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教學設計 百文網手機站

教學設計

時間:2023-02-11 18:19:5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了解“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交流,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4、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湊十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

  教具:PPT課件,卡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0+2 = 7+10=

  3+10= 10+9 =

  8+10= 10+6 =

  利用10加幾的計算,作為鋪墊;

  二、新授:

  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激趣

  1、出示課本9+幾的情境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小朋友們在操場上干什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板書課題:9加幾

  2、根據主題圖“數飲料”中,讓學生讀出問題,并嘗試列式;

  組織學生討論“一共有多少盒?”的問題。

 、俳M織全班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诎鍟9+4=

  3、請學生代表用自己的方法算出9+4的結果;

 、冱c數出結果,讓學生上講臺,用手指,算出結果;

  【設計意圖】:因為在之前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掌握了計算的方法,所以在此處沒有用太多的時間去讓學生探討,沒有用小木棒擺,讓學生上臺展示就可以;

 、谟每埑鍪荆9+4= 9+7=

  10+3= 10+6=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上面卡紙的結果,然后觀察比較,讓他們發(fā)現哪一種比較簡單,為湊十法的學習做好鋪墊;

 、塾谩皽愂ā庇嬎愠鼋Y果。

  板書:湊十法

  4、理解“湊十法”。

  ①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飲料。

  演示口算過程。

  ②教師邊提問邊指導操作:回憶一下,剛才的同學是怎樣移動飲料的?(箱子外面的四盒飲料拿走一盒,還剩幾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飲料一共是多少盒飲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蹎枺涸谶@幾種方法中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5、初步練習:

  出示卡紙:

  9+2= 9+3= 9+4= 9+5= 9+6= 9+8=

  【設計意圖】:把卡紙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利用湊十法的方法,上臺展示自己的算數過程;學生完成后,讓另外幾個小朋友充當小老師,上黑板幫他們改正;起到了互評、檢查的作用,同時的,還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三、反饋練習

  1、練習二十第l題。

  ①先說圖意,再列式。

 、诩w評議,訂正,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2、練習二十第2題。

  3、練習二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練闖考:40、41頁。

  六、板書設計:

  9加幾

  9 + 4 =

  湊十法:

  9+2= 9+3= 9+4= 9+5= 9+6= 9+8=

  反思:這是一堂公開課,所以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還不錯,只是在練習方面做得還不夠,時間把握得不是很好,練習方面有點過少。

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场⒛芘c前篇課文的描寫方法作些比較,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讀記好詞好句,積累語言。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課文插圖(或制作課件)。

  【教學時數】

 。闭n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課文插圖(或多媒體可見)。

 。病⒂^察、說話: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

 。、導入新課:

  葉·諾索夫是怎樣描寫這只白公鵝的?兩位作家的.描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同桌或4人小組互教互查生字詞的讀音:

  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確。

  2、指名分段試讀課文:

  注意正音,要求讀準,讀通順。

  三、對比閱讀,領悟方法

  1、設計表格(或課件),引導對比閱讀

 、 先出示(點擊)舊課內容,再讀新課,劃出重點詞句,進行對比閱讀和交流。

  白鵝

  白公鵝

 、僮藨B(tài)

  ②叫聲

 、鄄綉B(tài)

  ④吃相

 、萃嫦

 、 從表中你發(fā)現什么?

 。ㄏ嗤c、不同點)

  2、抓片段,進行對比閱讀:

  同樣是寫“步態(tài)”,兩段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ㄍ喊谅⑴深^ 。異:一個從容不迫、大模大樣;另一個慢條斯理,仔細掂量。一個通過對比,一個具體寫如何“落步”、過泥濘路、狗在身后追趕的步態(tài)。)

 。、抓重點段,進行對比閱讀:

 、 豐子愷怎樣寫鵝的吃相?

  (食料簡單、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 葉·諾索夫怎樣寫鵝的“玩相”?

 。☉蛩、搶占地盤、主宰一切)

 、 討論:

  兩位作者為什么要把這兩部分寫的這么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四、品讀詞句,體會感情

 。薄⒄页鲎约鹤钕矚g的詞、句:

  讀一讀。

 。、兩位作者對白鵝有什么樣的感情?

  五、作業(yè)

  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課后小節(jié)】

  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一下子讓孩子們對白公鵝產生了興趣,通過比較使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事物,語言各具特色,通過比較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文章的寫法也有所感悟。

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學生在已經直觀認識了三角形,且對三角形有一些感性認識。所以教學例1時選擇從生活中的場景入手,通過讓學生畫三角形、說三角形特點,逐步總結出三角形概念及基本特征。教學例2,也是從現實情境出發(fā),通過測量人字梁高度,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由此抽象出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從實例到抽象概念,使學生獲得正確而清晰的表象。

  【學情分析】

  學生在低年級時已經對三角形有了直觀的認識和初步的感知,這種感知往往來自于生活,所以教學時例題的選擇都是來源于現實生活,有利于學生對概念的抽象。畫高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所以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和已有知識進行練習,在比較中區(qū)分,從而正確的對知識體系進行重組和建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聯系已有知識和經驗,通過觀察、操作、測量等具體活動,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與底的含義,會用三角尺畫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內)。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探索和發(fā)現三角形基本特征的過程,積累一些觀察和操作、比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動經驗,體驗數學抽象的一般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獲得一些學習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激發(fā)數學學習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三角形概念。

  【教學難點】

  會畫三角形底邊上的高。

  【課時安排】

  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直角三角尺,學生每人一張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出示大橋夜景,提問:同學們,你能從這幅圖中看到什么?師:生活中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三角形?多媒體展示存在于生活中的三角形。

  揭題:生活中我們在許多地方見到過三角形,到底什么樣的圖形才能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又有哪些特征呢?今天跟隨老師一起來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三角形概念、特征

  1、畫三角形提出要求:剛才我們看了那么多的三角形,你能畫出來一個嗎?生嘗試畫三角形,教師巡視,收集學生存在的錯誤案例。

  2、展示交流,抽象概念師提問:你畫的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小組交流。

  指名展示,并介紹所畫三角形特點。

 。1)三角形由三條邊組成。師追問這三條邊是什么線?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線段

  (2)出示反例,,這三條線段能組成三角形嗎?這三條線段應該是什么關系?板書:圍成

 。3)三條線段圍在一起就是三角形了嗎?出示反例。這三條線段應該怎樣圍在一起呢?板書:首尾相接抽象概念:根據我們剛才的交流不難發(fā)現,這些是三角形共同的特點。所以,我們把由三條線段首尾相接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板書完整。

  師:同位之間看著手中的圖形互相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自學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師:你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嗎?自學書本75頁。

  組織交流:這是三角形的什么(邊)?有幾條邊?頂點(有幾個頂點)?角,有幾個角?

  4、試一試提問:如果給你頂點讓你畫出一個三角形,你能畫出來嘛?出示題目,自行閱讀理解題目意思。學生繪制。

  交流展示,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所畫的三角形?提問:任選3個作為頂點,都能畫一個三角形嗎?你有什么發(fā)現?為什么下面3個點不能畫出一個三角形。交流(找2名學生說)小結:在同一條直線上的點只能畫出一條直線。所以三角形的頂點能不能在同一條直線上。

 。ǘ┱J識高和底

  1、教學三角形底和高的概念師:三角形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用處,出示屋頂圖。從這幾幅圖中你又能看到什么?知道這是什么嗎?如果學生回答不出則師簡單介紹人字梁。

  師:同學們手中也有一張人字梁圖,你能量出圖中人字梁的高度嗎?學生嘗試。

  展示交流,指名演示度量過程并提問

 。1)你量的是從哪里到哪里的距離?引導學生說出從人字梁的頂點到它對邊的距離

 。2)我們所量的這條線段和人字梁的底邊在位置上有什么關系?(互相垂直)

  (3)你能想辦法驗證一下嗎?指名演示驗證過程。

 。4)師小結:通過剛才討論我們可以發(fā)現人字梁的高度,其實就是從這個三角形的頂點(出示頂點)到對邊所做的垂直線段的長度(邊指邊說)。

  抽象概念:如果我們把這個人字梁所在的三角形畫出來,那么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直線段,這條垂直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板書,畫出高,和直角標志),而這條對邊就叫做三角形的底(標出底)。

  回憶剛才過程,說一說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2、教學畫高

  (1)提問:如果已知三角形的.底,怎樣畫出底邊上的高呢?

 。2)學生嘗試畫底邊上的高。

 。3)指名演示畫高,總結畫高的方法和注意點。

  (4)對比畫三角形底邊上高的方法和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垂直線的方法。尋找相同和不同點。

  三、練習鞏固同學們這節(jié)課收獲可不少,不僅知道了什么樣的圖形是三角形,還知道了三角形的特征,認識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也知道如何畫底邊上的高。接下來就是要檢驗你們的時刻了。做好準備了嗎?

  1、練一練第1題。

  (1)學生同位之間互相說一說。

  (2)指名說一說哪些是,哪些不是,為什么?

  2、練一練第2題。

 。1)說一說題目有哪些要求。注意取整厘米。

 。2)學生獨立完成。

  (3)反饋交流。注意讓學生表達清楚:第一個圖形底邊上的高為2cm。

  底3、下圖中底邊上的高畫的對嗎?底底底④③②①

 。1)投影出示,先觀察,思考如何改正?

 。2)指名用直角三角尺把正確的畫圖方法擺出來。

 。3)說說在畫高時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4、練習十二第1題。

 。1)獨立完成,指名展示自己的作業(yè),并說說畫高的方法。

 。2)改變第一個三角形的底,提問:這時該如何畫高。指名演示。再改變底邊,又該如何畫?觀察圖1,你有什么發(fā)現?三角形有幾條高?

  (3)討論直角三角形的的高。提問:這是一個什么三角形?你能指出它的兩條直角邊嗎?如果以一條直角邊為底(老師用手指),怎樣畫三角形的高?指名擺三角尺。你有什么發(fā)現?如果以另一條直角邊為底呢?你又有什么發(fā)現?

  (4)小結:直角三角形中以一條直角邊為底,另一條直角邊就是三角形的高。

 。5)提問:你能畫出這個直角三角形的第三條高嗎?以哪條邊為底?

  5、練習十二第2題。

 。1)學生按要求畫出三角形。

 。2)同桌互相檢查所畫的三角形是否滿足要求,交流是怎樣畫的。

 。3)展示學生作業(yè),并提問:問什么條件相同,所畫的三角形卻不同呢?你有什么發(fā)現?

 。4)如果用同一條底邊,你能畫出多少個等高的三角形?

  四、全課總結提問: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板書設計】認識三角形由三條線段首位相接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高底教學反思:本課教學過程中通過畫三角形,說三角形特征,并用正反例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角形概念,從而突出本課教學重點。而對于本課的教學難點,則通過讓學生聯系已有知識,對比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從而對知識體系進行重新建構,突破難點。而練習過程中,除了關注基本的知識技能的掌握,還通過一些題目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蕭乾的《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語言介紹了舊北京街市上動人的一景,緩緩的追憶語調中流露出的是愉悅和懷想,讓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蘊涵的濃郁的情趣。內容貼近生活,文字也不艱深。學生基本上可以自讀,在自讀后由學生質疑提問,師生共同解決。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積累字詞,掌握詞的讀音、意義。了解作者及其對吆喝的品味分析。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資料及賞析語言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品味日常生活中的`動人底蘊,培養(yǎng)學生熱愛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分析把握文章結構。

  2、體會語言方面的特點。

  3、體驗作者在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

  教學方法

  1、自主學習法。

  2、誦讀品味法。

  3、創(chuàng)造性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視頻導入

  二、掌握字詞

  招徠(lá?)鉗形(q?án)鐵鉉(xuàn)囿于(yòu)隔閡(hé)餛飩(hún)(tún)佐料(zu?)餑餑(bō)小鈸(bó)雪花酪(lào)蘸(zhàn)馬趴(pā)兜里(dōu)秫秸桿(shú)(jiē)鹵煮(l?)山楂(zhā)荸薺(bí)(qí)蕎麥(qiáo)嘞(lei)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請同學們快速跳讀全文,圈點勾畫,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吆喝?吆喝是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聲,是當時小商販用于招來顧客而做出的各種音響,其實吆喝是那時媒體不發(fā)達的年代里的一種口頭廣告,起宣傳作用。也是一種如管弦樂器的藝術,耐人尋味。

  2、文中的吆喝一共介紹了多少個?都涉及了人們生活的哪些方面?2 18種。吃的、玩的、用的。

  3、叫賣者吆喝時有哪些本領?得氣力足、嗓子脆、口齒伶俐、咬字清楚、還會現編詞兒、腦子快、能隨機應變。

  4、作者是用什么順序、什么辦法把雜亂的吆喝聲整理的井然有序?

  器樂時間順序早上(5-7)從早到晚(5-9)(引入)晚上(8-9)聲樂吆喝春天,到夏天(介紹)一年四季(10)秋天,到冬天(評價)吆喝的內容吆喝的聲調吆喝的音韻節(jié)奏方法指導:當我們要把一些豐富多彩的資料整理成一篇文章時,我們就要想辦法用特定的順序,可以按時間的順序、分類的辦法整理,最主要是寫文章時,要用過渡句、總起句。這樣我們的文章內容就會介紹的很清楚,內容也很集中,讓讀者一看就明白。

  四、精讀美文,探究美點。

  1、在調查中你最喜歡那一句吆喝?

  用我以為最有趣,因為句式來回答。(提示從修辭、音調、押韻等角度評析)

  2、欣賞課外吆喝聲。說說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

  五、體味情感

  1、作者對北京的吆喝聲懷有怎樣的感情?(喜愛)

  2、對這些漸漸失去的吆喝聲又懷有什么樣的情感?從哪句話、哪個詞可以看出?(遺憾、惋惜)

  3、文中最后一句包含著作者怎樣情感?(期望)

  六、創(chuàng)作吆喝

  1、選取自己熟悉或喜愛的商品創(chuàng)作一則吆喝廣告。(創(chuàng)作包括內容、喊腔、若能京腔最好,也可以用自己的方言。)

  七、小結

  八、課后作業(yè)

  觀察在街頭做生意的人吆喝時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作一個片段描寫。200—300字。

教學設計5

  一、引言

  教學論,我國學者一般是根據其所研究的對象和任務進行定義的(顧明遠,1998;施良方等,1999;邵瑞珍等,1994)。從教學論所包含的研究范圍看,可以區(qū)分為廣義的教學論和狹義的教學論。前者把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作為研究的對象;后者則把關注的焦點放在教師的“教”的研究,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評價等。

  如果需要把教學論的基本理論和原則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必須通過教學設計。或者說,教學論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果離開教學設計是不可能對教學實踐發(fā)揮指導作用的;反之,如果缺乏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所發(fā)現的實際問題,教學論的研究也會失去最直接、最鮮活的材料反饋?梢,兩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的一個整體。

  教學設計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實踐活動在我國的中小學等普教體系中非常普遍,屬于基礎性的常規(guī)工作。但在職業(yè)教育的課堂教學中卻始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在當前職業(yè)教育大力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面臨著對傳統(tǒng)課程和課堂進行廣泛和深入地改造的背景下,這一現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二、教學設計的含義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是指把學習與教學原理轉化成為對于教學材料、活動、信息資源和評價的規(guī)劃這一系統(tǒng)的、反思性過程。

  仔細分析這個定義,我們可以把握教學設計的某些重要特征:

  首先,教學設計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設計者要將學習和教學的基本原理,有機地、有效地融合進入施教的全過程,并根據實際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選擇教學策略,達到教學目標,或者根據不同的反饋修改教學,進行學習補救?梢,教學設計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與既定情境中的材料進行反思性對話的過程”(Shon,1987,1991)。

  其次,“設計(design)”并不等同于“規(guī)劃(planning)”。比較而言,“設計”要求更高的精確性,更高的關注水平和在計劃、開發(fā)、評價過程中更強的專門化知識。比如,教師希望利用今天的90分鐘課時,能夠教授完成“外購材料成本的計算和會計分錄編制”這一教學任務。這屬于“規(guī)劃”或者“計劃”的范疇。而“設計”則是在此基礎上的一種高水平的關注和深思熟慮,它需要確定的是要完成這一教學任務需要做什么?應該怎樣做?怎樣知道達到了目標等一系列詳細、具體的信息。因此,“設計”具有天生的復雜性;蛘哒f,“設計”是源于“規(guī)劃”卻高于“規(guī)劃”。

  第三,教學設計不同于課程教授!敖虒W設計”針對的是“教學(instructional)”,而不僅僅是“教授(teaching)”。教學設計需要考慮多種因素,既包括影響教學方案實施的因素,也包括受到教學方案實施影響的因素,“教授”作為教學過程的核心部分,自然屬于教學設計的重點對象,但這并不能影響教學設計對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關注。

  三、教學設計的程序

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人教版)一年級下冊。

  【活動目標】

  1.感受風的特征,初步感知風產生于空氣的流動,知道風的積極與消極作用。

  2.學習用觀察、實驗等方法對自然界的風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3.體會風給人們帶來的方便與快樂,激發(fā)學生探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前觀察與風有關的現象,并用畫表現出來。

  2.收集可以表現風的存在的物品:扇子,小紗巾、風車等。

  3.制作風與人們生活有關的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1.玩風車,激發(fā)情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玩具,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生:想)請你們把眼睛閉上,等我數到三時再把眼睛睜開,好嗎?(出示五彩風車)這是什么?(生:風車)誰能讓這漂亮的風車轉起來?(教師發(fā)風車給學生玩)

  師:風車都轉起來了,同學們用的是不同的方法,所以大家都是成功者。

  2.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玩風車開心嗎?(生:開心)小朋友們知道風車為什么能轉起來嗎?(生:有風)對了,就是因為有風,風車才轉起來了。今天我們將一起去和風姐姐交朋友,去聽聽她的聲音,看看她的表演,夸夸她的好處,你們愿意嗎?(生:愿意)(板書課題)

  【點評】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教師以玩風車的形式導入新課,很自然地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意識,并以“和風姐姐交朋友”這種擬人化的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了主題活動,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

  活動二:我會找風

  1.聽風聲。

  師:小朋友們聽,這是誰來了?(播風聲)(生:風姐姐來了)對,讓我們大聲對風姐姐說聲HELLO!

  2.課件1:指導學生觀察,找一找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風。

  師:風姐姐在這幅畫里面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誰要是能把風姐姐從這幅畫面中找出來,風就會和他成為好朋友。我要看誰找得又快又準。誰愿意大聲說給大伙兒聽聽?

  生:風把小朋友的帽子、紗巾、頭發(fā)和衣服吹動了,風讓帆船破浪前進,風把紅旗吹得飄呀飄,風把柳枝吹得搖啊搖,風讓風箏飛得很高,湖水隨風蕩漾。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風姐姐非常愿意和你們這些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交朋友哩!

  3.課件2:指導學生欣賞、感受人們生活周圍的風。

  師:老師也在你們的生活中找到了風,而且還拍下來了呢!你們瞧,風姐姐都在哪些地方表演呢?

  生:在湖邊,風把樹枝吹得搖啊搖,湖水隨風蕩漾。

  師:這些都是老師從你們的生活中找到的風。除了這些,你們還能從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美麗的風姐姐呢?

  生:風把我的衣服吹動了……

  4.交流展示學生課前畫好的風,看看誰的畫最能表現風。

  師:你們可真是細心的孩子。老師還知道有些小朋友把自己找到的美麗的風畫下來了,誰愿意把自己的畫介紹給大家看看。(請三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畫)

  師:你畫的風姐姐在哪兒?

  生1:我畫的是海風,海風吹得人很舒服。(表演“舒服”的感覺)

  生2:我畫的是樹林,風把樹吹得很響。(學風吹樹林的聲音)

  生3:我畫的是國旗,風把國旗吹得飄呀飄。(演示國旗飄動的樣子)

  師:你們畫得真棒,小朋友們真聰明,會用看、聽、感覺等等各種不同的方法找到風姐姐,瞧,她正對著大家微笑呢!你們也對她笑笑。(板書:我會找風)

  【點評】游戲是學生喜好的一種活動,也是有效的學習方式。教師通過和學生一道玩捉迷藏的游戲來感知大自然中的風;通過拍攝學生身邊的風,來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入了教材中沒有的本土風景;讓學生通過“欣賞風”和“畫風”,去感受自然界中的風無處不在,風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中了解大自然和熱愛大自然。

  活動三:我會造風

  1.小實驗:我們都來制造風。

  師:大家都從生活中找到了風姐姐,那你們知道風是怎樣形成的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小實驗吧!(師出示紗巾、扇子、報紙等)看誰能想辦法讓紗巾飄起來,不過一定不能碰到紗巾,可以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扇子、報紙,也可以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誰想出了辦法?

  生:上臺演示各種不同的辦法,如:用嘴吹,用扇子扇等。

  2.小結:空氣的流動形成風。

  師:同學們真聰明,剛才你們用的這些方法都能讓我們周圍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動起來,這樣就能制造風。你們瞧!(課件3:風的形成)對,空氣的流動形成風,跟著老師說一遍。記住了嗎?

  【點評】教師通過組織開展小實驗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實踐和觀察比較中動腦筋、想辦法去造風,體驗和感知“風”的存在,領悟風形成的原因,達到教育學生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之目的。

  活動四:風與我們的生活

  1.課件4:風姐姐的自我介紹。

  師:空氣的流動形成風,那你們知道風有哪些作用嗎?先聽聽她的自我介紹吧!(課件錄音:我是你們的風姐姐,在生活中,我的作用可大了,春天一到,花兒開了,我一吹,你就可以聞到花兒迷人的香味。炎熱的夏天來了,我可以讓人們感到涼快。在沒有電的時候,我能讓大風車忽悠悠地轉起來,那樣就能帶動機器發(fā)電呢!怎么樣,我厲害吧!哦,對了,你們見過在大江大河中航行的帆船嗎?那可全靠我的幫助呢。

  2.聽了風姐姐的自我介紹,同學們想想,風姐姐還有哪些作用?(學生回答)

  師:風可以幫助燃燒,幫助人們發(fā)電,為有些花傳播花粉,還可以幫助帆船航行。你們還知道風姐姐有哪些好處呢?把你知道的向小伙伴說說吧。▽W生自由說)

  3.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動動腦,想一想:長大了,你將會怎樣利用風來幫人們做好事?

  師:風姐姐的好處可真多呀!除了這些,你還想讓風姐姐幫我們干點什么呢?

  生:我想讓風姐姐幫我制造玩具、幫我們把衣服吹干、幫我們給沙漠中口渴的人們送水……

  4.課件5:沙塵暴、臺風給人們帶來的麻煩與災難。

  師:不過,風也有不高興的時候。你們見過風姐姐不高興的樣子嗎?(播“臺風”和“沙塵暴”錄像)

  師:臺風確實可怕,沙塵暴的確討厭。不過這可不能全怪風姐姐,這是因為有些人不愛護花草樹木,她才生氣的,所以我們要愛護好花草樹木,多種植花草樹木,當好環(huán)保小衛(wèi)士,讓風姐姐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好處,那樣風姐姐就可以和我們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了。

  【點評】兒童是在真實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發(fā)展的。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體驗風在人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給人們帶來的好處,來激發(fā)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通過感受臺風、沙塵暴給人們造成的危害,從中領悟要讓風成為人類的好朋友,必須要多種植花草樹木,自覺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好自然環(huán)境。

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四冊《克和千克》

  教學目的: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會選擇是單的單位表示常見物體的質量。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4、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點:1克和1千克觀念的建立。

  教學難點:會運用建立起來的質量觀估測物體的質量。

  課前準備:

  1、兩袋食鹽,一些紅豆

  2、一臺盤稱、一個天平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輕重。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想知道是什么嗎?(出示蘋果和乒乓球),請你告訴老師,誰重誰輕?請同學們一手舉起數學書,一手舉起一支筆,掂一掂有什么感覺?我們把物體的輕重叫做物體的`質量。那怎樣才能準確地知道物體到底有多重呢?(可以用秤稱)秤可以知道物體的質量,在生活中,稱物體質量的時候都用哪些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來研究“克和千克”。(板書:克和千克)

  二、明確學習目標

  認識1克和1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會估測物體的質量。

  三、指導學生學習標桿題,展示反思、點撥標桿題:課本86頁內容學習要求:

  1、掂一掂:兩粒紅豆的重量,猜一猜它有多種?

  2、用秤稱一稱兩粒紅豆的實際質量。

  3、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是1克。

  4、拿出自己準備好的物體,看一看他的質量,在掂一掂。

  5、掂一掂:一袋500克的食鹽的質量有多重?算一算如果兩袋這樣的食鹽有多重?

  6、稱一稱,兩袋這樣的食鹽的質量有多重?

  7、說一說:通過計算和稱你發(fā)現了什么?

  8、找一找,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大約是重1千克的。反思

  什么情況下用千克作單位合適?什么情況下用克合適?類比訓練課本89頁第4題反思說說你是怎樣估測出物體質量的?

  四、強化訓練,拓展延伸

  1、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1個雞蛋重約50

  (2)媽媽的體重約50

 。3)一個乒乓球約重3

  (4)一袋方便面重110

  2、下面是聰聰給姥姥的一封信,請你找一找信中存在的問題。姥姥:

  您好,我已經8歲了,身體長得特別健壯,體重已達45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雞蛋兩個,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饅頭3個,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媽媽一起能把將近1克的米飯吃光。

  五、反思小結

  說一說在本節(jié)課中你學會了什么?

  六、本書設計

  克和千克的認識

  表示質量的單位有克和千克1000克=1千克

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了解詩歌點染的寫法。

  2、體味詩歌的意境美。理解作者在詩歌中寄予的感情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并熟練地背誦。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味意境。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在詩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我們接觸過許多唐代大詩人的作品,他們都各具風格。比如: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沉郁頓挫。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以“高雅閑淡”著稱的詩人韋應物的傳世佳作《滁州西澗》。

  二、請學生朗讀,再齊讀。

  三、這是一首山水詩,那我們可以用欣賞山水國畫的方法來欣賞它。國畫中有一種技法稱為:點染法,和我們文學中講的“文眼”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首詩歌中,每一句都有一個文眼。

  1、第一句詩,講的是?(草)那么這個草是什么樣的草呢?(幽草)

  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來點染“草”。

  幽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沉靜、安閑)那么這個“幽”字在這里就賦予了“草”獨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獨憐(愛)這幽草。

  那么請同學們自己來找其余三句詩中的文眼。(鳥鳴、潮急、舟橫)

  2、鳥鳴——大家還知道哪些詩歌中出現了黃鸝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筆下的黃鸝活潑可愛,生機勃勃,表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懷。那么韋應物筆下的黃鸝鳴叫也是這樣的含義嗎?

  高高在上的深樹林中的黃鸝傳來清脆的鳴叫,作者對它是什么態(tài)度呢?這就要從第一句詩中去尋找答案了,是什么?(毫不在意,因為他“獨憐”幽草)至于他為什么不在意呢我們呆會兒再來分析。

  3、接著來看第三句的文眼——潮急。這里首先要提到一個自然現象,在春天桃花盛開的時節(jié),往往會出現多雨的天氣,稱之為桃花汛。這時候山澗里河水暴漲,形成了“潮急”的景象。

  4、那么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還有別的含義嗎?作者來這里享受清幽的環(huán)境,到晚上了,沒想到春雨不斷竟?jié)q起了春潮。此時,作者應該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急于歸航)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樣的呢?(舟自橫)為什么會橫著呢?(水的力度很大)進一步突出了當時這春潮的急!

  四、、進入詩歌的意境

  請同學們根據前面的賞析和FLASH中的圖景來想象一下這是一幅什么樣的畫卷呢?請發(fā)言。

  五、體會作者的情感

  1、憐——喜愛,憐惜。開篇將幽草、黃鸝并提,用“獨憐”的字眼,很明顯地表露了詩人

  安貧守節(jié),不高居媚時的胸襟。

  2、舟自橫——這里需要聯系著作者的身世來理解它的深意了!

  韋應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著世襲特權,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衛(wèi)隊中的一員,過著驕奢腐化的生活。經歷了安史之亂后,他深受震撼,發(fā)奮讀書,27歲中進士,走上了仕途。做過滁州、江州、蘇州等地的刺史。他深為中唐政治腐敗而憂慮,也十分關心民生疾苦,但他無能為力。這首詩就委婉地表達了他的心情。

  詩中的“舟自橫”蘊含著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以及對自己無所作為的(憂傷)。

  七、背誦詩歌

  八、判斷正誤

  1、獨憐表現了詩人對滁州西澗春景的喜愛。()

  2、幽字表現力詩人心情閑靜。()

  3、潮急導致舟自橫,有著必然聯系。()

  4、舟自橫表現力作者無可奈何的心情。()

教學設計9

  一、自主學習階段

  自主學習階段包括復習、導入、檢查預習等內容。復習時教師設計好知識點,有檢查,有鞏固提高,又有對本節(jié)知識的聯系鋪墊。新課引入要自然新穎,布魯納說過:“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睂W生來說,興趣是學生們學習的原動力,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形成。因此,一節(jié)課當中,巧妙設計導語,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學《燕子》一課時,可以這樣設計導語:“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中有很多景物都來爭著報春,誰來說說,你都知道有哪些景物都來爭著報春?”“小河開化”“小草發(fā)芽”“楊柳泛青”,等等,一個個答案呼之欲出,正在同學們興趣來潮時,緊接著再問:“還有一位從南方遠道而來的好朋友,你們猜猜看,它是誰?”同學們都異口同聲地說:“燕子”。這樣,同學們帶著滿腔熱情和求知欲投入到了學習當中。

  另外,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針對新課提出學生自主學習目標,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指出,共性問題共同引導。其中抓好課前預習十分重要。預習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理解新詞,讀通句子。了解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查資料,收集與課文有關的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課堂上就能節(jié)省時間,組織學生交流時,學生們也能各抒己見,這樣,學生學的輕松,課堂效果良好。

  二、啟發(fā)交流階段

  啟發(fā)交流階段包括知識要點、應用舉例、問題探究等內容。針對學生自主學習反映的情況,教師啟發(fā)學生自己對知識點進行剖析,通過應用舉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講解必須改變傳統(tǒng)“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要把關注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使學生樂學、善學、會學。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課堂上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得以充分發(fā)揮。在教學中教師只要抓住可疑點,就會促進學生的思維,帶來求知上的創(chuàng)新。

  例如,在講《月光曲》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首先對課題進行質疑,這樣既有利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出示課題后,可以問學生看到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回答之后,又引導學生質疑,同學們知道《月光曲》是誰創(chuàng)作的?是在什么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這時就讓同學們帶著疑問去閱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正確的答案。在講解課文時,教師要抓住重點段落,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不斷的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驗。

  三、練習反饋階段

  練習反饋階段包括練習檢查和歸納總結等內容。教師可采用課后練習、同步訓練等不同方法檢查反饋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掌握情況,目的是了解學生本節(jié)基本學習目標是否達到。教師要及時點撥、簡要總結,站在本學科的高度,站在教學全局的高度,讓學生理清思路,掌握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使學生感到有明顯收獲。

  四、拓展提高階段

  本階段包括知識拓展深化和延伸提高等內容。教學可通過典型題目進行重點點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體現通性通法,引領學生思維向縱深發(fā)展。教師是在“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吃透文本,把文本作為載體,走進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愛因斯坦也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展的源泉!币徽n結束后,對學生提出想象性的問題,做到課外延伸,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例如,在結束《跳水》一課后,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當孩子被救上來以后,請同學們想一想船長、水手會對孩子說些什么?孩子會對船長、水手說些什么?學生們懷著極大的興趣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著孩子被救以后的場面:

 。1)船長會說:“你為了逞強完全不顧后果,差一點失去了生命,你應該吸取這次的教訓。”

 。2)水手會說:“幸虧你爸爸出來的'及時才挽救了你的生命,要不后果真不敢想象。”

 。3)孩子會對船長說:“爸爸,這次經歷太驚險了,為了一頂破帽子,我使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以后我再也不做這樣的傻事了。”

 。4)孩子會對水手說:“謝謝你們救了我!边@樣,在拓展練習中,展現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個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讓學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然后將啟發(fā)、閱讀、探究、點評、總結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發(fā)展探究思維為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構為內容、以再發(fā)現為學習方法,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和學習,經歷一個提出問題(研究專題)――探索研討――總結提高過程,去發(fā)現學習規(guī)律,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另外,還體現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原則,在前三個環(huán)節(jié)基本知識和技能充分掌握的基礎上,最后有拓展、有提高,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總之,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它的內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教學設計10

  一、課時教學目標界定: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詞語的分類理解,從而理清課文層次,了解課文大體內容。

  3.在朗讀和想象的過程中,體會鄭和第一次遠航時的壯觀場面,激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

  二、教學設計板塊:

  1.激情導入,走近鄭和。

  2.分類理解新詞,脈絡一目了然。

  3.探究學習“揚帆遠航”。

  4.自主自設作業(yè)樂園。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PPT圖片、文字)

  四、教學流程及設計目的:

(一)、激情導入,走近鄭和。

  1.教師導語引入:由現在出國之便利,引出古代出國出海之艱難,從而引出六百年前明代大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遠航的故事,隨即出示鄭和像。

  2、出示課件:走近鄭和

  鄭和,本姓馬,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12歲時,鄭和入宮做太監(jiān),后提拔為內官監(jiān),賜姓鄭。鄭和體貌豐偉,聰明好學,機敏善辯。他入宮后信奉佛教,因此被封為“三寶太監(jiān)”。

  1405年鄭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當時的西洋是指現在的文萊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帶。鄭和下西洋,比其他國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鄭和船隊超過二百艘,其寶船的載送量達到一千多噸,船隊總人數達二萬多人。

  讀了這段材料以后,此時,你有什么感受要說說?

  [導入部分,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對鄭和產生一份敬仰之情,通過“讀材料,談感受”,拉近了學生與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之間的距離,為接下來進行平等有效的閱讀對話做好了必要的鋪墊]

 。ǘ┬略~分類理解,脈絡一目了然。

  1.提出初讀要求,指導學生充分讀書。

  2.在學生充分初讀之后映示文中新詞:

  派遣(qiǎn)

  魁(kuí)梧(wú)

  健步

  浩浩蕩蕩

  贈送

  絲綢

  瓷(cí)器

  名揚海外

  鎮(zhèn)定自若

  化險為夷

  嚴陣以待

  A、指名讀,相機正音。

  B、這些語詞,你能在課文中理解它們嗎?同學之間可以交流交流。

  3.投影映示,將上述詞語放入三個方框中。

  猜猜看老師為什么把這些詞放在三個方框中,分成這三類呢?

  4.試試為每一類有關的內容加個小標題。

 。〒P帆遠航,友好交往,戰(zhàn)勝兇險)

  5.映示課文框架圖,幫助學生理清全文脈絡。

  〔本板塊教學,將學習理解詞語和理清文章段落層次巧妙地結合起來,既不回避起始課時的字詞教學,又盡量高效省時,一舉兩得!

 。ㄈ⿲W習“揚帆遠航”。

  1.教師以繪聲繪色的描述,引出課文第三自然段,課件映示。自由讀,邊讀邊在頭腦中想象當時的情景。

  2.指名朗讀或扮演鄭和進行表演再現。(選哪一種方式匯報,由學生自主選擇。)

  3.假如時間能倒流,你就站在岸上為船隊送行的人群中,當時你們會對鄭和、對船隊怎樣歡呼,如何祝福?

  引導學生讀一讀第1、2自然段后再展開想象。

  4、此時,假如你能和鄭和相見,你會有哪些問題想問問他?

  【這一置疑的巧妙之處在于讓學生直接向文章中的人物質疑,與文本進行近距離對話,至于學生所提出的

  問題,教者根據問題類型和內容,或扮演鄭和角色直接回答,或存疑留待下一節(jié)課探究解決!

 。ㄋ模┳灾髯栽O作業(yè)樂園。

  抄抄詞語,讀讀課文會讓大家太枯燥乏味,今天老師想讓大家自己來設計作業(yè),然后自己完成。

  投影映示:“自主自設作業(yè)樂園”

  發(fā)放“自主自設作業(yè)樂園”卡。

  【這一設計旨在讓學生走出接受性作業(yè)的圈子,喚醒自主意識,自主設計作業(yè)內容,自主設計作業(yè)類型和形式。】

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由于“我”為它們創(chuàng)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精心呵護它們,逐漸得到了它們的信賴。

  2.揣摩課文的表達方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產生喜愛小動物的情感,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要靠彼此之間的信賴。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知道雖然珍珠鳥很怕人,但是由于“我”為它們創(chuàng)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精心呵護它們,才使得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給“我”帶來情意,從而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系要靠彼此的信賴。

  2.難點:理解“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3.關鍵:抓住重點語句“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理解課文內容,并聯系生活實際,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寫珍珠鳥外形的?

  2.馮驥才先生飼養(yǎng)了一家三只珍珠鳥,在小鳥與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有什么感受,你還記得嗎?

  齊讀:“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讀了課文,你知道說的是誰信賴誰嗎?(鳥兒信賴作者)

  二、品讀課文

  1.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一至五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對大珍珠鳥與作者一點點熟悉了,它會“伸腦袋瞅瞅”我。(板書:大鳥伸腦袋瞅瞅)可作者是怎樣描寫小珍珠鳥逐漸信賴作者的呢?

  2.出示自學提示:認真閱讀第六至十六自然段,從哪些語句看出小珍珠鳥逐漸信賴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簡要批注,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學生默讀,自學批注,教師巡視。

  4.學生匯報交流。

 。▽W生學習的切入點可能會有多種,如可按文章順序談,也可先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也可將兩處聯系起來談)

  ⑴“探腦袋”:小珍珠鳥的好奇心很強呀!

 、啤拔堇镲w”:小珍珠鳥在屋里的具體表現讓我們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些地方?(籠子四周——柜頂上——書架上——燈繩旁——畫框上——窗框上)

  地點變化了這么多,但我們?yōu)槭裁礇]有錯亂的感覺?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寫的?(用了三個“一會兒”)

  教師:小珍珠鳥在屋里四處活動,地點變了,方式也變了,如果我是作者,誰來扮演小珍珠鳥,告訴我原因?

  師:你為什么先只在籠子四周活動?

  師: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飛來飛去?

  師:你為什么要落在柜子頂上呀?

  師:你為什么那么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還敢啄我的名字?

  師:你一定覺得撞燈繩、跳上畫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開了,你站在窗框上為什么不飛出去呢?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⑶“喝茶水”:結合課文內容填空:

  它先離我很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它是一只的小鳥。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瞅瞅我有感受,它真是一只的小鳥。它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它更是一只的`小鳥。

 、取白墓P尖”:同桌互讀。

 、伞凹珙^睡”:作者為什么不驚擾它?他當時有什么感受?

  三、回讀一至六自然段

  1.看來,在作者的精心呵護下,小珍珠鳥的活動地點變了,我們感到它的活動方式、性格也變了,它越來越親近“我”、信賴“我”了,透過小珍珠鳥的變化,你感到僅僅是小珍珠鳥信賴作者嗎?

 。ù篪B也信賴“我”,它們允許自己的孩子飛出籠子,與“我”親近)

  2.文中哪些語句體現出一對大珍珠鳥也信賴“我”?請找出來。

  3.朗讀自己所畫的句子。

  ⑴它們就像躲進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般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松自在了。

 、菩▲B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的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撬鼈儽銤u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

  四、關注描寫人的語句,體會信賴上彼此創(chuàng)造的

  1.教師:不論是大鳥,還是小鳥,都對“我”產生了信賴,但這珍珠鳥一家為什么會對“我”產生信賴呢?(是“我”精心呵護它們的緣故)畫一畫描寫“我”精心呵護珍珠鳥的語句。讀一讀,體會“我”對鳥的愛。歸納出:不看——不管——不傷害——不!粚憽

  2.此時,我們再來體會作者的感受。你感到僅僅是鳥信賴人嗎?

  五、拓展延伸

  1.教師:作者僅僅是想表明生活中需要人與鳥之間的信賴嗎?(人與人之間也需要信賴)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體會。

  六、課堂小結

  因為愛,作者對珍珠鳥一家呵護備至;因為愛,作者筆下的小鳥也充滿了靈性。大千世界,處處都需要關愛,處處都需要信賴。讓我們再深情地讀讀作者那富有哲理的話吧!

  齊讀:“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七、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給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細膩(ní nì)畫框(kuāng kuàng)待一會兒(dāi dài)

  3.用下列詞語造句。

  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先……然后……再……

  4.我是怎樣逐漸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

  思路提示:不看——不管——不傷害——不停——不寫。

  5.根據內容填空,回答問題。

  陽光從窗外射入,透過這里,吊蘭那些無數指甲狀小葉,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駁駁,生意蔥蘢。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的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鸥鶕n文填空。

  ⑵“斑斑駁駁”在課文中的意思是。

 、恰盁o數指甲狀小葉”寫出了。

  ⑷“生意蔥蘢”說明了。

  附:板書設計

  珍珠鳥

  大鳥:伸腦袋瞅瞅

  珍珠鳥小鳥:探腦袋屋里飛信賴人

  喝茶水啄筆尖肩頭睡

教學設計12

  【習作要求】

  1、大膽想象二十年后家鄉(xiāng)人、事、景、物的巨大變化,學習用人事景物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懷念之情。

 。、用具體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順序把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寫具體。

 。、導學生修改習作,并把修改后的習作讀給大家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

 。病⒁龑W生學習本組課文用具體的人、事、景、物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家鄉(xiāng)對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著什么?今天,我們來寫二十年后的故鄉(xiāng)。二十年后,我們和周圍的`一切會怎么樣,家鄉(xiāng)會發(fā)生變化?我又是什么樣子?如果我們再聚在一起,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提出習作要求,明確想象重點和習作重點。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鄉(xiāng)的變化,建構文源

  1、師例舉一方面指導學生想象,比如側重變化想象,可以寫房屋道路變化,可以寫家鄉(xiāng)伙伴的變化;比如側重場面描寫,可以寫與好朋友久別重逢的場面;可以寫回家的歷程;還可以家鄉(xiāng)的某處景觀……

  2、提示思路,讓學生自主想象,建構文源:

 、 家鄉(xiāng)二十年后的變化:

  街道──商場──廣場──公園──河流──家及家人。

 、 十年后與親人團聚的場面:

  家的變化(環(huán)境)──爺爺奶奶外貌、言行的變化──爸爸媽媽外貌、言行的變化──訴說家鄉(xiāng)的變化、離別情。

 、 十年后與同學聚會的場面:

  我回到家鄉(xiāng)──與同學聯絡、聚會地點──與同學、老師見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況、生活情況)──主題活動──依依惜別。

  三、師生合作,探索表達方法

 。、交流網上、作文書上、教科書中同類文章的表達方法:

  (開頭、結尾、怎樣用具體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順序把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寫具體。)

 。、說說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寫作思路、開頭結尾。

 。场⒅笇W生編寫作文提綱:

 。ɡ蠋熍e例──學生編寫──集體示導──個別輔導。)

  四、試寫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書寫工整,語句通順。

 。、教師巡視,提示用用具體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順序把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寫具體。

  五、小組評議,互改

 。、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修改步驟:

  思路──重點(家鄉(xiāng)人事景物的變化)──開頭、結尾──字詞句(是否通順)

  六、佳作賞評

 。、每個小組推選好的作品進行全班賞評,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評。

 。、請部分學生介紹自己習作成功的原因,對其它同學進行啟發(fā)。

教學設計13

  【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入學前接觸過漢語拼音,對字母的讀音和音節(jié)的拼讀有一定的基礎,只是受“先入為主”的影響個別字母和音節(jié)的發(fā)音不準確。

  【難點】

  n、l 的發(fā)音及 n、l 與韻母的拼讀。

  【教師思考】

  如按常規(guī)教學僅憑教師講解聲母音、形、義,大部分學生定會興趣索然。因此,教者應該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激發(fā)學生主動意識和創(chuàng)造精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重點】

  聲母 d、t、n、l 的形狀及 d、t、n、l 與韻母的拼讀。

  【設計特色】

  以游戲和活動為主線,自主探究,在創(chuàng)新中求發(fā)展。

  【信息資料】

 。、 d、t、n、l 的字母卡片及與單韻母相拼的翻動式卡片。

 。、拼音樂園的課件及“摘蘋果”游戲的掛圖。

 。、學生用的橡皮泥、小棒和毛線繩。

  【教學要求】

 。薄W會 d、t、n、l 4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學會 d、t、n、l 與單韻母拼讀音節(jié)及帶調拼讀音節(jié)。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薄土暵暷福篵、p、m、f 并讓學生回憶記憶的方法。

  2、復習音節(jié):ba、fo、ma、po

  設計意圖:采取指讀對讀齊讀和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一方面檢查學生以前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進行字母形狀記憶方法的遷移。

  二、聲母音的教學

 。薄⑵匆魳穲@里可熱鬧了!今天老師還要帶小朋友到這里認識一些拼音娃娃。你們看誰來了?大屏幕演示字母 d、t、n、l 及直觀圖。

  2、小朋友,你認識他們嗎?指名試著讀一讀。教師追問:你為什么讀得這么好?讓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

 。场W生模仿讀、練讀、對讀、同座互相檢查讀,教師相機指導 n 、l 糾正的發(fā)音。

  設計意圖: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和不同發(fā)展需求,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注重他們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

  三、聲母形的教學

 。薄⑵聊簧系膱D能夠幫助你們記住 d、t、n、l 的樣子,請小朋友仔細看圖,想一想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同座交流交流。(學生用以前的方法編順口溜:隊鼓鼓錘 d d d;魚兒跳舞 t t t;一個門洞 n n n;一根木棍 l l l。)

  2、你們還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嗎?小組討論一下。學生聯系日常生活暢所欲言。(馬蹄印 d d d、用手指擺d的 形狀;小傘把 t t t、倒拄拐棍 t t t 和“七”像;獨木橋 n n n;l 的形狀像數字 l、筷子、教鞭、指揮棒、旗桿、鉛筆、燈管……)

  3、他們還和我們以前認識的哪些拼音娃娃很像?

 。╠ 和 b;p、n 和 u、m;t 和 f;l 和 i)

  設計意圖: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放手讓學生去尋找新的發(fā)現,使學生思維中創(chuàng)造的火花不斷閃現。聲母形的記憶體現層次性:先引導學生從直觀畫面觀察記憶字形;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象字形;最后指導學生根據所學比較記憶字形。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參與、體驗、合作、發(fā)展,學習態(tài)度和情感得以進一步提升。

  四、聲母與單韻母的拼讀教學

 。薄⒎娉鍪疽艄(jié);這些音節(jié)你們會讀嗎?試著讀一讀。指名讀、小組讀、示范讀、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自由選擇讀、齊讀等。教師重點糾正 n、l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屏幕演示一些帶調音節(jié):da、di、tu、nu、li、lu、ni、na。讓學生用這些音節(jié)組詞或說一句話,看誰用上的音節(jié)多。

  設計意圖: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學生的成就感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拼音在生活中的作用,為學生提前識字說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指導書寫

 。薄⒅笇W生觀察:這四位拼音娃娃分別在四線格的什么位置?

 。、教師重點指導聲母“t”的寫法。其余三個聲母學生根據觀察試著寫一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指導自己滿意為止。

 。、教師巡視糾正指導并讓學生互相交流展示。

  設計意圖:書寫在低年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彈性要求和交流展示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書寫的樂趣。

  六、鞏固練習

 。、學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小棒、毛線捏一捏、擺一擺今天認識的拼音娃娃。有的獨自進行,有的與同座討論合作,教師給捏擺好的同學以展示的機會。

  設計意圖:獨特的教學手段再次激發(fā)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饒有情趣的欣賞、展示是對學生內在需求的最好饋贈。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會成為學生記憶中永恒的財富。

 。、“摘蘋果”游戲。拼音娃娃來到果園里,哇!樹上結滿了紅通通的大蘋果,多誘人。∧銈兿氤詥?學生認讀蘋果上的字母、音節(jié),讀對了就獎勵一個大蘋果。

  設計意圖:游戲是孩子們快樂求知的源泉。學生在積極的競爭參與中,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得到培植。

  【反思】

  本節(jié)課力求把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融入實際教學實踐之中,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都發(fā)生了徹底的改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了學習方式的變革。能夠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身心發(fā)展需求出發(f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以參與求體驗,以合作求創(chuàng)新,以探究求發(fā)展。在聲母音形教學上,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間嘗試學、互相教學、討論研究學,學生主體地位凸現,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2、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深知學情的基礎上,打破了以往拼音教學單一的呈現方式,及各個字母按音形義講解,采取了集中訓練,減少頭緒,加強綜合的教學思路。一些彈性要求和交流展示拓寬了學生思維和活動空間,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教師的感召下得以彰顯。

 。、拼音教學生活化、情境化。以游戲和活動為主線,讓全體學生積極動口、動腦、動手,多種感官協(xié)同參與。聯系日常生活、捏擺字母記憶字形展現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情感得以升華。

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借助插圖、展開想象,并運用增、補、調、換四種方法理解古詩,體會詩句的意境。

  3、習得觀察方法,明白古詩蘊含的道理。

  4、指導背誦《題西林壁》。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讓學生掌握理解詩句的方法。

  教學難點:

  明白古詩蘊含的道理。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望廬山瀑布》引入,板書課題

  二、初讀

  師:請大家自由讀、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古詩,糾正讀音。)

  師:讀好一首古詩,還要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的劃分,大家邊聽老師讀,邊在自己的書上劃分節(jié)奏,好嗎?(PPT投影節(jié)奏劃分)

  生根據節(jié)奏自由讀 指名讀 齊讀

  三、理解

  (一)借助題目悟方法

  師:孩子們,要想看懂一首古詩,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請大家說說平時是用什么方法來理解詩句意思的?

  請看這首古詩的題目:題西林壁(指題目)(借解釋小結方法)

  板書:增 補 調 換

  (二)運用方法學詩句,感受廬山的千變萬化

  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讀讀古詩的第一二句:(齊讀)

  請大家按照剛才小結的理解詩句的方法,學習小組之間討論討論這兩句詩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體方法跟同學說說就更好了!開始吧!

  師巡視,傾聽、指導。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認真,誰來結合理解古詩的方法,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補充解釋:看課文插圖,理解“橫看”“側看”

  誰來繼續(xù)結合理解詩句的方法說說第二句的意思

  請大家看看課文插圖,展開想象,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廬山

  生充分觀察課文插圖,說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難怪詩人說廬山:(齊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廬山嗎?(出示一組廬山圖片)

  能再說說廬山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嗎?

  能帶著你的感受再讀這兩句詩嗎?(個別讀)

  師:是呀,這些都是詩人游覽廬山看到的景色。(板書:景)

  只要詩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會看到廬山不同的樣子,所以觀察廬山的角度遠遠不止文中提到的六個。

  自古以來,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覽廬山,寫下了他們的感受,我們去看看詩人眼中的廬山,感受廬山的千變萬化:(師大約講解詩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所以,難怪詩人說廬山:(齊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讀邊在頭腦里想象廬山的樣子,把你最喜歡的那幅廬山風景畫讀出來……

  (三)活用方法悟詩情

  廬山的景色真是讓人目不暇接!所以詩人不禁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齊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請大家繼續(xù)用剛才理解詩句的方法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師:詩人已經看到廬山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為何它還說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目呢?

  生:因為他身在廬山之中,視野太狹窄,所能見到的只是廬山的局部

  師:所以這兩句詩的解釋中,我們還可以用“補”的方法,把原因補充得更加具體——

  生:(補)我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貌,只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太狹窄)

  師:那該站在怎樣的角度才能看清廬山的全貌呢?

  生答:應該跳出廬山,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俯覽整個廬山

  師:所以詩人說:(齊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請大家再讀讀這首詩,從這首詩中,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說:我明白了要從多個角度觀察事物、處理問題,這樣才能客觀、全面。

  師:是的。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多個角度,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這也就是俗語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誰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哪些課文正好說的也是這個道理?(《畫楊桃》)

  能舉個生活中的例子說說嗎?(下棋、同學之間吵架)

  師:詩人游廬山,把自己的所見、所感都寫下來了,讓我們不僅欣賞到了廬山的美景,還讓我們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板書:道理)

  像這樣的詩,我們可以叫它哲理詩。

  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廬山,欣賞廬山的美景,把這首詩美美地讀一次。

  (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讀、全班齊讀)

教學設計15

  小小服裝設計師的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服裝設計、制作活動的興趣;

  2、啟發(fā)幼兒設計制作富有創(chuàng)意的服裝,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觀看課件,欣賞各種服裝。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分組進行討論:說出自己喜歡身上衣服那些地方;

  2、教師進行總結(了解衣服不同款式、顏色、面料);

  3、教師對自己的衣服進行設計、修改,激發(fā)幼兒設計創(chuàng)作的興趣;

  4、讓幼兒設計出自己最喜歡的衣服,教師巡回指導;

  5、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三、結束部分:

  開展“小小設計展覽會”幼兒相互交流,教師進行總結。

  -----------------------

  “小小服裝設計師”教學反思

  “小小服裝設計師”這個數學活動上下來,發(fā)現有好多值得探究的問題,:1、如何讓幼兒更科學、更準確地量出衣服、褲子的數量?2、是一個幼兒操作呢還是一組幼兒操作為好?3、準備給幼兒的材料為一張好呢還是人手三份?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幾位老師也進行了商討,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議:

  1、 我覺得如果讓幼兒一組合作操作的話,建議讓幼兒手里的衣服放在紙上,象拼七巧板那樣,看看完整地能拼出幾件衣服,褲子和圍巾的`方法同樣如此。不要讓幼兒和別的組交換了,這樣比較亂,在每組上多準備一些花布。

  2、 如果讓幼兒個人操作的話,我覺得因該給他們準備好三張彩色的紙作為花布,讓他們都動動腦筋,獨立完成。

  3、 如何讓幼兒科學地量出衣服的數量呢?這個問題,我想分兩步完成比較好,首先讓幼兒自己來探索,隨便用什么方法,然后等幼兒的結果都出來以后,老師和他們一起評價,同時引導并教給他們一個正確的方法,之后,讓幼兒進行第二次操作,在正確的方法下統(tǒng)計出正確的數量,得到正確的答案。

  下次再開展這個活動,我想改進方法之后,效果一定會更好 。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去年的樹教學設計》經典教學設計08-10

《太陽》教學設計及點評太陽的教學設計11-05

經典的教學設計11-05

教學設計11-05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4-06

單詞教學教學設計03-29

飾設計的教學設計與反思11-29

設計制作標志的教學設計12-02

設計校園課程教學設計11-26

《秋游》教學設計設計理念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