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范文資料網(wǎng)>書稿范文>賞析>《《浣溪沙》原文及賞析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3-08 14:16:45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1

  馬上凝情憶舊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jīng)秋。晚風(fēng)斜日不勝愁。

  翻譯

  騎在馬上一往情深地憶起舊游,。∧菞l映照花叢浸潤翠竹的小溪流。還有那溪邊羅幕里的鈿箏和晃動的玉搔頭。

  披星戴月地出門離家已經(jīng)太久,又怎堪離別的相思又經(jīng)一秋!晚風(fēng)蕭瑟。斜陽慘淡,令人不勝悲愁。

  注釋

  舊游:舊時的游客或游侶。

  鈿箏句:鈿箏,嵌金為飾之箏。箏,古代弦樂器。羅幕,帷帳。玉搔頭,即玉簪。晉葛洪《西京雜記》

  卷二:“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

  早是:與韋莊《長安清明》

  詩:“早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羊芊!本涫较嗤

  可堪:那堪,怎能經(jīng)受得住。分袂,分手。

  袂: 衣袖。

  賞析

  這首詞錄自《花間集》,寫一位行役之人旅途中追念舊游的情懷。

  上片寫舊日景致,幽雅繾綣,點明舊游景致之美,人之嬌艷,引入對舊游情境的回憶。

  “馬上凝情憶舊游”。一位游子離鄉(xiāng)遠(yuǎn)行,鞍馬勞頓之際,他凝神遠(yuǎn)想,情寄舊游。這個開頭領(lǐng)起下文,對抒情主人公的生活狀況、感情色彩、想念的對象,都作了概括的描述,筆墨簡練省凈,既規(guī)定了詞的'下文所將敘寫的情事,也為全詞創(chuàng)造了深沉哀傷的感情基調(diào)。

  “照花淹竹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倍⑷涑小皯浥f游而來,追想舊游之地和舊游之人。這兩句,前句寫自然環(huán)境,后句寫人及情事,都是側(cè)面著筆,以虛涵實,描繪出了詩情畫意的生活片斷,非常真切。上句寫了三個自然事物,各用一動詞來刻畫,且寫花、竹,避實就虛,不直接進(jìn)行描寫,而是寫其被澄明的溪水所反照、所浸漬的情形,倍覺姿態(tài)搖曳,靈動有味;那一片甜潤溫馨、深摯繾綣的依戀之情,更是油然溢出紙外。下句寫人、地、樂器,疊用三名詞,但所在地的環(huán)境,人物的美貌,盡形畢態(tài),躍然紙上;賞心樂事,難以忘懷。

  下片寫別后情況,渲染出一位在晚風(fēng)斜陽中充滿憂愁的旅客形象,極言旅途之勞頓與別后思念之情。 [5]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jīng)秋!边^片承“馬上”,敘寫與舊游分離以后的浪跡情景。別后常是披星戴月,辛勞奔波,忽忽又已經(jīng)年。行役已艱辛備嘗,更難堪分別日久的相思之苦!霸缡恰煽啊,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已是……哪堪……”的句式,具有遞進(jìn)、加倍的作用,與上片“舊游”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照,比較之下,顯然見得在外漂泊的艱辛與浪游人的哀傷情緒。

  “晚風(fēng)斜日不勝愁!苯Y(jié)句再作渲染。晚風(fēng)蕭瑟,斜陽慘淡,游人對著這寂寞蒼涼的景色,不禁觸目傷情,愁緒無窮。詞至這里,既回應(yīng)了開頭情境,使首尾相貫,渾然一體,又借蒼茫暗淡的暮色,將無形的愁思襯出,收到語深意長、含蓄不盡的藝術(shù)效果。

  這首詞按其內(nèi)容來說,是典型的香艷詞了。但作者卻將男歡女愛、卿卿我我這樣的情事有意淡化,而著重寫兩顆心靈的追憶與呼喚,這就使香艷詞脫離了脂粉氣,男歡女愛的感情得到了升華與凈化,風(fēng)格也顯得清俊明秀,空靈透脫,疏中有密,跌宕多姿。

  詞是抒發(fā)追憶舊游的感情,表現(xiàn)上卻純用敘述手法。全詞通過精心選擇、描述幾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場景,事中見意,景中含情,使詞畫面鮮明而情味濃郁;再者,以首句領(lǐng)起全詞,照管上下片,前后呼應(yīng),起承轉(zhuǎn)合,脈絡(luò)分明,構(gòu)思精巧,結(jié)體頗具匠心,堪稱“章法極妙”。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2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云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

  翻譯/譯文

  注釋

 、牌呦洹门@煽椗墓适。據(jù)《荊楚歲時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孫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紉,天帝怒,責(zé)令歸河?xùn)|,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又《風(fēng)俗記》載:織女七夕當(dāng)渡河,使鵲為橋。

  ⑵蟾光鵲影——月亮之光,鵲橋之影。

  ⑶伯勞——鳥名,又名鵙!对娊(jīng)·豳風(fēng)·七月》:“七月鳴鵙。”毛傳:“鵙。伯勞也。”《玉臺新詠》卷九載《東飛伯勞歌》曰:“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牽牛)織女時相見!

  ⑷每恨句——意思是常恨蟪蛄啼鳴,仿佛是對婺女傾訴著無盡情意。蟪蛄(huìgū惠姑):蟬的一種,吻長,黃綠色,夏秋能鳴。婺女:又稱“女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禮記·月令》:“孟夏之月,旦,婺女中!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版呐,其北織女!

  ⑸幾回句——意思是蟪蛄鳴時,婺女星尚在天空,它們常能相會;而織女聞此蟪蛄聲,心緒不安,所以幾回嬌妒,無心織紉,走離鴛機。鴛機:織錦機。

  賞析/鑒賞

  評析

  這首詞用牛郎與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含蓄地寫了一對年輕男女的'幽會,時機難得,兩情依依。并對“蟪蛄”、“婺女”這類的自然現(xiàn)象加以人格化,表現(xiàn)了女子妒人多歡而己少歡的幽恨。全詞流暢深沉,含蓄耐思!惰蚯f漫記》評此詞“意淺辭庸,味如嚼蠟”,似不允當(dāng)。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3

  古詩原文

  萬里陰山萬里沙。誰將綠鬢斗霜華。年來強半在天涯。

  魂夢不離金屈戌,畫圖親展玉鴉叉。生憐瘦減一分花。

  譯文翻譯

  沒有楚天千里清秋。沒有執(zhí)手相看淚眼。只有陰山,胡馬難度的陰山。這里,獵獵的風(fēng),將你的寸寸青絲吹成縷縷白發(fā)。歲歲年年,你望見的是連綿千萬里的黃沙,人在天涯。

  魂牽夢繞中,你將她翩翩的像打開。一遍遍回想,她的溫柔她的笑。直到地老天荒,直到那些離別和失望的傷痛,已發(fā)不出聲音來了。

  注釋解釋

  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一作《浣溪紗》,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diào)四十二字,平韻。

  陰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諸山的統(tǒng)稱。

  綠鬢:謂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古人常借綠、翠等形容頭發(fā)的顏色。斗,斗取,即對著。霜花,謂白發(fā)。

  強半:大半、過半。

  金屈戌(xū):屈戌,門窗上的環(huán)鈕、搭扣。此謂金飾(即銅制)腳屈戌,代指夢中思念的家園。

  玉鴉叉:即玉丫叉。丫叉,本為樹枝分叉之處,后泛指交叉形象的首飾。這里謂“玉鴉叉”是借指閨里人之容貌。

  生憐:謂看著畫圖上她那消瘦的身影而生起憐惜之情。生憐,可憐。

  創(chuàng)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納蘭受命與副都統(tǒng)郎談等出使覘梭龍打虎山,十二月還京,這首詞大約作于此行中。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邊塞行吟詠嘆的詞,表達(dá)了詞人在荒涼的異地對人生的哀憐,也透露出納蘭性德自身對于官場的厭倦。這出使的幾個月,納蘭性德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天之涯度過了,面對著連綿的陰山與漫天的黃沙,滿頭青絲怎能不迅速花白。于是睡夢之中不免魂飛故里,重又看到了家中金碧輝煌的屈戍;秀敝,頭戴玉鴉叉的妻子在緩緩地展開畫軸(或許那上面正畫著她日夜所思之人),那花容似乎因思念瘦損了很多,令人油然生出憐惜之情。

  詞中第一句中“陰山”一方面是實指,即是如今也能一睹的陰山,但古代詩詞中經(jīng)常使用這一形象,它已經(jīng)形成了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如南北朝著名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蒼穹,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又如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它是漢胡分別的地理標(biāo)志,中原與蠻荒的分野處,文明與野蠻的交匯點,也因此,在這兒的`讀書人,尤其是漢文化影響下的讀書人,都會有一種極強烈的失落感,無端而起悵惘,這是一種喪失歸屬感的表現(xiàn)。這是納蘭性德每次出使途中所寫詞中典型的心理。

  上片寫現(xiàn)實邊塞之景,下片寫夢中家居之景。閱讀這首詞時,納蘭的情之真、意之切如在目前。邊塞詩詞屬于古代詩詞的一個支流,邊愁主題則屬于悲一類,納蘭性德這首邊塞行吟詠嘆的《浣溪沙》,也屬于這類。 [4]詞通過刻畫“北風(fēng)”“晚煙”“戌壘”“斜日”等邊塞之景,將塞外的荒涼和詞人內(nèi)心的凄愴合二為一,凄涼中透著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4

  原文:

  浣溪沙·鈿轂香車過柳堤

  唐代: 張泌

  鈿轂香車過柳堤,樺煙分處馬頻嘶,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滿驛亭香露細(xì),杜鵑聲斷玉蟾低,含情無語倚樓西。

  譯文:

  鈿轂香車過柳堤,樺煙分處馬頻嘶,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滿驛亭香露細(xì),杜鵑聲斷玉蟾低,含情無語倚樓西。

  注釋:

  鈿轂(gǔ)香車過柳堤,樺(huà)煙分處馬頻嘶,為他沉醉不成泥。

  鈿轂:金飾的車輪軸承,有眼可插軸的部分。樺:落葉喬木,皮厚而輕軟,可卷蠟為燭。謂之“樺燭”。這里的`“樺煙分處”,指朝廷考場。

  花滿驛(yì)亭香露細(xì),杜鵑聲斷玉蟾(chán)低,含情無語倚樓西。

  玉蟾:月亮。古時傳說月中有蟾蜍(癩蛤。,所以常以蟾指代月亮。

  賞析:

  這首詞寫驅(qū)車送別。上片寫車過柳堤,馬嘶樺煙,人已遠(yuǎn)去!盀樗磷聿怀赡唷币痪洌憩F(xiàn)了女子對男子的依戀之情,如“成泥”,豈不是可以不走了嗎?下片頭二句寫驛亭環(huán)境,用以表現(xiàn)女主人公送走情人后“含情無語”的淡淡哀愁。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5

  原文:

  浣溪沙·清潤風(fēng)光雨后天

  宋代:晁端禮

  清潤風(fēng)光雨后天。薔薇花謝綠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煙。

  十里閑情憑蝶夢,一春幽怨付鯤弦。小樓今夜月重圓。

  譯文:

  清潤風(fēng)光雨后天。薔薇花謝綠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煙。

  十里閑情憑蝶夢,一春幽怨付鯤弦。小樓今夜月重圓。

  注釋:

  清潤風(fēng)光雨后天。薔薇花謝綠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煙。

  十里閑情憑蝶夢,一春幽怨付鯤(kūn)弦。小樓今夜月重圓。

  蝶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后因稱夢為“蝶夢”。鯤弦:即鹍弦。

  賞析:

  這首詞上片寫夏日雨后,風(fēng)光清潤。綠窗前薔薇初謝,琉璃瓦如美玉生煙。下片抒情,閑情寄夢,幽怨入曲,而結(jié)以小樓月圓,不盡之情復(fù)歸于寫景,彌覺雋永。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6

  原文:

  春到青門柳色黃,一梢紅杏出低墻,鶯窗人起未梳妝。

  繡帳已闌離別夢,玉爐空裊寂寥香。閨中紅日奈何長。

  詩詞賞析:

  這首小令寫春日少婦的寂寞。上闋前二句以瑰麗的彩筆描繪出姹紫嫣紅的滿園春色:鵝黃的新柳,嬌紅的桃杏,映著青青的芳草,織就一幅美不勝收的圖畫!按旱角嚅T”四字極有詩意,詞人把春天來到人間的景況形象地比擬為春姑娘翩翩地來到大自然的芳草青青的`門檻,這想象是多么新奇,美麗而又得體貼切,“柳色黃”三字也用得妙,在“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早春季節(jié),柳梢最初綴著的是米粒大的新芽,而新芽初茁之際,柳條上便綴滿了鵝黃的嫩葉,漸漸才變成淡綠碧綠的成葉。前人有“柳垂金線拂平橋”之句,即是描寫這一“柳色初黃”的情景。次句“一梢紅杏出低墻”一出,畫面就更為之增色,,在鵝黃淡綠的背景上加添了緋紅瑰麗的一筆——一枝紅艷艷的杏花探出低低的墻垣,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就益發(fā)感到春色的迷人。北宋詞人宋祁有“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名句,南宋詩人葉紹翁也有“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絕唱,但他們皆在馮延巳之后,從字句的安排與意境的經(jīng)營上都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淵源關(guān)系,后二者較之前者雖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但最早能吟出這樣佳句者卻有不可替代的美學(xué)價值。

  前二句對于“鶯窗人起未梳妝”來說是一種反襯,即以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與萬紫千紅來反襯人物的慵懶無緒與黯然寂寞!苞L窗”這一意象也捕捉得十分美妙,它使我們聽到窗外鶯啼的婉囀,也使我們聯(lián)想到草長鶯飛的美麗意境,還使我們想起“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的名篇。黃鶯兒真的驚破了麗人的好夢了嗎?她悻悻地、懶懶地起了床,卻懨懨地、遲遲地不去梳妝打扮!笆繛橹赫咚,女為悅己者容。”悅己者遠(yuǎn)在他鄉(xiāng),是沒有心思去拭容飾貌的。

  下闋緊承上闋第三句,描寫少婦起床后呆呆地出神、默默地癡想的神態(tài):方才在繡帳中縈回的別夢已成為依稀的碎影,而玉爐中裊裊香篆更增添了心境的寂寥!坝駹t空裊寂寥香”一句,把女主人公寂寥的心境形象化:她那落寞心緒正象裊裊香篆悠悠地舒卷、輕輕地飄散著。詞人在這里找到了一個最能外化主人公心境的意象。尾句“閨中紅日奈何長”乃點題之筆,良辰苦短,愁日倍長,這是人的心理時間在起作用。對于一個無所事事只盼良人歸來的閨中少婦來說,她肯定感到時間是無可奈何的漫長。這也正是有閑階級的婦女不幸之所在。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7

  原文: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

  霧柳暗時云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fā)到天明。

  注釋:

 、俨ê吵牵好虾迫弧杜R洞庭》詩:“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谒魑灒涸孪潞扇~露珠閃光,晶瑩如螢火。

 、凼捠挘菏枭⒚病

  翻譯:

  青山環(huán)繞,湖面遼闊。洶涌的波濤似乎要撼動城垣。湖波平息,湖光瀲滟;周圍高山倒影湖中,呈現(xiàn)一抹碧藍(lán)。徘徊水晶樓下,欣賞湖上風(fēng)光,不覺快到夜半。

  一片烏云飄來遮蔽了月光,堤上楊柳仿佛罩上一團(tuán)煙霧。云腿月出,荷葉上露珠隨風(fēng)搖晃,如無數(shù)流螢光點閃閃。我披著散亂的白發(fā)吟賞,直到天邊曙色出現(xiàn)。

  賞析:

  作者寫這首詩的具體時間不詳。詞中云:“水晶樓下欲三更”。據(jù)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三“水晶官”條去:“吳興謂之水晶宮,不載之于《圖經(jīng)》,但《吳興集》刺史楊漢公《九月十五夜絕句》云:‘江南地暖少嚴(yán)風(fēng),九月炎涼正得中。溪上玉樓樓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宮。’因此詩也!笨芍嗽~為作者晚年游覽江浙一帶時所作。

  “一別三吳地,重來二十年”。這是元干在《登垂虹亭二首》中描寫舊地重游時的心情,而詩中描寫“山暗松江雨,波吞震澤天”的山水情景則與詞中描寫的自然景物相接近。首句“山繞平湖波撼城”,真實地展現(xiàn)了連綿不斷的山勢與波濤洶涌的水勢!安ê吵恰笔腔锰泼虾迫弧杜R洞庭》詩“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的句意。但他的詞情不是從浪濤洶涌的“波撼城”中激發(fā),而是從廣闊的水面上出發(fā),特寫湖光蕩漾、青山綠水的優(yōu)美景色!八窍掠,承上進(jìn)一層寫湖光月色相映,意境遠(yuǎn),仿佛如杜牧《悲吳王城》詩中所描寫的那樣“水精波動碎樓臺”。這里的“欲三更”,既點出月夜登樓眺望流連忘返,又宛轉(zhuǎn)地表達(dá)出作者浸沉于清曠秀麗的大自然之中的情趣。

  下片承上繼續(xù)寫景!办F柳暗時云度月”二句,寫詞人登樓望去,看見沐浴在月光之中的夏夜景色。

  當(dāng)天上飄動的浮云遮住月亮?xí)r,夜霧中的柳樹頓時顯得暗淡難辨,而水中含露的荷葉,隨風(fēng)輕輕搖曳,水珠閃爍,就好像無數(shù)的流螢在不斷閃光使人留連往返。

  如果說作者在《登垂虹亭二首》詩中所描寫的“熠熠流螢火,垂垂飲倒虹。行云吞皎月,飛電掃長空”一樣,目的是顯現(xiàn)出一種江上風(fēng)雨欲來的'壯觀,那么,作者在這里勾勒的是一篇天空浮云遮月,湖光水色清麗而寧靜的畫面。

  最后“蕭蕭散發(fā)到天明”一句,寫散要獨坐,沉吟至天明的情景!笆捠挕睘轭^發(fā)稀疏,如陸游《雜賦》:“覺來忽見天窗日,短發(fā)蕭蕭起自梳!边@首詞既寫了湖光山色之美,又表達(dá)了作者沉浸在自然風(fēng)光中的忘返流連的感情,流露出一種閑適、瀟灑的超脫情懷。全詞情景相生,密切相連。詞人不僅把幾件自然物景——飛云度月,湖光倒影,青山,岸柳和露荷,巧妙地結(jié)合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而且更突出景中人領(lǐng)略自然美景的特有的神情。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8

  浣溪沙·詠橘

  蘇軾〔宋代〕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譯文

  一夜霜凍過后,菊花凋殘,荷葉枯萎,經(jīng)霜舍黃的橘子和綠葉相映襯,光亮照眼,竹籬茅舍掩映在青黃相間的橘林之間。破開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霧般噴濺;初嘗新橘,汁水在齒舌間如泉般流淌。吳地女子的手剝橘后三色還有香味。

  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雙調(diào),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一夜霜:橘經(jīng)霜之后,顏色開始舍黃而味道也更美。新苞:指新橘。青黃:指橘子,橘子成熟時,果皮由青色逐漸舍成金黃色。噀(xùn):噴。半破:指剛剛剝開橘皮。清泉:喻橘汁。吳姬:吳地美女。

  賞析

  詠物詩詞,義兼比興,講求氣象,自然容易受到好評。蘇軾是詠物能手,他的詩詞中既有托諷深遠(yuǎn)的名篇,也有刻畫精工的妙制,像這首詠橘詞,可謂“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zhuǎn);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巧言切狀,體物細(xì)微,雖無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卻飽有余味。

  作者借詠橘之題材以抒發(fā)自己清新高潔之性情。上片借寫菊與荷經(jīng)受不住寒霜的`摧殘,寫出橘樹耐寒的品性和它在尾前屋后生長的繁盛景況。下片寫出品嘗新橘的情狀和橘果的清香,一個‘“驚”字,一個“怯”字,用得十分巧妙精當(dāng),頗能傳出品嘗者的神態(tài),結(jié)句更以“三日手猶香”來夸張、突出橘果之香。

  “菊暗荷枯一夜霜”,先布置環(huán)境。詠物詞,特別是詠小物的詞,往往由于題材狹窄,難以展開,低手為之,易成枯窘。東坡才大,先在題前落筆,下文便有余地抒發(fā)。唐人皮日休《石榴歌》首句“蟬噪秋枝槐葉黃”,同此手段!熬瞻岛煽荨彼淖,是東坡《贈劉景文》詩“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的概括。“一夜霜”,經(jīng)霜之后,橘始變黃而味愈美。晉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易多得!庇职拙右住稈曢贂椤吩姡骸碍倽{氣味得霜成!苯钥蓞⒆C。

  “新苞”句,輕輕點出題目。橘有皮包裹,故稱新苞。又因橘樹常綠,凌寒不凋!冻o·橘頌》:“綠葉素榮,紛其可嘉兮!鄙蚣s《橘》詩:“綠葉迎露滋,朱苞待霜潤。”東坡用“新苞綠葉”四字,描寫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繪之,可謂得橘之神了!爸窕h茅舍出青黃”,好在一“出”字。竹籬茅舍,掩映于青黃相間的橘林之中,可見橘樹生長之盛,人家環(huán)境之美,一年好景,正當(dāng)此時。上片三句,純是賦體,不雜一點抒情成分,然詞人對橘的喜愛之情自見于字里行間。

  過片二句,寫嘗橘的情狀。擘開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霧般噴濺;初嘗新橘,汁水在齒舌間如泉般流淌。“香霧”、“清泉”之喻,大概是東坡頗為得意的,他的《食柑》詩也有“清泉簌簌先流齒,香霧霏霏欲噀人”之句,后來南宋詩人曾幾更把它壓縮為“流泉噴霧真宜酒”(《曾宏甫分餉洞庭柑》)一語了。此詞中“驚”、“怯”二字,活畫出女子嘗橘時的嬌態(tài)。驚,是驚于橘皮迸裂時香霧濺人,怯,是怯于橘汁的涼冷和酸味。末句點出“吳姬”,實際也點明新橘的產(chǎn)地。吳中產(chǎn)橘,尤以太湖中東西兩洞庭山所產(chǎn)者為最著,洞庭橘在唐宋時為貢物。詞中謂“三日手猶香”,著意夸張。以此作結(jié),余音不絕,亦自有“三日繞梁”之妙。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9

  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

  霧柳暗時云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fā)到天明。

  翻譯

  連綿的山巒環(huán)繞著平湖,波濤很大,有搖動城墻之勢。湖水的波光里倒映著山巒的影子,浸染著山的青翠。就要到三更時分,湖光蕩漾,照到樓上猶如水晶一般清瑩。

  天上的流云遮住了月亮,柳樹如同籠罩在霧中一樣發(fā)暗。帶著露珠的荷葉翻動時,水光閃爍,如同飛流的螢火一樣。散開著花白稀松的頭發(fā),靜靜地待到天明。

  注釋

  平湖:湖名,位于嘉興東南。

  波撼城:波濤洶涌,撼動城郭。

  浸:浸染。

  水晶樓:樓名,在浙江吳興。一說指湖水泛著波光照到樓上,如同水晶一樣。

  欲:將要。

  三更:半夜,午夜。

  霧柳:指柳樹如同霧罩著一樣陰暗。

  度:指遮擋。

  露荷:帶著露珠的荷葉。

  水流螢:風(fēng)擺荷葉,葉上水珠閃亮得就像螢火蟲一樣。

  蕭蕭:指頭發(fā)花白稀疏的樣子。

  散發(fā):散開的頭發(fā)。

  賞析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兩句詞人運用了兩個色彩迥異的動詞“撼”、“浸”,前者修飾出一雙巨臂搖蕩著水中的孤城的畫面,施展力與暴;后者刻畫了少女的柔指輕撫著情人,展現(xiàn)了情與愛的綿柔。兩個字描寫了湖水的剛與柔,對比鮮明地描寫了自然美景的神秘。“水晶”二字體現(xiàn)其玲瓏剔透,“欲三更”表明了時間,暗示了詞人在此游玩至深夜,襯托景色之美。“露荷翻處水流螢”,“流螢”二字作喻形象表現(xiàn)出荷葉沾染了露水后的清瑩明麗!办F柳”句通過“暗”、“度”二字寫盡了柳的朦朧、月的舒緩;“露荷”句則憑借“翻”、“流”二字傳達(dá)了露荷的圓潤、螢的飄忽,“蕭蕭”帶有自嘲的意思,也體現(xiàn)了詞人的自由瀟灑,“散發(fā)”體現(xiàn)了詞人的不羈。

  上片一開始,詞人以雄渾的氣勢推出了一個蕩人心魄的畫面:平湖環(huán)繞,波濤震天,孤城獨立。孟浩然《臨洞庭》云:“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痹~人所采用的藝術(shù)手法和孟詩有暗合之處,但只是客觀物象和由此引起的蒼茫闊大的意緒在形式上的自然重疊,而不是主觀上的刻意模仿。下句意境突變,“湖光倒影浸山青!痹~人展現(xiàn)了一個平靜而恬淡的畫面:湖光瀲滟,山色青蔥,蕩漾著沉醉的氤氳。這恰恰和以上波濤震天的懾人氣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畫面的轉(zhuǎn)換不但體現(xiàn)了動中有靜、剛中有柔的自然景觀上的復(fù)雜的情趣,而且在情緒上帶來了大起大落。末句“水晶樓下欲三更”是對以上畫面意境上的補充,它為詞人所詠嘆的景物籠罩上了一層朦朧的神秘的氛圍!叭秉c明時在深夜,從而為下闋對夜景的.具體描繪作了過渡性的鋪墊。

  到了下片,詞人意猶未盡,仍然陶醉于自然景觀之中。所不同者,此時詞人所刻畫的夜景主題愈加明了,“霧柳暗時云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兩句正體現(xiàn)了這一變化,前句暗合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中“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的情韻,后句又為這銷魂的意境增添了幾許生意、幾許亮色——露珠敲荷,流螢相逐。這兩句不僅意境幽美,而且對仗和遣詞也極為精工、貼切。由于詞人從細(xì)微的感觸著筆,表現(xiàn)了一種纏綿的風(fēng)情。詞人疲于世情的心靈也得到了凈化與升華,滋長了一種放曠的情懷,正如他在結(jié)句中所說的:“蕭蕭散發(fā)到天明”——詞人為自己勾畫了一個超脫者的形象。它雖沒有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中所表達(dá)的“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的人格上的闊大與深厚,但卻有其“不知今夕何夕”的達(dá)觀與迷戀。

  這是一首描寫湖景的清新雋永的小詞,上片寫湖水由晝至夜的變化,始而波涌撼城,繼而平靜如鏡,浸山映樓。下片寫夜景變化,月陰時柳晤籠霧,荷翻時露流如螢。詩情畫意,使詞人流連至天明?傆^這首詞,它的重心在于寫景,通過景觀的變化帶動情緒的升沉。因此,全詞只有末句直抒胸臆,但詞人思想與情感卻暗藏于全詩,于“景”的空靈中無處不感到“情”的滲透與激蕩。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為詞人晚年游覽江浙一帶時所作。宋高宗紹興元年年底,詞人退居在福建生活。高宗建炎3年到紹興19年(公元1129-1149年)二十年間,詞人一直與諸多居閩友人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和互動,共寫了44首交游詞。 這首《浣溪沙》就是詞人晚年游覽江浙一帶的山水美景時所作。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10

  五代: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xì)雨夢回雞塞遠(yuǎn),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欄 通:闌) (何限恨 一作:無限恨)

  譯文及注釋

  譯文荷花落盡,香氣消散,荷葉凋零,深秋的西風(fēng)拂動綠水,使人愁緒滿懷。美好的人生年華不斷消逝。與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這滿眼蕭瑟的`景象)。 細(xì)雨綿綿,夢境中塞外風(fēng)物緲遠(yuǎn)。(醒來)寒笙嗚咽之聲回蕩在小樓中。(想起故人舊事),(她)含淚倚欄,懷抱無窮幽怨。注釋⑴攤破浣溪沙:詞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雙調(diào)四十八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平韻,一韻到底。前后闋基本相同,只是前...

  顯示全部

  譯文及注釋

  佚名

  譯文

  荷花落盡,香氣消散,荷葉凋零,深秋的西風(fēng)拂動綠水,使人愁緒滿懷。美好的人生年華不斷消逝。與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這滿眼蕭瑟的景象)。

  細(xì)雨綿綿,夢境中塞外風(fēng)物緲遠(yuǎn)。(醒來)寒笙嗚咽之聲回蕩在小樓中。(想起故人舊事),(她)含淚倚欄,懷抱無窮幽怨。

  注釋

 、艛偲其较常涸~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雙調(diào)四十八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平韻,一韻到底。前后闋基本相同,只是前闋首句平腳押韻,后闋首句仄腳不押韻。后闋開始兩句一般要求對仗。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闋末句擴(kuò)展成兩句,所以叫“攤破浣溪沙”。

 、戚蛰蹋汉苫ǖ膭e稱。

  ⑶西風(fēng)愁起:西風(fēng)從綠波之間起來。以花葉凋零,故曰“愁起“。

  ⑷雞塞:《漢書·匈奴傳》:“送單于出朔方雞鹿塞。“顏師古注:”在朔方渾縣西北!敖耜兾魇M山縣西。《后漢書·和帝紀(jì)》:”竇憲出雞鹿塞“,簡稱雞塞。亦作雞祿山!痘ㄩg集》卷八孫光憲《定西番》:”雞祿山前游騎!斑@里泛指邊塞。

 、蓮兀捍笄械淖詈笠槐!按祻亍耙庵^吹到最后一曲。笙以吹久而含潤,故云”寒“。元稹《連昌宮詞》:”逡巡大遍涼州徹“,” 大遍“有幾十段。后主《玉樓春》:”重按霓裳歌遍徹“,可以參證。玉笙寒:玉笙以銅質(zhì)簧片發(fā)聲,遇冷則音聲不暢,需要加熱,叫暖笙。

 、室校好鲄芜h(yuǎn)本作“寄“,《讀詞偶得》曾采用之。但”寄“字雖好,文意比較晦,今仍從《花庵詞選》與通行本、作“倚”!

  參考資料:

  1、 俞平伯 .唐宋詞選釋 .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1979 :57 .

  2、 徐中玉 金啟華 .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選(一)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1999 :725-726 .

  鑒賞

  李璟流傳下來的詞作不多,所傳幾首詞中,最膾炙人口的,就是這首《攤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詞的上片著重寫景。菡萏,荷花的別稱。文字的語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來就說:“菡萏香銷翠葉殘”。說“香”,點其“味”;說“翠”,重其“色”。此時味去葉枯確然使人惆悵。西風(fēng),秋風(fēng)之謂也。綠波,寫的是瑩瑩秋水。如果說上句是重在寫秋色,那么這一句則重在寫秋容。一個“愁”字,把秋風(fēng)和秋水都擬人化了,于是,外...

  顯示全部

  鑒賞

  佚名

  李璟流傳下來的詞作不多,所傳幾首詞中,最膾炙人口的,就是這首《攤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菡萏,荷花的別稱。文字的語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來就說:“菡萏香銷翠葉殘”。說“香”,點其“味”;說“翠”,重其“色”。此時味去葉枯確然使人惆悵。西風(fēng),秋風(fēng)之謂也。綠波,寫的是瑩瑩秋水。如果說上句是重在寫秋色,那么這一句則重在寫秋容。一個“愁”字,把秋風(fēng)和秋水都擬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時同作家的內(nèi)在感情溶為一體了,詞作也因之而籠罩了一層濃重的.蕭瑟氣氛。三、四兩句,由景生情,更進(jìn)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觀感受。韶光,指春光。在這里,作家以其獨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訴人們:在這秋色滿天的時節(jié),美好的春光連同荷花的清芬、荷葉的秀翠,還有觀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濃重的蕭瑟氣氛中又平添了一種悲涼凄清的氣氛。“不堪看”三字,質(zhì)樸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脫脫地抒發(fā)了詩人的主觀感情!白怨欧昵锉帕取保ㄌ苿⒂礤a詩句)。李璟雖然位高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當(dāng)時內(nèi)外矛盾重重,境遇相當(dāng)?,此時此刻,觸景傷情,從而產(chǎn)生無窮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詞的下片著重抒情。首句,托夢境訴哀情。一夢醒來,雨聲細(xì)細(xì),夢境即便美好,但所夢之人畢竟遠(yuǎn)在邊塞(雞塞,雞麓塞,在今陜西省。這里泛指邊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確是“雨亦綿綿,思亦綿綿”!靶恰本洌源刁弦r凄清。風(fēng)雨高樓,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徹,遍,段。吹徹,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聲咽,映襯了作家的寂寞孤清。這兩句亦遠(yuǎn)亦近,亦虛亦實,亦聲亦情,而且對仗工巧,是千古傳唱的名句。最后兩句,直抒胸臆。環(huán)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涼,不能不使人潸然淚下,滿懷怨恨。“多少”,“何限”,數(shù)不清,說不盡。流不完的淚,訴不盡的恨;淚因恨灑,恨依淚傾。語雖平淡,但很能打動人心。結(jié)語“倚欄干”一句,寫物寫人更寫情,脈脈深長,語已盡而意無窮。

  這首詞有些版本題名“秋思”,看來是切合的。李廷機評論過這首詞是“字字佳,含秋思極妙”(《全唐五代詞》四四一頁)。確實,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參考資料:

  1、 葉嘉瑩 等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119-122 .

  李璟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即位后開始大規(guī)模對外用兵,消滅楚、閩二國。他在位時,南唐疆土最大。不過李璟奢侈無度,導(dǎo)致政治腐敗,國力下降。李璟好讀書,多才藝。常與寵臣韓熙載、馮延巳等飲宴賦詩。他的詞,感情真摯,風(fēng)格清新,語言不事雕琢,“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961年逝,時年47歲。廟號元宗,謚號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詩詞被錄入《南唐二主詞》中。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11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宋代蘇軾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yīng)。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繰通:繅)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譯文

  棗花紛紛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響起車繅絲的聲音,古老的柳樹底下有一個穿牛衣的農(nóng)民在叫賣黃瓜。

  路途遙遠(yuǎn),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艷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想隨便去哪找點水喝。于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注釋

  徐門:即徐州。

  謝雨:雨后謝神。

  簌簌:紛紛下落的樣子,一作“蔌蔌”,音義皆同。

  繅車:紡車?,一作“繰”,把蠶繭浸在熱水里,抽出蠶絲。

  牛衣:蓑衣之類。這里泛指用粗麻織成的衣服!稘h書.食貨志》有“貧民常衣牛馬之衣”的話。

  漫思茶:想隨便去哪兒找點茶喝。漫,隨意,一作“謾”。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衣巾在風(fēng)中簌簌作響,棗花隨風(fēng)飄落。村南村北響起紡車繅絲的聲音。穿著麻布衣裳的農(nóng)人坐在老柳樹下叫賣著黃瓜。

  我酒意上心頭,一路上都昏昏欲睡。艷陽高照,又使人口渴難忍。敲敲一家農(nóng)人的院門,看他可否給一碗濃茶解渴。

  注釋

 、配较常涸~牌名。

  ⑵徐門:即徐州。謝雨:雨后謝神。

 、求╯ù)簌:花落的聲音,一作“蔌蔌”,音義皆同。此句謂棗花紛紛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裝。

  ⑷繅(sāo)車:繅絲車,抽絲工具?,一作“繰”,把蠶繭浸在熱水里,抽出蠶絲。

  ⑸牛衣:蓑衣之類。這里泛指用粗麻織成的衣服!稘h書·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條:“案《食貨志》,董仲舒曰:‘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粍t牛衣者,編草使暖,以被牛體,蓋蓑衣之類也。”此處指賣瓜者衣著粗劣。或謂本作“半依”,如曾季貍《艇齋詩話》:“予嘗見東坡墨跡作‘半依’,乃知‘!终`也。”

 、事疾瑁合腚S便去哪兒找點茶喝。漫,隨意,一作“謾”。因為十分渴,想隨便喝點茶,所以不管哪個人家,都想去敲門試問。蘇軾《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門”,與此兩句意同。皮日休《閑夜酒醒》:“酒渴漫思茶”,蓋即此語所本。

 、艘叭耍恨r(nóng)夫。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蘇軾43歲在徐州(今屬江蘇)任太守時所作。公元1078年(北宋元豐元年)春天,徐州發(fā)生了嚴(yán)重旱災(zāi),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蘇軾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組詞《浣溪沙》。

  賞析

  這首《浣溪沙》詞是蘇軾43歲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公元1078年(元豐元年)春天,徐州發(fā)生了嚴(yán)重旱災(zāi),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蘇軾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組詞《浣溪沙》,共五首,這是第四首。作品描述他鄉(xiāng)間的見聞和感受。藝術(shù)上頗具匠心,詞中從農(nóng)村習(xí)見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現(xiàn)了淳厚的鄉(xiāng)村風(fēng)味。清新樸實,明白如話,生動真切,栩栩傳神,是此詞的顯著特色。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這首詞中所寫的景,并不是一般情況下通過視覺形象構(gòu)成的統(tǒng)一的畫面,而是通過傳入耳鼓的各種不同的音響在詩人意識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組聯(lián)續(xù)不斷的影象。

  這首詞是蘇軾在徐州(在今江蘇。┳鞴俚臅r候?qū)懙。按照?dāng)時的迷信風(fēng)俗,一個關(guān)心農(nóng)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龍王爺”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龍王爺”謝雨。這首詞就是蘇軾有一次途經(jīng)農(nóng)村去謝雨,記下的見聞之一。

  “簌簌衣巾落棗花”,按照文意本來應(yīng)該是“棗花簌簌落衣巾”。古人寫詩詞,常常根據(jù)格律和修辭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調(diào)動,這里就是如此!绑保切稳輻椈娂娐湎碌臉幼。“衣巾”,是衣服和頭巾。古代服裝,男人往往戴頭巾。棗樹在初夏開出黃綠色的小花。作者不是從旁邊看到落棗花,而是行經(jīng)棗樹下,或是佇立棗樹下,這樣棗花才能落到衣巾上。接下去,“村南村北響繅車”!翱塠sāo]車”,一種抽取蠶絲的手搖工具。村子里從南頭到北頭繅絲的聲音響成一片,原來蠶農(nóng)們正在緊張地勞動。這里,有棗花散落,有繅車歌唱,在路邊古老的柳樹下,還有一個身披牛衣的農(nóng)民在賣黃瓜!芭R隆保且环N用麻或草編成的,用來覆蓋牛身的織物,這里指蓑衣一類的東西。上片三句,每一句都寫出了景色的一個方面。這一次蘇軾偶然來到農(nóng)村,很敏感地抓住了這些特點,特別是抓住了棗花、繅絲、黃瓜這些富有時令特色的事物,把它們勾畫出來。簡單幾筆,就點染出了一幅初夏時節(jié)農(nóng)村的風(fēng)俗畫。

  這首詞,不僅是寫景,還記了事。在下片,就轉(zhuǎn)入了寫作者自己的活動。這時他已是“酒困路長惟欲睡”!熬评А保蔷坪罄Ь,說明他上路前喝過酒了!奥烽L”,看來,已走過很長的路程,而離目的地還很遠(yuǎn)!拔,只。這句詞寫出他旅途的困倦!叭崭呷丝事疾琛!叭崭摺,太陽已升得很高。在初夏的太陽下趕路,感到燥熱、口渴,不由得想喝杯茶潤喉解渴!奥,這里是情不自禁的意思?诳,需要喝茶;困倦,大概也想借茶解困。于是他“敲門試問野人家”。“野人家”,鄉(xiāng)野的人家,即鄉(xiāng)下老百姓。蘇軾當(dāng)時是一州的行政長官,筆下稱當(dāng)?shù)剞r(nóng)民為“野人家”,正出于他當(dāng)官的口氣。但是“試問”兩字表明他并沒有什么官氣。他沒有命令隨從差役去索要,而是自己親自去敲一家老百姓的門,客氣地同人家商量:老鄉(xiāng),能不能給一點茶解解渴呀?

  就這樣,用簡單幾句,既畫出了一幅很有生活氣息的農(nóng)村畫圖;又記下了一段向老鄉(xiāng)敲門討茶的經(jīng)歷,這是他平常深居官衙中接觸不到,因而感到新鮮有趣的。這首詞似乎是隨手寫來,實際上文字生動傳神,使一首記聞式的小詞,獲得了藝術(shù)的生命。這就是古典詩詞中所講究的“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作者為何要“敲門試問”呢?1.他是一個體恤民情、愛民如子的好父母官,謙和有禮,不會貿(mào)然闖入農(nóng)家;2剛剛在旱災(zāi)后求得雨,主人可能外出下田耕作,并不在家,所以他要試探一下家中是否有人在。

  《浣溪沙》詞中“簌簌衣巾落棗花”一句,實為“棗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興》一詩中有“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原意為: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主賓倒置的同時,賓語“香稻粒”、“碧梧枝”還被拆開分屬主賓位置。對于古典詩歌詩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說:“詩家例用倒句法,方覺奇峭生動”。

  《浣溪沙》全詞有景有人,有形有聲有色,鄉(xiāng)土氣息濃郁。日高、路長、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現(xiàn)旅途的勞累,但傳達(dá)出的仍是歡暢喜悅之情,傳出了主人公縣令體恤民情的精神風(fēng)貌。這首詞既畫出了初夏鄉(xiāng)間生活的逼真畫面,又記下了作者路途的經(jīng)歷和感受,為北宋詞的社會內(nèi)容開辟了新天地。

  鑒賞

  這首詞是蘇軾在徐州作官的時候?qū)懙。按照?dāng)時的迷信風(fēng)俗,一個關(guān)心農(nóng)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龍王爺”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龍王爺”謝雨。這首詞就是蘇軾有一次途經(jīng)農(nóng)村去謝雨,記下的見聞之一。

  此詞描述他鄉(xiāng)間的見聞和感受。藝術(shù)上頗具匠心,詞中從農(nóng)村習(xí)見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現(xiàn)了淳厚的鄉(xiāng)村風(fēng)味。清新樸實,明白如話,生動真切,栩栩傳神,是此詞的顯著特色。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這首詞中所寫的景,并不是一般情況下通過視覺形象構(gòu)成的統(tǒng)一的畫面,而是通過傳入耳鼓的各種不同的音響在詩人意識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組聯(lián)續(xù)不斷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棗花”從棗花落到衣巾上的聲音開端,反映了一位關(guān)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對雨后農(nóng)村新景象的喜悅之情。作者在“謝雨道上”,經(jīng)過長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聲傳來耳際,并好像有什么東西打在身上和頭巾上。這時,他才意識到:這是棗花落在身上。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音是輕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卻是那么真切。接著,耳邊又傳來吱吱呀呀的聲響,越往前走,這響聲便越濃,從南,從北,從四面八方傳來,不用看也不用問,這是作者熟悉的繅車的響聲。“村南村北”概括“繅車”聲,說明作者聽得多么認(rèn)真,多么細(xì)心,多么興奮。從響聲中,作者意識到,他已進(jìn)入村中了。這時,突然一陣叫賣聲傳入耳鼓,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披著“牛衣”的農(nóng)民坐在古老的柳樹蔭中,面前擺著一堆黃瓜!芭R鹿帕保髡邠Q一個角度來寫他對蔬菜豐收的喜悅心情。三句話,三個畫面,似乎東鱗西爪,毫無聯(lián)系?墒怯弥x雨的路上這條線串起來,就讓人感到這幅連環(huán)畫具有很強的立體感。這一組畫面,不僅色彩美,而且有音樂美。無論是簌簌的落花聲,嗡嗡的繰車聲,還是瓜農(nóng)的叫賣聲,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生動地展現(xiàn)出農(nóng)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上片寫的是農(nóng)村生產(chǎn)勞動的繁忙景象,下片轉(zhuǎn)入寫謝雨途中行路的艱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識活動!熬评烽L惟欲睡”是對上片的補充。在結(jié)構(gòu)上,這一句又是倒敘,它說明前三句之所以從聽覺方面來寫,主要是因為酒意未消,路途遙遠(yuǎn),人體困乏,故而寫下來的只不過是睡眼朦朧中聽來的片斷,并非是視覺構(gòu)成的完整統(tǒng)一的畫面!叭崭呷丝省眱删,雖然寫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農(nóng)民家里覓水的意識活動,但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節(jié)、隨遇而安的性格特征。走了一村又一村,這時已是日高天熱,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來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霸噯枴币辉~用得十分講究,既寫出了作者滿懷希望想討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擔(dān)心農(nóng)忙季節(jié),農(nóng)家無人,自己不便貿(mào)然而入的心情。信筆寫來,不事雕琢,但卻栩栩如生,刻畫出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將一位太守與普通農(nóng)民的關(guān)系寫得親切自然。“敲門試問野人家”,詞到這里就戛然而止了。詞人敲門的結(jié)果怎樣,喝到茶沒有,農(nóng)民是怎樣招待他的,詞中未作一個字的交代,留給讀者去想像,更是余味無窮。這就是古典詩詞中所講究的“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

  《浣溪沙》詞中“簌簌衣巾落棗花”一句,實為“棗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興》一詩中有“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原意為: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主賓倒置的同時,賓語“香稻!薄ⅰ氨涛嘀Α边被拆開分屬主賓位置。對于古典詩歌詩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說:“詩家例用倒句法,方覺奇峭生動”。

  全詞繪景逼真形象,栩栩如生,敘事清新淡雅,脈脈含情,為宋詞詞境的拓展作出了貢獻(xiàn)。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12

  原文

  作者:蘇軾

  萬頃風(fēng)濤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

  翠袖倚風(fēng)縈柳絮,絳唇得酒爛櫻珠。尊前呵手鑷霜須。

  譯文及注釋

  譯文只記得昨夜風(fēng)聲一片,卻不記得何時醒來,看江上大雪紛飛,想這瑞年,明年麥子定能豐收,只要百姓吃飽我就不愁了。

  歌女林臨風(fēng)而立,身邊飛舞的雪花如柳絮,喝下美酒的紅唇,如櫻桃絢爛,我則在酒杯前吁氣措手,摸著白胡須。

  注釋⑴蘇:即江蘇蘇州市。舊注云:“公有薄田在蘇,今歲為風(fēng)濤蕩盡!斑@句是指自己在蘇州的田地被風(fēng)潮掃蕩但卻并不介意。

 、七@兩句想象黃州一帶由于大雪而第二年將獲得“麥千車”的大豐收,而“人飽”將使“我愁”消除;說明自己的“愁”是對國計民生的憂念。

  ⑶翠袖:指穿翠綠衣裳的歌女。絳唇:紅唇。櫻珠:櫻桃。這兩句是說歌女的舞袖上縈繞著隨風(fēng)飄來如同柳絮般的雪花,當(dāng)她舉杯飲酒時雙唇好似爛熟的紅櫻桃。

 、辱嚕喊纬K殻喊醉。

  賞析

  整首詞境界鮮明,形象突出,情思深婉,作者以樂景表憂思,以艷麗襯愁情,巧妙地運用相反相成的藝術(shù)手法,極大地增強了藝術(shù)的形象性,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

  詞的首句,“萬頃風(fēng)濤不記蘇”的'“蘇”,當(dāng)指蘇州,舊注中的“公”,當(dāng)指蘇軾。這一句說的是蘇軾未把蘇州為風(fēng)災(zāi)蕩盡的田產(chǎn)記掛心上。

  詞上片寫詞人酒醉之后依稀聽見風(fēng)聲大作,已記不清何時蘇醒過來,待到天明,已是一片銀裝世界。詞人立刻從雪兆豐年的聯(lián)想中,想象到麥千車的豐收景象,而為人民能夠飽食感到慶幸。下片回敘前一天徐君猷過訪時酒筵間的情景。歌伎的翠袖柳絮般潔白、輕盈的雪花縈繞中曳,她那紅潤的嘴唇酒后更加鮮艷,就像熟透了的櫻桃。而詞人卻酒筵歌席間,呵著發(fā)凍的手,捋著已經(jīng)變白了的胡須,思緒萬端。

  詞人攝取“呵手鑷霜須”這一富有典型特征的動作,極大地增強了藝術(shù)的形象性和含蓄性,深刻地揭示了抒情主人公謫貶的特定環(huán)境中的憂思。這一憂思的形象,襯以白雪縈繞翠袖和鮮艷的絳唇對比強烈,含蘊更豐。

  上片比較明快,下片更顯得深婉,而上片的情思抒發(fā),恰好為下片的無聲形象作提示。上下兩片的重點是最末的無聲形象。它們彼此呼應(yīng),互為表里,表現(xiàn)了詞人一個晝夜的活動和心境。遣詞、用字的準(zhǔn)確形象,也是這首詞的特點。如“不記”二字,看來無足輕重,但它卻切詞序“酒醒”而表現(xiàn)了醉中的朦朧!暗睢币辉~,確切地表達(dá)了由實景引起的聯(lián)想中產(chǎn)生的美好愿望!盃櫻珠”,著一“爛”字,活畫出酒后朱唇的紅潤欲滴。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13

  原文:

  浣溪沙·從石樓石壁往來鄧尉山中原文

  一半黃梅雜雨晴,虛嵐浮翠帶湖明,閑云高鳥共身輕。

  山果打頭休論價,野花盈手不知名,煙巒直是畫中行。

  詩詞賞析:

  此詞上片詠梅子半黃,乍晴還雨,往來于鄧尉山中,眼前虛嵐浮翠,顯出湖光格外明凈,閑云與高鳥齊飛,令人心曠神怡。

  下片詠山行時野果打頭、野花盈手,煙霧繚繞,此身如在畫中。

  全詞烘出清醇的山林氣息,而詞人欣愉之情也躍然紙上。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14

  露白蟾明又到秋,佳期幽會兩悠悠,夢牽情役幾時休?

  記得泥人微斂黛,無言斜倚小書樓,暗思前事不勝愁!

  注釋

  蟾:月亮。傳說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月。

  佳期句:佳期已逝,幽會難逢,二者均茫然無望。悠悠:漫長,這里指欲相見而遙遙無期。

  泥:憐愛、留戀,作動詞用。

  斂黛:皺眉。

  賞析

  這首詞也是寫男子對女子的思念之情。上片寫又是一個秋天到來了,但幽會的.事又茫然無期,夢中想,心中念,這樣相思的日子何時才完?下片是回憶女子的可愛形象:分別時她百般挽留,黛眉微皺,無言斜倚小樓。最后一句,寫他想到往事的憂愁心。

  顧敻八首《浣溪沙》,是寫男女相互思念的詞作。湯顯祖評道:“此公管調(diào),動必數(shù)章。雖中間鋪敘成文,不如人之字雕句琢,而了無窮措大酸氣。即使瑜瑕不掩,自是大家。”

  顧敻

 。奂s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無考,約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時,(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給事內(nèi)庭。久之,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國,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性好詼諧,仁前蜀時,見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舉諜以譏刺他們,一時傳笑。敻工詞,作風(fēng)間似溫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見花間集及唐五代詞)。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15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排踏破蒨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注釋:

  1、旋:臨時急就。使君:漢時對州郡長官的稱呼,此蘇軾自指。

  2、棘籬門:用雜生棗樹編成籬笆的門。

  3、排:推擠。蒨(qiàn):草名,可作紅色染料。此即指紅色。唐杜牧《村行》:“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

  4、收麥社:收麥時節(jié)祭祀土地神。

  5、鳶:老鷹。賽神:酬祭神靈的各種活動。賽神會有祭品,故鳥類圍繞飛翔,伺機覓食。

  賞析:

  身為徐州“市長”,到郊外謝雨要搞一些儀式,也免不了有一定數(shù)量的.扈從。而且,這不是普通的市長,而是名滿天下的蘇軾。盡管這時候他還不叫蘇東坡,但大才子蘇學(xué)士的各種傳奇肯定口口相傳、朝野皆知了。

  在“蘇市長”“走基層”的沿途村落,聽說車駕要到了,女人們都急急忙忙地?fù)Q上鮮艷的衣服,三三五五地簇?fù)碓诘缆愤。市長經(jīng)過的時候,大家擁擠騷動起來,翹腳張望,以至于有人踏破了紫紗的長裙。扶老攜幼,舉家而出,場院里吹拉彈唱,村民們興致甚高,不肯離去。天空中鴉鵲盤旋,烏藍(lán)的天際,大片的火燒云冉冉鋪開,回風(fēng)的曠野,麥浪在舒緩地起伏……這些場景都是城里人難于體會的。蘇軾的快樂,既源于天降時雨得償所愿,也源于這些鄉(xiāng)村固有的原生態(tài)的美。

  末句“道逢醉叟臥黃昏”妙筆略同上篇煞拍,無議論,不表態(tài),平平道來,其實內(nèi)心喜慰不已。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03-21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02-21

浣溪沙·春情原文及賞析03-23

浣溪沙·洞庭原文及賞析03-24

浣溪沙·端午原文及賞析03-22

浣溪沙·桂原文及賞析03-24

浣溪沙·漁父原文及賞析05-01

浣溪沙·楊花原文及賞析03-29

浣溪沙蘇軾原文及賞析11-22

浣溪沙·春情原文及賞析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