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基本功教學用語
二胡基本功教學的技術性很強,那么二胡基本功教學用語是什么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搭上去
搭上去是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運弓時對琴弦旋力方法的一種通俗、形象的描述,也是左右手對弦施力時重力下沉的一種感覺!按睢弊衷凇冬F(xiàn)代漢語詞典》(1978商務印書館)中第一種釋義就是支、架的意思,如搭橋。筆者認為應理解為:甲物體全部或部分重力放在乙物體上;乙物體對甲物體的重力起到支撐作用。筆者在教授二胡基本功時強調(diào)松肩捏桿,就是要保證左右手臂的重力搭落在琴弦上。
所謂松肩,一是充分發(fā)揮兩個肩關節(jié)“萬向軸”的作用,給手臂自由轉(zhuǎn)動,按需要改變角度的余地;二是大三角肌等有關肌肉根據(jù)手臂重力下沉和角度變化的需要適時適量的放松,避免因肌肉緊張而無法使重力下沉和角度改變。所謂捏桿,從左手說是要拇指指關節(jié)內(nèi)側(cè)與食指掌指關節(jié)前后對應向琴桿施力,形成一個能夠承受手臂重力的支點,奏空弦時直接支撐住松肩后下沉的手臂重力;按弦時,它與按弦指尖(肚)觸弦點所形成的左右對應力,共同支撐住上述下沉的手臂重力。從右手講,捏桿主要是拇指末節(jié)側(cè)面與食指第一關節(jié)上下對弓桿尾勾處施力,它和食指指肚與中指末節(jié)前后持弓點在一定角度下形成杠桿作用,依手指、手掌、小臂間的不同角度,讓手臂和琴弓的重力分別搭在靠近琴筒上方的里外琴弦上,并讓弓毛攤成片狀。能否讓手臂重力有效地搭在琴弦上,除上述兩點之外,還必須注意讓兩個肩關節(jié)分別與按弦手指觸弦點和弓毛觸弦點之間直接形成一定的支撐力(即對應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練習搭到琴弦上,應先練肩關節(jié)自然放松,手臂重力自然下沉的感覺,通過正確的運弓與按弦動作,奏出較松弛圓潤、中等力度的聲音。待養(yǎng)成習慣有了一定把握之后,再練習重力稍小、更小或重力稍大、更大的運弓與按弦,奏出各種不同力度、不同音色的聲音。練習時要注意后邊給多少重力,前邊就接多少重力;前邊要多少重力,后邊就給多少重力。千萬別拿著二斤給四兩,或用二斤的力量接四兩的重力;更不能給了不接,或者要了不給。特別要注意接和給,給與接,即松肩捏桿是必須同時發(fā)生的,不能出現(xiàn)時間差。
二、悠起來
“悠”字按《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悠蕩,懸在空中擺動之意,如坐在秋千上來回悠蕩。筆者在二胡基本功教學中用來描述左右手特別是右手運弓過程中對弦施力時,動能與勢能相互轉(zhuǎn)換,重心左右移動的動作狀態(tài),容易被學生理解。因為悠字強調(diào)了肩作為手臂總支點的軸心作用和肱骨頭的滾動摩擦,手臂重心以肩關節(jié)為軸轉(zhuǎn)動時的離心力和慣性作用,所以能以較小的力產(chǎn)生較大的功效。左手按弦時或換把時,手臂重心也有按一定節(jié)律以肩為軸的動問題。所以從整體上講,左右手臂配合起來應該做到后邊放松,前邊集中,左右對稱,全體貫通。
悠起來主要是以肩關節(jié)為軸把左右手臂重心悠起來,但這種感覺還可以擴大到以腰(或脊柱其他關節(jié))為軸連同軀干的部分重力一起悠起來;也可以縮小到手的重心以腕為軸悠起來(如左手揉弦,右手抖弓)和手指以掌關節(jié)為軸悠起來(如左手指按弦,奏顫音等)。悠起來是二胡演奏動作的一種基本感覺。演奏不同節(jié)奏、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音色的音樂時,還必須在這一感覺的基礎上有所變化,例如右手奏較快的短弓時,可能用擺起來、甩起來更確切些;奏音色較柔、力度較弱、速度較慢的音樂時,可能用飄起來更為確切(波浪形曲線的弧度較小)。
練習運弓時悠起來的感覺,要從中等速度、中等力度的兩拍一弓或較慢的一拍一弓練起,注意前半弓手臂重力下沉,后半弓手指主動做屈伸換弓動作;要反復練習,細心體會,并用圓、亮、厚的聲音效果要求,隨時調(diào)整動作成分和動作方式。
三、方向感
二胡演奏和做其他任何動作一樣,用力方向總是第一位的,方向有誤不但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還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二胡演奏中的方向感就是要演奏者能夠根據(jù)演奏效果的需要,準確地感知并掌握演奏時的動作方向。拿最基本的長弓運弓來說,推拉弓動作就是要琴弓在接近琴筒的地方,與琴筒呈15度角、與琴弦呈90度角的平面上做左右方向的直線運動。奏外弦時加入向前的力,奏內(nèi)弦時加入向后的力。就是說拉外弦向右前方對琴弦施力;推外弦向左前方對琴弦施力;拉里弦向右后方對琴弦施力;推里弦向左后方對琴弦施力。左右前后兩種力的比例按其合力方向來說應該在30度到15度角為佳,如奏很濃很重的聲音時前后用力成分可更多些,但如接近45度角容易出噪音,如奏很輕很淡的聲音時前后用力成分可更少些,但如過少容易出虛音。運弓中除這兩種力之外,還有比如奏長弓時前半弓重力下沉,后半弓重心上移那種上下方向力的成分,三種不同方向的合力動作方向便是:拉外弦為右前下一上,推外弦為左前下一上;拉里弦為右后下一上,推里弦為左后下一上。演奏者可以以是否發(fā)出圓亮且厚的好聲音為檢驗標準反復體會,逐步建立起準確可靠的運弓施力方向感覺。
左手按弦(包括抬指、按指)、揉弦、換把也都是左右、上下、前后三種不同方向的合力組成,其中主要是左右和上下兩種力的合力。按弦動作首先是手指屈伸(主要是第一指手指與掌骨之間的角度變化)和手臂與其反作用之間形成的左右方向的力;其次是手臂重心下沉和上移(各節(jié)手指之間及末節(jié)手指與琴弦之間的角度變化)所形成的上下方向的力,以中速的一拍一次按弦動作為例,手指對弦施力方向應為前半拍左下,后半拍左上(后半拍若抬指則為右上);此外,按弦時的前后方向作用力,主要是保證手的重心在與琴桿平行的軌道上做上下較小幅度的運動。揉弦時的動作方向與上述一次按弦過程相同,只是動作幅度更小,動作速度更快,并貫穿在一次較大的按弦動作之中。換把時的動作方向也是由三種不同方向的合力組成,但它以上下方向的作用力為主、左右方向作用力小于上下方向的作用力。由低把到高把換把時手指向左下方對弦施力,手的重心與琴桿平行下移;由高把到低把時手指向左上方對弦施力,手的重心與琴桿平行上移預備動作均與此相反。前后的作用力也主要是保證手的重心沿與琴桿平行的軌道上下運行。
練習二胡演奏中的方向感,可先將合力分解,有所側(cè)重的一一練習。比如練習演奏《良宵》第一段時,可先練前后方向,心里想著“后、前、前、后、后(下略)”;結合拉推弓并左右手配合,心里想著“開、合、開、合、開(下略)”;結合打節(jié)奏,心里想著“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略)”;同時練左手按弦動作想著“按、抬、按、抬、按(下略)”,最后綜合起來也要抓住演奏中的主要動作方向,例如奏《三門峽暢想曲》第一段時的主要動作口訣為:“開那個合,開那個合、下去、上來、下去、上來,前邊,后邊、開那個合、開那個合(下略)”。這樣,就抓住了主要旋律動向,用力通順了,聲音效果也就好了。
四、量 感
量與質(zhì)密切相關,量的準確與否決定質(zhì)的優(yōu)劣,所以量感在二胡演奏中的重要性僅次于方向感。從基本功的角度而言,量感應解讀為手臂及軀干對琴弦施力的多少、動作幅度的大小和動作速度快慢的感知能力與掌控能力,左右手臂對琴弦施力多少決定于所奏音樂的需要。少者可僅為幾十克甚至幾克;多者可增至千克乃至更多(加部分軀干重力)。一般中等胖瘦的成年男子,左手持琴按弦時,在肩部自然放松,不加軀干成分的情況下,拇指持琴點與按弦手指觸弦點所承受的重力應為一千克左右(約為臂重的一半)。讀者不妨用彈簧秤或電子秤進行試驗,在秤盤與肩等高時,是否有近半的重量落在秤上。因為演奏音樂的力度千變?nèi)f化,所以讀者應在琴上反復體會各種不同重力時肩部肌肉不同的松弛程度的不同感覺。
從右手運弓來說,首先是不同長度即不同的動作幅度的感覺,比如在音樂力度速度桕同的情況下,奏全弓、奏半弓、奏L/4弓、奏1/8弓、奏1/3弓、奏1/6弓、奏1/9弓等各種不同長度、不同弓段的.運弓動作,施力方法都不相同,包括手指屈伸角度和快慢,肩部肌肉放松程度多少以及重心位置的變化等,都要細心加以體會,并且經(jīng)過反復練習使之成為下意識的反應;其次是不同弓速的感覺,比如在音樂力度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一個全弓可以奏兩拍、三拍、四拍乃至更長,也可以奏成一拍,奏成半拍,右手手指屈伸的速度和肩部肌肉放松的速度以及重心位置也都有所不同,也要通過練習找到感覺;第三是不同的弓法組合,比如以中速稍快的速度奏2/4拍的連續(xù)16分音符組合時,其動作幅度應表現(xiàn)為,“大、小、較大、小”(一個字一次動作往復),其運弓長度就是“長長短短,比較長長短短”,這樣才能奏出符合2/4拍強弱關系的節(jié)奏組合。
從左手按弦講,手指按抬動作幅度的大小(高低)速度的快慢也是一個量感的問題。在音樂力度相同的情況下,音符的時值越長,手指按抬動作幅度相對越大;音符時值越短,手指按抬動作幅度相對越小。在音符時值相同的情況下,所奏音樂力度越大,手指按抬動作幅度相對越大,動作速度相對越快;所奏音樂力度越小,按抬動作幅度就相對越小,動作速度相對越慢。比如同樣在一拍中手指往復按抬一次,強拍動作幅度相對越要大;弱拍動作幅度相對要小。再如奏2/4拍中8個16分音符時,無論趕到哪個手指,無論是抬還是按,其動作幅度均表現(xiàn)為“高、高、低、低,比較高、高、低、低”這樣一種不同動作幅度的組合。如果演奏沒有這種不同量的感覺,音樂的節(jié)奏規(guī)律也就表現(xiàn)不出來了。
左手換把、揉弦,也都有量感的問題,尤其是換把中的量感對音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篇幅問題這里就不冉一一贅述。
五、過程感
二胡演奏中,無論是奏一個音還是一組音,小到一次揉弦,一次顫弓,一個頓音,一個跳音;大到兩拍以上的長音,音階,一個短句或一個樂旬,都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有其內(nèi)在發(fā)展邏輯的完整過程。演奏者有沒有這種感覺,是能否奏出自然、流暢、生動、富有生命力的聲音和音樂的關鍵因素之一。從一個音分析,每個音都由音頭、音腹和音尾三部分組成。其基本要求應該是音頭清晰,音腹圓潤,音尾松弛,連起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從點與線的關系看,點是音頭,線是音腹和音尾,點是線的源頭,線是點的自然延續(xù)或者是兩個點的自然連接。點的用力方向、重力大小和初速快慢,決定線的長短、粗細和運行速度。不同長短、不同音色、不同力度、不同節(jié)奏組合的音,演奏動作的過程感都有很大不同,演奏者應該分別加以練習。
演奏一個音的過程感可以稱之為單一型過程,是練習動作過程感的基礎。讀者可以抓住要領先將一個音、一次運弓(含換弓換弦)、一次按弦(含抬指、按指)練好。一個較大的動作過程含有兩個以上較小的動作過程,可稱之為復合型動作過程。復合型動作過程包括右手一次運弓中左手做兩次以上按弦動作,左手一次按弦過程中右手做兩次以上運弓動作,以及左右手均有若干較小動作過程組成一個較大動作過程。比如以一弓演奏八個十六分音符奏一個八度的D調(diào)七聲音階(2/4拍),第一小節(jié)上行的一次拉弓動作中,左手一、二、三指先后做了抬、按、按、按,抬、按、按、按八個較小動作;第二小節(jié)下行一次推弓動作中,左手四、三、二、一指做了按、抬、抬、抬,抬、按、抬、抬八個較小動作;第三小節(jié)主音兩拍長音結尾,左手食指抬為一個較大動作。上、下行的兩小節(jié)中,奏強拍時兩個手臂重心均下沉;奏弱拍時手臂重心上提,加上軀干動作的適當補充,左手兩組較小按弦動作就自然地統(tǒng)一到右手兩次較大的運弓動作之中了。再如在一個中速的一拍長音按弦動作中,做六次揉弦動作,前三次小的下上動作隨手臂重力下沉,總傾向逐漸向下;后三次小的下上動作隨手臂重力上移,總傾向逐漸向上,這樣大小動作也就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了。右手奏連頓弓道理與此相似,在一次較大的長弓運弓包含了若干較小的同向運弓動作。
研究二胡演奏動作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正式動作前的預備動作和兩次正式動作之間的銜接。預備動作與正式動作密不可分,而且預備動作幅度大小、速度快慢及其趨勢感,決定著正式動作所奏音樂的速度、力度和音色。演奏中兩個正式動作之間的銜接過程,實際將后者的預備動作體現(xiàn)在前一動作的后半部動作過程之中了。讀者可根據(jù)所奏音樂的不同速度、力度和音色,對其預備動作認真練習,并對每一個動作過程的趨勢感進行仔細的研究。
六、對稱感
對稱感是二胡演奏動作的基本要求之一,特別是左右手配合的一項基本原則。只有做到了左右手對稱,才能使演奏動作保持整體上的相對平衡,才能做到又松、又穩(wěn),達到全身貫通,演奏出好的效果。兩個手臂的左右對稱感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左右手臂搭在琴弦上的重力是相等的,左手給多少,右手也給多少,即量是一樣的。(二)左右手對琴弦施力的時間是一致的,左邊什么時間發(fā)力,右邊也什么時間發(fā)力;左邊什么時間用完力,右邊也是什么時間用完。(三)左右手對琴弦上下、前后施力方向基本是一致的,左邊重力下沉,右邊也下沉;左邊重心上移,右邊重心也上移;左邊重心前移,右邊重心也前移;左邊重心后移,右邊重心也同時后移。(四)左右手臂的左右方向動作相反,右邊重心右移,左邊重心左移,按照右手主要運弓方向(不是每次較短拉推弓)和音樂的節(jié)奏,形成有規(guī)律的開合往復(拉弓開、推弓合),就像大鳥展翅飛翔一樣。這種左右反向動作是兩手對稱感的核心內(nèi)容。
不少二胡演奏者對于對稱感的問題認識不足,或者說不太注意,有時發(fā)現(xiàn)動作不太協(xié)調(diào)卻不知道原因何在。筆者認為,問題大部分出在左手拇指持琴點與按弦手指觸弦點形不成對應力的關系;或者按弦施力過死,持琴點起不到軸的作用;還有就是手臂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角度過死,都會導致肩不敢放松或不能放松,手臂重力下沉不下來;因此,左手悠不起來,左右也就無法對稱了。當然,右手悠不起來,也會影響左手,使兩臂都不能起飛。讀者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細心體會對稱感,并通過練習形成正確協(xié)調(diào)的動作習慣。
七、空間感
空間感有兩種含義:一個是藝術表現(xiàn)要求的身體之外的想象空間;一個是演奏時左右手臂搭到弦之后在胸前形成的,好像是充了氣的氣囊一樣的實際彈性空間。從基本功角度主要體會胸前這個彈性空間,這種空間感覺上下左右前后都有相當大的張力:上下好像有一個氣柱,左右前后好像有一個彈性可大可小,形狀可圓可扁的金屬圈,它把肌肉活動、氣息活動結合起來,使整個與演奏相關的環(huán)節(jié),形成一個以腰(或臀部)為總點、兩肩為主要分支點的,牽一發(fā)能動全身的有機整體,使之真正能夠做到全身貫通并且達到人琴合一,奏出渾厚優(yōu)美和多變的音響效果。
空間感從張縮的角度看,奏拉推弓分別為左右較大幅度的張縮,奏里外弦分別為較小幅度的縮張;拉外弦是大張加小張;推外弦是大縮減小張;拉里弦是大張減小縮;推里弦是大縮加小縮;外弦強奏時前后的張力加大;弱奏時前后的張力減小;里弦強奏時前后收縮力加大;弱奏時前后收縮力減小。從空間形態(tài)變化的角度看,它可以左右開、前后合,左右合、前后開;也可以前后左右同時合,同時開,它們都能產(chǎn)生有效作用與琴弦的力量,而保持胸前空間的一定彈性和張力(有時需要較大的彈力和張力)充分發(fā)揮脊柱和氣柱的伸縮作用,則更能產(chǎn)生較穩(wěn)較深的音響效果。一般是上述三種情況兼而有之,根據(jù)需要有所側(cè)重。
以上簡單解釋了有關二胡基本功訓練的七個關鍵詞,實際是提出了七項基本要求。前兩個搭上去、悠起來,是解決人與琴的力學關系和左右手基本用力方法的;方向感、量感、過程感是針對左右手運弓運指等演奏動作提出的既概括又具體的三項要求;后面兩個對稱感、空間感,則是從兩手配合、兩手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配合,及其與氣息活動相配合的兩項基本要求。筆者認為,讀者如能夠?qū)⑦@七項要求一一付諸演奏實踐,你的基本方法就會更科學,基礎打得就會更牢,繼而學習起來進步就會更快。
【二胡基本功教學用語】相關文章:
2.二胡初級基本功
3.散打基本功教學
7.傣族舞基本功教學
8.詠春拳基本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