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的美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美文吧?美文重感性,長于抒情;雜文重知性,長于達意。如何寫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美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培根的美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培根的美文1
宗教既是人類社會底主要維系,那末要是它本身能居于統(tǒng)一底真正維系之中,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關(guān)于宗教的爭執(zhí)和分裂是異教徒所沒有的惡事。原因是異教徒底宗教并無任何固定不移的信仰而只有儀式和典禮。他們教會中底主要宗師和長老乃是詩人,從這個就可以想到他們底宗教是什么樣的一種宗教了。但是真正的上帝有這種性質(zhì),就是他是個“忌邪的神”;因此他底崇奉和宗教便決不容有混雜和伴侶。所以我們想關(guān)于教會底統(tǒng)一說幾句話,所說的是其結(jié)果如何;其界限如何;其方法如何。統(tǒng)一底結(jié)果(僅次于得上帝底喜悅,而得上帝底喜悅是至善至美的)有二,一是對教會以外的人的,一是對教會以內(nèi)的人的。對于前者,無疑地異端和分裂是各種丑事中之最丑者;真的,這兩樁事甚至比傷風敗俗還壞。因為,如同在肉體上創(chuàng)傷或割裂是比一時不良的體液為劣,在精神上亦復如此。所以再沒有比“統(tǒng)一底破壞”更能使在外者不入教堂,在內(nèi)者急欲出外的了。因此,到了這種情形的時候——就是,有的人說“看哪,他在曠野之中”。又有人說:“看哪,他在密室之內(nèi)”。那就是說,有的人在異端的秘會里找尋基督,又有人在教堂的外表上找尋基督——在這種時候我們底耳中須常有那句話——“不要出去”。
賞析:
我對宗教懷著一些敬畏的情緒,看到電視里朝圣的人們,看到教堂里虔誠禱告的人們,總覺得會有些東西高于三尺神明,讓這個世界多了些神秘的色彩。我想宗教是一種信仰,有信仰的人們,總是會對所作所為有所顧忌,有所期待,絕望之時不忘,得意之時不忘,所以人生得以平和從容,也不枉一種恩賜。想起一個朋友去澳大利亞后就入了基督教,我雖然有時無法理解,卻為她的虔誠感動。
培根的美文2
外斯帕顯死時還說笑話;他坐在一個凳子上說:“我想我正在變神哪”。加爾巴臨死作壯語說:“砍罷!假如這是有益于羅馬人民的”。一邊說著一邊伸頸就死。塞普諦米猶斯?塞外拉斯死得爽快。他說:“假如還有什么我應該做的事,快點來吧”。諸如此類。那些畫廊派的哲學家把死底價值抬得太高了,并且因為他們對于死準備過甚,遂使死在人看起來更為可怕!八焉捉K結(jié)算做自然底恩惠之一”。說這句話的那人比較說得對的多了。死與生同其自然;也許在一個嬰兒方面生與死是一般痛苦的。在某種熱烈的行為中死了的人有如在血液正熱的時候受傷的人一樣,當時是不覺得痛楚的;所以一個堅定的,一心向善的心智是能免死底痛苦的。但是,尤要者,請你相信,最甜美的歌就是在一個人已經(jīng)達到了某種有價值的目的和希望后所唱的“如今請你讓你底仆人離去”。死還有這一點;就是它打開名譽之門,熄滅妒忌之心!吧鷷r受人妒羨的人死后將受人愛”。
賞析:
看完這段文字后心靈都不由清明了些,仿若醍醐灌頂。自從懂事后知曉死亡,就一直懷著畏懼的心理,有的時候甚至埋怨科技的發(fā)達,因為明白世界本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總覺得死后的虛無是最深刻的恐懼。但是培根早在幾百年前就說到“生與死同期自然”,都是自然的恩惠,所以要平淡待之,要珍惜生命,死而無憾。
培根的美文3
當上帝創(chuàng)造宇宙的那幾日中,他所創(chuàng)造的頭一件東西就是感官底光明;他所創(chuàng)造的末一件東西就是理智底光明;從那以后直到如今在他工作完畢而休息的期間內(nèi),他底作為全是以他底圣靈昭示世人。最初他在物或渾沌底面上吹吐光明;然后他由人底面目中吹入光明;到如今他還在往他的選民面目之中吐射光明。有一派哲學在別的方面都不如他派,可是有一位詩人為這派哲學增光不少。這位詩人曾說:“站在岸上看船舶在海上簸蕩是一件樂事;站在一座堡壘底窗前看下面的戰(zhàn)爭和它底種種經(jīng)過最一件樂事;但是沒有一件樂事能與站在真理底高峰(一座高出一切的山陵,在那里的空氣永遠是澄清而寧靜的)目睹下面谷中的錯誤、漂泊、迷霧和風雨相比擬的”;只要看的人對這種光景永存惻隱而不要自滿,那末以上的話可算是說得好極了。當然,一個人底心若能以仁愛為動機,以天意為歸宿,并且以真理為地軸而動轉(zhuǎn),那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
賞析:
這段話表達了培根對真理的崇敬之情。他認為感官上可以感知的是最低級的感知,而理智上的認知則是最高級的認知,可見他對真理的推崇。在他看來,只要擁有真理和光明,世界就顯得無比光明和快樂,就是人間的天堂。應該敬佩這位先哲,這個追求真理的先驅(qū)者,是指引人們走向光明的英雄。
培根的美文4
1)公眾的嫉妒對國家來說是一種可能蔓延的疾病,正如傳染病可侵入健全的肌體并使之犯疾一樣,國民一旦產(chǎn)生這種嫉妒,他們甚至會反對最合理的國家行為,并使這些行為背上惡名;而為此采取籠絡民心的舉措也幾乎無濟于事,因為這正好表明當局害怕嫉妒,軟弱可欺,結(jié)果造成的損害更大。這也像通常的傳染病一樣,你越怕它,它越要找上門來。
這種公眾的嫉妒似乎主要是針對高官大臣,而不是針對君王和國家本身。但有一條千真萬確的規(guī)律,那就是如果某位大臣并無甚過失卻招來公眾強烈的嫉妒,或是公眾的嫉妒在某種程度上是針對一國之所有大臣,那嫉妒的矛頭(雖隱而不露)實際上就是指向國家本身了!墩摷刀省
2)登高位而德行愈增,此乃高潔之士的明顯標志,因高位顯職實則(或曰應該是)德行之所在;猶如自然界中,萬物疾動而奔其所,一旦各就各位則靜然處之,德行亦是如此,追求顯職時則動,問鼎高位后則靜。一切升遷騰達均須循小梯迂回而上,上升時若遇派系分攘則不妨加入一派,然登頂后必須保持中立,無朋無黨。追憶前任時應持論公允,言辭審慎,如若反其道而行之,那就將欠下一筆自己卸任后非還不可的舊帳。若有同僚,應予以尊重,寧可在他們不想求見時召見他們,也不要在他們有事求見時將其拒之門外。在與人私下會談和答復私人請求的時候,切莫時時想到或念念不忘自己的地位,最好讓別人去說:此公為官和居家真是判若兩人!墩摳呶弧
3)君王亦不可憑產(chǎn)生不滿的痛苦大小來估量危險,因為在最危險的不滿情緒中恐懼的成分往往大于痛苦,而“痛苦是有限的,但恐懼無限”。再說迫于高壓,使人產(chǎn)生忍耐力的痛苦也會使人喪失勇氣,但對恐懼來說則不然!墩撆褋y與騷動》
4)欲行事者須知,看上去不足懼的危險往往并非不足為懼,令人虛驚一場的為則歷來都多于逼迫人的危險!墩f時機》
5)語言猶如展開的掛毯,心象意念都顯現(xiàn)在其圖案之中;而思想則如未打開的掛毯,心象意念只是被裹在里面!墩撚颜x》
6)應經(jīng)常審視你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習慣,若判定某種習氣有害,則須設法逐漸將其戒除;但若發(fā)現(xiàn)因改變某習性而引起不適,你也不妨故態(tài)復萌;因為很難區(qū)分何為公認的有益于健康的習慣,何為對你個人有益并相宜的習性。日常生活中應該無憂無慮,自得其樂,此乃延年益壽的秘訣之一。至于人之所感所思,當避免忌妒、焦慮、憂憤以及過度欣喜和暗自悲傷,亦當避免思其力之所不及、其智之所不能。應該讓心中懷有憧憬,懷有仰慕和驚嘆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新奇感;還應讓頭腦中充滿莊重而多彩的思考對象,如歷史、深化以及對自然的研究。——《談養(yǎng)生之道》
7)若對別人確信你懂得的事偶爾佯裝不知,那下次你對不懂之事保持沉默別人也會以為你懂!墩勣o令》
8)人之本性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感情強烈之際和新的嘗試之中,因獨居時不必矯揉造作,激動時會忘掉其清規(guī)戒律,而在新的嘗試中則無慣例可援引!墩勅酥拘浴
培根的美文5
確信所羅門有言:“人有怨仇而不報是他底光榮”。過去的事情是已經(jīng)過去了,并且是叫不回來了;明智的人留心現(xiàn)在和將來的事情已經(jīng)夠忙的了;所以那些勞勞于過去的事情的人簡直是枉費心力而已。沒有人是為了作惡而作惡的;而是為了要給自己取得利益、樂趣、或榮譽、或類此的事情的。因此為什么我要對著某人因為他愛自己勝于愛我而生氣呢?并且即令有人純粹因為生性本惡而作了惡,那又怎么樣?也不過象荊棘一樣;荊棘刺人抓人因為它們不會作別的事啊。復仇中最可原諒的一種就是為了報沒有法律糾正的那一種仇的;可是在這種情形里那報仇的人也應當留神,他那報復的行為要沒有法律懲罰才好;否則他底仇人仍然要占先的,因為二人之間吃虧底比例乃是二比一也。有些人在報仇底時節(jié)要對方知道這報復是從那里來的。
賞析:
看到這段文字的第一反應是各種復仇的電視劇,現(xiàn)在的電視劇越來越無聊了,復仇,愛情,如是而已。也想起很多復仇名篇,比如《呼嘯山莊》。最開始看《呼嘯山莊》是懵懂的,對于主角希斯克利夫的形象也不置可否。讀到這里時也有些唏噓不已。若人人都知曉得如此明白,懂得放手,又何來這么多愛恨情仇呢()。
培根的美文6
在百度圖片里搜索“培根”二字,滿屏的煙熏咸背脊肉中夾雜著一張我們今天要談的帥氣主人公的照片。培根,何許人也?先來看下別人對他的評價。““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chuàng)始人”、“整個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馬克思、恩格斯如是說;“培根是近代自然科學直接的或感性的締造者”, 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評價道。小時候?qū)懽魑淖鳛檎摀?jù)必用的名言警句——“偉大的愛因斯坦說過:‘知識就是力量’”,其實是出自培根之口。
培根生于1561年,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不僅不坑,而且有文化。12歲,我等等閑之輩還在玩泥巴,培根已經(jīng)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深造,開始思考人生真諦了。且不論培根的早年不得志,晚年的身敗名裂以及飽受爭議的同性戀標簽,縱觀其65載,簡直是開了掛的人生。他曾自詡“世上所有的知識都納入了他的研究領(lǐng)域”,就是這么口出狂言,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嫉妒培根的人只能用“我不吹牛逼”的態(tài)度來掩飾“我只是個廢物”的事實。
葛優(yōu)在《天下無賊》中的經(jīng)典臺詞“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用在這里非常應景。培根不僅是人才,更是“人中王”全才。培根是律師出生,對法律見解之深刻有醒世之功效,著有《法律原理》一書,墓志銘上稱他是“法律之舌”。比如距今500年前的他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的話,在撥亂反正,改革開放時期和強調(diào)依法治國的當今,都有著現(xiàn)實意義。培根還被稱為“現(xiàn)代科學之父”,《學術(shù)推進論》則是最能代表他推進科學研究,實驗科學的著作。他還是哲學家,文學家,演講家,此處不一一贅述。
“進則建功立業(yè),退則立說著書”,培根從政治漩渦中逃離后,專心學術(shù)。在晚年的6年里,迎來了培根的著述大爆發(fā),《新工具》、《偉大的復興》的問世為英國的科學發(fā)展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在眾多頭銜之中,科學家絕對是第一位的,1626年3月培根因在一次科學實驗中感染風寒,不久之后支氣管炎復發(fā)辭世,一顆巨星就此隕落,但光芒永存。
【培根的美文】相關(guān)文章:
培根的美文6篇11-19
培根的美文(6篇)11-19
培根散文美文閱讀欣賞07-06
培根的句子11-09
培根的經(jīng)典句子08-31
培根的名言05-30
培根的語錄11-09
培根語錄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