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報考的名校情結(jié)該結(jié)還是該解
我們在參加考研報考的時候,有很多同學有名校情結(jié),我們是該結(jié)還是該解呢?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考研報考的名校情結(jié),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何謂考研名校情結(jié)
“名校情結(jié)”,是考生在報考學校時,對知名高等院校抱有的一種帶有強烈偏愛的主觀意愿和報考傾向,這種傾向甚至會持續(xù)影響考生的報考選擇。
小A和小B都有“名校情結(jié)”,卻在考研過程中作出了不同的選擇。
小A終于在第四次考研中如愿考上了那所國內(nèi)首屈一指的師范類院校。雖然前三次考試小A都以失利告終,但他依然堅持繼續(xù)報考該校并最終獲得了成功。在談到前三次考研的失敗經(jīng)歷時,小A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前三次的失敗就當是積累經(jīng)驗吧。”
與小A的經(jīng)歷有些類似的小B,前后共經(jīng)歷了三次考研才考上一所地方高校。“我一開始看見同學們都報名校,也從眾了一回,選擇了一所自己向往已久的名校。但連續(xù)兩年都沒考上,因為競爭太激烈了!我這人也沒那么強的成就欲,干脆放棄了名校,改報普通高校,這樣的學校報考人數(shù)不多,錄取比例也高,結(jié)果很順利就考上了。”
【案例分析】
所謂“名校”,是無論從學校的硬件條件還是軟件環(huán)境來看都具有相當實力的高校,它們對考生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但由于報考人數(shù)眾多,競爭也非常激烈。小A和小B是兩位有“名校情結(jié)”的考生。小A選擇名校,是為了獲得一種考上名校的快感,即獲得一種完成高難度任務所帶來的高成就感。為了獲得這種成功體驗,即使面對數(shù)次挫折也無悔無怨。而小B因從眾選擇了考名校,由于成就動機較低,在感受了考名校的高難度之后,果斷地降低了自己的目標,寧愿享受低難度挑戰(zhàn)帶來的較低成就感。
那么,考研學子究竟是選擇高風險的名校,“屢敗屢戰(zhàn)”、“執(zhí)念到底”,還是不斷權(quán)衡自己的實力,“見機行事”,選擇一所“非著名”高校?
考研名校情結(jié)之利弊
1.“名校情結(jié)”之利
從心理機制來看,考生“名校情結(jié)”的背后是高成就動機的驅(qū)動力。
人具有追求卓越、實現(xiàn)目標、爭取成功的需要。具有強烈成就欲望的考生追求考試成績的提高,喜歡設置較高挑戰(zhàn)性的目標,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靠運氣來獲得成功,這對于保持一種持久的學習動力非常有利。
從復習過程來看,多次復習帶來的“練習效應”有助于提升考試成績。
“練習效應”,是學生經(jīng)過重復的學習和練習,使學習的效果和考試成績出現(xiàn)大幅度提高的現(xiàn)象。具有“名校情結(jié)”的考生,雖然可能會經(jīng)歷“屢敗屢戰(zhàn)”的挫折,但由于存在練習效應,每一次的重復復習和考試都有利于把握復習重點、鞏固復習效果、增加考場實戰(zhàn)經(jīng)驗、提升答題技巧。一般來說,后一次的考試成績會比前一次好。
從集中復習的效果來看,一部分有“名校情結(jié)”的考生,由于目標明確地集中于少數(shù)幾所“名校”,有利于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提升復習效果。
2.“名校情結(jié)”之弊
“名校情結(jié)”背后的高成就動機會給考生帶來高心理壓力。
根據(jù)心理學的“耶克斯—多德森法則”,人們在從事像學習這種高要求、高復雜度的活動時,適度的壓力將使學習效果達到較好的程度,而過高的心理壓力反而會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高原效應”會使考生遭遇復習效果的“瓶頸”困境。
“高原效應”,是指學生在開始復習的初始階段,學習效率較高,收獲大,進步也快;但隨著復習的進一步深入,雖然比初始階段更努力地去學習,卻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糊涂,原來記住的概念、定理在自己的頭腦中也不再清晰,有時還經(jīng)常走神,學不下去,從而使復習停滯不前,甚至成績下滑。
不能適時解開“名校情結(jié)”,大大增加考研風險和成本。
部分“執(zhí)念到底”的考生由于實力不足,不能適時解開“名校情結(jié)”,在反復考名校的過程中大大增加考研的成本,甚至最終一無所獲。
“我要執(zhí)念到底嗎?”
經(jīng)歷高風險的考研考驗時,考生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要執(zhí)念到底嗎?”
心理學家阿特金森在一項經(jīng)典的學習實驗中證明:
當大學生在面臨一項學習任務時,如果該任務成功的可能性為5%,大學生的學習成績會下降。因為他們會認為即使自己盡最大的努力也極少能成功,因而不愿付出努力。
當該任務成功的可能性變?yōu)?0%時,大學生可以取得最好的成績。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會認為如果自己努力,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如果不努力,則很有可能會失敗。
當該任務成功的可能性上升到75%時,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又下降了。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無需努力就肯定能完成任務,從而努力程度降低,成功幾率也相應降低。
因此,如果你渴望成功,不甘于平庸,請在備考名校的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實力,選擇一所考取成功概率在20%~60%之間的學校,以便更好地激發(fā)你的成就動機,使你取得好成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在復習的過程中,你還要善于利用“練習效應”,克服“高原效應”,不斷地通過對自己考試實力的肯定來培養(yǎng)自己優(yōu)良的自信心,保持持久的.激情,在碰到困難時相信自己作出的決定,不斷提高復習成績。
而如果你想要比較“安穩(wěn)”地考上研究生,完全不能承受考研失敗的打擊,那么你應該盡快放棄“名校情結(jié)”,選擇一個更有把握的學校。只有冷靜和獨立的思考,才會使考研變得有靈活性。
【導師建議】
再次報考,要有針對性地彌補不足
人生有目標,是非?扇〉,外界對這種學生不應該有太多的偏見,如果考生認為有意義,就值得去做。在一次次失敗的磨礪中,他們也獲得了成長;但是我們同時也要提倡理性的態(tài)度,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不能為了一個想當然的選擇浪費時間和精力。
不同的院校,選擇人才的標準是不同的,而且某個院校的標準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如果因為某些課程準備不充分或者發(fā)揮不好在初試中失利,那可以考慮再報考同一院校。但是這樣的選擇一定要慎重,個人能力有限或努力不夠,報考學校的命題方式和規(guī)律變化太快(針對非統(tǒng)考專業(yè)來說)都可能是失利的原因,如果再次報考,要有針對性地彌補不足。再者,即便是報考同一學校同一專業(yè),反復考不一定就能實現(xiàn)知識積累和能力提升的目的,因為每年的考試情況都在變化,競爭對手會不同,每年的考試情況和機遇都不一樣,死腦筋是沒辦法適應變化的。如果是在面試中失利,那一定要換學校了,導師選擇學生是有自己的要求和喜好的,而且他們會記住你的不足,去年哪里不好,會落下成見。
找準定位是報考名校的前提
有很多學生很執(zhí)著,他們寧愿花多點時間,也要報考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yè),可以說,名校就是他們的精神支撐。每年研究生開學我都會祝賀新生“多少年追夢,如愿以償”,但這并不意味著我認同這種做法,要看具體情況因人而定。
俗話說得好,“鐵杵磨成針,木杵磨成牙簽”,材質(zhì)不同,努力也沒用。有的考生自身能力有限,考很多年還在200多分打轉(zhuǎn),這是能力問題,不是機遇問題。如果考生的考分離最后的錄取分數(shù)線差得不多,可以再試試,找一找原因,查缺補漏,再努力一點往往就能考上。有的考生總分是夠了,可是每次都栽在數(shù)學或者英語上,這是思維方式的限制問題,如果多次嘗試仍是這樣的結(jié)果,考生最好重新審視自己。
總的來說,因為“名校情結(jié)”而屢考不上的考生,主要是自我定位不準,但還沒有到心理疾病的程度。
考研推免生基本常識匯總
推免生,全稱“推薦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參加研究生考試而直接讀研的一種情形。除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外,其它學術(shù)型專業(yè)和各專業(yè)學位均可接收推免生。
為提高推免生審核通過率,同學們必須掌握以下常識性知識:
什么是推免生?
推研是指推薦免試研究生,不用參加研究生考試直接讀研的行為。推研按時間排序是: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碩、外推、工碩。每年推研的時間為大四上學期9月初到9月末。想要申請外校,尤其是不推本系的,盡早準備是非常非常必要的。從7,8月開始準備亦不算早,大三下學期就開始聯(lián)系也是可以的。
申請推免生需要哪些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愿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獲得母校推薦免試資格的全國重點大學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全國范圍內(nèi)的名校條件會更加嚴格。
申請推免生都有哪些流程?
1.推薦免試學校公布推薦免試的標準、名額和選拔程度;
2.應屆畢業(yè)生本人根據(jù)推免條件提出申請;
3.學校組織評審委員會或工作組對申請人資格進行評審,確定推薦免試生名單;
4.獲得本校的推免資格的畢業(yè)生,向研究生招生單位(本;蛲鈫挝)提出免試攻讀碩士學位復試申請;
5.接收單位向申請人發(fā)出復試通知書。復試合格者,發(fā)給接收函。申請推免生應該準備哪些材料?
1.申請表;
2.個人陳述;
3.專家推薦信;
4.成績單;
5.由申請者現(xiàn)所在學校教務處提供同意推薦免試的證明信,并加蓋公章;
6.獲獎證書復印件、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等復印件;
7.有的學校要求英語水平類證書。
推免生考研時間線
6月-8月:院校公布推薦免試辦法
6月-9月:準備材料,進行申請
9月-10月:院校組織筆試、面試
10月:院校公布預錄取名單
10月-11月:預錄考生參加考研報名
重要提醒:被錄取后仍須參加網(wǎng)上報名,并按規(guī)定及時到指定報考點予以現(xiàn)場確認。
【考研報考的名校情結(jié)該結(jié)還是該解】相關(guān)文章:
考研報考院校專業(yè)該如何選01-26
考研報名報考點和報考單位該如何選擇10-23
考研報考理科女生該如何選擇專業(yè)11-20
翻譯碩士考研報考該如何擇校11-14
考研該選擇國內(nèi)讀研還是海外留學12-04
汽車該愛你還是恨你?01-17
考研生該如何搜集考研信息11-15
考研建筑專業(yè)報考名校分析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