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初中知識

高中必修四語文課文《哈姆萊特》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5 22:18:58 初中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語文課文《哈姆萊特》教學設計

  《哈姆萊特》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必修四語文課文《哈姆萊特》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語文課文《哈姆萊特》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了解哈姆萊特的性格,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義。

  〖教學重點〗

  品味哈姆萊特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

  〖教學難點〗

  把握戲劇的復雜的矛盾沖突,了解哈姆萊特的性格。

  〖預習作業(yè)〗

  利用“五·一”假期閱讀《哈姆萊特》全劇,寫了一篇關于哈姆萊特的人物評論。

  〖教學過程〗

  自讀課,學生交流閱讀心得,評論哈姆萊特形象的意義,教師引導小結。

  在課前檢查預習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學生交上來的作業(yè)中沒有自己的體會,多是借鑒來的有關哈姆萊特性格的經(jīng)典評價,如“為了正義而復仇的王子”、“人文主義的英雄”、“思考者”、“憂郁王子”“敏于思考而懦于行動的人”等等。這些結論顯然超越了學生可能的閱讀高度。在課堂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觀點如出一轍,沒有個性,無須交流;而當我質(zhì)疑他們的觀點時,他們無法為自己的觀點提供可靠的細節(jié)依據(jù)──這意味著:學生并沒有認真閱讀作品,只是了解了故事情節(jié);學生沒有解讀作品的信心和能力,只好借別人的言論來應付作業(yè),而當他們看了那些經(jīng)典評論后,越發(fā)喪失信心,徹底臣服于這些言論,最終造成強勢的解讀言論對學生主體意識的顛覆。

  主題的確定經(jīng)過思考,我認識到教師在指導高一學生閱讀文學經(jīng)典名著時,需要細致地引導學生閱讀作品,親近文本,親近自己的心靈,尊重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時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閱讀的意義和價值,正確看待別人的解讀言論,避免閱讀個性被強勢的解讀言論所扼殺。

  問題的解決認真閱讀《哈姆萊特》后,我決定修改教學設計,2007年5月11日重上這堂課,引導學生貼近文本,貼近自己來閱讀。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了解哈姆萊特的性格,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義。

  〖教學重點〗

  品味哈姆萊特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

  〖教學難點〗

  了解哈姆萊特的性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都可以對哈姆萊特提出自己的理解,但“一千個哈姆萊特還是哈姆萊特”,每一種理解都必須以文本為依據(jù)。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聆聽哈姆萊特的心聲,理解哈姆萊特的行為,感受哈姆萊特的形象。

  二、利用多媒體播放關于哈姆萊特的對白片斷

  (出自“上譯經(jīng)典”臺詞忠實于原文,人物表現(xiàn)到位),學生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體會人物語言,思考問題:

  片斷:哈姆萊特得知母親再婚后的獨白──

  問題1、哈姆萊特在這一場變故中失去了什么?他此時會是什么樣心情,他不斷強調(diào)“還不到一個月”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心理感受?他想到“自殺”這個詞意味著什么?

  片斷:哈姆萊特見到父親亡魂后的獨白──

  問題2、哈姆萊特此時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這句話該怎樣理解?

  片斷:哈姆萊特裝瘋后,叔父利用莪菲利亞來試探他,孤立無援的他關于“生存還是毀滅”的思考──

  問題3、哪些語句是表現(xiàn)了哈姆萊特內(nèi)心的痛苦?是什么讓他又一次思考“生存與死亡”的問題?這體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片斷:叔叔懺悔時他關于“殺與不殺”的思考──

  問題4、哈姆萊特放棄此時復仇是因為懦弱嗎?

  片斷:哈姆萊特在母親房里誤殺大臣波洛涅斯并指責母親的片斷──

  問題5、哈姆萊特為什么殺波洛涅斯,他是個拖延行動的人嗎?哈姆萊特對母親是什么感情?

  片斷:比劍(高潮及結局,也是課文內(nèi)容)──

  問題6、哈姆萊特接受比劍可以看出他什么樣的性格弱點?他最終與對手同歸于盡,這一結局哈姆萊特能否避免?

  三、討論交流,回答以上問題

  要求:

  1、換位思考用自己的心去體會人物的心,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

  2、在語境中理解人物的語言,從哈姆萊特的身份、地位的變化中去體會語言的涵義。

  3、將思考得出的結論和你所借鑒的評論進行對比,看哪些觀點一致那些觀點不一致,為什么?(這個問題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明白閱讀原則: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閱讀理解,重要的是閱讀理解的過程,而不是結論。)

  四、將討論中形成的對哈姆萊特的評價整理成文,要求觀點清晰明確,言之有據(jù),論據(jù)充分

  主要觀點如下:

  哈姆萊特無非就是一個不幸的青年,陷入了命運的陷阱。

  哈姆萊特是個善良的人,有應付問題的心機卻無復仇的計劃,他注定要失敗。

  哈姆萊特的憂郁的性格是他的致命弱點。

  哈姆萊特曾經(jīng)的優(yōu)越?jīng)Q定他的懦弱,他是一朵溫室里的花。

  哈姆萊特長于思考,但絕非懦弱。

  哈姆萊特是一介書生,絕非英雄。

  哈姆萊特是一個迷信命運的人,這讓他難有作為。

  【教學反思】

  經(jīng)過對戲劇的鑒賞,對語言的品味以及交流討論,學生逐漸形成了自己對人物性格的評價,或許有些失之偏頗甚至膚淺,但在闡述的過程中大都理直氣壯且言之有據(jù)。由于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同,個性有別,對人物性格的分析的深度和褒貶也就不同,寫出來的文章不再是千文一面,而是各有千秋,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了學生的個性,擺脫了強勢的解讀言論對他們個性的顛覆。但由于課堂上老師在引導的過程中難免會帶出自己的閱讀體會來,所以還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獨立閱讀。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對經(jīng)典名著的導讀采取放羊式的做法,讓學生自己閱讀并參照文學評論來理解作品也是不現(xiàn)實的。尤其是對高一的學生,更需要具體實在的引導,在學生通讀作品,了解情節(jié)的基礎上,教師通過設計思考題等方法引導學生對作品的精華部分尤其是精彩細節(jié)進行細讀鑒賞,有利于學生貼近文本感受體會。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感受,鼓勵學生以自己的經(jīng)驗來理解人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解讀經(jīng)典的自信。哪怕學生的理解并不深刻或全面,但學生只有擁有了自我,理解能力才有成長的空間,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培養(yǎng)其個性化閱讀的能力的目標。

【高中必修四語文課文《哈姆萊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語文雷雨教學設計(精選8篇)04-17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雨霖鈴》教學設計(通用8篇)08-03

語文課文《將相和》教學設計06-05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國也教學設計(精選10篇)09-15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課文草原教學設計10-21

將相和課文教學設計07-15

高一必修英語課文原文06-05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燈光教學設計05-22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景陽岡》教學設計08-28

七(下)課文《鄧稼先》教學設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