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合集】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理解作品的內容,根據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圓圈圈變成了什么,并學說一句完整話。
2.樂意當小魔術師嘗試添畫一些圓形物品。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背景圖、木偶、蠟筆、畫有圓形的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偶引起幼兒欣賞故事的興趣。
二.欣賞故事,了解故事的內容和情節(jié)。
1.師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題目叫什么?故事里有誰?
2.結合掛圖欣賞第二遍故事,幫助幼兒分析理解故事中的答案。
理解(1)我要去找小朋友玩,小朋友拍一下,我跳一下。
理解(2)圓圈圈弟弟一蹦蹦上了天,急得直冒汗,一點一點……
三.學當小魔術師,嘗試在圓形上添畫。
四.大膽表達自己畫的'內容。
1.請小朋友告訴圓圈圈媽媽,圓圈圈寶寶變成了什么?
2.幼兒學說:"我把圓圈圈變成了什么。"
五.展示作品
結束
活動反思
小班綜和活動《圓圈圈寶寶》的設計思路是,小班幼兒已認識圓形,對圓圈圈有著濃厚的興趣。本活動是讓幼兒通過欣賞故事,能根據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圓圈圈寶寶們變成了什么,從而激發(fā)幼兒去想象,并用完整話說出圓圈圈還會變成什么,最后以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我根據小班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力差的特點,在
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了"變魔術"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感到這不是在添畫,而是在玩"變魔術"。從而更好地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活動是嘗試將語言領域與藝術領域相結合;顒又形矣袔c感想:
1、活動前,我與幼兒一同認識了許多圓形物品,幫助他們
積累知識經驗,而今天的這個活動則是幼兒經驗的一種 再現和提升。因為有了認知經驗,他們樂于說,并在說的基礎上想象、添畫,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了替升。
2、請幼兒將作品與客人老師一同欣賞,是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一種不怕生,樂意與人交往的情感與態(tài)度。
不足之處:
1、 培養(yǎng)小班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注意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對策及感想:
在本次活動中我最大的收獲是:本活動是嘗試將語言領域與藝術領域相整合,但活動的定位應在語言領域上,因此,在語言方面還須增強。如:要培養(yǎng)幼兒語言的完整性,在講完故事時,可先請幼兒一起說:圓圈變太陽,圓圈變氣球……最后請幼兒說出圓圈變成了什么?請幼兒與客人老師交流時,幼兒就會自然而然地說出完整話
小百科:在一個平面內,一動點以一定點為中心,以一定長度為距離旋轉一周所形成的封閉曲線叫做圓。圓有無數個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夠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
2、對排序活動感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3片大小不同的樹葉。
活動過程
一、出示3片樹葉,引導幼兒觀察并比較大小。
1、討論:這些是什么?數一數有幾片樹葉呢?(師幼共同點數說出總數)
2、討論:這些樹葉有什么不一樣呢?哪一片最大?哪一片最小?
二、學習將3片樹葉按從小到大順序排序。
1、按從小到大排序。
師:樹葉們想學小朋友玩排隊的游戲,最小的樹葉當排頭,站在第一個,其他的樹葉按照從小到大接在小樹葉的后面,應該先排誰呢?
(請1-2位幼兒上來排)
2、請幼兒拿出自己的樹葉,先比較出大小,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練習排序,學說: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練習從大到小排序。
1、按從大到小排序。
師:如果把最大的樹葉排第一,后面應該怎么排呢?(請1-2位小朋友來嘗試排序)
2、請幼兒嘗試從大到小排樹葉,學說:大的,小的,最小的。
活動反思
經過分析下來發(fā)現我在平時的數學活動中關注點存在著一些偏頗和忽視,也就是說我一般比較關注數學整個活動的'趣味性,整體孩子的接受能力,在問與答之間比較多的采用集體的形式,而對于孩子的能力差異點關注很少,給予孩子的發(fā)展機會是不均衡的,這一次我逐一地問孩子們“樹葉寶寶是按什么順序排隊的?”顯然有部分幼兒雖然明白了其意思,但未能概括出“從小到大“四個字,美美說“小小的變大大的”。甚至有幼兒口齒還不清楚。這需要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上不但考慮這個數學活動的整體遞進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思考每個環(huán)節(jié)適合哪層能力的幼兒操作,并進行嚴密的思索和定位,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進來,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夠成為活動的主人,激發(fā)他們對數學活動的參與積極性,而且能在他們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個提升。
在整個活動中,雖然幼兒能理解了規(guī)律的意義,但未能經行舉一反三靈活多樣操作,我會在以后的區(qū)角活動(數學區(qū))中提供材料,繼續(xù)讓幼兒操作排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經過問的問題了解故事,明白講的是什么。
表演動物的缺點為了豐富表情。
知道刺猬的畫之前沒人喜歡,之后又有人喜歡。
活動準備
《小刺猬的畫》故事
活動過程
一、講《小刺猬的畫》故事
1、講故事要有感情色彩,才能吸引幼兒。
2、分段講完這個故事,讓幼兒感受故事情形。
3、教師可以帶著夸張的色彩,表現刺猬和動物們表情。
二、問題了解故事
1、沒人看小刺猬的畫,小刺猬是怎么做的?
2、墻上都掛著誰的`話?
3、大家都來看小刺猬的畫了,為什么又生氣的走了?
4、大家都走了,小刺猬怎么了。繛槭裁纯薨?
5、這時烏龜進來和小烏龜說了什么?
6、小刺猬明白沒明白大家為什么不喜歡它的話啦?
7、小刺猬明白以后是怎么做的啊?
8、之后小刺猬有請大家來看畫,這回大家喜歡小刺猬的畫沒啊?
三、小結
1、小朋友這個故事你們聽明白了嗎?
2、小動物們的缺點我們是不是不能學。
3、我們來學一學它們的樣子吧!
4、看看誰的表情學得到位好不好?
5、我們評出最佳表演獎。
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幼兒園小班教案07-07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5
幼兒園小班教案12-30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10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8-15
幼兒園小班教案07-08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09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11-08
小班幼兒園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