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解說詞的情境愈發(fā)增多,解說詞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關鍵,不能游離解說的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解說詞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1
公元前112年十月,45歲的漢武帝劉徹率領上萬騎兵部隊出巡雍州,最后抵達甘肅靖遠的黃河岸邊。
秋季的黃河洶涌澎湃。漢武帝向著西方極目遠眺。
此時此刻,遠方的祁連山連同咽喉一樣的河西走廊已經(jīng)成為中原版圖的一部分。
漢帝國的使者、商隊、軍隊,正通過河西走廊源源不斷地奔赴富饒的西域。
盡管他一生都沒有踏上河西走廊,但他知道,為了打通并且經(jīng)略這條走廊,有無數(shù)漢家將士為之浴血奮戰(zhàn),忠骨銷魂,長眠戈壁大漠。
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年以后。
公元前111年,漢帝國在河西走廊的四個行政管理區(qū)設置完成。
它們是: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
酒泉、敦煌扼守西部關口;張掖居中;武威則臨界古金城府——也就是現(xiàn)在的蘭州。
河西四郡的每一個命名都有著獨特的.含義。
武威,即武功軍威之意,以顯示漢帝國的武功和軍威到達河西。
張掖,斷匈奴之臂,張漢朝之臂腋。
酒泉,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沖,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酒泉”。
敦煌,即盛大輝煌之意。
漢武帝選擇以這樣一種方式將他經(jīng)略西部的夢想留在了河西走廊上。
同時,在河西走廊,漢帝國還設置了兩個著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和陽關,以此扼守西大門并建立了面向西域的前進基地。
這兩個屹立于西北大漠的古代名關是河西走廊去往西域的必經(jīng)之地,在敦煌以西約八十公里的地方,一南一北,分扼天山南北路的咽喉。兩千年來見證無數(shù)歷史滄桑,被世人千古傳唱。
兩千年云煙聚散,直到今天,盡管當年的四郡變成了如今的河西5座城市,但,河西走廊的格局和其中四座城市的名稱依舊沒有改變——
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
河西走廊的打通,為漢帝國帶來了繼續(xù)前行的機遇。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2
河西之戰(zhàn)后,霍去病的大軍接收了這片匈奴人飼養(yǎng)戰(zhàn)馬的夢幻之地——山丹。
從此,漢帝國有了理想的軍馬養(yǎng)殖基地,高原環(huán)境培養(yǎng)出的馬匹質量遠遠超過中原馬。
被霍去病擊潰的匈奴唱著悲涼的歌退出祁連山牧場。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興奮的漢武帝劉徹下詔表彰霍去病的戰(zhàn)功,并為他建造了一座豪華府第。
聽說此事的霍去病向漢武帝上奏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史官司馬遷記錄了霍去病這句話并成為流傳千古的鏗鏘名言。
但,霍去病的輝煌難掩另外一個人的失意。
在這場宏大戰(zhàn)役中,作為牽制匈奴人行動的李廣與張騫部隊,卻陷入敵人的重圍遭遇慘敗。
張騫因貽誤戰(zhàn)機,免去博望侯,成為庶民。
從巔峰瞬間滑落到低谷,個中滋味,只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能體會。
連續(xù)發(fā)生在河西走廊上的春夏大戰(zhàn)讓匈奴感到異常焦慮。
一旦失去對河西走廊的控制,就再無法形成對漢帝國的封鎖與圍堵,匈奴王朝的戰(zhàn)略優(yōu)勢將喪失殆盡。
憤怒之極的匈奴單于打算召回并殺掉渾邪王、休屠王。
聽到風聲的渾邪王和休屠王萬般無奈,決定投降漢帝國。
但得知這個消息的漢武帝擔心有詐,躊躇再三,決定派霍去病率領部隊前去受降——這是霍去病一年之內第三次受命出征河西走廊。
盡管渾邪王和休屠王兩次戰(zhàn)敗,但他們仍然擁有數(shù)萬軍隊,而且,受降地點遠在匈奴境內,很有可能出現(xiàn)預料不到的突然變化。
當霍去病率領1萬騎兵尚未到達河西時,休屠王果然臨陣變卦,拒絕降漢。
一場血腥的內訌不可避免——渾邪王殺掉休屠王并收編了他的軍隊。但渾邪王自己也舉棋不定。
面對人心浮動、劍拔弩張的受降場面,霍去病淡定自若,策馬走入匈奴軍營,來到渾邪王面前,命令軍士將正要逃跑的匈奴兵就地殺掉。
震驚不已的渾邪王只得交出佩刀,在漢軍衛(wèi)隊護送下前往長安面見漢武帝。
就在公元前121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歷經(jīng)3次河西之戰(zhàn)的霍去病和他的精銳部隊縱橫馳騁,終于全線打通了河西走廊。
著名的“河西之戰(zhàn)”落下帷幕。
連續(xù)三次河西戰(zhàn)役對漢匈雙方力量的消長產(chǎn)生無法估量的巨大影響——
匈奴再難以依靠西域地區(qū)諸國和羌族諸部落的人力、物力、資源從西方發(fā)動對漢的進襲。漢帝國西部邊境地區(qū),也由此獲得了相對安定發(fā)展的有利條件,并形成了從西面屏護京師長安的安全地帶。
這一年,漢帝國首次設置武威、酒泉兩郡,河西走廊并入中原版圖。
而青春洋溢的霍去病剛剛19歲。
經(jīng)過河西之戰(zhàn)后,漢匈戰(zhàn)爭的攻守態(tài)勢發(fā)生逆轉,但北撤的匈奴并未屈服。
公元前119年夏,為鞏固河西戰(zhàn)果,衛(wèi)青和霍去病各帶一路大軍發(fā)起了規(guī)?涨暗摹澳贝髴(zhàn)”,直擊匈奴單于本部。
霍去病的部隊在全殲匈奴主力之后,一路沖到被匈奴人視為圣地的狼居胥山,并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儀式。史稱“封狼居胥”。
從此,匈奴再也沒有能力和漢朝進行大規(guī)模的作戰(zhàn)。
這一年,霍去病22歲。
此時漢帝國國力強盛,蒸蒸日上,不僅陸續(xù)收復了秦帝國時代的領土,還繼續(xù)開疆拓土,在今天的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寧夏、甘肅設立了郡縣行政建制。
在漢武帝心中,他強烈渴望能建立一個疆域萬里,遠方的人將通過九重翻譯來朝見,在鄰邦中建立威德的國家。
河西之戰(zhàn)結束后,漢帝國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門打開了。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次征召從巔峰跌落谷底的張騫第二次代表國家出使西域。被任命為中郎將的張騫率領一支300人的龐大使團,攜帶帝國出產(chǎn)的絲綢、瓷器、茶葉和牛羊幣帛等財物浩浩蕩蕩地向西域進發(fā)。
此時,河西走廊已在漢帝國掌控之中,張騫和他的使團不再擔心匈奴輕騎的威脅與騷擾。
當年,張騫在離開西域時曾鄭重許諾說,總有一天,他會回來的。
如今,他兌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
這一次,他們順利抵達了西域的烏孫國,表達了結盟的意愿。
在這期間,張騫還派副使分道赴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和天山以南的于闐、扜彌等地進行訪問,在漢帝國與天山南北及中亞地區(qū)之間建立起了友好關系。
張騫和他的使團將來自中原的物產(chǎn)和先進的生產(chǎn)方式傳到了西域;西域的名馬、銀器及毛織品等當?shù)靥禺a(chǎn)也源源不斷地傳到了中原。西域各國紛紛遣使來漢,開始了政治、經(jīng)濟方面的廣泛交流,這在河西走廊很多現(xiàn)存文物中都有所體現(xiàn)。
西方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雜技紛紛進入中原,我們今天熟知的葡萄、胡蘿卜、石榴等瓜果蔬菜,以及駱駝、獅子、鴕鳥等物種也陸續(xù)沿著這條走廊傳人中原內地。
毫無疑問,張騫的第二次出使,促進了西域和內地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同時也奠定了中原王朝對新疆地區(qū)的.管轄和開發(fā)的基礎。
遺憾的是,河西走廊上出現(xiàn)的繁榮景象,霍去病無緣再見。
公元前117年九月,年僅23歲的霍去病突然去世。
他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猶如一顆耀眼的彗星,光芒四射地劃過天宇,又匆匆地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之中。
悲痛的漢武帝用國禮厚葬了自己的這位愛將,并把他的墓修成了祁連山的樣子。
他的靈魂與河西走廊融為一體。還有佇立在時光斑駁的歲月中的馬踏匈奴雕塑。
時至今日,在河西走廊東面的蘭州市,依舊塑有霍去病的巨大雕像,人們以這樣的方式來紀念這位征戰(zhàn)河西的英雄。
在霍去病辭世兩年后,結束了第二次西域之行的張騫被漢武帝任命為大行令。
只可惜,這樣的榮耀來得太晚。
一年后的公元前114年,張騫與世長辭。
由此,一段波瀾壯闊的鐵血歲月落下帷幕。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3
張騫的所見所聞讓地處亞洲東部的漢帝國視野大開,他們的目光已經(jīng)可以越過巍蛾的崇山峻嶺,穿過河西走廊,看到了西域、中亞、南亞,一直到羅馬帝國。
一切都顯得那么真實,那么振奮。
漢武帝封張騫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為“奉使君”。
但跟隨張騫的匈奴妻子在歷史典籍中鮮有提及,我們只知道,一年后,她染病故去。
在漫長而艱辛的出使西域途中,因為這個女人,張騫不再孤獨——兩千年后,人們更有理由相信這一點。
漢武帝對張騫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滿意,這將是漢帝國隨后在西域開展軍事和外交攻勢的基礎,也使?jié)h武帝最終堅定了打敗匈奴的.信心。
這些寶貴的情報使得漢帝國與匈奴人的決戰(zhàn)不再是一場盲目的復仇。
盡管距離分出勝負還為時尚早,但打通河西走廊這條通往西域的必經(jīng)通道,斬斷匈奴右翼,并且讓它永遠成為帝國的一部分,成為漢武帝的國家戰(zhàn)略。
3年后。
公元前123年二月到四月。
已經(jīng)晉升為大將軍的衛(wèi)青率六路大軍先后兩次進攻匈奴。
漢武帝命張騫以校尉軍銜跟隨衛(wèi)青出擊漠北。
張騫利用他熟悉匈奴軍隊特點、具有沙漠行軍經(jīng)驗和豐富地理知識的優(yōu)勢。為漢朝軍隊做向導,指點行軍路線和扎營布陣的方案。
司馬遷在《史記》里寫道,張騫“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確保了戰(zhàn)役的勝利。
戰(zhàn)后論功行賞,漢武帝封張騫為“博望侯”。
“博望”是取其能“廣博瞻望”的意思。
張騫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
河西走廊也因此記住了這個堅忍不拔的探路者。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4
公元前141年。西漢。公元前141年,作為漢帝國創(chuàng)始人劉邦的重孫、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年僅16歲的劉徹登上皇位。此時,漢帝國已經(jīng)運行了64個年頭。
帝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鏟除了異姓王。平定了劉姓諸王叛亂,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經(jīng)濟上休養(yǎng)生息,國富民強,充滿活力。
但是軍事和外交的羸弱卻讓這個國家被北方的匈奴王朝襲擾和壓制了幾十年。
年輕的劉徹自登基的那一天起,就躊躇滿志地開始謀劃如何經(jīng)營自己的國家。
此時,他的國家,向東是大海;西南方向是猶如天然屏障般的青藏高原;向北和向西都是強大的匈奴勢力。匈奴,始終是東亞大陸諸國的噩夢。
他們曾經(jīng)是亞洲大陸上最強大、幅員最遼闊的游牧部落,成為橫亙在東西方之間的可怕力量。
這是一個由眾多游牧民族逐漸演變、融合而成的部族,發(fā)祥地在今天的內蒙古河套地區(qū)和陰山一帶。
從先秦時代開始,他們一批批地從蒙古高原沖出去,無所顧忌地劫掠安定富庶的農(nóng)耕國家。
秦末漢初之時,趁著中原形勢混亂之際,匈奴杰出的軍事統(tǒng)帥冒頓單于殺父自立,驅逐東胡、月氏等鄰族,一統(tǒng)大漠,建立起龐大的匈奴王朝。
也正是在這個風云激蕩的年代,匈奴王朝勾勒出自己的勢力范圍,他們可以控制的地域東起遼東,橫跨蒙古草原,西與羌、氐相接,北達貝加爾湖,南抵河套及今山西、陜西北部。
這個王朝雄踞在高原大漠之上,俯瞰著東亞腹地。他們兵鋒南指,成為漢帝國最強悍的敵人。
公元前201年,一支匈奴騎兵突然包圍了馬邑城,隨后又南擾太原。剛剛統(tǒng)一全國的漢高祖劉邦,親自率軍營救,不想?yún)s被困在冰天雪地的白登山七天七夜,雖然軍中猛將謀士如云,“馬上天子”久經(jīng)沙場,卻險些全軍覆沒。
“白登之圍”是漢匈正式交鋒的第一戰(zhàn),竟以如此慘敗的結局而告終。
這是漢高祖劉邦始料不及的。一統(tǒng)天下的豪情化作英雄遲暮的傷感。
為了休養(yǎng)生息,劉邦只能被迫采取屈辱的和親政策,同時每年還要源源不斷地送給匈奴大批生活物資。
但是,匈奴帶給漢帝國的威脅并沒有因此而減少。
無奈的屈辱已經(jīng)延續(xù)了五代皇帝,年輕的劉徹決心改變這一切。
就在漢武帝劉徹登基不久,一名匈奴軍官被漢帝國邊境部隊俘獲。
通過對這名軍官的審訊,劉徹得到這樣一條情報:
當時河西走廊形勢混亂,被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所控制,其中比較大的'是月氏和烏孫部落。月氏部落趕走了烏孫人,而匈奴單于進入河西走廊后又殺死了月氏的領袖,甚至把他的頭顱做成酒器。
新的月氏王渴望報匈奴的殺父之仇,但力不從心。
于是,月氏人只好向西遷徙。
劉徹覺得這是個絕好的機會,假如能聯(lián)合西域的月氏,形成東西方向的聯(lián)合夾擊,必定可以打敗匈奴。
遺憾的是,在年輕的漢武帝麾下,幾乎所有謀臣武士,對遙遠的西方世界一無所知。
但他們知道,向西渡過黃河之后,有一條河西走廊可以通往西域。
一個解除來自北方匈奴威脅的戰(zhàn)略構想被提上漢帝國的日程表:
漢武帝決定公開招募愿意冒險出使的人,穿過河西走廊,前往西域去尋找月氏部落,說服他們和漢帝國東西夾擊,趕走匈奴。
但是,作為此時中原通往西域的唯一交通要道.河西走廊控制在匈奴王朝右賢王部的渾邪王與休屠王手中,而且月氏西遷后的下落也無人知曉。
更令人擔憂的是,也許出使的人還沒有走到西域,就會被匈奴人殺掉。
但還是有勇敢者站了出來,他就是27歲的陜西城固人,張騫。
張騫是漢武帝首創(chuàng)察舉制之后被推舉出來的孝廉,并且剛剛成為帝國宮廷中的侍從官,也就是漢武帝的宮廷侍衛(wèi)、朝廷行政事務見習官。
張騫覺得出使西域是個建功立業(yè)的好機會,也是一件對中原具有重要意義的事。
漢武帝非常高興。
他不僅親自為張騫挑選了勇士隨行,還讓一個歸順的匈奴人堂邑父給張騫做向導和翻譯。
臨行前,漢武帝劉徹在甘泉宮隆重接見了張騫。
讓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擔當這樣的重任,漢武帝有氣量,沒把握。
這里是祁連山脈中段一條長約28公里,貫通南北的大峽谷——扁都口。
今天,扁都口仍然是由青海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兩側山勢陡峭,奇峰聳立,發(fā)源于祁連山脈黑河水系的大大小小20多條河流,沿峽谷蜿蜒而下。遠近的牧民在此放牧,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他們中很少有人知道,兩千年前,張騫和他的使團渡過黃河后,就是由這里進入河西走廊的。
當張騫使團走出了扁都口的蔥郁山林,來到河西走廊的茫茫戈壁之中時,他們距離帝都長安已經(jīng)1000公里了。
對于長期生活在富庶漢中平原上的張騫和他的使團來說,盡管對于穿越這條通道的艱苦與險惡有著充足的心理準備,但隨著日漸深入河西走廊,他們還是感到了自然環(huán)境的壓力——
戈壁堅硬,黃沙漫漫,陽光熾烈如火一般燃燒,走上很遠才能看見一片綠洲和稀疏的人煙……然后又是荒漠,戈壁,勁吹的風沙鋪天蓋地……危險無處不在。
要找到月氏部落,就只能冒險穿過匈奴人嚴密控制的這條通道。
而強大的匈奴王朝與中原王朝的對立已經(jīng)持續(xù)了幾百年,若是不幸撞到匈奴士兵,后果不堪設想。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5
毫無疑問,匈奴的軍事優(yōu)勢在于騎兵,騎兵的關鍵在于優(yōu)質戰(zhàn)馬,這恰恰是漢帝國所缺乏的,也正是漢軍常常被匈奴牽制的重要原因。
當漢武帝劉徹登基時,大力發(fā)展優(yōu)良戰(zhàn)馬便迅速成為重中之重的國策。
漢朝的軍隊開始了職業(yè)化進程,不再是平時耕種、到戰(zhàn)時才征召的農(nóng)民。騎兵戰(zhàn)術也在與游牧民族不斷交鋒中逐漸成熟。在帝國豐盈的財政收入保障下,騎兵數(shù)量也急劇膨脹,一度竟擁有甲兵45萬、軍馬60萬匹,相當于中國現(xiàn)役部隊總兵力的五分之—。
看上去,萬事俱備,只欠一次在河西走廊上酣暢淋漓的勝利。
多年以后,當烈士暮年的漢武帝驀然回首時,他或許還會記起:在實現(xiàn)帝國夢想的道路上。發(fā)生在戈壁大漠上的生死搏殺是多么令人心悸。
基于打通并有效控制河西走廊的戰(zhàn)略意圖,漢武帝決定發(fā)起河西戰(zhàn)役。
初戰(zhàn)告捷的冠軍侯霍去病成為漢武帝突擊河西走廊的首選。
與其說選擇喜歡冒險的霍去病,倒不如說漢武帝本人更喜歡冒險。
烏鞘嶺位于甘肅中南部,是河西走廊東端的起點,平均海拔3000米,兩側的山勢在這里開始收縮,它是河西走廊的咽喉,也是長安通往河西走廊的主要通路。
公元前121年,早春時節(jié)。
壯志凌云的霍去病站在大雪紛飛的烏鞘嶺上,手中握著張騫提供的河西走廊地圖。
在他的身后,一萬名精銳騎兵正在翻越天寒路險的隘口。
他的前方?jīng)]有盡頭。他的國家需要這條通道。
就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春天,從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的霍去病率部急速轉戰(zhàn)6天,連續(xù)掃蕩了匈奴五個部落。抗拒者以武力征服,降服者則予以安撫。
隨即,霍去病越過匈奴人放牧的天然草場焉支山,連續(xù)疾進500公里,斬殺了折蘭王、盧胡王,殲滅匈奴軍近萬。
驚慌失措的匈奴休屠王和渾邪王率殘部逃走。
霍去病追擊到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才收兵回撤。
這是霍去病騎兵閃擊戰(zhàn)術的首次正規(guī)試驗,結果大獲全勝。
年輕的霍將軍完全按自己的戰(zhàn)術思想單獨指揮一支勁旅打了一場漂亮的運動戰(zhàn)。
霍去病凱旋歸來。
但漢武帝仍然心有遺憾,他把霍去病召進宮中,徹夜長談。
這次河西作戰(zhàn),雖然深入匈奴境內近1000公里,大軍貫穿整個河西走廊,但由于只有平推,沒有聚殲,使休屠王和渾邪王逃之夭夭,沒能達成圍殲匈奴主力的既定目標。
就在這次討論中,一個新的作戰(zhàn)計劃逐漸成形——
為了迷惑敵人,由老將公孫敖率軍從東面進攻,吸引匈奴的'注意力,霍去病趁機繞道閃擊匈奴后方。
同時,博望侯張騫、郎中令李廣各帶一路人馬,分兩路縱隊切斷匈奴援軍的路線。
如果計劃順利實施,那么,霍去病和公孫敖將在河西走廊會師,形成東西夾擊,徹底聚殲休屠王和渾邪王部落。
他們?yōu)檫@個充滿想象力的作戰(zhàn)計劃激動不已。
3個月后,公元前121年夏天。
漢武帝下達了出擊的命令,漢帝國的軍隊按預定作戰(zhàn)行動從3個方向出發(fā)。
匈奴單于也派出數(shù)萬騎兵南下,快速進擊代郡、雁門,分散漢軍兵力,以期達到到漢軍不敢放手全力攻擊河西走廊右賢王部隊的作戰(zhàn)目的。
漢匈之戰(zhàn),在數(shù)千里的廣闊地帶展開并迅速推向高潮。
霍去病率領經(jīng)過嚴格挑選的精銳騎兵向西北挺進,渡過黃河,跨越賀蘭山,橫穿大漠,至居延澤,再由西北轉向西南,長驅深入達1000公里,按照計劃繞到匈奴軍隊的后方。
但此時霍去病發(fā)現(xiàn),如此精心策劃的第二次河西之戰(zhàn)出現(xiàn)了意外——
公孫敖部由于在行軍中迷失了方向,未能按預定的計劃和霍去病會師。
這令霍去病的奇襲之師突然陷入困境。
此時,他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罷兵而歸;要么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完成河西殲敵的重任。
曠野之上,帝國的騎兵和馬隊整裝待發(fā)。
霍去病決定鋌而走險,向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的部隊側背發(fā)動攻擊。
寂寞荒涼的戈壁灘上驟然戰(zhàn)馬嘶鳴、殺聲震天。
匈奴人做夢也沒想到,他們防線的背后會突然遭到襲擊。
措手不及的匈奴主力部隊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遭到毀滅性打擊。
焉支山,是祁連山的一條支脈,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市山丹縣。早在兩千年前,匈奴人就在焉支山下這片天然的草場上飼養(yǎng)良種戰(zhàn)馬。今天,這里仍然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亞洲規(guī)模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馬場。
這里的人驕傲地告訴我們:“我們的第一任場長就是霍去病!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6
公元前138年·西漢一個風輕云淡的日子。
距離漢帝國首都長安西北120公里之外的甘泉宮里氣氛不同尋常!獋使團即將出征。
朝廷侍從官張騫鄭重地從漢武帝劉徹手中接過象征授權的符節(jié)。
他將率領使團踏上出使西域的行程。
這一年,他們都很年輕——劉徹19歲。張騫27歲。
對于距今2100年前的這個帝國來說,
“西域”,無疑是個風險重重又令人向往的地方。
張騫一定知道,西去的路上必定充滿艱辛和不測。
但他無法知道的是,當他轉身的那一刻,這次起伏跌宕、險象環(huán)生的出行就將注定被載入史冊。
而河西走廊,也將從此進入中國人的視野。
在今天的`中國版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由西北至東南走向的省級行政區(qū)劃。
甘肅省,是中國西部的一個省份,形狀猶如一支如意,它的中段,是一條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
這條通道東西長約1200公里,寬數(shù)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東起烏鞘嶺,西至星星峽,南側是祁連山脈,北側是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
因為地處黃河以西,形似走廊,于是被人們稱作——“河西走廊”。
它的形成,源于數(shù)億年前的一次地殼劇變。
歐亞板塊因為印度次大陸板塊的撞擊而緩慢隆起,形成地球上最高、也是最龐大的地質構造體系:青藏高原。與此同時,一條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弧形山脈被頂推隆起,這,就是祁連山。在祁連山脈的北麓自然形成了這條咽喉般的狹長走廊。它南北溝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東西連接著黃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的隆起,切斷了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北上,使西北地區(qū)形成了大片的戈壁荒漠。但幸運的是,在來自太平洋季風的吹拂下,豐沛的山區(qū)降雨使祁連山成為伸入西北的一座濕島。祁連山脈覆蓋的積雪和史前冰川融化,形成了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河水奔涌而下,源源不斷地流進了河西走廊。在黑河的東西兩側是石羊河和疏勒河,這三大水系滋養(yǎng)了片片綠洲,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
這個星球上除了海洋以外,幾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在這條走廊上呈現(xiàn)。
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向中亞、西亞的必經(jīng)之路,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條黃金通道,后來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注定要從這里穿過。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河西走廊關乎一個國家政治經(jīng)略、經(jīng)貿(mào)促進、文化交融的宏圖大夢。對于生活在中原的人們,打通河西走廊,前往更為遼闊的西部是他們不變的夢想。
這個夢想的開端,源于兩千年前一個帝國的開拓。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7
公元前140年,一個男嬰降生在漢武帝劉徹的姐姐平陽公主府里。
他的母親衛(wèi)少兒是公主府里的女仆,父親則是平陽縣一個地位卑微的官員。
他們給這個孱弱的嬰兒起名霍去病。
此時,已經(jīng)是劉徹登上皇位的第二年,看上去,霍去病與皇帝的命運不會有任何交集。
但16年之后,就是這個霍去病,肩負起了漢帝國打通河西走廊的使命。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漢武帝在他的愛將衛(wèi)青陪同下來到羽林營視察。
此時,漢帝國與匈奴都在緊張備戰(zhàn),伺機發(fā)起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
訓練有素的職業(yè)軍官將是決定戰(zhàn)場勝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他們的目光緊緊盯著正在指揮軍士進行格斗訓練的少年軍官霍去病。
這個出生在平陽公主府普通女傭家的嬰兒原本命運平平淡淡,但轉機很快就悄然而至——
由于他的姨母衛(wèi)子夫被漢武帝帶入宮中并成為皇后,霍去病也從仆人的兒子瞬間變成了漢帝國的皇族成員。
而他的舅舅正是漢帝國冉冉上升的高級軍事將領,衛(wèi)青。
盡管前程錦繡的霍去病可以享受宮廷的奢華生活,但他卻偏偏喜歡舞刀弄槍,從小耳濡目染的,都是關于秣馬厲兵的風云戰(zhàn)事與帝國戰(zhàn)略。
他酷愛軍事,喜歡騎射,每天跟著舅舅廝混在羽林營中摸爬滾打。
漢武帝十分喜愛自己這個虎虎生風的外甥。
在看過霍去病的訓練之后,漢武帝建議霍去病要向古人學習,熟讀兵法。
沒想到,霍去病卻和劉徹爭辯說:“打仗應該隨機應變,光學古時候的兵法是沒有用的!
霍去病犀利、敏銳的思維方式讓漢武帝感到后生可畏。
此時,漢帝國與匈奴的生死纏斗仍在持續(xù)進行。
匈奴每年侵擾漢朝的邊境,殺掠漢朝的官員和百姓。
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積累。漢帝國的國力已達到最強盛的時期。
面對匈奴的一再挑釁,漢武帝終于下定了全面反擊的決心。
從公元前129年開始,他先后發(fā)動了幾次戰(zhàn)役,解除了匈奴對漢都城長安的威脅。
而張騫帶回的關于河西走廊及廣闊西域的信息,極大地激發(fā)了漢武帝向西拓展的信心。
自從生活在河西走廊的月氏部落被匈奴驅逐之后,匈奴單于便把走廊東段封給了休屠王,西段封給了渾邪王。
通過這條走廊,匈奴王朝向西可以控制西域諸國,向南可與羌族結成對抗?jié)h朝的聯(lián)盟,對漢帝國西部地區(qū)構成嚴重威脅。
假若漢帝國能奪取河西走廊,那么,既能解除匈奴從西方對中原腹地的威脅,又可斬斷匈奴與羌族部落的聯(lián)盟,大大削弱匈奴的勢力范圍,斬斷匈奴的右臂,打通前往西域的'通道。
漢武帝劉徹知道,漢匈之間的戰(zhàn)爭是極其特殊的。河西走廊遠離交通線與人口稠密地區(qū),很難及時得到來自后方的補給。更何況
擁有強大騎兵的匈奴人,作戰(zhàn)方式靈活多變,突然性強,這讓習慣兩軍對壘的漢帝國軍隊防不勝防。
公元前123年,大將軍衛(wèi)青率十萬大軍與匈奴單子主力對決,17歲的霍去病以驃姚校尉的軍階隨隊出征。
在其中的一次戰(zhàn)役中,衛(wèi)青所率主力部隊傷亡慘重。
但初出茅廬的霍去病卻率領八百騎兵孤軍深人,立下戰(zhàn)功。
這次戰(zhàn)役引起漢武帝的高度關注,他賜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年少輕狂、沖動驍勇的霍去病,沒有任何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束縛,更不按常理出牌。
這個皇家年輕軍官所采用的輕騎兵快速突襲的戰(zhàn)術正是漢武帝所期待的。
這是位于河西走廊武威市的雷臺漢墓,“馬踏飛燕”的出土地。
1983年,“馬踏飛燕”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
這匹青銅鑄成的駿馬,從兩千多年歷史的硝煙中奔馳而來,它三足騰空,右后蹄踏一飛鳥,鬃毛飛揚,飄逸靈動。
漢帝國縱橫千里、萬馬奔騰的激情歲月在河西走廊上留下了它的見證。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8
“馬邑之謀”過去4年后。 公元前129年,當匈奴又一次對漢帝國的北方發(fā)起襲擊的時候,漢武帝決定派出四路大軍回擊匈奴。 這是漢帝國面對匈奴襲擾的第一次全面反擊。 但結果卻是,四路大軍中一路無功,兩路折損,唯獨車騎將軍衛(wèi)青領銜的一支,出其不意地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圣地,并且在漢帝國歷史上首次俘虜了匈奴將士近千人。
這就是名噪一時的“龍城之戰(zhàn)”。 這讓漢武帝感到振奮。
但另外三路大軍的失敗,卻讓漢武帝陷入沉思。 對于匈奴的不了解和缺乏必要的情報成為了更加迫切的問題。
9年前,當他選派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他滿懷期待。 此時,杳無音訊的張騫不知是否還活著? 時光匆匆,轉眼間,張騫已經(jīng)在匈奴的監(jiān)管下生活了9年。 9年時光,足以磨滅一個人的雄心壯志。 只有細心的'匈奴妻子會發(fā)現(xiàn),張騫偶爾會眺望東方。 那一定是長安,是他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還有,漢帝國交給他的使命。
一個平常的日子,張騫帶著自己的隨從堂邑父像往常一樣外出打獵。
但他的匈奴妻子還是察覺出一絲異樣。
她知道,此一去,自己的漢人丈夫將不再回頭。
張騫和堂邑父穿著胡服,穿越匈奴人的關卡一路狂奔——但他并不是要回長安,而是選擇了繼續(xù)西行,完成漢帝國交給自己的使命。
此時,月氏人早已在匈奴的數(shù)次打擊下,分裂成兩支一大部分月氏人選擇西遷,他們背井離鄉(xiāng),途經(jīng)大宛,遷居到中亞阿姆河流域,他們被稱作大月氏。而少數(shù)則留在敦煌南山地區(qū),與羌人雜處,被稱作小月氏。
當張騫得知這一消息后,毅然折向西南方向,繼續(xù)尋找大月氏。他們進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經(jīng)過庫車、疏勒等地。
這是一次艱險的跋涉。
沿途人煙稀少,水源奇缺。張騫他們風餐露宿,備嘗艱辛。
塔克拉瑪干,世界第二大沙漠。
兩千年前,張騫和隨從堂邑父曾經(jīng)從這里穿過,前往西域。
茫茫無際的沙漠中時而飛沙走石、時而熱浪翻涌,今天的我們依然無法想象,張騫是如何在強大的信念支撐下,橫穿大漠,翻越帕米爾高原,來到大月氏的。這相當于從今天的內蒙古,走到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
當大月氏王見到這個來自遙遠中原的漢人時,他格外地驚奇和欽佩,但對漢武帝聯(lián)合攻擊匈奴的提議并不感興趣。
他告訴張騫:這里土地肥沃,大月氏部落已經(jīng)逐漸由游牧生活過渡到安居下來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狀態(tài),已經(jīng)無意東還。
張騫在大月氏滯留了一年多,再三邀請大月氏王卻得不到明確的答復。
盡管他感到有些失望,但他的內心深處依然覺得不虛此行。
他途經(jīng)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西域數(shù)國,足跡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亞、西亞各地,深入了解了西域社會。
這里人們的風俗習慣以及草木、畜產(chǎn)都與中原不同,更有一種名為汗血寶馬的優(yōu)良馬種,高大俊朗,絕非中原所見。
如果能夠打通河西走廊這條溝通漢帝國與西域的咽喉要道,中原與西域的貿(mào)易往來就可以暢通無阻,漢帝國的視野也將更加開闊。
帶著這樣的想法,張騫決定盡快返回長安。
為了避開匈奴控制區(qū),張騫決定改變路線,通過青海羌人地區(qū),以免遭到匈奴人的攔截。
他們再次翻越帕米爾高原,沿昆侖山北麓,經(jīng)莎車、于闐——也就是今天的和田。迂回北上返回長安。
意外的是,此時羌人也已淪為匈奴的附庸。
張騫實在是時運不濟,再次成為匈奴騎兵的俘虜。
這一次。張騫認為自己必死無疑。
但,令人驚奇的是,匈奴首領再一次寬恕了這個逃跑的漢人使者。
在匈奴人的營地里,張騫幾經(jīng)周折,回到了他的妻子——那個善良的匈奴女身邊。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9
時間在緩緩流逝。
被長時間滯留在匈奴人軍帳中的張騫對于祁連山與河西走廊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
在匈奴人眼里,祁連山是神圣的,匈奴語中的“祁連”就是“天”的意思。
這片神圣的土地曾是月氏人的'家園。
在那個縱橫馳騁的時代,河西走廊豐美的水草,培育出優(yōu)良的戰(zhàn)馬。擁有了優(yōu)良的戰(zhàn)馬,也就擁有了向更遠處開拓的力量和速度,這對于游牧民族來說尤其重要。
從公元前201年開始,野心勃勃的冒頓單于就不斷領兵南下。
不堪襲擾的月氏人被迫西遷。
從此,祁連山與河西走廊成了匈奴人的天然牧場。
他們由此握住了一把直插漢帝國西部邊境的利劍。
漢武帝又一次從噩夢中驚醒。
他時常夢到西域,夢到匈奴,血腥的廝殺,槍刺與馬蹄,他試圖沖破重圍,但毫無希望。
此時已經(jīng)是公元前133年春,張騫出使西域的第5年。
漢武帝失去了耐心,決定不再等待張騫使團的消息。他召集群臣,就如何應對匈奴的戰(zhàn)略進行廷議。
5年來,漢武帝銳意改革,大力削藩,鞏固中央政權的政治和經(jīng)濟實力。
在軍事上,他嚴厲督促各地行政官員廣泛搜尋并儲備良馬,選拔衛(wèi)青、公孫敖等一批年輕軍官展開軍事訓練。
漢武帝劉徹決心已定,即或是張騫杳無音訊,或是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也要開始對匈奴的反擊。
這次廷議中,漢帝國的文武大臣們一致同意停止執(zhí)行先帝們奉行的防御戰(zhàn)略,反擊匈奴。
漢武帝劉徹計劃親率30萬大軍,以和親為誘餌,在馬邑圍剿前來迎親的匈奴部隊。
雖然這次被稱為“馬邑之謀”的軍事行動由于消息泄露而被迫中止,但漢帝國自此揭開了對匈奴戰(zhàn)略反擊的序幕。
劉徹,這位年輕氣盛、胸懷宏圖大略的皇帝,將把漢帝國快速帶入一個開疆拓土,威儀天下的嶄新時代。 一幕圍繞爭奪河西走廊的政治謀略與軍事行動的大戲逐漸走向高潮。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相關文章:
紀錄片河西走廊解說詞9篇04-04
方隊解說詞01-06
解說解說詞04-24
長城解說詞04-07
校運會解說詞02-06
軍訓的解說詞01-07
入場解說詞03-18
解說詞范文04-14
旅游解說詞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