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大全
在現(xiàn)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tài)性現(xiàn)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fā)展過程的描述。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 篇1
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
管夷吾字仲,相貌魁梧,博古通今,有經天緯地之才。
可是他年輕的時候很窮,和鮑叔牙一起下海做生意,賺了錢的話,他就偷偷多分給自己一倍。
老鮑明知這些,但是并不在意,他欽佩的是小管的才能。
齊襄公有兩個兒子,長子名糾,魯女所生;次子名小白,莒女所生。
二人成人后,襄公要請家教輔佐他們。
管仲對鮑叔牙說:“我們個輔一人,將來不論誰上了臺,我們都可以互相推薦。
”于是,管仲做了太傅,輔大公子糾;鮑叔牙做了少傅,輔少公子小白。
后來,小白惹怒了襄公,和鮑叔牙一起出奔莒國;管仲則在齊公無知篡奪了王位后,和糾一起投奔了魯國。
那個無知也是倒霉,只當了一個月的候爵就被襄公昔日手下的眾臣砍了頭。
這下輪到襄公的兩個兒子來爭奪王位了。
管仲對魯侯說:“小白在莒,近水樓臺,我愿領一支人馬去截擊他。
”魯侯給了他三十乘兵車,星夜直奔莒國。
小白呢,他向莒國借了一百乘兵車,這會兒正急匆匆地趕往齊國。
管仲在即墨這個地方攔住他,勸他讓大哥來主持喪事。
鮑叔牙上前來呵斥,要催兵前進,管仲突發(fā)冷箭,射中小白。
小白大叫一聲,口吐鮮血,栽到車上。
管仲見偷襲得手,便勒轉兵車,如飛遁去。
管仲回報魯侯,小白已經一命嗚呼,魯侯放下心來,一路飲宴,和公子糾緩緩前行。
半路上卻有消息傳來,說小白在齊即位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管仲那一箭正射在小白衣帶的王鉤上,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頭裝死,連鮑叔牙都給蒙過去了。
老鮑見小白沒事,便讓他換上便服,抄小路直達臨淄。
齊國的大臣見小白到了,就立他為君,這就是歷史上大大有名的齊桓公。
接下來,齊魯兩軍干了一仗,結果齊軍大勝,魯侯衡量得失后,殺了公子糾,又把管仲押送齊國,好讓齊桓公報一箭之仇。
沒成想鮑叔牙在齊桓公跟前力薦管仲,齊桓公自己也深愛管仲的治國之才,拜他為國務院總理,統(tǒng)管齊國內政外交,官比鮑叔牙還大呢。
魯侯放虎歸山,做了件大蠢事,真是懊鬧不已。
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 篇2
東床快婿,指為人豁達,才能出眾的女婿。其實不用小編多作解釋,大家應該也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但是這個詞語,與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有關,因他而生想來大家就不知道了。
王羲之出身魏晉名門世家瑯琊王氏,在朝廷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之職。
但他的成就不在政治上,而在藝術上。王羲之書法出眾,有“書圣之稱”,其所寫《蘭亭序》號稱天下第一行書。
據(jù)傳當初晉帝到北郊祭祀,命王羲之將祝詞寫在木板上,再拿去讓工人雕刻。工人將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fā)現(xiàn)王羲之書法墨跡一直浸到木板里面去了。一直削了有三分的深度,才算見了底。王羲之筆力雄勁,以致入木三分。
王羲之是東床快婿中的“婿”,那么“東床”和“快”又指什么呢?這還要從一個小故事說起。
東晉重臣郗鑒有個女兒,名叫郗璇,年方二八已是到了婚嫁的年齡。郗鑒自然要考慮給自己的女兒,擇一位上好佳婿。
郗鑒與王導同朝為官,感情不錯,又聽人說瑯琊王氏的子弟,個個生得豐神俊郎,才華橫溢。與其找些不知根底的人家,不如與王導結親。
郗鑒將自己的想法給王導說了,王導聽了也十分干脆。他直接對郗鑒說:“那好啊,我家子弟甚多,您抽空到家里來看看。若是您相中了哪個,不管是誰,我都是同意的。”
別看王導說的好像不把自己子弟當回事兒,但正是這種隨便人選的態(tài)度,可見其子弟都是出眾之輩,不丟人。
郗鑒聽了王導的話,沒多久就讓管家?guī)隙Y物上門,先來打聽打聽消息。
而這邊王府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來覓婿,個個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管家看來看去,覺得王府的確子弟出眾,個個都是青年才俊。但要說一眼驚艷,當即想讓人定下來的那也沒有。于是管家就說,沒有別的人了嗎?
王府管家一看,人數(shù)還真少了一人,便是王羲之。王府管家?guī)е芗襾淼綎|跨院的書房里,就看見靠東墻的床上躺著一個袒腹仰臥的青年人。
原來王羲之回府半路上賞玩了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的古碑后,沉迷不已,早忘了還有相親這么回事兒了。回府之后,又因為天氣太熱,就隨手脫掉外衣,袒胸露腹的喝茶。
管家見王羲之安然自若的躺在床上,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于衷,心中十分驚訝,暗自留了心。
等回到太尉府之后,郗鑒詢問結果。管家說:“王家年輕公子二十多人,聽說您覓婿后,都爭相恐后。但唯有東床上有一位公子,對此事無動于衷,袒腹躺著若無其事!
郗鑒聽了后笑道:“我要找的女婿正該是這樣的人,走,快帶我去看看!
郗鑒來到王府,見王羲之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他十分滿意,當場就下了聘禮,擇王羲之為婿。
這“東床”指的是王羲之躺的床,而“快”則說郗鑒定下王羲之的速度之快。
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 篇3
魏源是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學家、地理學家和文學家。人們常常稱贊他博古通今、造詣精深。人們所不知道的,是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英才。
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魏源15歲在縣試中,認識了小他一歲競爭對手石昌化。主考官發(fā)現(xiàn)這兩人年齡雖小,文章都屬上佳。因為難分伯仲,便將他倆同時“拔置前茅,贊為雙璧”。第二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時參加了“府試”,分別獲得冠軍、亞軍。
魏源能成功,絕對是“梅花香自苦寒來”。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甚至因為在書房里待得太久,連自己家的仆人都認不出來了。
石昌化在認識魏源后,感到自己的見識與學問與魏源還有一段差距。一心爭強好勝的他開始琢磨,自己該如何縮短差距,趕上魏源呢?
石昌化開始給自己加碼:魏源讀書讀到三更,那我就讀到五更。魏源讀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如此拼命的他沒想到,“梅花沒香苦寒枯”。由于過分刻苦,石昌化患風寒引發(fā)癆病,進而嘔血。
身體垮了,學業(yè)也就無從繼續(xù),這個早年與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線神童,因為過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參加殿試的機會,“以病劇而不得與魏同捷”。
魏源不努力,絕對成不了魏源,石昌化過于努力,卻只成為歷史上一個無名小卒。
你知道大樹最高能長多高嗎?科學家說,一棵大樹再怎么具有生命力,也只能長到122米到130米,不是大地撐不起它,而是它自己撐不起自己。在130米的極限,再長一米,甚至哪怕幾厘米,都可能自己壓垮自己,轟然倒塌。其實在人生中,讀書、工作、理想都是如此。要十分努力,卻不可超出自己的能量極限,尤其不能把別人的高度當成自己一定要達到的高度,否則往往不成功,卻逼苦了自己。
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 篇4
劉宗敏是誰?李自成手下最信任的大將之一,為李自成南征北戰(zhàn)打江山,李自成屢次失利,又是他在一旁鼓勵和收拾殘局。甚至后來為了能夠激發(fā)農民軍士氣,當場將自己的兩個妻子斬殺。
其實說起劉宗敏,相比于他在戰(zhàn)場上的表現(xiàn),人們往往更關注于他睡了吳三桂寵妾陳圓圓,并最終導致吳三桂徹底降清一事。
當然也有可能有些朋友并不認識劉宗敏,只以為是李自成強占了陳圓圓,最后逼得吳三桂大開山海關的。不管知道還是不知道,本文只為大家介紹歷史上真實的劉宗敏,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劉宗敏出身不高,祖宗三代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貧苦農民。明朝末年,官場黑暗,土地兼并嚴重,地主豪強剝削農民,政府還屢次強占租稅,許多人因為活不下去而被逼死。
劉宗敏的父親便是因為官府強逼,而他又交不起租稅,所以最后上吊自盡了。劉父一死,就只剩下劉宗敏與母親相依為命。
劉母一介無知婦人,又拖了一個小孩子,無以為生,最后就只能帶著劉宗敏乞討為生。那個年代,吃不起飯的人比比皆是,有同情心的卻少之又少。
劉母帶著劉宗敏乞討,肚子填不飽,衣服也穿不暖。母親是偉大的,每每乞討到了食物,第一個先給劉宗敏。冷的時候也是,將自己的衣服拿給劉宗敏。
所以最后劉母在饑寒交迫中死去,從此之后劉宗敏就曾了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劉宗敏后來被舅舅接走,但也只是有了一片能遮風擋雨的地方,日子仍然不好過。
十四歲的時候,劉宗敏來到山東,跟隨一個鐵匠開始學習打鐵。那個時候的師徒關系和現(xiàn)在可不一樣,尤其以學藝的學徒日子最難過。
劉宗敏就這樣熬啊熬啊,最后學徒出師,有了一門手藝,日子也就好過多了。李自成隊伍行軍在此的時候,劉宗敏毅然參軍。
其實依照他的手藝,就算世道艱難,還是能吃的飽飯的。他之所以拋棄平淡的生活,選擇將自己的性命放在血與硝煙的戰(zhàn)場上,只是因為對官府的仇恨。
就是靠著這股恨意,劉宗敏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李自成的心腹大將。在大順軍許多都選擇投降官府之之時,他堅持到底。在李自成被打的只剩幾十個人的時候,幫助他卷土重來。
作為一名起義將領,他立場堅定,是首領可以信賴的大將。但同時他也有著許多泥腿子出身的人一樣的缺點,那就是貪財好色。
劉宗敏攻破北京之后,聽說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在府上。陳圓圓是秦淮名妓,美貌冠絕天下。劉宗敏早知其大名,于是上門擄走了陳圓圓,并占為己有。
吳三桂本來是準備投降李自成的,聽了這個消息,立馬掉頭打開山海關,迎清軍入關,并與清軍一道滅了李自成。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yè)《圓圓曲》寫道“痛哭三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而劉宗敏呢?兵敗被殺,據(jù)說還是受的凌遲之刑。貪圖一時享樂,最后誤了大事,劉宗敏可對不起李自成。
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 篇5
申公豹和姜子牙是同時拜入昆侖山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可是在《封神榜》中他們兩個是死對頭的樣子,那么作為同門師兄弟的申公豹和姜子牙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呢?
申公豹和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徒弟,二人都是闡教門下的小弟子,申公豹的前世是黑豹精,而姜子牙的前世是一只飛熊精。申公豹被前世是飛熊精的姜子牙所殺害,他與之同歸于盡了,身上沾染了飛熊的氣息。元始天尊收徒弟的時候鴻鈞老祖告訴他說可封神之人身上有著飛熊的氣息。元始天尊不知道究竟這二人中究竟哪一個有著飛熊之象,在躊躇不知時元始天尊最終的決定是將二人一起收為徒弟。在封神之事上,元始天尊見姜子牙身上正直之氣就將封神的大任交給了他,但是同為徒弟的申公豹心中有著不忿之氣,就從中阻撓。但是申公豹的這種陰謀最終沒有實現(xiàn),他被南極仙翁抓住了之后交給元始天尊還是想了辦法脫了身。
申公豹脫了身之后選擇拜入金鰲島碧游宮通天教主截教門下,這就是截教,截教和闡教是死對頭。闡教的弟子多半都是吸收天地之靈氣的天地寵兒,天生就有著仙風道骨,如文殊、觀音菩薩、太乙真人等。而截教就與之不同,他的教義就是教人逆勢修行、在天機中自強不息,收徒弟就看徒弟是否心性是穩(wěn)定的。他的申公豹進入截教之后沒有為門內弟子做好榜樣,反而總是教唆門內弟子下山助紂為虐,申公豹作惡多端在最后他的肉身用來填了北海之眼。
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 篇6
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演繹著一幕幕動人的傳奇故事。讓我敬佩的,不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莽漢荊軻,也不是“草船借箭”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更不是“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替父從軍的花木蘭,最讓我敬佩的是前無古人,有著非凡的政治手段,集智慧與美貌于一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
我敬佩她有著非凡的政治遠見。武則天對于歷代的興亡盛衰及政治得失有著獨到的見解!柏懹^之治”對她也頗有影響,所以她在執(zhí)政期間制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措施,使唐代社會經濟繼續(xù)向前發(fā)展。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農業(yè)的發(fā)展程度代表了這個國家的富強程度,于是,武則天讓當時著名的農學家們編寫農書《兆人本業(yè)記》,推廣先進的農業(yè)生產經驗,對當時農業(yè)的`發(fā)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不僅如此,她還以農業(yè)是否發(fā)展作為考核官吏的重要標準,推行輕徭薄稅的政策。這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唐代經濟發(fā)展迅速,在她統(tǒng)治時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安居樂業(yè)。
最令我欽佩的還是她的智慧。在乾陵前有一塊無字碑,是按照武則天的遺言立的。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難免會像歷代封建帝王一樣,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缺點和錯誤,尤其是晚年,武則天在生活上日益奢侈腐化,荒淫無度,又大修宮殿,使得朝廷政治也逐漸腐敗,在鎮(zhèn)壓反對勢力過程中,信用一些貪贓枉法的官吏,濫殺了一些無辜的臣民。但功大于過,她統(tǒng)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yè),這應該算是她的一大政績?上У厥,當時有很多人認為是她搶了大唐江山,是叛臣逆賊,對于她的功勞視而不見。因而,武則天立一無字碑,要把自己的功過讓后人去評述去記載。這就是大智慧,歷史本無言,自在人心。
武則天的智慧和謀略讓我敬佩,一個在封建古代的弱女子竟然能登上皇帝的位置,施行一系列的政策,使得社會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迅速,為后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是非常不容易的,可見武則天的膽識,智慧和謀略是無人能比的。她就是我最敬佩的歷史人物。
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 篇7
吳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長伯。明遼東人,祖籍江蘇高郵。武舉出身,錦州總兵吳襄子,以戰(zhàn)功及父蔭授都指揮,崇禎四年(1631)八月,皇太極發(fā)動「大凌河之役」,吳襄在赴援時逃亡,導致全軍覆滅,祖大壽降清,孫承宗罷去,吳襄下獄,乃擢吳三桂為遼東總兵官,鎮(zhèn)守山海關。史載吳三桂部“膽勇倍奮,士氣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戰(zhàn)力的鐵騎部隊。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崇禎帝飛檄加封他為平西伯,令其放棄寧遠(今遼寧興城)入衛(wèi)京師,起用吳襄提督京營。吳三桂奉旨入援京師,十六日抵山海關,一路上“遷延不急行,簡閱步騎”,二十日抵達河北豐潤時,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已進入北京,崇禎自縊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吳三桂撤兵退保山海關。
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歸降,吳三桂再三猶豫,因其妾陳圓圓被李自成部將掠去,遂上書清睿親王多爾袞,請清兵入關討李。李自成害怕清兵入關,決定滅吳保關,4月13日,發(fā)兵二十馀萬由李自成親率大軍,奔赴山海關攻討吳三桂。
22日山海關之戰(zhàn),吳軍初敗,吳三桂求救于多爾袞,引清兵入關,吳三桂與清軍在一片石戰(zhàn)役中聯(lián)合大敗李自成,(傳說因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擄劫,吳梅村有詩證:慟哭三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受清封平西王。不久,他又為清軍先鋒,追擊李自成,鎮(zhèn)壓陜西、四川等地的反清農民軍。清順治十四年(1657)受平西大將軍,會同清軍多尼等進攻南明云貴等地區(qū)。
十六年,清廷命他鎮(zhèn)守云南,并引兵入緬,迫緬王交出南明永歷帝?滴踉辏1662),吳三桂殺南明永歷帝于昆明,被清廷晉封為親王,兼轄貴州省,形成割據(jù)勢力。與鎮(zhèn)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鎮(zhèn)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應,成為擁兵自重的三藩。順治十七年,朝廷以賦稅不足,令吳三桂裁減兵員。吳三桂將綠營及投誠兵從六萬人減至二萬四千人,汰弱存強,留下的全是精銳之師。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
吳三桂聞訊后叛清。自稱周王、總統(tǒng)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fā)布檄文,聯(lián)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廣西將軍孫延齡、陜西提督王輔臣等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起兵反清,揮軍入桂、川、湘、閩、粵諸省,戰(zhàn)亂波及贛、陜、甘等省,史稱三藩之亂。
清政府調重兵全力鎮(zhèn)壓叛亂,逐漸扭轉了戰(zhàn)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湖南衡州稱帝,國號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長沙病死。其孫吳世璠繼位,退據(jù)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圍,吳世璠自殺,余眾出降。
吳三桂和陳圓圓的一些故事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yǎng)母陳氏,故改姓陳。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艷,能歌善舞,色藝冠時。
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遺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艷。田畹尋得陳圓圓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為己有。
李自成打進北京后,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陳圓圓被李之部下所掠。當吳三桂答應投降李自成時,聞圓圓已被李之部將所占,沖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投降了清軍與農民軍開戰(zhàn)。這就是吳梅村在《圓圓曲》中所曰:“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順治中,吳氏進爵云南王,欲將圓圓立為正妃,圓圓托故辭退,吳三桂別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對吳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圓圓遂獨居別院。圓圓失寵后對吳漸漸離心,吳曾陰謀殺她,圓圓得悉后,遂乞削發(fā)為尼,從此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繡佛。
后來吳三桂在云南宣布獨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吳三桂死后,陳圓圓亦自沉于寺外蓮花池,死后葬于池側。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小影二幀,池畔留有石刻詩。
【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相關文章:
歷史人物的小故事06-20
歷史人物勵志小故事(通用9篇)08-10
中國智商最高的歷史人物01-27
齊桓公失地得誠信經典歷史人物的誠信小故事07-12
歷史人物包拯的故事11-21
歷史人物張衡的故事11-12
歷史人物姜維的故事11-15
歷史人物的故事介紹11-12
英雄歷史人物的故事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