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孩子班主任溝通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為孩子開啟混沌懵懂的世界;那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班主任則更像是一盞明燈,時刻為孩子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路。班主任是孩子在學校里的“家長”,不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還要對孩子的言行舉止加以正確引導。入學以后,每一個孩子在學校的時間都要多于在家的時間,因此,最了解孩子的就是班主任了。那么,家長該怎樣與班主任溝通呢?
如何與孩子班主任溝通
1.尊重
由于家長和班主任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處于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在經(jīng)歷、經(jīng)驗、思想水平、知識能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就決定了班主任與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這種經(jīng)驗、思想和知識的互補,恰恰是雙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事實上,班主任能夠從家長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從家長的尊重中激起從事教育事業(yè)的崇高感和責任心,反過來,很多家長又能從班主任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識技能和為班主任的師德精神所感動。這樣,家長與班主任結(jié)成和諧、融洽、互相信賴、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2.信任
目前在校學生的家長,普遍缺乏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最棘手的是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因為家長沒有教子經(jīng)驗的積累,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認識滯后,對孩子的教育力不從心,導致許多錯誤做法,甚至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也與班主任存在著分歧。因此,家長更要與班主任溝通,要充分信任孩子的班主任,相信班主任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的心情是和家長一樣的,相信班主任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有人把塑造學生的工作比喻為塑造一塊大理石,認為有六個雕塑家共同雕著這塊大理石,其中主要的兩個就是家長和班主任。只有在家長與班主任共同搭建的信任的平臺上,才會將大理石塑造得更加完美。
3.平等
家長與班主任之間是平等的,是不折不扣的合作者之間的平等,缺少了哪一方的配合,教育的效果都是不完整的、有缺憾的。犯錯誤的是學生,而不是家長。雙方都要注意消除各種誘發(fā)心理障礙的因素,營造一種平等的氛圍,才能在心理上、感情上接近和融洽,友好交流溝通才能順利進行。
4.正確評價孩子
家長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莊稼別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們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錯的。遇到班主任因為孩子犯錯誤進行批評,不是站在班主任的角度進行教育,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各種理由去和班主任辯解,這樣是會害了孩子的。
一言概之,家長和班主任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和班主任良好關(guān)系的建立需要靠雙方的責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溝通,而它又建立在對孩子正確評價的基礎(chǔ)上。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家長與班主任的共同關(guān)愛下健康成長!
延伸閱讀——如何與孩子溝通
現(xiàn)在許多家長都感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十分困惑,孩子不聽話,什么方法都用過了,但不管用,實在是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怎么辦?這些問題發(fā)生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卻應在父母身上找,即孩子生病父母要吃藥。我認為問題的關(guān)鍵是父母不能與孩子很好地溝通交流。
1、父母與孩子要坦誠交心。這樣才能了解孩子的心境,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出現(xiàn)了問題然后才能對癥下藥,給予適當?shù)囊龑Ш蛶椭?/p>
2、要達到良好的溝通,父母溫和的態(tài)度很關(guān)鍵。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處于居高臨下的地位,總是以一副威嚴的的面孔對孩子,以嚴厲的語氣與孩子講話,無形中會使孩子產(chǎn)生畏懼的心理,從而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還會產(chǎn)生反抗的心理。
3、平等相處,把孩子視為自己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無年齡、無性別、無職位、無地位之分。與孩子交朋友,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要看得起孩子,對他有一種認可的態(tài)度,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完美無缺的標準,高出孩子實際年齡的尺度來要求孩子。
4、和孩子交流時要多傾聽、少說話。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總是自己說讓孩子聽,特別是當孩子在某一個問題上申訴時,家長就以翅膀長硬了為理由,堵住了孩子說話的機會,而這樣的交流,實際上是家長給自己設(shè)置了與孩子溝通的障礙。
5、避免夸張的認錯?鋸埖恼J錯實際上是一種以退為進的威脅行為,因此常常更容易激起子女的憤怒。像“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錯!”“反正你總是對的,我都是錯的!”這種句式顯然是在發(fā)泄自己的憤怒,毫無認錯之誠意。如果你真正想息事寧人,不想激起子女的憤怒,那么,準確的句式應該是:“也許你是對的”,“也許是我錯了”。
6、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擔憂的心理負擔,但有時不妨主動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對事情的看法,孩子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7、身體語言的重要。目光的接觸、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將上身略為前傾地聽孩子講話等,這些小動作,皆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愿。
當然,也別心急,指望一坐下來,孩子就會滔滔不絕地開講,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體語言,讓孩子知道,你已準備和他“聊”了。
8、別問一些太空洞的問題。譬如“今天如何?”“學校好嗎?”也別常用,“為什么?”因為孩子會不自覺地想保護自己。學著用一些日常生活來勾引出話題。
孩子有興趣的電視節(jié)目或作業(yè)即是一個好開頭。
9、了解孩子的想法。大部分時間,孩子只是想從他信任的成人中,確定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所以,我們可在了解情況后,做個回答或支持。
10、多與孩子相處,每個孩子都需要與你單獨相處的時光。有一個母親,說她很珍惜接送女兒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沒有其他孩子的介入,也沒有父親的吼叫聲。
11、對孩子表達你無條件的愛。自孩子小時,即讓孩子很清楚地了解到你是關(guān)心他的,是愿意接納他的。
12、與孩子處于同一高度講話。如果你筆直地站著,跟孩子講話,對于孩子來說,大人的高度比較高,會造成壓迫感,如果你想更親近孩子,最好是和孩子處于同一高度講話,當你蹲下來,和孩子處于同一高度的時候,你會看到孩子所看到的世界,這同樣有助于你理解孩子的世界。這樣對于孩子來講,也會感覺到更舒服。
13、自我暴露,引導孩子表達。通常孩子如果遇到了什么高興的事情時,會情不自禁地告訴周圍的人,但是,如果遇到一些不高興的事,對于比較安靜的孩子,就不一定會主動說出來。如果你知道孩子是因為什么事情而不高興,或者是因為什么事情正在難過或生氣,但是他卻不敢仔細地表達出來。那么你也可以嘗試講講自己小時候類似的經(jīng)歷,同時講講自己當時的感受是怎樣的,再進一步慢慢引導孩子去表達自己,表達感受和情緒。
與孩子溝通是一門學問,需要技巧,做父母的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隨時在意我們的身教與言教,孩子是不會太讓我們失望的。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有耐心,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和孩子站在同一個方向,同一個位置,才能更接近孩子的世界和內(nèi)心。
【如何與孩子班主任溝通】相關(guān)文章:
HR如何做到有效與員工溝通08-19
如何選購孩子的玩具08-16
如何教育孩子不要偏科08-16
小升初家長如何給孩子擇校03-10
如何引導孩子開始英文寫作10-05
家長要如何看待孩子的小升初03-15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制作小升初簡歷03-04
《漫談溝通》教案11-29
小升初如何為孩子制作簡歷(家長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