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口腔助理醫(yī)師考試《口腔粘膜病學》試題及答案
25.有關全身疾病與牙周炎,哪項是錯誤的
A.青春前期牙周炎常伴有全身疾患
B.白血病患者可先于本病被診斷前到口腔科就診
C.艾滋病患者可患壞死性牙齦炎和牙周炎
D.糖尿病型牙周炎與菌斑有關
E.全身疾病可引起牙周病
正確答案:E
26.牙周病的病因,正確的是
A.菌斑可引起牙周病
B.合創(chuàng)傷可引起牙周病
C.食物嵌塞可引起牙周病
D.全身疾病可引起牙周病
E.以上均是
正確答案:A
27.中性多形核白細胞(PMN)與牙周病,錯誤的是
A.PMN是牙周組織重要的防御細胞
B.PMN不引起牙周組織的破壞
C.PMN可穿越袋上皮進入齦溝
D.PMN的數量和功能不足與牙周病有關
E.局部和全身因素可通過影響PMN的功能影響牙周病的發(fā)生
正確答案:B
28.牙周病的免疫病理,錯誤的是
A.在炎癥的整個過程中,菌斑中的細菌種類基本不變
B.炎癥早期,細胞浸潤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C.炎癥中、晚期,細胞浸潤以漿細胞和淋巴細胞為主
D.炎癥中、晚期,宿主產生免疫球蛋白
E.炎癥晚期,牙周組織被破壞
正確答案:A
29.宿主的防衛(wèi)反應與牙周病,正確的是
A.中性多形核白細胞對牙周組織只起防御作用
B.巨噬細胞與牙周組織破壞無關
C.體液免疫產生的IgG對組織只起保護作用
D.細胞免疫不參與牙周炎癥反應
E.宿主的防衛(wèi)反應在牙周病的病理機制中起防御和損傷的雙重作用
正確答案:E
30.宿主的防御反應與牙周病,錯誤的是
A.炎癥早期,宿主的防御反應以保護性機制為主
B.病變持續(xù)進行時,宿主的防御反應導致組織的破壞
C.中性粒細胞產生的溶酶體酶對牙周組織有損傷作用
D.體液和細胞免疫產生的效應物質對牙周組織有損傷作用
E.宿主的防御反應對牙周組織均是破壞性的
正確答案:E
31.牙齦炎初期病損的特點,錯誤的是
A.相當于菌斑堆積的前4天
B.臨床上齦溝液量增多
C.組織學上可見血漿蛋白和多形核白細胞滲出
D.組織學上可見血管擴張
E.臨床可有探診出血
正確答案:E
32.牙齦炎早期病損的特點,錯誤的是
A.相當于菌斑堆積的第4~7天
B.結合上皮尚未出現增殖
C.細胞浸潤以淋巴細胞為主
D.膠原纖維破壞可達70%
E.臨床上牙齦出現發(fā)紅,探診可有出血
正確答案:B
33.牙齦炎確立期病損的特點,錯誤的是
A.約為菌斑堆積的2周后
B.齦溝加深
C.細胞浸潤以漿細胞為主
D.結合上皮顯著增生,附著位置向根方遷移
E.膠原纖維消失
正確答案:D
34.牙齦炎的臨床病理特點,錯誤的是
A.初期病損以漿液滲出和多形核白細胞滲出為主,臨床以齦溝液量增加為特征
B.早期病損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臨床可有探診出血
C.確立期病損以漿細胞浸潤為主,膠原纖維消失
D.確立期病損結合上皮顯著增殖,但附著水平不變
E.確立期病損均可向深部發(fā)展,形成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
正確答案:E
35.牙齦炎時牙齦色、形和質的變化,錯誤的是
A.牙齦炎的炎癥充血范圍可波及附著齦
B.附著齦的點彩消失可作為牙齦炎癥的指標
C.牙齦可變厚或肥大
D.牙齦可變松軟
E.牙齦可變堅硬
正確答案:B
36.牙齦炎時的齦溝,錯誤的是
A.齦溝探診可達3mm或更多
B.加深的齦溝稱為齦袋
C.齦袋的上皮附著水平位于釉牙骨質界以下的根面上
D.牙周探診深度常大于組織學上的齦溝深度
E.齦袋的形成是因牙齦腫脹或增生所致
正確答案:C
37.牙齦出血,錯誤的是
A.常為牙周病患者的主訴癥狀
B.多在刷牙和咬硬物時發(fā)生
C.牙齦探診出血與牙齦顏色改變同時出現
D.探診出血可作為牙齦有無炎癥的重要指標
E.探診出血對診斷和判斷牙周炎的活動性有重要意義
正確答案:C
38.牙齦炎的臨床表現是
A.牙齦可呈鮮紅或暗紅色
B.刷牙或咬硬物時牙齦可有出血
C.牙齦有探診出血
D.牙齦袋
E.以上均是
正確答案:E
39.診斷牙齦有無炎癥的重要指標是
A.探診后出血
B.附著齦的點彩消失
C.齦溝液量增加
D.牙齦發(fā)紅
E.牙齦溢膿
正確答案:A
40.牙齦炎癥程度的敏感指標是
A.牙齦發(fā)紅
B.牙齦自發(fā)出血
C.牙齦溢膿
D.齦溝液量增加
E.牙齦腫脹
正確答案:D
【2017口腔助理醫(yī)師考試《口腔粘膜病學》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2017公衛(wèi)助理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流行病學》試題及答案
3.2017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考試《流行病學》應試試題及答案
4.2017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考試《流行病學》應試題及答案
5.2017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考試《流行病學》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