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小學生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
1、觀潮
《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主要描寫了被人們稱為"天下奇觀"的浙江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的景象。課文先寫了潮來前江面風平浪靜,人們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寫潮來時那雄偉壯觀、驚心動魄的景象,最后寫潮過后余波奔涌。文章語言優(yōu)美,詞匯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2、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說明文,文章非常有條理、有層次地介紹了神奇而美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驚嘆和心中無比自豪與喜悅的感情。在介紹時,作者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如:對比、列數(shù)字、舉例等,細致地展現(xiàn)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罕見奇觀。
3、鳥的天堂
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xiàn)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xiàn)象的熱愛和贊美。
4、火燒云
作者向我們描繪了夕陽西下,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文中景物美和語言美有機地融為一體,讓讀者充分領略了火燒云這一自然景觀的絢麗多彩。文章體現(xiàn)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啟發(fā)學生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要大膽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
語文園地一
(二)第二單元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fā)現(xiàn)"這一專題編排,選擇的課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都是關于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fā)現(xiàn)大自然奧秘的
5 古詩兩首
教材分析
1.題西林壁。
這是蘇軾在1084年游廬山時題在西林寺墻壁上的一首詩。廬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異木險峰怪穴,流泉飛瀑山亭云閣,氣象萬千,不可勝數(shù)。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tài)景象的贊美,而且還蘊含著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游山西村。
詩人陸游以一個"游"字貫穿全詩的主線,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農村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xiāng)間的風光習俗,刻畫了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表現(xiàn)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6、爬山虎的腳
這篇課文細致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讀后使我們也產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
7、蟋蟀的住宅
這篇課文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在文中,法布爾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
本文敘述的是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阿爾弗德雷?魏格納首創(chuàng)大陸漂移學說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1910年。魏格納在病房的世界地圖上發(fā)現(xiàn),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東海岸形狀十分吻合,從而推測太古時代地球上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巨大板塊,后因大陸不斷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個大陸。為了證明自己的發(fā)現(xiàn),他進行了大量的考證工作,找到了許多事實,提出大陸漂移的假說。
語文園地二
這次口語交際趣味性較強,通過比眼力,交流觀察感受,學生可以充分體驗到觀察帶來的樂趣。這次"我的發(fā)現(xiàn)",通過三個例句和一組對話,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正是因為觀察得認真、細致,正是因為經歷了長期的觀察,本組課文的幾位作者才有可能把文章寫得那么具體,那么準確。學生在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的同時,可以進一步體會到觀察的重要性,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意識和習慣。
這次"日積月累"的內容是一首花名歌謠,按一年12個月的順序排列,易讀易記。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行試讀,提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教師給予幫助。
這則成語故事講的是"胸有成竹"的典故,文字淺顯易懂,理解的重點是最后一個自然段揭示成語內涵的部分。
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
(一) 第三單元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引領學生走進童話的世界,了解童話的內容,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還要圍繞童話展開綜合性學習,進一步感受童話的魅力。課文有《巨人的花園》,《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
9、《巨人的花園》講的是巨人回家,不讓孩子去他家的花園玩耍,結果,連春天都不光顧他的花園。后來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了對孩子的偏見,春天和孩子一起來到了他的花園。這篇童話是告訴人們,孩子是未來,是春天,是快樂的源泉,快樂要與人分享,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才能找到快樂、健康和幸福。
10、《幸福是什么》一課告訴我們勞動就能創(chuàng)造幸福,為他人帶來好處,就是幸福。
11、《去年的樹》是一篇沉重的話題,保護森林人人有責,這是關乎千秋大業(yè)之事,連小鳥都看出人類的錯誤,何況人類自己。通過小鳥的視角,我們了解到了朋友之間的深情和承諾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人類的生活的需求和保護資源的矛盾,留給大家更多的思考。
12、《小木偶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人光有笑的表情是遠遠不夠的道理。笑非常重要,但是笑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尋求人家的幫助。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還可以認識到社會上是有不講道理的人存在的,這個時候應該如何保護自己,戰(zhàn)勝困難也很重要。
第四單元
教材內容分析:
本單元圍繞"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專題,編排了中外作家寫的4篇文學作品。作家的筆下分別描寫了鵝、貓、母雞等兒童常見的動物,表達了作者對動物真正的喜愛和真誠的贊美。此外本單元還包含了一篇《詞語盤點》,一篇《語文園地》。
13、《白鵝》、
在這篇文章之中作者善于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此外,作者還善于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整篇課文用生動詼諧的語言通過對鵝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三個方面的具體描寫,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高傲的白鵝形象。
14、《白公鵝》
作者在這篇課文中描寫了一只白公鵝的所作所為,表現(xiàn)了鵝的海軍上將派頭。課文是從白公鵝走路的姿態(tài)和平時的活動兩方面寫的。
15、《貓》
老舍通過對貓的古怪性格和滿月小貓?zhí)詺馓攸c的描寫,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作者在介紹貓的性格特點時,用平實、樸素無雕琢的語言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6、《母雞》
本文是老舍先生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母愛的贊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前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拼命炫耀,后半部分寫了母雞 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
第五單元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長城》《頤和園》、略讀課文《秦兵馬俑》!堕L城》一課表現(xiàn)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也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頤和園》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秦兵馬俑》詳盡介紹了秦兵馬俑。3篇課文都配有精美的實景或實物圖片,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是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一扇扇窗口。
17、《長城》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的課文。它由兩幅長城的圖片和一篇短文組成,圖文結合,表現(xiàn)了長城的雄偉壯觀和高大堅固,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抒發(fā)了作者的民族自學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18、《頤和園》
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恰當?shù)谋扔鳎佻F(xiàn)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文章。
19、《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課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第六單元:人間真情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豆旁妰墒住繁憩F(xiàn)了朋友間真摯的愛,《搭石》體現(xiàn)了鄉(xiāng)親們淳樸的愛,《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展現(xiàn)了愛的奇跡,《卡羅納》詮釋了愛的真諦,《給予是快樂的》闡釋了愛的'哲理。這一篇篇充滿人間真情和愛意的課文一定會撥動學生愛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20、《古詩兩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篇精讀課文,為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巨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
21、《搭石》
課文寫的是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語言質樸,意境優(yōu)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體現(xiàn)了鄉(xiāng)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23、《卡羅納》
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
24、《給予是快樂的》
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保羅在圣誕節(jié)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人生哲理。
第七組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編排了精讀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略讀課文《烏塔》《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講述了少年周恩來在感受到中華不振的現(xiàn)實之后,立志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事;《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復興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請他到家中做客的事;《烏塔》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一個人在歐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則以書信的形式,講了一個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請教如何與人和睦鞥有相處、平等交流的事情。
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表現(xiàn)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紀念葉圣陶先生而寫得回憶文章。文章緊緊圍繞本單元"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單元主題,記敘了葉老為"我""修改作文"、"邀我作客"兩件事情。課文篇幅較長,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卻帶給讀者心靈的震撼。
27、《烏塔》
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課文由兩封信組成,一封是張國強同學寫給柯巖的信,他認為同學們嫉妒他獲獎,因而疏遠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寫信向柯巖老師討教,希望得到柯巖老師的幫助。一封是柯巖的回信,她在信中通過合理的推斷,分析了張國強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誡國強。
第八組:科技成就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以"科技成就"為專題,編排了4篇課文,《呼風喚雨的世紀》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電腦住宅》帶我們走進現(xiàn)代化的電腦住宅,親身感受電腦的神奇和它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與舒適;《飛向藍天的恐龍》揭示了科學家們在古生物科學研究方面的重大發(fā)現(xiàn);《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們介紹了經過航天旅行的植物種子所發(fā)生的變化、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及發(fā)生變化后的用處。這幾篇課文可以使學生學到描寫或說明事物的基本方法。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
30、《電腦住宅》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介紹了一棟實驗性綜合電腦住宅的有關情況。它位于日本東京市中心,建筑面積370多平方米,內部安裝有100多臺電腦,設計師是東京大學教授坂村健。全文是按照空間轉換的順序來介紹的。
31、《飛向藍天的恐龍》
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jù)研究提出的一種假說: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西首次發(fā)現(xiàn)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人們想象恐龍飛向藍天、變化為鳥類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證據(jù)。文章既揭示了科學家們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發(fā)現(xiàn),也向學生開啟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學之門,喚起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介紹了經過航天旅行的植物的種子所發(fā)生的變化,產生變化的原因,以及經選育之后果實的實用、藥用及他用。
【四年級小學生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相關文章:
初三語文知識點歸納整理05-27
初二上冊地理的知識點整理歸納01-26
初一英語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04-07
初三上冊政治知識點歸納整理07-12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01-25
九年級語文知識點歸納整理01-27
初三語文仿句知識點歸納整理11-06
初三語文上冊知識點整理06-18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整理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