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出自孟子名言260句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名言吧,名言作為一種引導、激活、推動教學的手段,具有釋疑解惑、點撥誘導、強化聯(lián)系、深化認識的功能。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出自孟子名言,歡迎閱讀與收藏。
1、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2、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人皆可以為堯舜。
5、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
6、仁則榮,不仁則辱。
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9、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10、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1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2、其進銳者,其退速。
13、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14、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5、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16、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17、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9、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0、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21、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2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2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4、尊賢使能,后杰在位。
2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26、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27、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28、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29、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3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3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32、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33、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34、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5、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6、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37、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38、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3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40、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41、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42、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3、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44、盡信書,不如無書。
45、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6、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47、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4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49、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5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51、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
5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53、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54、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56、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7、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8、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5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60、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61、體有貴賤,有大小。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yǎng)其大者為小人,養(yǎng)其大者為大人。
62、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6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64、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65、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66、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67、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68、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69、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70、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71、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72、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73、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王以國為問,大夫以家為問,士庶人以身為問者,王稱國,故以國問;大夫稱家,故以家問;士庶人無稱,故以身問而已。
74、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75、則天下歸之,以政傷民,民樂其亡,以梃服強,仁與不仁也。
76、遠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無人君之威儀也;就而近之而不見所畏焉,言無人君操柄之威也。
77、惠王今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國,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78、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79、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
80、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81、民事不可緩也。
82、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shu gu)不入洿(wu)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
83、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84、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更多孟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85、盡信《書》,不如無《書》。
86、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87、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
8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89、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90、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91、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92、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離婁上》
93、胸中正,則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吒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庚哉?
94、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睹献印けM心上》
95、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薄睹献印す珜O丑》
96、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97、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睹献印るx婁上》
98、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99、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也。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本誓蝗剩x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說文》
100、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棄者不可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睹献印るx婁上》
101、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睹献印けM心》
10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仁者無敵。
103、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10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05、君子之于禽獸,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10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107、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8、持其志,勿暴其氣。
109、彼一時,此一時也。
110、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111、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也。
11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
113、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114、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115、無事而食,不可也。
116、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117、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18、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19、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孟子名言
12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21、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22、孟子言凡欲天子之萬乘者,且於其內取千乘,而為天子之諸侯;欲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內但取百乘而為之大夫,是亦不為少矣,何必交相爭奪,慕多為勝耶
123、仁者無敵。
124、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125、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126、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127、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128、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29、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30、遠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無人君之威儀也;就而近之而不見所畏焉,言無人君操柄之威也
13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132、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133、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134、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35、惟有賢者然後乃得樂此耳。謂修堯舜之道,國家安寧,故得有此以為樂也。不賢之人,亡國破家,雖有此,亦為人所奪,故不得以為樂也。
13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13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38、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139、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140、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猶此也,王雖有移民轉粟之善政,其好戰(zhàn)殘民與鄰國同,而獨望民之多,何異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141、惠王今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國,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14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143、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144、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國喪亡者,是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弒也,無它焉,則千乘之家欲以萬乘之利為多也。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弒也,亦無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為多也
145、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46、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147、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48、地方百里而能夠王
149、有風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謂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亞圣之大才者也
150、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能夠食肉矣
”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說《詩》也。今諸解者往往摭取而說之,其說又多乖異不一樣
152、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153、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父母;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仇寇
154、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155、生有淑質,夙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治儒述之道
156、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王以國為問,大夫以家為問,士庶人以身為問者,王稱國,故以國問;大夫稱家,故以家問;士庶人無稱,故以身問而已
157、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158、於是則慕仲尼,周流憂世,遂以儒道游於諸侯,思濟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尋,時君咸謂之迂闊於事,終莫能聽納其說
159、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貪殺人,人則歸之,是故文王視民如傷,此之謂也
160、則天下歸之,以政傷民,民樂其亡,以梃服強,仁與不仁也
161、吾善養(yǎng)浩然之氣。
162、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163、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64、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遺棄其親者,亦未有存義而後去其君者
165、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166、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167、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69、如千乘奪取萬乘,百乘奪取千乘,然後為飽足也
170、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17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172、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
173、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74、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義,而先且以自利,則不交相殺奪,故不足自飽饜。言必殺奪
175、定天下者,在乎仁政為一者也
176、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177、不以規(guī)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78、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179、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献用
,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181、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182、孟子問王曰:今有戰(zhàn)者,兵刃已交,其負者棄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183、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184、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185、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186、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
187、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18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189、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190、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能夠衣帛矣
191、“王知夫苗乎?八月之間旱,則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氵孛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192、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193、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194、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195、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196、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197、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198、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99、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200、食之以時,用之以禮。
20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02、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雀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203、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204、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
205、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206、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
207、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208、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209、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
210、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211、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開端;羞惡的心,是義的開端;恭敬的心,是禮的開端;辨別是非的心,是智的開端。
21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213、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214、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215、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義,而先且以自利,則不交相殺奪,故不足自飽饜。言必殺奪。
216、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217、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218、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219、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220、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22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中,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222、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223、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為方圓。
224、滕文公上: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yǎng)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詩》云‘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
22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226、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227、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228、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229、且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230、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231、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則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義與利不可兼得,則舍生取義者也!
232、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鐘來訪的客人。
233、人無廉恥,王法難治。
23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35、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236、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237、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23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3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240、離婁上: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241、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242、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243、公孫丑上: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44、人不可以無恥。
24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
24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247、梁惠王下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云:‘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248、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249、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250、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51、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252、君主視臣子為手足,臣子就會視君王為腹心,君主視臣子為狗馬,臣子就會視君主為常人,君主視臣子為泥土草芥,臣子就會視君主為仇敵,所以說,君主仁,則無人不仁;君主義,則無人不義。
253、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254、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人如草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
255、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無敵,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56、“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257、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258、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59、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60、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出自孟子名言】相關文章:
出自孟子的名言警句(精選220句)01-09
孟子的名言08-04
孟子名言的08-17
孟子的名言08-04
孟子經典名言01-23
出自簡愛的名言12-30
孟子經典的名言名句03-22
【薦】孟子的名言02-11
孟子的名言名句07-21
孟子的名言警句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