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案背景:
1、面向?qū)W生: 小學二年級 (2)學科:語文
2、課時:1課時
3、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學生課前誦讀《木蘭詩》
教學課題:12 木蘭從軍
教材分析:
《木蘭從軍》這篇課文是根據(jù)北朝民歌《木蘭詩》改寫而成的。木蘭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剛健特點,又是中國勞動婦女善良勤勞淳樸勇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積極的影響! ∪木拖襁B環(huán)畫一樣,筆法簡練,畫面清晰:木蘭代父出征,征戰(zhàn)沙場、重試女兒裝。在這個故事中,花木蘭愛親人、愛祖國、勇敢、剛毅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 課文共個自然段,開篇即寫木蘭是古代英雄。寥寥幾筆活化了人物,為日后成為“將軍”打下伏筆。接著又以較多筆墨寫了木蘭從軍的原因,她想到了父親“年老多病”,弟弟“年幼”,這是她對親人的愛。“為了國家應該去打仗”則又反映了她對祖國的愛。這些是木蘭這個人物身上最為閃光的優(yōu)秀品質(zhì)。正是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才有日后戰(zhàn)場上的勇武、威猛,屢建戰(zhàn)功。而最后一段中的“驚呆了”則急轉直下,原來“花將軍”卻是一位“年輕的姑娘”,從而給讀者帶來了更多的遐想空間。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老師曾經(jīng)學過一首北朝民歌,記憶深刻,今天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給大家聽。(師背誦《木蘭詩》第一段)
唧(jī)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zhù)聲,惟聞女嘆息。師:看完視頻,想必你們對木蘭有了更深的理解了?今天老師就領大家學習一篇有關花木蘭故事的文章——《木蘭從軍》。(生齊讀課題)
2.從課題知道這位大英雄的.名字叫:木蘭。講了她一件什么事情呢?什么叫“從軍”,誰能來說說。再讀課題。
3.據(jù)我了解,古代像“從軍”這類體力勞動一般都是男子承擔的的,不信你們看看,“男”字怎么寫的?(出示:男)
你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寫嗎?是啊,連農(nóng)田里干力氣活的都是男子,從軍打仗這么危險應該男子承擔了。
可是課文第一節(jié)卻這樣寫道: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中心句:我國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蘭。
A.誰來讀一讀?想想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把你的理解放到朗讀中告訴大家。
B.師:聽出來了,他強調(diào)了女英雄。加點:女英雄)
集體讀: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嗎?對呀,怎么花木蘭一個女子也去從軍呢?他究竟是個怎么樣的女英雄呢?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
2.播放配樂朗讀課文,然后介紹時代背景
介紹花木蘭的年代: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長河中,有一個王朝叫北魏,魏就是花木蘭的祖國,當時,魏魏的北部有一個柔然的部落,勢力不斷擴張,逐漸威脅到木蘭的祖國——魏,于是朝廷就下達了緊急征兵文書,要和柔然展開一場戰(zhàn)爭。木蘭從軍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個年代。(介紹完拉黑幕)
三、初讀指導
……
第一關:后鼻音的字
名字 征兵 朝廷 年齡
(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征,第一聲。征的兩個意思,選擇)
第二關:輕聲字多音字
燕山 燕子
將軍 將士
(yan作為第一聲時,是特定的名稱)
第三關:難點字
披戰(zhàn)袍 跨駿馬 渡黃河 過燕山 (注意讀好四個動詞)
焦急萬分 替父從軍
女扮男裝 赫赫戰(zhàn)功
英勇善戰(zhàn) 文靜俊美
(理解:替 赫赫)
第關:朗讀課文,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出示要求)
經(jīng)過五關的挑戰(zhàn),我看的出來,同學們都已成功掌握了本課的字詞,我宣布,我們勝利了,為自己的精彩表現(xiàn)鼓掌吧!禮花和掌聲送給你們。
3.整體感知課文
思考:這時,讀了課文,你能說說木蘭為什么要替父從軍嗎?
(用上“因為……所以……”)
找到書上一句句子,指名生來讀。
齊說
視頻感知當前的故事
播放視頻,師配上解說
南北朝時期,北方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魏國派兵驅(qū)逐侵略者,但是將士死傷嚴重,繼續(xù)補充兵力支援前線。一天朝廷下達了緊急征兵的文書,木蘭聽到了父親的名字,焦急萬分。她想,父親年老多病,難以出征,弟弟又小,還不夠當兵的年齡,自己理應為國為家分憂。第二天一早,木蘭女扮男裝,毅然決然地替父從軍。
“將”師范寫,生描紅
四、完成習題
1、描字帖
2.選擇詞語
緊急 焦急
上級下達了( )的任務,要求戰(zhàn)士們立即出發(fā)。
五.結束語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木蘭從軍這篇課文,讀了生字、新詞和課文,知道了木蘭替父從軍的原因,那么木蘭走上從軍道路后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語文教案 篇2
一、思維體操,巧揭課題
1、龍住的地方龍?zhí)痘⒆〉牡胤交⒀ǎ執(zhí)痘⒀ǎ?/p>
馬、豬羊、牛、雞的呢。狡兔呢?(狡兔三窟)
2、你知道這是哪種昆蟲/它住的地方又叫什么?(蟋蟀洞穴)
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這篇課文叫《蟋蟀的住宅》板書,教學新詞住宅音義:人住的房子。齊讀
3、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問,想了解的嗎?(引導學生就好奇的、感興趣的地方發(fā)問,能使其讀書時有目標、方向,也是自學能力的體現(xiàn))
二、階梯檢驗,整體感知
1、學生帶問題自讀課文,師巡視。
2、反饋效果
①讀音穴
巢穴
洞穴
朝著陽光
②出示第5自然段(要求讀準、讀順)
、蹤z查第2自然段
先讀詞,后讀文
(注意隱蔽所)
3、默讀第2段,想想這段在寫什么?
什么是慎重?誰很慎重?它怎么做的?
誰又不慎重呢?他們怎樣做?文中用一個詞就形容了他們不慎重、隨意的態(tài)度,你知道是哪個詞嗎?(隨意而安)
指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隨意而安。同時滲透對比這一方法。
4、課文除寫蟋蟀慎重選址外,還寫了哪些內(nèi)容?趕快在文中找找。師歸納板書特點、修建,分別在課文的哪些自然段?
三、研讀特點,品位語言。
1、重點默讀第五七自然段,想想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有些特點,課文直接告訴了我們;有的特點,要聯(lián)系上下文。
學生劃找,師巡視,指生回答
提醒: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加以概括和理解。
例如:
隱蔽青草叢中隱蔽著一條傾斜的隧道。
干燥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
不深不寬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
彎曲順著地勢彎彎曲曲。
平臺那微斜的門口,經(jīng)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臺。
2、畫出蟋蟀住宅的剖面圖(或簡單的示意圖),再指著圖介紹住宅的特點。
3、用自己的話把蟋蟀住宅的特點完整地說一說(蟋蟀的.住宅具有這樣一些特點:形狀像隧道,是傾斜的、彎曲的,九寸深一指寬;它修在向陽的地方,干燥;有出口,出口處有平臺;內(nèi)部墻壁光滑,地面平整,簡樸、清潔、衛(wèi)生)。
4、看,蟋蟀對藏身的洞穴是這樣講究,簡直能和我們?nèi)祟愒旆孔酉嗵岵⒄摿耍植坏茫髡叻ú紶栆Q它為蟋蟀的住宅了。
題目在修辭手法上是用了什么的方法?(擬人)這樣把蟋蟀當做人看待的,文中還有不少地方,請趕快找出來,美美地讀一讀。
5、學生品讀擬人句,感受法布爾這樣寫的用意。
6小結:是的。法布爾對蟋蟀充滿了敬意,不僅在介紹選址、特點時有提到,在修建時,更把它的住宅稱為偉大的工程。這部分,我們下節(jié)課再繼續(xù)學習。下課。
板書
洞穴選址慎重不隨意而安
蟋蟀的住宅?特點:向陽隱蔽排水優(yōu)良
修建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把握沖突三方杜麗娘、春香、陳最良的性格特征。
2 、學習饒有機趣而富有個性的賓白語言。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欣賞古代戲曲的能力
[教學難點]
從語言中揣摩人物性格,從人物性格中探索社會根源。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裊情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這是杜麗娘第一次踏進自家后花園時,看到眼前的“好天氣”而嘆出的一句詞,唱腔婉轉動人、曼妙悠然,“爛漫春光下,步步美人歸,”讓我們跟隨這位美人的步伐踏進如詩如夢的《牡丹亭》。
2、讓學生上網(wǎng)簡介作者湯顯祖及全劇劇情。
在文學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作者湯顯祖也是一個傳奇人物,這個故事既曲折離奇又充滿了浪漫色彩,吸引了許多文學愛好者,這里有一個網(wǎng)站,介紹了《牡丹亭》的全劇劇情以及作者湯顯祖,請一位同學為我們演示。
研習新課:
1、進入新課,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歸納文章內(nèi)容。
2、以小組為單位誦讀精彩片段。
朗讀更能讓學生仔細體味人物性格,同時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
3、點讀精彩片段。
讓個別學生表演朗讀精彩片段,一來可以檢查預習效果;二來讓學生體驗戲曲的妙處!
4、研討劇中人物的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時,要求學生能夠舉例說明,并模仿人物有特點的臺詞〕
5、給出討論題:
1)后來有人將這出戲改名為《春香鬧學》,很明顯其主角就是春香,大家認為這一場戲到底是在寫誰?
明寫春香,暗寫杜麗娘
。ㄒ髮W生舉例說明)
。ㄟ@一問題的落腳點應在杜麗娘的變化上,文章寫春香、寫陳最良、寫鬧學,都是為了寫杜麗娘那微妙的心理變化,這才有后面那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要在探討中讓學生領悟到這一點。)
2)使杜麗娘發(fā)生變化的催化劑是那個不為人知的花園,為什么她連自家有后花園都不知道?(引導學生找根源,找人物悲劇的源頭。)
3)杜麗娘在文章最后嘆出“原來,有這等一個所在……”,這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杜麗娘?
自由發(fā)揮,去揣摩杜麗娘的心思,去理解一個長期受著束縛的女子的心懷,去感受人在受到壓抑而需要奔放時的蠢蠢欲動。)
知識拓展:
1、欣賞昆曲《游園》選段。
2、學唱此段,感受心靈的放飛。
3、自由暢想,體味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復蘇。
4、介紹兩個有關的網(wǎng)站,方便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億”“旗”“潔”4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談話:同學們還記得剛過去的十月一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國慶節(jié))
2、是呀!十月一日國慶節(jié)是我們祖國媽媽的'生日,大家都開開心心地在愉快的假期中為祖國媽媽慶祝生日呢!
3、出示課題:歡慶
過渡語:今天,我們來學習第9課《歡慶》
(1)出示“慶”:哪位同學能讀準這個字?
(2)細心的小朋友們,這位同學讀的時候注意了什么讀音?
。3)請你跟老師讀:
qìng——慶
。4)開火車讀
。5)同學們讀得真好。整齊地把課題開心地讀一讀(9、歡慶)
二、初讀識字
1、教師示范讀
過渡語: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回味一下國慶假期中的歡樂。想想,你仿佛從課文中看到了人們怎樣的歡樂場面?
2、學生自由讀文,拼讀生字
過渡語:同學們說得真好。生字寶寶們都爭著想認識你們這些聰明的孩子呢!我們快來和他們交朋友吧!
請大家自己把課文讀一讀,將黑板上的生字多拼讀幾次,把字音讀準。
3、小老師帶讀生字
4、匯報生字學習情況:在這些生字里,你發(fā)現(xiàn)哪些音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5、齊讀詞語(去拼音)
6、同學們學習生字真快。請同位輪流讀課文,相互檢查能不能讀準生字的讀音。數(shù)一數(shù)詩歌一共有多少行?
7、每人一行,(指名)開火車讀,其余同學檢測讀音。
8、齊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整體感知:整齊拼讀生字。
過渡:同學們掌握生字真快。相信“我會寫”的內(nèi)容一定難不到你們。
2、指導書寫
。1)億:右邊是“乙”
。2)潔:有什么好方法記?(加偏旁、換偏旁)右上寫“士”
。3)旗:不漏撇橫頭。
3、評講書寫。
4、繼續(xù)完成寫字練習。
四、組詞練習
過渡語:我們知道,一個生字能于很多其它的字交上詞語朋友;一起來看“讀讀寫寫”這一部分,為這些生字找更多朋友吧!
1、讀字詞。
2、口頭說
3、寫書上
五、小結教學
語文教案 篇5
一、親切的普通話點亮了課堂。
我們聽的第一節(jié)課是小學二年級的《第三個小板凳》(北師大版教材),教師用親切而柔美的普通話把孩子們引入了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手工課上。課中,老師一直用輕柔而動聽的普通話引導孩子們?nèi)W習生字,讀通課文,品讀句子,感悟文本。讓我聽了課的第一感受就是————要是我的孩子也能到這樣的學校學習那該多好!
清新自然的普通話,打破了我印象中的語文課堂,原來語文課堂還能如此呈現(xiàn)。其實,這更能考驗教師的基本功,同時也體現(xiàn)教師運用和保護嗓子的技巧。令聽課的人心曠神怡,仿佛聽上十節(jié)、二十節(jié),甚至上百節(jié)都不會煩躁乏味。這也許就是語言的魅力所在吧!而隨后的課,不管是語文課還是數(shù)學課,教師們都是如此。這再次提醒了我重新定義語文課上教師應具備的語言素養(yǎng)。
二、層次分明的朗讀孕育了課堂。
有層次的指導朗讀是我聽了錦西小學的語文課的最大感受。幾乎每節(jié)課教師們都有這樣的展示,而且每次的朗讀都是針對學生不同的理解而讀。這是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在由董霞老師執(zhí)教的《遲到》一課上,朗讀的指導淋漓盡致,潤物細無聲般地教會了學生怎樣讀懂文本,領悟文章的精髓。
……
師:父親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生讀:(第一段的)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
出示: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
師:引導讀前半句,問:我有一個疼我的父親,應該怎樣讀?
生答:自豪地讀。抽生讀————全班自豪地齊讀。
師:引導讀后半句,問:很嚴的父親,該怎樣讀?抽生讀————齊讀。
師引:嚴格的父親,女生讀。很嚴很嚴的父親,男生讀。我有一個很嚴很嚴很嚴的父親,齊讀。(師板書:嚴)
師: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感受到爸爸的嚴呢?請同學們看書。
生讀:(第11自然段)爸氣極了,一下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一把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fā)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
就在這個重點段落上,教師先引導學生抓動詞,讀動詞,悟動詞中去逐步走進父親的內(nèi)心世界,去體會那重如山的深沉的父愛。最后,回過頭來,讓學生再讀“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边@句話。學生就讀得別有一番滋味了。
如此逐層深入地理解父親,讀懂父愛,為我們展現(xiàn)了有層次指導朗讀的精妙。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位^專~家說的話:課文是讓學生讀懂的,而不是老師講懂的。
三、創(chuàng)意的板書激活了課堂。
在三年級的《一只小鳥》的課上,為了讓同學們感受小鳥的歌聲給大自然帶來的好景致。教師一邊問:小鳥看到了怎樣的好景致?什么樣的陽光?什么樣的樹林?……一邊用簡筆畫在黑板上勾勒。不一會兒,一幅大自然的和諧之景躍然而出?鞓返年柟馄照沾蟮,幸福的大樹旁一條小溪歡樂地流淌著,還有幾個可愛的小朋友正在欣賞這如畫般的景色(太陽、大樹、小溪上都畫有醒目的笑臉)。后來,由于小朋友們喜歡小鳥,想占為已有,便用彈弓打中了那支天天為大自然歌唱的小鳥。此時,這一切的景致都隨著鳥兒生命的消失而離去。在另一旁,教師畫了一個大大的哭臉,襯托出小鳥離去后的憂傷場景。隨即,老師問:鳥兒是怎樣熱愛大自然的?生答:天天歌唱。老師又問:大自然又是怎樣回應大自然的愛的呢?生答:為小鳥創(chuàng)造了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小朋友們也喜歡小鳥,他們的愛卻讓小鳥失去了生命。就在這簡單的勾勒中,就在這一問一答中,同學們讀懂了愛的含義。當老師問愛是什么時,凄涼的音樂響起,孩子們用筆流瀉下詩一般的語言。有的說,愛就是放棄;有的說,愛就是自由;有的說,愛不是占有,而是永久的銘記……這就是創(chuàng)意的板書帶來的課堂效應。它能讓學生體會文本,領悟真理。這種教學設計,更體現(xiàn)了三維目標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而在《第三個小板凳》的課上,教師事先就在黑板上畫了三個方框,令人自然的想到那就是三個小板凳的正面。而后在引導學生讀懂文本的同時,將含有生詞的重要的內(nèi)容板書在這一個個的板凳上。既圖文并茂,又強調(diào)了生字詞,真是異曲同工之妙也。
四、豐富的校園文化促進了課堂。
錦西小學處處彰顯了著他們“以人為本 珍重生命”的辦學理念。在學校的`校門外赫然寫著“為生命而歌”,在這幾個藝術字的左右角還分別鑲嵌著“尊重生命”和“生命至上”。這與校門內(nèi)的“學做真人”相得益彰。除此外,在教學樓的外墻體上;樓道的讀書角處;走欄的拐彎處;操場的壁圖上……都布置了豐富的形式多樣的提示語,這些都是錦西小學的教育資源。如:樓道行走別著急!當心滑倒傷身體。說話輕聲,校園是我寧靜的家。腳步輕輕,上下從容亦風景……
豐富的校園文化為錦西小學的孩子們營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圍,也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學習的樂土。與此同時,學校還開設了自己的校本課程。近來,主要是走進一些名人,去品味名人身上平凡中的不凡,去領悟人生的真諦。這不但豐富了孩子們的視野,更促進了語文教學乃至人本主義教育的開展。
在錦西小學學習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在我內(nèi)心深處的震憾是永久的。因為學以致用的過程是漫長的。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 朗讀課文,正確掌握句中的停頓。
⑵ 了解“之”“于”的用法,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2、能力目標:
、 熟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
、 學習本文借事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⑶ 注意本文詳略得當?shù)膶懛,揣摩簡潔、洗煉、精當(shù)恼Z言。
、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3、情感目標:
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能明白方仲永“泯然眾人”的原因。
【重點難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2、認識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學設想】
1、學習比較閱讀的方法。
2、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大意;解決生字詞。
3、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1、偉大的科學家和發(fā)明家愛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彼们趭^的一生發(fā)明了無數(shù)的東西,對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發(fā)明大王”,人們都認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這句名言就是最恰當?shù)慕忉。遺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自恃聰明,自認為有天賦,結果最終淪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這樣一個人。
2、本文選用《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做官后,向朝廷上萬言書,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張。繼而推行各項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強烈反對,他兩次被害相。晚年封為荊國公,謚號“文”。著有《王臨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題解:
本文用“傷”字點出作者的寫作意圖!皞笔前z的意思,表達了作者對方仲永這樣的人才,“泯然眾人”的哀傷,惋惜之情。
三、正課
1、補充課文注釋:
隸:屬于。
嘗:曾經(jīng)。
“父異焉”焉:語氣代詞,代這件事。
書:動詞,寫。
自:自己。
為:動詞,題上。
自:從。
是:這。
就:完成。
賓客:名詞用作動詞,意思是以賓客之禮相待。
或:有的人。
利:動員的以動用法,以……為利。
從:跟從。
還自揚州:從揚州回家。
賢:比……好,優(yōu)秀。
卒:最終。
且:況且。
固:本來。
“得為眾人而已耶?”反問句?峙滤B普通人還不如罷了。
2、朗讀時注意下列語句的停頓:
、 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⑵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 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 自是|指物作詩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⑥余聞之也|久
3、對文中的“之”“于”進行歸類:
忽啼求之:它,指書具,代詞。
借旁近與之:他,指仲永,代詞。
余聞之也久:這事。指仲永父“不使學”“環(huán)謁于邑人”,代詞。
不能稱前時之聞:的,助詞。
卒之為眾人:語氣助詞,不譯。
環(huán)謁于邑人:到,介詞。
于舅家見之:在,介詞。
賢于材人遠矣:比,介詞。
愛于人者不至:從,介詞。
4、從文中找出詞類活用的詞語:
⑴ 邑人奇之:以…為奇,形容動詞作動詞。
、 賓客其父:把…當作賓客,名詞作動詞。
⑶ 利其然:以…為利,名詞作動詞。
、 傷仲永:哀傷,哀憐,形容詞作動詞。
5、翻譯: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yè)。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yǎng)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nèi)容,傳送給全鄉(xiāng)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里見到他,(他已經(jīng))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jīng))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已經(jīng))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王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么,現(xiàn)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5、全文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以敘事為主,第二部分以議論為主:
、 第一部分(1~2):簡敘方仲永才能發(fā)展變化的三個階段: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苯淮岁P于方仲永的哪些情況?聯(lián)系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這么寫?
交代了他的籍貫、身世、姓名、家世。
“世隸耕”為下文作鋪墊,既襯托出他的非凡天資,一個沒有家學背景的人,生而知之,更見其大資非凡。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學”的原因。
一個“啼”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兒童情態(tài);“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嘆的愚昧無知之態(tài);“不使學”三字,看似平淡,卻為方仲永的變化埋下伏筆,點出方仲永命運變化的關鍵。
、 為什么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
本文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這樣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圖的。
、 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議論中所認為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 課文寫了方仲永的才能發(fā)展經(jīng)歷有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睂懛街儆烙啄陼r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
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睂懯龤q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睂懛街儆烙诌^七年后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
⑤ 這三個發(fā)展階段的敘述,有見有聞,有詳有略,這樣安排組織材料有何好處?
寫仲永年少時天資聰慧,以“聞”的形式;寫仲永十二三歲才思“不能稱前時之聞”,以“見”的形式;寫方仲永最終平庸無奇,又以“聞”的形式。
“見”和“聞”有機結合,敘述真切可信,課文詳寫第一個階段,鋪陳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其父“利其然”之舉卻導致他的才能衰退。后兩個階段略寫,幾筆點出方仲永淪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這種詳略處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鮮明地體現(xiàn)了“傷”的含義。
、 第二部分(3):作者闡明觀點看法:
① 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僅指什么?
作者所說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資;“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認為,二者之間,后者更為重要,即后天教育對一個人是否成才是至關重要的,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說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說人自身的后天學習和主觀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學”而根本無從學習,無從努力),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議題之內(nèi)。但我們卻可以從中受到啟發(fā),對我們認識人的天資與后天學習和主觀努力的關系不無裨益。
② 這一段講了幾層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講了兩層意思:從“王子曰”到“不至”,揭示仲永才能泯滅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
從“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層,由仲永引申出天賦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結局更加可悲。這一段作者主要強調(diào)了后天的努力學習、接受教育對成才的重要作用。
、 作者認為人的才能有賴于后天的教育和培養(yǎng),即使是天賦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養(yǎng),也會變成平庸無能的人。
、 作者認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沒有進行后天的學習和教育。并由此引發(fā)天賦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結果將更不可設想的感觸。
、 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實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敘事部分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議論部分則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強調(diào)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過方仲永這一實例說明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道理,給人以深長的思考。
6、請把本文與《孫權勸學》相比較,說說你的人才觀:
討論并歸納:人的成長關鍵在后天接受學習提高自身素質(zhì)。像方仲永這樣天賦高的神童,不學習,最終也變成了普通人一樣。而像目蒙這樣大字不識幾個的武將,通過學習,也具有了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學習,不然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辦不到。
7、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為題,在課堂上即席發(fā)言,自己確定發(fā)言的角度和觀點暢談感受與啟示:
要求:
、 聲音洪亮,用普通話發(fā)言,語言簡練。
、 中心鮮明,講話的層次清楚。
⑶ 時間在2分鐘左右。
(本題意在訓練學生確立觀察角度、從材料中提煉觀點的能力,以及闡述觀點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啟發(fā)學生從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煉觀點,不拘一格。)
8、拓展閱讀:
⑴ 你怎樣評價仲永的父親?假設你有一個這樣的父親或兒子,會怎么樣做?
、 引用《論語》中的語句勸勸像仲永一樣的古人或今人。
四、小結
我們在學習中進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增強了語感,了解了道理: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學習有關。本文作者為一位“神童”最終變成平常人而深感惋惜,并發(fā)表議論,以此引發(fā)人們的思考。
1、在語言表達上,用詞洗煉、生動:
、 用詞的精當傳神。如第一段中寫方仲永“啼求之”,一個“啼”字生動地寫出了索求書具的情態(tài);“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這一句用極其凝煉的筆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資盡喪的原因。其中一個“利”字,寫出其父貪求錢財、目光短淺的性格,“環(huán)謁”概括了其父求財?shù)目杀尚袨,“不使學”更是一語中的,批判其父的錯誤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眾”的必然結果。這些詞語用得既傳神又貼切,寥寥數(shù)語便起到了言簡意賅的效果。一個“利”字,寫出其父貪求錢財、目光短淺的性格,“環(huán)謁”把方仲永父貪利自得、可悲可憐的愚昧無知之態(tài)刻畫得淋漓盡致!安皇箤W”更是一語中的,批判其父的錯誤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眾”的必然結果。這些詞語用得既傳神又貼切,寥寥數(shù)語便起到了言簡意賅的效果。
、 從全篇來看,行文也是筆墨極省,既高度概敘,以至難以再刪一字,同時也富于文采,描寫細膩,與文體特點相映生輝。
2、本文寓理于事,通過方仲永5歲到20歲才能發(fā)展變化的故事,說明了人的天資和后天成才的關系。前兩段敘事,最后一段議論。敘事部分詳寫方仲永幼年才能出眾的情形,而略寫此后的情況,先仰后場,對比鮮明,表達了作者的婉惜之情;然后就事說理,提出作者的見解,畫龍點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3、摘抄有關“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5條。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3-31
語文《掌聲》教案11-19
語文小學教案01-03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語文《荷花》教案11-26
語文備課教案11-12
語文園地教案12-16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雷雨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