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數學試卷命題的思考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對數學試卷命題的幾點思考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對數學試卷命題的幾點思考傳統(tǒng)的考試是教師根據內容設計一張試卷,根據學生解答的情況,確定成績。它主要是以封閉式的知識類評價為主,只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忽視了孩子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只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忽視了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長期以來,考試以指揮棒的形式影響著我們的課堂教學,形成了 “為考試而學,為考試而教的”應試教育現象,從而使得試卷命題也存在著以下誤區(qū),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不注重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傳統(tǒng)的考試只關注試題的結果,對思考過程比較忽視,在考試時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檢查,機械再現所學知識。如“請你計算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面積?” “15個2/3是多少?”這種單一的呈現方式,只注重考查學生對公式的熟練程度,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
2.忽視知識的形成過程。
傳統(tǒng)的數學試題,只重視知識技能的考查,忽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大多數以填空、選擇的形式呈現,如:“2×6=12口訣:( ),3×5=15口訣:( )!薄18÷3=6,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保@種試題,無法檢測學生對乘法口訣所表示的意義和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只是讓學生背誦默寫了這些知識,其實學生是不需要記住概念的,只要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就可以了。
3.學生的探究過程無法展現。
傳統(tǒng)的數學考試命題設計,要求問題所需的條件常常不多也不少,長此以往,學生往往形成“題目中的條件一定有用,而且總是不多不少”的想法。如“菜場運來126千克青菜,運來的南瓜是青菜的3倍,南瓜比青菜多多少千克?”這類試題問題的結構明顯,數學意義明確,學生憑借思維定勢,看到“比誰多幾,比誰少幾”馬上想到用加法或減法計算,使得學生用于數學抽象的思考減少到了最低限度,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被壓抑了,這樣的解題過程,一味的應試,使學生失去了探究的機會。
現代評價理論強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通過考試評價再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考試,正確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以便調整以后的學習策略,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考試也是教師檢測教學,反思與改進教學的有效手段。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理念的實施,傳統(tǒng)的考試設計,已不能適應新課程的發(fā)展,作為一種評價手段,急需改進。
試卷命題應突出體現基礎性,全面地考查和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新課程教學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依然是“基礎”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是其它基礎的載體,針對學生在該學段的學習內容,命題要點多、面廣,難度適宜,著眼于基本要求,考查大面積學生的基礎情況,盡可能把本單元所學過的重要概念、公式以及基礎性的知識融匯其中,整份試卷命題找準大部分學生都能達到的底線,使大多數的學生在練習時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試卷命題在注重基礎知識考查的同時,還應突出體現試卷命題的'發(fā)展性。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由于學生的認知起點不同,思維發(fā)展也不一致,對于一些思維層次比較高的學生來說,應給他們提供一些深層次思考的問題,鼓勵他們向知識更深、更廣處發(fā)展。為孩子們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間。那么,如何在試卷命題中關注孩子們個性發(fā)展,提升思維能力,體現試卷命題的發(fā)展性,筆者認為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試卷命題應關注學生思維的開放性。
試卷的命題應多角度地讓學生去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體現不同學生不同的解答方式。這種命題理念也正是新課程所需要的。
[試題一] 二年級上冊單元試卷
分析:這道試題主要考查的是讓學生用乘法口訣來解決實際問題,雖然結果一共有25個方木塊,但是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是不一樣的,F摘錄幾種:3×3×3-2=25 3×3×2+7=25 3×3+3×3+7=25 9×2+7=25 9×3-2=25 8×2+9=25 7×3+4=25。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所以想法就不一致,由于學生思維的差異性,因此才出現了那么多豐富多彩的解題過程。
[試題二]二年級上冊單元試卷
用“2、3、6、4”四個數,添上加、減、乘、除號后可以得到什么數?
分析:這是一道比較開放的計算題,是學生學習完表內除法后的一道單元試題。學生可以有多種思考角度:可以是①6÷2=3 3+3=6 6×4=24;②6×4=24 3-2=1 24×1=24;③3×6=18 18+2=20 20+4=24;④6+4=10 10-2=8 8×3=24;⑤3×4=12 2×6=12 12+12=24。學生想出了5種方法,既保持鞏固了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基本知識,又使學生在思維上得到很好的提升,為學生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試題三] 五年級上冊期末試卷
。1)請你求出圖中三角形的面積?
(2)你能畫一些與圖中三角形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請你試一試。
現摘錄學生的作業(yè):
分析:第一小題求出圖中三角形的面積,大部分學生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都會計算,答案也是唯一的,但第二小題比較開放,關注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學生要畫與圖示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必須先計算原圖形的面積,然后根據底×高=12,再進行畫圖,這個條件是統(tǒng)一的標準,只要滿足這個條件學生可以畫出三個、四個,甚至十個、二十個,目的考查學生的空間能力,實踐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它給了學生思維上的開放性,讓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是一種方案,也可以多種,有些學生不拘泥于一種方法,喜歡嘗試著用各種方法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看到自己的進步,思維上提升發(fā)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了學習動力。
2.試卷命題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數學知識不僅要包括數學的一些現成結果,還包括這些結果的形成過程,學生通過這個過程,初步理解一個數學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一個數學概念是怎樣形成的,一個數學結論是怎樣獲得和應用的,要在一個充滿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數學,從中感受數學發(fā)現的樂趣,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因此,我們的試卷命題要充分體現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
[試題四]二年級上冊單元試卷
根據“二六十二”這句口訣你能列乘法算式嗎?會用圖來畫一畫,表示它的含義嗎?摘錄部分學生的解題過程:
分析:這道試題試圖通過口訣、算式、圖三者的結合,幫助學生理解口訣的來歷,以及口訣所表示的含義,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二六十二”代表2×6=12,而且能用圖來畫一畫,表示其中的含義,這樣的試卷命題不僅教給學生數學知識,同時也揭示和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更為重要。
[試題五]三年級上冊單元試卷
33÷4=●…… 請你列除法算式。并結合圖回答下列問題?
33在圖上表示( ),4表示( ),●表示( ),表示( )。
這道有余數除法的試題,將圖與算式結合在一起,試圖考查學生對有余數除法這一知識的理解,知道有余數除法這一知識的形成過程,發(fā)現其中蘊含的數學道理和規(guī)律,而不局限于能否記住一些概念、公式和法則,這樣的過程性試題,目的是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更多關注對知識本身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3.試卷命題要突出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
在數學命題中采用新的呈現方式,提供給學生有一定價值的問題情境,從而挖掘知識中的潛在因素,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經歷探究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選擇信息、處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試題六] 五年級上冊期末試卷
孫老師要用100元買一些文具作為年級運動會的獎品.他先花22.8元買了4本相冊,并準備用剩下的錢買了一些鋼筆,每枝鋼筆2.6元.孫老師還可以買幾枝鋼筆?
分析:這道試題的目的就是考查學生能否根據問題情境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試題呈現的情境含有多余信息,一些學生已經形成思維定勢,往往認為提供的信息不多不少,個個有用,但是在實際解決問題過程中,有些信息是多余的,如試題五“4本相冊”就是一個多余信息,大部分學生都用22.8×4,結果違背題意。
[試題七] 三年級上冊期末試卷
商店賣出一些家用電器如下:
自行車386元錄音機690元電話機200元
手機850元 電飯煲168元抽油煙機560元
(1)小明家想買3部電話機,需要多少錢?
(2)商家推出購物滿1000元可以參加一次抽獎。那么買一部手機和一只電飯煲能參加抽獎嗎?
(3)如果你想參加抽獎,你可以怎樣購物?
分析:試題七呈現了三個問題,需要學生解決。特別第(3)小題需要學生選擇信息,并根據題目要求選擇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學生會有不同的結果,有些學生不拘泥于一種方法,往往會多角度去考慮問題,閃爍著學生獨特的探索精神。
[試題八]四年級下冊期末試卷
你能求出下面圖形的內角和嗎?你需要幫助嗎?如果需要請你自主選擇以下信息?
(1) 可以用量角器量。(2)可以用三角形內角和求出。
。ㄒ粋八邊形和五邊形)
分析:試題八這個問題不是要求學生通過計算解決問題,試圖想通過用問題情境讓學生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大部分學生都會根據三角形內角和180度,求出多邊形面積的內角和。在選擇信息過程,學生經歷了探索多邊形內角和的過程,學生在動手畫一畫、利用相關的知識加以解決,必然能得出結論。通過這題對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很有價值的。
這類試題比較開放、自由度大,探究性強,不僅考查了學生選擇、整合、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考查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也能發(fā)揮考試的導向功能,促進教師地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突出體現了學生的探究意識。
此外,試卷命題還可以注重外表的美化,關注學生情感,力求體現人文性。同時可以緩解學生緊張的情緒,保持良好的考試心態(tài),試題的表述應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在試卷的一開始可以加上一段熱情洋溢的卷首語,如這樣的評價語:“學習了‘表內乘法’這一單元,相信你會有很多收獲,請你來試一試吧!”也可在試卷中可以穿插一些“友情提示” ——“仔細看、你會有更多收獲!”;也可以有“激勵站點” ——“加把勁,快成功了!”“總結語” ——“恭喜你,做完了,是不是需要再檢查一遍呢?”這些熱情的話語必將縮短試卷與學生的距離,有益于學生調整好考試狀態(tài),正常發(fā)揮出水平。
總之,試卷命題要體現數學學科的特點,注重考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與應用,努力創(chuàng)造探索思考的機會與空間。同時注重考查學生提出問題、理解問題,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在命題的創(chuàng)新上要有所作為,既利用各種傳統(tǒng)題型,又適當采用新穎的題型,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更多融入試卷之中,使小學數學命題能充分發(fā)揮考試的導向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對數學試卷命題的思考】相關文章:
數學試卷命題解析07-09
小學數學試卷命題指導工作07-09
數學試卷命題時需要注意什么07-09
數學試卷與自我命題試卷的對比分析07-16
小升初數學試卷07-11
初中數學試卷07-10
小學數學試卷01-26
小升初的數學試卷07-07
數學試卷及答案01-26