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原文及賞析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
朝代:唐代
作者:李賀
原文: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注釋
⑴烏江:一作“江東”。王琦注:“《史記·項羽本紀》:‘項王駿馬名騅,常騎之。項王直夜?jié)铣觯Y走至東城,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表椡踉唬骸疤熘鑫遥液味蔀?且我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乘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常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自刎而死。”
、凭酰阂蛔鳌拔嵬酢。
賞析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這兩句,寫的是兵敗后的項羽把烏騅送與他人,而烏騅馬卻依戀故主,故而“泣向風。”這兩句給全詩籠上了一層悲涼的色彩。自古以來,一直是駿馬配英雄,但項羽此時已經(jīng)是英雄末路,因而他才要將烏騅馬送人。這就說明了英雄與駿馬也始終不能長久相伴。“泣向風”既寫出了烏騅馬對故主的眷戀,也寫出了對項羽英雄末路的境遇的悲憐。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边@兩句表達了對烏騅馬今后狀況的同情。是作者代替馬說出辛酸的話,充滿著無限悲情。英雄已逝,烏騅馬失去了知己,充滿無處依托的'迷茫。而這又何嘗不是作者自身的寫照呢。李賀一直自詡為“唐諸王孫”,覺得自己應當擔當起護國安民的重任,而且,他十分聰慧,少年得志,自負甚高,但科舉和仕途卻十分坎坷,得不到重用。這是用擬物的手法寫人,實際也是寫他自己。作者有如烏騅馬的才華,但卻苦于沒有像項羽這樣的英雄來發(fā)現(xiàn)自己,重用自己。作者是英雄,卻找不到能重用自己的明主,表達了李賀自身懷才不遇的悲憤感。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十三原文及賞析10-21
田園樂七首·其六的原文及賞析12-17
《塞下曲·其六》原文及賞析10-16
《出其東門》原文及賞析10-15
馬嵬原文及賞析10-15
送別詩原文及賞析10-21
南園十三首·其五原文、賞析10-25
贈別二首_杜牧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5
驄馬原文、注釋及賞析10-16
馬嵬的原文及賞析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