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前方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立意上的反彈琵琶。
2、了解文章虛實結合的寫法,對文中重點詞語進行解讀。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文
攝影散文: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表達的手段也在發(fā)展變化。過去,傳媒是非常單調的,F(xiàn)在,人們不僅有文字印刷,還有圍繞圖像、聲音創(chuàng)造出的廣播、攝影、電影、電視、電腦、互聯(lián)網,而且,這些傳媒手段又不斷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綜合的表達手段和表達樣式,如廣播劇、電視散文、電視電影等。攝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種。
攝影散文是一種新興的文體,顧名思義,它是由攝影和文字構成的。這種新的文體兼具了兩種表達手段的審美特點,即攝影的視覺性、對瞬間畫面逼真的再現(xiàn)能力和散文運用語言來表達對象時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開聯(lián)想。所以,成功的攝影散文不應該成為毫無生氣的文字解說,而應該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創(chuàng)造和生發(fā),這樣才能使兩者互相影響,互相補充,成為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前方》是一篇“攝影散文”。本文的中的攝影畫面展示的是一輛破舊簡陋的汽車,車中是幾位神態(tài)各異的旅客,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處于艱難旅程中的人的惶惑與茫然。
二、 作者簡介
曹文軒:1954年生于江蘇鹽城農村,并在農村生活了20多年。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1979年畢業(yè)后留校任教,F(xiàn)任北京大學教授、現(xiàn)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1972年 開始發(fā)表作品。他的主要著作是:
長篇兒童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先后獲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中國作協(xié)第二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另有長篇小說《紅瓦》、《草房子》等。
短篇小說集《啞牛》《憂郁的田園》、《暮色籠罩下的祠堂》、《紅葫蘆》、《薔薇谷》、《云霧中的古堡》等。短篇兒童小說《再見了,我的小星星》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首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短篇小說《藍花》獲首屆冰心兒童圖書獎新作獎。
學術性專著《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xiàn)象研究》、《思維論》、《曹文軒兒童文學論文集》等。
三、詞語識記
襲擊 憔悴 溫馨 顛簸 惶惑 惦念 崔顥 遷徙 焦躁 驕躁 按捺不住 索然無味
四、名言警句
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韋莊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古詩十九首》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盧綸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李益
五、文眼、聯(lián)想、想像
文眼:是散文揭示文章主旨的一種手段,它制約、統(tǒng)率著文章的各個組成部分。它是作者進行藝術構思的焦點,又是把思想和藝術辨證統(tǒng)一起來的凝聚點。
聯(lián)想:是由這個人,想到其它相關的人(由親人想到人民子弟兵);由這件事,想到其它相關的事(由栽樹想到育人);由這個物,想到其它的物(由長城想到長龍)等。
想像:是在自己積累的材料的基礎上,構思組織成新的事件、情景或人物(經常觀察草原的人,能寫出一篇《美麗的草原》等)。想像還能對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具體的形象來(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大街上走,能想出火爐、圣誕樹的形象和奶奶把自己抱在懷里的情景等)。
六、文本研讀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明確:“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保ㄌ攸c立意上反彈琵琶)
2、人為什么會離家(3-7 節(jié))?
明確:
(1)、人有著離家與遠行的習性。
(2)、外面世界的誘惑。
。3)、出自無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4)、理想的召喚與誘惑,點出了“前方”。
3、如何理解“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
明確:人,無論你的生活境遇如何,從本質上來講都是“總想達到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想實現(xiàn)理想而不能實現(xiàn)自己所有的,因此,“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
4、人類精神狀況中的三重悲劇是什么(11節(jié))?
。1)、人在“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xiāng)”。
。2)、“人無法還家!
。3)、“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
5、本文的思路是什么?
一、(1)從攝影畫面起筆,展開聯(lián)想,引出下文。
二、(2-7)對人類的離家行為進行敘述和分析。
三、(8-11)重在分析人類悲劇性的精神狀況及對人生的思考。
四、(12)呼應開頭,引導讀者進一步思索。
6、第1節(jié)和第12節(jié)的關系如何?
明確:
首尾呼應,從淺層次的生活經歷入手,上升到深層次的人生哲理的發(fā)問。
第一節(jié)由攝影作品入手,猜測畫面上人物的目的,說明“歸家”和“遠行”都是“在路上”,都與離家有關。結尾再次猜測攝影作品“前方”中人們的命運,扣住文章的寫作緣由。
7、理解文章虛實結合的寫法。
文章虛實結合,從現(xiàn)實中的家、路出發(fā),扣住心靈遠游、尋找精神家園來寫,表明人在尋找精神家園時的漂泊感和對理想的追求。
8、理解文中關鍵詞語的語境義。
第9段中 “無家可歸”的“家”指心靈家園,“漫無盡頭的路上”與“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經歷的人生。
第1 段和第11段中的“在路上”和“流浪”并不是實指,而是說人處在離家與歸家中間的求索、漂泊狀態(tài)。
第11段中“家”“家園”“家鄉(xiāng)”,并不是指“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歸宿,精神的棲身之所。
9、文章主題的探討
作者從攝影作品引出聯(lián)想,由離家想到人類的精神境遇,充滿了悲憫之情和深刻的人文關懷,本文表面上雖然寫離家,實際上仍著眼于歸家,仍然是對家的追尋。家園之思的人文內涵在作者這兒得到了新的發(fā)掘:人對家園的眷戀與追尋實際上是對某種精神的追求,是一種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
10、寫作技巧:
1.立意上反彈琵琶。2.首尾呼應。
3.虛實結合。4.運用聯(lián)想、想像等。
5.語言精美、經典。
七、課后作業(yè)
完成自主學習與評價。
【前方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對花》教案設計03-28
《船長》的教案設計03-08
頭飾教案設計04-03
《比尾巴》教案設計04-03
挑山工教案設計04-01
《指路》教案設計04-02
陽光的教案設計04-03
《天窗》 教案設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