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釋義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詩釋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閱讀答案:
1,“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句內(nèi)蘊豐富,請簡要分析。
答: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yuǎn)行者處境、心境的細(xì)心體察,包含一路珍重的殷殷祝福。
2,王維的這首詩由于寫出了人們深情惜別的普遍感受,后來被編入樂府,成為離筵上反復(fù)吟唱的歌曲《陽關(guān)三疊》。有評者認(rèn)為,這首詩中的“朝雨”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為什么這樣說?
答:因為有“朝雨”,道路才顯得潔凈、清爽,客舍、楊柳也別具清新的風(fēng)貌。從而構(gòu)成了一幅清新明朗的圖景。
送元二使安西翻譯:
清晨的細(xì)雨潤濕了渭城輕揚的灰塵,旅店旁的楊柳顯得更加青翠。奉勸您再喝盡這斟得滿滿的杯中酒,要知道西行過了陽關(guān)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
字詞解釋:
、旁盒赵判械诙,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hù)府,在今新疆庫車附近。
、莆汲牵呵貢r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濕。
、强蜕幔郝玫。
、汝栮P(guān):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背景:
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詩題又名“贈別”,后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guān)三疊”,又名“渭城曲”。它大約作于安史之亂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tǒng)轄西域地區(qū)而設(shè)的安西都護(hù)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渭城即秦都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送元二使安西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氣氛。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一直延伸、不見盡頭的驛道,客舍周圍、驛道兩旁的柳樹。這一切,都仿佛是極平常的眼前景,讀來卻風(fēng)光如畫,抒情氣氛濃郁!俺辍痹谶@里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長,剛剛潤濕塵土就停了。從長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車馬交馳,塵上飛揚,朝雨乍停,天氣晴朗,道路顯得潔凈、清爽。“浥輕塵”的“浥”字是濕潤的意思,在這里用得很有分寸,顯出這雨澄塵而不濕路,恰到好處,仿佛天從人愿,特意為遠(yuǎn)行的人安排一條輕塵不揚的道路?蜕,本是羈旅者的伴侶;楊柳,更是離別的象征。選取這兩件事物,自然有意關(guān)合送別。它們通?偸呛土b愁別恨聯(lián)結(jié)在一起而呈現(xiàn)出黯然銷魂的情調(diào)。而今天,卻因一場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fēng)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塵飛揚,路旁柳色不免籠罩著灰蒙蒙的塵霧,一場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說“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來?傊瑥那謇实奶煊,到潔凈的道路,從青青的客舍,到翠綠的楊柳,構(gòu)成了一幅色調(diào)清新明朗的圖景,為這場送別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huán)境。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但卻不是黯然銷魂的離別。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種輕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調(diào)!拜p塵”、“青青”、“新”等詞語,聲韻輕柔明快,加強(qiáng)了讀者的這種感受。
絕句在篇幅上受到嚴(yán)格限制。這首詩,對如何設(shè)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jié)束時主人的勸酒辭: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guān),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詩人像高明的攝影師,攝下了最富表現(xiàn)力的鏡頭。宴席已經(jīng)進(jìn)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釀滿別情的酒已經(jīng)喝過多巡,殷勤告別的話已經(jīng)重復(fù)過多次,朋友上路的時刻終于不能不到來,主客雙方的惜別之情在這一瞬間都到達(dá)了頂點。主人的這句似乎脫口而出的勸酒辭就是此刻強(qiáng)烈、深摯的惜別之情的集中表現(xiàn)。
三四兩句是一個整體。要深切理解這臨行勸酒中蘊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陽關(guān)”。處于河西走廊盡西頭的陽關(guān),和它北面的玉門關(guān)相對,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nèi)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國勢強(qiáng)盛,內(nèi)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guān)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但當(dāng)時陽關(guān)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fēng)物與內(nèi)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陽關(guān)”,雖是壯舉,卻又不免經(jīng)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因此,這臨行之際“勸君更盡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詩人全部豐富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這里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yuǎn)行者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包含著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對于送行者來說,勸對方“更盡一杯酒”,不只是讓朋友多帶走自己的一分情誼,而且有意無意地延宕分手的時間,好讓對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之感,不只屬于行者。臨別依依,要說的話很多,但千頭萬緒,一時竟不知從何說起。這種場合,往往會出現(xiàn)無言相對的沉默,“勸君更盡一杯酒”,就是不自覺地打破這種沉默的方式,也是表達(dá)此刻豐富復(fù)雜感情的方式。詩人沒有說出的比已經(jīng)說出的要豐富得多。總之,三四兩句所剪取的雖然只是一剎那的情景,卻是蘊含極其豐富的一剎那。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于絕大多數(shù)離筵別席演唱,后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
后世評價:
1,白居易《對酒》詩:“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guān)》第四聲!弊⒃疲骸暗谒穆暎畡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也。”
2,明代李東陽《麓堂詩話》云:“作詩不可以意徇辭,而須以辭達(dá)意。辭能達(dá)意,可歌可詠,則可以傳。王摩詰‘陽關(guān)無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疊歌之。后之詠別者,千言萬語,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謂之達(dá)耳!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漢族,唐朝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會打擊徹底禪化。存詩4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參禪悟理,學(xué)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拓展閱讀】
王維前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畫詩人,祖籍山西祁縣,他是這個時代多才多藝學(xué)富五車的人杰代表,他不僅是位技法熟巧的畫家,還是位諳練宮調(diào)的音樂家。他寫的山水詩大都是立體式構(gòu)思,讓看客讀起他的詩作會隨著描繪的畫景,時而仰視;時而俯瞰;時而遠(yuǎn)眺;時而靜聽;時而共鳴,把看客操作成了他手中的提線木偶,閑遐之余,去欣賞他的山水詩,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想欣賞到王維前輩山水詩的絕妙之處,你的頭腦要具備看詩現(xiàn)畫聽聲的能力,就是說你在讀他詩的時候,要像在賞一幅山水畫,分清詩中的近景、中景、遠(yuǎn)景處的意境,掌握好近景眼看手摸,中景耳聽意遠(yuǎn),遠(yuǎn)景眺望神飛多層次的欣賞步驟。
你如果準(zhǔn)備好了就隨我去賞悉他的《山居秋暝》一詩吧。山居秋暝之詩題,他告知看客將描寫山里人秋日落山的景致。“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表樦髡哂蛇h(yuǎn)即近的描寫順序,可把首句“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列為遠(yuǎn)景,次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列為中景,第三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列為近景,尾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列為作者感悟。
那我們就由遠(yuǎn)漸近地開始欣賞吧,“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這兩句詩,貴在“空”“晚”兩字,“空”,夜幕下剛下過秋雨的大山,黑黝黝剪影似的失去了輪廓線,“空”的看不出它的顏色,“空”的讓夜空潔凈,“空”的讓心靈靜謐,“空”的少去了許多繁雜!巴怼弊值莱隽诉@是個遲到的秋天,本來已進(jìn)入了霜期的節(jié)令,習(xí)習(xí)秋風(fēng)是那么的涼爽宜人,在傍晚的大山里都感覺不到半點寒意,暖和和的夜晚也道出了作者今天的好心情。
次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之中景,作者告訴了他站的位置,站在松樹林的泉水旁。這兩句突出了“照”和“流”兩個字,“照”,突顯了天空的明月,只有它為大地灑下明亮的銀暉,作者才看清了清澈的泉水。“流”,它蘊涵著聲音,山石間流淌的泉水能不發(fā)出響聲嗎?“清泉石上流”言簡意賅的五個字,你要言近旨遠(yuǎn)地去浮想聯(lián)翩,用盡你的想象力,去想那夜色朦朧下清泉跳躍在山石間的模樣兒。你看那近處的山泉兒,活潑的就像“七歲八歲狗也嫌”的頑童,“流”時還抖出銀鈴般的笑聲。面對清泉如若透明純真的童心,讓你身心了無雜念陡覺輕松。清流穿梭于茂密的松樹間,歡快地拍打著色彩斑斕的卵石,樹影想攔住它們玩一會,它們嘻嘻哈哈地笑著跑過去了。月光穿過松林的空隙,傾瀉在流動的泉水上,浸著月光的泉水,變成了波光粼粼流動的銀鏈子。樹林邊有株老態(tài)龍鐘的古松,恍惚間,它化作了手住拐杖的老者,頑皮的泉水何不是它的孫兒,它們兩個在大山里一靜一動,顧盼有情,相映成趣,只見他在招手呼喚貪玩在松林中的孫兒回家。
近處的泉水響,遠(yuǎn)處的泉水嘩,躍下山谷的泉水鳴。你要想到作者面前的泉水不止一條,而是遠(yuǎn)遠(yuǎn)近近有若干條泉流。它們就像在大山里排練多聲部的大合唱,唱出了急緩輕重有弱有強(qiáng),交織成了一首無伴奏的童聲大合唱。使你身不由己俯身傾聽著,辨析著,身心猶如融入了泉水,隨水而起伏,隨水而激揚,隨水而遐想。讓泉水慮過你的心田,沖走欲念,流下淡泊,任我品味,陶醉在這泉水旁。
再欣賞“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美詩句,這兩句詩貴在“喧”“動”兩字,“喧”,竹林靜悄悄地站立在月光下,突然,在竹林里傳出“嘩嘩”的一陣響聲,一群在湖邊洗衣歸來的姑娘們,歌聲、笑聲“喧”破了竹林的清靜,“喧”的讓人心動,“喧”的讓人走神,“喧”的讓人激情,一個“喧”字從竹林里飄出來優(yōu)美的山歌。蓮“動”為畫面增添了不少活力,條條捕魚的小船兒,徐緩地?fù)u出了荷塘,湖光船影,天水一色,月下無聲。只有那托著小碗似的蓮蓬擺動起來,才知道小船在行進(jìn),大概那搖船的是些年輕漁夫,正靜聲屏氣在笑聲歌聲中,各自聽辨著自己的心上人,或許在心里想著和姑娘們對歌的詞句,反正他們是不愿意打斷姑娘們的歌聲笑語的。
尾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是作者觸景生情縈帶出他對人生的感悟,污濁的官場爭斗是多么的骯臟,這樣安靜純樸美好的田園生活,他是多么的向往。管它花草枯榮;管它公侯王爺;管它庶民百姓,管它高貴貧賤,誰見了這醉人宜居美景,不產(chǎn)生留下來的意愿呢?其實作者感悟的核心是“王孫”,筆者理解詩中的“王孫”,指的是作者的后代。我要勸說我的子孫后代,不在官場為官,就讓他們過這樣優(yōu)美平穩(wěn)的田園生活。
我對詩人描寫的美景早已心傾神馳了,不知看客你是否愿隨我一同前尋。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釋義】相關(guān)文章: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精選]01-24
《送元二使安西》賞析09-05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04-01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03-03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xué)教案04-12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精選[15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