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設計模板(精選8篇)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以下是初中物理教學設計模板,歡迎閱讀。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 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它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明確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
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
4、培養(yǎng)學生實驗、觀察、推理、歸納的科學意識和方法
5、通過對伽利略自由落體運動研究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并感受先輩大師崇尚科學、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本節(jié)的重點。
掌握并靈活運用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課前提問: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是怎樣的?
二、自由落體運動
演示1:左手擲一金屬片,右手擲一張紙片,在講臺上方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同時釋放,讓學生觀察二者是否同時落地.然后將紙片捏成紙團,重復實驗 ,再觀察二者是否同時落地
結論:第一次金屬片先落下,紙片后落下,第二次幾乎同時落下。
提問:解釋觀察的現象
顯然,空氣對紙的阻力影響了紙片的下落,而當它被撮成紙團以后,阻力減小,紙片和金屬片才幾乎同時著地。
假設紙片和金屬片處在真空中同時從同一高度下落,會不會同時著地呢?
演示2:牛頓管實驗
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顯然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是:
(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氣阻力。
(2) 從靜止開始下落
實際上如果空氣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物體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體運動。
三、自由落體運動是怎樣的直線運動呢?
學生分組實驗(每二人一組)
將電火花計時器呈豎直方向固定在鐵架臺上,讓紙帶穿過計時器,紙帶下方固定在重錘上,先用手提著紙帶,使重物靜止在靠近計時器下放,然后接通電源,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小點。
運用該紙帶分析重錘的運動,可得到: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重錘下落的加速度為a=9.8m/s2
四、自由落體加速度
學生閱讀課文
提問: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標準值為多少?方向指向哪里?用什么字母表示?(略)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規(guī)律?
(1)在地球上同一地點,一切物體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由教材第37頁表格可知,緯度愈高,數值愈大。
(3)在通常的計算中,可以把g取作9.8m/s2,在粗略的計算中,還可以把g取作10m/s2
五、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
注意式中的h是指下落的高度。
課后習題
1、閱讀《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2、教材練習(1)至(4)題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
2、會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部分電路的電壓。
3、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理解歐姆定理,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用“變量控制法”來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3、嘗試用圖象法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重視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和科學性的認識,注意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
【教學重點】
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及其表達式、變換式的物理意義。
【教學難點】
實驗探究中,用圖像法分析實驗數據和對實驗結果的評估。
【教學準備】
電源(干電池)、開關、導線、定值電阻(5Ω、10Ω、15Ω)、滑動變阻器(20Ω、1。、電壓表、電流表、學生實驗報告單(課前發(fā)給學生)。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教學法、分層啟發(fā)式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和類比教學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及創(chuàng)設情景
1、播放多媒體課件放一段優(yōu)美的音樂,教師調節(jié)聲音的強弱。
2、[教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教師是通過什么方法改變聲音的強弱的?
[學生]:老師是通過旋動音量開關改變聲音的強弱的。
[教師]:你知道為什么通過旋動音量開關可以改變聲音的強弱嗎?
[學生]:可能是旋動音量開關改變電流的大小改變了聲音的強弱。
[教師]:今天我們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進行新課
。ㄒ唬、實驗探究:電流與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
[教師]:請同學們先回憶電流是怎樣產生的.?電源的作用是什么?
[學生]:電流是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電源是提供持續(xù)電流的裝置,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教師]:請同學們再回憶電阻的概念。
[學生]:電阻就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教師]:請同學們對比水流的大小與落差和阻力的關系猜想電流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板書]猜想1:“電流大小可能與電壓有關,可能是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猜想2:“電流大小也可能與電阻有關,可能是電阻越小,電流越大!
猜想3:“電流大小可能與電壓和電阻都有關,可能是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教師]: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科學探究的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什么?
[學生]: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3
初中物理教學基本理念,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思想物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偏重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將精力陷于知識點的學習和解題中,對技能、物理過程和方法則關注的較少或落實不夠。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這一觀念,堅持這一觀念,才能切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通過讓學生觀察身邊熟悉的現象,探究其內在的本質的物理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是:
1、關注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fā)展的人、有尊嚴的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所有的學生,應該尊重、關心、牽掛他們。要容忍學生的錯誤,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增強社會責任感。
2、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物理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過程。物理教師要善于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課堂成為學生向往的地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
。1)融洽的課堂氣氛教師要真心對待學生,永遠以和平、愉快、友好、信任和鼓勵的方式對待學生,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身心處于最佳活動狀態(tài),心情舒暢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2)在教學中應盡量增加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情趣讓教學內容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如將教學內容故事化、多媒體化。以《磁場》一節(jié)引入新課的教學為例,教師講:“在我國的古書《史記封禪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漢武帝雖然雄才大略,但是晚年卻很迷信。有一天,宮外有位自稱叫奕大的人求見,說是有寶物要獻給皇帝。漢武帝一聽,馬上召見。只見奕大從懷中取出一對棋子,說這叫斗棋,放在一起爭斗不已。漢武帝命人拿來棋盤,奕大把兩只棋子靠近擺在一起,果然能夠‘相距不休’。一會而,奕大又換了個法子,兩只棋又相互吸引不肯分開。這個玩意而可把皇帝給逗樂了他馬上下令封奕大為‘五利將軍’。同學們,如果你是奕大,你會用什么來做那兩只棋子呢?”教學內容如果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yǎng)成課堂不僅是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格養(yǎng)成的圣殿。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挖掘道德教育素材,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引導學生成為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使學生在獲得物理知識同時,也成為人格健全的人。物理教學中的德育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愛國主義教育通過介紹我國古代在物理學方面對世界所做的杰出貢獻、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新成就,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國古代文明燦爛輝煌,很多科學論述都在世界遙遙領先,如《墨經》關于杠桿的論述、小孔成像的觀察研究,《春秋》中哈雷彗星的記載,足足比西方早六百多年。在現代科學技術中,我國超導的研究與實踐,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尖端技術方面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的實驗成功,人造衛(wèi)星的發(fā)射與回收,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成等等,在教學中適當的穿插這些內容,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能使學生了解祖國燦爛輝煌的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教學中也應讓學生認識今天我國在科學技術的某些方面與國際水平的差距,激勵他們努力學習,立志振興中華。
(2)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中學物理教學內容中充滿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師在教學中應自覺地用辨證主義觀點去分析教學內容,闡明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例如,通過分子運動論的初步知識的教學,向學生揭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不斷運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通過講解“摩擦力的利與弊”向學生闡明“一分為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道德品質教育在物理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科學態(tài)度,刻苦鉆研、勇于進取的精神和愛護公物、遵守紀律、團結協(xié)作的作風。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重要的物理教學方法,在探究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勇于戰(zhàn)勝困難和團結協(xié)作的優(yōu)良品質。
4、滲透STS教育,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物理知識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與物理學的進步息息相關。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了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意識、技術意識、社會意識。
在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是:
第一、關注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如那米技術、超導體、激光、現代航天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等。
第二、重視學習內容與家庭、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的聯系,如將電的知識與安全用電、安裝照明電路、修理各種家用電器相聯系;將能源的利用與生活中如何節(jié)能相聯系;將物態(tài)變化與電冰箱的工作原理相聯系,將浮力與潛水艇的浮沉相聯系;將電磁波與現代通信相聯系等。
第三、關注一些重大社會問題,如環(huán)境污染與環(huán)境保護、能源危機、噪聲污染等。此外,教師在設計習題時,應多考慮一些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規(guī)律的題目,如學習慣性后,解釋剎車時人體上半身為什么向前傾的現象。學習杠桿后,解釋騎自行車上坡走“S”形路線省力的道理;學習了長度的測量后,會從地圖上測出長春到北京鐵路線的長度;學習了光的反射,解釋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后鏡是一個凸鏡,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學習了光的折射,能解釋海市蜃樓,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學習了熱學,能回答為什么海邊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氣候宜人,為什么當今國家推行退耕還林的政策;學習壓強后,解釋刀磨得越鋒利切東西越快等等。通過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形成將科學技術與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意識,激起學生對自然界的好奇、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養(yǎng)成對大自然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增強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壓強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壓強是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壓強是力學中的重要內容,學生對與壓強相關的物理現象較為熟悉,但壓強的概念學生還比較陌生。本節(jié)教材主要建立在學生學習了力的初步知識基礎上,和學習了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和力的關系后對力的另一類作用效果的具體分析。壓強是全章的基礎,也是學生學好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重要保證。因此,搞好壓強的教學是抓好本章教學的關鍵。
2. 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知識水平,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壓力及其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
、诶斫鈮簭姷母拍、公式和單位;能應用壓強公式進行有關計算,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
、壑缐簭娫龃蠛蜏p小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采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樂于探索、勇于探究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
壓強的概念統(tǒng)領全章、貫穿全章,因此壓強的概念是本節(jié)的重點。
教學難點:壓強概念的建立。
初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如何通過概括實驗結論得出壓強概念是本節(jié)的難點。
教學關鍵:實驗的成功是突破難點的關鍵。
探究影響壓力效果的因素,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強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壓力效果的實驗就顯得特別重要。
4.教學媒體:圖片及多媒體課件。
二、學情分析:
由于八年級學生具備了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具有較強的科學探究意識,學生完全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絕大多數學生能從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中發(fā)現問題,會對獲得的信息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處理。
三、教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靈活地運用了情景法、合作探究法、啟發(fā)引導法和多媒體輔助法等多種方法,并且能按照新課標倡導的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出結合學生實際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學法
根據以上教法及學生年齡特點,采用的學法主要有觀察法、合作探究法、討論交流法、自學法等。教學中不但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得,更要注重知識的獲得過程。在具體的探究活動中,通過學生自己體驗,分析歸納,獲得對壓強概念的深入理解。
五、設計理念
本節(jié)設計總體思路是從有關壓強的生活情景引入壓強課題,通過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感受壓力的效果,自然形成壓強概念,并用所學壓強知識解釋生活中有關壓強應用。充分體現課程標準“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突出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六、教學準備
1、教學媒體準備:多媒體硬件和相關課件準備
采用多媒體作為教學的輔助,使教學聲圖并茂視聽并舉,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實驗器材準備:海棉、橡皮泥、肥皂、氣球、磚兩塊、一只削好的鉛筆、廢舊玻璃輸液瓶、水等。(盆盆罐罐當器材,拼拼湊湊做實驗 、讓土器材成為實驗教學的生力軍)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激趣
拿出一海綿,把瓶子放在其上面,用力向下壓,提問: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投影展示圖片:步行人和滑雪者對地面的壓力差不多,但步行人去深陷入雪中,可滑雪者卻陷入不多,兩者產生的效果不同,壓力作用效果為什么差別這么大?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回顧:瓶子放在海綿上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觀察圖片,并引發(fā)對此現象的思考。
二、認識壓力
演示小實驗:
向下按海綿;將鋼尺一端搭在講桌上,另一端懸空,向下壓懸空部分,讓學生觀察形變,描述力的方向。
學生觀察現象,初步理解壓力的概念。
總結:例子中的物體都受到了壓力。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三、認識壓強
1.探究主題的引入
教師提出問題:
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針對教師的設問積極猜想:可能與施加的壓力有關;與接觸物體的大小、形狀有關等等。
抓住學生猜想中含有科學成分的部分,給予引導,逐步逼近主題。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5
【設計思路】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難點,教學的策略,不在于有沒有講清、講透,而是看教師有沒有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主動獲取知識,樂于探究,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把課堂活動權交給學生,把發(fā)言權留給學生;诖,教學中,一方面注意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探究,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教學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物理這門學科,在知識方面,懂得少許淺顯的物理道理,知道一些較簡單的物理現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規(guī)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探究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一定的協(xié)調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們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方法上,知道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本節(jié)探究課學生面臨著許多困難,首先實驗探究涉及到的物理名詞多,物距(u)、像距(v)、焦距(f)、實像、虛像;還有,要找到各種像應調整什么,如何調整,學生感到盲目;再有,從數據中要得出結論也不易,因此老師必須重視在探究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指導,同時,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索的全過程和方法。
。3)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guī)律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及探究創(chuàng)造的心理品質。
(3)樂于參加觀察、試驗、制作等科學實踐。
【教學重點】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過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從實驗中得出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小組討論、多媒體演示。
【教學準備】
學生:蠟燭、火柴、凸透鏡、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組;教師:多媒體課件。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認識牛頓第一定律。
2.認識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能用物體的慣性解釋生活和自然中的有關現象。
。ǘ┻^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并確認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2.經歷建立牛頓第一定律的科學推理過程。
2.能通過生活經驗和大量事實認識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ㄈ┣楦小B(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建立牛頓第一定律的科學推理過程學習科學思維方法。
2.通過慣性現象的認識,樹立交通安全意識。
3.體會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內容由“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牛頓第一定律”“慣性”三部分內容組成!白枇ξ矬w運動的影響”是研究力與運動關系的重要實驗,做好這個實驗并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猜想是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的關鍵。
運動和力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理現象。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開始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頓時代,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運動和力的關系問題不僅深化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而且體現了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對人類思維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牛頓第一定律是經典力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它指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即力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它是整個初、高中物理課程的基礎。要讓學生完成對它的認識,最重要的是揭示建立牛頓第一定律的思維過程,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障礙。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物體有慣性,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慣性與生活聯系緊密,人們有時可以利用慣性,有時應注意防止慣性給人們帶來危害。
重點: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難點:建立牛頓第一定律的科學推理過程
三、教學策略
首先以水平方向只受阻力作用逐漸停下來的日常生活實際為基礎引出兩種對立的觀點,進一步用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兩個偉人來強化這種矛盾,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為核心,在基本的實驗事實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進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結論。
通過慣性實驗展示運動物體由于慣性而表現出來的現象,以突出慣性維持其原有運動狀態(tài)的實質。最后應用所學習的慣性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四、教學資源準備
斜面、小車、毛巾、棉布、木板、慣性演示儀、多媒體、實物投影等。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設計理念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不僅僅要“學習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提出物理問題,在“探究”中經歷并體驗科學探索的歷程,在“探究”中將物理學習跟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在“探究”中將物理學習最終歸于生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將科學探究的要素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使學生在探究中敢于質疑、勇于辯論,在充分交流中比較、篩選出最佳的實驗方案。而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的指導作用突顯出來,從而使師生互動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具有實質意義。這樣一堂鮮活的課上完后,學生收獲的不只是知識,還收獲了研究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提高。因此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知道浸在(漂浮、懸浮、下沉)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施加的豎直向上的浮力,知道如何計算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浮力并知道浮力的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浮力。
2.經歷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協(xié)作精神。
2.學習阿基米德善于觀察思考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浮力及其方向,會測量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學難點: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過程。
四、實驗器材
演示實驗器材:鐵架臺、重垂線、雞蛋、食鹽水、乒乓球、大燒杯、紅毛線、水桶、水盆,準備一組與學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實驗器材(便于學生上講臺演示實驗方案)。
學生實驗器材:橡皮泥、小石塊、小木塊、鐵釘、乒乓球、燒杯(100ml)、彈簧測力計、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細線。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課件展示生活中有關浮力的事例:漂浮在水面的'輪船、木塊、水鴨子、人,浸沒在水中的潛水艇等。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事例中的輪船、人等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
小組合作學習,嘗試分析這些現象的原因。
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認識到:這些現象與浮力有關;不僅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而且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會受到氣體對它的浮力。然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浮力現象,想了解哪些有關浮力的知識,從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
2.新課教學
模塊一:感知浮力的存在,建立浮力的概念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8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物理學這一門自然科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學知識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通過“動手動腦學物理”,學生們已對進一步學習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我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進行教學,讓學生從想學物理到熱愛物理,F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更深入的,更加科學的認識。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具體教學內容有
第六章 電壓電阻
本章是學習電學知識、掌握歐姆定律的基礎。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電學知識后才能再進行以后的'學習。
1、能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能說出生活、生產中采用簡單串聯或并聯電路的實例;
2、會使用電壓表;
第七章 歐姆定律
本章是電學中的一個重要定律,在初中電學中處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學習“電功率”的基礎,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電學知識的基礎。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2.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3.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第八章 電功率
本章在學習了歐姆定律的基礎上,把對電學的研究拓展到電能和電功率。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1.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2.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計算。區(qū)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3.知道在電流一定時,導體消耗的電功率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第九章 電與磁
本章主要講述磁現象、電流的磁場、電磁鐵及其應用、電動機、電磁感應及其應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1.能用實驗證實電磁相互作用
2.通過實驗,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3.通過實驗,了解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與電流及磁場的方向都有關系
4.通過實驗,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第十章 信息的傳遞
本章主要講述了電磁波及信息的傳遞。
1.知道光是電磁波。知道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2.了解電磁波的應用及其對人類社會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3.能舉例說明電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三、學生基本情況。
八年級學生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多,兩極分化突出,上課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的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做好演示實驗,讓學生自己做好隨堂探究實驗,盡量進行直觀教學。
2、加強概念規(guī)律教學,訓練學生對知識概括整理能力。
3、注重“輔優(yōu)轉差”工作。
4、滲透目的教育,提高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興趣。
5、結合教學實際狠抓“雙基”,全面提高,重點輔優(yōu),全面發(fā)展。
五、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周數日期內容
第1周2.28----3.3電壓(1)探究串、并聯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1)
第2周3.4----3.10電阻(1)變阻器(1
第3周3.11----3.17探究電阻上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1)歐姆定律及應用(1)
第4周3.18----3.24測量小燈炮的電阻(1)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1)
第5周3.25----3.31電能(1)電功率(1)
第6周4.1----4.7電功率(1)測量小燈炮的電功率(1)
第7周4.8----4.11電與熱(1)電功率與安全用電(1)
第8周4.15----4.21生活用電常識(2)
第9周4.22----4.28磁現象(1)磁場(1)
第10周4.29----5.4電生磁(1)電磁鐵(1)
第11周5.6----5.12電磁繼電器揚聲器(1)電動機(1)
第12周5.13----5.19磁生電(2)
第13周5.20----5.26現代順風耳—電話(1)電滋波的海洋(1)
第14周5.27----6.2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1)
第15周6.3----6.9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1)
第16周6.10----6.16復習和總結(2)
第17周6.17----6.23復習和總結(2)
第18周6.24----6.26復習和總結(2)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08-10
初中物理杠桿教學設計03-31
初中物理《電和熱》教學設計10-06
初中物理教學總結07-27
初中物理歐姆定律教學設計(通用5篇)07-28
初三物理教學設計05-04
初中物理《凸面鏡和凹面鏡》教學設計10-21
初中物理期末教學總結11-25
初中物理教學總結范文11-28
初中物理教學課堂總結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