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生物 百文網手機站

重慶高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答案

時間:2021-06-19 17:14:25 生物 我要投稿

重慶高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答案

  重慶生物篇一:生物試題及答案(重慶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

重慶高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答案

  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比較胚胎干細胞與胰腺腺泡細胞,相同的是

  A.線粒體的功能B.發(fā)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種類和數量D.內質網上核糖體的數量

  【解析】線粒體均能通過呼吸作用為真核細胞提供能量,A項正確;胚胎干細胞具有發(fā)育

  的全能性,而胰腺腺泡細胞已高度分化,不具備發(fā)育的全能性,B項錯誤;胰腺腺泡細胞能分泌多種蛋白質產物,因而其膜蛋白的種類和數量以及內質網上核糖體的數量均較多,C、D項錯誤。

  2.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積累的豐富農業(yè)生產經驗,至今許多仍在實踐中應用。下列敘述與植物激素作用無直接關系的是

  A.適時打頂去心,可促棉株開花結實。(據《農桑輯要》)

  B.肥田之法,種綠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據《齊民要術》)

  C.正月種白稻,五月收獲后,根茬長新稻,九月又成熟。(據《廣志》)

  D.新摘未熟紅柿,每籃放木瓜兩三枚,得氣即發(fā),澀味盡失。(據《格物粗談》)

  3.下表為某人血液化驗的兩項結果:據此分析,其體內最可能發(fā)生的是

  A.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D.組織細胞攝取萄葡糖加速

  【解析】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因而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增強,A項錯誤;胰島素含量偏低,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B項錯誤;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因而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C項正確;胰島素含量降低,組織細胞攝取葡萄糖的速率減緩,D項錯誤。

  4.將題4圖所示細胞置于密閉容器中培養(yǎng)。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細胞內外的CO2和O2濃度在短時間內發(fā)生了相應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黑暗條件下,①增大、④減小

  B.光強低于光補償點時,①、③增大

  C.光強等于光補償點時,②、③保持不變

  D.光強等于光飽和點時,②減小、④增大

  5.結合題5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

  C.遺傳信息傳遞到蛋白質是表現型實現的基礎

  D.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含遺傳信息相同的兩條單鏈

  【解析】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項正確;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B項正確;遺傳信息傳遞到蛋白質是表現型實現的基礎,C項正確;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含兩條單鏈,但其堿基序列互補,因而遺傳信息不同,D項錯誤。

  6.下列有關人胰島素基因表達載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表達載體中的胰島素基因可通過人肝細胞mRNA反轉錄獲得

  B.表達載體的復制和胰島素基因的表達均啟動于復制原(起)點

  C.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將含胰島素基因的受體細胞篩選出來

  D.啟動子和終止密碼子均在胰島素基因的轉錄中起作用

  【解析】人肝細胞中胰島素基因不表達,因而不存在胰島素mRNA,A項錯誤;復制原點是基因表達載體復制的起點,而胰島素基因表達的起點位于啟動子,B項錯誤;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將含胰島素基因的受體細胞篩選出來,C項正確;啟動子與RNA聚合酶結合,啟動轉錄過程,終止密碼子則參與終止翻譯過程,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4分)

  7.(10分)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國派出醫(yī)療隊首次在境外組建醫(yī)院,幫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

 �。�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人機體后,通過靶向感染、破壞吞噬細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該病毒的____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遞給____,從而無法正常激活細胞免度和體液免疫應答過程,導致機體對該病毒的____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體內快速增殖、致病。

 �。�2)對志愿者接種埃博拉試驗疫苗后,機體免疫系統(tǒng)能產生相應抗體,還能產生的免疫細胞有____________。

 �。�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種蛋白免疫小鼠,通過____技術獲得雜交瘤細胞,用于生產單克隆抗體治療該病。

  7.(10分)

  (1)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T細胞;特異性

 �。�2)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3)細胞融合(或細胞雜交)

  8.(20分)某課題組為解決本地種奶牛產奶量低的問題,引進了含“高產奶”基因但對本地“適應性差”的純種公牛。

 �。�1)擬進行如下雜交:

  ♂A(具高產奶基因的純種)×♀B(具適宜本地生長基因的純種)→C

  選擇B作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體內正常____。若C中的母牛表現為適宜本地生長,但產奶量并未提高,說明“高產奶”是____性狀。為獲得產奶量高且適宜本地生長的母牛,根據現有類型,最佳雜交組合是____,后代中出現這種母牛的概率是____(假設兩對基因分別位于不同對常染色體上)。

  (2)用以上最佳組合,按以下流程可加速獲得優(yōu)良個體。

  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對其進行____處理;卵子的成熟在過程____中完成。

  在過程④的培養(yǎng)基中含有葡萄糖,其作用是____。為篩選出具有優(yōu)良性狀的母牛,過程⑤前應鑒定胚胎的________。子代母牛的優(yōu)良性狀與過程____的基因重組有關。

 �。�3)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技術。

  8.(20分)

 �。�1)生長發(fā)育(或進行胚胎發(fā)育);隱性;♂A×♀C;1/8

 �。�2)獲能(或增強活力);③;供能;性別、高產奶和適應生長的基因;②

 �。�3)胚胎分割

  【解析】

 �。�1)選擇B作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體內正常生長發(fā)育;由交配結果可知,高產奶是隱性性狀;利用基因重組的原理,要獲得產奶量高且適宜本地生長的母牛,應選擇♂A與♀C雜交,后代中出現產奶量高且適宜本地生長的母牛的概率為1/2×1/2×1/2=1/8。

 �。�2)精子有受精前需進行獲能處理,卵子的減Ⅱ分裂在受精作用即過程③中才得以完成;體外培養(yǎng)胚胎時,需在培養(yǎng)液中提供葡萄糖等物質以保證充足的能量供應。為篩選出具有優(yōu)良性狀的母牛,過程⑤前應鑒定胚胎的性別,以及是否具有高產奶和適應生長等優(yōu)良基因,子代母牛的優(yōu)良性狀與過程②的基因重組有關。

 �。�3)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術,可同時獲得多個基因型相同的后代,提高了已有胚胎的利用率。

  9.(10分)歐洲兔曾被無意攜入澳洲大草原,對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極大威脅。據題9圖回答下列問題:

 �。�1)0(起始年)→a年,歐洲兔種群數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數(λ)增長。若起始年種群數量為24只,則a年種群數量N(a)=____;若不加以防治,將導致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銳減。

 �。�2)a年引入狐貍防治兔災。據a→b年歐洲兔和袋鼠數量的變化推測:狐貍和袋鼠的種間關系為____。

 �。�3)c年控制狐貍數量,并引入僅對歐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逐漸恢復穩(wěn)定。這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其調節(jié)方式是________。

  (4)d年后,歐洲兔種群數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9.(10分)

  (1)24λa;生物多樣性(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2)捕食

  (3)負反饋調節(jié)(4)歐洲兔對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強(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

  【解析】

 �。�1)歐洲兔種群在0(起始年)→a年類似“J”型增長,其增長模型為Nt=N0λt,則a年種群數量Na=24λa。若不加以防治,將導致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多樣性銳減。

 �。�2)a年引入狐貍后,袋鼠的數量銳減,可推測兩者的種間關系為捕食關系。

  (3)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其基礎是負反饋調節(jié)。

 �。�4)d年后,歐洲兔種群數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歐洲兔對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強等。

  10.(14分)小麥的穗發(fā)芽影響其產量和品質。某地引種的紅粒小麥的穗發(fā)芽率明顯低于當地白粒小麥。為探究淀粉酶活性與穗發(fā)芽率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

 �。�1)取穗發(fā)芽時間相同、質量相等的紅、白粒小麥種子,分別加蒸餾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分組、步驟及結果如下:

  注:“+”數目越多表示藍色越深

  步驟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驟②中加緩沖液的目的是________。顯色結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較低的品種是____;據此推側:淀粉酶活性越低,穗發(fā)芽率越____。若步驟③中的淀粉溶液濃度適當減小,為保持顯色結果不變,則保溫時間應____。

 �。�2)小麥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為進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發(fā)芽率差異中的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X處理的作用是使____。若I中兩管顯色結果無明顯差異,且Ⅱ中的顯色結果為紅粒管顏色顯著____白粒管(填“深于”/“淺于”),則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這兩種小麥穗發(fā)芽率差異的主要原因。

  重慶生物篇二:重慶高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答案(WORD版)

  理科綜合生物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與實驗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經處理后被甲基綠染色,其細胞核呈綠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區(qū),經染色在光鏡下可見有絲分裂各時期

  C.葉綠體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濾紙上擴散就越慢

  D.在光鏡的高倍鏡下觀察新鮮菠菜葉裝片,可見葉綠體的結構

  【答案】A【解析】甲基綠可將DNA染成綠色,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A正確;在光鏡下不一定能觀察到有絲分裂所有時期,B錯誤;葉綠體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越大,擴散速度越快,C錯誤;光鏡下只能觀察到葉綠體的形狀不能看到其結構,D錯誤。

  2.生物技術安全性和倫理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應嚴格選擇轉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產生對人類有害的物質

  B.當今社會的普遍觀點是禁止克隆人的實驗,但不反對治療性克隆

  C.反對設計試管嬰兒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濫用此技術選擇性設計嬰兒

  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擾素及重組致病菌等來形成殺傷力

  【答案】D在轉基因過程中,避免基因污染和對人類的影響,必須嚴格選擇目的基因,A正確;我國不反對治療性克隆,堅決反對生殖性克隆,B正確;反對設計試管嬰兒原因之一防止選擇性設計嬰兒,違背倫理道德,C正確;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識的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蟲侵襲敵人的軍隊、人口、農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標,以達到戰(zhàn)爭目的的一類武器,干擾素為淋巴因子,非生物武器,D錯誤。

  3.駐渝某高校研發(fā)的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對該菌引發(fā)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實驗證明,一定時間內間隔口服該疫苗3次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強化刺激漿細胞產生大量的抗體

  B.抗原的積累促進T細胞釋放大量淋巴因子

  C.記憶細胞數量增多導致應答效果顯著增強

  D.能增強體內吞噬細胞對抗原的免疫記憶

  【答案】C析】在機體進行特異性免疫時可產生記憶細胞,記憶細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對這種抗原的記憶,當再接觸這種抗原時,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快速產生大量的抗體。人類以此為原理發(fā)明了疫苗,使用后能使記憶細胞數量增多免疫應答加強,而漿細胞、抗體、淋巴因子存在時間短,吞噬細胞無記憶功能,不能起到較好的預防作用。故C正確,ABD錯誤。

  4.題4圖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植物的示意圖。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②的構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聚合酶參與

  B.③侵染植物細胞后,重組Ti質粒整合到④的染色體上

  C.④的染色體上若含抗蟲基因,則⑤就表現出抗蟲性狀

  D.⑤只要表現出抗蟲性狀就表明植株發(fā)生了可遺傳變異

  【答案】D【解析】構建載體需要限制酶和DNA連接酶,A錯誤;③侵染植物細胞后,重組Ti質粒上的T-DNA整合到④的染色體上,B錯誤;染色體上含有目的基因,但目的基因也可能不能轉錄或者不能翻譯,或者表達的蛋白質不具有生物活性,C錯誤;植株表現出抗蟲性狀,說明含有目的基因,屬于基因重組,為可遺傳變異,D正確。

  5.題5圖為乙醇在人體內主要的代謝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乙醇轉化為乙酸發(fā)生的氧化反應,均由同一種氧化酶催化

  B.體內乙醇濃度越高,與乙醇分解相關的酶促反應速率越快

  C.乙醇經代謝產生的[H]可與氧結合生成水,同時釋放能量

  D.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分解乙醇的速率與環(huán)境溫度呈正相關

  【答案】C【解析】酶具有專一性,在乙醇轉化為乙酸的代謝過程中至少經歷兩個步驟,需要不同的酶催化,A錯誤。當底物濃度較低時,酶促反應速率會隨著底物濃度增加而加快,當達到一定值后,由于酶量有限,反應速率不再隨意底物濃度增加而加快,B錯誤。乙醇經代謝后可參與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產生[H],與氧氣結合后生成水釋放大量能量,C正確。人是恒溫動物,環(huán)境溫度不影響體內溫度,不會影響分解乙醇的速率,D錯誤。

  6.獲2013年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發(fā)現了與囊泡運輸相關的基因及其表達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號如何引導囊泡精確釋放運輸物。突觸小泡屬于囊泡,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神經元中的線粒體為突觸小泡的運輸提供了能量

  B.神經元特有的基因決定了突觸小泡的運輸方式

  C.突觸前膜的特定蛋白決定了神經遞質的釋放位置

  D.突觸小泡中運輸物的釋放受到神經沖動的影響

  【答案】B【解析】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細胞的“動力車間”。神經元中的能量也主要由線粒體提供,A正確;對于一個個體,各種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信息,B錯誤;由題目可知,囊泡運輸相關的特定蛋白質能引導囊泡精確釋放運輸物,故能決定神經遞質的釋放位置,C正確;當神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突觸內的突觸小泡受到刺激,就會釋放神經遞質,D正確。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4分)

  7.(20分)Ⅰ.為治理某廢棄采石場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對其進行了公園化建設。

  (1)對其進行整理和覆土,并選擇適生植物進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復時期的植物物種數如題7-Ⅰ圖所示。t0→t1,植物殘體及凋落物中的有機物被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轉化為無機物,使土壤條件得到改善;同時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導致群落中植物物種數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穩(wěn)定性的變化是;群落中植物物種數逐漸增加,物種之間加劇。

 �。�2)通過人工林建設的園林景觀構建,既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又可提高社會和經濟效益,這主要體現了生態(tài)工程的原理。

 �、�.某興趣小組通過記錄傳入神經上的電信號及產生的感覺,研究了不同刺激與機體感覺之間的關系,結果如下:

 �。�1)神經纖維在未受到刺激時膜內外電位的表現是,受到刺激時產生的可傳導的興奮稱為。

 �。�2)不同類型的刺激引起不同類型的感覺,原因是不同;不同強度的刺激通過改變傳入神經上電信號的,導致感覺強度的差異。

 �。�3)當給某部位受損的人熱刺激時,可在整個傳入通路中記錄到正常電信號,但未產生感覺,其受損的部位可能是。

  【答案】Ⅰ.(1)分解者;種子或繁殖體;增強;競爭(2)整體性(系統(tǒng)論)Ⅱ.(1)外正內負;

  神經沖動(2)感受器;頻率(3)大腦皮層(神經中樞)

  【解析】Ⅰ(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中分解者的功能是將動植物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從廢棄采石場開始進行的演替為次生演替,由于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能使群落中植物物種數可迅速增加;t1→t3植物物種數變多,一般來說,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越強;群落中的植物物種數增加,相互爭奪資源(如陽光、水)和空間越激烈,競爭加劇。(2)生態(tài)系統(tǒng)改善后,考慮到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體現了整體性原理、

  Ⅱ.(1)在未受到刺激時,神經纖維處于靜息狀態(tài),由于細胞膜內外特異的離子分布特點,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受到刺激時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2)刺激感受器后產生的興奮沿著傳入神經向神經中樞傳導,神經中樞隨之產生興奮并對傳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不同類型的刺激能引起機體不同類型的感受器產生興奮,而后產生不同的感覺。由圖中比較,同種刺激類型的不同刺激強度引起傳入神經上的電信號的差異,在相同時長神經沖動數量不同(電信號的頻率不同),從而引起感覺強度不同。

 �。�3)此患者整個傳入神經功能正常,但不能形成感覺,應該是神經中樞(熱覺形成的中樞在大腦皮層)受損。

  8.(20分)肥胖與遺傳密切相關,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發(fā)現于一突變系肥胖小鼠,人們對該基因進行了相關研究。

 �、贋榇_定其遺傳方式,進行了雜交實驗,根據實驗結果與結論完成以下內容。

  實驗材料:小鼠;雜交方法:。

  實驗結果:子一代表現型均正常;結論: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谡P∈竽芎铣梢环N蛋白類激素,檢測該激素的方法是。小鼠肥胖是由于正�;虻木幋a鏈(模板鏈的互補鏈)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個C被T替換,突變?yōu)闆Q定終止密碼(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導致該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變后的序列是,這種突變(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轉錄終止。

 �、墼谌祟惙逝职Y研究中發(fā)現,許多人能正常分泌該類激素卻仍患肥胖癥,其原因是靶細胞缺乏相應的。

 �。�2)目前認為,人的體重主要受多基因遺傳的控制。假如一對夫婦的基因型均為AaBb(A、B基因使體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應,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從遺傳角度分析,其子女體重超過父母的概率是,體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為。

 �。�3)有學者認為,利于脂肪積累的基因由于適應早期人類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遺傳到現代,表明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在這些基因的頻率未明顯改變的情況下,隨著營養(yǎng)條件改善,肥胖發(fā)生率明顯增高,說明肥胖是共同作用的結果。

  【答案】(1)①純合肥胖小鼠和純合正常正反交②抗原抗體雜交(分子檢測)CTCTGA(TGA)不能③受體

  (2)5/16aaBb、Aabb、aabb

 �。�3)自然選擇環(huán)境因素與遺傳因素

  【解析】(1)①題中要確定基因位置(在X染色體上還是常染色體上)和顯、隱性關系。根據子一代性狀可直接確定顯隱性關系。若要根據子一代性狀來判斷基因位置,可采用正、反交的方法。若是伴性遺傳,以純合肥胖小鼠為父本,純合正常為母本,子一代都為正常,以純合肥胖小鼠為母本,純合正常為父本,子一代雌鼠正常,雄鼠都肥胖;若是常染色體遺傳,正、反交結果相同;②該激素為蛋白類激素,檢測蛋白質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題中告知“模板鏈的互補鏈”上“一個C被T替換”,產生終止密碼,因而突變后的序列為CTCTGA(TGA),這種突變只能是基因的轉錄提前終止,形成大多肽鏈變短,不能使基因轉錄終止;③激素作用需要受體,當受體缺乏時,也能引起肥胖癥。

 �。�2)由于A、B基因具有累加效應,且獨立遺傳,雙親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有3或4個顯性基因則體重超過父母,概率為5/16,低于父母的基因型有1個或0個顯性基因,為aaBb、Aabb、aabb。

 �。�3)根據題干信息可知,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表現型是環(huán)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9.(14分)棉花幼鈴(幼果)獲得光合產物不足會導致其脫落。為研究某種外源激素對棉花光合產物調配的影響,某課題組選擇生長整齊的健壯植株,按題9圖1步驟進行實驗,激素處理方式和實驗結果如題9圖2所示(上述處理不影響葉片光合與呼吸強度)。

 �。�1)該放射性物質中被標記的元素是。光合作用過程中,含標記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應提供的還原成糖類。在適宜溫度下測得葉片光飽和點,若其他條件不變,進一步提高溫度,則該葉片光飽和點的變化是。

 �。�2)由實驗結果推斷,幼鈴脫落顯著減少的是組。B組幼鈴放射性強度百分比最低,說明B組葉片的光合產物。為優(yōu)化實驗設計,增設了D組(激素處理葉片),各組幼鈴的放射性強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由此可知,正確使用該激素可改善光合產物調配,減少棉鈴脫落。

 �。�3)若該激素不能促進插條生根,卻可促進種子萌發(fā)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

  【答案】(1)碳NADPH([H])降低(2)C輸出減少C>A>B>D(3)赤霉素

  重慶生物篇三:重慶生物高考試題及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有關細胞物質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人體活細胞中氫原子的數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堿基組成相同

  C.多糖在細胞中不與其他分子相結合

  D.蛋白質區(qū)別于脂質的特有元素是氮

  【答案】A

  【解析】人體活細胞中水含量最多,因而H原子也最多,A項正確;DNA堿基種類有A、T、C、G,RNA堿基種類有A、U、C、G,B項錯誤;多糖在細胞表面可與蛋白質分子結合形成糖蛋白,C項錯誤;脂質中的固醇和磷脂中含有N元素,D項錯誤。

  【試題評價】本題考查組細胞的物質組成,屬理解識記層次,難度較小,容易得分。

  2.題2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的簡明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從已免疫的小鼠脾臟中獲得的效應T淋巴細胞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雜交瘤細胞的形成

  C.③同時具有脾臟細胞和鼠骨髓瘤細胞的特性

  D.④是經篩選培養(yǎng)獲得的能分泌特異性抗體的細胞群

  【答案】D

  【解析】①是獲得已經免疫的B細胞,A項錯誤;胰蛋白酶使得組織塊分散為單個細胞,B項錯誤;③同時具有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的特性,C項錯誤;④經篩選后獲得能夠獲得分泌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D項正確。

  【試題評價】本題考查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相關只是和考生的識圖能力,屬理解層次,較易得分。

  3.下列與實驗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馬鈴薯塊莖搗碎后的提取液可檢測出蛋白質

  B.光學顯微鏡,可用于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現象

  C.檢測酵母菌培養(yǎng)過程中是否產生CO2,可判斷其呼吸方式

  D.在95%乙醇中加入無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馬鈴薯中塊莖中也含有蛋白質,A項正確;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用光學顯微鏡就可以觀察到,B項正確;酵母菌細胞無論是有氧呼吸還是無氧呼吸都產生二氧化碳,不能以是否產生二氧化碳作為判斷細胞呼吸類型的方式,C項錯誤;無水Na2CO3可以與95%酒精中的水分子結合生成10H2O·Na2CO3,提高乙醇純度,利于色素的溶解,D項正確。

  【試題評價】本題考查考生對教材實驗的理解識記情況,涉及蛋白質鑒定原料選擇、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及色素的提取等相關實驗,跨度較大,并與化學學科有一定交叉,具有一定難度。

  4.少數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現胸悶、氣急和呼吸困難等過敏(超敏)反應癥狀,嚴重者發(fā)生休克。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青霉素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應,具有特異性和記憶性

  C.機體初次接觸青霉素后,活化的漿細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青霉素后會發(fā)生自身免疫反應

  【答案】B

  【解析】過敏反應是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時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是機體免疫系統(tǒng)過于敏感所致,A項錯誤;青霉素注射后出現胸悶等過敏反應,且在下次注射青霉素后仍會出現相應癥狀說明青霉素引起的免疫反應具有特性異性和記憶性,B項正確;漿細胞只能分泌抗體,不能產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是由T細胞分泌的,C項錯誤;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青霉素引起過敏反應,而不是自身免疫反應,D項錯誤。

  【試題評價】本題以常見的青霉素過敏為背景,綜合考查人體免疫相關知識,涉及過敏反應的原因、特點、淋巴因子、過敏反應與自身免疫病的區(qū)別等內容,整體難度不大,較易得分。

  5.某興趣小組擬用組織培養(yǎng)繁殖一種名貴花卉,其技術路線為“取材→消毒→愈傷組織培養(yǎng)→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消毒的原則是既殺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減少消毒劑對細胞的傷害

  B.在愈傷組織培培養(yǎng)中加入細胞融合的誘導劑,可獲得染色體加倍的細胞

  C.出芽是細胞再分化的結果,受基因選擇性表達的調控

  D.生根時,培養(yǎng)基通常應含α—萘乙酸等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

  【答案】B

  【解析】消毒劑的使用既要殺死表面微生物,有防止傷害組織細胞,影響組織培養(yǎng),A項正確;植物細胞融合是指經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后得到的原生質體的誘導融合,帶有細胞壁的愈傷組織細胞不能誘導融合形成染色體加倍的細胞,B項錯誤;出芽和生根都是細胞再分化的結果,其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C項正確;α—萘乙酸為生長素類似物,可誘導愈傷組織生根,D項正確。

  【試題評價】本題考查植物組織培養(yǎng)相關知識和考生的理解能力,涉及外植體的消毒、植物體細胞雜交、細胞分化及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組織培養(yǎng)的影響等內容,較易得分。

  6.題6圖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光合速率變化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t1→t2,葉綠體類囊體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質中水光解加快、O2釋放增多

  B.t2→t3,暗反應(碳反應)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時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將再提高

  C.t3→t4,光照強度不變,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應速率不變、暗反應增強的結果

  D.t4后短暫時間內,葉綠體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還原后的直接產物含量降低

  【答案】D

  【解析】水的光解、O2釋放發(fā)生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而不是葉綠體基質,A項錯誤;t2→t3,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為CO2濃度此時光照充足且恒定,若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會提高,B項錯誤;t3→t4,暗反應增強,一定程度上加快ATP和ADP的轉化,同時促進了光反應,C項錯誤;突然停止光照,光反應減弱甚至停止,類囊體薄膜上ATP合成受阻,ATP含量減少,ADP和Pi含量升高,被還原的C3化合物減少,直接產物含量降低,D項正確。

  【試題評價】本題以坐標圖為信息載體,考查光照、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及光合作用的過程和考生的理解能力,選項迷惑性強,具有一定難度。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4分)

  7、(20分)

  I.馬拉松長跑是一項超強體育運動,需要運動員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運動員出發(fā)后心跳加快,是調節(jié)的結果;運動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復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調節(jié)具有的特點。

 �。�2)出發(fā)后體溫逐漸升高,一段時間后在較高水平維持相對穩(wěn)定,這是達到動態(tài)平衡的結果;途中運動員會大量出汗,造成血漿的升高,故應及時補充水分。

  (3)長時間跑步會感到疲勞,但運動員仍能堅持跑完全程,控制該行為的中樞部位是

  II.某山區(qū)坡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嚴重,人們根據不同坡度,分別采取保護性耕作、經濟林種植和封山育林對其進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內,經歷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個階段,其典型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如題7—II圖所示。調查植物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圖中.o→a,物種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適宜條件下,物種①的;b→c,物種①逐漸消失,物種②密度逐漸降低到相對穩(wěn)定,原因是物種②能耐受;c點后,在適宜氣候條件下群落中最終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將是。

 �。�2)該坡地經治理后,既擴大了植被覆蓋面積、增加了對大氣中的固定,又提高了經濟產出,初步實現了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fā)展。

  【答案】

  I.(1)神經和體液;作用時間較長

 �。�2)產熱和散熱;滲透壓

 �。�3)大腦皮層

  【解析】

  I(1)起跑這一復雜動作是在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完成的,起跑后心跳加快與腎上腺素的分泌有關,故該過程是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共同作用的結果;激素經過體液運輸起作用,速度較慢,作用時間較長,運動停止后,部分腎上腺素等激素仍在一段時間內發(fā)揮作用,導致心跳不能立即恢復到正常水平。

 �。�2)體溫在較高水平維持相對穩(wěn)定,說明此時機體產熱量和散熱量達到動態(tài)平衡;途中大量出汗散失較多的水分,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應及時補充水分以維持內環(huán)境滲透壓穩(wěn)定。

 �。�3)在感到疲勞狀態(tài)下仍堅持跑完全程,與個人意識控制有關,控制該行為的中樞位于最高級中樞——大腦皮層

  【試題評價】本題以馬拉松長跑為信息背景,綜合考查了生命活動調節(jié)相關知識和考生的理解能力,涉及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血糖平衡等內容,較易得分

  【答案】

  II.(1)樣方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弱光;喬木

  (2)碳元素(CO2)

  【解析】

  II(1)對植物和活動能力比較弱的動物,一般用樣方法調查其種群密度;結合題中材料,圖中①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②表示多年生草本植物,③表示灌木。決定種群密度最直接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圖中.o→a,物種①的密度上升,數量增多,說明該時間段內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c段,群落由多年生草本階段向灌木階段過渡,灌木取代了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②逐漸降低到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說明②能耐受灌木叢導致的弱光環(huán)境,并在該環(huán)境下保持種群數量的相對穩(wěn)定;c點后,若氣候條件適宜,高大的喬木能獲得充足的光照取代灌木的優(yōu)勢,成為該地區(qū)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

 �。�2)該地區(qū)經過治理,增大了植被覆蓋面積,同時增加的植被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固定更多的碳元素(CO2),增加了農林產品的產出,實現了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fā)展。

  【試題評價】本題綜合考查種群與群落相關知識及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識圖能力,涉及種群密度調查、群落演替等相關內容,較易得分。

  8.(20分)某一單基因遺傳病家庭,女兒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現型均正常。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亚洲午夜福利一级无码三级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重慶高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答案】相關文章:

2018廣東高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09-12

2018廣東高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09-12

2018廣東高考理綜生物試卷分析08-28

2018高考理綜新課標3卷生物解析08-09

全國高考理綜卷生物試題及答案11-15

2018屆龍巖市高考理綜生物模擬試卷及答案12-07

2018屆太原市高考理綜生物模擬試卷及答案12-07

2018屆南昌市高考理綜生物模擬試卷及答案12-07

2018屆沈陽市高考理綜生物模擬試卷及答案12-07

重慶高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答案

  重慶生物篇一:生物試題及答案(重慶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

重慶高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答案

  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比較胚胎干細胞與胰腺腺泡細胞,相同的是

  A.線粒體的功能B.發(fā)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種類和數量D.內質網上核糖體的數量

  【解析】線粒體均能通過呼吸作用為真核細胞提供能量,A項正確;胚胎干細胞具有發(fā)育

  的全能性,而胰腺腺泡細胞已高度分化,不具備發(fā)育的全能性,B項錯誤;胰腺腺泡細胞能分泌多種蛋白質產物,因而其膜蛋白的種類和數量以及內質網上核糖體的數量均較多,C、D項錯誤。

  2.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積累的豐富農業(yè)生產經驗,至今許多仍在實踐中應用。下列敘述與植物激素作用無直接關系的是

  A.適時打頂去心,可促棉株開花結實。(據《農桑輯要》)

  B.肥田之法,種綠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據《齊民要術》)

  C.正月種白稻,五月收獲后,根茬長新稻,九月又成熟。(據《廣志》)

  D.新摘未熟紅柿,每籃放木瓜兩三枚,得氣即發(fā),澀味盡失。(據《格物粗談》)

  3.下表為某人血液化驗的兩項結果:據此分析,其體內最可能發(fā)生的是

  A.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D.組織細胞攝取萄葡糖加速

  【解析】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因而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增強,A項錯誤;胰島素含量偏低,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B項錯誤;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因而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C項正確;胰島素含量降低,組織細胞攝取葡萄糖的速率減緩,D項錯誤。

  4.將題4圖所示細胞置于密閉容器中培養(yǎng)。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細胞內外的CO2和O2濃度在短時間內發(fā)生了相應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黑暗條件下,①增大、④減小

  B.光強低于光補償點時,①、③增大

  C.光強等于光補償點時,②、③保持不變

  D.光強等于光飽和點時,②減小、④增大

  5.結合題5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

  C.遺傳信息傳遞到蛋白質是表現型實現的基礎

  D.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含遺傳信息相同的兩條單鏈

  【解析】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項正確;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B項正確;遺傳信息傳遞到蛋白質是表現型實現的基礎,C項正確;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含兩條單鏈,但其堿基序列互補,因而遺傳信息不同,D項錯誤。

  6.下列有關人胰島素基因表達載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表達載體中的胰島素基因可通過人肝細胞mRNA反轉錄獲得

  B.表達載體的復制和胰島素基因的表達均啟動于復制原(起)點

  C.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將含胰島素基因的受體細胞篩選出來

  D.啟動子和終止密碼子均在胰島素基因的轉錄中起作用

  【解析】人肝細胞中胰島素基因不表達,因而不存在胰島素mRNA,A項錯誤;復制原點是基因表達載體復制的起點,而胰島素基因表達的起點位于啟動子,B項錯誤;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將含胰島素基因的受體細胞篩選出來,C項正確;啟動子與RNA聚合酶結合,啟動轉錄過程,終止密碼子則參與終止翻譯過程,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4分)

  7.(10分)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國派出醫(yī)療隊首次在境外組建醫(yī)院,幫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

 �。�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人機體后,通過靶向感染、破壞吞噬細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該病毒的____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遞給____,從而無法正常激活細胞免度和體液免疫應答過程,導致機體對該病毒的____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體內快速增殖、致病。

 �。�2)對志愿者接種埃博拉試驗疫苗后,機體免疫系統(tǒng)能產生相應抗體,還能產生的免疫細胞有____________。

 �。�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種蛋白免疫小鼠,通過____技術獲得雜交瘤細胞,用于生產單克隆抗體治療該病。

  7.(10分)

  (1)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T細胞;特異性

 �。�2)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3)細胞融合(或細胞雜交)

  8.(20分)某課題組為解決本地種奶牛產奶量低的問題,引進了含“高產奶”基因但對本地“適應性差”的純種公牛。

 �。�1)擬進行如下雜交:

  ♂A(具高產奶基因的純種)×♀B(具適宜本地生長基因的純種)→C

  選擇B作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體內正常____。若C中的母牛表現為適宜本地生長,但產奶量并未提高,說明“高產奶”是____性狀。為獲得產奶量高且適宜本地生長的母牛,根據現有類型,最佳雜交組合是____,后代中出現這種母牛的概率是____(假設兩對基因分別位于不同對常染色體上)。

  (2)用以上最佳組合,按以下流程可加速獲得優(yōu)良個體。

  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對其進行____處理;卵子的成熟在過程____中完成。

  在過程④的培養(yǎng)基中含有葡萄糖,其作用是____。為篩選出具有優(yōu)良性狀的母牛,過程⑤前應鑒定胚胎的________。子代母牛的優(yōu)良性狀與過程____的基因重組有關。

 �。�3)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技術。

  8.(20分)

 �。�1)生長發(fā)育(或進行胚胎發(fā)育);隱性;♂A×♀C;1/8

 �。�2)獲能(或增強活力);③;供能;性別、高產奶和適應生長的基因;②

 �。�3)胚胎分割

  【解析】

 �。�1)選擇B作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體內正常生長發(fā)育;由交配結果可知,高產奶是隱性性狀;利用基因重組的原理,要獲得產奶量高且適宜本地生長的母牛,應選擇♂A與♀C雜交,后代中出現產奶量高且適宜本地生長的母牛的概率為1/2×1/2×1/2=1/8。

 �。�2)精子有受精前需進行獲能處理,卵子的減Ⅱ分裂在受精作用即過程③中才得以完成;體外培養(yǎng)胚胎時,需在培養(yǎng)液中提供葡萄糖等物質以保證充足的能量供應。為篩選出具有優(yōu)良性狀的母牛,過程⑤前應鑒定胚胎的性別,以及是否具有高產奶和適應生長等優(yōu)良基因,子代母牛的優(yōu)良性狀與過程②的基因重組有關。

 �。�3)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術,可同時獲得多個基因型相同的后代,提高了已有胚胎的利用率。

  9.(10分)歐洲兔曾被無意攜入澳洲大草原,對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極大威脅。據題9圖回答下列問題:

 �。�1)0(起始年)→a年,歐洲兔種群數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數(λ)增長。若起始年種群數量為24只,則a年種群數量N(a)=____;若不加以防治,將導致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銳減。

 �。�2)a年引入狐貍防治兔災。據a→b年歐洲兔和袋鼠數量的變化推測:狐貍和袋鼠的種間關系為____。

 �。�3)c年控制狐貍數量,并引入僅對歐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逐漸恢復穩(wěn)定。這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其調節(jié)方式是________。

  (4)d年后,歐洲兔種群數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9.(10分)

  (1)24λa;生物多樣性(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2)捕食

  (3)負反饋調節(jié)(4)歐洲兔對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強(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

  【解析】

 �。�1)歐洲兔種群在0(起始年)→a年類似“J”型增長,其增長模型為Nt=N0λt,則a年種群數量Na=24λa。若不加以防治,將導致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多樣性銳減。

 �。�2)a年引入狐貍后,袋鼠的數量銳減,可推測兩者的種間關系為捕食關系。

  (3)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其基礎是負反饋調節(jié)。

 �。�4)d年后,歐洲兔種群數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歐洲兔對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強等。

  10.(14分)小麥的穗發(fā)芽影響其產量和品質。某地引種的紅粒小麥的穗發(fā)芽率明顯低于當地白粒小麥。為探究淀粉酶活性與穗發(fā)芽率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

 �。�1)取穗發(fā)芽時間相同、質量相等的紅、白粒小麥種子,分別加蒸餾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分組、步驟及結果如下:

  注:“+”數目越多表示藍色越深

  步驟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驟②中加緩沖液的目的是________。顯色結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較低的品種是____;據此推側:淀粉酶活性越低,穗發(fā)芽率越____。若步驟③中的淀粉溶液濃度適當減小,為保持顯色結果不變,則保溫時間應____。

 �。�2)小麥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為進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發(fā)芽率差異中的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X處理的作用是使____。若I中兩管顯色結果無明顯差異,且Ⅱ中的顯色結果為紅粒管顏色顯著____白粒管(填“深于”/“淺于”),則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這兩種小麥穗發(fā)芽率差異的主要原因。

  重慶生物篇二:重慶高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答案(WORD版)

  理科綜合生物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與實驗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經處理后被甲基綠染色,其細胞核呈綠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區(qū),經染色在光鏡下可見有絲分裂各時期

  C.葉綠體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濾紙上擴散就越慢

  D.在光鏡的高倍鏡下觀察新鮮菠菜葉裝片,可見葉綠體的結構

  【答案】A【解析】甲基綠可將DNA染成綠色,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A正確;在光鏡下不一定能觀察到有絲分裂所有時期,B錯誤;葉綠體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越大,擴散速度越快,C錯誤;光鏡下只能觀察到葉綠體的形狀不能看到其結構,D錯誤。

  2.生物技術安全性和倫理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應嚴格選擇轉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產生對人類有害的物質

  B.當今社會的普遍觀點是禁止克隆人的實驗,但不反對治療性克隆

  C.反對設計試管嬰兒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濫用此技術選擇性設計嬰兒

  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擾素及重組致病菌等來形成殺傷力

  【答案】D在轉基因過程中,避免基因污染和對人類的影響,必須嚴格選擇目的基因,A正確;我國不反對治療性克隆,堅決反對生殖性克隆,B正確;反對設計試管嬰兒原因之一防止選擇性設計嬰兒,違背倫理道德,C正確;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識的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蟲侵襲敵人的軍隊、人口、農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標,以達到戰(zhàn)爭目的的一類武器,干擾素為淋巴因子,非生物武器,D錯誤。

  3.駐渝某高校研發(fā)的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對該菌引發(fā)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實驗證明,一定時間內間隔口服該疫苗3次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強化刺激漿細胞產生大量的抗體

  B.抗原的積累促進T細胞釋放大量淋巴因子

  C.記憶細胞數量增多導致應答效果顯著增強

  D.能增強體內吞噬細胞對抗原的免疫記憶

  【答案】C析】在機體進行特異性免疫時可產生記憶細胞,記憶細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對這種抗原的記憶,當再接觸這種抗原時,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快速產生大量的抗體。人類以此為原理發(fā)明了疫苗,使用后能使記憶細胞數量增多免疫應答加強,而漿細胞、抗體、淋巴因子存在時間短,吞噬細胞無記憶功能,不能起到較好的預防作用。故C正確,ABD錯誤。

  4.題4圖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植物的示意圖。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②的構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聚合酶參與

  B.③侵染植物細胞后,重組Ti質粒整合到④的染色體上

  C.④的染色體上若含抗蟲基因,則⑤就表現出抗蟲性狀

  D.⑤只要表現出抗蟲性狀就表明植株發(fā)生了可遺傳變異

  【答案】D【解析】構建載體需要限制酶和DNA連接酶,A錯誤;③侵染植物細胞后,重組Ti質粒上的T-DNA整合到④的染色體上,B錯誤;染色體上含有目的基因,但目的基因也可能不能轉錄或者不能翻譯,或者表達的蛋白質不具有生物活性,C錯誤;植株表現出抗蟲性狀,說明含有目的基因,屬于基因重組,為可遺傳變異,D正確。

  5.題5圖為乙醇在人體內主要的代謝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乙醇轉化為乙酸發(fā)生的氧化反應,均由同一種氧化酶催化

  B.體內乙醇濃度越高,與乙醇分解相關的酶促反應速率越快

  C.乙醇經代謝產生的[H]可與氧結合生成水,同時釋放能量

  D.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分解乙醇的速率與環(huán)境溫度呈正相關

  【答案】C【解析】酶具有專一性,在乙醇轉化為乙酸的代謝過程中至少經歷兩個步驟,需要不同的酶催化,A錯誤。當底物濃度較低時,酶促反應速率會隨著底物濃度增加而加快,當達到一定值后,由于酶量有限,反應速率不再隨意底物濃度增加而加快,B錯誤。乙醇經代謝后可參與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產生[H],與氧氣結合后生成水釋放大量能量,C正確。人是恒溫動物,環(huán)境溫度不影響體內溫度,不會影響分解乙醇的速率,D錯誤。

  6.獲2013年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發(fā)現了與囊泡運輸相關的基因及其表達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號如何引導囊泡精確釋放運輸物。突觸小泡屬于囊泡,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神經元中的線粒體為突觸小泡的運輸提供了能量

  B.神經元特有的基因決定了突觸小泡的運輸方式

  C.突觸前膜的特定蛋白決定了神經遞質的釋放位置

  D.突觸小泡中運輸物的釋放受到神經沖動的影響

  【答案】B【解析】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細胞的“動力車間”。神經元中的能量也主要由線粒體提供,A正確;對于一個個體,各種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信息,B錯誤;由題目可知,囊泡運輸相關的特定蛋白質能引導囊泡精確釋放運輸物,故能決定神經遞質的釋放位置,C正確;當神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突觸內的突觸小泡受到刺激,就會釋放神經遞質,D正確。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4分)

  7.(20分)Ⅰ.為治理某廢棄采石場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對其進行了公園化建設。

  (1)對其進行整理和覆土,并選擇適生植物進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復時期的植物物種數如題7-Ⅰ圖所示。t0→t1,植物殘體及凋落物中的有機物被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轉化為無機物,使土壤條件得到改善;同時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導致群落中植物物種數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穩(wěn)定性的變化是;群落中植物物種數逐漸增加,物種之間加劇。

 �。�2)通過人工林建設的園林景觀構建,既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又可提高社會和經濟效益,這主要體現了生態(tài)工程的原理。

 �、�.某興趣小組通過記錄傳入神經上的電信號及產生的感覺,研究了不同刺激與機體感覺之間的關系,結果如下:

 �。�1)神經纖維在未受到刺激時膜內外電位的表現是,受到刺激時產生的可傳導的興奮稱為。

 �。�2)不同類型的刺激引起不同類型的感覺,原因是不同;不同強度的刺激通過改變傳入神經上電信號的,導致感覺強度的差異。

 �。�3)當給某部位受損的人熱刺激時,可在整個傳入通路中記錄到正常電信號,但未產生感覺,其受損的部位可能是。

  【答案】Ⅰ.(1)分解者;種子或繁殖體;增強;競爭(2)整體性(系統(tǒng)論)Ⅱ.(1)外正內負;

  神經沖動(2)感受器;頻率(3)大腦皮層(神經中樞)

  【解析】Ⅰ(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中分解者的功能是將動植物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從廢棄采石場開始進行的演替為次生演替,由于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能使群落中植物物種數可迅速增加;t1→t3植物物種數變多,一般來說,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越強;群落中的植物物種數增加,相互爭奪資源(如陽光、水)和空間越激烈,競爭加劇。(2)生態(tài)系統(tǒng)改善后,考慮到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體現了整體性原理、

  Ⅱ.(1)在未受到刺激時,神經纖維處于靜息狀態(tài),由于細胞膜內外特異的離子分布特點,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受到刺激時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2)刺激感受器后產生的興奮沿著傳入神經向神經中樞傳導,神經中樞隨之產生興奮并對傳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不同類型的刺激能引起機體不同類型的感受器產生興奮,而后產生不同的感覺。由圖中比較,同種刺激類型的不同刺激強度引起傳入神經上的電信號的差異,在相同時長神經沖動數量不同(電信號的頻率不同),從而引起感覺強度不同。

 �。�3)此患者整個傳入神經功能正常,但不能形成感覺,應該是神經中樞(熱覺形成的中樞在大腦皮層)受損。

  8.(20分)肥胖與遺傳密切相關,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發(fā)現于一突變系肥胖小鼠,人們對該基因進行了相關研究。

 �、贋榇_定其遺傳方式,進行了雜交實驗,根據實驗結果與結論完成以下內容。

  實驗材料:小鼠;雜交方法:。

  實驗結果:子一代表現型均正常;結論: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谡P∈竽芎铣梢环N蛋白類激素,檢測該激素的方法是。小鼠肥胖是由于正�;虻木幋a鏈(模板鏈的互補鏈)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個C被T替換,突變?yōu)闆Q定終止密碼(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導致該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變后的序列是,這種突變(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轉錄終止。

 �、墼谌祟惙逝职Y研究中發(fā)現,許多人能正常分泌該類激素卻仍患肥胖癥,其原因是靶細胞缺乏相應的。

 �。�2)目前認為,人的體重主要受多基因遺傳的控制。假如一對夫婦的基因型均為AaBb(A、B基因使體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應,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從遺傳角度分析,其子女體重超過父母的概率是,體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為。

 �。�3)有學者認為,利于脂肪積累的基因由于適應早期人類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遺傳到現代,表明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在這些基因的頻率未明顯改變的情況下,隨著營養(yǎng)條件改善,肥胖發(fā)生率明顯增高,說明肥胖是共同作用的結果。

  【答案】(1)①純合肥胖小鼠和純合正常正反交②抗原抗體雜交(分子檢測)CTCTGA(TGA)不能③受體

  (2)5/16aaBb、Aabb、aabb

 �。�3)自然選擇環(huán)境因素與遺傳因素

  【解析】(1)①題中要確定基因位置(在X染色體上還是常染色體上)和顯、隱性關系。根據子一代性狀可直接確定顯隱性關系。若要根據子一代性狀來判斷基因位置,可采用正、反交的方法。若是伴性遺傳,以純合肥胖小鼠為父本,純合正常為母本,子一代都為正常,以純合肥胖小鼠為母本,純合正常為父本,子一代雌鼠正常,雄鼠都肥胖;若是常染色體遺傳,正、反交結果相同;②該激素為蛋白類激素,檢測蛋白質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題中告知“模板鏈的互補鏈”上“一個C被T替換”,產生終止密碼,因而突變后的序列為CTCTGA(TGA),這種突變只能是基因的轉錄提前終止,形成大多肽鏈變短,不能使基因轉錄終止;③激素作用需要受體,當受體缺乏時,也能引起肥胖癥。

 �。�2)由于A、B基因具有累加效應,且獨立遺傳,雙親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有3或4個顯性基因則體重超過父母,概率為5/16,低于父母的基因型有1個或0個顯性基因,為aaBb、Aabb、aabb。

 �。�3)根據題干信息可知,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表現型是環(huán)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9.(14分)棉花幼鈴(幼果)獲得光合產物不足會導致其脫落。為研究某種外源激素對棉花光合產物調配的影響,某課題組選擇生長整齊的健壯植株,按題9圖1步驟進行實驗,激素處理方式和實驗結果如題9圖2所示(上述處理不影響葉片光合與呼吸強度)。

 �。�1)該放射性物質中被標記的元素是。光合作用過程中,含標記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應提供的還原成糖類。在適宜溫度下測得葉片光飽和點,若其他條件不變,進一步提高溫度,則該葉片光飽和點的變化是。

 �。�2)由實驗結果推斷,幼鈴脫落顯著減少的是組。B組幼鈴放射性強度百分比最低,說明B組葉片的光合產物。為優(yōu)化實驗設計,增設了D組(激素處理葉片),各組幼鈴的放射性強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由此可知,正確使用該激素可改善光合產物調配,減少棉鈴脫落。

 �。�3)若該激素不能促進插條生根,卻可促進種子萌發(fā)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

  【答案】(1)碳NADPH([H])降低(2)C輸出減少C>A>B>D(3)赤霉素

  重慶生物篇三:重慶生物高考試題及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有關細胞物質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人體活細胞中氫原子的數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堿基組成相同

  C.多糖在細胞中不與其他分子相結合

  D.蛋白質區(qū)別于脂質的特有元素是氮

  【答案】A

  【解析】人體活細胞中水含量最多,因而H原子也最多,A項正確;DNA堿基種類有A、T、C、G,RNA堿基種類有A、U、C、G,B項錯誤;多糖在細胞表面可與蛋白質分子結合形成糖蛋白,C項錯誤;脂質中的固醇和磷脂中含有N元素,D項錯誤。

  【試題評價】本題考查組細胞的物質組成,屬理解識記層次,難度較小,容易得分。

  2.題2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的簡明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從已免疫的小鼠脾臟中獲得的效應T淋巴細胞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雜交瘤細胞的形成

  C.③同時具有脾臟細胞和鼠骨髓瘤細胞的特性

  D.④是經篩選培養(yǎng)獲得的能分泌特異性抗體的細胞群

  【答案】D

  【解析】①是獲得已經免疫的B細胞,A項錯誤;胰蛋白酶使得組織塊分散為單個細胞,B項錯誤;③同時具有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的特性,C項錯誤;④經篩選后獲得能夠獲得分泌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D項正確。

  【試題評價】本題考查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相關只是和考生的識圖能力,屬理解層次,較易得分。

  3.下列與實驗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馬鈴薯塊莖搗碎后的提取液可檢測出蛋白質

  B.光學顯微鏡,可用于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現象

  C.檢測酵母菌培養(yǎng)過程中是否產生CO2,可判斷其呼吸方式

  D.在95%乙醇中加入無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馬鈴薯中塊莖中也含有蛋白質,A項正確;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用光學顯微鏡就可以觀察到,B項正確;酵母菌細胞無論是有氧呼吸還是無氧呼吸都產生二氧化碳,不能以是否產生二氧化碳作為判斷細胞呼吸類型的方式,C項錯誤;無水Na2CO3可以與95%酒精中的水分子結合生成10H2O·Na2CO3,提高乙醇純度,利于色素的溶解,D項正確。

  【試題評價】本題考查考生對教材實驗的理解識記情況,涉及蛋白質鑒定原料選擇、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及色素的提取等相關實驗,跨度較大,并與化學學科有一定交叉,具有一定難度。

  4.少數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現胸悶、氣急和呼吸困難等過敏(超敏)反應癥狀,嚴重者發(fā)生休克。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青霉素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應,具有特異性和記憶性

  C.機體初次接觸青霉素后,活化的漿細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青霉素后會發(fā)生自身免疫反應

  【答案】B

  【解析】過敏反應是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時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是機體免疫系統(tǒng)過于敏感所致,A項錯誤;青霉素注射后出現胸悶等過敏反應,且在下次注射青霉素后仍會出現相應癥狀說明青霉素引起的免疫反應具有特性異性和記憶性,B項正確;漿細胞只能分泌抗體,不能產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是由T細胞分泌的,C項錯誤;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青霉素引起過敏反應,而不是自身免疫反應,D項錯誤。

  【試題評價】本題以常見的青霉素過敏為背景,綜合考查人體免疫相關知識,涉及過敏反應的原因、特點、淋巴因子、過敏反應與自身免疫病的區(qū)別等內容,整體難度不大,較易得分。

  5.某興趣小組擬用組織培養(yǎng)繁殖一種名貴花卉,其技術路線為“取材→消毒→愈傷組織培養(yǎng)→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消毒的原則是既殺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減少消毒劑對細胞的傷害

  B.在愈傷組織培培養(yǎng)中加入細胞融合的誘導劑,可獲得染色體加倍的細胞

  C.出芽是細胞再分化的結果,受基因選擇性表達的調控

  D.生根時,培養(yǎng)基通常應含α—萘乙酸等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

  【答案】B

  【解析】消毒劑的使用既要殺死表面微生物,有防止傷害組織細胞,影響組織培養(yǎng),A項正確;植物細胞融合是指經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后得到的原生質體的誘導融合,帶有細胞壁的愈傷組織細胞不能誘導融合形成染色體加倍的細胞,B項錯誤;出芽和生根都是細胞再分化的結果,其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C項正確;α—萘乙酸為生長素類似物,可誘導愈傷組織生根,D項正確。

  【試題評價】本題考查植物組織培養(yǎng)相關知識和考生的理解能力,涉及外植體的消毒、植物體細胞雜交、細胞分化及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組織培養(yǎng)的影響等內容,較易得分。

  6.題6圖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光合速率變化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t1→t2,葉綠體類囊體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質中水光解加快、O2釋放增多

  B.t2→t3,暗反應(碳反應)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時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將再提高

  C.t3→t4,光照強度不變,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應速率不變、暗反應增強的結果

  D.t4后短暫時間內,葉綠體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還原后的直接產物含量降低

  【答案】D

  【解析】水的光解、O2釋放發(fā)生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而不是葉綠體基質,A項錯誤;t2→t3,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為CO2濃度此時光照充足且恒定,若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會提高,B項錯誤;t3→t4,暗反應增強,一定程度上加快ATP和ADP的轉化,同時促進了光反應,C項錯誤;突然停止光照,光反應減弱甚至停止,類囊體薄膜上ATP合成受阻,ATP含量減少,ADP和Pi含量升高,被還原的C3化合物減少,直接產物含量降低,D項正確。

  【試題評價】本題以坐標圖為信息載體,考查光照、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及光合作用的過程和考生的理解能力,選項迷惑性強,具有一定難度。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4分)

  7、(20分)

  I.馬拉松長跑是一項超強體育運動,需要運動員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運動員出發(fā)后心跳加快,是調節(jié)的結果;運動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復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調節(jié)具有的特點。

 �。�2)出發(fā)后體溫逐漸升高,一段時間后在較高水平維持相對穩(wěn)定,這是達到動態(tài)平衡的結果;途中運動員會大量出汗,造成血漿的升高,故應及時補充水分。

  (3)長時間跑步會感到疲勞,但運動員仍能堅持跑完全程,控制該行為的中樞部位是

  II.某山區(qū)坡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嚴重,人們根據不同坡度,分別采取保護性耕作、經濟林種植和封山育林對其進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內,經歷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個階段,其典型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如題7—II圖所示。調查植物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圖中.o→a,物種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適宜條件下,物種①的;b→c,物種①逐漸消失,物種②密度逐漸降低到相對穩(wěn)定,原因是物種②能耐受;c點后,在適宜氣候條件下群落中最終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將是。

 �。�2)該坡地經治理后,既擴大了植被覆蓋面積、增加了對大氣中的固定,又提高了經濟產出,初步實現了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fā)展。

  【答案】

  I.(1)神經和體液;作用時間較長

 �。�2)產熱和散熱;滲透壓

 �。�3)大腦皮層

  【解析】

  I(1)起跑這一復雜動作是在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完成的,起跑后心跳加快與腎上腺素的分泌有關,故該過程是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共同作用的結果;激素經過體液運輸起作用,速度較慢,作用時間較長,運動停止后,部分腎上腺素等激素仍在一段時間內發(fā)揮作用,導致心跳不能立即恢復到正常水平。

 �。�2)體溫在較高水平維持相對穩(wěn)定,說明此時機體產熱量和散熱量達到動態(tài)平衡;途中大量出汗散失較多的水分,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應及時補充水分以維持內環(huán)境滲透壓穩(wěn)定。

 �。�3)在感到疲勞狀態(tài)下仍堅持跑完全程,與個人意識控制有關,控制該行為的中樞位于最高級中樞——大腦皮層

  【試題評價】本題以馬拉松長跑為信息背景,綜合考查了生命活動調節(jié)相關知識和考生的理解能力,涉及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血糖平衡等內容,較易得分

  【答案】

  II.(1)樣方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弱光;喬木

  (2)碳元素(CO2)

  【解析】

  II(1)對植物和活動能力比較弱的動物,一般用樣方法調查其種群密度;結合題中材料,圖中①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②表示多年生草本植物,③表示灌木。決定種群密度最直接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圖中.o→a,物種①的密度上升,數量增多,說明該時間段內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c段,群落由多年生草本階段向灌木階段過渡,灌木取代了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②逐漸降低到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說明②能耐受灌木叢導致的弱光環(huán)境,并在該環(huán)境下保持種群數量的相對穩(wěn)定;c點后,若氣候條件適宜,高大的喬木能獲得充足的光照取代灌木的優(yōu)勢,成為該地區(qū)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

 �。�2)該地區(qū)經過治理,增大了植被覆蓋面積,同時增加的植被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固定更多的碳元素(CO2),增加了農林產品的產出,實現了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fā)展。

  【試題評價】本題綜合考查種群與群落相關知識及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識圖能力,涉及種群密度調查、群落演替等相關內容,較易得分。

  8.(20分)某一單基因遺傳病家庭,女兒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現型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