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知識點之蟬
蟬在中國古代象征復(fù)活和永生,這個象征意義來自于它的生命周期:它最初是幼蟲,后來成為地上的蟬蛹,最后變成飛蟲。
蟬的幼蟲形象始見于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銅器上,從周朝后期到漢代的葬禮中,人們總把一個玉蟬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護和永生。由于人們認為蟬以露水為生,因此它又是純潔的象征。
自古以來,人們對蟬最感興趣的的莫過于是它的鳴聲。它為詩人墨客們所歌頌,并以詠蟬聲來抒發(fā)高潔的情懷,更有甚者是有的人還用小巧玲瓏的.籠裝養(yǎng)著蟬來置于房中聽其聲,以得歡心。的確,從百花齊放的春天,到綠葉凋零的秋天,蟬一直不知疲倦地用輕快而舒暢的調(diào)子,不用任何中、西樂器伴奏,為人們高唱一曲又一曲輕快的蟬歌,為大自然增添了濃厚的情意,難怪乎人們稱它為昆蟲音樂家、大自然的歌手。
人們陶醉于蟬的鳴聲,而卻忘記了它的本性,你可知道,每當蟬落在樹枝上引吭高歌,一面用它的尖細的口器刺入樹皮吮吸樹汁時,各種口渴的螞蟻、蒼蠅、甲蟲等便聞聲而至,都來吸吮樹汁,蟬又飛到另一顆樹上,再另開一口泉眼,繼續(xù)為它們提供飲料,這樣如果一棵樹上被蟬插上十幾個洞,樹汁將流盡而枯萎死亡?梢娤s是樹木的大害蟲。
小小的幼蟲從卵里孵化出來,呆在樹枝上,秋風把它吹到地面上,一到地面,馬上尋找柔軟的土壤往下鉆,鉆到樹根邊,吸食樹根液汁過日子,少則兩三年,多則十幾年,從幼蟲到成蟲要通過五次蛻皮,其中四次在地下進行,而最后一次,是鉆出土壤爬到樹上蛻去干枯的淺黃色的殼(這就是蟬殼)才變成成蟲。由此可見,蟬是見不得天的昆蟲,雖然壽命很長,但是很少很少在陽光下生活,幾乎一生都在黑暗地下度過,可說是太遺憾了。
酷夏的晚上,蟬在樹上吱吱地叫著,如果這時你去攻擊它,往往會有一股似污水的液體從樹葉叢中灑下來,那是蟬的尿。蟬的食物,主要是樹的汁液。蟬的嘴像一只硬管,它把嘴插入樹干,一天到晚地吮吸汁液,把大量營養(yǎng)和水分吸到體內(nèi),用來延長壽命。
總結(jié):當遇到攻擊時,它便急促地把貯存在體內(nèi)的廢液排到體外,用來減輕體重以便起飛,以及起到自衛(wèi)的作用。蟬排泄與其他昆蟲不一樣,它的糞液都貯存在直腸囊里,緊急時隨時都能把屎尿排出體內(nèi)。
【初中語文知識點之蟬】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之詠蟬鑒賞09-09
初一語文知識點之詠蟬05-04
初中語文知識點之寫作手法09-20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之祖國分析09-09
初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點之《簡愛》09-23
初中語文知識點之修辭手法10-11
蟬之趣傷感美文09-13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之標點符號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