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跨越代溝的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guān)愛與教育,以及可能產(chǎn)生的矛盾,體會父母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以感激的心情和理智的態(tài)度對待父母,堅持正確的看法和行為。
2.正確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角色,懂得與父母平等溝通,構(gòu)建和諧的家庭關(guān)系。
[知識與能力]
1.能以平等的態(tài)度與父母溝通,掌握一些處理與父母關(guān)系的具體方法,學會溝通的技巧和克服逆反心理。
2.認識逆反心理的危害,積極主動地與父母交流、溝通,努力做到有話好好說,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導入新課:
(故事請一學生課前準備好,有條件的可用多媒體呈現(xiàn),請一學生有表情地講)
故事:一只公雞發(fā)現(xiàn)土里埋著一顆閃閃發(fā)光的珍珠,它以為是什么好吃的東西,就把珍珠刨了出來,費力地想把它咽下去。但當公雞發(fā)現(xiàn)這顆閃閃發(fā)光的珍珠并不是什么好吃的東西時,它馬上就把珍珠吐了出來。這時珍珠對公雞說:“我是一顆珍貴的珍珠,一個人想要找到一顆珍珠就像大海撈針一樣難啊! 而你怎么這么輕易地就把我丟棄了呢?”公雞說:“有什么了不起啊,如果誰給我一顆谷物,我馬上就拿你去交換!
故事講完后,請學生討論(多媒體呈現(xiàn)):
(1)公雞發(fā)現(xiàn)了一顆珍貴的珍珠,為什么卻把它輕易地丟棄了呢?
(2)在公雞眼中,為什么一顆珍珠和一顆谷物的價值是一樣的呢?
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歸納:(首先肯定學生的發(fā)言)其實,在我們的日常家庭生活中,類似于珍珠與公雞對待不同事物的看法經(jīng)常發(fā)生在你與父母之間。你的價值觀總是和你父母的價值觀相左,父母視為“珍珠”的東西,你卻不屑一顧,而你認為至關(guān)重要的“谷物”,你父母又不在意。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樣,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卻不認為那些是最好的,這就是兩代人之間的“代溝”。你的成長,你的變化,就是“代溝”產(chǎn)生的首要原因。在此,教材上有一段很精彩的材料,或許更能體現(xiàn)你們的變化(多媒體呈現(xiàn))。
講解新課:
(請一名學生扮演兒子,要求扮演的同學能按照不同年齡段的想法,用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并要求其他的同學也要身臨其境地體會自己對爸爸的看法。)
對話:(1)為什么兒子眼中的父親,竟是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的?
(2)隨著你年齡的增長,你對父親的看法有什么變化?
(3)你的父親在你現(xiàn)在的眼中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會是這樣的?
(通過學生的扮演以及對這些問題的對話,分析代溝形成的原因。)
一、代溝形成的原因
師:對爸爸的評價,無疑是自己成長的變化,是對他人認識的變化,是思維由幼稚到成熟的變化。其中經(jīng)歷了朦朧的敬畏到朦朧的批判,最后到客觀的認識三個階段。從這則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7歲前,父母在我們心目中是權(quán)威,我們絕對服從父母的管教。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增強,我們看到父母的不足,和父母的想法產(chǎn)生了偏差。到了青春期,這種偏差最大;26歲以后,開始客觀地認識父母。(由此引出代溝的含義)
二、代溝的含義
通過討論、探究代溝的表現(xiàn),找出自己與父母進行溝通的方法。
對第一個問題的探究建議:先讓學生就在生活方面與父母的差異展開討論,然后請學生一一回答,并隨時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觀點讓學生填在書中的空格內(nèi)。
三、代溝的表現(xiàn)
(填表的內(nèi)容見教學資料上的圖表,表中所填的內(nèi)容不惟一,答案應該是多元化的、開放性的,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學生的實際即可。在生活方面除了表中列舉的以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內(nèi)容,如業(yè)余愛好、交友、個人隱私、音樂、學習方面等等,這些都可以與學生共同展開探究。其目的是要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究,嘗試著在這些問題上與父母進行溝通,多想想父母觀點的合理性,并在實際行動上努力去做。)
師:總之,在生活方面與父母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上一代重實際,似乎不注意生活的享受;下一代則多幻想,比較重視享受。這僅是代溝表現(xiàn)的類型之一。還有的表現(xiàn)在:思想方面:上一代比較務(wù)實、保守、不主張批評;下一代主張自由、創(chuàng)新、開放的思想,希望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行為方面:上一代贊成維持傳統(tǒng)的形式,處事謹慎、冷靜,認為做事應有原則,穩(wěn)扎穩(wěn)打,不接受新的花樣;下一代則喜歡冒險性的活動,敢作敢為,認為各人應按自己的意見行事,不必顧及別人的看法,不應有太多拘束。家庭責任方面:上一代對家庭愿做出犧牲,主張大家庭制,認為子女必須孝順服從父母;下一代重視個人的享受和自由,喜歡小家庭制,認為子女的意見應被考慮。同學交往方面:上一代態(tài)度保守,認為男女交往是件嚴肅的事;下一代則主張廣泛交友,與人交往是不可缺少的經(jīng)驗,與異性交往沒必要大驚小怪。政治方面:上一代態(tài)度可能不怎么積極;下一代則認為應多參與,對不滿的現(xiàn)象,希望能聲機會表達意見,等等。
對第二個問題的探究建議:教材所列舉的三種態(tài)度是學生平時經(jīng)常采用的,事實上這些態(tài)度并沒有解決與父母之間的沖突,反而導致了代溝的加深。這里的每種態(tài)度所產(chǎn)生的后果可以讓學生說,因為他們有切實的感受。然后再請學生思考并回答:有哪些正確的態(tài)度(見教學資料《解決與父母沖突的正確態(tài)度》)可以解決你與父母之間的沖突?
(讓學生自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態(tài)度,隨時在課本上填寫。)
師:溝是填不平的,可我們可以跳,可以跨啊!代溝并不影響兩代人的相互接納。 由于父母與子女不同的經(jīng)歷和文化差異,兩代人之間就不可能沒有“代溝”,這種差異有時如同寫毛筆的一代、寫鋼筆的一代和電腦的一代的差異那樣大。
四、溝通是跨越“代溝”的最好方式
師:跨越代溝就要及時進行溝通。溝通能疏通子女與父母間的關(guān)系,消除子女與父母間的誤會,化解子女與父母間的沖突。溝通能增進子女與父母間的親情,激發(fā)子女對父母的感情。溝通要及時,要注意場合,要主動,要講究策略,要形式多樣。有句廣告詞說得很好:溝通從“心’’開始。好的溝通應是追求心靈的友善碰撞、融合,讓雙方都感到對方的真誠,而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請學生閱讀“知識鏈接”,要求結(jié)合他們自己的實際選擇其中的溝通技巧,說說自己在某一個問題上與父母意見沖突最大的方面及打算如何與父母溝通。
提問:你覺得怎樣才能更好地與父母溝通?(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要求說出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1)可以選擇恰當?shù)臅r間和地點與父母心平氣和地直接交流溝通;(2)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他人,通過他們幫助自己與父母溝通;(3)可以通過電話或書信和父母溝通,等等。
師:回家再想想,看看跟父母有沒有更好的溝通方式。 因為通過溝通才能理解父母的心理,懂得父母的心思,知道父母的想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聽到一些做父母的感嘆:“孩子長大了,就不聽我們的話了。”其實,這主要是子女與父母缺少溝通所致。溝通,是指通過談話或其他方式進行相互了解。人與人之間,當然也包括子女與父母之間,都需要溝通,只有用心溝通,才能真情交融。
課堂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師:父母的愛是深沉而偉大的,為了子女,他們甘愿付出而不求回報,你們要相信父母,尊重父母,體諒父母,父母無私的愛會伴隨著你們一生。(聽《母愛》的歌曲)
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他家,愛是人世間最美的語言。 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會與父母和諧地相處,在愛的包容和親情的支持下,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因為,父母是你們最早、最親近的朋友,所以,你們與這兩位特殊的朋友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父母都希望也需要受到子女的尊重,而作為子女,理應積極地與父母經(jīng)常交流、溝通,常能進行換位思考,以感激的心情和理智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父母。只有這樣,才能化解與父母之間的沖突,共同營造一個溫暖和睦的家。
【跨越代溝的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shè)計09-18
最新《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shè)計(精選10篇)07-06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設(shè)計6篇10-21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通用13篇)08-23
跨越式教學反思總結(jié)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