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低年級句子教學策略
漢字從廣義上講,是用來傳遞信息的、表示一定意義的圖畫和符號,它是一個音、形、義的結合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低年級句子教學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在小學語文字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興趣,而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行為驅動系統(tǒng)中最積極活躍的因素。有興趣的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即使勉強的學習也會感到是沉重的負擔。心理學家認為,學習的最佳動力是對所學的材料的興趣。如果學生感覺學字很難,沒有意思,那他就會不愿意學習。記得剛教低年級的時候,由于工作經驗少,也不懂得什么教學方法,只是按照字的音、形、義去教給學生,一節(jié)課講個六、七個字,幾乎每個字都是這種教法,大部分學生連注意力都不集中,我感覺學生學得很乏味,而作為老師的我感覺教得也很乏味。后來,我去聽了幾節(jié)其他老師的識字課,看著人家的學生能那么注意的去聽老師講課,每當老師提出問題都能積極的舉手回答,于是我開始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方式——激發(fā)興趣。我運用了一些小手段,如給出一點生字的信息讓學生猜要學的是什么字,或者是讓學生說字義,看誰說得全面、準確,然后給小紅花,還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說出造字規(guī)律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有了很大的改變,原來從不認真聽課的孩子也能興趣盎然地聽講了,原來不愿意舉手發(fā)言的孩子現在也爭著回答問題了,看到學生們有這么大的變化我的心里高興極了,我感覺到興趣對學習者本身的重要,所以在教學時一定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閱讀理解中學習字詞。
語文教學講究的是字詞句段篇的教學,教學時,如果我們抓住了文中最關鍵的詞語,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詞語、句子想要表達的意思,學生就能很順利地進行學習,達到預期目標。在教學《粗心的小畫家》這一課時,對于“粗心”一詞的理解是非常關鍵的,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個詞語,我在板書課題時故意少寫了這兩個字,讓學生去發(fā)現,于是我說:“你們看,老師真是太粗心了,竟然把這兩個字給落下了,那誰能告訴我粗心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這時,學生一下子說出了粗心就是馬虎、不細心的意思,我又借著學生的回答寫出了粗心的近義詞“馬虎”和反義詞“細心”?梢娚驳慕忉尣蝗缧蜗蟮闹v解,所以,在教學時我們一定要從理解詞語的意思入手,聯(lián)系生活體會用法,明白字、詞、句的意思,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3、引導學生自主評價,自我成長。
在新課程理念中,評價是課程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教育手段。它關注學生學會更多的學習策略,給學生提供表現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種機會。它能促進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在這方面,有些老師的做法是將評價的理念滲透到學生日常的行為評價中。給學生預設一個展示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評價平臺,促進其自我反思、自我評價、主動成長。在關注學生字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時,教師要解放思想,大膽放手,相信學生,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大舞臺。
4、開發(fā)識字資源,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能力。
《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書報、影視、商標、廣告等自主識字,經常和同學交流自主識字的成果。現代社會是一個快節(jié)奏的信息社會,學生接觸新知識的機會大大增加,現代媒體的先進性,使得學生接受信息更為快捷,更為廣泛。為學生識字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就會成為他們學習字詞的重要資源。
總之,字詞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應開發(fā)一些生動、活潑且開放的教學課堂,以提高教學效率,真正讓學生在學習字詞時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在小學階段,有趣的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的感知。我們在字詞的學習中,尤其是字詞的練習時我們采取游戲的形式效果會更好。如我們常做的成語接龍,偏旁組字開花等形式,對字詞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雖然這幾年自己對字詞教學方面也有一定的方法,但還需進一步研究、總結和積累。
小學句子教學方法
一、要弄清句子教學的內容
句子的教學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ㄒ唬┚渥拥慕Y構
句子的結構研究也就是研究句子“通不通”的問題。低年級學生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概念,知道什么樣的句子是完整句、什么是非完整句。作為句子教學的初級階段,以學習主謂句的基本句式為主,從二年級開始學習一些主謂構成的其他簡單復句,如連句和并列復句等。教師還應該注意的是,因為低年級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未形成,切忌在句子教學過程中過度地進行語法講解,應該采用生動直觀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句子的基本結構,讓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表達的習慣,為日后的語言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ǘ┚渥拥倪壿嬯P系
句子的詞與詞、詞與詞組之間存在天然的意義聯(lián)系,稱為邏輯關系,也稱為內部關系。讓學生理解句子的邏輯關系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重大意義: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含義,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避免思維和表達上出現邏輯混亂。教師應該從簡單復句入手,引導學生理清句子前后關系,以及各分句的連接方式。
例如在《數星星的孩子》一課中,描寫小張衡數星星的句子:“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著頭,數著天空的星星!边@是典型的連動句型。在教學中可以先通過圈出寫小張衡數星星的動作詞,引導學生發(fā)現同一個對象連續(xù)做出一連串動作,以此來揭示連動式句型的規(guī)律。
。ㄈ┚渥拥谋磉_效果
表達效果是在句子結構完整、通順,句子邏輯關系清晰的基礎上對句子的更高要求,它是要解決句子“好不好”“美不美”的問題。要求學生能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讓句子的表達更有感染力,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比如在《秋天的圖畫》一文中“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運用了四個比擬句,生動、具體、形象地寫出了山野秋天美麗的景色,給讀者強烈的震撼。當然,要讓句子達到這樣完美的表達效果,除了需要學生平時多進行詞語積累和句子訓練之外,還需要學生多注意詞語的選擇與搭配,以及恰當的修辭手法的選用。
二、句子教學應關注的要點
如何才能提高句子教學的質量呢?我認為應當關注以下幾點。
。ㄒ唬╆P注教學速度
句子教學應當放慢節(jié)奏,扎實基礎。當今社會是一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許多人都抱著功利心理,希望通過一些所謂的捷徑快速達到所要追求的效果。但是這種想法放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是不可取的。因為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不健全,在掌握知識、技能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個慢慢學習實踐的過程。小學低年級正是學生打基礎的時候,這就更需要教師在授課時放慢節(jié)奏,耐心細心、反復地引導學生學習。一般來說,句子教學的過程包含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讀懂句子寫什么,也就是句子表_的內容;二是了解句子是怎么寫的,包括了解句子的構成、表達特色以及所表達的情感;三是仿寫運用。教師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都應該放慢節(jié)奏,讓學生一步一步地跟進。比如在進行仿寫運用教學時,從詞語搭配開始練習:(陡峭的)山峰、(翻滾的)云海、(金光閃閃的)雄雞、(奇形怪狀的)巖石,再到簡單的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然后是有關聯(lián)語的復句:(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 最后才是讓學生用“每當……就……”仿寫造句。
教師可以選用這種慢節(jié)奏的“分解”講授,然后逐步整合成連貫的句子教學方式,讓學生更理解句子的結構、句子的邏輯思維。并通過讓學生多次反復練習,使學生最后達到熟練掌握技能的目標。
。ǘ╆P注學生的語文知識面
句子教學是多方面的知識整合。句子是由詞、詞組串聯(lián)而成的。因此句子教學不是單方面的教學,它是一個多面知識的整合教學,詞、詞組運用是否適當、是否準確都直接影響到句子所要表達的效果。所以,在學習句子的表達時,我們要斟酌句子的用字用詞。例如在《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中,“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了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fā)! 作者用的詞是“乘著”,而不是“順著”“隨著”,更能生動形象地體現出蒲公英借助風力傳播種子的方法,表達的效果也最好。
總而言之,句子教學是字、詞、句三者的整合教學。同時,句子教學還要考慮句子所在的語境,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句子的意思,不能片面、孤立地進行句子教學。
。ㄈ╆P注學生的年段
句子教學要遵循兒童思維發(fā)展水平。低年級的小學生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到了小學三年級,學生才開始從直觀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的邏輯思維發(fā)展。但在眾多的課堂教學中,存在兩大誤區(qū):一是教學隨意性,遇到什么就教什么;二是教學沒有梯度,同一語文知識,不同年級反復教,沒有提升。教師應當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選擇教學內容,制定教學進度,切不可盲目教學。
首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以學段目標為依憑。比如教師在讓學生用“既……又……”造句時,出現了以下幾種說法。
生1:小兔子既白又可愛。
生2:鮮花既漂亮又美麗。
生3:花兒既顏色鮮艷又美麗。
出現這樣的教學現象,原因是教師沒有關注學生的年齡段特點!凹取帧笔遣⒘嘘P系復句,兩個分句的內容是并列關系,是不可兼容或重復,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對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低年級兒童來說,超越了他們可接受的范圍,不宜在二年級教學。在這一階段,學生一般以學習主謂句為主,在此基礎上學習特殊的單句,然后是簡單的復句。而且對低年級的句子教學,不宜進行生硬、枯燥的語法講解,應該通過各種生動、直觀的活動進行滲透。比如通過讓學生填缺詞、補充句子等的活動,生動直觀地揭示比喻句、擬人句的特點。
其次,在教學同一內容時,要體現訓練的梯度。句子的教學,既要關注學生年段的特點,選擇符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內容開展教學,又要有全局意識。比如比喻句的教學,很多教師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一直在教,可是要求幾乎一樣,這是一種無效的教學。正確的做法是:對在不同的學段中經常出現的常用句式,根據學生學習的需求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體現梯度性,螺旋上升。第一學段:學習簡單的比喻句,本體、喻體齊全,比喻詞一般為“像”“好比”等。初步了解簡單的比喻句,能讀懂比喻句中的“把什么比作什么”;第二學段:與低年級出現的比喻句相比,在內容上更豐富些,表達效果更生動形象。了解比喻句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并能將比喻句靈活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第三學段:學習復雜比喻句,暗喻、借喻;不同的比喻詞;同一句比喻句中不同喻體等。并且能鑒賞比喻句的恰當和精妙。只有深入了解學生不同年段的學習要求,教師才能更好地進行句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四)關注實踐,反復練習
反復多次的造句訓練是句子教學的重要方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句子教學過程中,造句訓練是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學生們通過自己造句更深入理解句子的結構,表達自己的情感。對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們通常從仿造例句開始。比如:在教學生用“許多”造句時,我先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石子。有學生說:“我看見門口旁邊有許多鮮花!蔽铱匆姺课莸呐赃呌性S多果樹!比缓螅姨崾緦W生:“如果是把“許多”一詞放在句子的開頭,又會造出什么句子呢?”學生們紛紛發(fā)言:“許多花在春天開放!薄霸S多小魚在河里游戲!蓖ㄟ^這樣反復多次的造句訓練,學生更了解句子的結構,更理解句子表達情感的作用,句子教學的效果才會顯著提高。
【小學低年級句子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策略09-25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心得體會09-25
低年級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索09-25
低年級開放式閱讀教學策略計劃09-25
低年級開放式閱讀教學策略實驗計劃09-24
小學低段識字教學策略09-25
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策略09-25
小學語文知識的教學策略09-25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