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范文資料網(wǎng)>反思報告>教案大全>《曹劌論戰(zhàn)教案

曹劌論戰(zhàn)教案

時間:2024-02-21 07:07:3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曹劌論戰(zhàn)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曹劌論戰(zhàn)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曹劌論戰(zhàn)教案

曹劌論戰(zhàn)教案1

  【學習目標】

  1.掌握一些古今異義詞;學習本文通過人物對話塑造形象的方法,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理解課文的主旨。

  2.了解本文敘議結合、揭示事物因果聯(lián)系的說理方法,把握本文以論戰(zhàn)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shù)奶攸c。

  3.認識長勺之戰(zhàn)以弱勝強的原因,認識取信于民的道理,了解掌握戰(zhàn)機的重要性,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文學常識】

  1,《曹劌論戰(zhàn)》選自《左傳》,題目是編者加的。傳說此書是春秋左丘明根據(jù)魯史編寫的,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間的史料。

  2,《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是“《春秋》三傳”之一(《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左傳》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蹲髠鳌返奈膶W成就:①敘事具體生動,詳略得當,手法靈活,富有故事性、戲劇性,有緊張動人的情節(jié)。②善于寫戰(zhàn)事,大小戰(zhàn)事有數(shù)百次,特別是幾次大規(guī)模戰(zhàn)事寫得最出色,往往描寫戰(zhàn)爭起因、性質、勝負的內外因素如民心向背、將帥品格等!蹲髠鳌,對后代散文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

  【正音正字】

  劌guì 間jiàn 鄙 bǐ 弗 fú 徧biàn 帛bó 孚fú 乘chéng

  《曹劌論戰(zhàn)》辯論實錄

  主持人:上節(jié)課分析《曹劌論戰(zhàn)》中的人物形象,對于莊公同學們當中出現(xiàn)了兩種尖銳對立的觀點:一種認為他寡謀少斷,曹劌所言“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指的就是他;一種認為他有謀有智,長勺之戰(zhàn)大敗齊軍,作為主帥功不可沒。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為了讓雙方的見解充分接受挑戰(zhàn),老師已經布置大家準備一場小型辯論賽,辯題為:莊公有無“遠謀”。正方觀點是:莊公無“遠謀”。主辯為殷秀平同學,助辯何孔明、何大靜同學。反方觀點是:莊公有“遠謀”。主辯是程國香同學,助辯方習貴、何錢源同學,F(xiàn)在讓你們智慧的花朵在賽場上綻放,讓你們思想的活水在論辯中激蕩吧!

  正方主辯平:我方認為莊公無“遠謀”。若有“遠謀”,戰(zhàn)前就該高瞻遠矚,作好充分的政治準備;若有“遠謀”,戰(zhàn)爭中就能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指揮調度有板有眼;若有“遠謀”,在決勝之后就不會茫然不知勝因。這些“遠謀”,莊公具備嗎?沒有啊。我們看到的只有莊公被動應戰(zhàn)的無奈與慌亂,看到的只是莊公處處受制的狼狽與張惶。若不是平民劌曹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遠謀”拯國于危亡,那么莊公園破家亡、淪為臣虜?shù)拿\必定是不可避免的。怪不得曹劌感嘆“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了!(掌聲)

  反方主辯:正方辯友,首先我想闡述的是,作為國君的“遠謀”與一般謀士的“遠謀”不能相提并論?v觀歷史上有作為的君主,并不是本人如何謀略過人,而是善用有“遠謀”的人才。選準了人,用對了人,就是有“遠謀”。論謀略,劉邦不及蕭何、韓信,劉備不及諸葛孔明,但誰能即此斷言劉邦、劉備就是無謀的呢?就魯莊公而言,他用曹劌,確有膽識過人之處。從身份看,曹劌不在“肉食者”之列,而莊分貴為一國之君,這一賤一貴能夠超越森嚴的禮法等級走到一起,外因是國難當頭,外患驟至,內因從曹劌一面說,是他感于匹夫興亡之責鼓足了勇氣,從莊公一面說,是他放下諸侯的架子,廣開言路,不以身份取人,不拘一格,打破了常規(guī)。他讓曹劌越過三“關”,實現(xiàn)“三級跳”——得以入見、縱談國事乃至直接參與指揮。這樣的大手筆,非具備超乎尋常的膽識、從諫如流的勇氣、知人善任的眼光不可。因此,我方認為:單就慧眼識才、超常規(guī)破格使用曹劌這一點來看,莊公確有“遠謀”。(掌聲四起)

  正方助辯:請問對方辯友,你們把莊公說得如此明智,那么他為何病急亂投醫(yī),把大戰(zhàn)取勝的希望寄托在神靈的保佑和近臣的擁護上?既然他有“遠謀”,又為何渾然不知“何以戰(zhàn)”?這可是迫在眼前的“近謀”啊!(眾笑,掌聲)

  反方助辯:對方同學問得好,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莊公與曹劌的談話看成他政治上昏庸無能的表現(xiàn)。我方恰恰認為這是他治國有方,政治上成熟的顯示。不錯,前兩問兩答,莊公說到了神,說到了近臣,但能據(jù)此認定他政治目光短淺嗎?不能,因為這樣的看法是那時的大部分國君都有的,莊公當然不能免俗?少F的是,莊公做到了“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這是他高于別的國君的地方,這正是他有“遠謀”的具體表現(xiàn)啊!還有一點不能忽略,那就是對話過程中,不是莊公問計,曹劌作答,而是曹劌反客為主,一步緊逼一步,莊公不僅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不耐煩,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入回答,其耐心、沉著及遠謀不是于此盡顯了么?倘若無視莊公精彩的第三次回答,只抓住前兩次未能點出要害的回答,就斷言他“病急亂投醫(yī)”,那豈不是斷章取義,以偏概全?(掌聲)

  正方助辯:我方很佩服對方辯友敢為莊公翻案的勇氣,但很遺憾的是,你們熱情有余,理智不足。請你們看看以下事實吧。長勺之戰(zhàn)的前前后后,莊公的所言所行,絲毫顯不出“遠謀”的樣子,有的只是處處被動:一開始“將戰(zhàn)”,疲于應付,被動挨打;戰(zhàn)斗伊始又急躁冒進,不知深淺就要“將鼓”;敵軍一敗,即“將馳”。請大家看看吧,這哪里像一位有“遠謀”的三軍統(tǒng)帥,倒像一只被掐去了頭到處亂撞的蒼蠅嘛!(眾笑,掌聲)

  反方助辯:對方同學,你們只看到莊公“將戰(zhàn)”“將鼓”“將馳”的無奈與被動,為什么看不到莊公對曹劌言聽計從、從善如流的果斷與氣魄?從指揮過程看,莊公是主帥,他能虛心聽取曹劌的正確意見,莊公“將鼓”時,劌曰“未可”,莊公雖不明就里,卻能惟曹劌謀略是從,用人不疑,膽識可謂高矣,謀略可謂遠矣!齊軍大敗,莊公“將馳”,曹劌又曰“未可”,莊公先從后問,當機立斷,正確發(fā)號施令,終于大勝。反推一下,若莊公故作深沉以顯“遠謀”,非要刨根究底,或顧及自己權威固執(zhí)己見,都會坐失那稍縱即逝的戰(zhàn)機,魯軍焉能以弱勝強?總之,戰(zhàn)爭中莊公的果斷、從善壓倒了被動、無奈,這是莊公有“遠謀”的又一有力證據(jù)。

  正方主辯總結:我方認為,曹劌所言“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并非虛言,文中莊公所言所行恰恰印證了曹劌的話。莊公身為一國之主,三軍之帥,戰(zhàn)前不知作政治準備,頭腦中存著天真可笑的幻想,戰(zhàn)時不會調兵遣將,全靠曹劌的過人謀略,魯國才險渡難關。正是這樣一個缺謀少智的人物作反襯,曹劌的形象才顯得光彩照人。與曹劌相比,莊公真的無“遠謀”。最后要問對方辯友:你們認為莊公有“遠謀”,那么曹劌的話錯了么?(掌聲)

  反方主辯總結:我方認為,莊公確實是作為曹劌的陪襯出現(xiàn)在文中的,但是正襯,而不是對方辯友所說的反襯。魯莊公是正面的人物形象,是有作為的政治家,他有“遠謀”。對方辯友問,曹劌的話有沒有錯?我方認為,當然沒錯,錯的是你們,你們理解錯了。曹劌所說的“肉食者鄙”到底是指誰呢?結合全文,我方認為是指莊公周圍的大臣,莊公“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大臣們受恩惠很多,“養(yǎng)兵千曰,用兵一時”,在國難臨近時,理應為國解難,替莊公分憂?墒撬麄兪凰夭,不能為莊公設一計一謀,與不食君祿卻為國建立奇勛的平民曹劌相比,他們這些“肉食者”才是反襯。(熱烈的掌聲)

  主持人:感謝雙方同學的踴躍參與。雙方都有理有據(jù),頭頭是道,滔滔不絕,振振有詞,在論辯中交流了思想,提高了能力。鼓不打不響,理不辯不明。今天的辯論正方銳氣有余,底氣似乎不足,論證未能充分展開;反方觀點新穎,論據(jù)充分,但在概念上把不屬于“遠謀”的'內容貼上了“遠謀”的標簽。至于莊公其人,論謀略不如曹劌,但不能說他無“遠謀”,長勺之戰(zhàn),他還是有功勞的。老師比較傾向反方觀點,同學們呢?

  《曹劌論戰(zhàn)》的軍事史背景

  《曹劌論戰(zhàn)》是中學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篇目。然而從當初自己學這篇課文,到如今身為老師教這篇文章。心中始終都暗藏著一個疑問:曹劌是一個平民,為什么能夠被授予指揮三軍的責任呢?今天聽了臺大歷史系方震華主講的《戰(zhàn)爭之外的軍事史》,才找到了原因。

  原來,在《左傳》所記錄的春秋時代,軍事活動還不是專門化的。春秋時代,軍事指揮還沒有被視為一種專業(yè)技能,也沒有專門的軍事指揮人才。甚至春秋時代各諸侯國都沒有常規(guī)軍,每逢戰(zhàn)爭打響就臨時招募軍隊,臨時任命有德才的賢人作為軍隊指揮官。而當戰(zhàn)爭結束軍隊就地解散,指揮官便又專為文職。因此,春秋時代文武不分家,沒有專業(yè)的軍事指揮官,這是曹劌這樣無軍事背景的人也能夠論戰(zhàn)的原因所在。

  春秋時代戰(zhàn)爭另一個特點是,有資格參與戰(zhàn)爭的只有貴族和國人,即有身份地位的人。至于平民、野人、奴隸是沒有資格參與戰(zhàn)爭這一具有榮譽性質的活動中去的。所以,曹劌的鄉(xiāng)人說:“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這其實是當時平民、野人無資格參與軍事活動的真實寫照。天下是天子的,諸侯國是諸侯的,當時各諸侯國的平民并不認為參與諸侯之間的戰(zhàn)爭是自己的責任或義務。甚至如果想要參戰(zhàn),從身份地位上來說也是沒有資格的。因此,如果有老師將鄉(xiāng)人“又何間焉”簡單解讀為鄉(xiāng)人不愛國,恐怕并不符合春秋時代平民對于戰(zhàn)爭的思想認識的實際情況。

  綜上,春秋時代的軍事史背景一方面使得曹劌這樣的平民原則上沒有資格參與到由貴族壟斷的戰(zhàn)爭活動中,然而另一方面,軍事活動的“業(yè)余性”,也使得沒有專業(yè)軍事背景的曹劌能夠有機會“論戰(zhàn)”進而甚至指揮軍隊。

曹劌論戰(zhàn)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欧e累掌握重要文言文詞句和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屏私庥嘘P《左傳》的文學常識,了解魯國以弱勝強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在學生練讀中,在學生合作探究中學習本文運用人物對話推動事件發(fā)展,通過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本文語言的精練特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品讀法、演讀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三國時眾多的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比如:“赤壁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戰(zhàn)爭中取勝呢?也許是人心所向吧?正義永遠會戰(zhàn)勝邪惡的。但是有這么一場戰(zhàn)役比這幾場還要早,曾受到毛澤東同志的稱贊的戰(zhàn)爭,也許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那就是長勺之戰(zhàn)。魯國一個弱小的國家,為什么可以戰(zhàn)勝如此強大的齊國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個究竟吧!請看課文《曹劌論戰(zhàn)》。

  2、解題:

  《左傳》:我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說《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記載著春秋時代各國的內政、外交、軍事等方面的.活動。原書名為《左氏春秋》,漢以后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這部書既是一部比較完整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相當精彩的散文著作。

  3、背景:

  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公元前685年齊國發(fā)生內亂,國君被殺,住在魯國的公子糾和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搶著先趕回齊國,想做國君。魯莊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了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迎擊。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齊桓公脅迫魯莊公殺了公子糾。從此兩國結下深仇大恨。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再次興兵攻魯,戰(zhàn)于長勺。

  二、讀

  1、個體自讀。

  結合注釋,讀得準,讀得暢,教師根據(jù)朗讀實況正音。如“間、帛、孚、勺、轍、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虛詞停頓要鮮明;要再現(xiàn)故事的氛圍。

  2、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

  3、小組競讀。

  要讀得齊,讀得響,讀得有滋味。

  (可以四人一組,一人一段,一人評。)

  教師根據(jù)朗讀實況糾正語調。如:

 、湃馐痴咧\之,又何間焉?──應讀出“反對”的語氣。

 、菩』菸磸蹋窀囊。──應讀出“否定”的語氣。

  ⑶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應讀出“肯定”的語氣。

 、确驊(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應讀出“議論”的語氣。

  ⑸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應讀出“解說”的語氣。

  4、學生齊讀課文。

  三、譯

  1、學生個體自譯。

  (對照注釋,疏通文意,質疑問難,解難。)

  對與以下的重點難點字詞句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與老師之間互動解決。

 、偶哟衷~的古今義:

  肉食者鄙又何間焉犧牲玉帛大小之獄

  ⑵判斷句式:忠之屬也

 、鞘÷跃涫剑嚎梢砸粦(zhàn)

 、鹊寡b句式:“何以戰(zhàn)?”戰(zhàn)于長勺(倒裝)

 、芍攸c句子:

 、偃馐痴咧\,未能遠謀。

 、诜驊(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坌〈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

 、苄⌒盼存,神弗福也。

  2、同桌互譯。同桌互評互補,互助互進,培養(yǎng)伙伴關系,形成共學優(yōu)勢。老師做點撥調控。

  3、學生對照注釋對照自己的理解找差距。

  第二課時

  一、查

  利用大屏幕中的題目來檢查學生對課文重點詞句是否真正理解。

  1、古今異義;

  2、詞類活用;

  3、一詞多義;

  4、通假字;

  5、重點虛詞;

  6、重點文言句式

  二、演

  1、小組合作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尋找故事中可以想象的地方,增補情節(jié),用白話文再現(xiàn)文中情景。大屏幕中出示提示:

  三個場景人物人物活動

  鄉(xiāng)下曹劌鄉(xiāng)人一次對話

  宮廷曹劌魯莊公戰(zhàn)前對話

  長勺曹劌魯莊公戰(zhàn)時指揮;戰(zhàn)后對話

  2、選擇小組中三個同學上臺來創(chuàng)造性地展現(xiàn)當時情景。

  三、評

  自由評說臺上表演的同學,是否演出了人物的特點和當時的氣氛。

  四、探

  學生根據(jù)對文本與課本劇的理解與感受來探究以下三個問題。

  1、曹劌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文中哪個地方可以看出?魯莊公是個什么的人,文中哪個地方可以看出?

  2、本文中寫人與寫事上采用什么手法?

  3、長勺之戰(zhàn)勝利了給我們什么啟示?

  五、課堂小結談收獲

曹劌論戰(zhàn)教案3

  一、教學目標

 。ㄒ唬┱J讀生字,能準確朗讀并背誦課文。

  (二)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會翻譯課文。

 。ㄈ┠軌虬盐瘴恼碌闹饕^點,體會其中蘊涵的道理。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導引

  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1.讀準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生字并標記讀音。

  2.讀順文,能夠準確劃分句子內部的停頓,流暢、清晰地朗讀課文。

  3.讀懂意,了解一些詞語的句中義,并能夠了解文章大意。

  導入新課:

  司馬遷在《刺客列傳》中記敘過曹劌的故事。曹劌即曹沫。

  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zhàn),三敗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

  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而盟。桓公與莊公既盟于壇上,曹沫執(zhí)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被腹嗽S盡歸魯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腹,欲倍其約。管仲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與之。”于是桓公乃割魯侵地,曹沫三戰(zhàn)所亡地盡復于魯。

 。ǔ鍪疚难,教師講述故事大意)

  曹劌,不但勇力過人,而且智慧亦有過人之處。

  (二)誦讀活動

  1.教師范讀課文。

  活動策略:

  朗讀時語速稍慢些,突出句子內的停頓,最大限度地便于學生理解課文。

  2.同桌或前后桌的兩位學生為一組,互相聽、讀,誦讀全文。

  誦讀要求與策略:

  能準確、清晰地讀文,能指出其他學生朗讀中的失誤與不足。

  (三)讀文正音

  1.學生端坐,師生齊聲朗讀。

  2.請學生認讀下列詞語。

  曹劌 又何間焉 小信未孚 下視其轍 望其旗靡

  (四)讀文欣賞

  1.請學生自讀第1段,結合注釋,翻譯句子,了解大意。

  學生活動要求:

  同桌或前后桌的兩位學生為一組,互相聽、譯。要能準確、清晰地讀文;能指出對方朗讀、翻譯中的失誤與不足。

  2.明確段中重要詞語的解釋。

  齊師伐我:伐,征伐、攻打。史稱“春秋無義戰(zhàn)”,這是對統(tǒng)治者而言的,追究這場戰(zhàn)爭的起因,魯莊公也是不光彩的;但當齊國大軍壓境,就魯國人民而言,奮起抵抗,反侵略的愛國意義就非常清楚了。

  曹劌請見:請,請求,動詞。見,拜見,動詞。

  肉食者:周代禮制規(guī)定,天子食用牛;諸侯平時食用羊,朔日(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時食用豬、犬,朔日才能食用羊。這是當時生產力低下的必然結果。

  孟子說“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可見當時,一般庶人很難吃到肉。

  所以,肉食者就指有官職的人,當政的人。

  肉食者鄙:鄙,鄙陋,相當于孤陋寡聞,這里指目光短淺。

  何以戰(zhàn):即“以何戰(zhàn)”,憑借什么作戰(zhàn)?以,介詞,憑,用,靠。

  犧牲玉帛:這是四種祭神的供品,都是名詞。牲,指牛、羊、豬。犧,指純色的牛、羊、豬。帛,指絲織品。

  神弗福也:福,賜福,保佑,動詞。

  忠之屬也:這是忠于職守的一類事情。忠,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可以一戰(zhàn):就是“可/以之一戰(zhàn)”,可以憑借這個條件與敵人打一仗。

  3.了解第1段對話的層次并背誦。

  學生活動策略:

  可以利用對話的形式,兩個學生為一組,逐層練習背誦。

  先試背,

  教案《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曹劌論戰(zhàn)》教案》,

  再齊背,還請學生有感情地背。

  4.小結第1段。

  (五)課堂小結

  運用對話的方法,圍繞著“遠謀”這條貫穿全文的線索組材。曹劌的“遠謀”表現(xiàn)在,他使魯莊公明白,戰(zhàn)爭的決勝條件是民心的向背。

  (六)課后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背默第1段,熟記詞語的含義及特殊用法。

  第二課時

  (一)活動導引

  1.請學生提問并回答重點語句的含義。

  2.背誦第1段。

  (二)誦讀活動

  齊讀第2、3段。

  (三)交流活動

  1.請學生自讀第2、3段,結合注釋,翻譯句子。

  2.請學生明確字、詞語的`含義。

  公與之乘:乘,乘一輛戰(zhàn)車。

  春秋時期,戰(zhàn)車是方形的,大約寬3米,駕上馬以后,全長也有3米左右,就是說一輛戰(zhàn)車大約占9平方米的路面。

  車上有三個乘員。指揮戰(zhàn)車的指揮人員(主帥或將),一個是右,也叫戎右,即車右,是保護指揮人員的;一個是御,也叫御戎,即御馬駕車的人。

  每輛戰(zhàn)車后一般跟有15名徒步的士兵。在主帥和各級將領的戰(zhàn)車上,插旗安鼓。主帥車上插旗兩面,一般將領車上只插一面,用以標志主將和各級將領所在的位置。鼓是銅制的,主帥擊鼓,發(fā)出攻擊的命令,各級將領聞聲擊響各自車上的鼓。在戰(zhàn)鼓齊鳴的號令下,所有戰(zhàn)車一起沖上前去,所有的徒步士兵也一起沖上去。

  公將鼓之:鼓,擊鼓,動詞。

  齊人三鼓:三鼓,擊了三次鼓,文言中數(shù)詞與名詞直接連用,翻譯時要將量詞補充出來。

  3.探討、交流第2、3段的內容要點。

  教師輔助策略:

  同桌為一組,交流意見并將文中內容進行概括。

  4.齊讀第2、3段。

  5.背誦第2、3段。(出示背誦提示)

  學生活動策略:

  按照戰(zhàn)斗的進程先試背,再齊背,然后請學生有感情地背。

  (四)提高升華

  曹劌是個有遠謀的人,在長勺之戰(zhàn)中表現(xiàn)了他的戰(zhàn)略思想和指揮才能;他認為戰(zhàn)爭勝利要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擁護,戰(zhàn)斗中要抓準戰(zhàn)機,在“彼竭我盈”時反攻,在“轍亂”“旗靡”時追擊。這就是曹劌的戰(zhàn)術,是著名的以少勝多的“長勺之戰(zhàn)”的取勝之道。

  但是,為什么作者要在戰(zhàn)前寫“其鄉(xiāng)人”對他的勸阻?

  學生活動要求:

  沉思默想,調動積累,學生間相互提示、補充、豐富。

  (五)小結全文

  學生活動要求:

  能夠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理清每一段的層次。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體會其中蘊涵的道理。

  教師輔助策略: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引導、及時評價。

  (六)課后作業(yè)

  背默3、4兩段。

  板書設計

  曹劌論戰(zhàn)

  伐……戰(zhàn)前,民心向背

  戰(zhàn)……戰(zhàn)中,抓準戰(zhàn)機

  克……戰(zhàn)后,有勇有謀

曹劌論戰(zhàn)教案4

  (一)朗讀課文,導入新課

  (二)思考討論,合作探究分析課文內容

  學習第一段

  1.“齊師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齊國軍隊為什么要“伐”魯國呢?

  補充介紹歷史背景: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公元前685年,齊國發(fā)生內亂,國君被殺,住在魯國的公子糾和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搶著趕先回國,想做國君。魯莊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迎擊。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齊桓公脅迫魯莊公殺了公子糾。從此兩國結下深仇大恨。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再次興兵攻魯,戰(zhàn)于長勺。從歷史背景得知齊師興兵完全屬于侵略行為,所以“伐”應譯為“侵犯”。

  2.曹劌的身分怎樣?

  明確:從“其鄉(xiāng)人曰”句中我們能推知曹劌的身分為普通老百姓,沒有官位,屬愛國君子吧,“位卑未敢忘憂國”。

  3.“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確:“肉食者”,吃肉的人!叭馐场痹诋敃r與公膳制有關。公膳是對某種品位的官員在辦公時間免費供給的一種膳食。按規(guī)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員,一般稱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權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中的“遠謀”二字是此文的關鍵,貫穿全文。從曹劌的這句話里可見他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明確:從曹劌的對答中反映曹劌關心國家大事和深謀遠慮的品質。

  5.“何以戰(zhàn)”這三個字喚起下文分析戰(zhàn)爭的條件,突出了曹劌重視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魯莊公認為要做哪幾方面的準備呢?

  明確: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凇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

  ③“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6.對于這三方面的準備,曹劌是如何回答的?為什么第三個準備“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zhàn)”的主要條件?

  明確:因為民心向背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這就突出表現(xiàn)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

  本段末句“戰(zhàn)則請從”,不僅寫出了曹劌重視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而且注意實際作戰(zhàn)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文章也以此作為過渡,轉入下文寫他臨陣參戰(zhàn)指揮。

  小結:第1段,寫的是曹劌請見,論戰(zhàn)前準備,顯示了曹劌熱愛自己國家、深謀遠慮的品質以及魯莊公“勇于納諫”的胸懷。

  學習第2段

  1.作戰(zhàn)地點選在哪里?

  明確:長勺(“戰(zhàn)于長勺”是個狀語后置句),在魯國境內,地理條件對魯國有利。

  2.曹劌是怎樣幫助莊公選擇時機的呢?

  明確:戰(zhàn)斗剛開始,不待齊軍疲倦,莊公就急于出戰(zhàn)(“公將鼓之”;“鼓”,名詞作動詞,“擊鼓”);當魯軍剛獲勝,莊公又急于去追擊(“公將馳之”),曹劌又阻止了莊公的過急行動。他懂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的時機,要根據(jù)雙方的士氣和實力的變化作出正確判斷。曹劌的`兩個“可矣”,使得戰(zhàn)爭出現(xiàn)“齊師敗績”和“遂逐齊師”的大好形勢。

  小結:第2段敘述的是曹劌指揮作戰(zhàn)的情況,作戰(zhàn)的過程寫得非常簡略,突出寫了曹劌“謀”的作用,為下文“論戰(zhàn)”打下伏筆。曹劌臨陣從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時機,所以才擊敗敵人,獲得戰(zhàn)爭勝利。

  學習第3段

  1.魯國獲勝后(“既克”),“公問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確:緣故,“攻擊”的緣故和“追擊”的緣故。

  2.曹劌是如何回答的?

  明確:有兩層意思:

  一層說明為什么要選擇“齊人三鼓”(“彼竭”)的時機進行攻擊!胺驊(zhàn),勇氣也”(這是個判斷句,“也”表示判斷),“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敵方的勇氣已經消失而我方的勇氣正盛,所以我們打敗了敵人)!氨私呶矣彼膫字高度概括了進攻時的最佳戰(zhàn)機。

  一層解釋他“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看到敵人“轍亂”“旗靡”才追擊的原因是“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夫”,發(fā)語詞,議論或說明時,用在句子開頭,沒有實在意義)?梢姴軇タ紤]問題周到,行動謹慎,觀察仔細,善于抓住時機,故而奪取了戰(zhàn)爭勝利。

  小結:第3段寫曹劌論述戰(zhàn)勝齊國的原因。

  (三)品讀課文,探究本文的藝術特色

  提問:請同學們談談對人物塑造、課文情節(jié)安排兩方面的認識。并用“從……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說話。

  學生自由發(fā)言。成果展示:

  1.關于人物塑造

  (1)曹劌:課文集中體現(xiàn)了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曹劌請見,表現(xiàn)他的愛國熱情;曹劌問戰(zhàn),表現(xiàn)他的政治遠見;曹劌參戰(zhàn),表現(xiàn)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曹劌論戰(zhàn),表現(xiàn)他過人的謀略。

  (2)魯莊公:課文集中體現(xiàn)了魯莊公作為國君見識的“鄙”。魯莊公把戰(zhàn)爭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于求戰(zhàn),急于攻擊,說明他軍事上的無知。

  但魯莊公不是一個昏君。魯莊公備戰(zhàn)見劌,三問三答,實事求是,虛心聽意見;莊公作戰(zhàn)用劌,親自參與打仗,表現(xiàn)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莊公戰(zhàn)后問劌,不因勝而自喜,表現(xiàn)他為求真知而不恥下問。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魯莊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

  (3)關于比照映襯

  作者巧妙地運用比照映襯的手法,使曹劌的形象鮮明生動。以曹劌與“鄉(xiāng)人”的對比突出曹劌抗敵御侮的責任感和護衛(wèi)宗國的政治熱忱。從曹劌與莊公的對比中,以莊公的駑鈍、浮躁反襯曹劌的機敏、持重,一個出身下層而深謀遠慮的謀士形象躍然紙上。

  2.詳略得當,中心突出。

  本文重點在刻畫曹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記敘戰(zhàn)爭的經過。因此,只詳寫曹劌分析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和指揮魯軍作戰(zhàn)的經過,以及戰(zhàn)后談論魯國取勝的原因。對雙方軍事部署、戰(zhàn)爭經過等則略寫或不寫。這樣當詳則詳,當略則略,詳略結合有致,使文章顯得中心突出,而又情節(jié)緊湊。既緊扣標題“論戰(zhàn)”,又突出了曹劌的“遠謀”

  3.結構嚴謹,層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寫戰(zhàn)前,第二段寫戰(zhàn)時,第三段寫戰(zhàn)后,文章層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間聯(lián)系緊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第一段用“戰(zhàn)則請從”過度到第二段的從戰(zhàn);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啟下,題得承接自然,一氣流轉,使文章渾然一體。

  4.運用對話,文字簡潔。

  通篇以對話為主,展開情節(jié)。通過對話,展示了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過程,把戰(zhàn)前準備、作戰(zhàn)情況,以及勝負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對話過程中,又表現(xiàn)了曹劌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刻畫出曹劌及魯莊公的性格。而全文卻只有二百多字,可謂辭約意豐,言簡義明,文筆非常精練。

  (四)課堂小結

  本文以齊魯長勺之戰(zhàn)為背景,論述了必須取信于民并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掌握戰(zhàn)機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生動刻畫了曹劌作為卓越軍事家富有遠謀的特點,語言簡練,情節(jié)詳略得當,充分代表了《左傳》的藝術成就,是《左傳》中的名篇。

  (五)拓展延伸

  學生活動,閱讀課文,理解詞義,找出文中相應的成語。如:

  齊人三鼓——一鼓作氣望其旗靡——所向披靡小信未孚——不孚眾望

  四、指導背誦課文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完成《生態(tài)課堂》上的相關練習

  附:板書設計

曹劌論戰(zhàn)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2、了解《左傳》及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背景,把握曹劌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能力目標

  1、把握本文以“論戰(zhàn)”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shù)奶攸c。

  2、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理解課文的主旨。 情感目標

  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1、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剪裁得當?shù)臄⑹绿攸c。

  教學難點

  理解曹劌關于戰(zhàn)爭問題的論述。

  教學方法

  誦讀法 、品讀法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國歷發(fā)生過無數(shù)次戰(zhàn)爭,其中有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zhàn)例。像三國時曹操擊敗袁紹的官渡之戰(zhàn),孫劉聯(lián)軍大敗曹操的赤壁之戰(zhàn),東晉謝安、謝石、謝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堅統(tǒng)率的百萬大軍感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戰(zhàn),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發(fā)生在春秋時期齊國和魯國之間的長勺之戰(zhàn)尤其受到了毛澤東同志的稱贊。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一文中指出,長勺之戰(zhàn)是“中國戰(zhàn)史中弱軍戰(zhàn)勝強軍的有名的戰(zhàn)例。”今天我們學習《曹劌論戰(zhàn)》這篇課文就是談論長勺之戰(zhàn)的。通過學習,我們可以理解在長勺之戰(zhàn)中,弱小的魯國為什么能戰(zhàn)勝強大的齊國,曹劌的戰(zhàn)略思想是什么,它對我們有哪些啟發(fā)。

  二 、解題

 、佟蹲髠鳌肥怯涊d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情況的編年體史書。相傳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jù)孔子寫的魯國歷史《春秋》所編。由于《春秋》記事過簡,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難以讀懂,而《左傳》敘事較為詳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歷史面貌,又為《春秋》作了較為詳備的注釋,所以后人又稱《左傳》為《左氏春秋》。《左傳》保存了重要的歷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學價值。同時,它

  又善于剪裁,敘事清晰,描寫人物生動,又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對后代散文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

 、 關于歷史散文體例

  歷史散文也稱史傳文,它有國別、編年、紀傳三體。

  國別體:通過各國史事個別獨立地排列載述,以完成對某一歷史進程的敘述。國別體史書有《國語》和《戰(zhàn)國策》!秶Z》是以記言為主,兼及記事;《戰(zhàn)國策》是以記事為主。

  編年體:即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來敘寫史實。它的優(yōu)點是線索清楚、背景明確、系統(tǒng)性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廣泛地描寫人物。《春秋》《左傳》和《資治通鑒》都是編年體。

  紀傳體:即以人物為中心敘寫歷史,為司馬遷所獨創(chuàng)。古代官方編輯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紀傳體。這種體例對后世影響很大。

  ③課文談論的是古代戰(zhàn)爭故事。這次戰(zhàn)爭發(fā)生的時間是春秋初期,交戰(zhàn)雙方是強大的齊國和弱小的魯國。交戰(zhàn)地點是魯國的長勺,所以史稱長勺之戰(zhàn)。發(fā)生戰(zhàn)爭的原因是齊襄公時,政令無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分別逃到莒國和魯國避難。后來齊襄公被公孫無知所殺,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得王位,稱為齊桓公。后來魯國也送公子糾回齊國爭奪王位,結果被齊桓公打敗,齊桓公逼魯莊公殺掉公子糾。魯莊公十年(前684年)齊桓公又借口魯國曾經幫助公子糾與他爭奪齊國君位,再次舉兵攻魯,兩軍戰(zhàn)于魯國長勺,結果弱小的魯國戰(zhàn)勝了入侵的強大的齊國。

  三、整體感知

  1、給下面的字注音:

  劌(guì) 又何間焉(jiàn) 鄙(bǐ) 弗敢專也(fú) 小惠未編(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與之乘(chéng)轍(zhé)

  夫戰(zhàn)(fú) 軾(shì) 旗靡(mǐ)

  2、重點詞句

 。1)加點詞的古今義:

  ①肉食者鄙

 、谟趾伍g焉

  ③犧牲玉帛

 、艽笮≈z

  (2)判斷句式:有肯定判斷和否定判斷,譯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屬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語,有的省略賓語,有的省略介詞等等,翻譯時要補出來。

  例如:可以一戰(zhàn)

 。4)倒裝句式: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常式是主—謂—賓順序,但有的文言句有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等情況,翻譯時要按現(xiàn)代漢語的順序。

  例如:“何以戰(zhàn)?” 戰(zhàn)于長勺(倒裝)

  3、重點句子:

 、偃馐痴咧\,未能遠謀。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坌〈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

 、芊驊(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四、引導學生對照注釋疏通,提出問題。理清課文大意,復述課文內容。

  (1)這篇文章有幾條線索?

  (2)本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明確:(1)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事件發(fā)展的線索(迎戰(zhàn)——備戰(zhàn)——勝戰(zhàn)——評戰(zhàn));一條是人物活動的線索(請見——請問——參戰(zhàn)——釋疑)。

 。2)本文雖短,但能緊扣題旨“論戰(zhàn)”,運用對話的形式,有條不紊,逐層展開,闡明曹劌是怎樣論戰(zhàn)的。全文共三段,每段為一部分。

  第一段,寫魯國戰(zhàn)前的準備?煞謨蓪樱

  第一層(從開始到“乃入見”)寫曹劌跟鄉(xiāng)人的對話,說明曹劌“請見”的原因。

  第二層(從“問:‘何以戰(zhàn)?’”到段末)寫曹劌跟魯莊公的對話,說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

  第二段,敘長勺之戰(zhàn)的全過程。全段32字,以寫魯方之戰(zhàn)術決策為主。

  第三段,寫曹劌論述魯國在長勺之戰(zhàn)中取勝的原因?煞謨蓪樱

  第一層(從開始到“故克之”)以“夫戰(zhàn),勇氣也”為根據(jù),提出要選擇“彼竭我盈”的時機發(fā)動反攻的觀點,回答了為什么等待“齊人三鼓”而后“鼓”的問題。

  第二層(從“夫大國”到段末)以“大國難測,懼有伏焉”為根據(jù),提出作戰(zhàn)中必須時刻注意判斷敵方意圖的觀點,說明了他“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之后才認為可以追擊的原因。

  五、分角色朗讀

  六、布置作業(yè)

曹劌論戰(zhàn)教案6

  【教材分析】

  《曹劌論戰(zhàn)》選自冀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屬于散文作品。該文記的是齊魯長勺之戰(zhàn),齊強魯弱,結果魯國大獲全勝,成為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曹劌對戰(zhàn)前、戰(zhàn)中、戰(zhàn)后都作了很好的論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戰(zhàn)爭取勝的先決條件。

  【設計理念】

  1、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

  2、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3、體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欣賞作品內容,學生有自己的情感體驗,獲得自己對人生有益的啟示。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誦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積累文言詞匯,掌握常用字的古今義。

  3、掌握閱讀文言文的一般規(guī)律。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學生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從中獲得自己對人生有益的啟示。

  【教學方法】

  1、認讀法(解說:目的是培養(yǎng)語感,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2、品讀法(解說:學生能讀中有品,品中有悟)

  3、探究法(解說: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習慣)

  4、歸納法(解說:學習需要方法,方法源于歸納,歸納益于拓展)

  【教學手段】

  課件、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學生列舉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引入課題,參照課文注解①簡介《左傳》。

  《左傳》傳說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根據(jù)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間的許多史料。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文化常識。]

  二、誦讀課文

  (一)認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出語氣和停頓。

  1、辨讀字詞,檢查學生預習效果。(出示課件)

  曹劌( ) 小信未孚( ) 小惠未徧( )

  下視其轍( ) 登軾而望之( ) 望其旗靡( )

  2、朗讀課文

  (1)教師背誦

  (2)學生齊讀

  注意下列句子的語氣和停頓。(出示課件)

  又何間焉(反問語氣) 民弗從也(否定語氣)

  忠之屬也(肯定語氣) 夫戰(zhàn),勇氣也(發(fā)議論)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或“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3、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糾正學生的誤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下水”背誦讓學生受到感染和影響,體現(xiàn)教師的指導和示范作用。]

  (二)品讀課文 要求:理解文意,體會文情

  1、自讀質疑,合作探究

  (1)學生自讀,要求:

  a、自由散讀,對照課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b、對疑難詞句進行圈點并質疑。

  (2)教師活動:點撥、引導,適時評點。

  提示學生積累文言詞匯,按字詞句分類,掌握文言文學習規(guī)律。(出示課件)

  a、詞的古今義

  間、鄙、犧牲、獄、加、情、可以、忠

  b、與戰(zhàn)爭(戰(zhàn)車)有關的詞

  如:“鼓”、 “敗績”、 “馳”、 “轍”、 “軾”

  c、特殊句式的理解

  如:夫戰(zhàn),勇氣也。(判斷句)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教材和教師點撥提供的信息,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增加信息量,著眼于指導學生學習文言字詞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3)在學生質疑、教師點撥的基礎上,指名學生當小老師,翻譯課文。

  2、理解文章的結構特點

  (1)教師引導學生抓住第一段的“何以戰(zhàn)”,第二段的“鼓”“逐”,第三段的“公問其故”,理解段意,理清文章的結構。

  (出示課件)

  a、戰(zhàn)前請見

  衣食分人……小惠未徧……民弗從

  祭祀弗加……小信未孚……神弗福

  斷獄以情……忠之屬也……取信于民

  b、從戰(zhàn)指揮

  鼓……未可……齊人三鼓……可……齊師敗績

  馳……未可……下視…而望……可……遂逐齊師

  一鼓作氣……彼竭我盈……故克

  c、論戰(zhàn)勝故

  大國難測……轍亂旗靡……故逐

  (2)學生討論

  (出示課件)

  a、曹劌問“何以戰(zhàn)”,魯莊公一共回答了三次,曹劌對他的.回答滿意嗎?魯莊公把戰(zhàn)爭的勝利寄托在哪里?

  b、文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曹劌的“遠謀”?

  c、文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魯莊公的“鄙”?

  (3)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出示課件)

  衣食分人(大臣的支持)

  魯莊公論何以戰(zhàn) 祭神弗加(神靈的保佑)

  斷獄以情(百姓的擁護)

  戰(zhàn)前:衣食分人、祭神弗加……政治上無能

  魯莊公的“鄙” 戰(zhàn)中:“將鼓”、“將馳”……急躁冒進

  戰(zhàn)后:既克,問其故……軍事上無知

  戰(zhàn)前:取信于民

  曹劌的“遠謀” 戰(zhàn)中:胸有成竹、從容不迫

  戰(zhàn)后:后發(fā)制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3、學生探究,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1)聯(lián)系全文,請學生說說魯莊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歸納小結:魯莊公是一個政治上無能、急躁冒進、軍事上無知的國君。

  教師追問:難道魯莊公身上沒有優(yōu)點嗎?

  學生合作探究:作為國君,國難當頭,能保持清醒頭腦,禮賢下士,任人唯賢,并且不恥下問,虛心聽取曹劌的指揮,甘愿扮好配角。

  (2)聯(lián)系全文,請學生說說從本文人物的言行中,我們獲得了哪些對人生有益的啟示?

  a、從曹劌“請見”、“入見”、“請從”角度分析。

  (位卑不可以忘憂國,藝高還需膽大,有謀還需有勇,要有積極的參與意識,并善于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華。)

  b、從鄉(xiāng)人勸阻曹劌“請見”,魯莊公準備“衣食分人” 角度分析。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也枉然。)

  c、從魯莊公 “將鼓”而未鼓,“將馳”而未馳,曹劌兩次“未可”和“可以”角度分析。

  (忍耐是金,大丈夫相時而動。成功者善于捕捉機遇,凡事不能留下蛛絲馬跡。)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三)創(chuàng)造性閱讀 要求:積累運用,創(chuàng)造延伸

  1、學生齊讀課文第二段,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場面。

  2、教師歸納小結,文言文三步誦讀法。

  (出示課件)

  認讀……辨讀文詞,讀出語感

  品讀……理解文意,體會文情

  創(chuàng)讀……積累運用,創(chuàng)造延伸

  3、拓展延伸

  運用三步誦讀法(認讀——品讀——創(chuàng)讀),自讀短文《曹沫劫齊桓公》。短文略。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鞏固所學的文言文讀書方法。]

  三、布置作業(yè)

  題目:〈〈我看魯莊公〉〉,寫一篇300字的小論文。

  [設計意圖: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學生能鑒賞作品,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曹劌論戰(zhàn)教案7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能正確翻譯句子。

  2、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中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學習重點: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能正確翻譯句子。

  學習難點: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中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講解。

  知識鏈接:

  齊國在今山東省東北部,面臨大海,是周王朝開國功臣姜尚(齊太公)的封國。都城設在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疆域最初只在今山東北部,東與紀、萊,西南與魯,北與燕、衛(wèi)為臨。周公旦攝政時,三監(jiān)作亂,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由此有了征伐權,成為周王朝東方大國。

  周代魯國都城遺址在山東省曲阜市區(qū)。周成王封周公旦長子伯禽于魯,建都于此。到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魯亡于楚,歷時900余年,是周王朝各諸侯國中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之一。西漢景帝三年 (公元前154)封子劉余為魯王,都此,直至漢末。

  一、預學思考:

  1、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意。

  曹劌( ) 又何間焉( ) 鄙( ) 徧( )

  玉帛( ) 登軾( ) 轍( ) 盈( )

  靡( )

  2.翻譯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跔奚癫ジ壹右,必以信。

 、坌〈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

  ④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菀还淖鳉猓偃,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尬嵋暺滢H亂,望其旗靡,幫逐之。

  3、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理清脈絡,分層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脈絡的基礎上試著背誦課文。

  二、導學流程:

  1.情景導入。

  同學們,我們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近代史上典型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爭。大家知道貧窮落后的中國為什么能戰(zhàn)勝科技先進、經濟發(fā)達的日本嗎?我們是正義的,反侵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的軍民團結一心,共同抗日。在春秋戰(zhàn)國時,也有一場以弱勝強的典型戰(zhàn)例,那就是齊魯長勺之戰(zhàn),那么長勺之戰(zhàn)魯國取勝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曹劌論戰(zhàn)》,從中探究它的原因。

  2.聽錄音,整體感知。

  首先請同學們聽錄音,注意句子的節(jié)奏。

  3、同學們再讀,注意圈出不懂翻譯的字詞和句子,然后和同學交流,教師點撥。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脈絡的基礎上,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俨軇デ笠婔斍f公的原因是什么?

 、隰斍f公認為戰(zhàn)前的準備是什么?曹劌又是如何評價他的準備的?

  ③在戰(zhàn)爭中,曹劌是怎樣幫助魯莊公選擇反攻時機的?

 、荇攪@勝后,“公問其故”,曹劌的解釋分幾層意思?

  5、細讀全文,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文作者是怎樣安排詳略的?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诓軇ヅc鄉(xiāng)人的對話,表現(xiàn)了曹劌什么樣的品質?

 、邸凹瓤,公問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夠刪去?(有什么作用?)

  ④魯莊公的“鄙”表現(xiàn)在哪里?

 、蓍L勺之戰(zhàn)取勝的兩個關鍵原因是什么?

  ⑥魯莊公真的很鄙嗎?

  三、點撥精講

 、俦疚淖髡呤窃鯓影才旁斅缘?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本文以曹劌為中心,詳細描述了他在戰(zhàn)前、戰(zhàn)中、戰(zhàn)后的表現(xiàn),對于戰(zhàn)爭雙方的交鋒對峙等略寫。這樣安排,突出了曹劌的“遠謀”】

 、诓軇ヅc鄉(xiāng)人的對話,表現(xiàn)了曹劌什么樣的品質?

  【曹劌雖身份低微,卻能關心國家大事,為國事深謀遠慮,體現(xiàn)了他對國家的高度責任感和愛國熱情!

  ③“既克,公問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夠刪去?(有什么作用?)

  【不能刪。這一句在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再次表明魯莊公“肉食者鄙”!

  ④魯莊公的“鄙”表現(xiàn)在哪里?

  【①“齊師伐我”魯莊公在沒有準備下就將迎戰(zhàn)②在“曹劌請見”問及作戰(zhàn)條件時,莊公把希望寄托在大官和神靈的身上③戰(zhàn)中他不觀戰(zhàn)況,不解敵情就要進攻④戰(zhàn)勝后卻不知原因】

  ⑤長勺之戰(zhàn)取勝的兩個關鍵原因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軍事上后發(fā)制人】

 、摁斍f公真的很鄙嗎?

  【“不鄙”表現(xiàn)在①廣開言路,禮賢下士②盡職盡責,取信于民③知人善用,用人不疑④虛心求教,不恥下問】

  四、延伸拓展:

  稱肥水之戰(zhàn),發(fā)生于公元383年,當時中國北方的前秦欲滅南方的東晉,并于淝水(現(xiàn)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zhàn),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余萬前秦軍。苻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以弟苻融為先鋒,于八月大舉南侵。謝安臨危受命,以謝石為前線大都督,謝玄為先鋒,并謝琰、桓伊等人,領8萬兵馬,分三路迎擊前秦軍。十一月,謝玄遣劉牢之以5千精兵奇襲,取得洛澗大捷,秦軍折損10名大將,5萬主力。十二月,雙方決戰(zhàn)淝水,謝玄、謝琰和桓伊率領晉軍7萬戰(zhàn)勝了苻堅和苻融所統(tǒng)率的前秦15萬大軍,并陣斬苻融。淝水之戰(zhàn)以晉軍的全面勝利告終,然而,晉軍的勝利并非因其軍隊較秦軍精良,而是勝在秦軍過于輕敵以及傳令系統(tǒng)不夠完善,當時兩軍太過靠近淝水岸邊,兩方無法于陸地上作戰(zhàn),恐將形長期的消耗戰(zhàn),晉軍遂要求對方稍微后退以便雙方交戰(zhàn),苻堅不顧將領反對下令后退,由于秦軍人數(shù)過多,導致誤傳軍令,后方軍隊一退不可收拾,軍陣渙散,晉軍這才借機趁亂進攻取勝。

  五、小結:1、翻譯 2、幾個問題 3、朗讀背誦

曹劌論戰(zhàn)教案8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2.能力目標

  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情感目標

  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理解課文的主旨。

  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等;

  教學難點

  品析“論戰(zhàn)”內容;領會課文運用對話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作特點。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ń蹋⿲W習過程

  旁注與糾錯

  一、 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您能介紹一下嗎?今天我們就來走近一場在史書熠熠生輝的戰(zhàn)役——齊魯長勺之戰(zhàn),走進一位因這場戰(zhàn)役而名垂青史的人物——曹劌,共同學習《曹劌論戰(zhàn)》。

  二、 自主學習,獲取新知:

  1、《曹劌論戰(zhàn)》選自《 》又稱《 》或《 》, 家經典之一。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況的一部 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 所撰。

  2、查字典和工具書,讀準下面加點字的音。

  曹劌( ) 間( )焉 肉食者鄙( )

  玉帛( ) 夫( )戰(zhàn) 小信未孚( )

  小惠未徧( ) 望其旗靡( ) 公與之乘( )

  三、朗讀理解,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注意把握朗讀的浯調:

  如: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讀出反對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從也。 (讀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 (讀出肯定的意味)

  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語調應舒緩、深沉,讀出議論語氣)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有解說的意味,語調應低緩)

  2、積累實詞:

  第一段

 。1)齊師( )伐( )我 (2)公將( )戰(zhàn)( )

  (3)肉食者( )謀( )之 (4)又何間( )焉

 。5)肉食者鄙( )(6)何以( )戰(zhàn)

  (7)衣食所安( )(8)弗( )敢專( ) (9)小惠未徧( )(10) 小大之獄( )

  第二段

 。1)公與之乘( )(2)戰(zhàn)于( )長勺

 。3)公將鼓( )之 (4)敗績( )

 。5)公將馳( )之(6)其轍( )

  第三段

  (1)既克( )(2)公問其故( )(3)一鼓作( )氣

 。4)再而衰( )(5)三而竭( ) (6)彼竭我盈( )

 。7)難測( )也(8)懼有伏( )焉(9)望其旗靡( )

  3、理清線索: 提示:有兩條線索,

  一條是事件發(fā)展的線索

  一條是人物活動的線索

  4、本文可分幾部分?簡要概括段意。

  提示:本文雖短,但能緊扣題旨“論戰(zhàn)”,運用對話的形式,有條不紊,逐層展開,闡明曹劌是怎樣論戰(zhàn)的。

  四、深入賞析,合作探究:

  (一)學習第一段:

  1、“十年春,齊師伐我” 魯莊公的態(tài)度怎樣?說明什么?

  2、曹劌請見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3、從曹劌與魯莊公的對話中我們看出他們對戰(zhàn)爭取勝的根本條件看法有什么不同?

  4、此段的哪些話可以直接體現(xiàn)他的這一認識?你贊同他的看法嗎?為什么?

  5、本段末句“戰(zhàn)則請從”表明了什么?

 。ǘ⿲W習第二段:

  1.這次戰(zhàn)爭是由誰指揮的?根據(jù)何在?

  2.作戰(zhàn)地點選在哪里?

  3.反攻的時機選在什么時候?曹劌是怎樣幫助莊公選擇時機的呢?

 。ㄈ⿲W習第三段:

  魯國獲勝后,“公問其故” 曹劌是如何回答的?

  五、總結要點,盤點收獲:(師生共同進行)

  1.中心思想

  2.題目為“曹劌論戰(zhàn)”,這是一篇記敘文還是議論文?

  3.寫作特點

  六、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長勺之戰(zhàn)是古代著名的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著名戰(zhàn)役?請你談談戰(zhàn)爭中能以少勝多的原因是什么?

  七、當堂檢測,鞏固提升:

  1、 為什么說“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與信”是“可以一戰(zhàn)”的主要條件?

  2、 魯國此次取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文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曹劌的遠謀?

  4、 曹劌認為作戰(zhàn)取勝的先決條件是什么?(“忠之屬也”的實質是什么?)

曹劌論戰(zhàn)教案9

  《曹劌論戰(zhàn)》說明了在戰(zhàn)爭中如何正確運用戰(zhàn)略防御原則——只有“取信于民”,實行“敵疲我打”的正確方針,選擇反攻和追擊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小敵大,以弱勝強。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掌握重要文言文詞句和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2.了解有關《左傳》的文學常識,了解魯國以弱勝強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在學生練讀中,在學生合作探究中學習本文運用人物對話推動事件發(fā)展,通過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學習本文在對比中刻劃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品讀法、演讀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三國時眾多的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比如:“赤壁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戰(zhàn)爭中取勝呢?也許是人心所向吧?正義永遠會戰(zhàn)勝邪惡的。但是有這么一場戰(zhàn)役比這幾場還要早,也許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那就是長勺之戰(zhàn)。魯國一個弱小的國家,為什么可以戰(zhàn)勝如此強大的齊國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險個究竟吧!請看課文《曹劌論戰(zhàn)》。

  2、解題:《左傳》:我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說《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記載著春秋時代各國的內政、外交、軍事等方面的活動。原書名為《左氏春秋》,漢以后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這部書既是一部比較完整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相當精彩的散文著作。

  3、背景: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公元前685年劉國發(fā)生內亂,國君被殺,住在魯國的公子糾和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搶著先趕回齊國,想做國君。魯莊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了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迎擊。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齊桓公脅迫魯莊公殺了公子糾。從此兩國結下深仇大恨。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再次興兵攻魯,戰(zhàn)于長勺。

  二、讀

  1、個體自讀。

  結合注釋,讀得準,讀得暢,教師根據(jù)朗讀實況正音。如“間、帛、孚、勺、轍、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虛詞停頓要鮮明;要再現(xiàn)故事的氛圍。

  2、小組競讀。

  要讀得齊,讀得響,讀得有滋味。(可以四人一組,一人一段,一人評。)

  教師根據(jù)朗讀實況糾正語調。如:

 、偃馐痴咧\之,又何間焉?——應讀出“反對”的`語氣。

  ②小惠未徧,民弗從也!獞x出“否定”的語氣。

 、壑抑畬僖,可以一戰(zhàn)!獞x出“肯定”的語氣。

  ④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應讀出“議論”的語氣。

 、莘虼髧,難測也,懼有伏焉!獞x出“解說”的語氣。

  3、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

  4、學生齊讀課文。

  二、譯

  1、學生個體自譯。(對照注釋,疏通文意,質疑問難,解難。)

  對與以下的重點難點字詞句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與老師之間互動解決。

  (1)加點詞的古今義:

  肉食者鄙 又何間焉 犧牲玉帛 大小之獄

  (2)判斷句式:忠之屬也

  (3)省略句式:可以一戰(zhàn)

  (4)倒裝句式: “何以戰(zhàn)?” 戰(zhàn)于長勺(倒裝)

  (5)重點句子:

  ①肉食者謀,未能遠謀。 ②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坌〈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 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同桌互譯。同桌互評互補,互助互進,培養(yǎng)伙伴關系,形成共學優(yōu)勢。老師做點撥調控。

  3、學生對照注釋對照自己的理解找差距。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查

  利用大屏幕中的題目來檢查學生對課文重點詞句是否真正理解。

  1、古今異義;2、詞類活用;3、一詞多義;4、通假字;5、重點虛詞;6、重點文言句式

  二、演

  1、小組合作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尋找故事中可以想象的地方,增補情節(jié),用白話文再現(xiàn)文中情景。大屏幕中出示提示:

  三個場景 人物 人物活動

  鄉(xiāng)下 曹劌 鄉(xiāng)人 一次對話

  宮廷 曹劌 魯莊公 戰(zhàn)前對話

  長勺 曹劌 魯莊公 戰(zhàn)時指揮;戰(zhàn)后對話

  2、選擇小組中三個同學上臺來創(chuàng)造性地展現(xiàn)當時情景。

  三、評

  自由評說臺上表演的同學,是否演出了人物的特點和當時的氣氛。

  四、探

  學生根據(jù)對文本與課本劇的理解與感受來探究以下三個問題。

  1、 曹劌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文中哪個地方可以看出?魯莊公是個什么的人,文中哪個地方可以看出?

  2、 本文中寫人與寫事上采用什么手法?

  3、 長勺之戰(zhàn)勝利了給我們什么啟示?

  五、課堂小結談收獲。

曹劌論戰(zhàn)教案10

  一、課前檢查

  二、朗讀導入

  三、分析課文

 。ㄒ唬┑谝欢

  1、“齊師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齊國軍隊為什么要“伐”魯國呢?

  補充介紹歷史背景: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公元前685年,齊國發(fā)生內亂,國君被殺,住在魯國的公子糾和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搶著趕先回國,想做國君。魯莊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迎擊。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齊桓公脅迫魯莊公殺了公子糾。從此兩國結下深仇大恨。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再次興兵攻魯,戰(zhàn)于長勺。從歷史背景得知齊師興兵完全屬于侵略行為,所以“伐”應譯為“侵犯”。

  2、曹劌的身分怎樣?

  明確:從“其鄉(xiāng)人曰”句中我們能推知曹劌的身分為普通老百姓,沒有官位,屬愛國君子吧,“位卑未敢忘憂國”。

  3、“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確:“肉食者”,吃肉的人!叭馐场痹诋敃r與公膳制有關。公膳是對某種品位的官員在辦公時間免費供給的一種膳食。按規(guī)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員,一般稱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權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中的“遠謀”二字是此文的關鍵,貫穿全文。從曹劌的這句話里可見他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明確:從曹劌的對答中反映曹劌關心國家大事和深謀遠慮的品質。

  5、“何以戰(zhàn)”這三個字喚起下文分析戰(zhàn)爭的條件,突出了曹劌重視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魯莊公認為要作哪幾方面的準備呢?

  明確: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凇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6、對于這三方面的準備,曹劌是如何回答的?為什么第三個準備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zhàn)”的主要條件?

  明確:因為民心向背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這就突出表現(xiàn)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本段末句“戰(zhàn)則請從”,不僅寫出了曹劌重視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而且注意實際作戰(zhàn)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文章也以此作為過渡,轉入下文寫他臨陣參戰(zhàn)指揮。

  X小結:第1段,寫的是曹劌請見,論戰(zhàn)前準備,顯示了曹劌熱愛自己國家、深謀遠慮的品質以及魯莊公“勇于納諫”的胸懷。

  (二)第2段

  1、作戰(zhàn)地點選在哪里?

  明確:長勺(“戰(zhàn)于長勺”是個狀語后置句),在魯國境內,地理條件對魯國有利。

  2、曹劌是怎樣幫助莊公選擇時機的呢?

  明確:戰(zhàn)斗剛開始,不待齊軍疲倦,莊公就急于出戰(zhàn)(“公將鼓之”;“鼓”,名詞作動詞,“擊鼓”);當魯軍剛獲勝,莊公又急于去追擊(“公將馳之”),曹劌又阻止了莊公的過急行動。他懂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的時機,要根據(jù)雙方的士氣和實力的變化作出正確判斷。曹劌的兩個“可矣”,使得戰(zhàn)爭出現(xiàn)“齊師敗績”和“遂逐齊師”的大好形勢。

  小結:第2段敘述的是曹劌指揮作戰(zhàn)的情況,作戰(zhàn)的過程寫得非常簡略,突出寫了曹劌“謀”的作用,為下文“論戰(zhàn)”打下伏筆。曹劌臨陣從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時機,所以才擊敗敵人,獲得戰(zhàn)爭勝利。

 。ㄈ┑3段

  1、魯國獲勝后(“既克”),“公問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確:緣故,“攻擊”的緣故和“追擊”的緣故。

  2、曹劌是如何回答的?

  明確:有兩層意思:

  一層說明為什么要選擇“齊人三鼓”(“彼竭”)的時機進行攻擊。“夫戰(zhàn),勇氣也”(這是個判斷句,“也”表示判斷),“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敵方的勇氣已經消失而我方的勇氣正盛,所以我們打敗了敵人)。“彼竭我盈”四個字高度概括了進攻時的戰(zhàn)機。

  一層解釋他“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看到敵人“轍亂”“旗靡”才追擊的原因是“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夫”,發(fā)語詞,議論或說明時,用在句子開頭,沒有實在意義)。可見曹劌考慮問題周到,行動謹慎,觀察仔細,善于抓住時機,故而奪取了戰(zhàn)爭勝利。

  3、小結:第3段寫曹劌論述戰(zhàn)勝齊國的原因。

  三、歸納總結全文

  1、歸納中心思想。學生討論后明確:本文論述了必須取信于民并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掌握戰(zhàn)機才能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道理。

  2、題目為“曹劌論戰(zhàn)”,這是一篇記敘文還是議論文?

  明確:這是一篇記敘文,但全文以“論”為中心。第1段記敘論戰(zhàn)前政治準備的內容;第2段記敘戰(zhàn)斗經過;第3段通過“敘”來“論”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

  四、作業(yè)布置

  1、背誦全文

  2、熟記本課所講重點實詞。

  3、體會本文的剪裁得當?shù)臄⑹绿攸c。

曹劌論戰(zhàn)教案11

  科目:

  九年級語文

  設計人:

  董文玉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左傳》文學常識,了解文言詞句和文言實詞的古今異義;了解魯國以弱勝強的原因。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對話描寫,分析曹劌和魯莊公這兩個人物形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學習曹劌機智沉著、敢于以弱勝強的精神。

  第三教時

  一、學生表演自編話劇。

  分三大組進行。

  二、教師適當點評。

  探究:

  一、對“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應怎樣理解?

  二、怎樣評價魯莊公?

  作業(yè):

  1、思考文后練習。

  2、背誦課文。

  課后反思:

  教材分析:

  曹劌論戰(zhàn)記敘了魯莊公十年春天,齊魯在長勺作戰(zhàn)的故事。齊強魯弱,魯國處于防御地位。曹劌向魯莊公獻策,在長勺之戰(zhàn)中幫助魯莊公采取正確的策略,終于戰(zhàn)勝了強齊,成為中國戰(zhàn)爭史上弱軍戰(zhàn)勝強敵的著名戰(zhàn)例。

  重難點:

  魯國戰(zhàn)勝齊國的原因。

  曹劌、魯莊公人物形象。

  教學方法:預習、展示、反饋。

  教學時間:三教時。

  第一教時

  指導預習:

  1、師生制定目標。

  2、題目解說。

  3、作品簡介。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它是一部古代編年體史書。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記敘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250余年歷史,包括各諸侯國政治、軍事、外交、文化諸方面情況。

  4、完成學案設計內容。

  作業(yè):

  熟讀課文,編成話劇,下節(jié)課展示。

  第二課時

  一、學生展示預習成果。

  教師指導:

  師:軍隊。公:魯莊公。曹劌(ɡuì)。間(jⅰàn)。鄙(bǐ)何以戰(zhàn):憑借什么作戰(zhàn),以何戰(zhàn)。以,憑、靠。

  異義詞:犧牲:古義,古代祭祀用的祭品。今義:指為了國家或他人而舍棄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

  獄:古義指案件,今義指關押犯人的`處所。

  句式:

  可以一戰(zhàn):省略句,即可以(之)一戰(zhàn)?,助動詞,可以。

  二、主題歸納:

  本文通過寫曹劌對長勺之戰(zhàn)的論述以及弱魯戰(zhàn)勝強齊的史實,表現(xiàn)了曹劌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說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把握好作戰(zhàn)時機,才能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道理。

  三、結構圖解:

  求見公將戰(zhàn)(主動關心)

  鄉(xiāng)人勸(愛國熱情)

  論何

  以戰(zhàn)

 。ㄗ鲬(zhàn)

  思想)衣食分人-小惠-神弗福

  分析祭品弗加-小信-神弗福

  斷案以情-忠之屬-取信于民政治遠見

  鼓-未可-齊人三鼓-可-齊師敗績

  曹從戰(zhàn)指揮

  劌馳-未可-齊人三鼓-可-遂逐齊師

  論能戰(zhàn)勝敵一鼓作氣---彼竭我盈---故克(抓戰(zhàn)機)

  戰(zhàn)(戰(zhàn)術思想)

  大國難測---轍亂旗靡—故克(果斷)

  軍事思想

  作業(yè):配套練習1——6題。

  董文玉

曹劌論戰(zhàn)教案12

  一、課前檢查

  1、重點實詞

  2、思考:

  A、文中說“肉食者鄙”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曹劌的“遠謀”又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B、你如何評價曹劌、魯莊公這兩位人物形象?

  二、寫作特色

  1、詳略得當,中心突出。

  本文重點在刻畫曹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記敘戰(zhàn)爭的經過。因此,只詳寫曹劌分析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和指揮魯軍作戰(zhàn)的經過,以及戰(zhàn)后談論魯國取勝的原因。對雙方軍事部署、戰(zhàn)爭經過等則略寫或不寫。這樣當詳則詳,當略則略,詳略結合有致,使文章顯得中心突出,而又情節(jié)緊湊。

  2、結構嚴謹,層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寫戰(zhàn)前,第二段寫戰(zhàn)時,第三段寫戰(zhàn)后,文章層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間聯(lián)系緊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第一段用“戰(zhàn)則請從”過度到第二段的從戰(zhàn);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啟下,題得承接自然,一氣流轉,使文章渾然一體。曹劌論戰(zhàn)教案3、運用對話,文字簡潔。

  通篇以對話為主,展開情節(jié)。通過對話,展示了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過程,把戰(zhàn)前準備、作戰(zhàn)情況,以及勝負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對話過程中,又表現(xiàn)了曹劌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刻畫出曹劌及魯莊公的性格。而全文卻只有二百多字,可謂辭約意豐,言簡義明,文筆非常精練。

  三、拓展延伸

  同學們活動,理解詞義,找出、想出相應的成語。如:

  齊人三鼓——一鼓作氣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惡貫滿盈

  小信未孚——不孚眾望 懼有伏焉——危機四伏 故克之——克敵制勝 攻無不克 三而竭——彈精竭慮 精疲力竭 觀其轍——南轅北轍 重蹈覆轍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難測也——莫測高深 心懷叵測

  未能遠謀——足智多謀 深謀遠慮

  四、背誦課文

  五、板書設計

曹劌論戰(zhàn)教案13

  教材分析:

  1、本文記錄曹劌對戰(zhàn)爭的論述,說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戰(zhàn)略上把握時機,這是弱國戰(zhàn)勝強國的必要條件。詳略得當,語言簡練,充分體現(xiàn)了《左傳》的特點。

  2、課標對初中階段的古詩文教學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能使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文章內容,理解詞句的含義,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等,背誦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古詩文名篇。這在本單元的字詞掌握有一定難度。第二是讓學生體會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中的深厚文化底蘊。本文是一篇很好的素材。

  學生學習經驗分析:

  九年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詩文閱卷基礎,但分類總結積累文言知識的意識還比較弱。從歷史的角度和現(xiàn)代觀念理解評價文章方面易流于表面。

  教學重點:

  1、理清行文思路,理解課文內容。

  2、理解文中出現(xiàn)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賞析文中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1、文言實詞、虛詞的含義與用法。

  2、理解曹劌對戰(zhàn)爭的論述。

  知識目標:

  1、積累文中的文言字詞,正確地翻譯課文。

  2、了解本文剪裁得當?shù)臄⑹绿攸c。

  能力目標:

  1、理解課文,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2、分析認識曹劌、魯莊公鮮明的人物形象。

  情感目標:

  學習曹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優(yōu)秀品質和卓越的軍事才華。

  教法:

  情境創(chuàng)設法示范朗讀法講解點撥法

  學法:

  圈點勾畫法誦讀法交流探究法

  預習設計:

  1、查閱讀資料,了解《左傳》;

  2、粗讀課文,疏通生字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一、導入

  在歷史上的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可謂何其的多呀?但是決定戰(zhàn)爭勝敗的'砝碼一定決定于軍事實力的強大嗎?你知道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嗎?

  (若學生答出本文,則請說出了解的具體情況)

  檢查預習,介紹《左傳》。背景。

  二、初讀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梳理字詞讀音。

  2、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和停頓。

  3、學生自讀課文,合作探究,根據(jù)注解翻譯課文,積累文言字詞。

  要求:把你認為重要的字詞或別人容易出錯的字詞梳理在筆記本上。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向同學或老師發(fā)問。

  伐( )間( )鄙( )安( )偏( )專( )

  加( )信( )孚( )福( )忠( )屬( )

  馳( )逐( )克( )盈( )靡( )故( )

  以( )之( )

  犧牲( )獄( )可以( )鼓( )

  4、抽生全班交流不懂的字詞。教師點撥。多媒體鞏固(或教師向學生發(fā)問)。

  三、再讀感悟:

  1、大敵當前,平民百姓曹劌為什么要去見魯莊公?

  2、曹劌如何評價魯莊公對戰(zhàn)前的準備?

  3、戰(zhàn)場上,曹劌如何幫助魯莊公擊敗齊國軍隊?

  4、戰(zhàn)后曹劌對取勝原因的分析有幾層意思?

  5、取得這場戰(zhàn)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讀史明智

  “讀人省身,讀史明智”。

  1、為什么作者描寫長勺之戰(zhàn)的筆墨很少?

  2、曹劌和魯莊公你喜歡誰,為什么?

  五、 小結反饋

  讀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作業(yè):

  ①請同學們找出并歸納總結本文的古今異義的詞、通假字、判斷句、倒裝句、省略句

 、隗w會本文中對比的運用,找出一二組對比來。

 、凼熳x并背誦課文。

  參考板書(隨機生成):

  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戰(zhàn)前——何以戰(zhàn):取信于民

  戰(zhàn)場——指揮:進攻追擊

  戰(zhàn)后——克敵之故:把握戰(zhàn)機

曹劌論戰(zhàn)教案14

  【創(chuàng)新設計】

  一訓練重點

  1.了解詞的古今義差異。

  2.背誦這篇課文。

  二創(chuàng)新視點

  無提問式教學設計。

  三教學藍圖

  1、.正讀2.點讀3.譯讀4.品讀5.理讀6.背讀

  四·教學主要過程

  教學步驟

  一:正讀。(所謂“正讀”,就是在課文教學之初、學生朗讀課文之后,教師糾正讀音,糾正語調。)

  1.導入。

  2.同學們朗讀課文。

  3.教師根據(jù)朗讀實況正音。如“間、帛、孚、勺、轍、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

  4.同學們再讀課文。

  5.教師根據(jù)朗讀實況糾正語調。如:

 、偃馐痴咧\之,又何間焉?——應讀出“反對”的語氣。

 、谛』菸磸,民弗從也!獞x出“否定”的語氣。

 、壑抑畬僖玻梢砸粦(zhàn)。——應讀出“肯定”的語氣。

 、芊驊(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應讀出“議論”的語氣。

 、莘虼髧y測也,懼有伏焉!獞x出“解說”的語氣。

  6.同學們再讀課文。

  教學步驟

  二:點讀。所謂“點讀”,就是從課文朗讀轉向閱讀課文注釋,要求學生“點”著課文注釋,一個一個地讀。)

  1.要求同學們認真點讀課文注釋。

  2.學生質疑問難,老師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3.教師點出應該重點理解的10個詞:

  4.學生邊讀課文邊溫習對課文注釋的理解。

  5.再朗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三:譯讀。(所謂“譯讀”,就是同學們自讀課文,自譯課文,讀讀譯譯,譯譯讀讀。)

  1.各人自讀自譯。

  2.男生讀課文,女生譯課文,讀一句譯一句。

  3.女生讀課文,男生譯課文,方法同上。

  教師聽學生的讀與譯,指出譯得不當之處。再請同學們質疑。

  教學步驟

  四:品讀。(所謂“品讀”,就是在整體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課文進行分析、品味、賞析。)

  1.教師介紹本文的背景。

  2.要求同學們自選角度,談談對課文層次、情節(jié)、人物、筆法的'理解。發(fā)言者可用“……從……可以看出……”的句式說話。

  3.學生準備,學生發(fā)言,教師點撥、引導。

  教學步驟

  五:理讀。(所謂“理讀”,就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突出文言字詞的學習,用“整理”方式,指導學生積累語言的板塊。)

  1.教師解說:理讀,是對所學課文的內容進行清理,進行梳理,進行整理,從而形成知識板塊以供積累的一種讀法。這種讀法的好處是有利于積累,有利于提煉,有利于高效率學習。我們學習《曹劌論戰(zhàn)》,重點是理讀課文中的文言字詞。

  2.教師介紹學法。指出,理讀文言字詞,其方法是集聚文言字詞的板塊,在辨析中理解詞義。其方法可以有:找出課文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找出課文中(或加上課文外的)同義詞組,找出課文中古今意義差別較大的詞語等等,這些都要形成一組一組的形式。另外還有一種有用而且有益的方法:根據(jù)所學詞的詞義找出能夠進行印證的成語,這是一種雙重意義上的積累。我們今天著重來學一學這種方法。

  3.教師示例:“齊師伐我”的“師”的意思是“軍隊”,能夠印證此意的成語有:師出無名,師出有名。

  4.同學們活動,理解詞義,找出、想出相應的成語。如:

  齊人三鼓——一鼓作氣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惡貫滿盈

  小信未孚——不孚眾望

  懼有伏焉——危機四伏

  故克之——克敵制勝

  攻無不克

  三而竭——彈精竭慮

  精疲力竭

  觀其轍——南轅北轍

  重蹈覆轍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難測也——莫測高深

  心懷叵測

  未能遠謀——足智多謀

  深謀遠慮

  教學步驟

  六:背讀。(所謂“背讀”,就是在課文感知、理解的基礎上背讀課文,背誦課文。)

  1.同學們先進行演讀,也就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表演式的朗讀。

 、賹W生以兩人為一個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進入情境,讀出語音語調。

  ②學生以兩人為一個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大聲演讀,讀出語音語調。

 、蹖⑼瑢W們分為兩大組,老師讀課文的非對話部分,學生進行演讀。

  2.同學們背讀。

  3.用比賽的方式組織背讀。

  【創(chuàng)意說明】

  本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意重點表現(xiàn)在教學中的“無提問”。

  從“提問”的角度來講,課堂教學中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碎問”,時時在問,問得密度很大,可以說已經不能稱之為“提問”;二是“多問”,問得比較多,“提問”的質量不高;三是“主問”,只提出幾個主要的問題,提問有深度,有牽引性,學生能夠充分地活動起來。再就是“不問”,而“不問”的教學設計幾乎沒有。

  但“無提問設計”的課是一定可行的——既然課堂教學中有“問”,也就可以沒有“問”。但課堂上如果不提問,教學過程

  不就散了嗎?不會的,有組織有步驟的朗讀教學能夠取而代之。本設計中的“正讀、點讀、譯讀、品讀、理讀、背讀”的教學流程就表現(xiàn)了這一點。讀,不僅僅只是活躍課堂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僅僅只是課堂教學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讓學生充分地占有學習時間,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語言訓練和技能訓練。

  于是,由于沒有課中的提問:

  就能真正把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放到課堂教學的重要地位。在教師的調控下,課文由學生讀準讀順讀美,課文學習的內容讓學生講出來、析出來、品出來,這就充分有效地訓練了學生認讀、理解、質疑、辨析、綜合、鑒賞等各種層次的閱讀能力。

  這要求教師改變角色,由以講析為主改變到以藝術設計、藝術調控、藝術指導、藝術點撥為主,這就有利于教師素質的提高,教師在研究教材、找準線索以及考慮如何?指導學生閱讀尤其是自己如何精要點示的過程中促進了教學思想的轉變和教學能力的長進。

曹劌論戰(zhàn)教案15

  教學目標:

  1、部分文言詞語的含義,能正確翻譯課文。

  2、巧妙地安排材料,有詳有略地敘寫。

  3、重點人物曹劌,魯莊公的形象分析。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正確翻譯課文。

  2、了解背景,把握曹劌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能力目標:

  1、掌握本文圍繞“論戰(zhàn)”為中心選擇、組織材料、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攸c。

  2、分析曹劌和魯莊公人物形象,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

  德育目標:

  1、學習曹劌為國家著想、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2、學習在崗位上“忠于職守”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點:

  1、文言虛詞、實詞的用法;

  2、曹劌、莊公的人物形象;

  3、曹劌的“遠謀”和莊公的“鄙”。

  教學難點:

  1、巧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

  2、“論”戰(zhàn)的意義。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背景,把握把握曹劌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2、分析字詞,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大家也許會想到三國時眾多的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比如:“赤壁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戰(zhàn)爭中取勝呢?也許是人心所向吧?正義永遠會戰(zhàn)勝邪惡的。但是有這么一場戰(zhàn)役比這幾場還要早,曾受到毛澤東同志的稱贊的戰(zhàn)爭,也許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那就是長勺之戰(zhàn)。魯國一個弱小的國家,為什么可以戰(zhàn)勝如此強大的齊國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險個究竟吧!請看課文《曹劌論戰(zhàn)》。

  2、解題:《左傳》:我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說《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記載著春秋時代各國的內政、外交、軍事等方面的活動。原書名為《左氏春秋》,漢以后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這部書既是一部比較完整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相當精彩的散文著作。

  3、 背景: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公元前685年劉國發(fā)生內亂,國君被殺,住在魯國的公子糾和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搶著先趕回齊國,想做國君。魯莊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了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迎擊。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齊桓公脅迫魯莊公殺了公子糾。從此兩國結下深仇大恨。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再次興兵攻魯,戰(zhàn)于長勺。

  二、默讀課文,(亦可分角色朗讀)理清文意。

  1、對照課文注釋,疏通文句,并勾畫出難詞難句,待交流。

  2、交流難詞難句,并翻譯課文。

  3、師歸納:重點實詞:間、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異義詞:鄙、犧牲、獄、可以

  三、整體感知。

  1、概括故事情節(jié):

  提示:以人物活動為線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發(fā)展過程為線索概括。

  明確:事件發(fā)展的線索:迎戰(zhàn)──備戰(zhàn)──勝戰(zhàn)──評戰(zhàn);

  人物活動的線索:請見──請問──參戰(zhàn)──釋疑

  3、生復述課文(建議改編成課本劇演一演)。

  四、作業(yè)布置:

  1、朗讀并背誦課文。

  2、思考曹劌、魯莊公是怎樣的人?試簡要地分析。

  3、收集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讀課文,分析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攸c。

  2、分析曹劌和魯莊公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生復述課文導入)

  二、 探究,交流。

  1、組織學生討論:給課文換一個題目,并談談原因。

  2、生給課文換題目。

  3、分析詳略安排與題目的關系。

  (與中心有關系,聯(lián)系比較大的則詳寫,反之則略寫。)

  4、找出文中詳寫略寫的部分。

  三、 品讀課文,賞析人物形象

  1、小組討論:曹劌、魯莊公是怎樣的人?(用“從……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說話。)

  2、分析人物

  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曹劌請見,表現(xiàn)他的愛國熱情;曹劌問戰(zhàn),表現(xiàn)他的政治遠見;曹劌參戰(zhàn),表現(xiàn)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曹劌論戰(zhàn),表現(xiàn)他過人的謀略。

  魯莊公作為國君見識 “鄙”:把戰(zhàn)爭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于求戰(zhàn),急于攻擊,說明他軍事上的無知。但他又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備戰(zhàn)見劌,三問三答,實事求是,虛心聽意見;莊公作戰(zhàn)用劌,親自參與打仗,表現(xiàn)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莊公戰(zhàn)后問劌,不因勝而白喜,表現(xiàn)他為求真知而不恥下問。

  四、 遷移積累:

  1、理解詞義,找出、理出相應的成語。

  齊人三鼓——一鼓作氣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惡貫滿盈 小信未孚—— 不孚眾望

  懼有伏焉——危機四伏 故克之——克敵制勝 攻無不克

  三而竭——彈精竭慮 精疲力竭 觀其轍——南轅北轍 重蹈覆轍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難測也——莫測高深 心懷叵測

  未能遠謀——足智多謀 深謀遠慮

  2、談談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試簡要分析弱者取勝的原因。

  五、 作業(yè):

  1、朗讀并背誦課文。

  2、整理本課的古漢語常識:字詞及句式等。

  3、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左傳》,進一步了解課文的背景。

【曹劌論戰(zhàn)教案】相關文章:

曹劌論戰(zhàn)教案05-07

《曹劌論戰(zhàn)》教案09-13

曹劌論戰(zhàn)的教案03-05

曹劌論戰(zhàn)教案01-27

曹劌論戰(zhàn)賞析03-27

【精選】《曹劌論戰(zhàn)》教案四篇03-02

精選《曹劌論戰(zhàn)》教案4篇03-17

《曹劌論戰(zhàn)》教案10篇03-15

《曹劌論戰(zhàn)》教案15篇11-04

曹劌論戰(zhàn)教案15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