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毛木耳的栽培技術

時間:2024-08-07 16:08:0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毛木耳的栽培技術

  毛木耳別稱粗木耳、黃背木耳、白背木耳等,為木耳科木耳屬真菌,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多生長在柳樹、洋槐、桑樹等多種樹干上或腐木上,其營養(yǎng)成分與黑木耳相似,具有清肺益氣、止痛活血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毛木耳栽培技術吧!

  栽培溫度

  毛木耳是一種中高溫型菌類,菌絲生長溫度范圍地~37℃,適宜溫度25~30℃,超過40℃菌絲停止生長。子實體發(fā)生溫度18~34℃,以22~28℃最適宜,在此溫度下子實體大量發(fā)生,產(chǎn)量高、質量好,其擔孢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為22~25℃。

  栽培濕度

  毛木耳菌絲體生長要求培養(yǎng)料含水量6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低于70%。若培養(yǎng)料含水量過高,料底積水,菌絲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子實體發(fā)育階段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出菇房空氣相對濕度應為85~95%,在此濕度下子實體發(fā)育快,耳叢大、耳片厚。但空氣濕度過高,則易遭受雜菌侵染,引起流耳。

  空氣條件

  毛木耳是一種好氣性真菌,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培養(yǎng)室(棚)空氣新鮮,氧氣充足,菌絲生長勝盛,子實體容易形成、伸長和開片。若通風不良,二氧化碳積累過多,菌絲體和子實體生長受到抑制,還會導致雜菌污染。

  光照條件

  毛木耳菌絲體生長階段一般不需要光照,在耳片原基分化、形成階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強弱對耳片的色質有直接影響,在弱光條件下,耳片色淡,茸毛短、細。光照強,耳片顏色深,茸毛長、粗。

  酸堿度

  毛木耳菌絲生長最適PH為6.0~7.5,PH在4.5以下或8.5以上時菌絲生長勢弱,生長速度慢。子實體生長期間適宜PH為5.2~8.0,最適PH為6.5~7.0。

  注意:毛木耳是一種中高溫型耳類,在春夏至夏秋栽培,生活力強,適應性廣,具有較強的抗霉能力,此外毛木耳耐堿性較強,通過適當調高培養(yǎng)料的PH可以抑制雜菌生長,下面我們就接著來看一看毛木耳栽培技術。

  栽培季節(jié)

  毛木耳栽培方式非常多,但是目前大部分選用熟料袋栽方式、塑料大棚墻式出耳模式,這種生產(chǎn)模式均有省時、省工、操作方便、單位面積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根據(jù)其生物學特性結合塑料大棚特點,春栽2月上旬制袋發(fā)菌,3月底擺袋出耳。秋栽避開高溫季節(jié),8月中旬制袋發(fā)菌,9月底擺袋出耳,即“冬養(yǎng)菌,春出耳。夏養(yǎng)菌,秋出耳”。塑料大棚栽培可比露地栽培提前和延后15天左右,且不受雨季影響。

  栽培配方

  1、鋸末60%、棉籽殼15%、玉米芯15%、麥麩10%,另加石灰1%、石膏1%、過磷酸鈣1%。

  2、玉米芯47%、鋸末40%、麩皮10%、過磷酸鈣1%、石灰1%、石膏1%。

  拌料裝料

  1、選料:毛木耳原料要干燥、干凈、無霉變、無硬雜物等,玉米芯粉碎成0.5厘米大小的顆粒,鋸末過篩,剔除堅硬的雜物,霉爛變質培養(yǎng)料影響出耳及產(chǎn)量,不予采用。

  2、拌料:玉米芯及鋸末吸水性差,應提前1天預濕,各種培養(yǎng)料配置齊全后充分攪拌,濕潤浸透,培養(yǎng)料含水量60~65%,水分過少,影響菌絲對營養(yǎng)物質的水解和吸收,活力降低。水分過多,菌絲生長受到抑制,嚴重時窒息死亡,Ph小時值5.0~6.5為宜。

  3、裝料:拌料后悶1天,中間翻料堆一次,使培養(yǎng)料吸水均勻,切勿混雜有干料,否則消毒不徹底而易染雜菌。裝袋前把料再翻一遍,使料內水分更均勻。栽培袋一般用17×42厘米的聚丙烯袋,采用裝袋機,每袋裝濕料約1千克。裝料要求緊實適中、上下松緊一致。

  滅菌接種

  1、滅菌:毛木耳采用常壓蒸汽滅菌,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維持12小時;,然后再燜12小時即可,裝鍋時裝量不宜過滿,要留有余地,使蒸汽充滿整個空間,達到滅菌徹底。菌種嚴格檢查,確保無雜菌感染。

  2、接種:采用開放式接種法,提前12小時將挑選濃白、無雜菌污染的菌種和接種工具一起防入接種帳,點燃兩包凈美靈煙霧劑滅菌。接種前將接種帳一側離地掀起20厘米高、2米長的通風口,換氣10分,使接種帳內藥味散盡。工作人員穿戴整齊進入接種帳,用75%酒精棉球擦手消毒,以1:4的比例安排人員,四人將料袋直立并打開袋口,一人在酒精燈下將栽培種搗碎并快速分接菌種,接入菌種后,立即收攏袋口并輕輕壓實,使菌種與培養(yǎng)料充分結合,系住袋口。再將料袋另一頭向上,打開袋口接種、系口。

  發(fā)菌管理

  1、發(fā)菌好壞與出耳勢、抗逆性和木耳產(chǎn)量密切相關,棚內地面要撒生石灰粉,造成堿性環(huán)境抑制雜菌發(fā)生。接種完的料袋就地碼成墻垛,一般10個料袋高,垛與垛之間留40厘米距離,便于通風和管理。

  2、發(fā)菌溫度的原則是偏低不偏高,以低溫發(fā)菌為宜,切忌高溫發(fā)菌,避免出現(xiàn)燒菌現(xiàn)象,溫度以20至25攝氏度為宜,不得超過28攝氏度。菌絲培養(yǎng)期間盡可能不見光,以免菌袋未發(fā)透袋上長出膠質化耳基斑點,易染雜菌。發(fā)菌期間要勤檢查,輕拿輕放,防止袋壁破損,發(fā)現(xiàn)有雜菌感染者及時清除,以免引起其它菌袋感染。

  3、棚內如發(fā)現(xiàn)老鼠危害,要及時撒施生石灰,使菌袋表面覆蓋一層石灰,即可阻止其危害,或放粘鼠板。10天左右倒垛,防止燒菌和菌袋間發(fā)菌速度差別太大。一般情況40天左右即可發(fā)滿菌袋,再經(jīng)10天養(yǎng)菌期,讓菌絲充分成熟,便開始有原基形成,及時碼成墻垛進行出耳管理。

  出耳管理

  1、排耳袋前先將擺耳袋的地面鋪上草苫子,兩邊比耳袋寬出10厘米,用編織袋鋪地,以防止耳片沾上泥沙,質量下降。鋪完草苫子及編織袋后,用500倍多菌靈或克霉靈噴灑整個大棚消毒。塑料大棚東西中間留1米走道,南北向擺放耳袋,呈墻垛式,高10~12個料袋,行距80厘米左右,以便管理和采耳。

  2、擺耳袋的地面應比走道高,便于排水。用消毒過的刀片在耳袋兩端均勻開“V”形出耳口6至8個,口徑1.5~2厘米,深度以不傷菌絲為度。開袋后的前10天,每天噴霧2次保濕,保持地面濕潤,空氣相對濕度80%,有7攝氏度左右的溫差,每天通風換氣1~2次。在保濕、溫差、散射光、通風的刺激下耳芽開始形成。

  3、當耳芽出現(xiàn)后,以保濕為主,適當通風換氣,耳芽迅速生長呈漏斗狀或杯狀幼耳,每天噴水2~3次。隨耳片逐漸長大而增大噴水量,在耳片生長后期,要經(jīng)常觀察棚內溫度,超過30攝氏度、相對濕度高于95%、通風不良時,容易出現(xiàn)“流耳現(xiàn)象”,應加大通風量,降溫降濕。

  4、雜菌發(fā)生時,勿用農(nóng)藥,可用石灰澆刷再噴用生物制菌劑,增強通風。出耳管理的關鍵是耳片濕度控制,要求“少吃多餐”,勤噴、少噴,干干濕濕,干濕交替,確保耳片濕潤無積水。一般耳片小時少噴,耳片大時多噴。陰雨天不噴或少噴,晴天干燥多噴。一般小時l天1~2次,大時1天2~3次,確保相對濕度在85~95%。以地面或空間噴水為主,噴水最好成霧狀,忌向耳袋直接噴水。

  采收轉潮

  1、耳片成熟時即可采收,在正常情況下從出原基到采收一般需15~25天。初生的毛木耳子實體成杯狀,以后逐漸展開,長大成耳狀,許多耳片連在一起呈菊花狀,直徑一般為10~20厘米。當耳片充分展開、邊緣開始收縮時可采收。

  2、采前應停止噴水l天,讓耳片稍干,采摘時不易破碎,盡量選在晴天采耳,利于曬干。采耳方法是用手捏住耳基將整叢子實體采下。如果出耳不齊,可采大留小,先采上面大的、已成熟的,保留下面小的繼續(xù)生長。

  3、采收時必須把耳根采盡,以免雜菌感染或蟲害造成爛耳,影響下批耳的生長。耳片采收后,停止噴水3天,讓菌絲恢復生長,又進行出耳管理。以后經(jīng)過15天左右的水分管理又可采收一次耳,一般可連續(xù)采耳3~4次。

【毛木耳的栽培技術】相關文章:

炒木耳作文09-02

涼拌黑木耳作文12-01

黑木耳種植條件07-02

木耳營養(yǎng)價值高不高03-10

水稻栽培技術實施意見03-11

大球蓋菇的栽培技術07-02

龍膽草人工栽培技術07-10

金毛情緣作文07-15

挖毛芋作文08-08

我家的金毛作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