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一、激情引趣,步入課題。
1.學生交流搜集到的資料或圖片,了解孫中山。
2.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孫中山的那么多故事,現(xiàn)在老師和大家一起看看孫中山小時候是怎樣學習的?不懂就問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自主識字。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法解決。
生:我分析字的意思,認識“誦”。背“誦”要說話,所以“誦”是言字旁!澳谩,人要用手“拿”,所以“拿”的上面是“人”下面是“手”。
生:我用的方法認識“既”字。
生:“原”字我不會,我問了我的好朋友王書羽了。
師:同學們將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都用上了,非常好。
2.同桌合用一本書讀課文,相互檢查正音。
[點評:此方法既是讓同桌相互對課文朗讀水平的檢查、正音的過程,也是在逐漸培養(yǎng)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過程。]
3.檢查反饋。
(1)小組內(nèi)開火車讀課文,組長匯報讀書的情況。
(2)課文“擂臺賽”。小組向小組挑戰(zhàn),將課文讀給同學們聽。
[點評:通過各種形式的課文朗讀后,讓學生進行課文“擂臺”賽,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同學們體驗到了挑戰(zhàn)的刺激性。]
(3)感知課文大意。
師:剛才同學們都認真地讀了課文,現(xiàn)在請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先自言自語地說,再同桌交流,后指名說。)
三、細讀課文,悟情明意。
1.范讀課文,生評出師讀得好的.自然段。
生:老師,你讀的第一自然段我喜歡。因為你把那時候上課的情況讀出來了。
生:老師,你讀的第二、三自然段我喜歡。給人感覺孫中山提問時,真叫人害怕。
2.(1)自讀第一自然段,小組內(nèi)互相質(zhì)疑、解疑。教師巡視輔導學困生。
(2)班內(nèi)交流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生:“私塾”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過字典,字典上指舊時私人設立的教學的地方。
3.(1)讀第二、三自然段,學生在小組內(nèi)相互質(zhì)疑、解疑。
生:不明白“照例”是什么意思。
師:可以讀讀第一自然段。
生:我明白了,那時上課,要背讀文章。孫中山照以前那樣背課文了。
生:照以前的方法去做就是“照例”。
(2)板書“照例”,要求學生用“照例”說一句話,并說說它的意思。思考:“孫中山照例流利地背出了前一天學的功課”,說明了什么?(孫中山學習認真)
(3)師:“地背誦”,還可以怎樣填呢?(出示寫有“地背誦”的小黑板)
先小組內(nèi)說,其次班內(nèi)說,最后在“語文天地”中填寫:
地背誦、地背誦、地背誦。(結合“語文天地”的活動,積累詞語。)
(4)“小小辯論會”。
師:“他壯著膽子……”怎么理解?下面開“小小辯論會”,要說出理由。
生1:我認為,這句話說明孫中山害怕。我從文中的“壯著膽子……”和“教室里鴉雀無聲”知道的。
生2:我認為不害怕。我從圖中孫中山的表情看出他不緊張、很平靜。
生3:我猜想孫中山開始害怕,后來給自己鼓勁就不害怕了。
師:剛才,同學們辯論得很激烈,以后學習就要談出自己的看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進步,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5)比較句子,理解詞語。
出示寫有句子的小黑板,讓學生比較。
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
這一問,把正在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教室里很安靜。
生:用上“搖頭晃腦”我能想到他們讀得很認真。“頓時”說明同學們安靜下來的速度快。
生:“鴉雀無聲”說明這時教室里非常安靜,一點聲音都沒有。
生:如果去掉這幾個詞句子就不具體、不生動了。
師:對!以后我們在寫話時,要盡量將句子寫具體、寫生動。
(6)指導讀第二、三自然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讀。師指導抓重點詞語讀文。學生練讀。
[點評: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他們先嘗試地讀,然后教師教給方法,學生通過感悟,再讀,進一步理解了課文。為學生以后通過抓重點語句朗讀去理解課文指明方向。]
(7)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板書:自讀、質(zhì)疑、解疑、朗讀。
4.用以上方法自學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5.通讀課文,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
6.不懂就問”發(fā)問站:
師:現(xiàn)在我們組建了“不懂就問”發(fā)問站,有不懂的問題,請大膽地提出來。(自評、他評、師評三者結合起來。)
生1:那時候,老師為什么不講解呢?
生2:因為老師很懶。
生3:不是,老師可能認為,講了他們也不明白。
生4:因為,老師想看誰能大膽地提出不懂的問題。
生5:孫中山上學時是幾歲?……
師:現(xiàn)在請剛才提問的同學進行自評,也請其他同學對別人進行評價。
生:我認為我今天能夠起來提問題是最大的進步。
生:我認為某某回答別人的問題,回答得好。
師:剛才,站起來提問、回答問題、評價的同學都是“孫中山”式不懂就問的人,而且你們也能自主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值得表揚。還有些問題老師暫時不回答,老師想在課外和同學們一起查找答案好嗎?
[點評:此刻,師生將評價作為了重點。有水平的問題得到了肯定,水平不高的問題師生從精神上也給予了認可。因為善問是要逐步才能形成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想問、敢問、善問的習慣。]
四、演繹故事,再現(xiàn)生活。
師:同學們想當“演員”嗎?現(xiàn)在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把這個故事演一演,你們當“導演”,選人,分配角色。
五、指導書寫生字。
1.同桌互認本課生字。
2.小組內(nèi)分析易錯的字。
3.班內(nèi)交流易錯的字。
生:“良”不能少了上面的點。
生:“孫”左邊的“提”不能寫成“橫”。
4.描紅。
5.同桌交換書寫本寫字。
[點評:學生之間有一種競爭意識,也有一種想得到別人認可的愿望,因此在別人的本子上書寫會更努力、更用心,寫出的字也就可能更好,用這種方法激勵學生,他們會努力寫出好字并能熟記字形。]
六、課外拓展。
1.將《不懂就問》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2.學了《不懂就問》后你有什么想法,把它寫出來,讀給爸爸、媽媽聽。
[點評:將課堂內(nèi)外緊密地結合了起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又將學生的獨特體驗融于寫作之中,為以后寫作做了鋪墊。]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0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古詩。本單元的文章以人與人之間的愛和真情為主題,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引導學生去關心幫助他人!端驮拱参鳌肥鞘⑻浦娙、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巨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這首詩洗盡雕飾、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fā)誠摯、深厚的惜別之情,以情意殷切、韻味深永獨樹一幟。
二、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古詩文教學更應該重視對學生人文情懷的熏陶和感染;谝陨险J識,我確立以“情”為切入點,通過“寄情酒更濃、觸景情更深、事世難料情難舍”層層推進的誦讀來幫助學生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實現(xiàn)對文本的多元解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注重發(fā)揮教材的“例子”功能。強調(diào)學習方法的傳授、遷移,幫助學生掌握規(guī)律,形成能力,最終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3、“三分詩,七分讀”。這堂課要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當堂會背。
三、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明確多音字“舍”的兩個讀音,明白“使”、“浥”、“更盡”幾個詞語的意思,理解整首詩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采用層進式引讀法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
情感態(tài)度目標: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入境,導入新課
1.師: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誰有知心朋友?能告訴我他們的名字嗎?
師: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chǎn)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于轉學、升學等原因你得朋友就要離開你,也許很久才能再見面,也許永遠都不會再見了,你的心里會怎么想?你會怎樣表達你的情意呢?
指名回答。
2.師:是啊!我們現(xiàn)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后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送行餞別就成為表達深厚情誼的`一種習俗。于是,在和朋友分離之時,人們就會寫一些詩或文章來送給朋友。
3.師:這濃濃的友情,這難以割舍的友情,就這樣在人們之間一直傳遞著。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里,有兩位朋友,正在惜惜離別。今天我們學習《古詩三首》的第一首詩《送元二使安西》(板書課題)。
4.師:看課題,你知道課題告訴了我們什么?(齊讀課題)
師補充: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在西域設立的最高軍政機構,元二是要去安西赴任。
5.師:這是我國盛唐時期著名詩人王維所寫的一首送別詩。打開書,結合課后注釋和插圖,反復的讀一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6、指名讀
7、古詩欣賞(播放課件)一邊聽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情讀古詩,想象畫面,走入詩境
。ㄒ唬┯|景情更深。
1、詩中哪里描寫了這樣的景色。(課件出示前兩句)
師:讀完了嗎?我們來看這兩個字“朝”、“舍”(板書)它們在詩中怎么念?指名認讀。
師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字的發(fā)音,并提醒學生注意它們是多音字。
2、師:好,把這兩個字放回詩中多讀幾遍。
4.師:嗯,讓我們閉著眼睛想一想,這景真美。你再來讀讀前兩句。(學生讀詩)結合課下注釋,你能把前兩句的意思講講嗎?(學生講詩意)
5、指名美讀。
6.師:渭城,清晨,一場如酥小雨,濕潤了路上的塵埃。旅店旁的棵棵綠柳,被雨水沖洗的更加蒼翠欲滴,你覺得這景美嗎?讓我們帶著這感覺一起美美的讀一下。
生齊讀。
7.詩人要表達自己離別的憂傷,為什么還要寫這一處美景呢?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蒙蒙細雨更襯托了離別之情。這是“借景抒情”
。ㄕn件出示)這樣的天氣可以表達怎樣的心情?
8、再讀前兩句,讀出景色的優(yōu)美,讀出離別的惆悵。
。ü膭顚W生熟讀成誦)
(二)寄情酒更濃。
1.就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間,詩人卻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別了。從課題我們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現(xiàn)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師:我們來看地圖,從地圖上看,只有這么短,而實際距離呢?大概有3000多里。我們來看這段文字
那時火車只通到西安,從西安到新疆,我們有時搭車,有時還步行,整整走了二個多月,終于來到了新疆,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說。
──《母親和我們》。韓天航
這是我國當代作家協(xié)會會員韓天航描寫他小時候去新疆的情景。而在古代是沒有火車、汽車的?梢韵胂笤诠艜r那得需要更長的時間,在旅途中元二多少艱辛、多少危險啊。在這樣的情形下,怎能不讓人滿懷傷感。正是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3、此時,他們來到了一家小客棧里。正在惜惜相別。讓我們來看詩的后兩句。一起讀一下。課件出示后兩句詩。
4、生齊讀。(注意聽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正確。尤其是“故人”)
朋友保重啊!這酒中有一份祝愿,這酒中有一份情意,千言萬語、萬種情感匯成: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ㄈ┳ァ皠瘛、“更”想象當時情景,師生互動談話,進行多元感悟
1.師:“好一個“勸”字。。ò鍟皠瘛保┪覀兿胍幌逻@是誰在勸?怎樣勸?
。1)難忘當初我們一起飲酒賦詩,是何等的意氣風發(fā),可這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怎不讓人有種落花流水的傷感呢?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2)元二啊,你這一走,我們再難相見,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就此分手吧,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2、只有王維在勸嗎?還有誰在勸?
。1)王兄,多謝你從長安趕來送我,你的這份情,我元二領了,來讓我們干了這杯酒。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2)我實在舍不得你們啊,此去再也找不到如王兄這般情投意合的兄弟了,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3.師:這是他們在互相勸。是。∨笥阎g有多少知心話要說!又有多少說不完的話啊!而現(xiàn)在兩位情深意重的好友就要分手了。讓我們帶著這份痛心,這份難過,這份不舍,這份依戀,一起讀這兩句。
生齊讀
4.師:就這么喝啊說啊,說啊喝啊,不知不覺,分離的時刻到了,不得不分開了。什么也不說了,什么也不能說了,就讓所有的情都化在這杯酒里吧。那就更進一杯酒吧!(板書“更”字)
5.一個“勸”字,一個“更”字,生動的描繪出朋友之間那種難舍難分的情。(板書:友情)
三、音樂渲染,品味詩境,情讀古詩。
1.讓我們在靜靜的讀古詩,體會一下詩的意境。
師放音樂生默讀古詩。
2.學生展示讀古詩。
3、你還知道哪些送別詩?
師出示四首送別詩。
四、總結升華
人間自有真情在,人間自有知音人。除了友情,還有親情,鄉(xiāng)情,師生情等等,等等。用你的心去感受人間真情吧!課下同學們可以找一下王維的其他詩篇進行閱讀積累。
語文教案 篇3
我們老師非常珍惜這次和貴校的交流機會,究竟上一堂什么樣的課呢?如何達到教學的目標呢?是追求精致還是扎實?是表演做秀還是求真務實?兩位年輕老師思索著怎樣才是交流和合作?怎樣才能提升業(yè)務素養(yǎng)?深思熟慮后定位于返璞歸真、原汁原味的常態(tài)課。有目共睹,課后就有16字的感受:平平淡淡、簡簡單單、扎扎實實、輕輕松松!我們極力去實現(xiàn)“原生態(tài)的課堂教學”,用真切展現(xiàn)課程的理念,用真情拓展學生的感悟,用真實創(chuàng)新學生的思維。
一、課文簡析
《老人與海鷗》講述了發(fā)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讀來令人難以忘懷。
《呼風喚雨的世紀》這篇課文是科學常識性說明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
二、教學實錄及評析
語文課堂,屬于孩子,教學則應該回歸自然,貼近他們的生活,與他們進行深切的情感交流,基于此認識,兩位年輕的老師在嘗試中摸索。
1、因“疑問”而精彩。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問題愈多,好奇心愈強,興趣愈濃,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維就愈活躍!独先伺c海鷗》中,葉老師的輕輕話語“站在翠湖邊上,你有什么疑問?”,自然引出了學生心中的疑問“海鷗為何送別老人?”!逗麸L喚雨的世紀》課堂上老師的微笑的導入:“呼風喚雨,你們聯(lián)想到了什么呀?”讀完了詞語,讓學生談談不理解的有哪些。在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了“探索者”的角色,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積極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情緒高漲,其樂無窮。
2、因“想象”而生動。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個性化的閱讀,也就是在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鼓勵學生進行豐富、自由、大膽的想象。我們的老師挖掘文本,多方面尋找想象的突破口!独先伺c海鷗》的課堂上,葉老師讓學生想象“假如你就是這只海鷗,你要說什么?”賦予了學生無限的思考空間,在有效地的激勵下,學生的回答“您好,我們的父親!無論春夏秋冬,您都不辭辛苦的給我們喂食!謝謝您!”“爸爸!您真好!”學生的想象精彩紛呈,感同深受,我們仿佛看到了一群群的小海鷗正在翠湖邊深情的呼喚!逗麸L喚雨的世紀》中周老師抓住了關鍵的一句話“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象”,學生立刻活躍起來“過去的王公貴族交通工具只有馬車、輪船,他們的娛樂生活只能下下棋,泡泡澡。而我們今天可以乘坐火車、飛機、磁懸浮列車,可以看電視、上網(wǎng)、視頻等等”學生興趣盎然,滔滔不絕、頭頭是道,得意的神情是在他們感悟到了當今科技的先進,現(xiàn)在舒適的生活只會令那些王公貴族艷羨。兩位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努力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給孩子們的想象插上翅膀,引領他們在廣袤的思維時空馳騁。
3、因“讀寫”而扎實。
語文教學重在語感的培養(yǎng),讀是基礎,形式的多樣則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讀的訓練是語文教學中的常規(guī),讀要有獨特的感悟,鑒于孩子們的年齡特征,則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兩節(jié)課讀的形式多樣,個別讀,齊讀,男女生讀,開火車讀。讀的層次不同,初讀,理解課文讀,加入體驗讀。讀出了感情,讀出了感悟!独先伺c海鷗》中葉老師設計了2個“寫感受”的環(huán)節(jié),提升了學生的練筆能力,《呼風喚雨的世紀》中周老師加強了生字詞的教學,還有“發(fā)明”“發(fā)現(xiàn)”的詞語區(qū)別教學,這些都展現(xiàn)了語文最本真的特質(zhì):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
4、因“生成”而鮮活。
教學的預設彰顯思維的智慧,而當前的課堂,因孩子們的靈動,而有了“課堂生成”,這也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我們期待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chuàng)造,學生盡情釋放自己思維感受。雖然,兩位老師和孩子們都是初次相見,因為一起學習而很有默契,孩子們毫不羞怯,在他們的激情中迸發(fā)了智慧的火花,比如:用一個詞形容老人的動作,引出了“細心、親密、親切、和諧、默契”等感悟程度不同的詞語。還有學生動情的呼喚:“父親!您怎能舍我而去?快快回來吧,我的父親!”如此生動的領悟,誰不為之動容?那些即使沒有發(fā)言的孩子,他們的眼睛熠熠閃光,那是求知的欲望。即使一句話也沒有說,他們憋紅的小臉也就是課堂的色彩所在,我們也一起感受到了課堂的和諧鮮活。課堂的生成就是課堂的生命!
三、教學反思
兩節(jié)課都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在我們感受到課堂的生機與靈動時,也感覺到“簡約而不簡單”。但眾所周知,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有嘗試就有不足,有摸索就有缺失。
1、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夠凝練,預設的問題過于瑣碎,有些話語過多的重復,不夠自然貼切。
2、對文本的拓展淺嘗輒止,不深入!独先伺c海鷗》中預設的“如果你是老人,你要說些什么?”問題沒有引導討論,不了了之。課堂教學源于文本但要高于文本,《老人與海鷗》除了感受老人與海鷗的和諧美,孩子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去與動物和諧相處呢?沒有展開!逗麸L喚雨的世紀》探討了農(nóng)耕社會的生活貧乏,現(xiàn)代生活的舒適方便,那21世紀又會有怎樣的變化呢?沒有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
3、教師刻意對著教學設計來進行教學的痕跡較重,不放開,因此課堂的節(jié)奏把握得不夠緊湊。《老人與海鷗》中寫的鍛煉由于時間關系顯得潦草,《呼風喚雨的世紀》課堂節(jié)奏前緊后松,教師后來的引導有些泛化!
總之,合作交流中總是鞭策著我們成長,在大家的關注中我們有所收獲,但深知還有諸多的不足,需要各位的賜教,渴盼得到各位的扶助!我們真誠希望和聯(lián)盟小學締結聯(lián)盟,相互學習,攜手共進!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 1 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能借助注釋,結合圖畫、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黃河磅礴的氣勢和豐富的想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在多形式的誦讀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挖掘積累:小朋友們誰會背誦古詩?由朗朗背書聲,營造學詩氛圍,自然過渡,板書課題。
2、觀察描繪: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能把觀察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在此基礎上引入學詩?纯垂糯娙耸侨绾蚊枥L的?
二、初讀
(借助拼音,自讀詩句,達到正確流利,培養(yǎng)識讀能力。)
1、出示詩句,讓會讀 的學生領讀,教師相機指導。
2、抓住生字和難點音,強調(diào)讀準。
3、自由練讀, 把句子讀通,讀熟。
三、細讀
1、引導學生自讀質(zhì)疑,讀懂了什么還有哪兒沒讀懂?
2、根據(jù)學生的質(zhì)疑師生互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案。
教師應在充分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古詩誦讀浪淘沙氣勢磅礴 直沖云霄
語文教案 篇5
一、設計理念
1.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本單元的“學會標注問題”這一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充沛的實踐中掌握這一閱讀方法。
2.根據(jù)文章的描寫較為疏淡,語言較為平直的特點,設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與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活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實際意義的教育思想。
2.學生認生字7個,學寫10個。聯(lián)系課文理解和積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顏悅色”等詞語。
3.繼續(xù)練習在自讀中作批注筆記,展開討論,引導學生作好讀書筆記。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板書“孔子”,學生根據(jù)自身的預習情況上臺向大家介紹孔子。
2.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過渡: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過三千多名學生。
。.板書課題:“孔子和學生”,齊讀課題。
。P于孔子的相關資料很多,為了教學時不喧賓奪主,課前安排學生收集資料的活動時,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準備:在不超越一分鐘的時間里,用喜歡的方式介紹孔子。結果在上課時,有的小組畫了畫,介紹的是孔子的外貌;有的小組介紹的是孔子的一些思想,背了一些孔子的話,并進行解釋;有的小組介紹的是孔子的生平。正如《語文教師教學用書》中所說的:“教學時,沒有必要把孔子說得神乎其神,也沒有必要對孔子的學說和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做過多的分析批判,因為學生將會在后續(xù)學習中不時加深對孔子的認識。”所以我做了以上設計,提供一個鍛煉平臺給學生。學生為了這短短的一分鐘發(fā)言,要查閱資料,要確定介紹的主題,然后整理資料,要和別的小組溝通,以便準備的內(nèi)容不“撞車”,還要以集體的智慧訓練小組發(fā)言人。這樣有趣的、充溢智慧的、鍛煉能力的課外作業(yè),學生是興致勃勃地去完成的。)
(二)整體感知,鞏固識字
1.過渡:你們預習課文時讀了幾遍課文?有什么收獲?
2.齊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提醒學生注意讀好預習時新認識的字。
3.識字檢測:同桌互相聽讀新認識的詞語;在小組中互考認字表的字,并選擇其中的一兩個字組成詞語練習說話;開火車;小老師說識字(解決讀音、字形難點);完成學習卡的第一、二題:“拼拼音,再連線!薄罢乙徽遥炎x音相同的字用相同的符號圈出來!保ㄕJ字能力培養(yǎng)方面,從第七冊開始,字、詞、句的學習仍然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但應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在課外完成預習后,教師在課堂上要設計互動的平臺,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
(三)默讀課文,學會質(zhì)疑
1.過渡:在讀書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會發(fā)生問題,在無法馬上解決的時候,我們該怎么做呢?
2.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另一篇文章隨文標注問題的例子,感知用符號、線段標注問題或在有疑問的地方用文字標注問題的方法。
3.邊默讀邊圈點自身遇到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4.每人看5名同學的批注,互相學習如何批注問題,再以8人組為單位推選出做得較好的'同學上講臺用投影儀展示。
5.小組討論解決自身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6.小組匯報交流情況,提出未解決的疑難問題,一起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在接下去的學習活動中相機引導解決。
7.引導反思:在以上的活動中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在本單元要學會標注問題。學生對閱讀方法的掌握,是在實踐中完成的。教師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實踐。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考慮到學生的水平差別,進行了梯度推進,先讓學生讀第一段,進行批注后,和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學會用問號或橫線旁寫文字的學生,請他們上來用投影儀在全班展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個別學生還有困難,鼓勵其先向身邊的同學學習后再開始。)
(四)細讀課文,合作探究
1.考慮:孔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人們稱他為偉大的教育家呢?
2.默讀課文,邊讀邊考慮,邊圈點。
。ù谁h(huán)節(jié),教師要巡查學生的課本,務必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根據(jù)問題在有關的語句旁寫文字,引導學生簡要地記下自身的考慮。上課時,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實在不會,就走到他的身旁,鼓勵他走出座位,不出聲,悄悄地去看三個同學怎么做,再回到座位做自身的。)
3.組織學生交流自身探究的結果。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
a.個人讀、小組競賽讀、齊讀有關的語句,用聯(lián)系上文的方法了解課文中孔子教育學生不分高低貴賤,一視同仁,理解“有教無類”一詞。
b.引導同桌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讀孔子與子夏對話,聯(lián)系下文了解孔子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詞。
4.聽了孔子的話,“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身的教育。”子夏明白了老師教育他什么?
5.小組討論:孔子的話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找一找你在哪方面還需要進步?
6.小組發(fā)言人匯報討論結果。
7.教師小結:在孔子的眼里,每個人都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點,比方顏回的守信用、子貢的聰明、子路的勇敢、子張的嚴謹莊重,都值得自身學習;比起他人,每個人都必定有缺乏,即使是孔子這樣的人,也需要學習。這些思想即使是現(xiàn)在,也很有價值,對我們現(xiàn)在的教師也是很有啟發(fā)的。所以說他是大教育家。子夏“明白這是老師對自身的教育”,“這”指的是“要不時學習”的道理,我們也受到了啟發(fā),相信這會對我們以后的學習態(tài)度有很大的影響。
。ū经h(huán)節(jié),教師以問題引發(fā)探究,學生在交流閱讀所得時學會合作,在合作釋疑中領會閱讀方法。在閱讀中滲透學習態(tài)度的教育。本課的生字不多,在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貫徹北師大版教材隨文識字的原則,結合拼音識字,在讀中相機鞏固生字詞“富裕、選擇、謹慎、謙虛”。)
(五)自讀摘錄,深化感悟
1.讀課文,采集孔子的言語,摘錄自身喜歡的做摘錄筆記,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把自身摘錄的孔子名言小組交流,談談自身對它的理解。
3.拓展考慮: 假如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在閱讀中積累,積累的過程也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個性化的積累的同時也積淀了情感,再次對“萬世之師”――孔子的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六)創(chuàng)設情景,逾越文本
1.對比以下兩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孔子告訴子夏:“顏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變通;子貢聰明,但他不夠謙虛……”
孔子和顏悅色地告訴子夏:“顏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變通;子貢聰明,但他不夠謙虛……”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3-31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識字教案02-22
語文《草原》教案03-01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語文教案07-28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06
語文教案07-21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