——快樂!(指板書)誰能快快樂樂地讀一讀這兩句詩?
指名學生朗讀,評價。(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師:程顥在這首詩中先描寫了美麗的春景,(板書:寫景)再抒發(fā)了快樂的心情(板書:抒情),由景生情,情景交融,令人百讀不厭。我們再來讀一讀。
指名學生朗讀,評價。齊讀。
師:優(yōu)美的詩篇應該儲存在大腦里,請讀熟這首詩。(板書:讀熟)
指名有感情地背誦,齊背。
師:課后,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將這首古詩改寫成一篇現代的記敘文,題目就是《春日偶成》改寫,看誰寫得好!(板書:讀寫)
板書設計:
春日偶成 讀準
寫景:云、風、花、柳、川 讀順
抒情:樂 讀懂
讀透、讀熟、讀寫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29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7-06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9-14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10-07
小學語文教案【經典】10-10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12-16
小學語文教案(經典)08-24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