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優(yōu)選(8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學習詩歌活動,感受詩歌所表現(xiàn)出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情感。
2、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知祖國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3、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提高大膽表達、表現(xiàn)的能力。
4、領會詩歌蘊含的哲理。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理解并掌握詩歌的內(nèi)容;
難點是讓幼兒學習一年四季有哪些季節(jié),進一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錄音機、磁帶,畫好祖國版圖輪廓線的背景圖,詩歌相應圖片及內(nèi)容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1、引出課題,引導幼兒感受“祖國真大”。
(1)出示背景圖: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
(2)尋找家鄉(xiāng)位置,感受“祖國真大”。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大膽表達。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通過范誦、欣賞圖片、配動作朗誦等形式,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多次欣賞詩歌,初步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聽聽看詩歌里都說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們在同一個時候做些什么?)
(二)集體交流,師、幼共同梳理理解詩歌內(nèi)容。
1、幼兒交流互動學習:你聽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師重點觀察、了解幼兒對詩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難)
2、教師用圖片梳理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北方是誰的家?它是什么樣的?南方是誰的家?它又是什么樣的?
(三)多形式支持幼兒學習詩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表現(xiàn)詩歌意境)
1、看圖幼兒自主朗誦詩歌。(教師了解幼兒對詩歌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
2、討論:為什么說東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個時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圍著火爐吃西瓜?(進一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ㄋ模⿲W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引導幼兒充分地感受表現(xiàn)詩歌意境)
1、學習朗誦詩歌。(初步學習用動作表達詩歌意境)
2、多形式朗誦詩歌(采用相互朗誦、分段朗誦等形式進行,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朗誦詩歌的興趣)
3、配樂朗誦詩歌(引導幼兒大膽表現(xiàn)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四、結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提出仿編詩歌的要求,引發(fā)幼兒的想象性思維。
五、延伸環(huán)節(jié)
請幼兒根據(jù)所學詩歌的內(nèi)容,用手中的畫筆畫一幅漂亮的畫,表達自己愛祖國媽媽的情感。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我就帶領大家看了祖國風光的圖片,孩子們都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國真美”“祖國真漂亮!币哺惺艿搅四媳狈降乃募咎卣鳎私饬四媳狈降臍夂虿町,在整個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幼兒初步理解了中國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圖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氣候情況及人們的活動。兒歌的內(nèi)容比較簡煉,應該比較容易掌握,但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的學習熱情還不夠高漲,可能有的提問設計不是太合理,導致幼兒回答問題出現(xiàn)針對性不夠。有的內(nèi)容幼兒理解不夠,例如:圍著火爐吃西瓜——可以明確告訴孩子是祖國的哪里?為什么要圍著火爐吃西瓜?在以后的區(qū)角活動中,可以利用“小舞臺”,繼續(xù)鼓勵幼兒朗誦表演兒歌,更好地理解兒歌的意思,達到有表情地朗誦。
小百科:祖國是祖先開辟的生存之地,人們崇拜、愛惜和捍衛(wèi)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土地。人們對祖國的感情包括了對國家主權,大好河山,燦爛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說出兩個征友啟事的不同。
2、模仿小牛征友的方法,提高交友技能。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兩個"征友啟事"的范例
2、錄有故事內(nèi)容及"征友啟事剛剛貼出至又貼出了一張征友啟事"一段故事內(nèi)容的磁帶。
3、與幼兒人數(shù)相符的《快樂閱讀》圖書。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朋友"
1、教師和幼兒隨音樂玩"找朋友"的游戲。
提問:剛才我們玩的是什么游戲?
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而且都喜歡交朋友,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開心、快樂、互相幫助等詞語)可是有一只小牛犢一個朋友也沒有,它會怎樣呢?(引導幼兒說出孤單、寂寞、悶悶不樂等,豐富幼兒詞匯)比較兩個征友啟事的不理解第一個征友啟事1教師出示第一個征友啟事,請幼兒自由閱讀。
2、請幼兒提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即不認識的字,教師幫助幼兒認讀。
3、教師和幼兒共同
4、閱讀。提問:征友啟事中的"征友"是什么意思?小牛犢想要找什么樣的朋友?
5、聽錄音(征友啟事剛剛貼出至又貼出了一張征友啟事)提問:第一張征友啟事貼出后,都有誰來了?為什么他們興奮的走來又失望的`離開?
。ǘ├斫
第二張征友啟事教師出示第二張征友啟事,請幼兒閱讀。提問:兩張征友啟事有什么不同?這回能找到朋友嗎?為什么?
1、教師請幼兒將《快樂閱讀》書翻到"征友啟事"這一故事并跟隨錄音機輕聲閱讀。
2、教師巡回指導
3、幫助個別幼兒指
4、讀。提問:第幾張征友啟事幫助小牛犢找到朋友?都有誰愿意做它的朋友?誰能陪它做什么?
。ㄈ┯懻摚和ㄟ^這兩次征友
1、小牛犢懂得了一個道理,
2、相信小朋友們也明白了這個道理,
3、是什么呢?你們來說說?
(四)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活動反思:
一、抓住主線,貫穿課堂
全文有11個自然段,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的確是很長的一篇課文,而這樣的故事性課文,最忌諱從前向后上成“流水帳”形式,于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兩份征友啟事作為主線,然后進行對比學習,不僅使得課堂脈絡清楚,而且在對比中名理。
二、語言訓練,隨手拈來
語文課堂,講究人文,講求拓展,但是永遠都不能丟掉最基本的語言文字訓練。在進行兩則征友啟事對比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第二則征友啟事和第一則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學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點”四個詞語。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明白第二則征友啟事多了“或者”“其中一點”幾個詞語,卻少了很多對朋友的要求。
當故事發(fā)展到貼出第一則征友啟事后,我對文本進行了升華,讓學生想象:“假如我是___(山羊、馬駒、獵狗、花貓),當我搖著頭離開時,我會對小牛說___”。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僅讓學生了解到第一則征友啟事貼出后,小牛沒有交到朋友,而且讓學生體會到交朋友時不能對朋友的要求太高。當故事的進度到了第二則征友啟事的結果部分,通過反復分角色朗讀動物們對小牛說的話,很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第二則征友啟事的成功, “好”與“不好”的兩則征友啟事造成不同后果的難點便不攻自破了。我們在邊學習語言,邊享受著語言帶給我們的美妙和幸福感。
三、個性閱讀,不拘一格
小牛沒有找到朋友,心情會怎樣呢?文中寫到小牛去找老牛訴苦,“訴苦“!兩個字對于7歲的孩子來說,實在有些難以理解,怎樣使這里的“訴”能“苦”出味道來呢?我讓學生看插圖,體會小牛的心情。學生加上了“小牛難過地說”“傷心地說”“垂頭喪氣地說”……等描寫心情的詞語,然后我請學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來學著小牛訴訴苦吧!學生將這句話讀得有了滋味。
本課以“朋友”開始,以“朋友”結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后,我趁機讓學生說說自己想找一個什么樣的朋友。學生學會了用上“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一點…”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進一步感受與表達對樹的認識。
2.初步有感情地學念詩歌,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3.萌發(fā)親近樹木,保護樹木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散文詩的白板圖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ㄒ唬┱勗,引出主題。
1.師:你喜歡樹嗎?為什么喜歡?
2幼兒自主表達。
3.教師簡單小結幼兒的交流(樹的好處)。
(二)欣賞散文詩,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
1.師:老師帶來了一首散文詩,里面的樹有什么好的地方呢?一起來聽一聽。
2.幼兒欣賞散文詩第一遍(教師配樂朗誦散文詩)。
3.幼兒交流:樹有什么好的地方呢?
4.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操作相應的白板圖片,幼兒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
(1)小鳥做窩......(2)擋住大風......(3)屋子里清清爽爽......(4)全家野餐......(5)大狗追小貓......(6)布娃娃蕩秋千......
5.幼兒欣賞散文詩第二遍,補充理解散文詩。
師:散文詩里說的樹還有哪些好的`地方呢?
。ㄈ┯變撼醪接懈星榈貙W念散文詩。
1.幼兒完整欣賞散文詩。
2.師:你最喜歡哪一句?記住了哪一句?
幼兒交流,其他幼兒一起跟著學說。
3.幼兒有感情地學念散文詩(看白板圖片提示配樂朗誦)。
師:把你喜歡樹的美好感覺說出來。
。ㄋ模┙(jīng)驗拓展:我們能為樹做些什么呢?
1.師:樹有這么多好的地方,那我們能為樹做些什么呢?還可以做些什么其他的事情讓我們的身邊多一些樹和清新的空氣呢?
2.幼兒交流。
3.教師簡單小結,提出少用紙也是保護樹的好辦法。
延伸活動:
把我們的這些好方法好辦法用到實際行動中,大家一起來保護樹木,愛護環(huán)境。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愿意當眾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2.學會用書簽記錄自己在閱讀中不明白的地方,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準備:
1.圖書大書,大字卡(干凈、運動、身體)。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愛的萌發(fā)
教師出示圖畫大書引導入活動。
。1) 出示圖畫大書第2頁,請幼兒仔細觀察。
(2) 引導幼兒大膽猜測,說說自己的理解。
教師:畫面上是誰?她是什么樣的表情?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呢?
二、愛的體驗
1. 幼兒閱讀故事圖書。
(1) 幼兒按順序取書。
。2) 幼兒自由閱讀圖畫書,老師進行指導并提示幼兒在有疑問的一頁夾上小書簽。
。3)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閱讀情況。
2. 出示ppt課件,老師講述故事,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1) 老師完整的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2) 老師:誰能說一說故事中都講了些什么?老師提醒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把話說完整。
。3) 教師逐一出示字卡“干凈、運動、身體”。
老師:這些字在故事中的哪里出現(xiàn)了?我們一起找一找吧!
3. 再次出示ppt課件,進一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1) 教師:故事中講的是關于誰的'故事?老師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 教師請幼兒把自己有疑問的一頁翻開,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疑問,并請其他幼兒為他做出解答。教師注意提醒幼兒認真傾聽他人的疑問。
(3) 幼兒學習治理書本,并按小組順序收書。
三、 愛的表達
游戲活動:翻牌找字。
游戲過程:
。1) 教師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老師:今天我們玩一個翻牌游戲,比一比大家的記憶力。
(3) 老師出示大字卡請幼兒認識,并把字卡從左到右依次貼在黑板上。教師將字卡交換位置后,說出一個漢字,請幼兒指出這個字。玩幾次后教師將字卡扣在黑板上,然后說出一個漢字,請幼兒猜一猜是哪張字卡。又問猜完后,教師翻開字卡進行驗證,也可讓其他幼兒進行驗證,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發(fā)揮想象,利用圈和線組成不一樣的圖形,并能編出四字咒語。
2、 大膽表述,能把心中所想的用語言表現(xiàn)出來。
活動重點:
能利用圈和線組成不同的圖形。
活動難點:
編出有創(chuàng)意的四字咒語。
活動準備:
紙、筆、動畫片、圈圈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動畫片
先看動畫片,教師講當國王推開門的瞬間,宮殿內(nèi)就出現(xiàn)了一幅簡單奇怪的圖。士兵說:“如果你想進入宮殿就應用圈圈和線線組成和我不一樣的圖形,并說出四字咒語。
2、 教師出示宮殿圖
出示小雞圖,教師說:“宮殿內(nèi)的圖是有3個圈和8條線,組成小雞,嘴巴尖尖。
請孩子們說說只有什么辦法才能進入宮殿。
3、 教師示范圖形
我們一起試試利用圈和線進入宮殿。
老師師范一只小兔讓幼兒幫助老師想四字咒語。
現(xiàn)在我們?nèi)枂柺勘欠窨梢赃M入宮殿,士兵哈哈哈的'大笑:你們的方法是對的,但一個人的力量小,我要求每位孩子都能組成不一樣的圖形,并說出四字咒語;這樣才能幫助國王進入宮殿。
4、 現(xiàn)在請孩子們利用紙和筆組成不一樣的圖形,并在心理想出四字咒語。
5、 全體幼兒完成后,請幼兒上來說說。
6、 最后,讓我們一起去問士兵是否可以進入宮殿(這時,士兵說:“歡迎你們來到神奇宮殿,讓我?guī)銈円黄疬M入吧!)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薄⒚劝l(fā)幼兒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引導幼兒運用以有知識、經(jīng)驗,進行大膽想象。
。、鼓勵幼兒能在集體面前積極說話、大膽講述的能力。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和情節(jié)。
二、活動準備
1.《城里來了大恐龍》的教學掛圖一副;2、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實物等;3、彩筆、畫紙。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故事教學1、出示畫有"交通堵塞"的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討論: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鼓勵幼兒能大膽想象、積極主動的說出自己的看法。
。病⒔處熤v述故事至"城里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聽了故事之后你就知道這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教師再次引導幼兒討論:城里來了大恐龍,交通堵塞了、鐵路被壓壞了、房頂也被掀翻了。請你們一起來想辦法,幫幫這座城里的人、幫幫這條大恐龍吧!看誰想出的辦法又多又好。
。础⒔處熤v述故事至結尾處,請幼兒討論故事里孩子想出的'辦法好不好?故事里的大恐龍與你們印象中的大恐龍有什么不同?以萌發(fā)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5、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幼兒扮演大恐龍,邊聽故事邊進行表演。
活動二:恐龍展覽1、師生剛同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實物等,一起將活動室布置成一個"恐龍展覽"。
。、幼兒自由結伴參觀。引導幼兒都大方的向同伴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于恐龍的知識。
。、開展"我是小小解說員"的活動。
請幼兒的家長都來參觀恐龍展覽,請幼兒擔任解說員,向家長介紹恐龍的內(nèi)容,鼓勵幼兒在解說過程中做到聲音響亮。
活動三:我和恐龍做朋友1、教師通過談話導入活動主題:恐龍為什么會從地球上消失?
。病⒔處熖岢鰡栴},引導幼兒分組自由討論:如果恐龍再次回到我們身邊,你會想什么辦法來幫助他們?教師在幼兒中巡回觀察,傾聽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指導。
3、請每組幼兒推選代表進行發(fā)言:請你們都說一說,你們都想出了那些辦法來幫助和保護恐龍。
。础⒂變杭w作畫:我和恐龍是朋友。
。、拓展故事中的含義,告訴幼兒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動物,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運用連貫、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節(jié)的語言講述照片的內(nèi)容。
2、感受照片所表現(xiàn)內(nèi)容的多樣性。
3、體驗與人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的照片:示范講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兒園活動的照片、三張有益于紡兒經(jīng)驗拓展的照片:“智慧樹”節(jié)目劇照、全家福照片、劉翔比賽的照片。
2、幼兒準備自己的照片2~3張,課前請家長和孩子共同交流、回憶有關照片的內(nèi)容。
3、為了提高幼兒講述的興趣,布置照片展覽會,為幼兒創(chuàng)設想講、愿意講的環(huán)境氛圍,使幼兒在有聲有色的講述過程中如身臨其境,受到感染與教育。
4、自制一本相冊。
5、實物展示儀。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幼兒參觀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內(nèi)容
1、提出參觀的要求:“參觀的時候,請你找一找哪張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講一講你的照片上有誰,是在什么地方拍的,當時你的心情怎么樣!
2、幼兒參觀,同伴間互相講述,教師了解幼兒講述的大致情況,給予個別幼兒恰當?shù)闹笇А?/p>
二、教師示范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師示范講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游時拍的一張照片。放假的時候,我和我的孩子來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們沿著臺階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樹、綠綠的草和五顏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頭,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極了!我們爬了好長時間,終于爬到山頂了。我們高興地說:‘我們爬到山頂了,我們勝利了!’”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講述的要點以及講述的條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里有誰?”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么時候去了什么地方?”
(3)“我們看到了什么?說了什么?心里覺得怎么樣?”
三、啟發(fā)、引導幼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各類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現(xiàn)的不同內(nèi)容,體驗大膽講述、與人交流的快樂
1、個別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師:“誰愿意去選一張自己的`照片,將照片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幼1:“這是我在奶奶家拍的一張照片,我?guī)湍棠虅兓ㄉ,我剝不動就用牙齒去咬,爸爸就用照相機咔嚓一下把我的樣子給照下來了!
幼2:“這是我過五歲生日時我媽媽帶我到小天使影樓拍的一張照片,我特別喜歡奧特曼,就拉著媽媽跟奧特曼一起拍照片留作紀念,我大聲喊‘打敗怪獸’,媽媽祝我生日快樂!后來,媽媽就去深圳打工了,我很想媽媽……”
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故事內(nèi)容真實、有趣、完整。
2、講述幼兒在幼兒園活動中拍的照片的故事。
3、經(jīng)驗遷移,講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 幼兒園活動照片。
(2) 全家福照片。(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非常開心、快樂、幸福!拍張全家福作為紀念……)
(3) 運動員比賽照片或其它照片。
4、自選照片,再次與同伴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類整理,制作班級相冊,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導幼兒為照片歸類、整理。
“每一張照片不僅能講述一個好聽的故事,還能幫助我們記往一件事情,每一張照片都很珍貴,我們應該將它保存好!闭堄變喊凑掌臄z的地點歸類、整理’。
2、制作班級相冊,分享活動的快樂。
這些照片裝在一起,給它加個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冊了,這是我們的班級相冊,我們還會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們還要繼續(xù)講照片的故事。
活動延伸:繼續(xù)收集照片,讓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自由講述。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秋天的明顯特征。
2、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對圖和詞語的理解想象出合理的信件內(nèi)容,并鼓勵幼兒大膽在同伴面前講述,培養(yǎng)幼兒講述的完整性和連貫性,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3、認讀漢字:燕子、狗熊、松鼠、小朋友、收、
重難點:
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對圖和詞語的理解想象出合理的信件內(nèi)容,并能大膽完整的講述。
準備:
樹葉型的信(給松鼠的、給燕子的、給狗熊的、給小朋友的);空白的樹葉型紙;水彩筆;故事課件教學過程:
1、 提問引題出示樹葉型的信。提問:這是什么?師:這不光是樹葉,還是樹媽媽的信呢!
2、 講述信的內(nèi)容秋天到了,天氣漸漸涼了,樹媽媽寫了許多信,都是寫給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出示第一封信的正面)請幼兒根據(jù)圖與漢字猜出收信人,并認讀漢字“燕子”。提問:這封信是寫給誰的呢?
。2)(展示信的反面)引導幼兒根據(jù)圖示想象信的內(nèi)容。提問:信上畫著什么?你覺得樹媽媽想告訴燕子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大膽講述,鼓勵幼兒講的`與別人不一樣。)
。3)以同樣方式講述給松鼠的、給狗熊的、給小朋友的信。
3、完整講述教師將幼兒講述的內(nèi)容連起來,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配合多媒體操作)
4、 進一步想象,并用繪畫形式記錄。你們覺得樹媽媽還會寫信給誰?告訴他們什么事情呢?個別回答——請幼兒將答案記在樹葉型的紙上。(引導幼兒根據(jù)范例用圖畫表示。)——根據(jù)幼兒創(chuàng)編的信開展同伴間互講活動。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春曉教案03-12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4-05
花的語言大班教案05-15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04-21
神奇的語言大班教案05-18
大班語言葉子教案03-16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8-21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08-21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