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案[精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1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0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古詩。本單元的文章以人與人之間的愛和真情為主題,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引導學生去關心幫助他人!端驮拱参鳌肥鞘⑻浦娙、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巨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這首詩洗盡雕飾、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fā)誠摯、深厚的惜別之情,以情意殷切、韻味深永獨樹一幟。
教學背景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篇課文《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古詩。本單元的文章以人與人之間的愛和真情為主題,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引導學生去關心幫助他人。
這首詩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具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
教學這首詩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會寫2個生字,明確多音字“舍”的兩個讀音,明白“使”、“浥”、“更盡”幾個詞語的意思,理解整首詩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采用層進式引讀法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
情感態(tài)度目標: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使”“浥”“更盡”等字詞的意思。
教學難點:
品味古詩所表達的感情,感受古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象。
教學流程示意
字正腔圓,知讀音。
手舞足蹈,讀韻律。
熟讀成誦,知其意。
教學過程(文字描述)
一、激情入境,導入新課
1.師: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誰有知心朋友?
指名談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覺。
師: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于轉學、升學等原因兩人要分開了,你的心里會怎么想?
指名回答。
2.師:是。∥覀儸F(xiàn)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后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送行餞別就成為表達深厚情誼的一種習俗。于是,在和朋友分離之時,人們就會寫一些詩或文章來送給朋友;貞浺幌拢愣贾滥男┟鑼懪笥阎g友情的名言或名句?
生根據自己的積累回答。
3.師:這濃濃的友情,這難以割舍的友情,就這樣在人們之間一直傳遞著。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里,有兩位朋友,正在惜惜離別。今天我們學習20課《古詩兩首》的第二首詩《送元二使安西》(板書課題)。
4.師:看課題,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過了課文。老師檢查一下預習情況。誰知道使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安西是個什么地方?
師補充: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在西域設立的最高軍政機構,元二是要去安西赴任.
5.師:這是我國盛唐時期著名詩人王維所寫的一首送別詩。打開書,結合課后注釋和插圖,反復的讀一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二、情讀古詩,想象畫面,走入詩境
。ㄒ唬z查生字的認讀情況,理解前兩句詩的意思。
1、師:讀完了嗎?我們來看這兩個字“朝”、“舍”(板書)它們在詩中怎么念?指名認讀。
師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字的發(fā)音,并提醒學生注意它們是多音字。
。汉,把這兩個字放回詩中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估計:生:小雨,柳樹,客舍,酒宴。
4.師:嗯,讓我們閉著眼睛想一想,這景真美。你再來讀讀前兩句。(學生讀詩)結合課下注釋,你能把前兩句的意思講講嗎?(學生講詩意)
師:這是你自己理解的,真了不起。
5.師:誰還想讀?
指名美讀。
6.師:渭城,清晨,一場如酥小雨,濕潤了路上的塵埃。旅店旁的棵棵綠柳,被雨水沖洗的更加蒼翠欲滴,你覺得這景美嗎?讓我們帶著這感覺一起美美的讀一下。
生齊讀。
7.引導學生背這兩句。指名背誦。
。ǘ┝私馕魅サ谋尘埃靼孜魅ヂ吠镜倪b遠及艱辛。
1.就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間,詩人卻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別了。從課題我們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現(xiàn)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師:我們來看地圖,從地圖上看,只有這么短,而實際距離呢?大概有3000多里。我們來看這段文字
那時火車只通到西安,從西安到新疆,我們有時搭車,有時還步行,整整走了二個多月,終于來到了新疆,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說。──《母親和我們》.韓天航
這是我國當代作家協(xié)會會員韓天航描寫他小時候去新疆的情景。而在古代是沒有火車、汽車的?梢韵胂笤诠艜r那得需要更長的時間,在旅途中元二可能會經過……(師拖長聲音引學生說出重重山,萬條河)還可能要經受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氣候、路上遇到什么意
3.師問:元二啊元二,既然去安西這么艱辛、危險,你為什么還要去安西?估計:皇帝下的命令誰敢不從?
4.師講解: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經常有關于貿易或外交活動。從軍或出使陽關(唐出使西域的必經之路)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但作為好友的王唯,他想到好友要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想到好友要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于是,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送他的朋友。這份情可謂重矣!
此時,他們來到了一家小客棧里。正在惜惜相別。讓我們來看詩的后兩句。一起讀一下。
5.生齊讀。(注意聽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正確。尤其是“故人”)
。ㄈ┳ァ皠瘛薄ⅰ案毕胂螽敃r情景,師生互動談話,進行多元感悟
1.師:“好一個“勸”字。。ò鍟皠瘛保┪覀兿胍幌逻@是誰在勸?(副板書:誰在勸)說說你的理由。
生回答(估計:詩人在勸元二)師:只是王唯在勸嗎?先放到這,讓我們來想一下,詩人可能在和元二說些什么?師引導學生說課前準備的`話。(指名叫五位學生,當堂師生對話,生生對話。)
2.師:我們來演一演當時的情景。(師拿道具酒杯。)
師生對話。
師:王兄,多謝你從長安趕來送我,你的這份情,我元二領了,來讓我們干了這杯酒。
師:皇上此次派我去安西,我一定會不辱使命,揚我大唐雄威。只是,家中老母年紀已大,想到不能在娘身前盡孝,心中又平添幾許惆悵,還望王兄,常去看看她老人家。兄弟在這里謝你了!
師:我實在舍不得你們啊,還有家中犬子尚還年幼,就請王兄,多加指點。
…….
3.師:這是他們在互相勸。是!朋友之間有多少知心話要說!又有多少說不完的話。《F(xiàn)在兩位情深意重的好友就要分手了。讓我們帶著這份痛心,這份難過,這份不舍,這份依戀,一起讀這兩句。
生齊讀
3.師:就這么喝啊說啊,說啊喝啊,不知不覺,分離的時刻到了,不得不分開了。什么也不說了,什么也不能說了,就讓所有的情都化在這杯酒里吧。那就更進一杯酒吧!(板書“更”字)。讀。
4.師:窗外,柳枝上那掛著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覺得這還是雨嗎?這哪是雨!那分明就是點點離人淚啊!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看到柳樹就想到分別。此時,他們還有心看窗外的美景嗎?讓我們再讀這一句。
5.一個“勸”字,一個“更”字,生動的描繪出朋友之間那種難舍難分的情。(板書:友情)
6.師:這兩句中有一個生字:君。(師板書)誰能組詞?(多組幾個。)
三、音樂渲染,品味詩境,情讀古詩。
1.讓我們在靜靜的讀古詩,體會一下詩的意境。
師放音樂生默讀古詩。
2.學生展示讀古詩。
四、走出文本,回歸現(xiàn)實,練習寫話
1.這首詩是描寫友情的極品,當時曾被人們編成樂曲,這就是著名的《陽關三疊》(師板書)廣為傳唱。尤其后兩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著名。想一下,我們在什么情況下也可以用這兩句。
2.生:……
3.師:對,學過的好詩、好句、好詞要學會運用。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可以為你的文章添色。
4.老師和你們一樣也有朋友,在和朋友分別之時,那份傷感,那份痛心,在很長時間也很難恢復,讓我們來看這首詩。
5.(出示幻燈片)師深情地讀:
在清音雅聲中
邂逅了你
把美好的感覺
深藏在心靈的一隅
用歌聲散一路的芬芳
待驀然回首時
卻不管是怎樣的曾經
認識你的日子里
我心快樂過
不奢望天長地久的永恒
只想說
認識你真好……
師:誰能聽出這首詩表達了什么感情?
。闶且粋聰明的孩子。記得有人說過能讀懂詩的孩子是一個超常的孩子。希望你長大后也成為一名詩人。)
6.師:此時,可能你也有些話想對朋友說,或者你也有一個和你分開很久的朋友,拿出你的筆和紙,把它寫出來。
。ㄌ嵝褜W生用上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名句為文章添色。一句兩句即可。)
8.放音樂。學生寫,師巡視。
9.展示讀。
五、總結升華
師:人間自有真情在,人間自有知音人。除了友情,還有親情,鄉(xiāng)情,師生情等等,等等。用你的心去感受人間真情吧!課下同學們可以找一下王維的其他詩篇進行閱讀積累。
板書設計:
20、古詩兩首
送元二使安西
勸更
友情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評價方式
1.小組評
2.同學互評
3.個人評
4.群評
評價量規(guī)
1.聲音洪亮,讀音正確。
2.熟能成誦,達到會背。
3.字正腔圓,有韻味。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2
1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要求的生字。正確理解“更、陽關”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2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由形象識記轉為意義識記,能借助教科書上的注釋和工具書,展開較豐富的想象來理解詩意。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過去的經驗,自主合作理解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讀出詩的韻味。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評論(0) 新設計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指名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李白的一首送別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送別詩。(板書課題)
二、知詩人,解題
1、讓學生齊讀課題。
2、從題目中,你們讀懂了什么?(相機板書:王維 送 元二)
3、如何理解“使”?(生說:出使)出使哪兒?(生說:安西)
4、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寫的,對于王維你了解多少?(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談談對王維的了解,然后師出示王維的簡介)
過渡:同學們對王維已經有所了解,現(xiàn)在老師請大家自由朗讀幾遍這首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1)相機點撥“渭”和“浥”的讀音。
(2)誰愿意把這首詩流暢地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三、讀古詩,悟詩情
。ㄒ唬⿲W習前兩句詩
1、過渡“詩”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看看王維在這首詩中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我們先看詩的第一、二句。請同學們自己小聲地多讀幾遍,說說你讀懂了哪些詞語,然后小組交流。
2、學生匯報交流,師相機點撥學生理解以下重點詞:“朝雨、浥、客舍”體會清新明朗。
3、這么美的地方是在哪兒?(渭城)
4、誰能通過讀把你所知道的美景告訴大家?(出示第一二句)教師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指導讀出美景。
5、同學們讀的真好!可是這么美得景色王維和元二有沒有心情欣賞?(沒)為什么?小組交流討論。
6、師預設學生會這樣匯報,師 相機評價:
生1、因為元二是王維的好友,而元二要走了,他們很傷心,所以沒心情欣賞。(你真會理解)
生2、因為他們要離別了,大家舍不得,所以沒心情欣賞。(你的感受可真深。。
7、過渡:是呀!他們心中都裝有“別”字,(依依惜別)就是因為他們想著離別,雖有良辰美景卻無心留戀。所以讀第一二句時,我們應該讀出怎樣的情感?(不僅要讀出沒,還要讀出他們的離別愁緒,,語調要低沉些,舒緩些)
。ǘ⿲W習后兩句
1、在這樣一個美麗的早晨,朋友之間要分手了,元二要到哪里去?(安西)
2、要經過哪兒?(陽關)陽關在哪兒?
渭城到安西,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如果照當時最好的交通工具,騎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時間。‘敃r陽關以西,是這樣一幅情景:荒無人煙、黃沙滿天,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有那荒漠和無盡的荒草。(大屏幕展示圖片)
3、元二即將遠行了,好友分別。這一走,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相見。此時此刻,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請大家想想。
4、學生思考、匯報,師預設學生會這樣回答,師隨機點撥,引導學生體會王維和元二的深厚情誼以及王維對元二的關懷:
生1:元二你這一走,不知何才相見,我會想你的。你路上要注意安全,保重身體啊。ㄕ娌焕⑹呛门笥眩
生2:元二你一走,什么時候再見啊,記得要給我寫信呀!一路上陪伴你的只要荒漠,一個人影也沒,你可要多帶些干糧和水。(多么無微不至的關懷。。
5、過渡:所以王維勸元二(出示后兩句)生讀----勸君更進一杯酒,因為(生讀)-----西出陽關無故人。(齊讀兩次)
6、這兩句詩中有兩個詞,老師想考考大家?請看大屏幕:更盡、故人,誰理解了?(生答師點撥)
7、這兩句詩你們理解了嗎?,誰來說說?(生說詩意)
過渡:元二奉了皇上的'旨意要到塞外去守護邊疆,這一去,不知何日相見。王維對好友的情誼都浸透在這濃濃的酒中,所以他又勸元二(引讀)勸君更盡一杯酒,------(生)西出陽關無故人。(課件出示)
8、這杯酒喝下了嗎?(喝了)順勢引導學生這是一杯怎樣的酒?
。x別的酒、友誼的酒、澆愁的酒,再次引出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ㄈ└星槔首x醉詩境
已數(shù)不清這是多少杯了,再喝一杯,元二就要走了,請同學們站起來讓我們在樂聲的陪伴中,用深情的朗讀送送元二吧!(課件出示)配樂讀
四、激情背誦
讀了這些送別詩,不管是怎樣的送別都書寫同一個字——情。“人間最美是真情”。就讓我們再現(xiàn)離別之情吧。▽W生練讀、賽讀達到背誦)
五、拓展延伸
其實在這浩瀚的唐詩宋詞中,像這樣送別朋友或思念親人的名篇佳作還有很多,你還知道那些這樣的詩詞?課下搜集,咱在課外活動搞個送別詩朗讀賽。
板書
20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王維 送 元二
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3
教學目標
1.寫2個生字,明確多音字“舍”的兩個讀音,明白“使”、“浥”、“更盡”幾個詞語的意思,理解整首詩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采用層進式引讀法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
3.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收集描寫友情方面的名詩名句。
2.安西指的是現(xiàn)在哪個地方?
3.王維和元二在分別的時候可能說些什么?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入境,導入新課
1.師: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誰有知心朋友?
指名談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覺。
師: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于轉學、升學等原因兩人要分開了,你的心里會怎么想?
指名回答。
2.師:是啊!我們現(xiàn)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后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送行餞別就成為表達深厚情誼的一種習俗。于是,在和朋友分離之時,人們就會寫一些詩或文章來送給朋友。回憶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描寫朋友之間友情的名言或名句?
生根據自己的積累回答。
3.師:這濃濃的友情,這難以割舍的友情,就這樣在人們之間一直傳遞著。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里,有兩位朋友,正在惜惜離別。今天我們學習20課《古詩兩首》的第二首詩《送元二使安西》(板書課題)。
4.師:看課題,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過了課文。老師檢查一下預習情況。誰知道使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安西是個什么地方?
師補充: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在西域設立的最高軍政機構,元二是要去安西赴任.
5.師:這是我國盛唐時期著名詩人王維所寫的一首送別詩。打開書,結合后注釋和插圖,反復的讀一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二、情讀古詩,想象畫面,走入詩境
(一)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理解前兩句詩的意思。
1、師:讀完了嗎?我們來看這兩個字“朝”、“舍”(板書)它們在詩中怎么念?指名認讀。
師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字的發(fā)音,并提醒學生注意它們是多音字。
師:好,把這兩個字放回詩中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估計:生:小雨,柳樹,客舍,酒宴。
4.師:嗯,讓我們閉著眼睛想一想,這景真美。你再來讀讀前兩句。(學生讀詩)結合課下注釋,你能把前兩句的`意思講講嗎?(學生講詩意)
師:這是你自己理解的,真了不起。
5.師:誰還想讀?
指名美讀。
6.師:渭城,清晨,一場如酥小雨,濕潤了路上的塵埃。旅店旁的棵棵綠柳,被雨水沖洗的更加蒼翠欲滴,你覺得這景美嗎?讓我們帶著這感覺一起美美的讀一下。
生齊讀。
7.引導學生背這兩句。指名背誦。
(二)了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遙遠及艱辛。
1.就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間,詩人卻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別了。從課題我們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現(xiàn)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師:我們來看地圖,從地圖上看,只有這么短,而實際距離呢?大概有3000多里。我們來看這段文字
那時火車只通到西安,從西安到新疆,我們有時搭車,有時還步行,整整走了二個多月,終于來到了新疆,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說。
──《母親和我們》.韓天航
這是我國當代作家協(xié)會會員韓天航描寫他小時候去新疆的情景。而在古代是沒有火車、汽車的?梢韵胂笤诠艜r那得需要更長的時間,在旅途中元二可能會經過……(師拖長聲音引學生說出重重山,萬條河)還可能要經受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氣候、路上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等等……是啊!出使西域,張騫用了十三多年,蘇武用了十五年……。這酒中能不盛滿了一份思念嗎?
是呀!西出陽關荒漠絕域,安知千里外,不有風兼雨。朋友保重啊!這酒中分明有一份祝愿。千種語言,萬種情感匯成“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師問:元二啊元二,既然去安西這么艱辛、危險,你為什么還要去安西?估計:皇帝下的命令誰敢不從?
4.師講解: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經常有關于貿易或外交活動。從軍或出使陽關(唐出使西域的必經之路)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但作為好友的王唯,他想到好友要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想到好友要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于是,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送他的朋友。這份情可謂重矣!
此時,他們來到了一家小客棧里。正在惜惜相別。讓我們來看詩的后兩句。一起讀一下。
5.生齊讀。(注意聽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正確。尤其是“故人”)
(三)抓“勸”、“更”想象當時情景,師生互動談話,進行多元感悟
1.師:“好一個“勸”字啊!(板書“勸”)我們想一下這是誰在勸?(副板書:誰在勸)說說你的理由。
生回答(估計:詩人在勸元二)師:只是王唯在勸嗎?先放到這,讓我們來想一下,詩人可能在和元二說些什么?師引導學生說課前準備的話。(指名叫五位學生,當堂師生對話,生生對話。)
2.師:我們來演一演當時的情景。(師拿道具酒杯。)
(1)難忘當初,我們一起飲酒賦詩,縱嗎馳騁,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fā),可這一切美好的快樂時光一去不復返了,怎不讓人有種落花流水的傷感呢?罷罷罷,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齊讀后兩句。
(2)元二啊,你到了異地他鄉(xiāng),言語 不通,水土不服,想念故土又身不由己,那時的孤單又誰和你一起承擔呢?人生難得一知己,可我又不能隨君遠去,哎,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齊讀后兩句。
(3)元二啊,你這一走,我們再難相見,送君錢里終須一別,就此分手吧,愿我們美好的情感溫暖你的旅程,祝愿你在安西那遙遠的邊疆建功立業(yè),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齊讀后兩句。
師范讀全詩,師有感情朗讀。
語已多,情未了!
師:王兄,多謝你從長安趕來送我,你的這份情,我元二領了,來讓我們干了這杯酒。
師:皇上此次派我去安西,我一定會不辱使命,揚我大唐雄威。只是,家中老母年紀已大,想到不能在娘身前盡孝,心中又平添幾許惆悵,還望王兄,常去看看她老人家。兄弟在這里謝你了!
師:我實在舍不得你們啊,還有家中犬子尚還年幼,就請王兄,多加指點。
…….
3.師:這是他們在互相勸。是啊!朋友之間有多少知心話要說啊!又有多少說不完的話啊!而現(xiàn)在兩位情深意重的好友就要分手了。讓我們帶著這份痛心,這份難過,這份不舍,這份依戀,一起讀這兩句。
生齊讀
4.師:就這么喝啊說啊,說啊喝啊,不知不覺,分離的時刻到了,不得不分開了。什么也不說了,什么也不能說了,就讓所有的情都化在這杯酒里吧。那就更進一杯酒吧!(板書“更”字)。讀。
5.師:窗外,柳枝上那掛著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覺得這還是雨嗎?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點點離人淚啊!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看到柳樹就想到分別。此時,他們還有心看窗外的美景嗎?讓我們再讀這一句。
6.一個“勸”字,一個“更”字,生動的描繪出朋友之間那種難舍難分的情。(板書:友情)
7.師:這兩句中有一個生字:君。(師板書)誰能組詞?(多組幾個。)
三、音樂渲染,品味詩境,情讀古詩
1.讓我們在靜靜的讀古詩,體會一下詩的意境。
師放音樂生默讀古詩。
2.學生展示讀古詩。
四、走出文本,回歸現(xiàn)實,練習寫話
1.這首詩是描寫友情的極品,當時曾被人們編成樂曲,這就是著名的《陽關三疊》(師板書)廣為傳唱。尤其后兩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著名。想一下,我們在什么情況下也可以用這兩句。
2.生:……
3.師:對,學過的好詩、好句、好詞要學會運用。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可以為你的文章添色。
4.師:此時,可能你也有些話想對朋友說,或者你也有一個和你分開很久的朋友,拿出你的筆和紙,把它寫出來。
(提醒學生用上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名句為文章添色。一句兩句即可。)
5.音樂。學生寫,師巡視。
6.示讀。
五、總結升華
師:人間自有真情在,人間自有知音人。除了友情,還有親情,鄉(xiāng)情,師生情等等,等等。用你的心去感受人間真情吧!課下同學們可以找一下王維的其他詩篇進行閱讀積累。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4
活動目標
有感情、有韻味地朗讀背誦古詩
感受古詩意境
活動準備
幻燈片、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老師想和你們每一個人都成為朋友,你們愿意嗎?愿意的小朋友伸出你的左手,很愿意的小朋友再伸出你的右手,如果想永遠和我做好朋友那么請你用右手拍一拍你的左手。老師一下子擁有了這么多好朋友,真高興。
現(xiàn)在請小朋友看黑板上老師畫的這幅畫,你看到了什么,能講給老師和小朋友聽么?看誰說得又完整又全面而且聲音洪亮。(我看到了房子、綠綠的柳樹,路、還有很多雨點,還有兩位老爺爺再喝酒。)你猜一猜老爺爺為什么要喝酒,認識嗎?(兩位老爺爺事好朋友,他們看上去很難過,他們要分開了嗎?)小朋友說的真好,老師告訴你,沒被包的那位老爺爺叫王維,他在喝他的好朋友元二喝酒呢,因為好朋友元二要走了,兩個好朋友要分開了,所以他們特別傷心。于是,王維老爺爺就寫了一首好聽的古詩,表達了他此刻難過的心情,
你們想聽聽么?
二、學習古詩
1、聽錄音范讀。
2、向小朋友介紹詩的作者、所在朝代、生平及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所做,大意:渭城早上下了一場雨,洗滌干凈了整個城市,連輕輕飛揚的塵土都不見了。旅店邊的柳樹都換上了清新的綠色。勸元二再喝一杯酒,你走出了陽關去安西就沒有知己了。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別的依依不舍之情。
3、一句一句教小朋友朗讀。
指導讀古詩的語氣,要抑揚頓挫,有詩的韻味。注意題目的'停頓:送元二使安西
4、小朋友齊讀古詩。
5、指名讀古詩,讀的好的給與鼓勵。
6、指導小朋友看黑板的圖畫背誦古詩。
7、想象:如果你的好朋友要和你分開去別的地方了,你會和他說些什么?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學會《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了么,把它教給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好么?背給爸爸媽媽聽好么?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5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古歌,背誦古詩。
2 、認識 2 個生字,會寫 1 個生字。
3 、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深厚的情誼。
4 、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篇課文《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古詩。本單元的文章以人與人之間的愛和真情為主題,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引導學生去關心幫助他人。
這首詩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具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
學生分析:
學生以前學過王維的詩,對詩人有一定的了解,能比較流利地讀出古詩,借助老師的視角能知道這首詩是先寫景,后抒情,但對詩中蘊含的情感理解得不到位,詩的韻味與情感沒有朗讀出來,教學中需要教師的引導
重點難點
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情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 對古詩。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同學們從咿呀學語時,爸爸媽媽就喜歡教你們背古詩,到現(xiàn)在一定會背不少古詩。今天老師就考考你們,我背上句,看你們能否接上下句。有信心嗎?
(師生對古詩)
。. 板課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唐朝詩人王維寫的一首古詩!端驮拱参鳌房蠢蠋煱鍟}目。
板: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I讀課題)
3. 解詩題。
“元二”是指一個人,姓元,猜猜看,他在家排行老幾?(師生互動)所以稱其為元二。想想看,“使”怎么講?(師生互動)出使,古時候,朝廷給有識之士委以重任,去一個地方完成任務,為出使。安西,是一個地方,唐朝安西都護府,是今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縣一帶。誰來說說“送送元二使安西”什么意思?(師生互動)就是王維從長安來到送別城渭城來送別他的朋友元二出使安西。想想王維此時是怎樣的心情?
。R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 . 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首古詩,借助拼音和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學生自讀古詩)
。 . 指明讀詩,檢查字音,指導讀準多音字。
板:朝 舍
這有兩個多音字,誰會讀?(出示“朝 舍”指名讀)
它們在這首古詩中怎么讀?(指名讀后齊讀)
3. 指導寫“舍”字。
。. 再讀古詩,讀出詩的節(jié)奏。
我們讀古詩不但要把古詩字音讀準,還要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和味道。誰來說說怎么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與古詩的味道?
(指名回答:詩的字詞間要有停頓,字音要有輕重長短)對,你如果這樣讀了,就讀得抑揚頓挫,字正腔圓了,就有了詩的味道了!
。ㄕn件出示節(jié)奏劃分線)請看大屏幕,聽老師讀一讀。(教師范讀)
誰來試一試?(指名讀)
評價后(齊讀古詩)
過渡,小結學法 :我們剛才讀準了字音,讀通了詩文,(板:讀詩文)這是我們學校古詩的初級目標,我們還要理解古詩的意思。(板:解詩意)
三. 深入理解,感悟詩情
。. 整體感知,入詩境。
。ǎ保 學生自讀自悟。
請同學們低聲吟誦古詩三遍,你從詩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還可以借助注解和工具書看一看,想一想。(學生自解詩意,教師巡視輔導)
還可在古詩旁把你仿佛看到的內容歇一歇。(學生繼續(xù)自學)
。ǎ玻 小組交流。
同桌先交流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ㄐ〗M交流對古詩的理解與感受)
。. 分部解讀,悟詩情。
。ǎ保 想象畫面悟詩情。
解讀一二行詩:
出示一二行古詩(指名讀)
這是什么時候的一場雨?(指名回答引出“朝雨”)
你從這兩行詩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
。ㄒ龑W生用自己的想象講詩意)
評價后(把我們帶入了詩的意境。ò澹喝朐娋常
請你帶著你的理解讀一讀這兩行詩。(指名讀)
解讀三四行詩:
前兩行詩給我們描寫了一幅清新的美景。再看后兩行詩,詩人筆鋒一轉,在寫什么?(生回答:人)請你讀讀者兩行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目的要達到:學生能說出感受到王維與元二兩人感情深)(在學生說畫面的時候,順勢板:勸酒)
評價后(板:悟詩情)
請你帶著你的理解讀讀這兩行詩。(指名讀)
。ǎ玻 從“酒”入手悟詩情。
透過你們的聲音,老師不禁浮想聯(lián)翩:“酒逢知己千杯少”是一種連心的酒;“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是一種祝福的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是一種澆愁的酒。在元二即將遠行之際,“勸君更盡一杯酒”又是怎樣的一杯酒呢?
。ㄖ该卮穑ㄋ蛣e的酒 挽留的酒 不舍得酒......)
可是此時,分別就在眼前,元二這次可不是一般的.遠行!請看——(課件出示唐朝疆域地圖)從渭城到安西相隔6000多里啊!古人遠行最好的交通工具,騎馬去,元二也要走上半年!
安西又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課件出示安西風貌圖)請你說。渭城呢?(渭城風貌圖)(指名看圖說)
面對此情此景,王維對元二的這份離別之情怎能不強烈,怎能不深摯呢!如果此時你是王維,象對元二說些什么呢?(指多名學生說)
教師評價后齊讀——(屏幕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有感情齊讀詩句)
(3) 再現(xiàn)情景情更深。
已經記不清喝了多少杯!透過窗子向外望去,這種難舍難分的情緒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ㄕn件再現(xiàn)勸酒送別的情景)(音樂畫面)
是那些景物又勾起了他們離別的傷感?(學生看視屏后指名回答)(雨 柳)
板:朝雨 柳新
理解“柳”的古義:“柳”與“留”諧音,柳樹自古以來就是離別的象征。古有折柳送別的習俗,以表示挽留之意。所以,飄灑的綿綿細雨,滿目的青青楊柳,怎能不讓人傷感離別呢!
讓我們一起來誦讀這首詩(音樂起)再次去感受詩人那依依不舍的情吧!
板:依依不舍情
。ㄉ錁俘R誦古詩)
3. 總結學法,升詩情。
這節(jié)課,我們用讀詩文,解詩意,入詩境,悟詩情的方法學習了這首古詩。我們通過對描寫景物的體會,對詩句語言的品味,走進了詩人的內心世界,領悟了詩人那難舍難分,依依不舍的情感!
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來背誦這首古詩吧!(配樂齊背)
四 、課堂拓展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不單道出了他的情,更道出了天下人離別時的情感,被推為送別詩之首。課后,同學們可以搜集一下其它的送別詩,按今天的方法去體會詩人的情感。
附板書 :
送元二使安西 讀詩文
[ 唐 ] 王維 解詩意
朝雨 柳新 勸酒 入詩境
依依不舍 悟詩情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6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這首詩以送別為主題,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敘事,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即將遠赴陽關時的依依惜別之情。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巨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這首詩洗盡雕飾、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fā)誠摯、深厚的惜別之情,以情意殷切、韻味深永獨樹一幟。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比較活躍,已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讀自悟方面的學習能力,而且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與背誦大量古詩,常常會在課堂上結合自己查閱的資料來理解詩文內容,談自己的認識。王維的這首《送元二使安西》為什么能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傳唱,成為送別詩中的極品呢?肯定是有它獨樹一幟之處。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學生的學習程度,我認為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當以悟詩情為教學主線并把新課程中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課堂上,并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識和會寫2個生字:明確多音字“朝”“舍”的兩個讀音。明白“使”、“浥”、“更盡”幾個詞語的意思,理解整首詩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過程方法目標:借助注解,想象畫面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采用層進式引讀法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激發(fā)對祖國詩歌的熱愛,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3、情感態(tài)度目標: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難點:
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
情景渲染學習法
對話交流學習法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1、揭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一首唐朝的送別詩,指課件:送元二使安西(指名讀,指導好停頓:送元二\使安西)
2、解釋詩題。
讀了詩的題目,你明白了什么?(使是什么意思?安西在哪兒?(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縣) 是誰送元二出使安西呢?)連起來說說意思。再齊讀。(評價:讀很有節(jié)奏。)
3、簡介作者。
詩題讀懂了,那你對于詩人王維又有多少了解?(學生發(fā)言后教師課件出示王維介簡:王維: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師讀完蘇軾的評價后說:是這樣的嗎?我們現(xiàn)在就來讀讀王維的這首《送元二使安西》。
【學生自己來介紹作者,可能談到王維的詩集、書畫、古詩。了解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點!
二、讀詩句,曉詩意
1、自由朗讀古詩。
打開課文,老師有兩個要求:1.自由讀 。2.反復朗讀,直到把詩讀正確讀的很有味道為止。
2.指名讀 ,正音。
【指讀古詩,主要從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入手。讀完后讓其他學生來評價。注意多音字:朝 舍 更 盡】
3.初步解釋詩意。讀了那么多遍古詩,能告訴我你理解了哪句詩?(此處不要求深挖,學生能說多少算多少)
【本首詩的意思并不難懂,教師不用對詩歌的意思做過多的解釋,可以讓學生對照著文后的注解去理解。】
三、品詩句,明詩意。
1、畫中物
1)默讀古詩,邊讀邊感受,如果我們?yōu)樵娕渖袭,你覺得畫面上都有些什么,從詩句中圈出來。
2)你想畫些什么?(邊交流邊板書:朝雨、客舍、柳色、美灑、故人)
2、畫中情
預設一:渭城的景
①、 過渡語:是呀,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說說你看到的雨是怎樣的嗎?從哪里讀出來的?
、、 指導朗讀第一句。
、邸 柳:道路兩旁你又看到了怎樣的柳樹?從哪句話讀出來的?柳色為什么是新的?
、堋 指導朗讀第二句。
、、 雨后,讓我們閉目深呼吸!有什么感覺?(清新、清爽)
⑥、 指名朗讀一二句詩。
、、 齊讀一二句詩。
、唷 好一幅朝雨客舍柳色圖呀!(師補充板書:圖)
過渡:楊柳不識人間情,抽枝長葉笑春風。課件出示關于柳的詩句
、、 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都有柳)為什么他們的送別詩中都有柳呢?你們猜一猜。
、、 你覺得王維看到這青青的柳樹,他感受到了什么?讀一二兩句,談談一二句詩的意思。
、、 是啊,一切景語皆情語,此時此刻在王維眼中這綿綿細雨僅僅是雨嗎?還是什么?
【體會到因這些景物產生的愁緒后教師又可以采取層進式的引讀,古人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而今天看到滿目的青青楊柳怎不傷感別離?小雨還在下著,是想挽留友人的腳步嗎?而朋友終將離我而去,怎不傷感別離?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飄泊,而今天朋友也將遠走他鄉(xiāng),怎不傷感別離?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痹娙诉x取這些景物,自然有意關合送別。而進一步借助這些景物,對“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句的層層渲染,無疑對詩旨的解讀又推進了一步。】
預設二:美酒 故人
、、猜猜看元二要出使安西是怎樣的地方?(學生自由發(fā)言)
、、 課件出示地圖。
【明確這幾個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課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圖,這距離大概有3000多公里,橫穿了大半個中國。元二遠去千里之外,與王維從此天南海北,詩人怎能不留戀呢?這是地域上的距離帶來的離別感傷!
、、 課件出示安西陽關的圖片,(師:除了沙漠還是沙漠,除了戈壁還是戈壁.)看了圖片,使你想到了哪些詞?
、荨 出示課件。
⑥、 對比評讀,(課件出示)
【引導學生想象兩地生活的.差異:也許渭城這兒春雨綿綿,安西那兒呢?黃沙滿天!也許渭城這兒生機勃勃,安西那兒呢?滿目荒涼!渭城這兒有飲不盡甜甜的故鄉(xiāng)水,聽不完濃濃的家鄉(xiāng)話,安西那兒呢?舉目無親,鄉(xiāng)音不再有!由此,教師第三次采用層進式的引讀,這樣的設計,對安西和渭城作了濃墨重彩的強烈對比。此時,“勸君更盡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詩人全部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這里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行者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包含著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⑦、 品酒
v 此時此刻,你就是王維,你想對即將遠行的元二說什么?
v 指導朗讀。
、 、這一杯杯喝下去的只是酒嗎?是王維跟元二依依相送的情!(板書:相送情)。
、 齊讀三四句詩。
、 解釋三四句詩。
四、賞讀古詩。
1、就在他們分別六年后,王維去世了,此次分別竟成了永別,讓我們銘記這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話吧!讀全詩 (配樂)
2、不幸的消息傳到元二耳中,元二是怎樣的心情?(傷心、痛苦)他一句句吟誦著兩人離別時的王維留下的詩句。(師讀詩題,學生接下去讀。)后人還把這詩譜成了曲子。我們來欣賞課件《陽關三疊》)
【在學生對古詩體會的基礎上,教師配上古曲《陽關三疊》,讓學生飽含深情地吟頌《送元二使安西》這首古詩,在朗讀中再次體會朋友之間的濃濃深情。】
3、聽著這傷感的旋律,讓我們銘記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話吧!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筆,靜靜地抄寫一遍。
4、讓我們和著音樂一起把它背出來。
五、明古風,體味別意。
1、出示課件。
人生自古重離別,古代社會由于種種原因,人們是重視定居而難得遠行的,因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難預料。老師還搜集了一些送別的詩句?
2、情境運用。
你跟朋友離別的時候,你想告訴友人:人生知己無貧賤,天涯處處有朋友時,你會慷慨激昂地吟上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朋友的船走遠了,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長江水永遠流在心中,你會吟上一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朋友依依惜別,不知何年才能相見,疲此沉溺在離別的感傷之中,你會吟上一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或: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3、教師總結。
送別詩表達了我們離別時的情誼,寥寥幾句就流露出友人間真摯的情感,讓我們課后關注更多的送別詩。
【“送別詩”這一題材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是比較常見的,教師推薦幾首比較有名的詩歌讓學生進行課外自學。風骨學生的讀詩量。】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會寫2個生字:舍、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惜別深情。
3、能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惜別深情。
教學流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1、背詩導入: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座寶庫。一首好詩,就蘊含著一種心情,一個故事,甚至是一段歷史,讓人回味無窮。誰能來背幾首你熟悉的古詩?
2、引出詩人:在眾多詩人中,因為他們寫詩的造詣和成就,被冠以不同的雅號,如李白就被稱為——詩仙,而杜甫則被稱為——詩圣,有那么一位詩人,他被后世的人稱為“詩佛”,知道他是誰嗎?——王維
3、知詩人。關于詩人王維你知道多少呢?生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
4、揭題:學習王維的一首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
5、解題。誰來讀讀題目?(指導在元二后稍作停頓:“送元二/使安西”)你知道為什么要這樣讀嗎?那就得理解題目的意思,題目都告訴了我們什么?
二、讀詩文,解詩意
1、生自讀古詩。
2、抽生讀詩,請生評價,相機提示正音。完成多音字的作業(yè)練習:朝、舍、更
3、理解詩意。緊緊抓住詩文中的注釋,誰能來大致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4、帶著對詩的理解再讀古詩
5、配樂師范讀古詩。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的畫面?
三、入詩境,悟詩情
1、體會渭城之美
。1)雨。這早春時節(jié),你看到的是怎樣的雨啊?你想用怎樣的詞句來形容這雨?
。2)柳。你看到了怎樣的柳樹?經過朝雨的洗禮,柳樹更是煥然一新,真是“柳色新”哪!
。3)美讀一、二行詩。面對這樣的雨,這樣的柳,你想說些什么?你能讀出渭城的美嗎?
2、體會路途之艱
春雨霏霏,楊柳依依,渭城春景,美不勝收!在這樣的一個清晨,就是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間,詩人王維卻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別了。他又是怎么送別友人的呢?我們讀讀后兩句。指名讀、再指名讀。齊讀。
西出陽關無故人,出了陽關有的是什么?你又看到了什么?出示課件:陽關以西圖片。
【設計意圖:“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朝雨”、“客舍”、“楊柳”這一切,都仿佛是極平常的眼前景,詩人巧妙地運用景語,不但寫出風景,給風景抹上感情色彩,選取這些事物,自然有意關合送別。在這里再一次巧妙地借助這些景物,對“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句的'反復渲染,讓學生對友人間依依惜別的深厚感情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無疑對詩意的解讀又推進了一步。】
3、對比激情
也許渭城這兒春雨綿綿,安西那兒——黃沙滿天!
也許渭城這兒生機勃勃,安西那兒——滿目荒涼!
如果是你的朋友要遠行,而且是到像安西這樣荒涼的地方去,你會怎樣?
4、激情朗讀
從渭城出陽關到安西,這一路,橫跨了大半個中國,整整3000多公里呀,滿腿的荒漠,滿目的凄涼,而且路途遙遠,王維啊,你能不能少敬一杯,好讓元二早些啟程呀?學生作答
元二啊,你能不能少喝一杯,以免醉酒耽誤行程呀?學生作答
都不會放下這酒杯,不是不能放,而是不想放,不愿放。因為彼此不舍別離,但是不得不(板書:依依惜別)把這種感覺再帶進去,齊讀這兩句詩。
5、寫話:如果你是王維,或者是元二,此時此刻,你會對對方說些什么,把想說的寫下來。
師巡視后交流
6、再讀悟情:這一杯杯的難道還僅僅是酒嗎?分明是什么?(板書:友情)
7、讀全詩。
四、拓展延伸,總結升華。
1、拓展送別詩,激勵學生課外積累。孩子們,因為一次次朋友間的深情送別,才有了這一篇篇字字珠璣的送別詩。在王維眼里,離別是一杯杯的苦酒,那么在高適眼里,朋友之間的離別又是怎樣一種情懷呢?出示《別董大》,你從中讀出了什么?(樂觀、激勵)
詩人全然不寫千絲萬縷的離愁別緒,而是滿懷激情地鼓勵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來。這也是一種別樣的友情。
遠不止這兩首。還有如:課件出示《山中送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贈汪倫》。讓我們在這些送別詩中記住朋友之間的友情吧!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8
教學目的
1.認識2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4.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時局的意思。
2.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收集送別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
五、總結
一首簡短的古詩,往往包含著詩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學們課后能自己找?guī)资坠旁妬矸磸驼b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生字書寫本。
3.背誦、默寫這首古詩。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9
一、找地名,初讀解題
。ɡ钍逋摹端蛣e》引入古詩。)
。、(課前播放幻燈片《送別》)才華橫溢的李叔同先生創(chuàng)作的這首《送別》,在抒寫離情別怨的詩文中尤其膾炙人口,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離情別怨可以說是永恒的旋律。今天,我們將要送別的是千古傳唱中的哪一曲呢?板書:
送
。úシ耪n件。)
。、讀題,你從詩歌題目中明白了什么?理解使。解讀安西:
唐朝的安西都護府,在現(xiàn)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縣。
。场⒊踝x全詩:
。ü旁娀脽羝#
請大家大聲地讀讀詩歌,注意把生字讀準。
找一找這首詩里還有哪些地方名?解讀渭城:陜西省咸陽市東北,陽關:漢朝設置的邊關名,在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古代跟玉門關一樣同是出塞必經的關口。這幾個地名跟送別有什么聯(lián)系呢?讓我們細細地體味這首古詩。
二、知詩人,以畫解詩
。、師:是誰送元二使安西?關于詩人王維你知道一些什么?
。、課件顯示王維簡介:
王維: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讀王維的這首詩,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你是從詩歌的'哪幾句中看到的?
雨:什么時候的雨?怎樣的雨?
板書:
雨
客舍:客中送客。
板書:
客舍
柳:留的諧音。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
板書:
柳
我們來讀一讀王維詩中的這幅畫: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品詩意,三嘆故人
。、師:王維和元二是什么關系?從詩歌哪個詞中直接可以看出?
板書:
故人
。、師:再讀讀古詩,和同桌討論一下,詩中哪些地方,還能找到元二和王維是好朋友的依據?
從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里讀出他們是好朋友。
師:(板書:酒)(播放課件)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連心的酒,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酒是澆愁的酒,那,勸君更盡一杯酒,是一杯怎樣的酒?
。x別的酒,友誼的酒,祝福的酒,連心的酒)
引讀這是一杯( )的酒──生接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師:讀讀整首詩,再想想,元二和王維看到哪些景物,離別的愁緒會更濃?
透過客舍的窗外,他們看到了──(指板書:雨)
師:女生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透過客舍的窗外,他們看到了──(指板書:柳)
師:男生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指板書:客舍)王維為送友人,從長安一路送到離長安城三十里外的渭城,在此地的客舍擺上一桌酒席為朋友餞別?蜕,本來只是旅客的暫留之地啊,自己都漂泊在他鄉(xiāng),卻要在這里送別朋友,怎能不傷感別離──齊讀勸君。
。、師:真的記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記不清說了多少遍祝福的話。此次分別,不知何時相見。安西有多遠?
(課件顯示地圖。)
師指地圖:安西在遠離中原的新疆,那時的安西時局常常動蕩不安。
渭城又在何處?
(陜西省咸陽市東北。)
陽關呢?
。h朝設置的邊關名,在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古代跟玉門關一樣同是出塞必經的關口。)
從渭城經陽關到安西,有多遠?
。ù蠹s有3000多公里,橫穿了大半個中國。若是元二用當時最好的交通工具馬車,也要半年多的時間才能到安西。陽關以西,千里迢迢,人煙荒蕪。)
師:自古人生重離別。古代社會由于種種原因,人們是重視定居而難得遠行的,因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難預料。而此次朋友遠離故人,奉命出使千里之外,此一去,固然也能得勝回朝,衣錦還鄉(xiāng),然而長途跋涉,其艱難痛苦,何以想象?況且古人說: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ㄇ袚Q到幻燈片。)
師:也許渭城這兒春雨綿綿,安西那兒卻──黃沙滿天。
也許渭城這兒生機勃勃,安西那兒卻──滿目荒涼。
渭城這兒有飲不盡的故鄉(xiāng)水,聽不完濃濃的家鄉(xiāng)話,安西那兒──舉目無親,鄉(xiāng)音不再有。
。ㄇ袚Q到古詩課件。)
師:想到朋友即將遠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這種難分難舍的情緒化作──生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想到朋友即將遠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前途渺茫,這種難分難舍的情緒化作──生讀勸君。
。、師: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門外的馬車就要起程了,朋友之間就說最后幾句話吧!快快把它寫下來,可以是元二對王維說的,也可以是王維對元二說的。
(背景音樂。)
板書:
依依惜別
。丁⒅该首x依依惜別的話。
四、明古風,體會別意
師:你在課外還搜集了哪些送別詩?
。ㄕn件別詩欣賞。)
人生自古傷離別──配樂誦讀別詩。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0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古詩。本單元的文章以人與人之間的愛和真情為主題,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引導學生去關心幫助他人!端驮拱参鳌肥鞘⑻浦娙、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巨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這首詩洗盡雕飾、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fā)誠摯、深厚的惜別之情,以情意殷切、韻味深永獨樹一幟。
二、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古詩文教學更應該重視對學生人文情懷的熏陶和感染;谝陨险J識,我確立以“情”為切入點,通過“寄情酒更濃、觸景情更深、事世難料情難舍”層層推進的誦讀來幫助學生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實現(xiàn)對文本的多元解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注重發(fā)揮教材的“例子”功能。強調學習方法的傳授、遷移,幫助學生掌握規(guī)律,形成能力,最終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3、“三分詩,七分讀”。這堂課要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當堂會背。
三、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明確多音字“舍”的兩個讀音,明白“使”、“浥”、“更盡”幾個詞語的意思,理解整首詩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采用層進式引讀法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
情感態(tài)度目標: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入境,導入新課
1.師: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誰有知心朋友?能告訴我他們的名字嗎?
師: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于轉學、升學等原因你得朋友就要離開你,也許很久才能再見面,也許永遠都不會再見了,你的心里會怎么想?你會怎樣表達你的情意呢?
指名回答。
2.師:是!我們現(xiàn)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后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送行餞別就成為表達深厚情誼的一種習俗。于是,在和朋友分離之時,人們就會寫一些詩或文章來送給朋友。
3.師:這濃濃的友情,這難以割舍的友情,就這樣在人們之間一直傳遞著。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里,有兩位朋友,正在惜惜離別。今天我們學習《古詩三首》的第一首詩《送元二使安西》(板書課題)。
4.師:看課題,你知道課題告訴了我們什么?(齊讀課題)
師補充: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在西域設立的最高軍政機構,元二是要去安西赴任。
5.師:這是我國盛唐時期著名詩人王維所寫的一首送別詩。打開書,結合課后注釋和插圖,反復的讀一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6、指名讀
7、古詩欣賞(播放課件)一邊聽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情讀古詩,想象畫面,走入詩境
。ㄒ唬┯|景情更深。
1、詩中哪里描寫了這樣的景色。(課件出示前兩句)
師:讀完了嗎?我們來看這兩個字“朝”、“舍”(板書)它們在詩中怎么念?指名認讀。
師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字的發(fā)音,并提醒學生注意它們是多音字。
2、師:好,把這兩個字放回詩中多讀幾遍。
4.師:嗯,讓我們閉著眼睛想一想,這景真美。你再來讀讀前兩句。(學生讀詩)結合課下注釋,你能把前兩句的意思講講嗎?(學生講詩意)
5、指名美讀。
6.師:渭城,清晨,一場如酥小雨,濕潤了路上的塵埃。旅店旁的棵棵綠柳,被雨水沖洗的更加蒼翠欲滴,你覺得這景美嗎?讓我們帶著這感覺一起美美的讀一下。
生齊讀。
7.詩人要表達自己離別的憂傷,為什么還要寫這一處美景呢?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蒙蒙細雨更襯托了離別之情。這是“借景抒情”
。ㄕn件出示)這樣的天氣可以表達怎樣的心情?
8、再讀前兩句,讀出景色的優(yōu)美,讀出離別的惆悵。
。ü膭顚W生熟讀成誦)
(二)寄情酒更濃。
1.就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間,詩人卻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別了。從課題我們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現(xiàn)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師:我們來看地圖,從地圖上看,只有這么短,而實際距離呢?大概有3000多里。我們來看這段文字
那時火車只通到西安,從西安到新疆,我們有時搭車,有時還步行,整整走了二個多月,終于來到了新疆,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說。
──《母親和我們》。韓天航
這是我國當代作家協(xié)會會員韓天航描寫他小時候去新疆的情景。而在古代是沒有火車、汽車的?梢韵胂笤诠艜r那得需要更長的時間,在旅途中元二多少艱辛、多少危險啊。在這樣的情形下,怎能不讓人滿懷傷感。正是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3、此時,他們來到了一家小客棧里。正在惜惜相別。讓我們來看詩的后兩句。一起讀一下。課件出示后兩句詩。
4、生齊讀。(注意聽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正確。尤其是“故人”)
朋友保重!這酒中有一份祝愿,這酒中有一份情意,千言萬語、萬種情感匯成: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ㄈ┳ァ皠瘛、“更”想象當時情景,師生互動談話,進行多元感悟
1.師:“好一個“勸”字。。ò鍟皠瘛保┪覀兿胍幌逻@是誰在勸?怎樣勸?
。1)難忘當初我們一起飲酒賦詩,是何等的意氣風發(fā),可這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怎不讓人有種落花流水的傷感呢?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2)元二啊,你這一走,我們再難相見,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就此分手吧,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2、只有王維在勸嗎?還有誰在勸?
(1)王兄,多謝你從長安趕來送我,你的這份情,我元二領了,來讓我們干了這杯酒。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2)我實在舍不得你們啊,此去再也找不到如王兄這般情投意合的兄弟了,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齊讀)
3.師:這是他們在互相勸。是。∨笥阎g有多少知心話要說!又有多少說不完的話啊!而現(xiàn)在兩位情深意重的好友就要分手了。讓我們帶著這份痛心,這份難過,這份不舍,這份依戀,一起讀這兩句。
生齊讀
4.師:就這么喝啊說啊,說啊喝啊,不知不覺,分離的時刻到了,不得不分開了。什么也不說了,什么也不能說了,就讓所有的情都化在這杯酒里吧。那就更進一杯酒吧!(板書“更”字)
5.一個“勸”字,一個“更”字,生動的描繪出朋友之間那種難舍難分的情。(板書:友情)
三、音樂渲染,品味詩境,情讀古詩。
1.讓我們在靜靜的讀古詩,體會一下詩的意境。
師放音樂生默讀古詩。
2.學生展示讀古詩。
3、你還知道哪些送別詩?
師出示四首送別詩。
四、總結升華
人間自有真情在,人間自有知音人。除了友情,還有親情,鄉(xiāng)情,師生情等等,等等。用你的心去感受人間真情吧!課下同學們可以找一下王維的其他詩篇進行閱讀積累。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11
教學目標:
1、 學習按平長仄短的規(guī)律來讀詩、吟詩、舞詩,按照《陽關三疊》的曲調來唱詩,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
2、 通過賞讀學習《送元二使安西》,積累有關送別詩句,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讀詩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王維的詩。
、 簡介王維。
、 釋題
誰送誰?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正確讀題。
、蹘煼蹲x。
教學平仄規(guī)律。
、苌宰x詩文。
交流質疑:
師生按照平仄規(guī)律邊讀邊體會詩文含義 :
重點理解:浥、更盡、故人
示圖理解:渭城、陽關、安西
⑤配樂朗讀,學生閉上眼睛欣賞。
2、隨機體會詩情:
師:當你靜靜地聆聽的時候,你們看到些什么?
交流。
。ǔ鍪疚汲菆D)
師:這么美的渭城,誰來讀一讀?
學生朗讀“渭城朝雨……”
師:多美的渭城呀!渭城的柳色——
渭城的空氣——
渭城的客舍——
渭城的朋友——
師:可是,就在這樣一個美麗的清晨,好朋友元二就要出使安西了。
3、 同學們,當時陽關以西(出示課件)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無盡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這無盡的荒草。除了沙漠還是沙漠,除了戈壁還是戈壁。
師: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一去,要到哪里?(簡介路線)
元二要經歷300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這一路上,陪伴他的只有這滿眼的荒漠,滿目的戈壁。身為好友的你,在這離別的時刻,還想對元二說些什么呢?
生交流。
師:所以,在這分別的時刻,該怎樣讀呀?
。◣熒錁防首x。)
4、 師: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喝下這杯酒了嗎?可我分明感覺到這酒里還有點別的滋味。你品出來了嗎?
這一杯酒夠不夠?那就——
師生:再來一杯。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數(shù)不清這是第幾杯酒了,喝完這一杯,元二該啟程了,讓我們舉起酒杯,再送他一程吧。
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生共讀(配樂):《送元二使安西》
二、唱詩
王維讀著讀著,情到深處,便輕輕地唱了起來。這首詩的唱曲非常有名,叫
《陽關三疊》,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生學唱。
師生清唱,體會詩情。
三、吟詩
1、半讀半唱叫作吟。
2、師示范 。
3、生跟學吟。
四、舞詩
吟之不足則舞之。
生學習手語。
師生邊吟邊舞。
五、拓展,深化詩情
1、同學們,元二走了,當他到達遙遠的安西,會有怎樣的想念呢?讓我們看看王維是怎樣描述這樣的情感的:
播放歌曲《雜詩》
師: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你從故鄉(xiāng)來,應該知道故鄉(xiāng)發(fā)生的事。告訴我吧,你來的那一天,我家窗前的寒梅開花了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從故鄉(xiāng)來的朋友真讓我高興呀,是你讓我知道了家中發(fā)生的事情,可元兒呢?西出陽關無故人。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雜詩》,有一個是相同的,那就是人間的真情。無論是《送元二使安西》中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還是《雜詩》中對故鄉(xiāng)深深的思念之情,都有一個令人心靈震動的“情”字。
自古至今,有了情,文字才有了生命的活力;有了情,人間才有了萬古不朽的詩篇。
分別是傷感的,但因為有了你們,一群真正的朋友,我不再傷感,因為我知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下課。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正確理解“安西”“陽關”等詞。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詩歌大意,掌握詩歌的內容。
3.體會作者送別友人的情感,學會珍惜友誼。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詩歌大意,掌握詩歌的內容。
【難點】體會作者送別友人的'情感,學會珍惜友誼。
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朗讀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大家有過離別的經歷嗎?與人離別、與動物離別、與心愛的玩具離別都可以,說說當時的心情?(學生自由發(fā)言),在古代人們的離別又是什么樣的呢?心情又是如何呢?一起走進詩歌去看看吧。(板書標題和作者)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明確:屏幕出示生字詞,學生朗讀,重點強調“安西”“使”“陽關”的含義。)
2.朗讀詩歌,了解詩歌講的是什么內容?
(明確:作者王維送別友人元二去往安西。)
(三)深入研讀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前兩句,想一想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明確:這首詩歌前兩句主要描繪了在一個細雨溫潤塵埃的早晨,渭城的旅舍周圍柳色青青的景象。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作者送別友人。)
2.請同學們前后四個人為一個小組,朗讀詩歌后兩句,結合全詩討論這兩句詩展現(xiàn)了什么。10分鐘后分享討論結果。
(明確:交代了詩人在送別友人,勸友人再喝一杯酒,因為出了陽關就沒有老朋友了。詩歌前兩句交代送別的環(huán)境、天氣,后兩句是送別的具體場景。)
3.結合詩句,思考這首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從哪里感受到的?
(明確:在古代離別的時候會喝酒,酒代表了祝愿,代表了情誼。王維勸友人再喝一杯酒,實際上“更盡”一詞說明此前已經喝了酒,可見王維是希望能夠多和朋友相處一段時間,讓分別晚一點到來,可見他對元二的感情十分深厚,對于分別十分不舍。安西和渭城相距甚遠,在古代交通不便利,離別意味著多年不再相見,甚至一生無法再見。作者寫下這首詩是對分別的不舍,是對朋友日后生活的祝愿。)
(四)鞏固提高
多媒體呈現(xiàn)二人分別后的有關資料,加深學生對古詩體會。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送元二使安西》這首古詩,在朗讀中再次體會朋友之間的濃濃深情。
(五)小結作業(yè)
小結: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結束課堂。
作業(yè):學生課下搜集其它的送別詩,有感情朗讀并體會詩人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13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篇課文《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古詩。本單元的文章以人與人之間的愛和真情為主題,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引導學生去關心幫助他人。 這首詩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具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歌。
2、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3、激發(fā)對祖國詩歌的熱愛,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送別元二時的依依不舍之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對詩導入,營造氛圍。
同學們, 送別是古詩詞中永恒的話題。正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碧貏e是在古代那樣一個交通不便、信息不發(fā)達的社會,一旦離別,也許便是天涯海角。所以,以送行餞別表達深情厚誼便成為一種習俗,送行也因此成為詩人筆下常見的題材。我們讀過“桃花潭水深千尺,”——生:不及汪倫送我情。讀過“孤帆遠影碧空盡,”——生:唯見長江天際流。讀過“莫愁前路無知己,”——生:天下誰人不識君。讀過“洛陽親友如相問,”—— 生:一片冰心在玉壺。還讀過“海內存知己,”——生:天涯若比鄰。從這千古流傳的送別佳句中,我們讀出了古人那濃濃的友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師板書課題。生齊讀,師糾正。
二、理解題意,介紹時代背景和作者。
1、理解詩題。
要想讀懂古詩首先我們得知道題目的意思,誰來結合注釋說一說詩題的意思?(王維送元二出使安西)師明確:這里的元二是王維的'朋友,他姓元排行第二,也就是在元二的上面還有一個哥哥,我們稱為老大。如果姓董,排名第一,就叫董大。再讀詩題。
2、介紹時代背景。元二為什么要出使安西呢?我們來看看當時的社會背景:唐朝的時候,國勢強大,很多國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關系,長安城經常有人被派到國外去出使。而每一次出使,對于當事人來說是既高興又憂傷的事情,高興的是可以為國家建功立業(yè),做出貢獻,憂傷的是要和多年的老友故交分別。這一別就是海角天涯,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面了。
安西在哪?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tǒng)轄西域而設的都護府的簡稱,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附近。
3、簡介作者。
你了解本首詩的作者嗎?指名簡介作者
三、初讀詩歌,掌握節(jié)奏。
1、生自由反復地讀。
請同學們把這首詩多讀幾遍,要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2、指名讀。
3、師生合作朗讀全詩。
生讀前四個字,師讀后三個字,再換過來讀。最后連起來讀一讀,師讀題目和作者,生讀詩歌,注意節(jié)奏和韻律。
四、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師:讀詩,不僅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味道來,更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來。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表達你讀完這首詩的感覺,你想到的是哪個詞語?生思考回答(傷心、難過、惆悵、依依不舍、痛苦、憂愁)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讀課題。生讀題。
五、品讀詩歌,入境悟情。
。ㄒ唬└惺芩蛣e景。
1、送別時的景是怎樣的?誰來讀讀有關詩句?
2、指名匯報并相機出示第一、二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3、大詩人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讀了王維這兩句詩,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呢?生匯報交流
4、指導朗讀。這幅畫面帶給你怎樣的感覺?用一個詞來說。(清新 生機勃勃 清爽 明麗 欣欣向榮) 師:這就是景語。誰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5、創(chuàng)設情境導讀。
讓我們走入景中,去感受渭城的美。
師:我們看到了春回大地,柳枝吐綠的盎然生機——
生讀“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師:看到了春雨潤輕塵的清新,聞到了雨后空氣的芳香——
生讀“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師:看到了春雨綿綿,道路濕潤潔凈,客舍青青。柳條嫩綠的清爽——
生讀“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6、渭城的景色美嗎?這么美的景色正適合王維和好友愉快地游玩哪,可王維卻無心流連這良辰美景,因為他心中裝著一個“別”字。你從這兩句詩中感受到了王維的離別情懷嗎?
7、詩哪兩個字最能讓我們感受到離別的情感呢?幻燈片出示(板書:雨 柳)。
師引導:我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飄飄灑灑的細雨和隨風搖曳的柳條,王維為什么選了這兩種事物,他要向我們傳達什么呢?雨給了你怎樣的感受(生:綿長、惆悵)師:愁的感覺。
而柳在古人眼里更是有含義的,古代有折柳送行的習俗,來到送別的地方,折下柳枝送給行人,表示折柳贈別。從漢魏到隋唐,這一習俗相沿下來。所以,古人看到柳就會產生離別之意。非常巧的是,;柳樹的“柳”跟“留下來”的“留”音相近。表示挽留的意思。這一雨一柳攪擾著王維的情思,蒙上了淡淡的情愁。再讀這兩句
(二)體會送別情。
1、細雨如絲柳色青,離別情深意更濃。詩中有兩句直接寫離別之情的,讀一讀,你感受到了王維濃烈的離別情了嗎?
2、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板書:依依不舍)從哪兒感受到的?王維為什么會這么依依不舍呢?因為這次離別可不是一般意義的離別。
3、了解安西的荒涼。
。1)王維要去的地方是哪兒?。生:要到安西去。
。2)在你的想象中,安西是個怎樣的地方?
(3)出示安西的圖片?戳藞D片,你會用哪些詞來形容安西呢?(荒涼、環(huán)境惡劣)
4、體會渭城的繁華。
安西滿目荒涼,人煙稀少。而王維和元二喝酒的渭城又是怎樣的呢?(春雨綿綿、生機勃勃)
5、體會路途艱險。
。1)從渭城到安西有多遠呢?
。2)出示唐朝疆域圖。
從渭城到安西有3000多公里,古時候沒有汽車、火車、飛機,就是用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騎馬去也要用上半年時間。
從渭城到安西要經過陽關。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的西南。它和玉門關都是古時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
。3)出示陽關圖、沙漠圖
陽關以西就是安西的范圍了。這一路上云山浩渺,大漠茫茫,黃沙漫天,舉目無親,陪伴他的是無盡的戈壁和滿目的荒涼。
。4)唐朝著名詩人岑參曾經有詩云:(出示)齊讀:十日過沙磧,終朝風不休。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5)讀了這四句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6、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體會王維的依依不舍。
從欣欣向榮的渭城到大漠茫茫的安西,這一路上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到了安西,他能順利完成使命嗎?又能平安地回來嗎?張騫出使西域用了十三年,蘇武用了十九年時間才回到祖國。更何況,王維此時已到了晚年,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和元二能否再相見很難預料啊。
師:現(xiàn)在,你就是王維,元二即將遠行,此刻你有什么話要對他說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7、背景音樂中學生寫作。
8、交流、反饋,指導朗讀。
9、師:是的,此時此刻,王維有太多太多的話想對元二傾訴,千言萬語只化作這一杯又一杯的酒……王維舉起第( )杯酒,( )地對元二說:“( )”
10、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導讀。
六、深情誦讀全詩
據史料記載,王維在元二離開5年后就病逝了,在這期間,王維和元二是否重逢過,我們不得而知,F(xiàn)在,你理解了王維的依依不舍了嗎?全班起立,誦讀全詩
七、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送元二使安西
雨 柳
依依不舍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14
古詩誦讀:送元二使安西
教材處理思路:解詩題,明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認識2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師生雙邊教學活動方案預設預設修改或生成情況
一導入:
1.師:從古到今,人們在離別的時候總是特別的難過。今天,讓我們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見證一段深厚的友誼吧。
師板書課題
二學習古詩:
(一)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師:誰還記得學習古詩的三大步驟?
1解詩題,知作者
2抓字眼,明詩意
3多誦讀,悟詩情
師:你們的記性都很好,F(xiàn)在,讓我們根據學習古詩的這三大步驟,來學習這首古詩。
。ǘ┳灾骱献鲗W習古詩
1.解詩題,知作者
、艓煟和ㄟ^預習,誰來說說這首詩的題目應該怎么解釋?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別元二:王維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護府
⑵強調題目讀法送元二/使安西
、驱R讀課題
2.抓字眼,明詩意
⑴師:請同學們根據學古詩的第二個步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這首古詩,可以用鉛筆在旁邊做批注,寫下你們的解釋或感受
⑵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⑶匯報
渭城朝雨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1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咀嚼和體悟重點詞語的情味,體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3、感受詩人與好友的深情厚誼;感悟詩人離別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咀嚼和體悟重點字詞的情味,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意象,感悟詩人離別的情懷。
【教學準備】
制作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件。
搜集送別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有一首曲子叫《陽關三疊》,也叫《渭城曲》,這首曲子是后人根據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詩創(chuàng)作的。
(設計理念:人的情感的產生和發(fā)展依賴于一定的情境,兒童更是如此。優(yōu)美、有些淡淡哀傷的古箏獨奏《陽關三疊》,幫助學生架起想像的橋梁,將學生帶到了幾前年的渭城。入境,為理解古詩奠定基礎。)
(點評:新課程倡導,教學中老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積極幫助者和引導者。此環(huán)節(jié)中,老師為學生展示古典樂曲《陽關三疊》,首先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誘發(fā)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的動機環(huán)境。通過創(chuàng)設符合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要求的情景,為學生提示了新舊知識之間聯(lián)系的線索。)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理解詩意。
1、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讀準“朝”“舍”“更”的讀音。
3、引導學生理解“浥”“更盡”等字、詞的意思。
(設計理念:借助注釋,了解詩句的字面意思,初知大意,為深入理解古詩掃清障礙。)
(點評:“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這一提問非常必要。的確,學生的閱讀思維是看到信息后,信息馬上會觸動其思維,即可就會產生“這寫的是什么呢?”的疑問,有疑問就有思考。老師此時提問,給學生提供發(fā)表感知課題、分析問題、交流逐步思維收獲的機會,是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表現(xiàn),也是了解學情、展開后面繼續(xù)學習的前提,更是引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時要產生問題的意識的需要。)
三、感悟“柳”“酒”中蘊涵的情意。
1、渭城這里的景色怎樣,你是從哪些字、詞感受到的?
2、指導感情朗讀。
3 、體會“柳”的寓意:一個柳字,你能讀懂詩人的情嗎?帶著這種情懷,再來讀詩句。
4 、拓展關于“酒”的詩句,理解“酒”中蘊涵的情。
寫話練習:相聚的日子,他們曾————————
5、這是一杯怎樣的酒?
6、感情朗讀。
(點評:文中情來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難生成的!扒椤币俊跋蟆比ワ@。老師緊緊抓住“柳”“酒”這一“詩象”,感悟古詩。將古詩化為畫面:青青碧柳里詩人怎樣的難舍難分?相聚的日子是怎樣的其樂融融?由此來體會兩人深深的情誼。,當平面的詩句通過學生地想象生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時,學生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蘊,也就品味出了。)
四、互文理解,感情升華
1、拓展:“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寒塵。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睆倪@首詩中體會什么?對比想象安西與渭城的不同。
2、感情朗讀。
3、結合詩句“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體會別后的思念。
4、背誦古詩。
(設計理念:引入王維《送間司直赴西安》幫助學生感受元二出使安西將要面臨的艱難險阻,感受王維對好友離鄉(xiāng)背井的牽掛、憂慮;引入王維的《山中送別》幫助學生理解王維對好友的無限思念之情。以一首的學習帶動多首詩的學習,以多首詩的補充促進一首詩的理解,在整合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五、拓展延伸
學生背誦課前搜集的其它送別詩。
(設計理念:優(yōu)秀古詩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我們民族語言文字運用的典范形式。優(yōu)秀古詩文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語言,中國古代詩歌中,送別詩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內容。離別的人不同,但那份真摯的情意是相同的,此環(huán)節(jié)旨在以一篇的學習帶動多篇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情感的遷移。)
(點評:1、在學生讀、品、賞、背本節(jié)課所學古詩基礎上,老師相機引出了“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寒塵。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睂W生帶入到另一個境界,通過對比,更深地體會元二的好友對元二的不舍和擔憂,為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意境創(chuàng)設環(huán)境。2、后面開放性的拓展,將本節(jié)課的學習放入到我們國家特有的古詩詞傳統(tǒng)文化中,使學生課堂的學習成為了置身教室而心飛揚,一詩切入而領略浩瀚詩的海洋。)
反思1
自古人生重離別,自古人生又傷離別,因而“送別詩”在古詩詞大家中可謂頗具規(guī)模的一系,很多詩人涉足過這一主題。然而在這浩如煙海的“送別詩”中,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的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盡雕飾,以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fā)誠摯、深厚的惜別之情,以情意殷切、韻味深永獨樹一幟。而根據此詩譜成的古曲《陽關三疊》,更是以琴、歌的形式流傳至今。明代李東陽評論此詩說:“后之詠別者,千言萬語,殆不出其意之外”。正是懷著這份對“渭城”的向往,這份對“陽關”的憧憬,我和孩子們相攜走近了她,進行了穿越時空的“對話”。
我在教學古詩《送元二使安西》時,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下面幾個方面做得比較好:
1、引導學生借助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來走近作者,理解詩題。同學們饒有興趣地談到了相關的內容。如,對王維了解了哪些?“元二”:姓元,在家里排行老二,朋友睨稱他元二。
2、一改以往的逐句講解和整體串講的方法,讓學生在老師深情的`誦讀聲和《陽關三疊》的旋律中想象詩中的那些畫面。學生你說一個,他說一個,組成了完整的詩歌畫面。雖說打亂了詩句順序,但真正做到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理解詩句,從而感知詩的意境。
3、合理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了解當時陽關以西、安西的狀況。處于河西走廊盡頭的陽關,和它北面的玉門關相對,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與內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卻又不免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從而深切理解這臨行勸酒中蘊含的深情。此時,“勸君更盡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詩人全部豐富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這里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行者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包含著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讓學生披文入境,再現(xiàn)故事情景,感悟人物內心世界,與詩人達到情感共鳴。在對“酒”的多元解讀后,教師情滿胸腔地采用了層進式步步引讀,使學生透過“更”這似乎平淡的表層看到了它深層蘊涵的深摯情誼。于是每復讀一次,學生的感情也隨之澎湃升騰。最后,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由于前面的鋪墊,感情朗讀自然會很到位。學生讀出詩人王維與朋友話別時的傷感和心境。
此外,我認為在教學中還有一些方面需要改進:
1、評價語過于單一。若能及時、多樣、合理的對學生的表現(xiàn)予以評價,則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對學生的關注度不夠。作為教者,應該時時處處關注孩子的動作、語言甚至每一個眼神,及時調控課堂。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相關文章: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04-01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03-03
《送元二使安西》賞析09-05
送元二使安西賞析03-27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精選[15篇]01-06
送元二使安西賞析參考04-09
《送元二使安西》的優(yōu)秀教案設計01-15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翻譯及賞析03-19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譯文賞析05-06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原文及賞析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